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九集(視頻 文字)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九集)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們來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了凡四訓?積善篇》之四,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139頁倒數第三行,我們來看經文。

【凡此十條。所行不同。同歸於善而已。若復精而言之。則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業。枉費苦心。無益也】。

【何謂真假。昔有儒生數輩。謁中峰和尚(元天目山普應國師)。問曰。佛氏論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今某人善。而子孫不興。某人惡。而家門隆盛。佛說無稽矣。中峰雲。凡情未滌。正眼未開。認善為惡。指惡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顛倒。而反怨天之報應有差乎。眾曰。善惡何致相反。中峰令試言其狀】。

【一人謂詈人毆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中峰雲。未必然也。一人謂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有守是善。中峰雲。未必然也。眾人歷言其狀。中峰皆謂不然。因請問。中峰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皆當自考。】好,我們到這裡告一個段落。

這裡面我們一段一段的來,我們從第一小段【凡此十條】,一直到140頁的第一行【無益也】這一段,我們來先解釋這一段。這十條就是前面講的十個故事,這十個故事就是我們前面有講,楊榮的曾祖和祖父救人命。還有楊自懲,他是監獄裡面的一位官員,他煮粥來救這些犯人,同時他也跟縣長來替囚犯求情。還有謝都事平亂戒殺。還有莆田林氏施粉團。還有馮琢菴的父親救人命,馮琢菴就是韓琦再來投胎轉世的。

還有應尚書賣田地,來救那位因為丈夫在外經商沒有回來的婦人,公婆要叫她改嫁,她不願意,要自殺,應尚書救了她;因為山中的鬼在對話,說要抓交替,應尚書聽到以後,趕快去賣田地,救了這位想要自殺的婦人,讓他們夫妻團圓。徐鳳竹,他家裡環境很好,他會在災荒的時候,捐米糧、捐稻穀來濟貧。

那屠康僖公,他平反冤獄。還有包憑(袁了凡的親戚),包憑他修佛像,修觀音佛像。另外,支立的父親救這位判死刑的囚犯,死刑的囚犯叫他太太去跟支立的父親講說:「願以身相許」;這位支立的父親拒絕,他說:「我一定會幫助妳先生」;後來這位囚犯的女兒就嫁給支立的父親,就生支立,這個德一共給他們傳了四代(連支立的父親五代),都是當高官顯祿。

這裡面講這十個故事,這十個故事你注意看,他有些是官員,有些不是官員,可是他們的初發心都是救人。他們沒有說救人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富貴啦!或是得到長壽啦!都沒有,就是那個一念心的真誠。所以你一念心起來,那一念心是真誠的,那個真誠心,我們講說「直心、深心、大悲心」,那個至誠心,老法師說是跟菩提心相應的。

那既然跟菩提心相應,那麼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那個境界,就是說:他那一念心起來,救人的那一念心,它是「不住六塵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因為凡夫煩惱習氣重,我們一做善事,我們就落入思惟:做善事對我有什麼好處?做善事我能夠得到什麼果報?你看!我們馬上就落入那個「能所對待」,能布施的我,還有被我救濟的對方。

 你這樣子會落入一個「能所」,這個「能所」就是什麼?就有對立,有對立以後,那煩惱就生出來了。所以為什麼很多人去做布施,不能得到快樂,為什麼還帶來一大堆的煩惱,就是因為他有所求、有所為,他就落入那個能布施的我,跟所布施的對方,還有所布施的物品,所以沒有辦法跟性德相應。

 所以你只要跟性德相應,那麼你所布施的事情,那都是至善圓滿的。那既然至善,那就跟戒、定、慧相應,跟般若相應。那個善不是普通的善,那個善是功德。那功德它是可以滅罪的,滅誰的罪呢?滅你自己的罪,你自己無始劫以來的貪、瞋、癡、慢、疑,慳貪不捨啦!嫉妒啦!障礙啦!看到別人善,你會起煩惱啦!等等這些。

所以這十個善,是了凡先生特別挑出來的十個代表性的善事。事實上也印證他這個善,真的不僅他當事人得到利益,連他子孫都得到利益。所以這裡講說:【凡此十條,所行不同,同歸於善】,我們講佛法自性,是至善圓滿的教育。

 「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人天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善」。那麼第二福呢?是「二乘善」,「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二乘善」。第三福是「大乘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這三個善如果都圓滿了,你看你有「人天善」,你有「二乘善」,二乘善是什麼呢?二乘善就是出離。那第三福,是「大乘善」,就是成佛。所以這個「淨業三福」,到最後圓滿的時候,四十一品無明煩惱斷盡了,究竟成佛,那才是至善圓滿。但是你如果不從這個人天善開始,你達不了至善圓滿的成佛,所以叫「同歸於善」。

但是因為我剛剛講過,我們會有這個能所對立,事實上,世間做善事的也很多,但是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有煩惱習氣,我們會有貪、瞋、癡、慢、疑。所以,我們雖然說在行善,但是我們還是會有那個情執,所以我們就不能夠像佛菩薩那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所以有時候為什麼說:你看他行善他沒得到善報?我們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但是很奇怪咧,有時候看到善人得惡報。這個善人怎麼得癌症呢?這個惡人怎麼得善報呢?他怎麼一直陞官呢?他怎麼賺那麼多錢呢?他好像也沒有學佛啊!好像也沒有在行善啊!這是為什麼?因為佛菩薩跟鬼神、聖賢,他們看世間的善跟惡,跟我們看不一樣。

所以你看,到成佛的時候,像六祖大師在他的師父五祖弘忍大師傳衣缽給他的時候,五祖的弟子要追那個衣缽。五祖的弟子裡面有一位叫惠明將軍,以前是當將軍的,後來就是惠明法師。他就追衣缽,追到那個山上的時候,六祖大師把衣缽放在那個石頭上,就是我們經典上講的「避難石」,六祖大師在石頭後面。

那麼惠明將軍就說了,因為惠明將軍也有善根,雖然他是一位將軍出家的,還有一些世間的習氣,不過他說:「我為法來,不為衣來」。為什麼他為法?他也想開悟啊!可是就是沒有善知識來開導他。六祖大師說:「好!你為法來,不為衣來」,那麼六祖教他反觀自照。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就讓他返照這一念心,所謂「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欸!那位惠明將軍也是有慧根,他突然間「反聞聞自性」,他真的見到自己這一念心,在說話的那一念心,那一念心有真人在啊!我們《三時繫念》裡面講說,有真心,有緣慮心,有肉團心。肉團心就是心臟啊!緣慮心就是我們的執著啊!我們的情緒啊!我們的妄想啊!我們的分別啊!那「不思善,不思惡」,所以你看,自性它是跳脫善跟惡的對待,因為你有惡就有善。

所以為什麼善呢?你如果不是我們剛才講的「淨業三福」裡面的那個「大乘善」的話,你沒有出離三界;那個善,你上品的十善也不過是感得人天福報而已,頂多到天界。你享受福報,可能是當天人、當天神,最高到八萬四千劫,非想非非想處天。你下來,你還是一樣墮落凡塵、墮落六道。所以,這位惠明將軍一「反聞聞自性」以後,他真的是有相應了。所以我們的自性沒有能所對待。

所以這個地方,為什麼了凡先生特別這樣的慈悲,要把這十個,善裡面有分這八種,把它分出來。就是因為,我剛剛講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是也有「善者惡報,惡者善報」,那大家就會產生造口業啦!這行善沒有用啦!他在這邊就跟你講,【善有真有假】。那「善有真有假」,他用什麼呢?後面我們會提到,他用「打人、罵人、貪財是惡,敬人、禮人、廉潔是善」,中峰禪師說:「不對!不對!」這是用真假來對比。

【有端有曲】,「端」就是直。不是那個人家說:「我個性很耿直」,那個不是直心。個性耿直就是,臺灣話叫做「土直」,就是老粗,我們講說老粗啦!老粗不是那個直,不是這裡講的直心。

 直心是什麼?直心如果按照維摩詰居士的《不可思議解脫經》裡面講的:「直心就是道場,直心就是淨土」;直心就是他沒有二念,他沒有能所,他是一念清淨,那個叫直心。所以,「端」就是直心,那「曲」呢?「曲」就是二念,彎彎曲曲的啦!想東想西的啦!考慮再三的啦!要與不要啦!那就是「曲」。「曲」就是不好,「曲」就是我們的煩惱。

那【有陰有陽】,「陰」就是別人看不到的,「陽」大家都看得到的。善有這種的,哦!大家都給你掌聲,「陽善」。「陰德」呢?別人都不知道你做善事,這陰德,那果報都不同哦!

