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看到這4點建議,父母可以少走好幾年彎路,孩子都會出類拔萃

  家教智慧

  昨天的文字後面收到一些年輕父母的留言,其中一條諮詢一個問題:「我們也知道經常和孩子說說話是好的,但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說什麼,這麼小的孩子,他又不懂,只會自己瞎玩,我們說什麼也不會聽的。我們該怎麼操作呢,就是怎麼和孩子交流呢?」

  謝謝這位媽媽的信任,在上面這篇文章里聊了那些後來在學業上有成就的孩子,往往在30個月左右,他們的父母會保持日常的親密交流,不斷提升他的專註力、智力水平。那麼針對這位家長提出的「和小孩子無話可說」的現象,我這裡再具體給一個建議,其實也很簡單,許多父母是堅持在做的,那就是給孩子講故事。

  爸爸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講故事能夠幫助他學習掌握語言的技巧,讓孩子認識更多的辭彙,增加自己的見識,提升他們的智力和專註力。另外可以解決「無話可說」的窘境,因為故事都是蘊含道理的,所以孩子潛移默化聽多了好的故事,對他以後的行為優化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這裡給出四點建議:

  建議一:先給孩子量身定製故事

  每一個孩子會有自己的閱讀喜好,這從比較小的時候他在聽某個領域故事時候專註程度上可以判斷,所以,爸爸媽媽在給孩子選擇書籍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以及他的興趣點來進行選擇。

  建議給2-3歲的寶寶講一些動植物的童話故事,內容簡單又生動;

  4-5歲的時候,孩子的想像力發展地非常快,所以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童話、民間故事,故事內容也要豐富一些,故事也可以長一些,不時的可以提問,和孩子交流;

  孩子再大些就可以給他講一些有歷史人物的故事或者是寓言故事了。注意故事要有正能量、富有哲理,要對孩子的生命發展有幫助。

  建議二:找准講故事的時間

  爸爸媽媽可以在晚上睡覺之前給孩子講故事。睡前的這段時間裡,孩子的大腦神經和小腦神經處於交替工作的狀態,整個人會比較穩定。如果給孩子講一些美麗的、快樂的、可以培養情感的故事,孩子接受起來也會比較快。

  在孩子兩歲的時候,爸爸媽媽講故事的時間最好短一些,不要超過10分鐘,讓孩子能夠及時消化吸收。然後通過觀察孩子的整個狀態,根據他聽故事的注意力,適來增減講故事的時間。

  如果孩子真的很喜歡這個故事,充滿著興趣的話,爸爸媽媽可以多講一會兒。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東張西望不耐煩了,最好是及時停止,不要勉強孩子聽故事,不然只會適得其反,讓他對這種形式厭煩就不好了。

  建議三:父母要聲情並茂講故事,而不是讀一遍

  爸爸媽媽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要讓孩子學會一些辭彙,這樣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聽故事的時候要學會如何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陳述事件。

  講故事時語言要生動一些,多用一些像聲字,像形字,還可以給孩子做些動作。不是機械地讀一遍了事,這個效果截然不同的。

  爸爸媽媽講的有趣,孩子才會更感興趣。另外,故事的開頭一定要能吸引孩子,這樣孩子才會聽下去,爸爸媽媽在講故事的時候要注意情緒的變化以及語音語調的變化。

  建議四:鼓勵孩子複述並再創作故事

  在講完故事後,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複述一下這整個故事。複述不是說要完全講出來,孩子只要用自己的話大概說一下就好了。這樣做的話,孩子的語言,記憶,邏輯思維,想像力都能夠得到初步的鍛煉。

  想要寶寶複述一個故事,肯定要多聽聽。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大多是生動形象的故事。如果父母只是像完成任務一樣給寶寶讀一遍故事,就算講再多,孩子也可能一篇都記不住,只有讓他複述,自己再創作,這個過程就深刻了。

  這個複述一開始時當場複述,講完一個立刻讓孩子回想講了什麼,等到一定階段之後,可以隔一天讓孩子複述,或者過一段時間給孩子一個講過的故事題目,讓他想一想講了啥內容,主人公是誰,這就是比較高級的階段了。

  因此,爸爸媽媽可以把之前講過的故事再講給孩子聽,然後讓孩子自己複述一下這個故事,或者也可以讓寶寶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然後進行修改。這樣子寶寶才記得住。

  以上四個建議僅供參考,主要是解決一些父母和孩子相處無話可說或者只顧責罵孩子的窘境,講故事是一個古老的方法,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留言,互相啟發。

  原創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以自由打賞,也可轉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把您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我。

the end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不感興趣
推薦閱讀:

父母反對我現在的感情,爭執頗多,已偷偷領證,不知道前路如何,求答疑解惑?
在外地讀書,媽媽打電話哭訴想我了怎麼辦?
(1 條消息)孩子閱讀哪些名著或暢銷書會導致叛逆心理,不聽父母話?
長期的家庭冷暴力,會給孩子帶來哪些不可逆轉的後果?
婚房是男方婚前財產, 現在男方父母要求我家買家電合理嗎?

TAG:孩子 | 父母 | 建議 | 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