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的宮斗:載灃斗不鬥得過袁世凱?
這話問的,似乎太后也鬥不過袁世凱似的。
只不過,若太后都鬥不過,載灃又如何斗得過?
晚清政壇上,最能斗得過權臣,或者說,根本不會讓權臣出現,最會搞政治平衡的,莫過於太后了。
肅順牛逼吧,太后一個辛酉政變,拿下他和他的小夥伴。同治中興開啟。
恭王牛逼吧,太后一個甲申易樞,撤下他和他的小夥伴。同光中興繼續。
倭仁反對洋務,說什麼天文算學館即使非得開,咱大中華也不缺自己的人才,何必請鬼子。於是老太后要求他自己擇地辦館,另尋教員,給大清培養人才,還有,你來總理衙門上班吧,每天跟鬼子黑摟黑摟?羞得倭仁神情恍惚,散朝回家時從馬上栽了下去。
張佩綸等清流,本是太后利用來制衡恭王和李鴻章等地方實力派和洋務派的,但是恭王回家抱孩子了,張佩綸等依然喋喋不休,於是太后立馬讓張佩綸走向抗法前線,結果馬尾慘敗,這孫子頂著個銅洗臉盆,跑得誰都找不到,從此栽到了仕途上,灰頭土臉的再也爬不起來。
康有為弄不清吧,忽悠光緒跟著他大幹快上,離天三尺三,東方牌破拖拉機被他開到了250碼不說,還準備在250碼的基礎上,玩幾個大漂移,太后一個戊戌政變,把他們全部趕散。
義和團是太后最臭的一步棋吧,但太后還在西安,就發布了新政諭旨,啟動了晚清新政,迴鑾北京後,又一改原先不見外人的東方神秘作派,不但同意洋妞給自己畫像,還時不時的宴請外國公使夫人團,聽某位夫人講起使館被圍時的慘痛,她拉著對方的小手跟她一塊兒掉眼淚,那啥,俺也是被他們騙了呀……
總之,這個統治大清半個世紀之久的女人,政治能力與個人魅力,不排前三,至少前四吧,康熙雍正乾隆慈禧?所以,拿載灃與太后比,咋比?整個晚清,從咸豐到同治,從光緒到載灃(溥儀太小,真正的操盤手只能是載灃了),他們全部加到一塊兒,能比過老太后一個人的智慧不?
當然,站在單純的人事安排上,載灃也可斗過袁世凱的。但是載灃的敵人不是袁世凱,大清的敵人不是袁世凱。一句話,載灃能把袁世凱斗回家抱孩子,但是,你斗得過大清覆亡的命數么?
對於載灃來講,他當時對袁有多重選擇,可重可輕。但他選擇最輕的——足疾,你回家保養你的腳,做你的大保健去吧。
袁世凱是胡?至少義和團時期,就成長為大清的四根擎天柱之一了。其他三根兒是三個老傢伙: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期間又被政府任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出來收拾爛攤子)。
為什麼說他們是四根擎天柱呢?庚子之亂中,三位開明而能幹的南方大吏明白太后是在玩火,對於北京的開戰諭旨均不奉詔(聲明彼乃矯詔也),反而與西方各國策劃一個互不侵犯、互保安全的東南互保同盟。這個,遠在北方的山東巡撫袁世凱也參與了,事後跟屬僚說:「此次變亂,各督撫中如無我輩四人搘柱,國事尚可問乎?」
確實。如果不是這個4F組合,大清國事不堪想像。但是這個4F組合呢,大家還是先看看他們的生命年輪吧:袁世凱(1859-1916)、劉坤一(1830-1902)、張之洞(1837-1909)、李鴻章(1823-1901年)。李鴻章是20後,劉坤一和張之洞是30後,小袁是50後。好幾個代溝呢。這就決定了四根柱子中,一根兒一根兒的要抽離,只有袁世凱最後要變成擎天一柱了,特別是1901他做了李鴻章的政治接班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後。
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壯。慈禧太后在世時,對小袁就防上了。特別是1907年的宮斗——丁未政潮中,袁這一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小袁被太后免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職務,調任外務部尚書兼軍機大臣,同時被任命為軍機大臣的還有湖廣總督張之洞。一二號的封疆大吏被提溜到太后眼皮子底下,莫不成就是江湖傳說中的明升暗降?
