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常用的步法步型
練任何拳派都要從步法步型練起,只有下盤穩定才能身穩,身穩才能放鬆,放鬆才能心靜。
一、坐步
即「坐馬步」,也稱「騎馬步」。兩腳平行分開,間距與肩同寬(以足掌外緣計算)。足尖與膝尖與胸部同向。膝微屈,後股鬆開,頭頂與會陰呈一垂線。
看似兩腿平均支撐全身重量,實則內含虛實,只是外表不易覺察而已。習練「馬步托抱樁」採用的便是這種步型。起勢、雲手與合太極均用坐步,大多是手到之處腳即為實,身軀隨腰脊左右旋動(即「一動無有不動」),動則分陰陽、虛實。
常言道,太極功夫始於足下,因此,想要練到真的太極功夫,就要先練好步法。
二、斜步
即「弓步」、「前進步」(楊家早期則稱斜步)。斜步有左右之分,右腳在前者稱右弓步,左腳在前者稱左弓步。弓步兩足之足後跟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前後呈斜銳之三角形。
前腿膝關節與髖關節須下沉,支撐全身重量,後退微屈而不用力,立身中正。前後兩足距離視體形而定,但不可踏成一條直線。拳譜中的攬雀尾、搬攔捶、扇通背、野馬分鬃、打虎和指襠捶等式均用的是斜步步型。
三、釣步
亦稱吊步。其步型與後坐步、丁八步相似,只是前腿稍收回,腳尖點地。左腳在前釣起稱左釣步,右腳在前釣起稱右釣步。
太極拳的步法多種多樣,練習時要靈活的轉化,找到太極陰陽、虛實變化的感覺。
拳譜中的白鶴亮翅和上步七星用的就是這種釣步。而退步跨虎是副步,上步七星則為進攻步,是上步。上步為陽,為合勁。退步跨虎是退守,為退步。退步為陰,為開勁。
四、倒插步
前腳後退,倒插於後腳之後,其意以退為進。前人稱仙人步,又叫迷蹤步。瞻之在前,忽而在後,有令人捉摸不定之感。拳譜巾的左右側身蹬腳和前後回身蹬腳用的就是這種倒插步。腳蹬出去是發,倒插步是收。
楊式太極拳上步的注意事項
①在上步的時候要注意,松腰開胯圓襠。要通過臀部的力量使得脊柱能夠上挺,從而實現虛靈頂勁。這樣,支撐腿的膝蓋,就一定要適當的外展,然後將腳尖指向內部。
②前腳向外碾轉時胯一定要充分外展,相當於打開前進的門戶,與此同時後腿的腳跟離地前腳掌仍黏著地,不可陡然拔起,身體重心逐步過渡到承重腿。
③收後腿的力源於腰胯的提攜,腳收回邁出的運行軌跡很清晰地成球面狀。
④以前腳尖為引導探索著邁出,大有「如履薄冰」之感,腳跟輕輕踏出點住地,腳尖自然上翹,勢子不停後腿向前蹬力,前腳由腳跟、腳掌、腳趾依次著地踩實形成弓步,務必引導節節貫穿的運勁方式。
前小腿最好能夠垂直在地面上。身體保持中正,不要前傾,然後膝蓋微微地向後拱。
這是養護膝蓋和技擊的需要,容後另行闡述。在邁步過程中身體要儘可能地保持同一高度,全部動作都要在連綿不斷中勻速運行,充分體現出輕靈的境界。
推薦閱讀:
※太極拳: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
※武式太極拳及二路炮捶單式拆招用法
※太極拳過路體感之鬆開頭頂牛角
※太極拳流傳中存在的問題—洪均生
※太極拳基本步法,提腳用意,落地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