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菩薩摩訶薩是如何念佛的?

什麼是佛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說言佛何義故名佛。

佛告須菩提。知諸法實義故名為佛。

複次。得諸法實相故名為佛。

複次。通達實義故名為佛。

複次。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為佛。

菩薩摩訶薩是如何念佛的?

菩薩摩訶薩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識念。何以故。是色自性無。受想行識自性無。若法自性無。是為無所有。何以故。無憶故。是為念佛。

複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念佛。不以三十二相念。亦不念金色身。不念丈光不念八十隨形好何以故。是佛身自性無故。若法無性是為無所有。何以故。無憶故是為念佛。

複次。須菩提。不應以戒眾念佛。不應以定眾智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念佛。何以故。是眾無有自性。若法無自性是為無所有。何以故。無憶故是為念佛。

複次。須菩提。不應以十力念佛。不應以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念佛。不應以大慈大悲念佛。何以故是諸法自性無。若法自性無是為非法。無所念是為念佛。

複次。須菩提。不應以十二因緣法念佛。何以故。是因緣法自性無。若法自性無是為非法無所念是為念佛。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念佛。是為菩薩初發意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是菩薩摩訶薩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中住。能具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修行空三昧無相無作三昧。乃至一切種智。諸法性無所有故。是菩薩知諸法性無所有。是中無有性無無性。

大菩薩如何念法?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念善法不念不善法。不念有記法。不念無記法。不念世間法。不念出世間法。不念凈法不念不凈法。不念聖法不念凡夫法。不念有漏法不念無漏法。不念欲界系法色界系法無色界系法。不念有為法無為法。何以故。是諸法自性無。若法自性無是為非法無所念是為念法。念法中學無所有性故。乃至當得一切種智。是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得諸法無所有性。是無所有性中非有相非無相。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修念法。於是法中乃至無少許念何況念法。

云何名無生法忍。

云何名無生法忍。知諸法相常不生。諸煩惱從本以來亦常不生。是菩薩摩訶薩住是二忍。

得法忍乃至不生少許不善法。是故名無生忍。

什麼是佛法?

須菩提。何等是菩薩出世間法。不共凡夫法同。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三解脫門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五百陀羅尼門。是名出世間法。

須菩提。云何為四念處。菩薩摩訶薩觀內身循身觀。觀外身循身觀。觀內外身循身觀。勤精進以一心智慧觀。觀身集因緣生。觀身滅。觀身集生滅行。是道無所依。於世間無所受。受心法念處亦如是。

須菩提。云何為四正勤。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勤生欲精進。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勤生欲精進。未生善法為生故勤生欲精進。已生諸善法為增長修具足故勤生欲精進。是名四正勤。

須菩提。云何為四如意足。欲三昧斷行成就初如意足。精進三昧。心三昧。思惟三昧斷行成就如意足。

云何為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云何為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云何為七覺分。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除息覺分定覺分舍覺分。

云何為八聖道分。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云何為三三昧。空三昧門無相無作三昧門。

云何為空三昧。以空行無我行攝心。是名空三昧。

云何為無相三昧。以寂滅行離行攝心。是名無相三昧。

云何為無作三昧。無常行苦行攝心。是名無作三昧。

云何為八解脫。內色相外觀色是初解脫。內無色相外觀色是二解脫。凈解脫是三解脫。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一切異相故。觀無邊虛空入無邊虛空處。乃至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入滅受想解脫。是名八解脫。

云何九次第定。行者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第二第三第四禪。乃至過非有想非無想處。入滅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

云何為佛十力。是處不是處。如實知眾生過去未來現在諸業諸法諸受。知造業處。知因緣知報。諸禪定解脫三昧定。垢凈分別相如實知。知他眾生諸根上下相。知他眾生種種欲解。知世間種種無數性。知一切到道相。知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無量劫如實知。天眼見眾生乃至生善惡道。漏盡故無漏心解脫如實知。是為佛十力。

云何為四無所畏。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一無所畏。佛作誠言。我一切漏盡。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漏不盡。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二無畏也。佛作誠言。我說障法。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受是法不障道。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三無畏也。佛作誠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隨是行能盡苦。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間不能盡苦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四無畏也。

