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怎麼添?米粉到底應該吃多少?寶寶6-12月超詳細餵養攻略,精確到每天!
剛發完《牛奶怎麼喝比較好》,就有媽媽諮詢「米粉該怎麼吃比較好」。下面是@瓜媽 的一篇文章,不止寫米粉怎麼吃,還非常詳細地總結了寶寶6-12月的超詳細餵養攻略,媽媽們可參考。
【長文預警】
本文篇幅較長,內容詳細
閱讀前,請先做兩次深呼吸
◆◆◆ ◆◆
作者:瓜媽
來源:神奇麻麻在哪裡(sqmmznl)
瓜瓜6個月的時候胃口超棒,只要看到大人吃,咧開小嘴流著口水,直勾勾的小眼神無聲勝有聲:太饞了!你們吃怎麼不給寶寶吃啊?!
我知道,美食的大門將向瓜瓜打開了。當時我馬上給瓜瓜買了高鐵米粉,而家裡的老人卻說給買的米粉會上火,直接給寶寶喝粥、吃粗糧糊就行了……到底什麼時候、以及如何給寶寶添輔食?怎麼添營養好寶寶又愛吃?添加輔食又有什麼誤區?瓜媽今天給大家好好說一說。
01輔食啥時開始添加好?寶寶說了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吃純母乳或配方奶的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以前舊規定是4個月)。美國、澳洲兒科學會和中國營養學會最新建議也是6個月左右。
推遲添輔食的原因是小嬰兒胃腸道發育還不成熟,添早了搞不好就引起過敏反應了。但最晚也不要超過8個月,否則快速長大的寶寶只吃奶,營養會不夠哦。
當然,每個寶寶發育有差異,出現以下表現就可以嘗試添加輔食了:
》》對大人吃飯表現出莫大興趣(瓜瓜的表現就是這樣);
》》母乳餵養每天8~10次,人工餵養每天超過1000毫升仍然會因為餓哭鬧(證明寶寶腸道消化功能發育得好,只喝奶不夠飽);
》》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低體重兒達到6公斤,給足奶量體重仍不長;
》》頻繁出現咬奶頭或奶嘴現象;
》》大人稍微幫下寶寶就可以坐起來、抬起頭,想拿食物往嘴裡塞。
》》流口水變多了,給寶寶用勺子餵奶或水,會吞咽,而不是用小舌頭把勺子頂出來。
添加輔食的順序和原則
美國兒科學會最新建議,只要最初添加的輔食中包括有高鐵食物即可,既沒有必要按照特定順序添加,也沒有必要限制添加的食物種類。
雖然不必按照特定的順序添加,但是最初選擇的食物,一般是從不容易過敏、容易消化的開始添加。添加輔食還是要遵循這樣的原則:
從一種到多種
每次給寶寶吃一種新食物,至少3-5天後再加另一種,以便判斷寶寶對該食物是否過敏。如果確定是該種食物過敏,等三個月左右再次嘗試。
從少量到多量
每添加一種輔食,一開始每天喂一次少量,隔2-3天後,如果寶寶消化、排便等情況都好,再增加次數和量。
從稀到稠
根據寶寶牙齒萌出的具體情況,一般順序從流質輔食,逐步變到半流質、軟固體輔食,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如米粉-稀粥-爛飯-和大人吃的軟硬差不多的米飯。
我們接下來細說下添加輔食的各個階段——
02第一階段:六七個月
吞咽期、輔食為柔滑泥糊
呱呱落地吃了半年的奶,終於可以開始吃其他味道了,寶寶好激動!
1、第一口吃鐵加強米粉,蛋黃往後靠
多位兒科專家以及權威機構一致認可:寶寶第一口添加的輔食是添加鐵的米粉。
從六個月開始,寶寶的鐵需求會增加,鐵強化米粉剛好可以滿足。要說明的是,自製的米糊或麥糊,沒有鐵加強,不屬於含鐵豐富的食物。
等寶寶差不多適應了一周,大人可以自行決定輔食添加的次序以及種類。
市面上米粉品種不少,盡量選擇大品牌,正規途徑購買。買之前要仔細看下配料表,選擇少添加,無鹽少糖。
2、一開始米粉該吃多少?濃稠度如何掌握?
