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六祖的:「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06-04
中台世界的回覆 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所闡述的是每個人都本具的清凈自性,所謂「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謂「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外禪內定是日常生活當中的一個準則,是修行的方向,是回復清凈本性的路途,是直了成佛的大道。 為什麼說是回復清凈本性呢?因為每個人本具的心性原本就是清凈的,由於「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以致於迷惑、顛倒,而產生種種垢染、執著、習氣,使自己的佛性變成眾生性了;現在開始覺悟,想要修行,就要藉由各種方便法門回復自己的清凈本性。在清凈自性當中是一法不立,如果起一個著凈的念頭,那還是妄想,是凈妄,仍然障礙了本心本性。所以六祖大師講:「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這是清凈自性的真實相,也就是心體的真實相,超越一切是非、善惡、種種相對法,也就是《金剛經》所講的「無住生心」,所以這句偈子是形容本心本性的一種境界。 儒家的王陽明也講:「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噁心之『用』;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曰格物。」這個真心、這個心體、這個心性是絕對的,是超越一切善惡相對法的。所以學佛修行要「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諦不動」;善分別諸法... 中台世界的回覆 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所闡述的是每個人都本具的清凈自性,所謂「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謂「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外禪內定是日常生活當中的一個準則,是修行的方向,是回復清凈本性的路途,是直了成佛的大道。 為什麼說是回復清凈本性呢?因為每個人本具的心性原本就是清凈的,由於「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以致於迷惑、顛倒,而產生種種垢染、執著、習氣,使自己的佛性變成眾生性了;現在開始覺悟,想要修行,就要藉由各種方便法門回復自己的清凈本性。在清凈自性當中是一法不立,如果起一個著凈的念頭,那還是妄想,是凈妄,仍然障礙了本心本性。所以六祖大師講:「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這是清凈自性的真實相,也就是心體的真實相,超越一切是非、善惡、種種相對法,也就是《金剛經》所講的「無住生心」,所以這句偈子是形容本心本性的一種境界。 儒家的王陽明也講:「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噁心之『用』;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曰格物。」這個真心、這個心體、這個心性是絕對的,是超越一切善惡相對法的。所以學佛修行要「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諦不動」;善分別諸法相就是知善知惡、為善去惡;於第一義諦不動就是「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修一切善法但這個心不落修善之相,不執著一切善法;不執著一切善法而又能修一切善法,這念心是一無所住,就是「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這是就「理」上來講。 在「事」上,佛事門中是不舍一法,否則怎麼會以六度萬行來圓成菩薩道呢?雖說是六度萬行,但還是要銷歸自性,回歸到「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果然能做到修一切善法,這個心卻始終是「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心不執於一切法相,心始終是如如不動,而且能長久保任,這一生的修行就能有所成就。 2 顯示全文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第五章 情如風雨無常 卻是一動即傷
※佛揭示人生37個真相,見聞者人人開悟
※記述一些過往,勾起一段回憶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回鄉見聞之互聯網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