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史觀的介紹

新史觀的介紹

吳明

一、現代化範式

主要觀點

(1)現代化史觀認為,人類社會近現代的歷史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演進的歷史,即現代化的歷史。現代化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主要是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政治現代化的主要內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現代化進程一般指在生產力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推動下,人類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主要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和轉變。

(2)其主要內容包括:①政治現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進程,即從人治到法制化、從專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內容。②經濟現代化主要指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即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自然經濟到市場化等內容。③文化現代化主是要指科學化和大眾化進程。④社會生活現代化除物質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會組織整合化等。

此外,還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會階層流動化、教育普及化、信息傳播化、人口控制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進程和經濟工業進程是的兩個主要內容,重要是把握人類歷史縱向發展的歷程。

(3)對現代化模式問題的認識:現代化模式是指各國現代化的發展道路或發展類型,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按照不同標準,可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①從現代化的動因和起步時間看,可分為內源型現代化模式,即現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該國或該地區社會內部經濟、政治和文化自然發展的結果。如:英、法等國的現代化。外源型現代化模式,即指現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開始的。如:美國、日本和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現代化進程。

②從經濟體制的特點看,可分為市場經濟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計劃經濟模式,如蘇聯的現代化;混合經濟模式,其特點是國家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在現代化過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國的現代化。

③從社會經濟的性質可分為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又可分為蘇聯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國模式(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或地區,實現民族獨立是實現現代化的前提,實現民族獨立後應儘快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實現民族獨立和現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或地區面臨的雙重任務。

(一)近代化的含義及其內容

通常情況下,現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其動力是工業化,涉及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如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軍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是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現代化)以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的演進為縱向發展主線,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進程,即從人治到法制化、從專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內容;經濟上的工業化進程,即從傳統農業到工業化、自然經濟到市場化等內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或合理化)、大眾化(或世俗化)進程;社會生活和風俗的演進,即城市化。

現代化的基本進程:現代化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原髮型,指的是西歐和北美(德國例外),主要是內部因素積累,自發轉變;一種是傳導型,大多數國家都是,主要不是內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應和學習。

從社會制度來說,有多種模式,主要有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模式。

按中國多數學者的觀點,把近代以來的現代化進程劃分為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兩個階段:第一次現代化是指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第二次現代化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化和知識經濟崛起而開始起動的新型現代化。

(二)在認識近代化(現代化)史觀時要防止幾種偏差

1.把現代化看成人類理想目標的實現。

因為現代化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需要人類的探索中糾正失誤。如工業革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生活惡化,女工、童工問題等,後來西方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進行了糾正,現在的資本主義國家福利已成為人的權利。還有如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等等。

2.現代化與西化的關係。

現代化有西化內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確的心態是既保持民族獨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學習。

3.現代化與近代化的關係。

一般來說,近代化就是現代化,二者只是在時間上的差別而已。

(三)中國近代化(現代化)的發展歷程

中國的近代化一直貫穿著兩大主題:一是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爭取繁榮富強和持續發展。

第一階段 中國近代化的開端(1840—1870年)

A.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西方世界

(A)政治方面: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少數先進國家已經確立。資產階級隊伍壯大,特別是工業資產階級力量發展壯大起來,與此同時,工人運動蓬勃發展。

(B)經濟方面: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工業革命,由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生產的時期過渡,資本主義進入自由資本主義階段。

(C)思想方面:西方經歷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思想解放運動。自由主義產生,取代重商主義。馬克思主義誕生。

(D)世界一體化進程:隨著新航路的開闢,世界一體化進程加速,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制度基本確立;與此同時,隨著資本主義國家以商品輸出為主要特徵的侵略的加劇,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B.西方的衝擊

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西方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滲透侵略。

鴉片戰爭,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同時也是中國近代化歷程的開端。

C、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第一個階段:中國在經濟、思想、政治等方面的變化與回應