 那【有是有非】,善也有「是」的哦!也有「非」善哦!你看起來「是」善,但事實上是「非」善哦!它後面等一下會解釋。這個「有端有曲」我再補充一下,「有端有曲」,《了凡四訓》這裡面講,用「鄉愿」是「徳之賊」,跟「狂狷」做一個對比。聖人用「狂狷」,不用「鄉愿」。

那「陰陽」呢?用什麼?我剛剛講過「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那這裡講「是」跟「非」呢?用孔子的弟子─子貢和子路。子貢去贖人回來,人家給他金錢他不要,孔子就責備他;子路救人家,快要淹死了,把他救起來,人家送他一頭牛,子路接受,孔子說:「嗯!子路做得很好」。奇怪了,為什麼子貢不拿錢,怎麼變成不好呢?子路拿牛,拿人家的禮物,那不對呀!你看,我們的看法跟聖人就不一樣了,跟孔子就不一樣了,這就是「是」跟「非」。

那「偏」跟「正」呢?他是用一位宰相辭官回故鄉,叫呂文懿公,跟一個喝醉酒的人的對應,來做一個故事,叫做「有偏有正」。

 接下來【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你行善你不懂得道理。所以你如果不聽淨空法師講經,譬如說你如果是一開始,你從好幾十年前,你就開始聽淨空法師講經到現在,淨空法師講《科註》,講《演義》,你都能跟師父講的真理相應,那你再透過你自己本身的日常生活裡面,不斷地修行,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改過,不斷地寫功過格,不斷地去行五戒十善,去修六度,去修戒、定、慧,去修普賢十願,如果你能夠照老和尚指示的這樣去修六和敬,那你最後就會明白道理、真理。

「窮理」是什麼意思?不是叫你去懂經典講了多少的奧妙道理,不是,那只是一個方便。我們佛經上講叫做「指月標」,我告訴你月亮在哪裡,我手指頭指給你看,說月亮在那個地方。所以所謂的三藏十二部經典,都其實在讓你怎麼樣呢?讓你「明心見性」,讓你能夠「往生極樂」。所以你要見得我們自性的無量功德、我們自性的智慧,那就「窮理」了。

所以你行善,如果你不了解佛所說的道理,佛到底在說什麼,如果你按照《大乘經》裡面講,在《華嚴經》裡面講,佛陀講「信解行證」四個字,全部包括了,「信解行證」。那《法華經》佛陀在講什麼呢?《法華經》裡面佛陀講:「開示悟入」。你們如果去讀《六祖壇經》、《法華經》,佛陀在講經典的時候,佛陀在《法華經》裡面講,他說:「二乘的羅漢(聲聞)、緣覺,還有菩薩乘」,佛陀在《法華經》裡面講說:「那都是我的方便說」。

他說:「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二就是二乘,就是大乘、小乘;三乘是小乘、中乘、大乘,給我們講說,羅漢、緣覺(辟支佛),還有佛、菩薩。所以你如果了解佛在《法華經》裡面講的:「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原來都是什麼?就是教你入「一佛乘」,就是成佛。

那如果用我們淨土門法門來講,就是「功夫成片」,然後再「事一心不亂」,然後再進入「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已經進入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就是究竟佛。所以「為善」,你要去懂那個道理,你慢慢地就可以放下執著,你會放下妄想、分別,最後你才能把我執放下,把法執放下。

這樣的話,如果你「為善不窮理」,那麼你以為是在修行,啊!我做了很多善事呢!【自謂行持】,哪裡知道是【造業】呢?其實是造業呢?【枉費苦心】哪!所以我在前幾集講過:我自己的毛病習氣啊!

 我講到這個「不履邪徑,不欺暗室」,我上次不是跟各位講了嗎?我在1994年,被長官給我調垮,我可以講說對這位長官埋怨了幾年呢?到2010年,我幾乎是放在我的內心,藏了大概將近16年,差不多16年,對!16年。

也就是我心中這個16年裡面,我一直跟他有共業,我對這位長官非常非常深的怨,一直到這位長官的太太,這位高級長官的太太得癌症,在臺北的萬芳醫院,沒有辦法斷氣。他透過其他修行人的師姐打電話給我,說:「黃師兄啊!你去跟那位某某高級長官的太太說法,好不好?」

我跟各位講,我修行那麼久,快十七、八年了,受戒也將近差不多,那時候如果是1994的話,到2010也差不多受戒16年了。我那時候直接的反應,我接到電話就說:「我不要去!」連我這種學了16年,我都說:「我不要去」,你就知道說要放下那個執著有多困難啦!就是我們內心對某某人的那種執著、那種怨、那種不滿。你知道這些煩惱,所以我們講說八萬四千煩惱,你要放下這麼難。

後來我師姐跟我講說:「啊!你不是行地藏願嗎?地藏菩薩不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嗎?那『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你怎麼倒退轉呢?」那我被這麼一講,像五雷轟頂一樣,突然間醒過來了。很慚愧,跑去佛堂,跟地藏菩薩、跟阿彌陀佛懺悔,說:「好,我去!」

所以你看,你要面對冤親債主,你要面對你的仇家,你要面對你所討厭的人,是多麼不容易啊!那修行,就要在最難克服的地方去克服,你那個業障才會消。所以叫痛快痛快!你那個痛,痛到極致以後,自然而然就解脫了。所以後來我去的時候,那位長官嚇一跳,他也沒有想到我會到啊!

 上次在講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說我那個16年,是在「履邪徑,欺暗室」,我就走歪路了,這叫「履邪徑」。那「欺暗室」呢?藏在我內心黑暗的隱微處,別人都不知道這個祕密,只有我知道,這個叫我內心的暗室,我們講說「心中的祕密」。

 所以修行,就是要把這個暗室讓它重見光明,不再走邪徑了,要走正路了,要積功累德,那你的業障才真正會消。否則自己在講說是行善,事實上是在造業啊!就像我講說,我16年來,我也在造善事啊!可是我念頭在造業啊!【豈知造業,枉費苦心】。

所以那時候我自己就覺得說,我好像行善行這麼久,好像我沒有跟袁了凡一樣,可以改變命運啊!後來才知道說,原來關卡卡在我們自己這一念心。【精而言之】這十個,對我們修行絕對會有幫助。

好,那我們再看過來,第二段這個,【何謂真假】。那麼首先他第一個探討的是什麼是「真善」?什麼是「假善」?那麼就有幾位讀書人,以前讀書人喜歡去親近叢林裡面的和尚,因為以前叢林裡面的和尚,他們都辦教育的,他們會講經說法,他們會幫你解答心中的疑惑。這個是以前讀書人,不管他們是要去考試啊!他們要去參訪呢!他們喜歡跟法師來做一個對談。所以他們就去見這位【中峰和尚】,這位中峰和尚是元朝天目山的「普應國師」。

他為什麼叫「國師」呢?他有名跟號,他出家的名是「明本」,所以我們一般講「中峰明本」國師或者禪師,他名叫「明本」,號叫「中峰」。淨土宗的蓮友,大家對「中峰禪師」非常熟悉,因為我們常常作《三時繫念》。他是浙江錢塘江的人,從小非常喜歡佛法,而且他也希望能從佛法裡面得到利益,所以他日夜精進用功。

 他後來去參訪天目山的高峰妙禪師,後來大徹大悟,說法無礙。皇帝賜給他繡著金文的袈裟,我們講「僧伽梨衣」,送給他。同時皇帝也賜一個號給他,叫「佛日廣慧普應國師」。我們這個經本裡面有提到這個,他叫【元天目山普應國師】。

在還沒有講經文以前,末學其實在1994年開始學佛的時候,有和一位法師在共修。共修的時候,平常就是誦《彌陀經》,一個月一次就是《中峰三時繫念》。可能是我過去生也有學習過吧!所以一開始訓練的時候,一下就會了。所以《中峰三時繫念》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淨土寶典,我也是喜歡用唱誦的方式。

中峰禪師的開示裡面每一個偈語,每一段的句子,每一個字,在我看來,都是明心見性的法身大士的見地。中峰明本禪師沒有活幾歲哦!我看他的資料裡面,他只活61歲,比蕅益大師才多4歲而已,蕅益大師是57歲咧!臺灣的道證法師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往生的,她也是往生佛國極樂世界,她48歲。所以能開悟,能往生極樂世界,不在年紀多大,而是在悟入,悟在剎那間。

所以,《三時繫念》裡面的偈語,我就很喜歡,那我今天特別挑一段出來跟各位分享,當然用唱的也很好聽。那用講出來也可以,「十萬餘程不隔塵」,那我唱一下好了!(唱)「十萬餘程不隔塵,休將迷悟自疏親,剎那念盡恆沙佛,便是蓮華國裡人」。

 其實每一段它都開示得很好,但是這一段,其實在講極樂世界的殊勝怎麼契入?這「十萬餘程不隔塵」什麼意思呢?我們在讀《彌陀經》,裡面有提到這一段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以前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常常想說:嗯!那到極樂世界,有十萬億的距離那麼遠。譬如說:十萬億公里好了,那要坐太空梭呢?還是要坐飛機去呀?我早期在學佛的時候,因為沒有一點相應,所以一直始終不能夠「契入如來真實義」。

其實,佛陀講經有「事」和「理」。你對「理」沒有辦法開悟的,你業障重的,你習氣多的,佛陀給你講「事」相,讓你產生好樂之心,喜歡去。那對於根器比較好的,佛陀教「理」,跟你說「理」,契入心性,所以到後來就「事理圓融」。

「從是西方」,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國度。那這「十萬億」是什麼呢?十萬億代表無量無邊。你要知道,到極樂世界,我們講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你要把「我執」和「法執」破掉,你這一念心就證入「常寂光淨土」,或是「實報莊嚴土」,或是「方便有餘土」,或是「凡聖同居土」,是這一念心去證入,不是這個身體去證入啊!

