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講章:教子有方 經文:撒上1:27

經文:撒上1:27-28;箴22:6箴言書22章六節,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在撒母耳記當中,我們不單看到撒母耳在那樣的時代如何為主作工,膏立君王;更看到撒母耳作為士師、先知和祭司在以色列的歷史舞台上精彩的演出以及在神家中全然的盡忠。而今天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撒母耳記上前幾章的經文。在今天這個社會,相信每一個作父母的,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都常常感到束手無策或是力不從心,非常發愁如何教養好孩子。在撒上的1-4章,我們看到了兩個家庭不同的環境和結局。哈拿求子,神就應允哈拿,賜給他一個兒子,就是撒母耳。撒母耳斷奶後,哈拿就照著之前向神許願所說的,將撒母耳帶到聖殿,使他終身歸於耶和華。祭司以利也有兒子,他的兩個兒子也承接父親祭司的職任,但兩個家庭的孩子在相同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兩個家庭不同的結局呢?而今天我們又該如何教養孩子?和弟兄姊妹分享一個信息,題目是:教子有方——認識耶和華。  一、將兒女獻給神  哈拿因為沒有兒女痛苦了很多年,她極痛苦之時禱告神,11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神就照著她所求的,賜給她一個兒子。哈拿說:「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28所以我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於是在那裡敬拜耶和華。」(撒上1:27-28)  哈拿能夠將孩子獻給神,是出於對神的感恩、還向神許的願,更是對耶和華神的信靠,因為在當時的環境中,聖殿並不是一塊凈土,而是充滿了許多的黑暗和罪惡。以利的兩個兒子雖然做祭司,卻強取祭肉,以致百姓因此不願獻祭,並且這兩個祭司還與在聖殿中服侍的婦人苟合,玷污神的殿,這都是百姓所知道的。而哈拿能將唯一的孩子送到那樣的環境中,完全是出於對神的信靠,相信無論環境如何,耶和華神必掌權負責。無論是從哈拿對神祈求、還是感恩的禱告中,我們都能看到這位母親對神的信心。「他必保護聖民的腳步,使惡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動,人都不能靠力量得勝。」(撒上2:9)  自古以來,以色列人就有獻頭生的命令,一切的初熟之物都要歸給神,奉到耶和華神面前。「他們所有奉給耶和華的,連人帶牲畜,凡頭生的都要歸給你;只是人頭生的,總要贖出來。」(民18:15)用羔羊代替頭生的兒子獻給神。神今天仍然向我們要「初熟之物」,其實初熟的農產或牲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卻是最需要人憑信心拿出來的。(拿出來之後,還有沒有?還能不能生?能不能繼續維持生活?)如果人確保自己足夠了之後才將祭物拿出來獻給神,神怎能悅納人所獻上的祭物呢?獻祭是將從神而來的恩典獻給神,體現神對人的供應、人對神的感恩與信心。「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127:3)基督徒也應該把自己的孩子帶到神的面前,完全獻給神。而不是先去想兒女以後應該會有怎樣的學習、工作、家庭、生活和未來,獻給神是不是就意味著這些對於兒女來說都沒有了?  哈拿信靠神,耶和華眷顧哈拿,她就又懷孕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那孩子撒母耳,在耶和華面前漸漸長大。(撒上2:21)哈拿並沒有因為把撒母耳獻給神而失去了兒子,反而神因她的信又賜給她兒女;撒母耳也沒有因聖殿中的罪而學壞,反而「耶和華與人越發喜愛他。」(撒上2:26)我們把孩子獻給神,不是說他們以後就沒有自己的生活或喜好,而是讓神來掌管孩子的生命,讓神在人身上的美好計劃施行出來。  當神要試驗亞伯拉罕信心的時候,要亞伯拉罕將百歲得來的獨子以撒獻給神。亞伯拉罕有不解、有不舍、有糾結,走了三天的路才到獻祭的山,也許神改變心意,在路上阻止他也說不定,但是神一直都沒有出現,而亞伯拉罕就憑著信心將兒子擺在祭壇上,亞伯拉罕實實在在獻了兒子,而神也非常奇妙的預備了羊羔代替以撒成為燔祭,仍然收取了他的祭物。  弟兄姊妹,你知道神也在要你的孩子嗎?也許你說,我的孩子還沒信呢,等他信了再說吧。弟兄姊妹,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孩子是你的產業,難道你沒有權利將屬你的兒女獻給神嗎?你先將兒女獻給神,神就要拯救他、負他一生的責任了。  祭司撒迦利亞年紀老邁沒有孩子,神預言他將要生一個孩子。撒迦利亞在孩子出生時開口說話,給孩子起名叫約翰,就被聖靈充滿,預言神藉著基督的拯救和孩子的未來。「孩子啊,你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預備他的道路,77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路1:76-77)雖然神在施洗約翰的身上早有計劃,但需不需要人順服、配合神的旨意呢?需要啊。撒迦利亞仍然要順服神的旨意,將約翰獻給神,憑主使用。我們要將兒女獻給神,讓神的旨意和計劃成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相信神在孩子生命中設計的藍圖是最適合孩子的,也是最好的。  二、教兒女認識神  聖經說:「以利的兩個兒子是惡人,不認識耶和華。」(撒上2:12)祭司的兒子怎麼會不認識神呢?而且以色列祭司的職任是世襲制的,他們兩個人也是祭司啊,都在作工了,怎麼會不認識神呢?13這二祭司待百姓是這樣的規矩:凡有人獻祭,正煮肉的時候,祭司的僕人就來,手拿三齒的叉子,14將叉子往罐里,或鼎里,或釜里,或鍋里一插,插上來的肉,祭司都取了去。凡上到示羅的以色列人,他們都是這樣看待。