(A)經濟: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自然經濟逐步解體

①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

②地主階級發起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

③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

(B)思想:固步自封→開眼看世界,向西方學習

①鴉片戰爭之前:傳統的儒家學說主導著人們的思想

②鴉片戰爭之後:開眼看世界與新思潮的萌芽

③洋務派的觀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

④中國近代第一個主張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洪仁玕《資政新篇》

⑤早期維新思想:具有資本主義要求的政治、經濟、文化主張

(C)社會: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①社會性質: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半封建──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半殖民地──中國主權的逐步喪失。

②社會矛盾: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的社會矛盾發生了變化。民族矛盾、階級矛盾並存,民族矛盾上升為國家的主要矛盾,因此,革命任務隨之發生了轉變。

③階級關係變化:產生了新的階級,即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

(D)政治:近代化過程中各階級的回應

①地主階級權力的變動:辛酉政變

②地主階級的回應:洋務運動

③農民階級的回應:太平天國

④資產階級的回應:資產階級的產生,早期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的主張。

⑤無產階級的產生:為以後的民主革命準備了新的領導階級。

第二階段整體發展階段(1895~1927年):

擔負近代化任務的主角是資產階級,近代化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全面展開。

A.政治上:政治體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維新變法運動,想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

B.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一是甲午戰爭以後民族工業初步發展,二是辛亥革命後和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

C.思想文化上:維新思想與頑固派的論戰、革命派與保皇派的論戰、新文化運動的產生等,民主主義思想廣泛傳播,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

第三階段曲折前進階段(1927~1949年):

在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極為尖銳複雜的歷史環境下,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幾乎陷入絕境。但中國無產階級開始擔負起中國近代化的任務,中國近代化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A.經濟上,國民政府統治前期,實行了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推動了經濟領域近代化進程,但官僚資本的形成和壟斷,又使民族工業的發展日益萎縮。抗戰期間,原有的工業在日本侵略下遭到嚴重摧殘。抗戰勝利後,美國壟斷資本與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相結合,又把中國近代化事業推人絕境。

B.政治上,國民政府對日本侵略的妥協退讓,對共產黨、工農群眾的屠殺影響了民主制度的正常發展;實行保甲制度和特務統治;制定「偽憲法」確認以蔣介石獨裁統治為核心的國家制度。

C.現代化的新發展:首先,體現在無產階級成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內容由實現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轉變為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再次,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為政治民主化的新發展提供科學理論。

第四階段騰飛階段(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

擔任現代化任務的主角是無產階級

A.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制定和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後來不斷對憲法進行修訂和完善;不斷完善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民主協商的政治制度;實行少數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撥亂反正,糾正冤假錯案等。

B.經濟上: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一五計劃取得經濟建設巨大成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實行改革開放,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C.思想上:1957年整風運動提出反官僚主義、反宗派主義、反主觀主義;文革後開展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鄧小平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新時期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D.外交上;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的現代化

1、求生存,為獨立:中國人民歷經國民革命運動、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長期努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的獨立,為真正意義的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2、謀發展,圖富強: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拉開了全面現代化建設的序幕。

第一階段:1949-1965年,重點發展工業化;

第二階段:1966-1976年,特點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壞;

第三階段:1978-現在,特點是改革開放和科教興國。

歷史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80年的奮鬥歷程主要是圍繞推進中國現代化而進行的。在革命戰爭時代搞武裝鬥爭乃是為了破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障礙,為推進現代化建設開闢道路,建國後的建設則是利用人民自己當家作主的有利條件發展生產力,向現代化目標迅速前進,而改革則是為了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

▲中國近代化的啟示

①國家獨立、政權鞏固、秩序穩定是實現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須解決農業問題,才能加快近代化進程,為近代化提供支撐。

③對外開放、兼收並蓄,國家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⑤科教興國是現代化的關鍵。

⑥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根據我國具體情況做出科學決策。

⑦人的現代化是現代化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

⑧鄧小平理論正確解決了新時期中國現代化道路問題。

⑨中國共產黨承擔著領導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偉大歷史任務。

▲中國近代化與現代化必須解決的兩個前提條件

①國家的獨立與民族的解放,要求從外國侵略壓迫下解放出來;