我們常常會想說:是走路去的?還是坐飛機去呢?都不是啊!剎那即至啊!一念即至啊!我們這一念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為什麼「清淨法身佛」叫「遍一切處」呢?所以「十萬億」是個表法,它表什麼法呢?表我們有「十惡」,我們有「殺生、偷盜、邪淫、惡口、兩舌、妄語、綺語、貪、瞋、癡-十惡」。這十惡有多少呢?無量無邊,所以代表十萬億,「萬億」就代表無量無邊。

 就是我們現在的這一念,八識、五十一個心所,阿賴耶識。所以你要知道,「自性」是沒有時間和空間,它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它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上、下。怎麼還會有「十萬億」的路程那麼遠呢?它打破時空嘛!

所以,如果你打破(時空),你入甚深禪定,時間和空間對你沒有意義。為什麼?你看虛雲老和尚一入定15天,廣欽老和尚一入定7天,不吃東西。以前不是一個公案嗎?虛雲老和尚入定。過年初一,虛雲老法師要吃芋頭,他就把芋頭放在鍋裡面煮,他煮一下就入定了。

聖人入定就很簡單,我們入定是難得不得了,因為什麼?因為我們一坐下去,就妄想紛飛、想東想西,就坐不住。那虛雲老和尚一入定,入定到元宵節(15天)。隔壁山佛寺的師父,要來跟他拜年,那過來了,過來就一個彈指,虛雲老和尚就出定了。

有一次,我去見定弘法師現在的戒和尚,果清律師。那侍者跟我講:「清和尚在入定」,我就在知客室等。他說:「我跟清和尚在門外,我三彈指,清和尚不出定」,所以就不見客了。我那時候真的是很懊惱,怎麼見不到清和尚?啪!(彈指)就是這樣。

 虛雲老和尚一出定以後,他就說:「來來來!請你吃芋頭」。他把鍋蓋一打開,芋頭已經長芽(毛)了。15天,芋頭冷掉了,長出芽(毛)了。因為還沒有蒸熱,所以那個芋頭還是生的,長出芽(毛)來。你看15天對虛雲老法師來講,也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

「極樂世界」就是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所以叫無量光、無量壽,不會老也不會死。所以「過十萬億佛土」,你要先瞭解,是這個意思的表法;我們無量無邊的阿賴耶識裡面,所藏的「十惡」的種子,所以佛陀用「十萬億」作表法。

那為什麼叫「十萬億佛土」呢?一佛一世界,一個念頭就一個世界。你的根塵接觸,你眼見色就是一個世界啊!就有空間和時間啊!「世」是時間啊!「界」是空間啊!那你清淨了,它就是佛土啊!一念就是佛土啊!

所以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人家問他:「西方要怎麼去」?你看六祖大師講得多好:「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就是這個彈指),便睹彌陀」。

這是什麼?這是對根器高的人說的,對我們是沒有辦法,只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說:「西方沒有離開你這一念心」,所以為什麼「十萬餘程不隔塵」?因為你習氣斷不了,有無量無邊的習氣,所以你見不到自性嘛!但是自性離不開你這一念煩惱心嘛!

「塵」就是煩惱嘛!所以「十萬餘程不隔塵」,你「塵盡光出」,禪宗理面講。什麼叫「塵盡光出」?塵就是煩惱,斷盡了,智慧就出來了,叫「塵盡光出」嘛!所以「十萬餘程」,雖然你沒有辦法去體會說「十萬億」到底有多遠?其實不遠,就在這「一念間」。

所以老法師常跟我們講,祖師也跟我們講,我們現在只要起一個念頭。我們去過美國,我們現在只要想到紐約,我們知道紐約長得怎麼樣?我們去過北京天壇,我們現在只要起個念頭,我們就知道北京天壇什麼個樣子。

 所以「十萬餘程不隔塵」,就是因為我們放不下。那如果你放下,十萬餘程就化為一真,就化為一念,就是轉染成淨。那麼,「休將迷悟自疏親」,「迷」跟「悟」,因為我們迷,所以佛只好方便說,有「悟」跟「迷」。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佛,老法師說:「我們是糊塗佛」,我們對於「迷」好像很熟悉,對「悟」好像很生疏啊!

 那「悟」是什麼?「悟自性」,自性般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香」。我們好像覺得:那跟我都無關,為什麼?因為你根本沒證入嘛!所以你覺得很遙遠。譬如說,我打一個簡單的(比方),老和尚智慧如海。奇怪!老和尚也是吃三餐,我也是吃三餐;老和尚有時候吃兩餐,你也吃三餐。老和尚可以講得無量無邊的智慧寶藏,可是你一句都講不出來,這意思是這樣。

所以,「休將迷悟自疏親」,我們對於財、色、名、食、睡,名聞利養,我們覺得好熟悉哦!很親,我們對於這種開悟、拜佛、念佛,一天念一萬遍、十萬遍,我們好像覺得很生疏,做不到。所以「休將迷悟自疏親」,你自己不願意做而已啊!

 所以說「休將迷悟自疏親」,你要是做到了,那「悟」對你來講,就非常地親,非常地熟悉,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迷」對你來講,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果你是「悟」的話,「休將迷悟自疏親」。「剎那念盡恆沙佛」,「剎那」是一念,剎那剎那,我們是剎那剎那生滅。

那「恆沙佛」是什麼呢?無量無邊,我們現在不是恆沙佛,我們現在是恆沙煩惱。事實上,恆沙煩惱裡面有恆沙佛。因為,我們沒辦法斷這個煩惱無明,如果你斷盡了,那你念念都銷歸自性,念念都跟佛相應。所以,在《華嚴》的境界裡面,「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恆沙佛」代表什麼?我們無量的寶藏、無量的德能。當你一念無明斷盡的時候,那無量的寶藏、恆沙佛就現前啦!那叫「剎那念盡恆沙佛」。如果你能夠做到這個地步,無明斷盡了,無量的佛的妙用,佛的自受用跟他受用現前了,那你就是極樂世界的人了,「便是蓮華國裡人」。

那麼,「中峰禪師」對這一段的偈文,他還另外作一個註解,他說:「合塵背覺,栽荊棘於七寶園林。捨妄歸真,列珠網於四生門戶。縱橫萬法,圓裹一心,非思量處,阿彌陀佛,坐斷六根,無造作時,清泰故鄉,橫吞八極,破群昏如杲日麗天,療眾病如善見神藥。所以云:一稱阿彌陀佛名號,能滅八萬億劫生死眾苦」。這一段也寫得非常好,沒有開悟是寫不出來的。

「合塵背覺」,我們現在都是「合塵背覺」,迎合六塵,迎合煩惱。離開你的覺性叫「合塵背覺」。你念念攀緣六塵,念念跟貪、瞋、癡相應,你就是「合塵背覺」。那麼你如果這樣,念念跟貪、瞋、癡、慢、疑相應,你就是「栽荊棘於七寶園林」。

 「荊棘」就是會刺人家皮肉的,山上雜草裡面長刺那個叫荊棘,很痛啊!那「七寶園林」呢?我們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那什麼叫「七寶」呢?七寶你如果沒有辦法悟的話,那我跟你講,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真珠。

我姑姑一生持《大悲咒》,在1994年要往生的時候,在臺北,我去看她(我爸爸的妹妹),她也學佛。我那時候去受戒,她說:「你什麼時候會受戒完成?」我說:「8 月15日就會完成」,她說:「我等你」。我真的8月15日受完菩薩戒回到家,第二天早上突然覺得說:「誒!好像姑姑是不是要往生了」。

那我弟弟打電話給我,說他載媽媽回去宜蘭。我媽媽,我跟各位報告過,我媽媽是瘖啞人,我弟弟載她回去宜蘭老家。那經過濱海公路,臺北到宜蘭有一條濱海公路,就靠近太平洋那條公路,要到宜蘭的一條公路,那中間有一個中途站叫澳底。

我媽媽在澳底,跟我弟弟講說:「欸!你爸爸那個妹妹可能死掉了(瘖啞人,手勢比這樣表示死掉了)。」我弟弟早上打電話跟我講說:「欸!媽媽說:『大姑往生了』」。那我就從床上跳起來,趕快趕到三軍總醫院,我大姑姑是我第一次助念的亡者啊!

那剛好是禮拜六,8月16日早上,我弟弟打電話跟我講,我就趕到臺北我住家附近的三軍總醫院。我姑姑已經斷氣了,她真的等我到8月15哦!那結果咧?禮拜六啊!醫生全部下班了。

 我第一個助念的就是我姑姑,我那時候還很怕死人;現在是佛菩薩加持,就自在了。那時候我跟我姑姑的女兒,我就到三軍總醫院,去跟她簡單說法。然後就上醫院運屍體的車子,怎麼繞繞繞,繞到三軍總醫院後面的太平間。我說:「怎麼不送回去南京東路她的家呢?」他說:「禮拜六醫生沒有上班,就不開死亡證明,所以不能離開。」那慘啦!那就不能助念啦!

