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篡改歷史:謀殺慈禧是變法失敗主因

光緒親政以後,隨著醇親王奕譞及福晉的先後去世,慈禧太后與光緒的「母子失和」現象日益嚴重,戊戌變法那一年更是演化到極端,而其觸發點則是康梁等人的「圍園之計」。

關於戊戌年的那場政變,時人蘇繼武在《戊戌朝變紀聞》中繪聲繪色的描述了當時的場景:在光緒接見伊藤博文的第二天,慈禧太后突然御臨便殿,設竹杖於座前,並召集了慶親王及軍機大臣、御前大臣等人跪於案右,光緒皇帝則跪於案左。慈禧太后疾聲厲色的呵斥光緒並稱「康有為叛逆,圖謀於我」,接著,又厲聲追問:「你知道還是不知道?或者你也是同謀?」威嚇之下,光緒嚇得魂飛齒震,不知所對,好半晌才擠出兩個字:「知道。」慈禧太后喝道:「既知道,還不將康有為正法,反要放走?」

惲毓鼎也在《崇陵傳信錄》中稱,慈禧太后曾當面怒罵光緒:「我養育你二十餘年,乃聽小人之言謀我乎?」光緒戰慄半天,說:「我無此意」。慈禧太后唾之曰:「痴兒,今日無我,明日安有汝乎?」

在處死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之後,清廷曾發布了一道有關康黨罪狀的上諭,其中稱「前日競有糾約亂黨謀圍頤和園,劫制皇太后,陷害朕躬之事」,但由於清廷的倒行逆施,近代以來的歷史書寫多不採信或乾脆忽略處理,康梁等維新黨人也從未承認有過圍園密謀。民國後參與修撰《清史稿》的金梁曾當面問康有為,是否真有「兵劫頤和園事」,康有為「怫然變色道:「烏得有此?我朝以孝治天下,小臣面對,誰敢妄言?此皆榮、袁輩不學無術,藉危詞以邀權勢耳!」

康有為說的「榮、袁」, 即榮祿與袁世凱,正因其告密而引發了一場流血的政變,清廷上諭極可能是以此為根據。近代史家描寫戊戌變法多以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為底稿,其中對「圍園密謀」隻字未提而多稱頌變法志士的非凡事迹,但入民國後,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又稱:「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變記》,後之作清史者記戊戌事,誰不認為可貴之史料?然謂所記悉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則?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將真跡放大也!治史者明乎此義,處處打幾分折頭,庶無大過矣!」

康有為生前密不示人的《自編年譜》中透出了一絲非同尋常的信息:戊戌年八月初三日接到光緒「朕位幾不保」的密詔後,康有為與梁啟超、譚嗣同等人決定由譚嗣同去遊說袁世凱勤王,儘管文中沒有提及「兵圍頤和園、捕殺慈禧太后」之密謀,但有要袁世凱「率死士數百扶上登午門而殺榮祿,除舊黨」之語。當天晚上,楊深秀、宋伯魯、王照等人前來探慰,康有為未向他們泄漏密詔事,「而以李提摩太交來《瓜分圖》令諸公多覓人上折,令請調袁世凱人京勤王」。康有為的記載與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的描述有明顯不同,即康有為所記明確為在北京搞政變,而梁啟超卻稱要趁光緒皇帝九月份去天津閱兵之時發動政變。

之後,康有為又在《自編年譜》中稱,譚嗣同去遊說袁世凱的當晚,梁啟超在金頂廟容閎處等候消息,而他也於凌晨進城,與梁啟超一起「候消息」,後「知袁不能舉兵,扶上清君側,無如何,乃決行」。由此或可看出,梁啟超之說有故意轉移視線之嫌,如果等到九月份在天津發動政變,何以等候消息的心情如此急切?

