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艾灸那些穴位可根治胃脘痛?

    胃脘痛是由於胃氣阻滯,胃絡淤阻,胃失所養,不通則痛導致的以上腹胃脘部發生疼痛為主症的一種脾胃腸病症。北京灸道堂中醫研究院灸療師表示,本病在脾胃腸病症中最為多見,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由於其痛處近於心窩部,因此,歷代文獻中也有將此稱之為「心痛」、「心下痛」的。《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醫學正傳》指出:「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於心。」至於心血管疾患所致的心痛,古代醫學稱之為「真心痛」,並指出:「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相當於現代的「冠心病心肌梗塞」),應與胃痛相鑒別。

  本病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等疾病。

  【病理闡述】

  1.飲食傷胃: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損傷脾胃,內生食滯,致使胃中氣機阻滯,胃氣失和而疼痛。《素問·痹論》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或五味過極,辛辣無度,肥甘厚膩,飲酒如漿,則蘊濕生熱,傷脾礙胃,氣機壅滯,脘悶脹痛。

  2.肝氣犯胃:憂思惱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氣機阻滯,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發胃痛。肝鬱日久,化火生熱,邪熱犯胃,肝胃鬱熱,熱灼而痛,或若肝失疏泄,氣機不暢,氣滯日久,血行淤滯,或久痛入絡,胃絡受阻,均可導致淤血內停,發生胃脘痛。憂思過度,脾氣鬱結,尤其在飯前飯後突受精神刺激,損傷胃氣,也可發生胃痛。

  3.脾胃虛弱:素體不足,或勞倦過度,或飲食所傷,或久病脾胃受損,或腎陽不足,失於溫煦,均可引起脾胃虛弱,中焦虛寒,致使胃失溫養作痛。或熱病傷陰,或胃熱火郁,灼傷胃陰,或久服香燥理氣之品,耗傷胃陰,胃失濡養,亦致胃痛。此外,本症也可因過服寒涼藥物,傷及脾胃之陽,而引起疼痛。

  總之,胃痛的病因是多種的,但其發病機制卻有共同之處,即胃氣阻滯,胃失和降,胃失濡養,胃之氣血阻塞不通,「不通則痛」。

  【灸療辨證】

  1.寒凝氣滯

  (1)癥狀表現:胃痛暴作,痛勢較劇,惡寒喜暖,脘腹得溫則痛減,遇寒則痛增,噁心嘔吐,或泛吐清水稀涎,或伴惡寒發熱,口和不渴,喜熱飲,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緊。

  (2)灸療原則:溫中散寒,和胃止痛。以取足陽明,任脈、足太陰,手厥陰經穴為主。

  (3)灸療處方: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

  (4)隨症加穴:①嘔吐甚者,加胃俞、中魁;②惡寒發熱者,加大椎、合谷;③胃痛甚者,加梁丘、里內庭;④食滯噯腐者,加傷食名灸。

  (5)灸療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每次選3~5穴,每穴灸5~7壯,艾炷如半棗核大,每日灸1~2次。

  ②艾條迴旋灸:每次選2~5穴,每穴灸10~30分鐘,每日灸1~2次,5~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③艾條溫和灸:每次選2~5穴,每穴灸10~30分鐘,每日灸1~2次,5~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④胃痛糊敷灸:取川椒150g,炮姜100g,生附子100g,檀香100g,蒼朮200g,上藥共研細末,混勻,貯瓶備用。敷灸時每次取葯末30g,用生薑汁調和成稠糊狀,分別敷貼在穴位上。上用油紙或塑料布覆蓋,膠布固定即可。每日敷灸1次,第一天貼中脘、足三里,第二天貼脾俞、胃俞。兩組穴位交替使用。

  ⑤溫盒灸:每日選用2~4個穴位,多選用腹背部俞穴,每次灸15~20分鐘,每日灸1次。

  (6)方義說明:中脘為胃之募穴,取而灸之,可溫中散寒,配胃之合穴足三里以理氣和胃;內關是手厥陰之絡穴和陰維脈之交會穴,有宣通上、中三焦氣機的作用,素以止嘔著稱;公孫為足太陰脾經之絡穴,又是沖脈之交會穴,脾與胃相表裡而陰維脈與沖脈合於心、胸、胃,可以調和中焦而平沖逆之氣;胃俞、中脘,取其俞、募相配,能加強和胃降逆之效;梁丘為足陽明胃經之郄穴,里內庭為經外奇穴,同為治療急性胃痛的要穴;大椎、合谷可以疏邪解表,對惡寒發熱者尤為適宜。諸穴協用,共奏溫中散寒,和胃止痛之效。

