「拜年」是春節的標誌性禮儀

"拜年"是春節的標誌性禮儀

過春節又叫「過年」,古代過年是在「蠟日」,就是現在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挪到了歲末。民國改用陽曆,才把陰曆年叫「春節。按照農曆的說法兒,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四九年的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規定春節放假3天,把這一古老和隆重熱鬧傳統節日,確定為休息的日子。

起春節就得說「拜年」。熟人見面頭一句:「您過年好」甭問,這就是北京人,這就是春節了。古時候「拜年」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安道好。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是從家裡開始的。年初一大早兒,晚輩就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也不白受,要事先備下「壓歲錢」分給晚輩兒。在給家中拜完年,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兒,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說拜年還有段故事,給您說說: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有民俗專家把拜年的形式進行了歸納: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所以拜年的時限可以延長到正月十五燈節前後。  如果因故沒拜,後找補的就是「拜晚年」。

從某種意義上說「拜年」該是春節的標誌性禮儀之一。(圖片摘自網路)

推薦閱讀:

三個標誌告訴你有沒有愛上TA!
男人長一痣,富痣,進財痣,富甲一方的標誌
非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命理標誌
八字賤命貧苦的標誌有哪些
4個標誌 證明男人已經被你征服

TAG:禮儀 | 春節 | 標誌 | 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