 結果送到三軍總醫院後面那個太平間,一進去,我是第一次見到那麼多死人,左邊躺了十幾具,右邊躺了十幾具往生者。旁邊都放一束花啦!或者是放一個念佛機,說:「阿公、阿嬤,你(妳)自己念佛啦!」沒有一個家人陪他(她)們,連續劇講的「千山萬水我獨行,不必相送」,就是這樣。

那我就在那邊陪我姑姑,還有我大姑姑的女兒,我大姑姑的女兒是基督教的,只有我學佛。我(受)菩薩戒出來,第一門功課就是做這個助念。那時候我去找太平間的管理員,我表明我是警官、我是組長,拿那個PASS給他看,PASS就是證件。

 他跟我講說:「這裡我最大,這裡我管的,不是你管的。」那後來就求地藏王菩薩加被,我求地藏王菩薩給我智慧,我就想出一個妙方法,去跟他溝通,那後來他就讓我把大姑姑的遺體運走了,那是我第一次助念的時候。

 那我大姑姑還沒有往生,就是她往生前的七天,我要去受戒的時候,她就跟我講說:她要帶七寶去,她就拿給我看,真的她有準備,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真珠。那我就跟我姑姑講說:「妳這個等下燒掉就變成灰了,妳怎麼帶去極樂世界呢?」她說:「極樂世界不是七寶嗎?七寶池、八功德水嗎」?

我現在薰習這麼久,才知道什麼叫「七寶」。七寶是什麼?就是我們的「七聖財」。什麼叫「七聖財」?每一個人都有,我講經講過了:「信財、戒財、精進財、慚愧財、聞財、捨財、定慧財」,叫七個法寶,「七寶」,我們講叫「七寶池」嘛!那為什麼叫「池」呢?因為它像水這麼清澈。

那什麼叫「信財」?信呢?我們講說你能夠「悟自性」,那就是信位菩薩。如果以圓教來講,你是初信位菩薩,如果你悟了,老法師常在講經裡面講:你如果能悟了,你是圓教初信位菩薩,那等同小乘教裡面的破身見,你的身見就破了,就像初果須陀洹。

 所以圓教初信位,等同小乘初果須陀洹,他破身見,沒有身體的執著。所以要信佛,李炳南老居士跟老法師講說:「你要信佛」,「自信」這個信很不容易起來。修淨土法門要「信願行」,所以你這個信如果能夠起來,那你就可以受持正法,做為你佛道的資糧。

那麼「精進財」呢?「精進財」就是,你學佛沒有見到真理,那你一定要「一心精進,求出世道」。就像定弘法師這樣,日中一食,每天拜佛不斷,每天佛號不斷,每天持戒念佛,念念都持戒念佛,定弘法師這個就是,真正從「事精進」進到「理精進」,因為他要「見真諦理」,這叫「精進財」。

那「戒財」呢?「戒為解脫之本」,能防止身、口、意之惡,作為成佛的資糧。所以,「戒財」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六祖大師在講經裡面講:自性的戒、定、慧。你自心不亂,就是自性定。那麼你自心無非,你就不會起妄想,沒有一個妄念了,那就是自性戒,那是最高境界了。

但是我們現在達不到那個境界,所以我們必須要去受五戒,去受菩薩戒,去受八關齋戒,把我們這個習氣毛病,我們習氣很重這個地方,把它克服掉、把它斷掉。事實上,到最後都是開發我們「自性戒」的「戒財」,我們自性的戒、定、慧裡面有「自性戒」,當你不再起妄念的時候,那「戒財」就現前。

那「慚愧財」呢?「慚」者「慚天」,就是對不起天地、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聖賢、對不起佛菩薩,這叫「慚」。那「愧」呢?就是對不起別人,就愧。所以「慚愧」,他就不再造惡業。那為什麼我們學佛學到後來,我們會起慚愧心呢?因為我們有「慚愧財」。

那「聞財」,各位為什麼會在這邊聽法?因為你的因緣成熟,你想聽聞佛法,「聞思修」。你「聞」了以後,你一定會去「思」惟正法,那依據正法去「修」行,就是「聞思修」,才有辦法「開發妙解,如說而行」。

那「捨財」呢?喜捨心,布施,你有捨心。剛開始是捨外財,到後來是捨內財。「外財」就是我們的金銀珠寶。你把所有的一切都捨盡了,最後捨這個身心世界,你才有辦法「運平等心」。

你那個平等心現前的時候,一切都捨盡的時候,你才能夠「不取憎愛」。因為唯有「平等」,才不會有「憎」和「愛」。「憎」就是討厭,「愛」就是喜歡,你不會有「憎愛想」的時候,身體都可以放下,命都可以放下。

定弘法師去到「正覺精舍」,因為他剛開始,不懂比丘戒250條這些規矩。那天我們去齋僧,我們去正覺精舍齋僧,他們在結夏安居,那定弘法師講的,我們都哈哈大笑。他剛開始來「正覺精舍」不知道,會去犯這些戒條。

包括我們跟他供養,供養齋僧的供養金,他都還要「說淨」。所以今天,老和尚能夠把定弘法師送來正覺精舍,這可以講說,完全都是阿彌陀佛的安排,佛菩薩的安排。那定弘法師就跟我們講,他說:他去受完戒以後,才真正懂得怎麼做一位出家人。

所以現在,他也日中一食,他什麼都可以放下。這個你跟他供養,他「不捉金銀」,他就不拿錢,他不拿供養金,這個很不容易欸!我們這個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我們看到錢手就自動會去拿,你看:他真正要圓滿佛道的大菩薩,就有這個決心。這叫什麼?他什麼都能夠捨,到最後他把妄想捨盡,他就成佛了。所以到成佛的時候,他無所吝惜,所以佛為什麼可以「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佛為什麼可以做到?因為佛一切都捨掉。

那麼「定慧財」,就是「止觀並運」。「定」則「攝心不亂」,可以止諸各種妄念,禪定可以讓妄念止住。「慧」呢?「照了諸法,破諸邪見」。你能夠明白,這「七聖財」就是我們的功德法財。

所以「合塵背覺」,你就是把這些會刺的植物(荊棘),種在你的「七寶園林」裡,「荊棘」等於你的身、口、意十惡業,你的貪、瞋、癡、慢、疑,種在你的七寶園中,這麼漂亮的花園裡面。那你如果能夠「捨妄歸真」,你能夠放下狂心,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禪宗裡面講:「狂心歇,歇即菩提」,如果能夠把妄想伏住,最後把它斷除的話,把習氣斷掉的話,「歸真」就是歸我們的真心。

那麼,就「列珠網於四生門戶」,什麼叫「珠網」?「珠」代表我們的智慧,智慧就是一個「網」一樣,就在那個河道口堵住。那麼那個口只要一衝出去,就是「四生門戶」。啊!這個是「胎生」,去投胎當人;到動物,當狗也是投胎,當牛也是投胎。「卵生」,「溼生」就變成很小的細菌。

 那「化生」呢?有的龍也是化生,那鬼也是化生,就變成到「四生門戶」去了,投胎轉世了,由不得你啊!你這個色身結束後,隨著你的善惡業,就從四生出去了。但是如果你開悟了,你捨妄歸真了,你就在那個河道口把它堵住了,不會出去了,這四生就斷掉了,叫「列珠網於四生門戶」,幫你把關啊!

「縱橫萬法,圓裹一心」,我們這一念真心。「縱」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橫」就是十方,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上、下,這十方。我們每天應對接物,每天這樣眼睛睜開,到晚上睡覺,處理任何一切林林總總這些事情,都沒有離開你這一念心,所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所以,「縱橫萬法」意思就是說:你從無量劫到現在,經過多少年代,經過多生累劫,經過無量劫,輪轉生死。「圓裹一心」,你的真心都沒有離開你,都是圓滿俱足,「裹」就是包起來,「圓裹一心」。

那你怎麼去契入這個真心呢?「非思量處,阿彌陀佛」,你要跟阿彌陀佛相應。我們講說一定要先放下「執著」,出三界;第二個,放下「分別」,離開九法界;最後再把「妄想」斷除,入一真。你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不是思量的,思量的話,是老和尚講的心、意、識。

 《唯識學》裡面講的「八識五十一個心所」。第六意識分別,第七識末那、執著,第八識阿賴耶識,還有前面的「五俱意識」,眼、耳、鼻、舌、身五根,這樣加起來是八識。但是會作怪的是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末那,第八識的阿賴耶識、倉庫。

所以你只要落入思量,你知道「思」字是心田,「田」下面有一個「心」,你只要在心田裡面落入這個思,那就是有「能所」了。所以它不是思量,不是你去想像。所以老和尚講說:「阿賴耶識緣一切,就是緣不到真如」,就是這個意思,「非思量處」。

那「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所以「阿彌陀」是無量的意思,「佛」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覺性。所以「歸依佛,覺而不迷;歸依法,正而不邪;歸依僧,淨而不染」。

老法師說:真正到最高境界,歸依自性三寶,那是阿彌陀佛,所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那如果你真的證入到這個境界的時候,那就「坐斷六根」。什麼叫「坐斷六根」,就是《楞嚴經》註解裡面交光大師所講的「捨識用根」,不用心、意、識,不用八識,他「轉識成智」。

