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養生的意義

文章摘自中國佛教網

  假如您問身邊的一位朋友,在人的一生中,什麼最最重要?有人會回答說是「事業」,有人會認為是「金錢」,也有人會覺得家庭幸福最重要,答案自然因各人價值觀念的不同而千差萬別。但是,假如您在追為一句,事業、金錢、家庭幸福這些東西的基礎是什麼,恐怕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健康。

  是啊,假如沒有健康的身心,你又怎能經得起工作的壓力和辛勞,怎能保證家庭生活的美滿幸福呢?

  在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飛快的現代社會裡,人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健康。我們這個時代講究的是效率,為了追求效率,人就好像是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又像一根擰得過緊的發條,超負荷、高強度、爭分奪秒的工作,生怕錯失任何一個難得的機遇。一方面,我們不斷獲得事業的成功、鮮花掌聲的簇擁,在享受著成功喜悅的同時,我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身體的疲勞,心理的焦慮,幾乎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由此導致的身心疾病也屢見不鮮。

現代人又在努力尋找養生之道。養生保健方法各有所長,對人的身心健康也不無裨益。然而,現代都市人的疲憊和焦慮感,主要來源於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俗話說得好,「心病還需心藥醫」,假如不從內心的休憩靜養出發,而僅僅停留於外在肢體層面的放鬆和保健,其養生效果恐怕終歸是有限的。養生之法,最主要是要卸下現代人沉重的心理包袱,將困擾我們內心世界的種種雜念煩惱加以消解,然後才能進一步談到身體的鍛煉和保健。假如內心始終被慾望所佔領,為焦慮困惑的陰影所籠罩,那麼即使花再多的錢,去健身俱樂部練得滿頭大汗,也是枉然。

其實,現代人不必忙著去追趕各種健身新潮,也不用急著服用昂貴的強身補藥,人們為什麼就不能憑藉智慧的頭腦,從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中去發掘養生之道呢?

佛教分為「三乘」(小乘、大乘、密乘)、「二門」(顯門、密門,亦稱顯教、密教)。

大小乘和顯門的養生修鍊方法大致有:禪定、絕欲、勞動、念佛、吃齋等。密乘和密門(亦稱密宗)則較多談延壽,其養生修鍊方法亦較多,大致包括:修長壽的本尊法,專門用來延壽的咒語,結手印,氣、脈、輪、明點修持法,修數息、大禮拜、金剛法等等。

有必要指出的是:藏傳佛教弟子除了一心禮佛誦經之外,還要修習禪定,厲行戒律。而正是這種誦經禮佛,禪定持戒,在客觀上吻合養生的原理。密宗的無上秘密瑜珈術強調身體為「道之根本」,以修身鍊氣為修密乘的基本功。所以佛家雖不以長生不死為修習宗旨,但自古以來,享有天年的高僧比比皆是,使人們意識到藏密的修持方法確實有養生延年的作用。

佛家養生修鍊的方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禪定

  修習禪定能夠祛病治病,禪定達到「止」的狀態,能使人身心「輕安」——輕快安恬,享受到一般人未曾嘗受過的幸福安樂;禪定還能使人心「調柔堪能」,即增強心的自主性,能自控情緒,能涵養道德,陶冶性情;禪定亦可以作為直觀身心世界奧秘,把握宇宙「真實」的途徑,「因定生慧,定能生慧」,這也是佛教修習禪定的主要目的。

從修鍊方面而言,靜坐與禪定的共同點,主要在於修「止」,不同點主要在於修「觀」。

 2.本尊法與延壽咒

密宗的大部分咒語是一連串的真言,沒有本義或至少是沒有大家可以根據咒語(真言)的安排而發現的意義。因此,念誦咒語只須注重音聲,不必究其意義,也就是說,用不著運用思維,只須堅定信念,專心致志地念誦,即可達到目的。密宗認為,持誦真言,是一種較好的入定法。真言之義,多以空、不生、成就誓願等為本,反覆念誦時能起自我暗示的作用,使人漸漸入定。面對持咒有素者來說,含有實現願望意義的真言,又成了他有效的發功信號,若功力大,確有可能實現某些願望,如為人治病之類。另一方面,真言宗旨如最根本的「唵、阿、吽」等,持誦時能產生內震動,有打通身中經絡,激發內氣的特殊作用。甚至還有可能通過外震蕩波達到摧碎某些障礙物的目的。再加上密宗行者持誦時,還觀想咒字本身及一定的顏色。觀想字及其顏色按一定規則變化,並與調息、升降內氣相配合,則其所能產生的功效,更是多方面的。