也就老太后,能對小袁又打又拉的撥弄。載灃哪有這武功?
載灃(1883-1951),道光皇帝旻寧之孫、醇親王奕譞之子、光緒皇帝載湉同父異母的胞弟、宣統皇帝溥儀的生父。兒時承襲王爵,1901年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一事,虛歲19的他被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被要求在覲見德國皇帝時行三鞠躬禮,參贊隨員均行跪拜禮。載灃據理力爭,德方讓步,同意俱行鞠躬禮。這一爭,給大清爭來了體面與尊嚴,贏得了德國甚至世界輿論的好感。
雖然同父異母,但載灃與光緒都是小帥哥小鮮肉。1902年1月5 日,迴鑾至保定的慈禧突然為19歲的小鮮肉載灃指婚,對象是榮碌之女瓜爾佳氏。此舉非同尋常,一是太后之前給指過婚,但是那丫在庚子事變中自殺了;二是,似乎不願意等待太后再一次指婚,載灃生母劉佳氏趕緊又給兒子定了一門婚,慈禧不知情,再次指婚,導致劉佳氏精神失常,她私自訂的那家姑娘,自殺不成,終身未字。
但是這次指婚,卻是太后平生最妙的一步棋。一是國際國內輿論對光緒的同情問題,二是帝後兩黨的和解問題,三是榮祿這個帝黨大牌跟光緒本人的和解問題,四是帝國接班人問題……總之,一攬子解決了諸多問題。就連外國觀察家都認識到了,只要載灃與榮祿愛女頭胎生了兒子,那,下一任皇帝肯定是這娃兒了。
1906年,老大溥儀誕生。1907年,老二溥傑誕生。他們的爹載灃更是坐上了火箭,先是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還沒等去掉「學習」二字,躍為掌樞之首席軍機大臣呢,光緒就去世了,溥儀繼位,載灃直接做了監國攝政王。
若是承平時期,這個位置也不錯。載灃使德回來進入貴胄學堂,修什麼算學、化學、電學,並自購地球儀、天文望遠鏡等,日記中經常出現哈雷彗星、五星連珠、日食月食等觀測記錄。妥妥的理工科大學霸的料。除此之外,這位攝政王還是首先使用汽車、電話、穿西服的王公。更重要的是,政治觀念上,他也不落後,開明豁達,妥妥的立憲派。問題是他天性並不適合政治,硬著頭皮上的。太后也知道他嫩,本想扶上馬送一程,但是沒想到,扶上第二天自己就告別世界了。送個毛哪?