譚嗣同被捕後,在獄中題寫的絕命詩,「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詩中說張儉與杜根都是不畏權貴、敢於直諫的大丈夫,此詩用典準確,讀起來雄渾悲壯,豪邁激揚,可惜原文卻是:「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這裡面透出的一個細節差異是,原詩是「手擲歐刀仰天笑」,改作之後卻成了「我自橫刀向天笑」,一個主動,一個被動,性質完全兩樣。

改詩的人不是他人,而正是譚嗣同的同志兼好友梁啟超。那麼,梁啟超為什麼要篡改?是否如他所撰的《戊戌政變記》一樣,為掩蓋某些可能的歷史真相呢?光緒與慈禧太后先後離世後,康有為在《上攝政王書》中把「圍園殺後」傳聞指為守舊派及袁世凱等人對維新派的誣衊,其在文中稱:「逆臣世凱無端造出謀圍頤和園一語。陰行離間,遂使兩宮之間常有介介,而後此事變遂日出而不窮,先帝所以備歷艱險以迄今日,實惟此之故。」

上世紀八十年代,歷史學者楊天石在日本發現參與其事的維新黨人畢永年所撰的《詭謀直紀》,之後在史學界引發了一場大討論,其中不乏湯學均、房德鄰、孔祥吉等名家參與。《詭謀直紀》中,作為譚嗣同的好友兼同鄉的畢永年自稱受命為「圍園」的執行人,事前康有為曾告訴他準備以袁世凱兵力為後盾,並讓他帶領百名壯士「奉詔往執西後而廢之可也」,而後又有人告訴他,康有為的真實用意是「俟往頤和園時,執而殺之可也」。

作為另一個輔證,當時的新政顧問、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在其《留華四十五年記》中稱:「(慈禧)下諭秋天要在天津閱兵,皇帝恐怕在檢閱的藉口之下,慈禧將要奪取所有權柄,而把他放在一邊、維新黨催著他要先發制人,把她監禁在頤和園,這樣才可以制止反對派對於維新的一切障礙。皇帝即根據此點召見榮祿部下的將領袁世凱,計劃在他的支持下,帶兵至京看守她住的宮殿。」

得知譚嗣同遊說袁世凱失敗後,畢永年知事機已泄,隨即遠遁避禍。流亡日本期間,畢永年與康梁等人發生矛盾,由此才有了這本揭露性的《詭謀直紀》。儘管各史家對史料所述內容的真實性有過激烈的爭論,但因它與袁世凱在民國後公布的《戊戌日記》有頗多相印證之處,因而這本《詭謀直紀》雖有不少失實之處,但也不能完全認定為「偽作」。而康有為逃至香港後,負責營救其前往日本的宮崎滔天也回憶說,兩人相見後,康有為曾告知他整個變法的過程與失敗原因,其中即認為當前的急務是除掉慈禧太后,當宮崎滔天問他如何做到時,康有為即列舉了日本的諸多志士,似乎對東亞的刺殺歷史耳熟能詳。

如果說清廷的上諭是「欲加之罪」、袁世凱的《戊戌日記》可以因人廢言的話,結合畢永年的《詭謀直紀》、康有為《自編年譜》及諸多時人筆記,似乎可以推定,康有為等人在戊戌年確實有利用袁世凱「兵圍頤和園」的計劃。茅海建先生在《戊戌變法史事考》中認為,戊戌政變可分為兩個階段,在光緒接見伊藤博文後,慈禧太后只是限制了光緒的權力,過程相對相對和緩,但在袁世凱告密的消息傳到京城後,政變立刻走向流血化,這似乎也是目前近代史家的共識。

如果「密謀說」與「階段說」成立的話,歷史學界外的兩種大眾觀點或有必要更正:一是袁世凱告密導致戊戌變法失敗(政變非因告密引起,但告密導致了嚴重的流血後果),二是慈禧太后發動流血政變的原因不僅僅是因保守,而是因她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脅。假如回到歷史的現場,在一個號稱「以仁孝治天下」的時代(即康有為所稱的「我朝以孝治天下」),如果維新變法由此而遭受失敗,康梁等人的急切與毛糙或許也有可罪之處。