密宗的咒語共包括108種真言,一般都要以3或7或108的倍數來念誦。

3.結手印

身密為藏傳密宗「三密」之一,其主要特徵是「手印」,即手結印契。身密的修持以手印為主。手印配合想像的意念,形成某一修法。有人提出:手印像天線,人體像收音機。這說明了人的手印可以溝通人體與大自然的關係。實際上,身密中的手印運用,涉及人體光學、電學、無線電學的奧秘,有待科學的進一步發展來加以研究解釋。

4.氣、脈、明點修持法

  藏密功理認為,人的身體是由脈、氣(風)、明點組成的,脈、氣(風)、明點三者相互依存,脈如居宅,精如財寶,氣(風)心為主人。密宗三修持之一的脈、氣、明點的修習,就是一種引導意念依一定路線運行的入靜方法。

  密宗通過修脈、氣(風)、明點,能使人體更好地從飲食中吸收營養物質——水谷之氣,從而得到「真氣」,或稱元氣或正氣。它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營養全身的組織、抵抗外邪侵襲、推動臟腑機能活動最重要的物質。故通過氣、脈、明點的修習,可使身體悅澤,面色光輝,鬢毛潤澤,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氣力強健,百病皆除。還能使人體真氣充足,體內脈道或者血脈,甚至包括經絡、神經、內分泌系統通暢,具有養生延年之功效。

5.坐姿修持法

身密除了結手印,修氣、脈、明點之外,還有各種坐勢。藏密特別重視坐式。

6.動功修鍊

  密宗諸部修鍊,皆以靜坐為主,但無上瑜珈部法中,不乏動功。《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中記載:「在修氣脈明點時,還強調須打拳、行大禮拜(磕長頭),以活動肢體,流通氣血,打開脈結,散化明點。大禮拜時,觀想三字總持咒在中脈內升降,有的禮拜者一拜就是幾個小時,這種配合觀想升降氣、明點的全身運功,無疑有體操及動功強身之效。」

  值得一提的是,磕長頭在藏密修持中是所有儀軌的開始和結尾的組成部分。這種大禮拜法是藏密修鍊的一種動功,其禮拜的方式,反覆性地做五體投地的全身運動,給人們帶來身心安康,尤其是對慢性胃病有獨特的療效。

藏傳佛教的養生延壽法在藏傳佛教的三大派系中都是通用的。

煩惱不除,人心就不得清凈

佛教養生觀主張養生要從「修心」開始,這抓住了養生的根本。

據《南方周末》 2006年 7月 18日公布的一份對「中國頂級富豪精神世界」的問卷調查結果,很能說明富豪們的煩惱所在。問卷針對 33位富豪進行調查,他們的人均擁有資產 22。02億元人民幣。問卷涉及富豪對事業、財富、婚姻與家庭、人生和宗教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巨額財富能夠給自己帶來什麼?絕大多數富豪高度重視金錢給自己帶來的『社會地位』和『成就感』;但與此同時,絕大多數人也承認金錢給自己帶來的『不安全感』和『煩惱』,其中有 7人感到煩惱是最主要的。」由此可見,財富照樣可以增加內心的煩惱,財富數量和幸福程度是不成正比的。最有趣的是,調查還披露,在回答「您信奉哪種宗教」這個問題時,33人中有 12人選擇「佛教」,選擇其他宗教的則沒有;另有兩人雖然不承認自己有宗教信仰,但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又選擇了「佛教」,這被理解為「不是佛教徒,但非常欣賞佛教思想,深受佛教思想影響,自認為是佛教思想的信奉者」。也就是說,33位富豪中有 14人不同程度地信奉或欣賞佛教。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個現象,顯然,佛教有助於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心中的煩惱。