15又在未燒脂油以前,祭司的僕人就來對獻祭的人說:「將肉給祭司,叫他烤吧!他不要煮過的,要生的。」16獻祭的人若說:「必須先燒脂油,然後你可以隨意取肉。」僕人就說:「你立時給我,不然我便搶去。」17如此,這二少年人的罪在耶和華面前甚重了,因為他們藐視耶和華的祭物(或作「他們使人厭棄給耶和華獻祭」)。……22他們與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苟合。(撒上2:13-17、22)  他們敢做出這樣的事,分明是不怕神,一點都沒有敬畏神的心,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會帶來多大的審判,不知道以他們的身份犯罪會給以色列人帶來多大的影響。以利的兩個兒子不怕神、在聖殿中任意妄為,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神,或者說他們不信神!侍奉神的人不認識神、不怕神,多悲哀、多可怕的事情啊!  以色列人世世代代口傳律法,以利作為他們的父親和導師,到底是如何教導他們認識神的呢?22以利年甚老邁,聽見他兩個兒子待以色列眾人的事,又聽見他們與會幕門前伺候的婦人苟合。23他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何行這樣的事呢?我從這眾百姓聽見你們的惡行。24我兒啊,不可這樣!我聽見你們的風聲不好,你們使耶和華的百姓犯了罪。25人若得罪人,有士師審判他;人若得罪耶和華,誰能為他祈求呢?」然而他們還是不聽父親的話,因為耶和華想要殺他們。(撒上2:22-25)  以利管沒管兒子?管了!管好沒?沒管好!還管不?不管了!要是你的孩子不聽話,你還繼續管不?不管用什麼辦法,得管啊!「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13:24)「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箴23:13)  神說:「12我指著以利家所說的話,到了時候,我必始終應驗在以利身上。13我曾告訴他必永遠降罰與他的家,因他知道兒子作孽,自招咒詛,卻不禁止他們。14所以我向以利家起誓說:『以利家的罪孽,雖獻祭奉禮物,永不能得贖去。」(撒上3:12-14)  希西家王在位29年,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被稱為神的僕人,與先知以賽亞一起禱告,勝過艱難和敵人,當政時期有許多建樹。但是卻沒有很好的教導自己的兒子遵行神的命令,瑪拿西登基12歲,作王55年,「他在耶和華殿的兩院中為天上的萬象築壇;6並在欣嫩子谷使他的兒女經火;又觀兆、用法術、行邪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他的怒氣;7又在神殿內立雕刻的偶像。」(代下33:5-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以利不單沒有教自己的兒子認識神,其實也沒有教撒母耳認識神。當神在撒母耳睡夢中呼喚他的時候,撒母耳根本不知道是神在叫他,三次都跑到以利面前。「7那時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8耶和華第三次呼喚撒母耳。撒母耳起來,到以利那裡,說:「你又呼喚我,我在這裡。」以利才明白是耶和華呼喚童子。」(撒上3:7-8)  撒母耳能在神的殿中一直侍奉神,有神在他生命中的旨意,一定也有母親哈拿的禱告、關懷與教導。不然在那樣的環境中,即使撒母耳自己主動學習認識神,他也無處可學!以利年紀老邁,何弗尼和非尼哈又行惡。「18那時撒母耳還是孩子,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華面前。19他母親每年為他作一件小外袍,同著丈夫上來獻年祭的時候帶來給他。」(撒上2:18-19)這就讓我們看到,撒母耳年紀雖小,卻一直在侍奉神(穿以弗得),而且哈拿每年都為他作一件外袍。作外袍的工序也是非常有講究的,領邊、下擺秀花、顏色都有屬靈寓意,證明哈拿知道如何侍奉神,她也會教導小撒母耳要敬畏神、侍奉神。「孩子撒母耳漸漸長大,耶和華與人越發喜愛他。」(撒上2:26)這就證明撒母耳對神的認識也在隨著年齡漸漸增長。  弟兄姊妹,也許我們的孩子還沒有經歷過神,不認識神;也許是孩子年齡太小,還不能明白,但是你要把你的神介紹給他認識,教導他明白信仰、認識真神。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神給所有父母的命令。(有時不是孩子不懂,是你沒說明白。)  申11:「2你們今日當知道,我本不是和你們的兒女說話,因為他們不知道,也沒有看見耶和華你們神的管教、威嚴、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3並他在埃及中向埃及王法老和其全地所行的神跡奇事;4也沒有看見他怎樣待埃及的軍兵、車馬。他們追趕你們的時候,耶和華怎樣使紅海的水淹沒他們,將他們滅絕,直到今日,5並他在曠野怎樣待你們,以致你們來到這地方;6也沒有看見他怎樣待流便子孫以利押的兒子大坍、亞比蘭,地怎樣在以色列人中間開口,吞了他們和他們的家眷,並帳棚與跟他們的一切活物;7惟有你們親眼看見耶和華所作的一切大事……18你們要將我這話存在心內,留在意中,系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19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  申6:4-7「4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5你要盡心、盡性、儘力愛耶和華你的神。6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7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申31:12-13「12要招聚他們男、女、孩子,並城裡寄居的,使他們聽、使他們學習,好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謹守遵行這律法的一切話。