②經濟的繁榮與富強,這就必須擺脫社會生產落後,受制於外國列強的局面,要求生產力的工業化。國家的獨立與民族的解放,是生產關係問題;經濟的繁榮富強與工業化,則是生產力問題。在民族不獨立的情況下,要想實現工業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首先解決生產關係的問題,以解放生產力。

由此來認識近代中國的反帝反封建的主要任務,以及解釋洋務運動、實業救國、科學救國、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等問題,都可以得到比較清晰明白的答案。

(四)、世界近現代史按現代化進程可劃分以下幾個階段:

14、15世紀至18世紀中期,是現代化的醞釀、啟動時期;

18世紀工業革命到19世紀60年代,是現代化的發展時期;

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末,是現代化在全世界擴展時期;

20世紀上半期,是現代化的調整和震蕩時期;

二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是現代化穩定發展時期;

20世紀70年代至今,現代化進入新的高潮階段

二.整體史範式(整體史觀或全球史觀)

主要觀點 整體史觀(全球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是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演進的歷史。新航路開闢以後,世界進入整體發展階段。19世紀中後期,世界初步成為一個整體。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當代世界整體化全球化趨勢加強。人類的交往加強了世界的橫向聯繫,促進了整體化的發展。

(1)人類歷史發展過程是從分散向整體發展轉變的過程。這一轉變開始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新航路的開闢,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標誌其基本完成。

(2)生產力的發展和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兩條主線,建立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的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推動人類社會從分散走向整體發展的決定因素。

簡單地講,整體史觀就是要把握人類社會橫向發展的歷史進程,在這一進程中重視交往、強調交往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

一、專題解讀:

「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又稱為整體史觀,它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一性考察歷史,認為人類歷史由各地區間的相互閉塞到逐步開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聯繫密切,終於發展成為整體的世界歷史的客觀過程。人類文明的發展經歷了由點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終組合成世界文明的過程。自文明形成到資本主義出現,人類經歷了「點」、「面」、「片」、「圈」的文明發展;資本主義的作用則是把「圈」進一步擴大,引導出一個「世界文明」。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達過同樣的思想,即資本主義構造了「世界文明」。因此,從「整體史觀」的角度看問題,「圈」的限制被資本主義突破了,歷史繼續其「從分散到整體」的發展。這一轉變開始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新航路的開闢,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標誌其基本完成。這個過程至今仍在延續,這就是所謂的「全球化」和「區域化」。資本主義工業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構建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二、考點揭示:

⑴世界上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相互隔絕的狀態逐漸被打破,各地區、各民族間的交往日益頻繁。

⑵在經濟上,主要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外擴展。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不斷開展殖民擴張活動,在世界範圍內搶佔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

⑶在政治上,主要表現為資本主義制度逐步在世界範圍內確立和擴展。先是歐、美、亞的一些國家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隨後亞、非、拉被侵略、被奴役的國家很多也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⑷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也是其中包含的重要內容。

⑸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是整體史觀下「世界文明」構建的一個非常好的佐證。

三、知識整合

形成過程:

㈠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興起

1.14~16世紀:早期的資產階級為了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開始征服世界的活動,他們開闢了新航路,人類從以前的彼此隔絕到逐漸走向融和,由分散的世界漸漸成為一個初見全貌的整體世界;

2.17~18世紀:資本主義處於工場手工業階段,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猛烈地衝擊著過時的封建自然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提供了物質條件,但由於工場手工業時期的發展水平所限,為追求資本,資本主義開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動,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具規模,荷蘭、英國和法國相繼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並為爭奪殖民霸權爆發了一些殖民戰爭主義懷不具備改造社會和世界的能力。東西方差距拉大,亞洲的封建國家走向衰落。這些國家日益閉關自守,更加落後於世界大發展的歷史趨勢,最終造成了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局勢。

3.19世紀初~70年代以前:是蒸汽時代的資本主義,用機器生產的大工業代替了手工工場,它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的地位,而且使社會階級關係和東西方關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確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主要包括三層含義:一是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上確立;二是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基本形成;三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這一時期,歐洲國家極力侵略亞洲,形成了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國際關係格局。