載灃上馬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罷黜袁世凱。畢竟是中國特色的皇帝集權制,1909年1月2日,太后去世後的第57天,百日喪期中呢,新任皇帝溥儀的父親、光緒弟弟、大清監國、攝政王載灃就下發諭旨,讓我們河南帥哥、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回老家抱孩子去裊。
有傻鳥表示遺憾,直接殺了不就得了?圖樣圖森破!老實說,載灃也不是沒往殺人方面想過。海外的康有為,天天跺著腳要求載灃給自己的皇弟光緒報仇,而且滿清王公大臣中,也有很多不滿意袁的,比如度支部尚書載澤,跟袁爭財政權呢。但是,宮斗都是多維的。境內境外,反袁勢力是不少,但挺袁勢力也不少哪。境內,袁的新老政敵一堆一堆的,境外,小日本是袁的宿敵,而做了外務部尚書的袁又一直想聯美抗日呢。境內,袁的新老好基友也多的是,比如慶親王奕劻,境外,美國對我們小袁特別看好。一句話,這不是一般的宮斗。一般的宮斗,僅限於本國,但有關袁世凱,還牽涉到國際政治的博弈,乃是二般的宮斗。
甚至就是張之洞這種非敵非友、官場上時而合作、時而政見大大不同的所謂的同事,也是其中的一股力量。老張雖然是個金槍不倒的政治油子,洋務方面又被雪珥譏諷為「洋務票友」,凈搞面子工程與豆腐渣工程,比之袁世凱的新政成績,簡直不成體統。但是,惺惺惜惺惺,都是大清老臣。大清能殺小袁,也就能殺他老張。總之,袁世凱能安全回家抱孩子,老張也是添了好話的,他的意思是主少國疑,非常時期,不能輕易誅戮大臣的。奕劻更是直言,你們就不怕北洋軍造反啊?於是袁帥才得了體面的足疾回家。
常有人想說袁世凱是軍閥。甚至不惜倒推,把曾國藩也算成軍閥。拜託,軍閥都是割據一方不聽中央號令的軍棍好不?老曾老袁哪個是割據一方不聽號令的?就說老袁,載灃叫他回家,他就乖乖回家釣魚去裊,他的北洋軍有造過反呢,還是他自己有造過反呢?門兒都沒有。
倒是國際輿論反了,美國想聯合各國公使抗議,英國倒是聽美國的,但是日本只聽一半。袁自始自終是日本一大勁敵。袁回家,日本最高興,其次是俄國,因為日俄在東北的利益,袁一直想聯手美國對遏制日俄。但日本最狡猾,也不想得罪美國,說,咱去抗議,不是干涉人家內政么?那啥,雖然如此,我們也抗議過了,他們回復說,不會再加重對袁的處罰,而且,對袁的同黨,不但不清理還要加大重用。你說這還不中啊?再說奕劻暗示,袁不久也會復出呢。美國長出一口氣,那就先等等?
袁回家後,復出的輿論沒停過,小日本甚至比咱還操心,不但派線人來我們河南安陽偵探,國內報紙上也天天闢謠,袁不會復出的不會復出的不會復出的。也不知道他們哄誰哩。
如果沒有武昌起義,袁真可能不會復出了。
還是那句話,載灃可以斗得過一個袁世凱,但是他鬥不過整個晚清的命數。載灃執政後的第二件事是接受出使德國時亨利親王的贈言,增加軍權,編禁衛軍由自己親統,六弟載洵做海軍大臣,七弟載濤為軍咨大臣……總之,沒有威權,憲政大業,政治轉型,沒戲。可惜,革命與改良的賽跑中,革命竄到了前頭。
如果沒有革命,袁世凱也就終老於家了。一個臣子是鬥不過皇家的。可是天下亂了,就需要能臣出山了。可以說,當時的局勢對袁世凱來講,也是捨我其誰了,對載灃來講,也是非袁莫屬了。
袁世凱出山,載灃退居幕後,從此不關政事,做起了寓公。這人喜歡讀書,有對聯曰:有書有富貴,無事小神仙。胞弟載濤說他,遇爭優柔寡斷。做一個承平時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來主持國政,應付事變,則決難勝任。
有多少人適合亂世呢?
我們河南帥哥袁世凱一世英雄,最後不也被亂世所坑么?先是被一個山寨共和坑,後是被洪憲帝制坑,直到現在,還背了恁多鍋,好象咱是專賣袁太廚具似的。
坑一個歷史人物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坑中國歷史!中國歷史一坑,栽到坑裡的是中國人民,一百年都不見得能爬出來。你說是不是哩?
推薦閱讀:
※袁世凱葬禮的視頻
※朱文亮:清末皇族內爭與袁世凱復出
※袁世凱給妻妾們發「薪水」
※命理瑰寶:第27篇 袁世凱
※袁世凱高纓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幣
TAG:袁世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