那如果我們用淨土來講,一句佛號念到底。你這一句佛號從「功夫成片」,到「理一心不亂」,它就可以「坐斷六根」。老法師講:「你眼見色轉成阿彌陀佛,耳聞聲轉成阿彌陀佛,不管他是讚歎你、他是毀謗你,你不起心、不動念」,你不要隨他的境界跑,你用「阿彌陀佛」帶。

 你剛開始可能不習慣,要用壓的,到最後你習慣成自然。所以真正到「六根」不再攀緣「六塵」的時候,那就「坐斷六根」。六根就不會像六隻猴子,在你六根門頭動來動去。你真的「坐斷六根」,六根不再攀緣的時候,那就是「六根門前,放光動地」。

 「無造作時,清泰故鄉」,當你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就是「無造作時」,那時候叫做「清泰故鄉」。「清泰」是什麼?清泰就是清明安泰,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非常祥和。「橫吞八極」,八極是什麼?八極是八方(極遠之處),我們剛剛講東、西、南、北,這是指空間,「橫吞八極」就是你可以(慧光圓照)八方,遙遠的地方。

 「破群昏如杲日麗天」,「杲日」是指太陽那麼亮麗,智慧就像太陽光一樣。「群昏」是什麼?我們的這一種無明煩惱習氣,就像烏雲障日一樣。把烏雲全部散開,這叫「破群昏如杲日麗天」,太陽光就出來,太陽光就是我們的自性光明。

 「阿彌陀佛」你真的念到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你跟阿彌陀佛一心相應的時候,真的會產生無量功德。所以他可以「療重病如善見神藥」,善見神藥,「譬如有藥,名為善見」,這是一種藥名,眾生見到的話所有毒性全部排除,這叫「善見神藥」。阿彌陀佛他就是無量大醫王,他可以醫眾生的病,所以叫「善見神藥」。

 所以云:『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能滅八萬億劫生死眾苦』。如果你真的能悟這個偈語,你能夠念到念念都跟佛相應的時候,念念都能把煩惱習氣斷除的話,不起妄想的時候,真的可以幫你滅八萬億劫生死重罪。這個是我們讀到《中峰三時繫念》,把這段《三時繫念》額外講出來,讓各位薰習一下《三時繫念》的法益。

 那麼他們就問中峰和尚說:【佛氏論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你們佛家講「善惡報應,如影隨形」,像影子一樣啊!人走到哪裡影子跟到哪裡啊!「如影隨形」。那位讀書人就問:【某人善】,可是【子孫不興】,這個人不是一天到晚都行善嗎?他的子孫怎麼變成窮苦潦倒呢?【某人惡】,某個人他好像沒有做善事,而且心地也不是很好,甚至還做惡的事情,為什麼他家門那麼興盛呢?

 我跟你講,如果你不懂三世因果,你智慧沒有開,你在這個世間真的會見到這些事情。為什麼?因為我們【正眼未開】嘛!這裡面講的「正眼未開,凡情未滌」。因為我們凡夫有隔陰之迷,一出娘胎就忘記無量世以來了。所以這些讀書人就說:「看到善人和惡人的果報不一樣啊!所以你們佛法說的不可靠啊」!

  【無稽】就是不可靠啊!我們所謂的無稽之談啊!中峰禪師說:【凡情未滌,正眼未開】,「未滌」就是沒有洗刷乾淨,沒有破除。「凡情」就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如果講得比較簡單一點,就是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毛病,我們的貪、瞋、癡、慢、疑。

 那為什麼叫「正眼未開」呢?我們要先瞭解什麼叫「正眼」?我們這個眼睛叫「肉眼」,我們有五眼,「佛眼」、「肉眼」、「天眼」,還有「慧眼」、「法眼」。「肉眼」是什麼?肉眼就是我們現在眼睛在看,可是這個環境以外我們就看不到。

 那「天眼」呢?天人禪定以上就有天眼,那你若往生極樂,也是有天眼。我們叫「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漏盡就是煩惱斷盡。所以凡夫只有肉眼,另外四個眼都沒有開發出來。

 「慧眼」,阿羅漢就有。阿羅漢是正覺位,他破我執,但是他入的那個涅槃叫「偏真涅槃」,他是證我空真如,他「我」破掉了,他「法」沒有破。所以他所入的涅槃,佛陀說他入偏真涅槃。所以阿羅漢他就有慧眼,那菩薩也有慧眼,佛也有慧眼。

 那「法眼」呢?法身大士、菩薩就有,他法法無障礙,他破法執,那叫法眼,他通達一切萬法,所以菩薩叫正等正覺。什麼叫正等正覺?他平等、正覺、正等正覺,所以菩薩叫「道種智」。那阿羅漢叫「一切智」,那佛叫「一切種智」,叫無上正等正覺。那佛是什麼?「佛眼」,所以說「五眼圓明」。

 這個就是「正眼未開」,因為我們還沒有開智慧,所以中峰禪師就說:因為凡夫有我執、法執,你有貪、瞋、癡、慢、疑,所以你七情六慾的毛病、習氣都沒有清淨,你怎麼會看得清楚呢?像淨空法師他已經凡情都斷盡了,所以師父的看法跟我們看法不一樣,師父已經也跟佛一樣,老法師他「正眼」已經開了。

 所以你如果有這個凡情在,你有這個煩惱在,那麼你就會【認善為惡,指惡為善】,善惡不分,【往往有之】。你【不憾己之是非顛倒】,你不遺憾說:自己的習氣毛病、人我是非這麼重,顛倒妄想這麼重;你【反怨天之報應有差乎】,你反而去埋怨老天的果報,因果報應有差別;為什麼他陞官、我沒有陞官?為什麼他富貴、我為什麼貧窮?你會怨天不公平。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很多民眾百姓,當他家裡發生災難的時候,他在報紙上講:「老天不公平!老天不公平!」我以前不是常在講一位陳女士的故事嗎?陳女士她是《壽命是自己一點一滴努力來的》的作者,現在已經出家了。

 她原來得先天的地中海貧血症,從小就養不活,她媽媽和她祖母為了救她,到處去遍訪高人。曾經在一個山上,那位出家師父就跟她講:「不是絕人,不會得絕症」;她就從這樣不斷不斷地「積功累德」,到現在她還沒有往生。

 她三個小孩子小時候,她經過臺北市中山堂旁邊衡陽路的交通銀行,一個算命的就跟她看手相,她是讀書人,本來不給他看命,三個小孩吵著說:「給他看啦!給他看啦!」那沒辦法小孩子很慈悲,媽媽隨順就給他看。他看了三個小孩跟她的掌紋以後說:「啊!不用看啦!不用收錢!」他就哭了,就離開了。那位算命的說:「老天無眼,老天無眼」,就走開了,他看指紋算出來了。

 她離開以後,到臺北市的二二八公園(新公園),剛好有一個媽媽在那邊呼天搶地的,說她孩子在臺大醫院開刀,沒有錢,她說:「請大家幫助我,我兒子開刀沒有錢。」欠多少錢?欠五、六萬塊,那時候的錢五、六萬塊很大,大概三、四十年前的臺灣,四、五十年前。

 她(陳女士)的女兒先鑽進去(人群中),看到以後跟她講:「妳不要哭!我叫我媽媽幫妳,妳不要哭。」她媽媽還在圍觀人群的外面,她把媽媽拖進去:「媽媽妳幫助她!妳幫助她!」她媽媽只好把皮包裡面的幾萬塊錢全部掏出來,不夠!因為她媽媽當時幫人家記帳,會計師嘛!就跟附近她認識的店家借錢,湊成五萬塊給她兒子去繳保證金跟醫藥費。

 有一天她在公司上班(在臺北市仁愛路),她看到電視報導,說仁愛路有個地方,一樓到四樓火災燒起來了,她馬上叫司機開車:「載我到現場去,我去(現場)跟他(們)關懷一下,到底需不需要我們幫助什麼?」她去現場一看:「啊!不得了,那三樓是我家」,全部都已經冒白煙,那黑色的煙也冒出來了,她那時候兩隻腳都軟下去。完蛋了!因為她三個小孩和她公司的一位員工,全部在三樓,那一定燒死的。

 但是她就是有這個貴人,在還沒有發生火災以前,她很喜歡看書,就到臺北市的牯嶺街。臺北市的牯嶺街常常有賣一些舊東西、舊物品還有舊書。剛好有一位老伯伯(老先生)在賣古書,因為晚上關門就要搬書進去,開門又要搬書出來,他覺得很累。

 陳女士就很慈悲,她說:「老伯伯,你門口這些書跟裡面,這樣總共幾萬冊?」「一共十萬冊」,「我跟你統統買了」。統統買起來,老伯伯當然很感激,她就把書運回家裡堆在三樓,她可以有看不完的書,那些書堆起來。

 再加上要發生火災的前幾天,她家螞蟻全部進去,她跟她女兒講:「這些螞蟻菩薩很辛苦,牠們在行軍,像部隊在行軍,我們準備糖跟水,給牠門慰勞慰勞,來勞軍。」小孩子說:「媽媽,那螞蟻不要理牠」,她說:「牠們很辛苦,牠們在行軍」,你看境界來考驗!

