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鈴木大拙:理智中不定的性質,足以擾亂心的平和

我們都是過分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生活的自我牢籠是最難於突破的東西。我們自孩提到最後離開這個世界為止,似乎都停留在這個牢籠中。

但是,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突破這個牢籠,其中最早和最大的一次機會是當我們達到青春期的時候。這是自我第一次真正認識自己以外的「他人」。這裡是指對性愛的認識。

現在,一個完整和沒有分割的自我開始感覺到自身中的分裂。一直深藏內心的愛現在表現出來了,並引起內心的大騷動。因為,現「愛」引起了兩種需要,一是維護自我,一是消滅自我。

「愛」使自我迷失在所愛的對象中,但是,又希望把其佔為己有。這是一個矛盾,也是生命的大悲劇。這種基本感情必定是人類向上升進中藉以前進的一種非常力量。

上帝給人以悲劇來磨鍊人。世界上大多數文學,只是反覆描寫這個愛的情形,我們似乎永遠不會對它厭倦。但這不是我們現在要討論的題目。

在這方面我想要強調的是:通過對愛的認識,我們了解很多東西,而這種了解到底使年輕人傾向浪漫主義還是傾向理性主義,那要看他的氣質、環境和教育而定。

當自我牢籠被打破而承認「別人」和自己有同等價值時,就可以說自我否定了自己或自我已開始走向無限。

從宗教的觀點看,在有限和無限之間,在理智與更高能力之間,或者說得更明白一點,在肉體與精神之間,產生著一種強烈的鬥爭。這是使許多年輕人落入魔鬼之手的許多問題中的問題。

當成年人回想青年時代的這些日子時,一定要感到全身戰慄。這個必須全心全意從事的鬥爭可能繼續維持到三十歲,孔子說這個時候他可以自立了。

現在,宗教意識完全喚醒了我們在各方面熱烈尋求著避免這個鬥爭的一切可能方法,或結束這個鬥爭的一切可能方法。我們讀書、聽講,接受各種不同的說教,嘗試各種不同的宗教實踐或訓練。當然,禪也會被我們探究的。

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中的問題呢?

禪是訴諸個人經驗事實而非訴諸書本知識來提出解決辦法的。明顯地產生著有限和無限間鬥爭的人的本性,是要用一種比理智更高的能力去把握的。

因為禪認為,最初產生那自身不能解答的問題的是理智,因此我們應該將它撇開而讓位於某種更高和更有啟發性的東西。

由於理智中具有一種特別不定的性質,雖然它產生許多足以擾亂我們心靈寧靜的問題,但往往不能給予令人滿意的解答。它擾亂我們天真無知的快樂平和,卻沒有提供別的東西以恢復事物的先前狀態。

由於它指出我們的無知,所以常常被認為是啟發性的,可是事實上它只是擾亂,在其發展的路途上不一定帶來光輝。它不是究竟的,要等待某種比它更高的東西來解決它不顧後果而帶來的一切問題。

如果理智能在騷亂中帶來新的秩序並一舉而加以確定的話,那麼,當一個大思想家,例如亞里士多德或黑格爾,把它系統化以後,就不再需要任何哲學了。

但思想史證明,一個具有特殊理智能力者所提出的每一新體系,必定為後繼的體系所推翻。就哲學本身來說,這種不斷的推翻和建設是合理的;因為,我們了解理智的內在本質需要這樣,而我們也不能終止哲學探討的進行,正如不能停止呼吸一樣。

但是,當我們說到生命問題時,就不能希望理智能夠給我們一個究竟的解決,即使能夠也不行。甚至我們一刻也不能停止我們的生命活動而只希望哲學去解開它的奧秘。

讓那些神秘的東西保持本來面目,但我們必須生活。飢餓是不能等待我們對食物加以完全分析並確定每一成分之營養價值的。因為。食物的科學知識,對死人是毫無用處的。因此,禪並不依賴理智來解決最深刻的問題。所謂個人的體驗是指直接把握事實而不通過任何中間媒介物,不管這媒介物是什麼。下面是它的最好的比喻:我們要用手指指月亮,但是,那些把手指當月亮的人真可憐;我們要用籃子把魚帶回家,但是當魚已安穩地擺在桌子上時,為什麼還要為籃子擔心呢?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讓我們用雙手去抓住它,否則它會溜掉——這就是禪所要做的。

禪憎惡任何產生於事實與我們自身之間的東西。依據禪的看法,在事實本身中,並沒有像有限與無限、肉體與精神之間的那種鬥爭。這些只是理智所構想的一些無用的區別。

那些重視它們的人或想把它們解釋為生命事實的人,就是把手指當月亮的人。當我們餓的時候,就吃;當我們想睡的時候,就躺下來;這裡哪有無限和有限之別呢?我們自己不是完整的嗎?每個人本身不是完整的嗎?我們親身體驗的生活就夠了。

只有當那不定的理智介入進來而想扼殺生活的時候,我們才中止生活而以為自己缺乏或需要某種東西。所以,不要理會理智,理智在其本身範圍內是有用處的,但不要讓它干預那生命泉源的流瀉。

如果你想觀察生命的源泉,就不要讓它停止流瀉。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要使生命的流淀受到干擾;因為一旦你插手其中,它的清澈就補擾亂,就不再反映你自始所獲以及繼續至終將要獲得的影子。


推薦閱讀:

那些總是輕易黑別人的人,侮辱別人的,都是出於什麼心態,言論涉及他人家人的,現實生活中都是什麼樣的人?
因為理智人類才痛苦嗎?
理智理智?
沒有了情緒波動,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水滸》竟然蘊藏管理智慧

TAG: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