康梁等人逃亡海外之後,事件中的另一個重要當事人,光緒皇帝陷入了困境。蘇繼武與惲毓鼎對政變過程的描述有不一致的地方,即:蘇繼武稱光緒知道康梁等人的「圍園之計」,而惲毓鼎稱光緒並無謀害慈禧太后之意。從記述人身份的角度看,時任起居注官的惲毓鼎所說似乎更可信一點(茅海建先生也認為光緒並不認可「圍園劫後」之說)。

以光緒的性格,如果說他敢於對慈禧太后下手,這似乎有點說不過去。作為一個四歲即脫離親生父母而被強行抱入深宮的孩子,光緒雖然貴為皇帝,但其成長史卻頗多辛酸之處。據說,光緒剛進宮時因身邊沒有親人而日夜啼哭,慈禧太后無奈之下,只得賞與光緒的乳姆四品官服並將之召進宮中(當時規定,入宮須四品以上),小皇帝這才破涕為笑。但第二天早上,小皇帝又放聲大哭,慈禧太后不知所措,問光緒乳姆才知道,原來小皇帝在醇王府時常與府中某馬夫的兒子一塊嬉戲,慈禧太后聽後只好再次破例,賞給馬夫的兒子四品官服,並立刻接到宮中,承擔陪小皇帝玩耍的重大政治任務。小馬夫來後,小皇帝這才嬉戲如常,慈禧太后也樂得輕鬆。

以上野史,當不得真。不過話說回來,慈禧太后對光緒的關係也未必是外間人所傳的那樣惡毒與刻薄。事實上,光緒進宮後,當時既是姨媽又是伯母的監護人慈禧太后須親自過問小皇帝穿衣、吃飯、洗澡、睡覺等生活瑣事,但在教育孩子這方面,雖然她很想做好,但由於其性格及耐性方面的缺陷,加上政務纏身,慈禧太后的表現實在不能算合格,其親生兒子同治就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案例。

應該說,慈禧太后對光緒還是抱有很大期望,她為小皇帝精心挑選了師傅,其中包括書法及學問都聞名遐邇的翁同龢等人。但由於慈禧至高無上的威權,其對光緒的教育方法十分粗暴性急,光緒稍微不合己意,便是譏諷、呵斥甚至責打,這對後光緒的性格影響極大。慈禧太后對光緒過分嚴厲的原因或許是因當年對同治過於的縱容,但她忽視了一點:同治畢竟是她的親生骨肉,即使遭到呵斥和懲罰,也不會感到過分害怕;光緒就兩樣了,他在宮中非常的無助與孤獨,對於慈禧太后,他感到的不是親情而是恐懼。

太監寇連材在《宮中日記》中說,慈禧對光緒一貫疾聲厲色,在光緒小時,每天總是訶斥之聲不絕,稍不如意,常加鞭撻,或罰光緒長跪。長此以久,光緒見了慈禧太后如同老鼠見貓,戰戰兢兢,膽為之破。孤身入宮的光緒本就膽小,在慈禧的威嚴強壓之下,以至於長大之後都害怕聽鑼鼓吆喝之聲,聽到天上打雷也會嚇得腿直哆嗦。

寇連材還說,光緒每次吃飯時,雖然有十幾中菜肴饌品,羅列滿案,但離得稍遠的菜大多已臭腐,原因是菜幾天都沒有換過,而離得近的菜雖不臭腐,然大多久熟乾冷,一點都不可口。光緒每次都吃不飽,又不敢說,有時想御膳房換一饌品,御膳房就必須奏明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往往要光緒從小培養勤儉之德,光緒也就不敢再提。信修明在《老太監的回憶》中也說,「光緒在十歲左右時,由於經常吃不飽,他每至太監房中,必先翻吃食,拿起就跑,等到太監追上,跪地哀求,小皇帝已將饃饃入肚一半矣。小皇帝如此飢餓,實為祖法的約束,真令人無法」。