官員、富豪、高級知識分子,相對應該說都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些成功人士,他們面臨的煩惱恐怕絲毫不比普通老百姓來得少。那麼心甘情願地做一個普通人,不刻意追求成功,這樣的人,是否就沒有煩惱了呢?也不盡然。因為人們的處境各不相同,煩惱也就不同。比如說,有的人經濟拮据,家境貧寒,整日為衣食發愁,這當然是一種煩惱。有些人經濟上倒是沒有後顧之憂,但夫妻關係不睦,得不到家庭溫暖。即使是尚在學齡的小孩子,整天為功課、升學發愁,好不容易有個雙休日、節假日,還要在家長的督促下參加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假如你去問問孩子們,他們肯定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向你傾倒呢!孩子的煩惱,一點兒都不比大人少。

 人人都有煩惱,我們無時無刻不被煩惱所困擾。佛教認為,人要追求涅槃的理想境界,首先要驅除內心的煩惱。煩惱不除,人心就不得清凈,當然領悟不了佛法的真諦,長此以往,對身心健康也會造成損害。因此,驅除煩惱,是養生的第一步驟,去煩惱,得清凈,就是修心的目的,而養生也正要從這裡開始。

顯然,只有明白煩惱的根本來源,才能採取對治的方法。佛教認為,人的煩惱,無論是工作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來源於人內心的「三毒」:即貪、嗔、痴。

佛教所講的貪,主要是指人被五種慾望所迷,不能自拔。這五種慾望分別是指財欲、色慾、飲食慾、名欲、睡眠欲。前四種慾望很好解釋,睡眠為人人必須,何以佛教將睡眠也列入五欲之中呢?其實,這裡的睡眠欲,是說過度的不加節制的睡眠,而非是正常睡眠。儒家也反對過度睡眠,孔子的弟子宰我白天睡覺,孔子就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粉刷)也」(《論語·公冶長》),這話至今還常被引用。佛家更是將過度睡眠欲看作人情識昏昧、怠惰放縱的標誌。假如沉迷於此五種慾望,久久不能自拔,就是貪了。

貪,往往是過度放縱慾望,去追求那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到頭來未必就得到好的下場。

嗔就是發怒的意思,在佛經里也常寫作「瞋」。常見的說法還有嗔恚、嗔火。如果說,貪是對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所生出的慾念,那麼嗔就是對自己不喜歡的、討厭的東西所產生的情緒。《佛說決定毗尼經》:「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嗔恚。」蓋由於貪心只不過是自己的一種欲求,而嗔恚別是對別人的憎恨,施加在他人身上,危害更大。

痴原本有多種含義,比如我們說痴情等等,未必都是壞的。佛家所說的痴,則是指不明事理,顛倒妄想,痴有時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對治三毒的方法

《增一阿含經》卷六說:貪慾病者用不凈治。嗔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痴病者用智慧治。

貪慾病者用不凈治:佛教的「不凈觀」,就是專門使我們對原本喜歡的東西產生厭惡的情緒,由此不再貪戀。佛教之所以會產生「不凈觀」,在一定程度上是想抑制人的生理慾望,因為出家佛教信徒有獨身的規定,所以必須控制自己的慾望。

慈心是如何對治嗔恚的?「慈」就是給與一切眾生以快樂。根據佛教的論述來看,治療嗔毒光靠慈心還不夠,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可能遭受委屈,你想給別人帶來快樂,別人卻給你帶來委屈,不理解你,甚至仇恨你,在那時,你心中自然而然會升起一種嗔恨之情。當別人恨你的時候,你應當怎樣驅除自己心頭的嗔毒呢?還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去拼一個你死我活呢?