不少牌子的米粉沒有勺子,也沒具體的沖泡比例,新手爸媽有點不知所措。可以用奶粉勺,分大和小兩個規格:大奶粉勺(一勺奶粉沖60毫升水那種,一勺米粉約9克);小奶粉勺(一勺奶粉沖30毫升水那種,一勺米粉約4.5克)。和泡奶粉一樣,都是刮平的一勺計算。
剛開始的米粉量,不要多,看著只有一點點,寶寶可能只會舔一舔,泡多了浪費。
建議嘗試大奶粉勺1大勺,小奶粉勺2小勺。和奶粉一樣,平平一勺盛起來就好。
市面上的米粉很多按照寶寶月份分段的,根據段數由稀到稠逐漸過渡給寶寶吃——
剛開始幾天,非常稀的糊狀輔食,輕鬆流下來
寶寶適應後慢慢增加稠度,流動速度變慢
夾雜有少量細軟小疙瘩的糊狀
沖調米粉合適的水溫約40度-50度,大概就是拿在手裡有溫熱感就好。水溫太高,米粉中的營養容易流失,水溫太低,米粉不溶解,混雜在一起會結塊,小寶寶吃了會消化不良。
3、慢慢培養寶寶進食的興趣
剛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寶寶可能會用舌頭把食物頂出來,這是正常生理現象,並不代表寶寶不喜歡這種食物。有時某種食物可能需要嘗試8-10次之後,寶寶才會開始接受。
如果寶寶只是舔一下,也不要強迫吃,省得寶寶一開始就對進食這麼美好的事情留下糟糕印象,這影響後面的吃飯習慣。
03第二階段:學習咀嚼(七八個月)
舌搗碎+牙齦咀嚼,輔食為稍厚的泥糊
一旦發現寶寶自己可以獨坐並有咀嚼的動作出現,那麼即使還沒長牙,也可以開始鼓勵寶寶進行咀嚼練習。練習咀嚼還能幫助將來寶寶的語言發育。
1.選擇輔食工具
輔食研磨碗、研磨器
輕便,蒸熟後純手工碾壓,比較費力,食物細膩程度和電動的沒法比,對於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質地太粗了,還有比較難清洗。蔬菜水果泥還湊合,肉泥就搞不定了。
料理棒
料理棒身材小巧,但功能有限,表現最出色的是打軟一點的蔬菜、果泥,比如香蕉泥,但如果要打肉泥、或是硬一點的水果蔬菜,就不太行了,打出來的質地不夠細膩。而且料理棒最大的問題是手拿得累,瓜媽用了幾次就閑置了。
料理機
料理機是集攪拌、打碎、榨汁功能於一體的機器。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性價比高,寶寶不太需要細膩輔食後,依然可以繼續使用,是廚房好幫手。除了製作輔食,瓜媽當時入了,現在還在用,給瓜瓜製作果汁、打個奶昔都很方便。
輔食機
輔食機是專門做輔食的機器,優點是方便,只要將材料放進去,等待後就是現成的輔食。缺點是性價比不高,寶寶吃細膩輔食的時間不長,可能用不了兩三個月,就用不到了,成了擱置電器。
PS:綜合比較,料理機從性價比,功能全方位上來說,勝出!
其他工具:
要給寶寶做輔食專門準備刀具、砧板和奶鍋,還有電飯煲、高壓鍋、蒸鍋、燉鍋等。
2.開始動手給寶寶做愛心輔食,從「難吃」的開始哦!
