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總結
總結
《心經》的全部內容到此結束。佛說三藏十二部經,總而言之,皆是說心,《心經》是心法的精華,一個人有多重心境,心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心是凡夫之心,也就是六道輪迴之心。每日輪轉不停,忽而天道,忽而人道,忽而天心,忽而人心,忽而三惡道心,總是迷茫地執著在人生的景象之中,不停地流浪生死。下根之人不知心有這般作用,可以轉萬物;中根之人知道善惡的作用;上根之人卻可以超越善惡,直達根本。眾生的心到處攀緣,到處粘連。事已過去,心仍放不下。如果能不粘連,不攀緣,這就叫隨緣,當下佛性顯現。
人要除煩惱就應該知道煩惱是什麼? 煩惱是執著。放下執著就是放下煩惱,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
但是,往往修道人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往往把世間法看得很輕,以為自己是修出世間法的,於是遠離世間法,這本身就犯了一個大錯誤,是用了二元之心,把出世和入世分開了,用了法執之心、貪求之心在修行。如果認為只有持咒、念經、聽經、打坐,才叫修行。而一到做事,與人相處,便人我是非橫起,那這樣的修行是終不得法要的。佛法是用來指導我們的人生的。如果不知持咒、念經、聽經、打坐只是為平時所用,而只在工具上下功夫,那其實你正在以貪心而修。與貪心相應的世界便是餓鬼道,不會是佛道。
修行是建立在人格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人的人格基礎不牢固,是談不上修行的,就像是在沙堆里蓋房子。所以盡人道是成佛的資糧,所謂人成即佛成,凡是修行半途而廢,自入歧途的都是因為人格出現障礙而痛失道緣的。因此,奉勸大家讀經,聽經的目的是要照經義去做,要正信、正修,才能得正果。
《心經》是講完了,但是《心經》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留下的般若法味是無窮的,然而那僅僅是文字般若。我們修行的下手處與大方向,要在平時的生活中時時地去行觀照,念念看自我,這樣才能永斷無明,超離生死,而顯實相般若。實相現前,自我解脫了,不要忘記你們還有累世的父母在六道之中受苦,應該起種種方便去救度他們。在救度世人的過程中,你會生出種種的智慧,度他的過程便是自度圓滿的過程。
有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快,更好的呢? 沒有了。因為三世一切堵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阿縟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我們日後在修行的道路上,彼此應生起的一份觀照,也希望在一路行來的這個過程中,每個人好好地把握自己的心念。
希望大家通過《心經》的學習,能夠超越現象的存在,而獲得對宇宙世界更深遠的認知,從而能看到生命的曙光,這也是佛法的精髓和目的。而這種精髓正是我們用以轉化自身,成為一個更善良、更柔美的人,以及過著更有意義的生活所必須的。
佛法可以讓我們心胸開闊、寬廣,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欣賞生命的根本性和神聖性。與來自不同的國度傳統的人共同生活,對於走在各種不同人生道路上的人們都有所助益。它能豐富我們的生活,給我們提供正確的見解,讓我們不那麼執著自我的看法,並使我們有了行為規範。這種行為規範不是生硬的法律、法規和普通的規章制度,而是人生哲理,我們會欣然地去接受。雖然有一些內容我們還不能夠馬上做到,但是,我們都願意去嘗試,用我們的生命去體驗,用身心去實證佛法。實證一分,我們就快樂一分,就欣喜一分,我們就得到一分人生的解脫。
希望大家都能對這些準則了解於心,以便也能充實他人的生活與內心。這個時候,你就是觀自在菩薩,你就是這個世界上具有菩薩精神的人。
最後,願大家努力修行,早成佛果,倒駕慈航,普度眾生! 並將你的快樂的經驗廣灑人間,使世界和平,人類昌盛!
推薦閱讀:
※星雲大師:心經(第二講
※讀《心經》譯文,新的一年得無上智慧! | 余海燕「 陪你讀經 」
※《心經》般若慧觀與准提法修證次第略講
※[職場心經]職場無小事(三篇)
※老狐狸心經
TAG:《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經 | 總結 | 波羅蜜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