佛教教導我們,這時候應該「忍」。「忍辱」是通向涅槃的「八正道」之一,佛家將這「忍」字是看得很重的。

有五種因緣可使我們做到忍辱的。一是別人惡言相加,我們不去報復;二是應該看到世事變化無常,不應執著於眼前的罵聲;三是廣行慈悲,幫助別人;四是心念不放縱,專心一念;五是不生嗔恨。能和顏悅色地對待別人,能將罵人者看作如痴如狂、幼小無知,從而不和他一般見識,這樣的人,就是能夠忍辱的了。

修習禪定與身心健康

  在生活中,我們有句俗語叫做「著急上火」。其實很形象地說明了心理狀態與身體疾病的關係。「著急」即內心不安定的一種表現。生活中難免危急事情的發生,急事已經發生,就應該坦然處之,忙而不亂。可是,正如我們曾經談到過的某些現代人,他們心神散亂,靜不下來,於是不是那麼著急的事情也能令他們焦慮不安,其結果就是身體「上火」。中醫稱之為「燥熱」。上火的表現是臉部發生痤瘡,口舌生出潰瘍,牙齦腫痛,還時常伴有便秘的癥狀,這些雖不是什麼大病,但也影響了我們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內心的著急是因,身體的上火是果,要驅除火氣,單單依靠吃些清火的食物還不是根本辦法,最主要的是要恢復內心的平靜。靜心是一種能力,需要人們有意識地去鍛煉和培養。實質上,禪定的核心正是主靜和專一,用以對治心念的躁動和散亂。通過一步步驅除雜念,我們的內心便最終平靜下來,不為外界的紛紛擾擾所動搖。同時,修習禪定也是一個有意識的收攝心念的過程。

   通過禪定的修習,做到心境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專一,從而調動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再生能力與免疫能力,就不容易產生痤瘡、口腔潰瘍、牙疼等上火的癥狀了。

禪家的修心,包含了智慧的鍛煉和養成

聯繫現實生活來看,禪宗所倡導的定慧雙修也是合情合理的。因為我們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做到寵辱不驚,首先要對世態人情有準確而深入的了解。缺乏智慧,遇到事情不能作出正確判斷,沒法看到事情的核心和問題的本質,解決起來必然手忙腳亂,心自然也不可能靜下來。《紅樓夢》里有兩句話,叫「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說的正是為人處世的智慧。禪宗所說的智慧,固然本意是要我們領悟佛法,但客觀上所體現出來的那種機智和靈活的思維方式,猶如夜空中的閃電,的確能照亮這個世界的。禪家的修心,包含了智慧的鍛煉和養成,在禪宗燈錄里即充滿了睿智的對話與公案,足以啟人慧思,助人擺脫內心的煩惱。由此看來,禪家所謂的「千年暗室,一燈能破」,的確不是虛言。

 《壇經·般若品》中說般若能「打破五蘊、煩惱、塵勞」、「變三毒為戒定慧」,那麼對於現代人而言,禪宗究竟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智慧呢?我們不妨結合具體的故事來看。

首先是擺脫束縛的智慧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受到各種各樣的束縛,比如慾望的束縛、人際關係的束縛,以及種種社會規則和規範的束縛。

禪宗的智慧,並非要我們從破壞這些規範中獲得自由,而是從調節自己的心態入手來擺脫種種約束。《續傳燈錄》上有一則故事說,有一僧人問建寧旺禪師:「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建寧旺禪師說「就像走在市場上的烏龜。」 僧人聽不懂,便追問道:「這是什麼意思呢?」 禪師說:「該縮頭的時候就要縮頭。 」