㈡資本主義工業文明在全球的擴展

1.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壟斷資本主義時期:這一時期又被稱為電氣時代的資本主義,也就是有自由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這是資本主義制度走向成熟的時期,世界已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國際關係經歷了一個有相對穩定向走向世界戰爭的過程。十九世紀末,整個世界形勢較為安定,基本上沒有爆發大的國際戰爭;但隨著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深了,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逐漸形成了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和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兩大集團瘋狂的進行擴軍備戰,整個世界由和平走向動蕩,終於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一時期,隨著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狂潮和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完全形成。

2.1918~1923年:這是革命、危機和震撼交織的年代。

兩種制度並存的局面形成了,並且經歷了第一次的較量,關係由武裝對抗到和平相處;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開始解體;隨著一戰的結束,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對峙結束,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這是戰勝的協約國集團按照他們當時的力量對比對世界的重新瓜分。

3.1924~1929年,進入相對和平穩定時期的世界

由於美元的幫助和戰後開展的技術和管理的合理化運動的推動,以及海外市場的擴大,西歐各國地經濟逐漸恢復並有所發展,有些國家(如美國)還出現了經濟的繁榮;同時,各國之間的矛盾較為緩和,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包括義大利)處於相對穩定時期。在解決國際爭端方面,談判對話代替了武裝對抗,兩種社會制度也處於和平相處時期。

4.1929~1939年,世界由大危機到走向戰爭的世界。

資本主義在這一時期發生了世界性的大危機,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並且加劇了世界的緊張局勢。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逐漸解體,世界正在走向戰爭。

5.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由於德、意、日法西斯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由於英、法、美推行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由於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沒有實現聯合,儘管中國、衣索比亞、西班牙人民進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鬥爭,但是戰爭還是最終全面的爆發了。

6.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以蘇聯和美國為代表的兩種經濟模式使世界市場處於分裂狀態,兩種經濟模式在競爭與改革中謀求發展,世界整體化發展迅速。

7.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兩大主要趨勢,即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經濟全球化就是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流動,實現優化配置,並為此而逐步削減各種障礙和壁壘,其代表是1995年正式運作的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區域化是越來越多的國家依仗集團力量以促進和維護本國戰略利益,增強綜合國力和區域內參與競爭的能力,從而抵禦來自區域外競爭的一種聯合圖強戰略,其代表是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三大區域經濟集團。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化兩大趨勢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在發展中相互促進,有相互制約,共同形成對世界經濟政治及國際關係的影響。經濟區域化是經濟全球化在當前條件下的具體表現,是最終實現經濟全球化的重要途徑和步驟,經濟全球化則是經濟區域化的最後歸宿。

成因歸納:

㈠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物質基礎)。從資本主義萌芽到手工工場,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從電氣時代到信息時代,都為世界發展從分散走向整體提供了物質基礎。

㈡三次工業革命的巨大推動(推動力量)。第一次工業革命導致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形成,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技術革命使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進不步加深、世界整體發展的趨勢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㈢資本主義的長期對外擴張(推動力量)。資本主義經濟具有開放性和擴張性,它是在不停的掠奪中發展起來的。新航路開闢以後,西方國家進行的早期殖民擴張打破了各大洲之間相對孤立的狀態,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重要條件;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開拓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而大肆進行殖民擴張,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次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西方列強加緊對外進行侵略擴張,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當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正在利用其豐富的資本和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新一輪的擴張。

㈣交通與通訊技術的不斷提高(技術條件)。新航路開闢時期,在歐洲適用於遠洋航行的海船已經出現,羅盤針已在還船上普遍使用;在三次工業革命中,輪船、飛機等先進的交通工具使長途運輸變的更加方便,電話、電報等先進的通訊工具使人們同外界的聯繫變得更為快捷。這一切為世界發展從分散走向整體提供了技術條件。

「世界文明」構建中的正確態度:

㈠樹立一種全球意識。面對共同的全球性問題,有著共同的利益。這是不同文明間的對話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據。

㈡承認人類文明統一性的同時充分肯定其多樣性。一切文明都是整個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都同樣對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並無高下、優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權利和平等的地位參加文明間的對話。

㈢要有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氣氛。

㈣提倡寬容精神,承認和容許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應做到「求同存異」,努力去尋求彼此間的共同點,把分歧暫時擱置,耐心地通過對話去縮小和解決分歧,即使一時不能達成一致,也應有善於等待和相互容忍的精神,不使矛盾激化而導致衝突。

四:誤區診治和重難點解析

㈠複習本專題時,經常出現的誤區:片面的理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這個概念。

不少人認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指的就是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其實,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不僅指資本主義殖民體系,而且還包括資產階級統治在世界範圍內確立,也就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取了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之所以產生這種理解上的誤差,很大程度上是主觀上理解的膚淺片面,客觀上是由於課本中較多地強調廣大亞、非、拉地區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商品傾銷市場和投資場所,給學生造成了感覺上的錯覺。要全面而準確的理解、系統地歸納課文內容,並從理論的高度進行認識,還要注意與現實相聯繫。

㈡重難點解析:

1.從世界文明發展的整個過程來看,不同文明之間的矛盾和碰撞雖然經常發生,但它並不一定會發展成不可調和的衝突,衝突的發生也往往不單純是由於文明的差異,而主要是由於背後物質利益的推動。相反,各個不同文明之間的和平共存、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乃至交融互變,才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常態和主流。文明並不是獨立自主、自我封閉的東西,它需要通過與其他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從外界不斷獲得營養,取得新的活力,才能茁壯成長。一旦把自己封閉起來,失去前進的動力,就會僵化而趨於衰落。因此,對文明本身的發展來說,相互間的對話和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經濟

經濟全球化為我們提供的機遇方面表現為:可以實現生產要素的「晉材楚用」;

有利於實現產業發展的合理化;可以降低我們學習管理經驗的成本。

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表現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國際經濟的動蕩將成為常態;經濟全球化有可能導致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強勢經濟易於導致經濟霸權和文化霸權。

「入世」,是中國經濟走向全球化的第一步,應從五個方面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a)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是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必要條件。

b)要從戰略的高度來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化對應之策。

c)應建立一套穩健的金融運行機制,以防範金融風險。

d)應充分利用國際規則的「安全閥」來保護我國的民族產業。

e)應努力參與並推進國際間經濟關係的協調。

三.文明史範式

主要觀點 文明史觀認為,從本質上說,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就是人類創造、積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過程。人類文明史可分解為物質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會文明史。各國各地區的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

(1)人類歷史從本質上說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人類文明的發展及其人類自身的文明化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2)人類創造、積累文明的過程及其所獲得的成果是歷史的基本內容。人類文明由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構成,人類文明史可相應劃分為物質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協調互補中共同發展。

(3)按照不同的發展階段文明史可分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現代文明等。

(4)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劃分標準又可分為不同的階段,如物質文明史又可分為採集漁獵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幾個階段。

四.社會史範式

主要觀點社會史觀認為,和歷史上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問題一樣,社會問題也是史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歷史,不僅要「眼光向上」,關注「大人物」和「大事件」,還要「眼光向下」,關注「小人物」,關注與平民百姓芸芸眾生息息相關的「小事」。

(1)社會史範式主要指從社會的角度觀察歷史,著重研究歷史的結構和進程,注重分析研究廣義的社會問題包括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問題之外的所有問題。

(2)社會問題的核心就是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及其相關問題。社會問題具有廣泛性、綜合性和階段性等特點。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社會變遷史、社會日常生活史、社會習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進化和人口流動史、社會保障史、社會政策史、人與環境關係史等。

(3)西方國家提出的要解決的五大社會問題:特殊人群(失業者、退休者、殘疾人等)的收入維持、醫療健康服務、教育、住房、社會服務(社會工作)。五大社會問題構成了高三歷史複習應關注的五大重要內容。