心理學理論認為,兒童被父母譏笑或虐待時,往往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但在父母的威權下,這種逆反心理又誘發一種內疚感,從而否定自己的行為。長此以往,這種環境長大下的兒童往往患得患失,做事情猶豫不決,缺乏自信。光緒每次到慈禧那裡去請安,只要慈禧不命他起來,光緒就只能跪在那裡,動也不敢動一下。慈禧太后過分的責罰嚴重打擊了光緒的自信心,以至於其性格既懦弱怕事,但不容忽視的是,這種性格在青少年時往往又會出現強烈的逆反,正如其在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中的表現一樣。

光緒親政後逆反的表現,更加重了慈禧太后對光緒的不信任。在她眼裡,光緒始終是個懦弱自卑、猶豫不決、依賴性強、難以獨當大任的孩子。她在光緒親政後對朝政的不斷干涉和把持,很大原因就是出於這種心態(但她從不去想的是,光緒之所以成為一個人格心理存在嚴重缺陷的人,正是因她的粗暴教育所造成的)。

光緒進宮後,小皇帝與醇王府的關係完全被切斷,即使是他的親生父母醇親王夫婦,也不許有任何的聯繫。由此,深處宮海、遠離父母的的光緒從小就缺乏母愛,他成天生活在恐懼當中,這對其成長是極其不利的。翁同龢在日記中說,他第一次見到光緒時,發現小皇帝性情敏感,體弱多病,學習時經常哭鬧不止或靜坐不理,令他極為頭疼。不過,在翁同龢的諄諄教導下,從小缺乏母愛和父愛的光緒卻突然找到了久違的人間情感,他後逐漸接受了這個對他關心備至的師傅,並漸漸愛上了學習。

對師傅翁同龢的依戀是光緒發奮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作為帝師,翁同龢不僅在學習上耐心教導,而且在生活上也給了小皇帝無微不至的照顧。時間久了,在從小就缺乏父愛的小皇帝心中,翁同龢在某種程度上扮演了父親的角色。光緒七歲時,翁同龢因回籍辦事,小皇帝得知後整整一天情緒低落,彷徨不已。在翁同龢離開的兩個月里,光緒無心學習,後連讀書聲也沒有了。翁同龢回京後,小皇帝拉著師傅的手,高興得眼淚直流。這一天,小皇帝精神振奮,朗朗讀書聲連太監們都被吸引了過來。後,書房裡的太監偷偷的告訴翁同龢:「自從師傅走後,皇上從來沒有這樣大聲讀書過!」 翁同龢聽後老淚橫流——小皇帝在宮中真的是太孤單、太可憐了!

對於光緒的成長,太監寇連材在《宮中日記》中總結說:「中國四百兆人中,境遇最苦者莫如我皇上(指光緒帝)。蓋凡人當孩童時,無不有父母以親愛之,顧復其人,料理其飲食,體慰其寒暖,雖在孤兒,亦必有親友以撫之也。獨皇上五歲(實為不足四歲)登基,登極基後無人敢親愛之,雖醇邸之福晉(即光緒的生母),亦不許親近,蓋限於名分也。名分可以親愛皇上者,惟西後(慈禧)一人。然西後驕侈淫佚,絕不以為念。故皇上伶仃異常,醇邸福晉每言輒涕泣雲。」

寇連材雖然是個太監,但人情的認識上卻是深刻的。與他相比,慈禧太后在這方面的情商就有些太低了。


推薦閱讀:

梁啟超年譜
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梁啟超
王思睿:梁啟超時代:被遮蔽的新中國
梁啟超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梁啟超教你為人之道

TAG:歷史 | 變法 | 失敗 | 梁啟超 | 謀殺 | 慈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