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香港:四大天王之後,港星恐怕再無超越最後一位的稱號了

昔日香港無法被超越的四大天王,除了四大天王,香港還有那些比較名頭響亮的明星。

霞玉芳紅 朝華潤榮

霞玉芳紅 指 林青霞、張曼玉、梅艷芳、鍾楚紅

朝華潤榮 指 梁朝偉、劉德華、周潤發、張國榮

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極盛時期,湧現了一批影星,其佼佼者被冠以「霞玉芳紅、朝華潤榮 」的稱謂,這八個人在影壇都有十分優異的成績。奇怪的是,霞玉芳紅中的四位女演員一位離世,三位已經息影多年,而朝華潤榮的四位男演員中,一位離世,三位依舊笑傲江湖。

雙周一成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壇的三位天王級人物,周潤發、周星馳、成龍。他們三人素養深厚,演技精湛,皆開創了各自的電影時代。周星馳開創了「無厘頭」時代,周潤發開創了「槍戰電影」時代,成龍開創了「功夫搞笑」時代。他們三位一起開創票房時代,他們塑造了各自經典的角色,讓觀眾至今津津樂道,雙周一成=票房保證。

九龍女

20世紀80年代,九個年輕的女孩子先後信心滿滿地步入香港演藝圈,加盟香港無線電視台。她們曾一同拍戲,一同聚會,漸漸熟稔起來。於是著名詞曲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黃沾為她們起了個響亮的名號「九龍女」。她們當中許多人以姐妹相稱,甚至有人相約如果到老不嫁,就索性一起住。她們的名字,每一個都是傳奇:藍潔瑛、梅艷芳、上山詩鈉、張曼玉、吳君如、曾華倩、羅美薇、劉嘉玲和邱淑貞。

二秦二林

二秦二林指的是20世紀70年代的台灣影壇的四位演員:秦漢、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台灣本土電影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達到了巔峰,受到觀眾的喜愛迅速的席捲東南亞,取代了香港電影的霸主地位。而這一時期台灣影壇上也湧現出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明星,其中最具號召力最有影響的就是秦漢、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因此被人們合稱為『二秦二林』,共同成就了台灣70年代文藝愛情片的全盛時期。

歌壇雙傑

在譚張梅三足鼎立之前大概也只有歌壇雙傑這個稱號了,許冠傑大家十分熟悉了,香港樂壇第一代歌神,在香港流行樂壇早年的人物當中也只有關正傑可以和許冠傑並稱了。許冠傑開闢了粵語歌曲的新天地,讓流行歌曲可以表達小市民的心聲,可以唱日常生活的細微感受,關正傑則被人稱為「正氣傑」,這是他從形象到演唱風格給人的印象棗這就是穩健、大氣、正義凜然。他演唱的很多俠義題材的電影、電視劇的插曲以及主題歌,更使他的「正義傑」形象深入人心。

無線五虎

無線五虎將是邵逸夫起名,由黃日華、劉德華、苗僑偉、梁朝偉、湯鎮業組成的,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無線台出的花招之一,由五人同演一個節目,五虎將由此產生。從此無線五虎將這個榮譽及稱號,就根植人心達十幾年,究其因就是前沒有古人,後也不會再有來者。1983年9月,五虎將被打造出台,當時苗僑偉年齡最大,是25歲,湯鎮業小他3個月,黃日華,劉德華22歲,梁朝偉只有21歲。後來這五人享有「無線五虎」的美譽,最能代表港劇黃金年代的就數這五大「無線」當家小生了。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兩岸三地以至於東南亞最熟悉的一個稱號了,20世紀90年代最受歡迎的四位男歌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90年代初隨著譚張爭霸結束,譚詠麟淡出香港樂壇和張國榮的全面退出,香港樂壇出現了真空期,以張學友、劉德華等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歌壇斬露頭角,香港樂壇迎來了新時代。四大天王於1992年被命名,此後受到大眾廣泛的認可,不僅局限於香港,四人影響力迅速傳播到了中國內地、台灣地區、以及整個東南亞。香港娛樂圈成熟的包裝機制,獨特的造星方式,發達的娛樂傳媒,讓所有人都拜倒在四人的威力之下。

香港四大才子

香港四大才子指的是香港四名出色文人,分別為金庸、倪匡、黃沾和蔡瀾,四人各有所長,而且均為好友,也是腹中飽有文學之輩,因而合稱香港四大才子。四大才子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里程碑。在我們談及香港文化的時候,希望我們的腦際隨時可以想起:寫流行曲的沾叔與寫科幻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和寫武俠的金庸。

靚絕五台山

藍潔瑛在1984年無線訓練班畢業時是當時頗受追捧的新人中的頂尖,曾有過「靚絕五台山」的稱號(香港廣播道當時因雲集香港電台、商業電台、亞洲電視台、無線電視台和佳藝電視台而得名「五台山」)。藍潔瑛雖然屢被封殺,但還是參演過多部電影電視劇,沒有人否認過她的演技和美麗的外貌。藍潔瑛這個清秀得令人過目難忘的女子,年輕時由於她天生麗質的美貌而引起大眾注意並喜歡,當她隨著年齡的增長並積累了一定時間的演藝經驗之後,她的演技也有了長進,以成熟老練的出眾演技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香港的女兒

「香港的女兒」這一稱呼最早見於2003年的香港主流傳媒。2003年春粵港地區爆發了「非典」疫情,一時人心惶惶,眾多醫護人員臨危受命,奮戰在疫情第一線,並有多位醫護人員不幸染病殉職。其中一位女醫生謝婉雯,因事迹突出,殉職後被媒體贊為「香港的女兒」。同年香港著名歌影巨星梅艷芳,為協助受SARS影響市民,發動演藝界人士,舉行1:99 演唱會,為患者籌款,喚起大眾齊心抗炎的信息。2003年由 《 明報 》 及 香港電台合辦的 「抗SARS傑出獎選舉」 ,梅艷芳 在「非醫護科技 人員組」入選首第五位,以第三名票數獲獎。 2003年底,梅艷芳卻不幸病逝,因其巨大的藝術成就和獨特個人魅力與堅強形象,以及對社會的貢獻,代表了奮鬥不息的「香港精神」,被媒體贊為「香港的女兒」。

梅艷芳以渾厚低沉的嗓音和華麗百變的形象著稱,曾獲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和中國金唱片獎「藝術成就獎」,是華語女歌手全球演唱會場次最高紀錄的保持者。電影方面憑藉《胭脂扣》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金龍獎和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亦憑《男人四十》奪得中國長春電影節和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影后,是華人社會頗具影響力的歌影雙後。此外,她還是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創辦人之一及會長,被稱為香港演藝界的「大姐大」。是大中華地區的樂壇和影壇巨星。


推薦閱讀:

【詩仙詩佛詩鬼詩魔 唐代詩人稱號知多少?】
學者也濫了,稱號達38種

TAG:香港 | 記憶 | 超越 | 四大天王 | 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