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喟人生的磨難
06-04
感喟人生的磨難 發表日期:2006-12-15 14:53:00 出處:網路 作者:未知 發布人:ydhy 已被訪問 879 次
古人云:"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雄鷹翱翔天宇,有傷折羽翼之時;駿馬賓士大地,有失蹄斷骨之險。人生之中,風和日麗有之,陰雨綿綿亦的之。人生中挫折是難免的,每個人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有差異。有的人能忍辱負重,百折不撓,永遠朝著成功、勝利的方向前進;有的人則遇到一點困難或打擊便痛不欲生,意志消沉。人活世上,最大的願望,當然莫過於人生之路平平坦坦一帆風順。然而,大千世界,經歷各異,幸福、歡樂、艱辛、苦澀……而其中最能磨練人、考驗的,當屬磨難。磨難是一本書,它能教你讀懂人生的曲折,培養你進取向上的性格,使你在人生旅途中,淡泊心境,走向成熟。磨難是一面反光鏡,你可以用這面鏡子,回溯走過的路程,翻揀記憶的碎片,從曲折、是非、坎坷、正誤、成敗之中校正人生的羅盤。磨難是一座橋,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許許多多的溝溝坎坎,有了這座橋,你便可以順利的跨越那一道道溝壑,步入人生的理想王國,走進金碧輝煌的人生終點站。如果我們把磨難當作黎明前的黑暗看成獲得成功的前奏,那磨難對我們來說就是財富。 所以古人說"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大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大多都歷經磨難。磨難對於意志堅強的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動力。一位哲人曾說:磨難是成功的良伴,逆境是人傑的搖籃。這不,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司馬遷受盡"宮刑",寫就《史記》;曹雪芹舉家食粥而作《紅樓夢》;貝多芬用苦難譜寫了震撼人心的《第九交響曲》;居里夫人忍著亡夫失助的悲痛,續奮鬥,寫出了科學巨著《放射性通論》……這些傑出人物如烈火真金,似傲雪寒梅,飽經磨難志愈堅,最終使生命放出了奪目的異彩。《孟子》云:"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以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矣",磨難是人生的一種不幸,它讓我們在經歷挫折和痛苦後感受到生命的嚴峻和殘酷,然而,磨難同時也構成了人生的一種積極的價值。當挫折與失敗擋住人們的去路時,磨難能喚醒人的潛在勇氣,並提示人們回到自身,更深刻的認識自己,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越過人生的障礙,達到一種新的境界。磨難是一塊礪石,用這塊礪石,你可以砥礪自己的意志,讓生命在凄風苦雨、冷霜冰雪的磨礪中變得更加堅強,更富於勇氣。磨難源於外界,堅韌則發自內心,磨難不能躲避,只要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是完全可以戰勝挫折、擺脫困境、超越困境的。人的能力雖然有大小,天分有高低,生活的環境有優劣,但只要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惜時如金,辛勤耕耘,定會成就一番事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能夠感動別人,改變命運,獲得成功的人,永遠都是那能夠全力以赴與挫折抗爭,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奮力站起來的人。如果自己放棄了自己,自己對自己失望了,任何外來的關心和照顧,都只是別人的一種憐憫和施捨,對改變自己的命運命無濟於事,因為缺了脊梁骨。社會現代化的進程將使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進入一個激烈競爭的時代。競爭在促進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同時,給人們的心理帶來巨大的衝擊和震憾,而威脅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也不斷增加。團中央最近對十個省市兩萬多名的學生進行一項調查中發現:有17%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經不起挫折。另外我們還經常看到報紙、新聞媒體的報導:某校學生因承受不了過重的學習負擔而自殺身亡;某某學生因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而跳樓自殺……諸如此類的事件時有耳聞。這些事給了我們極大的震憾,也留下了不盡的思考:對培養學生的耐挫能力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當然這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相互配合、認識、理解。從小讓學生接受心理鍛煉,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和自我調節良好心理品質"再窮也不能苦了孩子!"這是過去人們的觀念,意思是我們再窮也不能不關心教育,不能不為孩子的受教育去創造良好的條件。今天,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時候,我們則提出"再富也得苦苦孩子!"再富有的家庭,也不能一味對孩子嬌生慣養,養成"小皇帝"、"小公主"的架勢。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部分家長溺愛自己的子女。如孩子外出活動,一天的零花錢就是幾百元;學校把學生拉到離學校較遠的鄉下搞社會調查、勞動鍛煉或軍事訓練,有少數學生向家裡打電話時哭了,家長也跟著流淚,認為學校對他們的孩子過於殘酷,從鄉下回來時,有的孩子一下車便被家長的豪華小車接走了,對老師也不打一聲招呼!前幾年舉行中日學生夏令營活動,當時,日本老師目睹中日兩國孩子的表現後直言不諱地對中國老師說:"你們的孩子將來決不是我們日本孩子的對手。"事實也正是如此:中國學生(當然不是全部)太嬌嫩、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吃不了苦,受不了批評,經不住挫折;而日本學生則表現堅強、對困難無所畏懼,心理素質更勝一籌(當然也不是全部)。我在在一則報導中看到,有一天黃昏,一對年輕的美國夫婦在洛杉機郊區高速公路旁的小道上消閑自在地散步,一位約3歲的小女孩在後面跟著他們不停地走,不慎滑跌在道上,哇哇地哭了起來。做父母的回頭看了一眼後,並沒有理會她,也沒有去抱她起來,小女孩也看到父母並不理會自己,便自己爬起來,哭著追到父母身邊。這時做母親的才抱起她、親吻她,讚揚她堅強、有勇氣。在日本,吃苦受難被定為孩子的"必修課"。比如,日本幼兒園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逢冬天,幼兒都要赤身裸體在風雪之中滾爬跌打一定的時間。家長也硬著心腸,因為家長知道,這些手段可以使孩子得到真正的健康和堅強的意志。在奧地利的公共汽車上,人們只為老人、病弱者讓座,卻從不為兒童讓座,使孩子從小就懂得,生活不能依賴別人。 |
推薦閱讀:
※人追求「真善美」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你最欣賞的人有什麼優秀的品質?
※覺得人生不完美就要放棄嗎?
※改變人生的佛家箴言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影評:這是一敗塗地的人生嗎?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