 結果火災發生的時候,剛好那十萬本書藏在裡面,她三個小孩跟那位員工,因為消防車的水會噴,噴了之後水淋溼那個書。那三個小孩跟那位員工,就躲到書堆躲起來。然後因為有水份,靠著那個水份呼吸,就不會嗆到。

 她說:「一定要進去看」,消防隊不給她進去,她說:「我一定要進去」,結果她進去了,四個人都昏倒了,趕快把她們救出來,四個都平安無恙。然後她廚房裡面有兩(三)個瓦斯桶,都沒有爆炸,這個事情逢凶化吉。

 再隔沒多久,她帶三個小孩,再經過臺北市中山堂隔壁那個交通銀行,那個算命的又跑出來啦!他說:「妳怎麼還在?」她說:「怎麼回事啊?」他說:「我當時看妳的指紋,妳就命該絕,而且三個小孩統統要命喪火窟,怎麼還活著呢?所以我才說老天無眼,這麼慈悲的人,怎麼會讓她短命呢」?

 我講這個故事,就是說「凡情未滌,正眼未開」,你不知道善惡果報。但是有個東西可以改變,就是我常講的:學袁了凡居士、學淨空老法師,你可以改變定業,袁了凡先生講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淨空老法師,算命說他四十五歲要往生,到現在八十七歲還在講經說法,這不就是改變定業嗎?古代竇燕山居士,他祖父跟他託夢,說他短命沒有兒子,他命中事實上四十六歲就要往生了、死掉了,活到八十二,竇燕山生五子八孫。那報應怎麼會有差別?報應非常清楚啊!

 所以這些讀書人跟中峰禪師的對話,他們弄不清楚啊!中峰禪師他是位開悟的聖僧。他們就問他說:「那善惡怎麼會差這麼大呢?」【善惡何致相反】,善惡怎麼會差這麼大呢?那中峰大禪師,大師父、大和尚就是這樣,他會觀機逗教,他說:「那你說說看」,【令試言其狀】,「你說說看什麼叫善?什麼叫惡」?

  

  一個人就說了:【詈人(罵人)毆人(打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中峰禪師說:「未必,那不一定喔!」那一人說:【貪財妄取是惡(愛錢是惡),廉節有守是善】,中峰禪師說:「那未必喔!」那眾人都講那個情狀,中峰禪師說:「都不是」。

  就問他了,【因請問,中峰告之曰】,最後教他一個核心根本:【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這是一個大原則。善惡從這邊分家,你只要是有利於別人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善,包括打他、罵他也是善,那麼「有益於己」,如果你只為你自己,看起來你很恭敬別人,其實是虛偽做作、是假的,那是惡。

  【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是善,有益於人的話,打人、罵人都是善的,【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都是惡的,這個地方中峰禪師就講得很清楚。所以我們以後做善事,我們雖然不能到達「淨業三福」的那個「大乘善」,我們也許只做到第一福的「人天善」。但是沒關係,你要記得,就是你慢慢地一定要學「不住六塵布施」,佛陀在《金剛經》裡面跟我們講的「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

  反正最簡單的說法,人家打電話給你,人家來拜託你,你不要拒絕,你盡心盡力去幫助他,能幫助多少算多少。有能力就幫助他,沒能力你跟他安慰,你就請別人來幫助他。那總是要去幫助別人,你只要去幫助別人,你的發心是真誠的,那這個心就是善的。

  所以這個地方最後第三段說:【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如果你行善,你是幫助別人、利益別人那就是「公」。「公」是什麼?「無我」嘛!無私嘛!我們學佛,不就是要證無我嗎?要破我執嗎?這是「利人者公」。那「公則為真」,你如果是為別人的,那就是真。【利己者私】,如果你只是為自己的利益,那就是自私自利,會增長你的貪、瞋、癡,【私則為假】,那這個是假。

  那【又根心者真】,什麼叫根心?這個根我們講說「捨識用根」。這個根就是什麼?根就像我們講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五根是什麼 ﹖我們學那個「三十七助道品」裡面,如果你去學、你在唸《彌陀經》,裡面有「五根、五力」,那什麼叫根呢?根就是我們心體的種子。

  我們這個心念的種子,就像一個樹根一樣,它是一個種子,這個念頭就是根。所以,我們這個心念的體,就是根。就像一個樹根一樣,它能夠開枝散葉,它能夠長高、長大成林。任何東西沒有根,它一定枯死。所以「根心」,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如果從這一念真心出來的,那就是「真」。

  那【襲跡者假】,「襲跡」是什麼?襲跡就是抄別人的,模仿別人的。那這是什麼意思呢?也是好事啦!至少你想去做善事嘛!但是它就不是真善了。你看到人家做,你才要做啊!這「襲跡者假」。

  【又無為而為者真】,無所求的,沒有目的的去做,這「無為而為者真」。也不是我為了成佛,才去做這個善事啦!那我為了升天,才去做這個善事啦!那我為了下一世富貴才做這個善事啦!那這是「有為而為」。你要「無為而為」,我們說清淨無為。無為而為則為真,有為而為則為假,這個呢【皆當自考】,我們要好好地,仔細去思考、去明白。那麼這一段,我們就講到這裡。

  那麼老和尚對於這一段的開示,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一次看了東北-遼寧《太上感應篇》共修網的師兄、師姐,他們的分享報告。香港這邊寄過來給我,東北共修網的劉師兄有寄過來。我已經看了幾篇,我非常地感動。

  他們真的是真幹,而且真的很用心在深入《太上感應篇彙編》。為什麼?我從字裡行間就知道,他們在字裡行間都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改過,不斷地精進,不斷地修戒、定、慧,所以他們一定會成就的,他們知道《太上感應篇》是寶。

  這一點我憑良心講,在推廣《太上感應篇》方面,我相信大陸這股力量是非常地大。憑良心講,我們臺灣的蓮友還要加把勁,我憑良心說:「要加把勁」。我是很幸運的,能夠這樣去薰習,我自己本身可以得到利益。

  但是大陸的廣大蓮友,他們已經知道這是寶啊!因為你要成佛,也要把因果弄明白、搞明白。所以老法師對《太上感應篇》的開示,在這個大陸《太上感應篇》共修網裡面,他們也都能夠分享到:我整理出來老法師對這個的開示,可見他們很受用。

  老和尚對於這一段的「真假」-真善、假善,老和尚的開示,我把它整理大概有十二點。第一點,老和尚說:「行善,你首先心量要大」。你透過行善的目的,不是說你這一輩子要得多少富貴,來生你要變成臺灣的首富,乃至於大陸的首富,不行!你一定要知道說:你行善的目的,最後就是要圓滿佛道,圓滿無上菩提,就是要往生極樂做為資糧,「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嘛!所以心量要大。

  因為你唯有布施,才會打破你的我執、法執。那你現在開始,心量可能是為你自己,可能剛開始為你這一家,可能為你這個公司、你這個團體。但是你到最後,慢慢要拓開心量,你要為這個國家,為全人類、全部的眾生,乃至於全世界,乃至於老和尚常常跟我們講的「盡虛空遍法界」。

  所以當你這個心量變大的時候,你不管是對人,你對於蠢動含靈,乃至於最小的動物,你對於鬼道眾生,你對於地獄的眾生,你對六道眾生,你就跟佛那個慈悲心相應。所以學佛呢,最後就是打開你這個心量。所以從自己的社區,從自己的家庭,從自己到辦公室、工廠,小城市到大城市,各位不要低估自己。

  你看東北《太上感應篇》共修網,他們加起來大概500人,可是呢,他們可以影響全世界。他們成立一個《太上感應篇》共修網,只要有一個人點,他就能看到他們共修網的網站資料了,那就等於度了一個人了。

  我們現在在講《太上感應篇彙編》,我們也收到信,從美國旁邊那個加拿大的渥太華寫信過來。那不就等於影響全世界了嗎?那也有在美國看到的啊!那美國距離臺灣這麼遠,他們看到啦!所以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我們要是不能夠把握這個因緣和機會,那真的是錯失良機啊!

  老法師說:「網路是不好,但是也是好」,看你怎麼去運用啊!所以我們要發廣大心,我們要學老法師的心量。老法師,你道家要來聽他的經,他也不會介意;你一貫道要聽他的經,他也不介意;你不學佛要聽他的經,他也不介意。

  你看,他現在要去度斯里蘭卡,要把大乘傳進去斯里蘭卡,老和尚沒有說只為我們中國,只為我們臺灣,只為香港。他為蒼生,為生生世世眾生的慧命,只有佛才會這樣做。所以老和尚也示現給我們看,他也是從一位退伍軍人,在這一生他可以當生成就啊!他這不是影響全世界了嗎?所以心量要大,要從布施開始。

  我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曾經到四川去賑災。我記得四川成都那個好像是「昭慶寺」,我記不太起來了,已經兩、三百年了,是清朝建的到現在,好像是「昭慶寺」還是什麼?那個佛寺很大,我進去就很感動,為什麼呢?

