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 風俗

清明和清明節可不是一回事。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迹。

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

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

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

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

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

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

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

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

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

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

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

韋應物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

白居易也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

這不僅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 的地位。

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

「九大」清明習俗你知道哪些?

  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這一天,從古到今流傳下來許許多多習俗,多帶著慎終追遠、攘災祈平安豐穰的意義,這裡舉述一些常見的傳統習俗:掃墓祭祖、春遊踏青、插柳戴柳、頒賜新火、盪鞦韆、拔河、放風箏、攤販戲耍、清明節食俗。

  今個兒,給大家敘說清明習俗。

清明上河圖

掃墓祭祖:「培墓」、「掛紙」

  民間清明節掃墓祭祖主要有兩種儀式,一是「培墓」;一是「掛紙」(閩南語)。「培墓」也又叫上墳、墓祭、祭掃,包含修墓培土和祭拜,並且用銀硃重描墓碑上模糊不清的字體。除了富有家第,培土整修不是年年做。培墓的人家要準備一對「子孫燈」,祭拜時在墓前點燃,然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清明上墳祭祖,還有一種年年「掛紙」的作法,就是「壓紙」,也叫「掛墓」、「掛錢」,意思是替祖先「蓋厝瓦」修房子,表示這個墳有後嗣祭奠,不是無主的孤墳。掛紙是將三色或五色墓紙二、三張作一疊,用小石頭或磚塊分壓在墳上墓頭、墓碑及墓旁的「后土」(土地神)上,或是半埋入土裡。培墓或掛紙之後,接著在墓前舉行祭拜,祭奠后土(土地神)和祖靈。

踏青春遊

  清明節又是「踏青節」,是個春遊的好時日。清明節到郊外上墳掃墓祭祖,這時春天過了半了,天清地明,春光明媚,萬物欣欣向榮,所以古來在清明節就結合了踏青春遊的習俗,不僅是大人、孩童、男子,連平日難得邁出門的婦女都能穿上新鞋履踏青草,探春、尋春。

  官員士子庶人都出郊省墳,有的在郊外奇花異木園圃中設宴,所以慎終追遠的清明節,也充滿了青春明媚、輕鬆遊憩的氣息。

插柳戴柳

(攝影/小一)

  「插柳」同時是寒食和清明節的習俗,人們在門戶上、墳上插柳,在頭上戴柳條編的飾物,在宋代遍及千門萬戶。柳樹培植不管倒插枝、正插枝都能長,生命力強,又相傳柳枝具有辟邪功能,宋朝就有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插柳又有一種說法稱「明眼」。清明時正是柳枝青青,民間上墳掃墓之後,往往折柳枝帶回家,插在門楣上以辟邪,有用柳枝編成柳帽戴在頭上辟邪,婦女則戴上柳條做成的飾品。中國還有的地方,祭祖掃墓時也在墳上插上一些柳條。

頒賜新火

  「禁火」是周朝就有的舊制,在季春出新火。寒食在仲春之末,清明落在三月之初,也就是季春之初;寒食禁火,一過了寒食就是清明,將出新火。因「寒食」全國禁火把所有的火種都熄滅了,所以到了清明要重新鑽木取火。

  清明賜火的儀式由宮中尚食內園官小兒在宮殿前鑽木取火,這也含有競賽的意味,先鑽得火的人得皇上賜給的絹三疋和金碗一口。唐代皇帝頒新火,將榆柳之火賜給近臣戚里,宋朝也因襲了這種制度。

盪鞦韆

  寒食、清明節時玩鞦韆的遊戲,是鍛煉身體輕矯健的一種體能遊戲,傳說起源於北方民族,後來傳入中原,成了女孩兒們最愛的遊戲。

放風箏

  清明節「放風箏」是一種遊戲兼具禳災的民俗活動,源於清朝。清朝習稱風箏為紙鳶、紙鷂,當時人有「清明斷鷂放災」的說法,掃墓時帶著風箏上墳,掃墓祭拜後就在墓地放風箏。人們將要禳除的災禍、病情寫在風箏上頭,然後將風箏放上天際,等到風箏隨風高飛、飛遠後,就剪斷絲線,意為讓災病隨著風箏在風中消逝。

拔河

  上述鞦韆是女子的活動,而拔河則是男子的活動了,相傳風俗起於春秋時代,在隋唐代時很流行。

  拔河也是唐朝宮中風動一時的清明活動。拔河,古人叫「牽鉤」,是來自襄漢的風俗,相傳本是楚國的一種教戰訓練。又有說以「拔河」祈求豐穰,所以受到歷代帝王的提倡。拔河怎樣祈求五穀豐登?拔河遊戲進行時,配以鼓節加上觀眾群噪歌謠,喧呼動地,震驚遠近,宛然是一場祈豐年的祭典。