  2.濕熱中阻

  (1)癥狀表現:胃脘灼熱嘈雜,脹痛,得食加劇,或食入即吐,口苦而干,煩渴思飲,亦不多飲,口氣重濁,溲黃便結,舌邊尖紅,苔黃膩,脈滑數。

  (2)灸療原則:清熱燥濕,和胃降逆。以取足陽明、任脈、足太陰、手厥陰經穴為主。

  (3)灸療處方:中脘、足三里、內關、內庭、三陰交、陰陵泉。

  (4)隨症加穴:①嘔吐甚者,加金津玉液;②胃熱重者,加歷兌。

  (5)灸療方法:

  ①艾炷無瘢痕灸:每次選3~5穴,每穴灸5~10壯,艾炷如麥粒大,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

  ②甘遂敷灸:將甘遂研為細末,密貯備用。敷灸時取甘遂末9g,兌入麝香少許(或冰片)、麵粉適量,用溫開水調成糊膏狀,貼敷穴處,敷藥面直徑約2寸,外以塑料布覆蓋,膠布固定即可。每日敷灸1~2次。

  ③毛茛根敷灸:取新鮮毛茛,除去葉莖,留下根須,清水洗凈陰乾,切碎,並加入紅糖少許(約3%),共搗如泥膏狀,隨即將葯裝入青黴素瓶的橡皮蓋凹內,然後貼敷於胃俞、腎俞穴,待15分鐘左右,患者即覺局部有蟻行感,進而產生燒灼感,此時即可將葯棄去。如局部起水泡不必刺破,可待其自行吸收。灸治次數可根據病情靈活掌握。

  (6)方義說明:中脘、足三里可以理氣和胃而止痛;內關寬胸利膈降逆可止嘔;內庭為胃經之滎穴,功擅清胃降火;三陰交為足三陰之交會穴,陰陵泉為脾經之合穴,二穴合用力專運脾利濕;金津玉液清胃泄熱而止嘔;歷兌亦可清胃瀉火。

  3.食積停滯

  (1)癥狀表現:胃脘脹滿,疼痛拒按,噯腐吞酸,噁心嘔吐,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口氣重濁,食慾減退,大便不爽,舌淡紅,苔厚膩,脈弦滑。

  (2)灸療原則:消食導滯,和胃暢中。以取任脈、足陽明經穴為主。

  (3)灸療處方:中脘、下脘、璇璣、天樞、足三里。

  (4)隨症加穴:①嘔吐者,加內關;②大便不爽者,加上巨虛。

  (5)灸療方法:

  ①艾條溫和灸:每次選2~5穴,每穴灸10~30分鐘,每日灸1~2次,5~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②溫盒灸:每日選2~4穴,多選用腹背部俞穴,每次灸15~20分鐘,每日灸治1次。

  ③健脾膏敷灸:取白朮120g,茯芩60g,白芍60g,神曲60g,麥芽60g,香附60g,當歸60g,枳殼60g,半夏60g,陳皮21g,黃連21g,吳茱萸21g,山楂21g,白蔻仁21g,益智仁21g,黃芪21g,山藥21g,党參15g,廣木香15g,甘草21g。上藥共研細末,混勻,貯瓶備用。敷灸時取葯末適量,將臍(神闕穴)填平,外貼膠布固定。或取葯末適量,用生薑汁調和成膏狀,分別敷貼於上脘、中脘等穴處。一般每日敷灸1次。

  (6)方義說明:中脘、下脘、璇璣針而灸之,可以消食積而暢中州;天樞、足三里能疏調胃腸而導積滯;配內關以理氣和胃而止嘔,佐天樞以調節大腸而通便。

  4.肝鬱氣滯

  (1)癥狀表現:胃脘脹滿,連及脅肋,或痛無定處,胸悶太息,噯氣頻頻,情緒變化時痛脹加重,善太息,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若肝鬱化火,心煩易怒,則痛勢急迫,嘈雜吞酸或噁心嘔吐,甚則嘔血、黑便,口乾而苦,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2)灸療原則;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以取手足厥陰、足陽明、任脈、足少陽經穴和肝之背俞穴為主。

  (3)灸療處方:中脘、肝俞、期門、足三里、內關、陽陵泉。

  (4)隨症加穴:①肝火犯胃、痛勢急迫者,加行間;②嘔血、黑便者,加膈俞、血海。

  (5)灸療方法:

  ①艾炷瘢痕灸:每次選2~5穴,每穴灸3~5壯;艾炷如黃豆或半棗核大,根據病情可每日或隔日灸1次,亦可3日施灸1次。

  ②針上加灸:每次選3~5穴,每穴灸10~15分鐘,每日治療1次,5~7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2~3天。

  ③梔子敷灸:取梔子10個,大蒜1頭,食鹽少許,共搗爛,敷於穴處,上蓋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敷1次。