  那些大陸的蓮友,實在有夠用功欸!他們光假日班的,唸《無量壽經》,一個大講堂裡面就幾百人在唸《無量壽經》欸! 那另外一間,幾百人都在念佛咧!哦,我那時候走過去,我自己就覺得很汗顏,比臺灣人還用功,這一定往生的嘛!這還用說。所以你看,老和尚講經說法,影響這麼多人。

  你如果好好用功,你如果像劉素雲居士,你也可以影響全世界啊!現在多少人學習劉素雲居士啊!多少人去學習她的姐姐劉素菁居士往生。她一個示現,就是一個教化;一個教化,就影響全世界。心量到這麼大,你要成佛一定要這樣做啊!

  你不是呀!我只為我一個道場,我為我自己,那你只能這樣的格局而已。你怎麼成佛?你到了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派你去哪裡接引一位眾生,你說:「我不要去,那個地方我不要去」。那你還是阿彌陀佛嗎?不可能,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嘛!所以我在大陸昭慶寺,看到大陸這些蓮友,讓我非常感動。

  譬如說我在昭慶寺,我就看到他們的蓮友,影印老和尚的開示,他們沒有錢去助印的樣子,他們用影印裝訂成一個小冊子,在那邊跟人家法布施欸!你說這一念心,「根心者真」嘛!「襲跡者假」嘛!這就是「根心」嘛!從心地發出來的真心嘛!

  老和尚開示的第二點:「量大福大」,事情無論大小,看你的用心。只要你不是為自己,為大眾,你就算是修一點點小善,你都可以變成無量無邊的善德。

  我剛剛已經講過了,你只要「不住相布施」,它都跟性德相應,那所做的善都是功德。今天我們為什麼做那麼多善事,我們不能夠滅罪?為什麼我們習氣斷不了?很簡單,我們「著相布施」,我們心量不夠大。所以你心量小,做的善事再多,福報也不會太大。這是老和尚開示的第二點:「量大福大」。

  所以,我前面在講「積功累德」的時候,我有講過臺灣的一位退休老兵(退伍軍人)的故事。他尹殿甲,今年八十五歲,他的退休俸,國家給他(每月)的退休俸只有三萬塊臺幣。他沒有自己的家,他住在菜市場的樓上,他也不住田宅,他也不置產。他一個月可以捐一萬五千塊臺幣,去幫助多少人?幫助十一個弱勢團體。二十五年來省吃儉用,捐多少錢?捐了七百萬。

  一位簡單的小人物,退伍軍人,他的心比我們更偉大,他的心量比我們更大,「量大福大」。二十五年來捐七百萬出去,自己沒有一棟房子,住在菜市場的三樓。我們臺灣的領導人去看他,送給他十萬塊紅包,他高興到當場痛哭流涕,再把這個十萬塊捐去做善事。

  這就是剛才講的,他「量大福大」。看起來好像是小事,他一個月捐一萬五,對他來講,一個月收入只有三萬塊,捐一萬五,等於你一千萬捐五百萬,這樣的一個心量。所以富人、有錢人布施容易,窮人布施不簡單,那麼這是「量大福大」。

  第三個,老法師說:「行善為什麼不能消業?你要把不能夠消業的原因找出來,執著、分別,發心不夠清淨,發心有染。」所以現在很多世間人,很多人修學,他學佛很多年,他行善很多年,沒有好的果報,然後就懷疑了。

  像我一位蓮友,他就是沒有這樣聽老和尚、聽經聞法。家裡福報很大,住別墅,很喜歡做善事,哪個地方有善事他就去做。當然他也不會像我們這樣(分辨)「真善假善」,他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但是沒有正知正見,剛才這裡面講「行善不窮理」啊!

  他念佛,要求生極樂世界,他也去問通靈的,也包紅包給那個通靈的,一包都是一萬、兩萬、三萬在包。我那天聽到蓮友給我講:「你知道他現在怎麼樣嗎?有點退轉,快變成老人癡呆症。」念佛念到這個樣子,他不能消業啊!

  他有行善啊!可是他為什麼不能夠消業呢﹖我們剛才前面講的,中峰禪師和儒生的對話,他為自己嘛!他為自己,他不是為公嘛!不是為大眾嘛!所以老法師說:「有些人他會懷疑,覺得佛法不靈,轉過頭來去學其他的法門、其他的宗教。」老法師說:「這樣,業就能夠改嗎」?

  我有一位蓮友、一位師姐,認識她很久,大概也將近二十年。她早期也幫助一位法師,常常做水陸大法會,可以講說她出力出錢出得很多。但是她那一次生病,我到醫院去看她。我說:「某某師姐,妳可不可以念佛?」欸!她就不念佛,喜歡做善事不念佛。

  她子宮頸癌開三次刀,開到沒有辦法開,因為不能排尿,必須掛人工尿袋。那(生活)品質,當然就不好啦!我聽蓮友講:「她現在也不信佛」。她信什麼?她改信基督,就是老和尚講的這個例子。

  那你要反問說:「她一、二十年的行善在做什麼?」行善不能消業。老和尚講:這個發心,到底是「真善」?還是「假善」?還是「端」?還是「曲」?還是「是」?還是「非」?還是「陰」?還是「陽」?還是「偏」?還是「正」?要搞清楚。行善不能消業,是這念心,「發心的問題」。

  那麼第四個,老法師說:「行善反而變成造業」。對於善,他無法辨別「真」或是「假」、「邪」或是「正」、「偏」和「圓」。那我們必須怎麼辦?有智慧德行的人跟我們一分析,就像中峰禪師這樣分析,我們恍然大悟。沒有《了凡四訓》這樣子講,我們也不知道啊!有智慧的人跟我們講,有智慧、有德行的人跟我們分析,我們才知道:啊!原來是造業啊!

  所以你想要修善積德,得先把這些事情搞清楚,不然的話,行善變成造業。我前幾年,也碰到我一個朋友跟我講(當然他不是我們佛門中的人),他跟我講說:他認識一個朋友,懂了一點佛法,他因為會廣播,所以在廣播電臺開一個節目,然後在電臺裡面講一些,佛道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好像講起來也是頭頭是道。

  但是他裡面有賣膏藥,膏藥你聽得懂嗎?大陸朋友他就知道,跌打損傷的,賣膏藥。然後他會講一些善法,對不對?他講說做一些善事,那大家就會捐錢給他,匯過去給他,所以他很快得到名聞利養。結果我那個朋友跟我講:「隔沒多久他就死掉了,意外身亡」,行善反而變成業報,反而變成造業。

  第五個,老法師說:「善沒有善報」,照理講善要有善報,「善惡報應,如影隨形」。那有些人說:「看到這個人做善,他的子孫不發達」,剛才我們前面有講過:「這個人做惡,他的家道就非常興隆」。老和尚講說:「這個社會上的確是有這種現象,我們也常常聽說,我們也親眼看過。所以,有些人就因為這樣,而說佛法不可靠。」但是中峰禪師,到後來他跟你講:「凡情未滌,正眼未開」。

  那「善沒有善報」,我再講一個例子給各位聽,剛講說,那個行善反而變成造業,對不對?那「善沒有善報」。有一個誦經團的團長,他是開葬儀社的,他開葬儀公司兼做誦經團。他跟喪家講說:「我們幫你誦經不要錢」,照理講,聽起來好像是好事,也是好事哦!結果有一天,他們全團的成員要去幫人家誦經的時候,就在高速公路爆胎。

  爆胎以後車子不能開,就停在路肩,人怕危險,跳到護欄以外覺得比較安全。結果巧不巧,隔不到幾分鐘,一部大卡車過來,整個撞上去,撞到護欄外面,把他們的兩個團員撞死,連那個團長的太太也死掉,他們誦經團的團員也死了。

  那照理講說,他們要去誦經,怎麼還會得這個惡報?善的惡報。可是你沒有看到三世因果,你要看:他的發心是「真」?還是「假」?是「端」?還是「曲」?這要弄清楚,否則就會講說:「佛法說法不可靠啊」!

