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 大明餘暉(66):朱、李相爭成就了愛新覺羅
是什麼造成崇禎的不幸?即「潰爛而莫可救」,筆者以為是十六、十七世紀之交,支撐中華帝國的士人政治已經走到了盡頭,這個政治困局,當時的皇帝和文官集團都沒法破解,即使是唐宗宋祖再世,也難力挽狂瀾。
《財經》新媒體重磅推出十年砍柴所著歷史傳記《大明餘暉:1573—1644》,關注公眾號「財經」(ID:mycaijing),自2017年7月18日起,每周二、周四、周六更新。
朱、李相爭成就了愛新覺羅
進了紫禁城的李自成,當務之急自然是尋找崇禎的下落,不管生死一定要找到,否則他沒法安然坐在崇禎坐過的龍椅上。
到了三月二十二日,崇禎的屍體被發現,辨認無誤後。志得意滿的李自成此刻顯出勝利者的大度,令崇禎的屍體和皇后屍體停放在一起,按著帝、後的規格舉辦喪事。
崇禎帝的屍體剛被抬到今天環繞故宮的筒子河邊時,場面十分凄慘,幾個和尚自動充當志願者,前來為大明皇帝念經超度,而那些投降新主的舊官吏,策馬經過時,連對崇禎的屍體瞅都不瞅一眼。彼此只有利害關係,哪有君臣情分。當然也能理解這些投誠者,李自成作為新主公,他善待帝後屍體的秀是一種姿態;和尚乃化外之人,不想在新朝謀個職位,如此做沒什麼風險,反而能顯出一個出家人的慈悲情懷。而那些改換門庭的文官,哪敢公開表示對舊主的留戀,他們要在新主面前效忠,爭取混個一官半職。
除了大學士范景文、戶部尚書倪元璐等文臣和一些勛戚殉國後,一千來名文臣投降了李自成,包括內閣大學士陳演、魏藻德等人,這些人恬不知恥地向李自成勸進。李自成這位陝北漢子,權謀術還沒有學到家,竟然當場挖苦這些投降者。——沒有哪個勝利者能看得起變節者,但為了統治需要,早期一定會裝出禮賢下士的樣子,比如滿清就是這樣利用投降的漢臣。但為了維護儒家的倫理,到了江山穩固後毫不客氣把他們歸於《貳臣傳》。
李自成江山還沒坐穩,就開始拷掠這些降臣,逼他們交出銀兩。他對統戰藝術很不嫻熟,一下子又讓降臣們有其他的想法,巴望著吳三桂的部隊進城。吳三桂的寵妾陳圓圓被當成戰利品霸佔,惹氣將軍一怒為紅顏,這已是人人皆知的故事。
建立政權遠比行軍打仗更複雜,崇禎帝死後,對勝利者李自成而言,此時應當是「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可軍事天才的李自成,在政治上實在是個弱智。長期飄忽不定的「流寇」戰法,也使農民軍並沒有建立新政權的足夠準備,不像朱元璋當年按照「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針,一步步擴大地盤,一步步建立政權。李自成就像一個窮小子,突然闖入一個金銀財寶遍地的寶洞,一夜暴富後,卻不知道如何花這些錢。
吳三桂打著為君父報仇的旗號,向敵國滿清乞師,正中滿清下懷。滿清派八旗勁旅入關,一呆就是近三百年。黃土坡上的農民軍首領很快被北京的花花世界迷住了,毫無鬥志,山海關前一片石大敗於滿清。很奇怪地是這支橫行中原的大軍竟然一蹶不振了,他們滿載北京城裡搜羅的金銀,想躲回陝西老家。可是滿清的皇帝不會讓他們回西部過安逸的日子,八旗兵和吳三桂等投誠的部隊如水銀瀉地一樣鋪滿華夏大地。李自成最後是戰死在湖廣的通山,還是在石門縣的夾山寺里出家,歷來史家爭論不休。
作為傾覆明王朝的造反武裝首領,李自成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他是死還是活,已經沒多大的意義了。
當初李自成在洛陽殺掉福王后,福王的世子朱由崧縋城突圍,逃得性命。崇禎殉國後,他在南京即位,重用馬士英、阮大鋮等人,南明政權里依然是爭權奪利、奸佞當道,不要說北伐中原,收復失地了,連江南的殘山剩水也守不住,君臣做了清廷的俘虜。南明永曆帝堅持在西南一隅抗清,可惜大勢已去,最終被吳三桂絞死在昆明。
滿清皇帝,做了中國的主人,李自成、張獻忠不過為人做嫁衣。
明亡後,江南流行一段民謠,說的是:
朱家面,李家磨,做成一個大饃饃,送給對巷的趙大哥。
這趙大哥即愛新覺羅氏。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江山鼎革,異族入主中原,這樣驚天動地的事件,被飽受興亡之苦的百姓,概括為幾句順口溜。
前情回顧:連載丨大明餘暉(65):舉棋不定的崇禎放棄了最後生機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光明禪師:不論修多麼殊勝的法門,若無地藏王菩薩後面鼎力支持焉能成就--學佛網
※江正傑:絜靜精微的研易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系列成就綜述
※作明佛母,空行主尊,不得不修,獲證成就尤為重要。稍作憶誦,三世間自在攝!
※即生成就的簡單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