  (6)方義說明:肝俞、期門,俞募相配,以疏肝解郁;內關為手厥陰經之絡穴,以寬胸理氣; 膽經之合穴陽陵泉,能平降肝膽沖逆之氣;中脘、足三里以疏通胃氣而升清降濁;加肝經滎穴行間,以平肝降火;加膈俞、血海以涼血止血。如此扶土抑木,肝得疏泄,胃得和降,則病自痊癒。

  5.脾胃虛寒

  (1)癥狀表現: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納呆脘脹,或泛吐清水,面色少華,形瘦神瘦,手足不溫,大便溏薄,甚則嘔血或黑便,舌質淡胖,苔薄白而滑,脈細弱。

  (2)灸療原則:健脾益氣,溫中和胃。以取任脈、足陽明經穴和脾胃俞募穴為主。

  (3)灸療處方:脾俞、胃俞、章門、中脘、足三里。

  (4)隨症加穴:①有嘔血、黑便者,加膈俞、氣海;②大便溏薄者,加十字灸。

  (5)灸療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每次選3~5穴,每穴灸5~7壯,艾炷如半棗核大,每日灸1~2次,5~10次為1療程。

  ②艾條溫和灸:每次選3~5穴,每穴灸10~20分鐘,每日治療1~2次,5~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③復方吳茱萸敷灸:取吳茱萸、乾薑、丁香各50g,小茴香75g,肉桂、生硫磺各30g,山梔子20g,胡椒5g,蓽撥25g,共研細末,密貯備用。敷灸時取葯末約25g,加入等量麵粉調成糊膏狀,敷臍(神闕穴),上用熱水袋熱敷,或上蓋以敷料,膠布固定。每次敷灸3~6小時,每日1~2次。

  ④健脾膏敷灸:取白朮120g,茯芩60g,白芍60g,神曲60g,麥芽60g,香附60g,當歸60g,枳殼60g,半夏60g,陳皮21g,黃連21g,吳茱萸21g,山楂21g,白蔻仁21g,益智仁21g,黃芪21g,山藥21g,党參15g,廣木香15g,甘草21g。上藥共研細末,混勻,貯瓶備用。敷灸時取葯末適量,將臍(神闕穴)填平,外貼膠布固定。或取葯末適量,用生薑汁調和成膏狀,分別敷貼於上脘、中脘等穴處。一般每日敷灸1次。

  (6)方義說明: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之處,募穴是臟腑經氣彙集的部位。取脾胃的俞募穴為主,再配胃經合穴足三里,灸而補之,可以健脾益氣,和胃建中;加膈俞、氣海以補氣攝血,健脾統血,加十字灸(即水分、神闕、氣海、天樞),以溫中散寒,利小便而實大便。

  6.胃熱陰虛

  (1)癥狀表現:胃脘輕微灼熱、隱痛,痛無定時,嘈雜如飢,但飢而不欲食,口乾思飲,食少便結,舌紅少苔,脈細數或弦細。

  (2)灸療原則:養陰益胃,清熱潤燥。以取足陽明、足太陰、足少陰、任脈經穴和胃之背俞穴為主。

  (3)灸療處方:中脘、胃俞、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內庭。

  (4)隨症加穴:①口乾者,加液門、照海;②便結者,加天樞。

  (5)灸療方法:

  ①艾炷隔鹽灸:取食鹽適量,研細後經鍋炒制後備用。施灸時令患者仰卧露腹,將食鹽鋪平於臍窩(神闕穴),厚約0.3cm,直徑2~3cm。上置艾炷,點燃施灸,待燃至局部剛有溫熱感時,即用湯匙壓滅其火(艾火不可燃至過旺,壓火時不可壓得過猛,以防燙傷),臍部有較明顯的溫熱感向腹中擴散。根據病情每次施灸重1~5壯。

  ②威靈仙葉敷灸:取新鮮威靈仙葉(以嫩為佳)搗成泥膏狀,再加入少量紅糖,搗融。敷灸時取藥膏團(直徑約1~1.5cm)分別貼敷於足三里、中脘等穴處。當敷灸部位有風行蟻動感,略停二、三分鐘,即可將藥膏棄去,用凈潔的水清潔局部。如敷灸部位出現水泡,可任其自行吸收,不必刺破,以防感染。

  ③芥菜子敷灸:取芥菜子適量,研為細末,溫水調和成膏狀,敷於神闕穴,外以膠布固定,每日敷灸1次。

  (6)方義說明:胃俞、中脘,俞募相配,以調節脾胃氣陰;足三里、三陰交以益陰養胃;太溪滋水潤燥以冶其本;內庭清胃降火以治其標;加液門、照海以生津而止渴;加天樞以調節大腸而通便。


推薦閱讀:

通過瞳子髎穴不僅可以治療眼部疾病,還可去除眼角皺紋
常用艾炙穴位
看經典中醫圖畫版:五行的生克乘侮,學穴位養生,大家都能當醫生
艾灸穴位解答圖
風月行的文件夾【穴位按摩】

TAG:艾灸 | 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