除了米粉等現成購買的輔食,可以親手給寶寶做各種稍厚重的泥糊。輔食製作比一般烹飪簡單多了,建議先從蔬菜泥做起。
基本原則是弄得夠碎、不用加任何調料,從難吃的開始(別怕會難吃,對之前只吃奶的寶寶來說,味覺是一片空白,很多食物本身就有天然的甜味,比如南瓜、胡蘿蔔等)。
示範食譜:混合蔬菜泥
用料:
豌豆(也可替換成蕃茄、黃瓜等)80g
南瓜175g
胡蘿蔔125g
做法:
1、南瓜去皮去籽切薄片,豌豆洗凈,胡蘿蔔去皮切薄片。
2、高壓鍋、電飯煲或蒸鍋蒸20分鐘,出鍋之後把裡面的混合蔬菜汁與混合蔬菜分離。
3、混合蔬菜倒進料理機添加適量的混合蔬菜汁,想要稀一些的倒多一點,想要稠一些的就少倒些。
溫馨提示:南瓜出水量很大,建議倒混合蔬菜汁的時候少倒些,打出來的成品如果覺得稠了可以加多點汁水打多一下,但如果一開始就加很多汁水,打好之後就無法逆轉局勢了,哈哈~
4、分裝到輔食格,冷凍,隨吃隨取,儘快食用,再次使用前再徹底加熱。
寶寶胃口小,製作一次只吃一點,冷凍起來,做一次,下次就可以直接解凍吃啦。有媽媽擔心不衛生,不會哦,只要把凍的格子消毒,並且密封保存就好。
還有媽媽擔心綠葉菜這樣弄會產生亞硝酸鹽,不健康。別擔心哦,以瓜媽的專業知識來解答:烹煮過程中,高溫已經殺死了大部分蔬菜中的細菌,也破壞了亞硝酸鹽形成需要的還原酶,而冷凍環境也不利於細菌生長,再加上咱們的菜不加鹽,所以不會出現亞硝酸鹽含量超標的問題。
4.給寶寶示範咀嚼動作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會通過觀察大人的動作而模仿,給寶寶做咀嚼的示範動作慢慢教。
寶寶剛開始接觸粘稠或者帶有顆粒的食物時,可能會出現作嘔的動作,這是還沒習慣進食前正常現象,爸媽不要驚慌哦。
04第三階段:八九個月
咀嚼期,輔食為質地軟的碎塊
1、可以吃肉泥和雞蛋啦!
這個階段,主食可以從米糊過渡到爛粥爛麵條了,也可以吃肉和雞蛋了!肉類建議從雞肉開始,之後是豬肉、牛肉、魚蝦。
大家都會認為吃魚吃蝦比較好,如果非要吃,建議選擇河鮮而不是海鮮。首先,現在海洋的污染比較嚴重;其次,海鮮是一大過敏源,不少寶寶吃海鮮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所以晚一些將這類食物加入輔食中比較好。
2、引入雞蛋!
八個月左右可以引入蛋黃啦,一開始可以吃煮熟的雞蛋黃,而容易引起過敏的蛋白,則在一歲以後吃比較保險。
蛋黃很乾,一般寶寶可能會不喜歡(瓜瓜到現在也都不太喜歡哈哈),而米粉、水果或蔬菜泥的味道和形狀都容易被孩子接受。所以建議添加蔬果泥、肉泥後再添加蛋黃。
添加時要遵循少量開始的原則。最初給寶寶添加蛋黃時可以從拇指肚大小的量(1/4個蛋黃)開始,觀察3-4天,確認不過敏再增加到1/2個,繼續觀察,逐漸增加到1個。
3.肉泥怎麼做?
將肉類切小塊,蒸熟、煮熟或者炒熟之後加一點熱水,用料理機打成肉泥即可(不加水打出來的肉泥不順滑,比較干,更適合大寶寶吃)。做完之後冷凍即可。肝泥也可以這樣做。
示範食譜:胡蘿蔔肉泥
用料:
胡蘿蔔一根
肉200g(牛肉、豬肉、雞肉都可)
做法:
1、食材洗凈切成小塊。
2、牛肉冷水入鍋,放幾塊大蔥生薑片,水開後撇去浮沫,煮五六分鐘。
3、高壓鍋里放入切好的胡蘿蔔,大蔥、薑片,倒入清水,把焯過的肉也放入,選擇燉爛檔。
4、燉好後,把蔥薑片夾出來,胡蘿蔔和肉一起盛出來,燒晾涼放入料理機,加入適量湯,打成胡蘿蔔肉泥.
5、多餘的凍格。
4、別阻止寶寶自己吃,讓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
這個時候,寶寶開始喜歡自己吃,用小手抓,難免弄得到處一塌糊塗。很多大人都會看不下去,阻止寶寶學習這個新技能,堅持要喂寶寶吃。這一阻止,有可能就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吃飯不良習慣的開始。
前兩個禮拜看到土根吃飯,直接抓起一把白米飯塞嘴裡,邊吃邊開心地咧嘴笑,渾身都是飯粒,土根媽也沒去阻止。看得一起吃飯的其他孩子的爹媽強迫症一陣陣,換成自家孩子,早就受不了吃成這樣了。
看土根吃飯,會覺得吃飯實在太幸福!