遊人傾城攤販戲耍城市

  戶外踏青、掃墓時,遊人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的攤販叢聚成市,玩的、吃的、喝的應有盡有。南宋一代西湖掃墓時節,攤販聚集西湖成集市,熱鬧情景不亞於今日。

清明節食俗

  古代在寒食節禁火禁舉炊,只食冷食,到了清明節就有新火。古人在上墳祭拜祖先後將粿子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這種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在祭祀完成後回家前,要將雞蛋、鴨蛋等在墓碑上敲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生。

  「潤餅」又叫春卷,以薄餅皮包春蔬,也是一種清明節冷食。到了唐朝時立春有吃「春盤」習俗,盤中滿滿的春疏配上春餅,春盤可說是春卷的前身,流傳到後代到今天。

  今日台閩一帶居民吃潤餅還保有古代春餅之風,也帶有「五辛盤」的風味,桌面上常常不下十種的春蔬中少不了辛味蔬菜,例如蒜苗、香菜、韭菜、芹菜等等。潤餅除了卷春蔬,蛋皮、豆乾絲、肉絲等等材料也常見,調味以糖粉和花生粉為主。

  古人多樣的清明節俗活動,在季春之初春光明媚中進行,不管是緬懷先人、禳災袪病的祈福,或是踏青郊遊、舒展身心的遊憩,或是交際酬酢、展望未來,在身心靈各方面都展現了充實豐富的內涵。

  清明節,踏青節,煦煦春陽下,我們約不約?

清明,清明,幾人能清,幾人能明?

清明的懷念

張軍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垂柳依依,細雨紛紛,四月總是多雨的季節,陰沉的天氣總是給人壓擬的感覺。不知是雨還是淚將思念裝滿,借一疊紙錢,借一苗幽火,借一縷青煙,將懷念寄向遙遠的天邊。

生命是個很脆弱的東西,一瞬間便可改變很多東西。昨日的音容笑貌在今天也許會長眠在踩踏的黃土下,曾經的矛盾也好,爭執也好,一夜之間便會煙消雲散。然而人們總是在清明之時才會有所感悟。

人在的時候我們不懂得珍惜,而當離去的時候才淚流滿面。一年一年的離愁,一生一世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只在清明的時候,那些點點滴滴化成了綿綿的細雨,和著淚水讓我們追悔往昔的不曾珍惜。

拂去哀思的淚水,讓憂愁隨風飄散,無論是親情的陰陽相隔,還是摯愛的天涯別離,我們都須撫平悲痛,心存懷念,期盼平安,既然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就要有勇氣堅強的活下去,而且神清氣爽的走好每一段路。

天空明凈,微風呼嘯,千樹萬樹,任雨飄搖。塵封的記憶在這一刻潮水般湧來,思念之情在這雨中愈加的濃烈,緬懷逝去的一切,珍惜當下,雨過之後,天空會藍,陽光會燦爛,一切仍會美好。

生命是一次茫茫無涯的旅程,我們只是渺小的一粒沙塵。清明的到來總會讓我們生出一些情結,生出一番感悟。生命只是一種延續和輪迴,再過若干年,我們也會長眠在這黃土之下,靜靜地昤聽懷念的淚滴落在黃土之上的細微之聲。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紅塵中的慾望和貪戀,在此時此刻被擊成碎片,陡留蒼白。蒼天無情,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天下蒼生終究為情所困,自是躲不開生離死別,悲歡離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人終將會離開這個世界,然而有的人在創造一種思想,有的人在秉承一種精神,用自己的光輝普照蒼生,與天地同在,與日月同輝,在靈魂里永垂不朽。

花開有時,花落無形,逝者已已,可以安息,生者仍將負重而行。行走在萬丈紅塵,如何拔開浮華和虛幻?如何看清這個複雜多彩的世界?如何靜守歲月的美好?如何做到且行且珍惜?清明,清明,幾人能清,幾人能明?


作者: 張軍良,筆名早晨陽光,富平莊裡長春村人,《富平人》會員,鄉村詩人。

推薦閱讀:

清明憶父
節氣 | 清明
清明節 從墳地周邊樹木看風水
避堵乾貨 | 2017清明節出行預測
清明糕

TAG:清明 | 風俗 | 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