  那第六個,老法師說:「凡情未滌,正眼未開」。這剛才我已經細述很多了,那麼中峰禪師說得非常深,一般人不太懂。老法師說:「因為我們智慧沒有開,我們的法眼沒有開。」如果你往生極樂,你的慧眼就開了,你的法眼就開了。什麼叫「慧眼」?什麼叫「法眼」?什麼叫「天眼」?有些道行修行當生成就的,他就有辦法。

  我舉一個例子給各位聽,我們為什麼「正眼未開」呢?因為我們煩惱習氣重,我們的我執、法執都還在,我們有貪、瞋、癡、慢、疑。我們臺灣土城(承天禪寺)的廣欽老和尚,他修行就當生成就了,他絕對是大菩薩乘願再來的,在我們臺灣大家都非常景仰他,廣欽老和尚他也是我的師公,他的法相就在我的(講桌)後面。

  我們剛才講過道證法師,還沒有出家以前叫郭惠珍醫師,在臺北的榮民總醫院當腫瘤科的醫生,那時候她只在學佛,還沒有出家。到承天禪寺去,剛好廣欽老和尚(與)他們有合照,還有廣化老法師,也是持戒律的,還有郭惠珍醫師。那廣欽老和尚就跟郭惠珍醫師講說:「妳的大冤家要現前了」。

  我們知道郭惠珍醫師,後來出家叫道證法師,上道下證法師,她後來是得了腫瘤癌症,四十八歲,預知時至,在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六月十九日往生的。那時候道證法師還不知道她有癌症現前,廣欽老和尚光看她的人,就知道她大冤家要現前了。這叫什麼?也可以講說「天眼」,也可以講說「慧眼」,也可以講說「法眼」,他見到了。

  怎麼見到的?廣欽老和尚那一念清淨心見到了,不思議啊!那叫「三昧」。所以,三昧叫正受,定慧等持,那是甚深禪定,智慧圓滿。這叫「正眼已開」啦!他可以見到了,我們凡夫怎麼見得到呢?所以老法師說:「我們凡情未滌,正眼未開,所以我們看錯、想錯、做錯」,就會把善看成惡,把惡看成善。不去檢討反省自己的是非顛倒,反而去怪老天爺報應不公平,這樣是罪上加罪,這是第六個。

  那第七個呢?「凡夫看善跟聖人不同」。剛才我們前面講過,讀書人講說:「敬人、禮人是善,罵人、打人是惡」,對不對?中峰禪師說:「不對」。我們以後會提到的「是」和「非」,裡面就會提到子貢救人,贖人不受金;那子路救快溺死的人,他接受人家贈送牛。孔子讚歎子路,不讚歎子貢,這聖人看善,跟我們凡人看善不一樣。

  我們覺得說:子路收牛不對啊!子貢不拿錢,那操守很好啊!孔子說:「不對!子貢這樣做,以後沒有人要去贖人。」所以他們是看久遠,他們是看未來,他們會看對人世間的影響,我們凡夫都短視、看眼前,所以凡夫跟聖人看善事不一樣。

  那麼第八,老法師說:「起心動念為自己,就是惡」。那麼剛才我們已經提過了,所以如果你是自私自利,那是惡。你貪吝心沒有除掉,增加我執,成為有漏善,所以學佛學到後來,(連)佛法也不能夠貪。

  我講個笑話給各位聽,有一次某一個淨宗道場,我蓮友跟我講,這是真實的,那悟道法師也曾經到那個道場講過經。那我的蓮友,一位共修的蓮友去那邊聽《了凡四訓》。那因為我這位蓮友平常比較忙,所以就那一天沒有去,沒有做筆記,那麼第二天去,他就跟隔壁的那位蓮友講說:「昨天法師講的《了凡四訓》筆記,你借我抄一下好不好?」他說:「不要,我才不借給你」。

  你學《了凡四訓》,不就是要學袁了凡放下貪、瞋、癡、慢、疑嗎?你連筆記都不借給別人,那你學佛學幹什麼?那不是增長你的貪吝嗎?增長你的貪、瞋、癡嗎?所以為什麼修了半天,都變成「有漏善」?有漏善就是一個杯子裡面,裝水全部都在漏,一直漏一直漏,叫有漏善,所以不能出三界,「有漏善」不能出三界,「無漏善」才能出三界,才能往生淨土。

  所以老法師常跟我們講:「人家欠我們的,人家如果欠我們錢的,不要要回來。我們欠人家的,歡喜還」,那這樣子就對了。你到後來全部都捨了,捨身心世界、捨煩惱,最後捨盡,你那個智慧就會跟性德相應。

  那麼第九個,「善惡看心念」。所以這個前面有講過:「打人、罵人是惡」,讀書人是這樣子講,那「敬人、禮人是善」,這位中峰禪師都跟他一一否認。那再來(第十個),老法師開示:「利人則真,真善、假善一定要搞清楚,絕對不能夠有私心,要大公無私。」那你只要是為公,是真的,這個善是真的,利己那是私心。

  那麼第十一個,老法師說:「模仿是假的,那發心真誠利益大眾是真的,模仿別人(襲跡)是假的」。那前面講十個例子裡面,我們前面講那十個善,從楊榮那邊開始這十個善,老法師說:「為什麼他們後代的子孫,都可以得到好的果報,是什麼原因?」他說:「他們十個故事裡面,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真心、就是真誠,他們去幫助別人,絕不求一點自私自利」。

  那麼(第十二個),「有為無相」,什麼叫「有為無相」?我們剛才講說:「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你著相了就是「有為」,離相了就「無為」。所以你「不住六塵布施」,那麼所做的善事,不露痕跡,不需要人家知道,那麼你所做的這些善就是真的。

  最後講一個我蓮友的故事,來跟各位分享;我這位蓮友,他已經高壽往生了。他在十幾年前,跟我共修的過程裡面,他叫陳龍舟居士,修得非常好,他是幼稚園的一位開車的伯伯,就是載這個幼稚園的小朋友。那麼,我們平常共修是禮拜三,在三峽長壽山。

  那一天,他是要去接陳師姐和林師姐,有兩位蓮友要去山上共修;那天巧不巧,這兩位蓮友都不能夠上山,那他只好就開車回來。因為那天,後來又宣布共修取消。那麼共修取消以後,他開車回來,結果回到家的前面,大概是一百公尺的時候他車子拋錨,車子拋錨只好放在修車廠,那修車廠跟他講說:「你要差不多兩、三個小時以後再來拿車」。

  那他只好回家,他叫他回去,不要在那邊等。回到家以後,門一打開,就看到煙霧散過來。原來他中午要離開家裡的時候,他在燒開水,結果燒開水以後,他出去的時候忘記關瓦斯爐,燒開水那個水壺都已經燒得通紅,竟然也沒有燒起來,他趕快去把它關掉。

  那後來他恍然大悟說:今天中午離開,要去載那兩位蓮友共修,然後要到佛堂去,後來又沒有辦法去,取消了共修,後來又回到工廠,車子又拋錨。種種這些因緣,彷彿好像是佛菩薩在告訴他說:他家裡有這個災難。如果那個水壺燒起來,那恐怕他就是公共危險罪,就要移送法辦。

  這位陳居士他平常做資源回收,收那些環保物品來回收,平常幫助人非常地真誠,他在幫助人的過程裡面,沒有一個為自己,都是為別人。我們剛才講的「根心者真,襲跡者假」,你只要求他:「陳伯伯,你來幫我忙」,他一定很客氣地開車到你家裡,去幫助你、載你。

  結果陳居士他後來回到家以後,發現這個狀況,他就坐在椅子上反覆地思考。因為這位陳龍舟居士,我平常非常地讚歎他,他不管是念佛,不管是拜佛,不管是出坡做義工,或者在佛堂裡面共修,他心念非常單純,幾乎沒有什麼雜念,很單純的一位老菩薩。

  他就在椅子上一直思考,今天種種的這些,好像看起來很奇怪的事情,他認為說:都是佛菩薩加被,才有今天這樣的一個巧合,催促他回家。兩位師姐不去共修,佛堂的共修突然間取消,那車子到他家前面拋錨、他去修車,他平常修車一定在現場等,那一天就是老闆趕他回去說:「你回去啦!你回去啦!」這彷彿是佛菩薩叫他說:「你回去啦」!

  那位修車廠老闆堅持要讓他回家,陳居士他行善,善報得到感應,這像《太上感應篇》裡面講的:【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所以陳龍舟這個故事,我當時寫一個題目就是「福至心靈.消災免難」。我把它編入2003年7月30日,淨空老法師教我編的《現代因果報應錄》裡面的第100篇,就是他的故事。

  所以當我寫到他的故事的時候,我就做一個總結:「我們常常認為說:善沒有善報,惡沒有惡報」。老子說一句話,他說:「善跟惡,到底相差多遠呢?」老子跟我們講:「善跟惡起初不會相差太遠」,特別在我們每天的生活起居、生活裡面,我們的起心動念處。

  我們心念有時是善,有時會惡,如果我們知道道理了以後,我們加以修持反省,那麼我們到最後,我們薰習這個《太上感應篇》,我們念念都是善。到純善無惡的時候,那感應就來了,那個福報一定會增加,禍患一定會減少。

  從最初一個善念開始,就能夠轉禍為福,速度是這麼快,所以說:「心起一個善念,吉神就已經隨你;你起一個惡念,凶神就跟著你。」所以不要說:「行善沒有善報」,你功德圓滿就會「福至心靈」。就會給你感應,就像那個修車廠告訴他:「趕快回家」,這叫「福至心靈」。你沒有這個福報,你就不能夠感應道交,你如果能夠福至心靈,自然而然就可以消災免難。

  從「真善」、「假善」,一直到【有大有小】。我們只能講到【有真有假】,那麼下一回我們再來講【有端有曲】。今天講的有不妥之處,請各位同學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以上文稿僅供內部學習參考,由於水準有限,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大德批評指正。感恩頂禮!)


推薦閱讀:

吳阿敏32式太極劍視頻教程
《wwe夏日狂潮2017》完整視頻中,你最喜歡哪個女選手?
推薦董英傑視頻
「另類」視頻雲服務商盤點
精品面相學視頻15集 教程詳情

TAG:視頻 |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