云何為四無礙智。一者義無礙智。二者法無礙智。三者辭無礙智。四者樂說無礙智。云何為義無礙智。緣義智慧是為義無礙智。

云何為法無礙智。緣法智慧是為法無礙智。

云何為辭無礙智。緣辭智慧是為辭無礙智。

云何為樂說無礙智。緣樂說智慧是為樂說無礙智。

云何為十八不共法。一諸佛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舍心。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云何三十二相。一者足下安平立平如奩底。二者足下千輻輞輪輪相具足。三者手足指長勝於餘人。四者手足柔軟勝余身分。五者足跟廣具足滿好。六者手足指合縵網妙好勝於餘人。七者足趺高平好與跟相稱。八者伊泥延鹿[跳-兆+專][跳-兆+專]纖好。如伊泥延鹿王。九者平住兩手摩膝。十者陰藏相如馬王象王。十一者身蹤廣等如尼俱盧樹。十二者一一孔一毛生。色青柔軟而右旋。十三者毛上向青色柔軟而右旋。十四者金色相其色微妙勝閻浮檀金。十五者身光面一丈。十六者皮薄細滑。不受塵垢不停蚊蚋。十七者七處滿。兩足下兩手中兩肩上項中。皆滿字相分明。十八者兩腋下滿。十九者上身如師子。二十者身廣端直。二十一者肩圓好。二十二者四十齒。二十三者齒白齊密而根深。二十四者四牙最白而大。二十五者方頰車如師子。二十六者味中得上味。咽中二處津液流出。二十七者舌大軟薄。能覆面至耳髮際。二十八者梵音深遠。如迦蘭頻伽聲。二十九者眼色如金精。三十者眼睫如牛王。三十一者眉間白毫相軟白如兜羅綿。三十二者頂髻肉骨成。是三十二相佛身成就。光明遍照三千大千國土。若欲廣照則遍滿十方無量阿僧祇國土。為眾生故受丈光。若放無量光明。則無日月時節歲數。佛音聲遍滿三千大千國土。若欲大聲則遍滿十方無量阿僧祇國土。隨眾生多少音聲遍至。

云何為八十隨形好。一者無見頂。二者鼻直高好孔不現。三者眉如初生月紺琉璃色。四者耳輪埵成。五者身堅實如那羅延。六者骨際如鉤鎖。七者身一時回如象王。八者行時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現。九者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十者膝骨堅著圓好。十一者身凈潔。十二者身柔軟。十三者身不曲。十四者指長纖圓。十五者指文莊嚴。十六者脈深。十七者踝不現。十八者身潤澤。十九者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者身滿足。二十一者識滿足。二十二者容儀備足。二十三者住處安無能動者。二十四者威震一切。二十五者一切樂觀。二十六者面不大長。二十七者正容貌不撓色。二十八者面具足滿。二十九者唇赤如頻婆果色。三十者音響深。三十一者臍深圓好。三十二者毛右旋。三十三者手足滿。三十四者手足如意。三十五者手文明直。三十六者手文長。三十七者手文不斷。三十八者一切噁心眾生見者和悅。三十九者面廣姝好。四十者面凈滿如月。四十一者隨眾生意和悅與語。四十二者毛孔出香氣。四十三者口出無上香。四十四者儀容如師子。四十五者進止如象王。四十六者行法如鵝王。四十七者頭如摩陀那果。四十八者一切聲分具足。四十九者牙利。五十者舌色赤。五十一者舌薄。五十二者毛紅色。五十三者毛潔凈。五十四者廣長眼。五十五者孔門相具。五十六者手足赤白如蓮華色。五十七者臍不出。五十八者腹不現。五十九者細腹。六十者身不傾動。六十一者身持重。六十二者其身大。六十三者身長。六十四者手足潔凈軟澤。六十五者邊光各一丈。六十六者光照身而行。六十七者等視眾生。六十八者不輕眾生。六十九者隨眾生音聲不過不減。七十者說法不著。七十一者隨眾語言而為說法。七十二者一發音報眾聲。七十三者次第有因緣說法。七十四者一切眾生不能盡觀相。七十五者觀無厭足。七十六者髮長好。七十七者發不亂。七十八者發旋好。七十九者發色如青珠。八十者手足有德相。須菩提。是為八十隨形好佛身成就。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以二施攝取眾生。所謂財施法施。是為菩薩希有難及事。

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愛語攝取眾生。菩薩摩訶薩以六波羅蜜為眾生說法。作是言。汝行六波羅蜜攝一切善法。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利行攝取眾生。菩薩摩訶薩長夜教眾生令行六波羅蜜。

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同事攝取眾生。菩薩摩訶薩以五神通力故。種種變化入五道中與眾生同事。以此四事而攝取之。

複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教化眾生。善男子。當善學分別諸字亦當善知一字乃至四十二字。一切語言皆入初字門。一切語言亦入第二字門。乃至第四十二字門。一切語言皆入其中。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是眾生應如是善學四十二字。善學四十二字已能善說字法。善說字法已善說無字法。須菩提。如佛善知字法。善知字善知無字。為無字法故說字法。何以故。須菩提。過一切名字法故名為佛法。

聖人之標準

三結盡故名須陀洹。

淫怒痴薄故名斯陀含果。

五此間結盡故名阿那含果。

五彼間結盡故名阿羅漢。

所有集法皆滅散相故名辟支佛道。

一切煩惱習斷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來源: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作者:
推薦閱讀:

誰說薩摩耶是微笑天使的?養薩摩就...
薩摩耶在狗狗中 智商排名第幾啊??
阿拉、二哈、薩摩:雪橇三傻的傳奇?!

TAG:菩薩 | 薩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