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鏘鏘三人行》:「一坨X」來為你送行

多數人都在開自己的車,看

1

第一次看《鏘鏘三人行》是在十年前。去南方某地出差,在酒店打開電視,跳出來的是《鏘鏘三人行》,主講嘉賓是王朔老師,講得是他的軍區大院生活。真實幽默,輕鬆隨和,看完之後,相見恨晚。

此後多年,我成了《鏘鏘三人行》的忠實粉絲。只要有機會,都會打開電視看一會。喜歡他們儒鴻間的高論,君子間的碰撞。過了而立之年,就不再痴迷。

一則是因為他們邀請的娛樂明星越來越多;二則是因為某些嘉賓的觀點不敢苟同,卻沒有渠道溝通。因為這兩處不爽,也就慢慢淡忘了。

再次看《鏘鏘三人行》是一個多月前。

我竟成了嘉賓們的談資。

7月23號,我在公眾賬號上寫了篇文章。這篇隨手之作讓我成了網紅。坦率講,這篇私語環境下,以小號心態寫的隨筆文章,有失偏頗,不夠嚴謹。引來批評也在所難免。

有自媒體人寫文章把我罵得狗血淋頭。然後把鏈接發給我說:張老師,謝謝你製造了個熱點,讓我蹭了一篇十萬+,給你發個紅包以示感謝。

我雖不悅,也只能尷尬一笑。因為我知道自媒體人不容易。人家要運營,要數據,我當一次炮灰也無所謂;

某傳統媒體人加班到凌晨,寫完稿,發微信給我說:兄弟,你寫篇破文章,害得我加班到現在。我回之抱歉。因為人家有任務,要工作。罵兩句也應當。

2

萬萬沒想到的是,以言論自由、觀點理性為標籤的高端電視節目《鏘鏘三人行》,竟然也做了一期節目來批我。

批評倒不要緊,關鍵是吃相太難看,以至於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看了一期假的《三人行》。

這期節目一開場就讓人耳目一新。坐在小木椅上的不是什麼鴻儒大家,而是兩個陌生面孔。

竇文濤老師對要談的人和事避而不談,直接問兩位嘉賓:你們是在北京假裝生活嗎?

嘉賓劉老師說,我沒有,我從那篇文章聞到了咪蒙的味道。

嘉賓潘老師迫不及待,直奔主題:這個作者文筆之差,邏輯之不清簡直讓我驚呆啦,簡直就是一坨……。

這位潘老師為了體現自己文雅,沒有把屎字說出來。但觀眾已經不言自明。

接下來,這三位老師觀點統一地闡述了這樣一個主題:我們今天談論的是一個腦子不清楚沒學過新聞的無名小輩寫的一篇邏輯混論文筆極差像一坨屎一樣卻被無腦群眾瘋傳的自媒體爛文。

26分鐘的談話節目,竇文濤老師臉上一直浮現著他那保持了19年的迷人微笑,穿針引線,插科打諢;潘老師則腆著大肚腩,揮舞著九齒釘耙,東打一耙西打一耙;那個穿著兜兜褂的紅孩兒跟在兩人後邊,連蹦帶跳,十分歡快。

三位老師數次強調自己是科班出身。學過新聞,懂得傳播。只是不知道這三位老師是否知道有門課叫《新聞倫理學》?是否還記得新聞報道有個理念叫平衡報道?是否還記得 「減少傷害原則」和「拒絕語言暴力原則」?

同一新聞事件,中國教育電視台也做了一期節目,稍作對照,高下立判。

3

節目里,這位潘老師說我是為了紅才寫的這篇文章。我先講一下我紅了之後發生的事情:7月25號,《奇葩說》欄目組邀請我,7月30號《演說家》欄目組邀請我……還有很多。

我受寵若驚。雖然很喜歡這兩檔節目,但還是婉言謝絕了。因為我知道自己是個碼字的,既沒有三位老師的如簧巧舌,也沒有娛樂明星的過人顏值。

但是,看了《三人行》節目後,我覺得自己有些矯情。像潘老師這樣一身橫肉,兩眼邪光,滿嘴污言的老男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坐在轉椅上揮斥方遒,我為什麼就不能去上個《奇葩說》?