從表面看起來,祖師身懷真理,遇到事情應該據理力爭,是絕對不必也不能做縮頭烏龜的。再說,人們通常將遇事躲閃,性格怯懦的人,喚作「縮頭烏龜」,旺禪師竟敢這樣稱呼佛祖,豈不是大大地不敬了嗎? 其實,禪師是借「祖師西來意」這個話頭,闡述一種處世的哲理,或者說,這是一種可貴的人生經驗,就是「該縮頭是要縮頭」。人世間難免有矛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矛盾衝突,有些人喜歡以硬碰硬,針尖對麥芒,寸步不讓,拼個魚死網破,結果既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高明之人,對於世事有著深刻的洞察力,他們能夠站得更高,超越矛盾本身來看問題,因此遇到衝突時自然不會不講究策略,硬拼硬幹,所以,他們懂得適當作出妥協,以寬容的姿態化解矛盾,這就是旺禪師說的「縮頭」的真義。烏龜懂得何時應該保護自己,通過縮頭來使自己免受侵害,這不正象徵著一種極高超的處世智慧,而這種智慧,不是跟佛法的圓融豁達很相似嗎?說到底,「縮頭」也是自我心理調節的一種方式,當你面臨重重矛盾,陷入人事糾葛之中,適當的妥協、後退、躲避,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當然,旺禪師的話要辯證得來看,他只是說該縮頭時要縮頭,假如不該縮頭時就縮頭,那就是懦夫的伎倆,是膽小怕事者的表現,也是並不值得提倡的。

心靈擺脫束縛,還有賴於對自身處境的達觀認識。我們通常認為,人通過努力,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包括地位、經濟狀況等等,但這種改變,客觀地說,還得依賴於外在條件。這也是佛教所講的「內緣」和「外緣」。當我們身處困境,內心憤憤不平,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的時候,不妨想想下面這個故事。明代末年的《黃檗無念禪師語錄》里記錄了明末高僧黃檗無念的法語,有僧人問他:「一般人要怎樣才能獲得大自在呢?」禪師回答:「在我看來,每個人都很好啊,該富貴的富貴,該貧賤的貧賤,天氣冷了就穿衣服,天氣熱了就乘涼,哪裡不自在呢?」我們不能狹隘地將黃檗無念說的「自在」理解為「逆來順受」。事實上,各人的確有各自不同的處境,富貴和貧賤,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假如你一時改變不了自己的現狀,與其憤憤不平,還不如主動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以豁達的人生態度來求得內心的自在。只有內心自在了,人才會真正的自在,否則即使再有錢,再有名,再有地位,永遠可以和你自己處境更好的人攀比,假如那樣的話,就是永遠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在。人的心靈,會長久籠罩在「此山望見那山高」的心理之中,想要得到自在,幾乎是不可能的。

  日本人秋月龍珉寫過一本名叫《禪海珍言》的書,其中說,京都南禪寺以前住著一位綽號為「哭婆」的老太太。她雨天哭,晴天也哭,和尚問她,她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賣鞋的,小女兒嫁給賣傘的。天晴,我想到小女兒的傘一定沒有人要;下雨,我想到大女兒的鞋一定沒有人買,我怎麼能不傷心呢?」

   和尚說:「你應該這樣想:晴天的時候,大女兒鞋子的生意會很好,可以賺很多錢!雨天的時候,小女兒雨傘的生意很好,也可以賺很多錢!」哭婆若有所悟的說:「對啊!枉費我流了那麼多的眼淚。 」從此以後,婆婆晴天的時候笑嘻嘻,雨天的時候也笑嘻嘻,變成了「笑婆」。這個「哭婆變笑婆」的故事,形象地告訴我們,同一個事實,假如從不同角度去看,去想,結果完全不同。哭婆原先以為,天晴對賣傘的小女兒不利,下雨對賣鞋的大女兒不利,於是終日里愁苦不堪,哭哭啼啼。為什麼愁苦呢?因為她是從消極的方面看問題,所以看到的都是不利於女兒的方面。和尚告訴她,應該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從有利的、積極的方面去想,這樣無論晴雨,不是都會對自己女兒中的一個有利了嗎?