13也使他們未曾曉得這律法的兒女得以聽見,學習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在你們過約旦河要得為業之地,存活的日子,常常這樣行。」  約伯是個全然敬畏神的人,並且約伯也帶領全家敬畏神。他是大富戶,所以兒女們常在一起舉辦宴席,「筵宴的日子過了,約伯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他清早起來,按著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因為他說:「恐怕我兒子犯了罪,心中棄掉神。」約伯常常這樣行。」(伯1:5)雖然約伯的頭幾個孩子都因為魔鬼的攻擊而死,但必是被神接到天家永享美福的。  「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賽54:13)  三、帶兒女侍奉神  以利的兩個兒子是如何侍奉神的?搶奪、姦淫,甚至使以色列人都陷在罪惡和禍患之中。結果神棄絕他們。「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敗了,各向各家奔逃。被殺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萬。11神的約櫃被擄去,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殺了。」(撒上4:10)  小撒母耳是如何侍奉神的?穿著以弗得,在神的殿中看守燈台,警醒預備;成年後統治以色列人、除偶像、與非利士人爭戰得勝、作士師、膏立君王。在利未人中,神指定亞倫的後裔作祭司,替以色列人向神獻祭。而撒母耳並不是亞倫的後裔,也並非是利未支派的人,他出自以法蓮支派。但神卻揀選他、抬舉他成為以色列的祭司和先知。「我要為自己立一個忠心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為他建立堅固的家,他必永遠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撒上2:35)「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20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21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撒上3:19-21)  這是撒母耳與何弗尼、非尼哈不同的出身、侍奉狀態和結局。老以利都沒有很好的教導他們認識神、遵行神的命令、侍奉神,但撒母耳很幸運,一直有神在作他的老師來教他侍奉,也有母親的禱告和關懷,最後成就神的旨意及其精彩的一生。  神對以利說:「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我不是揀選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燒香,在我壇上獻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將以色列人所獻的火祭都賜給你父家嗎?29我所吩咐獻在我居所的祭物,你們為何踐踏?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將我民以色列所獻美好的祭物肥己呢?」(撒上2:28-29)  弟兄姊妹,我們也反思自己對待兒女的狀態,是不是很多的時候,尊重兒女過於尊重神,比如說好多姊妹都以看孩子為理由停止侍奉、甚至不來聚會;父母的任務是教養兒女,教養孫子是你兒女的任務。不是說不能幫忙照看孩子,但要記住,你只是幫忙而已。還有,我們是不是很多時候都把神給我們的秩序弄反了?不是孩子聽你的,而是你聽孩子的?有好多姊妹為了看孩子,和丈夫分居的?我們以為這樣就是愛孩子?!讓我們都回到聖經的原則中吧!我們違背神的秩序,又如何蒙受神的賜福呢?  我的母親對我的信仰影響和幫助特別大,我能夠走上侍奉的道路,一定離不開我母親的禱告。她一早就把我獻給神,在我還不知情、不願意的時候,就獻給神了。然後一直為我禱告,引導我去認識神、侍奉神。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神的計劃,但一定有許多神的幫手參與其中,父母一定神對兒女影響最大的一個同工。提摩太也受母親的影響走上侍奉的道路,成為教會的領袖。  孩子人生的路要比我們走的長,無論侍奉也好、生活工作也罷,但他實在需要一個引路的人,來帶領他走好每一步路。最好的領路人一定是神,耶穌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神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和路上的光,他是我們的大牧者,但是上帝把你賜給你的孩子,你要成為兒女的祝福和榜樣,帶領他走好神所為他預備的每一步。  結語  我們都不是教育家,都不懂得科學教育的方法,很多時候只能靠「蠻力」解決問題。但聖經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9:10)哈拿從神求來一個兒子,卻願帶到神面前,一生服侍主;以利的兩個兒子雖生在祭司之家,卻根本不認識耶和華,被神棄絕,國敗家亡。願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都能管理好神賜給我們的產業,無論你的兒女今年多大,都作敬虔的父母,將兒女獻給神、教女兒認識神、帶兒女侍奉神。  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箴29:17)  筆者 遼寧撫順 于洋教師  2017年6月12日
推薦閱讀:

感恩 經文:路17:15
(13)二十四山向經文
(7)玉照定真經經文詳解:第一章壽命長短
金鎖玉關經文解釋
遵命有福 經文:創49:25

TAG:父親 | 父親節 | 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