所以寶寶吃飯難,很多是因為大人有餵食強迫症啊!爸媽一定要鼓勵和支持小寶寶學吃飯,吃飯前幫寶寶把小手洗乾淨。爸媽們還可以做一些手指食物給孩子抓著吃,就是任何小塊的(條狀、小丸子、塊狀的蔬菜、肉丸等),寶寶可以輕而易舉地拿起來吃的食物。培養孩子進食的樂趣和成就感。(下次我會專門寫一篇手指食物的)
每次吃輔食,讓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別怕小傢伙把自己餓著,反正還有奶呢。
05第四個階段:九至十二個月
細嚼期,輔食為質地軟的小塊
寶寶胃口越來越大,長了好些牙齒,咀嚼功能也越來越厲害。這時,用搗爛或剁碎的食物,而不是泥狀的了,裡面可以有一些小碎塊。
可選擇的輔食種類已經相當豐富。但是要記住,寶寶的飲食結構除了奶以外,其餘跟大人是比較相似的,需要攝入最多的是穀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後是肉類,最少量攝取的是油脂類和糖。所以給寶寶吃飯的時候,主食一定要保證,多蔬菜、較少肉,少油、無鹽無糖。
1、給寶寶足夠的澱粉類主食
寶寶需要足夠的能量,才能夠他們每日精力旺盛地上躥下跳。除了玉米粉、土豆、大米和小米外,還有麵包、義大利面、麵條、穀物早餐、燕麥等。每天要給寶寶餵食2~3份澱粉類食物,一份相當於1/4成人份或1~2大湯勺。
示範食譜:蔬菜汁彩色蝴蝶面
用料:
紫薯、西紅柿、菠菜、南瓜 適量
麵粉 適量
做法:
1、紫薯、南瓜切塊上鍋蒸熟,蒸好後用料理機打細,太干可以加點水。
2、菠菜,切丁榨成汁,榨好過濾一下只要汁。
3、粉色麵糰用西紅柿,去皮切塊榨汁,和菠菜一樣只要汁。
4、找一個大點容器揉麵糰,取蔬菜汁一點一點慢慢加進麵粉里。不能一次全倒進去,面的後面麵糰太軟了。一邊倒汁一邊用手或筷子不停攪拌,攪拌成絮狀再揉。
5、五種顏色麵糰均揉好,發酵約半小時。麵糰需要揉到不粘手、不粘盆、光滑的就好。
6、單色蝴蝶面製作,取一塊南瓜麵糰。用擀麵杖擀成薄麵皮,薄點容易熟。麵皮上下都要抹上乾麵粉防止粘連,來回摺疊,形成一條長麵皮。
7、用刀分切成幾份,可以大小不一、更可愛。再將分切好的條展開來重疊在一起,每條都摸點乾麵粉,不然太粘了。
8、用切土豆花的波浪刀切出想要的長度。用筷子把面片往裡夾住,不能太用力了哦,夾攏就可以了。
9、想要彩色的就把不同麵糰揉在一起,方法相同。
PS:蝴蝶面做好後可以風乾或冷凍保存,可以一次多做點哦! 揉面是關鍵,需要掌握好水的量,此款蝴蝶面麵糰需要稍干點才便於切造型。
2、製作高湯,增加鮮味
選擇慢燉鍋或者電壓力鍋燉。我一般常備雞湯和蔬菜湯。
雞湯:一般用兩隻雞腿煮出來的湯就夠用一陣了。把雞下鍋焯一下血沫,拿出來洗乾淨,放進慢燉鍋或者電壓力鍋,放水、放蔥段,慢慢煮就可以了。
蔬菜高湯:原材料比較多,需要胡蘿蔔、包菜、白菜、芹菜、甜玉米、地瓜、洋蔥等。食材切成丁,加水,放進慢燉鍋里煮2小時左右就好了。高湯一次可以多做些,也可以凍成塊。
3、別干涉寶寶的食物遊戲,一歲左右開始學勺子
十個月以後的寶寶已經進入了探索期,不會放過任何形式的探索,這也會延伸到玩食物、玩勺子、玩碗。剛開始,寶寶會從用勺子戳飯碗底戳得咚咚響、搗食物的過程中找到樂趣。爸媽可不要認為這是寶寶在玩,不好好吃飯,於是就馬上阻止,其實寶寶的很多能力就是從玩的過程中建立的。
寶寶差不多1歲時,就會想模仿大人用勺子吃東西。大人的示範很重要,在寶寶面前用略為誇張的動作和表情演示用勺子舀取食物、送入口中、咀嚼食物這一個完整的進食過程,動作可以慢一點方便寶寶看清楚。學習需要過程,寶寶一開始可能因為勺子用不好,會感到受挫甚至發脾氣,爸媽要鼓勵他。
06當心這些輔食誤區
1、添了輔食就大大減少奶量或乾脆不吃奶
瓜瓜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家裡老人一直說,奶這時候沒啥營養了,要給多吃點輔食,有一天趁瓜媽不注意,在吃奶前就給瓜瓜餵了不少輔食,然後瓜瓜就喝不下奶了。