用現代的術語來說,這叫做「換位思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有時候的確能夠使人從現實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從而突然獲得心靈的自由和愉悅,人總是從積極的方面看問題,就會變得樂觀豁達。這是禪宗教人正確看待自身處境的一大智慧。

擺脫束縛,求得心靈的自由,這終究不能依賴於他人和外力,需要自己去做,去參悟。

擺脫了束縛之後的心靈應該是怎樣的呢?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清凈」。

我們的心為什麼會不清凈呢?因為它被妄想所障. 用什麼辦法驅除妄想呢?除修習禪定之法外,禪家還有許多充滿智慧的提示,指導人們擺脫雜念妄想。

《五燈會元》里有這樣一則故事,說有一位專講戒律的源律師有次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要用功嗎?」慧海說:「當然要用功啦。」律師又問:「那麼請問該如何用功呢?」慧海:「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師父這下不明白了,便問道:「天下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餓了吃飯,困了睡覺,是不是也都與您一樣在用功修道呢?」慧海答道:「那可不一樣。」律師又請教:「這裡頭有何不同呢?」慧海答:「有人在吃飯時,不肯好好吃飯,喜歡橫挑豎揀;睡覺時,不肯安心睡覺,喜歡胡思亂想。」從表面上看,慧海只是說出了一個人人尋常日用之理,飢來吃飯,困來即眠,等於一句廢話。因為吃和睡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欲求,每天都會如此,每人都是如此,絲毫顯不出特殊性來,和尚為什麼稱此為「用功」呢?原因在於,越是簡單的事情,越是不容易保持它的原初狀態,抱著本真的心念去做更加不容易。禪就要求我們回到本原,在最稀鬆平常的事情上下工夫,這樣人心就會清凈許多,而不為許多無謂的雜念妄想所困擾了。

無謂的思考和胡思亂想是心不得清凈的原因

禪宗以十分有趣的方式告誡人們,不要作許多無謂的思考,胡思亂想,往往是心不得清凈的原因。

「什麼才是佛? 」《景德傳燈錄》有個僧人問靈觀禪師:靈觀禪師聽了,沒說一句話,只是將舌頭伸出來給僧人看。僧人見了似乎有所體悟,便向禪師禮拜致謝。靈觀禪師連忙說:「等一下,等一下,你悟到什麼了?幹嘛禮拜我呢?」僧人恭敬地說:「感謝師父慈悲,伸舌提示我,說明法身遍及四方,無所不在。」 靈觀卻回答:「喔,你想太多了,我只是最近舌頭上生了一個瘡,給你看看!」

以今天的話語來說,靈觀禪師這簡直就是在「惡搞」,別人請教他什麼是佛,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他怎麼可以舌頭,把別人的虔誠當兒戲呢?其實,靈觀禪師表達了禪宗的一個基本宗旨,就是不要思慮過甚。禪宗雖然不完全排斥思維活動,但它更注重通過只覺來感知和體悟。就這個故事而言,那位僧人整天在思考「什麼是佛」之類的問題,陷于思想的困境中,也許反而無法領悟真諦。他對靈觀禪師伸舌頭的動作,作了諸多想像,從他的角度而言,這種想法都是合理的。可是,靈觀禪師卻以貌似惡搞的方式阻止了他的想法。 禪師旨在告誡這位僧人,想要參悟佛法,不必對什麼是佛苦思冥想,而應該從自心的修鍊做起,不去過多考慮外在的東西,只要見到自己清凈的本性,就可以成佛。所謂「見性成佛」、「即心即佛」便是。

  禪宗正是通過這些著名的公案,顯現出一種獨特的智慧,雖然公案的內容各異,有些還顯得相當古怪,不可理解,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指向,就是希望修禪者能夠最終開悟,無論棒打也好,呵斥也好,譏刺也好,都是為了讓他人得到解脫,獲得心靈的自由。

推薦閱讀:

訪婦女教養所-妓女調查實錄
老家規 這樣孩子才叫有教養(老祖宗的精華 不能丟啊)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就是不對親近的人發火
「我想看她會不會流產!」熊孩子猛推孕婦被暴打!孩子可以放養,但不能沒有教養!
必看:隔代教養需和老人達成一致的11個問題

TAG:教養 | 意義 | 養生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