潘老師說我是一坨X,遺憾的是,您老人家吃x都沒趕上熱乎的。幾乎所有的媒體都蹭完了10萬+,您三位才湊在一起做了這麼一期口水節目。

潘老師好不容易被邀請去做個嘉賓,節目放在網上一個多月瀏覽量才三萬,您老人家還擔心口播了我的名字,會給我帶粉。

其實,我真的很想向《奇葩說》推薦潘老師去當嘉賓。

你老你先紅,我少我候著。

4

再來說說這位年紀輕輕,就寫過很多十萬+的劉老師。

說你年輕,是因為在博客時代,我寫百萬+的時候,你還在上大學。所以,年輕人,你沒紅過。根本不知道紅是什麼感受。

哥告訴你:紅過之後,人就像北京的秋。風輕雲淡,心若止水。

劉老師說咪蒙拉低了中國人的智商,我對您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錶示欽佩。但是,拜託你先想個辦法讓自己紅起來,你紅起來了才可以普救眾生。你要是紅不起來,中國人民都成了弱智該咋辦?

聽說《鏘鏘三人行》停播了,我十分難過。一個開了19年的火燒店倒閉,人們都會傷感兩天,更何況是一檔做了19年的高端電視節目!

像所有看過《鏘鏘三人行》的觀眾一樣,我們應該向竇文濤老師致敬!畢竟你的節目曾伴隨我多年,曾讓我開蒙。

唯一需要提醒竇老師的是:年紀大啦,不要總抱著一群年輕女性拍照,人家會說你老不正經,以才欺色。

5

愛恨情仇說完了,接下來咱們聊聊媒體。

我到現在也搞不清竇文濤老師做這期節目的初衷是什麼?但我隱約能感受到三位老師對我和自媒體人的不屑。三位老師對我的批評,我相信並非個人恩怨,應該說,你們的觀點代表了很多學院派人士。

《假裝》一文的傳播效果顛覆了你們的傳統認知,也挑戰了各位長久以來所擁有的話語霸權。但請三位老師能夠對草根後輩施之以寬容,教之以真誠。

這是屬於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帶來的變革和衝擊,不僅僅體現在經濟領域,民生領域,同樣體現在媒體傳播領域。

十年前,四大門戶如日中天,去報社挖人,他們瞧不起門戶。十年後報社關門,他們想去網媒混個一官半職,黃花菜都涼了。

19年是一種情懷,19年是一種匠心,但換個角度看,19年把一個欄目做到死,是不是也是一種不思進取的墮落?

社會在飛速發展,咱得與時俱進,不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坐在太師椅上和稀泥。你們批咪蒙,踩張五毛的時候,能不能也花三分鐘時間,思考一下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當下之中國,經濟繁榮,政通人和。每個人都在為夢想奮鬥,每個人也都有成為「網紅」的權利和機會。

所謂的精英階層是流動的,正是這種流動給了草根階層以機會,讓他們得到一些關注。也正是這種流動才會推動媒體形態的轉變,和思想文化領域的發展。

希望像竇文濤老師一樣的媒體精英們,能夠對草根後輩多一些真誠教誨,少一些陰陽怪氣。

今天,我表達了對三位老師的憤怒,也要表示對你們的感謝。我們自媒體人確實需要自律,需要向傳統媒體人學習。看了你們的節目,我做了深刻反省,並在內容製作上有所改變。算是對三位老師辛勤教誨的一點回報!

最後,向曾經陪伴我多年的《鏘鏘三人行》欄目致敬!


推薦閱讀:

發光的竇文濤和失戀
鏘鏘三人行

TAG:鏘鏘三人行 | 三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