要注意的是,這個階段母乳或配方奶仍然是寶寶的主食。事實上,1歲前奶的地位都神聖不可撼動。也是,輔食不就是輔助型角色嘛,應該在寶寶吃完奶後再給寶寶吃哦。
2、給輔食添加調料
寶寶的味覺非常敏感,食物的原味就已經能讓他覺得「很有味道」,根本不需要那些調味料的刺激。一歲以內的寶寶輔食不需要加鹽、醬油、味精、糖等,可以適當用點油,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加少量鹽,不應加其他味重的調料。過早加鹽,不僅會加重腎臟負擔,還很可能造成將來的偏食挑食。
3、喝水果煮水和菜水營養好
從營養角度看,煮過的蔬菜和水果水,維生素幾乎沒有,蔬菜最多就留下一些色素,水果就有一些色素和糖,喝這些沒有營養價值的水,白白佔據著寶寶本就不大的胃空間,反而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寶寶最佳的飲料仍然是母乳、配方奶、和白開水。不建議讓寶寶喝果汁,食用新鮮水果遠比喝果汁有營養(果汁糖分過高,纖維過少)。如果一定要給寶寶喝果汁,那麼建議稀釋的果汁(果汁和水的比例:1:3),控制在120毫升以內。大量的果汁可能會導致蛀牙和腹瀉。
4、光吃一種粗糧類輔食
目前普遍建議是6-12月齡的嬰兒,在輔食添加時逐漸添加蔬果全穀物等,到1周歲時纖維素的攝入量能夠到達5 克/每天(大約等於一個半中等大小的水果所含的纖維素的量)。
雖說粗糧有益身體健康,但如果寶寶剛剛開始添加輔食,粗糧攝入應該控制在每周1~2 次,每次適量為好。
對於嬰兒來說,相對精細的穀類和新鮮蔬果已經能夠提供不少的纖維素了,而單位體積的粗糧所能提供的熱量較少,吃多了還可能影響奶量攝入,熱量攝入不足影響嬰兒成長;另外,在食物較為單一的情況下,高纖維飲食可能影響其他營養物質如礦物質元素的吸收和代謝,這也不利於嬰兒成長。
5、用米湯沖調米粉
一方面米湯低密度營養食物,所含營養主要是糊精(一種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其它營養素含量非常低;另一方面用米湯沖調米粉,增加了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濃度,從而加重嬰兒胃腸和代謝的負擔。沖調米粉,用普通溫開水就可以了。
6、一直給寶寶做成泥狀輔食
如果一直給泥狀食物,錯過了咀嚼能力鍛煉的最佳時期,很可能將來吃非泥狀食物時,不會咀嚼而是直接吞進去,那個時候再鍛煉咀嚼能力難度會大很多。至少在10個月以後就要開始嘗試粗顆粒狀的食物了。
7、大人把飯菜咀嚼好再喂
如果大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胃病,或者有病毒感染引起的潰瘍、口瘡等,會很容易經唾液傳染給寶寶。
特別要強調一下:1歲之前的輔食量以不影響奶量攝入,寶寶接受為準,沒有具體的量。不要強迫寶寶吃,換多種做法嘗試,幫助他們接受輔食。
在輔食添加的最初幾個月中,寶寶也許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新食物,體重增加可能變得緩慢。爸媽不用擔心,若能順利度過輔食添加的最初階段,生長曲線很快還是會回到(接近)之前的水平。
來源:美國兒科學會、澳洲營養師聯盟、中國餵養指導、@小兒外科裴醫生、@小兒內科專家張思萊等
推薦閱讀:
※水果金字塔,給寶寶健康加分
※媽媽只為圖個輕鬆又省事,結果孩子的衣服卻越洗越臟
※怎樣拍攝出精美的寶寶外景照?
※寶寶開口套衫
※媽媽給寶寶吃「磨牙棒」,卻要了孩子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