五.革命史範式(革命史觀或階級鬥爭史範式)

主要觀點

(1)「革命史範式」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基本矛盾的學說。根據這一學說,在階級社會裡,兩大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該社會發展階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階級矛盾、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發展,便能把握住歷史發展中最本質的內涵,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性。

(2)按照這一理論框架,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大基本矛盾,爭取民族獨立以反對帝國主義,爭取社會進步以反對封建主義,是近代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並以此作為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主要標準和參照系。

(3)革命史觀雖然是以革命為基調,為主線,為主要內容,但不能把中國近代史僅僅看作是一場革命史,更不是「以農民戰爭為主線」。

高考歷史唯物史觀點集錦

以下是在分析歷史問題時必須要會運用的史學理論,無須記憶,重在理解;在進行題型訓練時,可對照使用這些理論分析問題,很有幫助。

理論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1、社會存在是社會物質生活過程,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社會存在最本質的是生產方式,它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地理環境、人口素質不起決定作用,但能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2、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思想觀念,如政治、法律、哲學、科學、道德、藝術、宗教等觀點。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反作用。

3、社會存在是一切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礎和前提。

4、社會意識的內容只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5、社會意識適應社會存在的要求而產生,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

6、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實事求是。

7、社會意識的發展與社會存在的發展是不平衡的。

8、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歷史繼承性。

9、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理論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1、生產力是一種既得力量,它所表現的是人們對於那些用來生產物質資料的自然對象和力量的關係。通俗地講,生產力是有目的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它包括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和勞動者。

2、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生產中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的共同活動和相互交換其活動的社會聯繫和社會關係。生產關係包括:(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係;(3)完全以他們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

3、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

4、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

5、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6、評價歷史現象時生產力的標準是最後的標準。

理論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1、經濟基礎是和物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的總和,是社會在其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經濟制度和經濟關係。

2、上層建築是社會的政治、法律、宗教、藝術、哲學的觀點以及同這些觀點相適應的政治、法律等設施,在階級社會中和階級消滅之前,上層建築都有階級性。政治中最本質的東西是國家政權,它是上層建築的核心。

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決定政治,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4、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最根本的,也受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影響。

理論四:階級、國家、革命、民族

1、階級鬥爭是歷史發展的直接動力。

2、國家是一種特殊的權力機關,為了維護權力機關,就要徵收賦稅,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緣的標誌來劃分國家統治下的居民。

3、國體與政體的關係。

4、革命的根本問題時政權問題。

5、社會革命是歷史發展的火車頭。

6、落後民族以武力征服先進民族而最終被後者同化。

理論五: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下的相互轉化。

4、堅持人類歷史發展具有普遍規律的前提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從個性之中歸納共性,從共性之中分析個性。

6、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理論六:量變與質變

1、量變就是事物量的變化,即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動。

2、質變就是事物性質的變化,是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

3、事物的變化發展從量變開始,而當量達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4、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是一次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並不等於事物發展變化的終結,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量變到一定程度又會引起新的質變。

理論七:否定之否定

1、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2、歷史的繼承性和發展性。

3、社會發展的曲折性和前進性,堅信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信念。

理論八:認識論

歷史上的真理,是通過實踐的檢驗。

理論九:評價歷史人物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分析制約歷史人物活動的因素:(1)分析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2)分析歷史人物的階級性;(3)分析歷史的個人品質。

3、分階段去評價每一歷史人物。

4、兩點論——分清歷史人物的功與過,重點論——抓主流。

5、透過現象看本質。

6、把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辯證地統一起來看問題。

7、個人動機總是從屬於階級和民族的。

8、個人動機與客觀效果不一至。

9、傑出人物與人民群眾的關係。

一些重點問題分析的思維模式

模式1:對比近代不平等條約:時代背景+簽約國+內容+對中國危害;

模式2:統一局面:背景+由誰統一+政權建設+地位+疆域+結局;

模式3:農業發展的表現:工具發明與改進+耕種方法+生產經驗積累+農作物種植和推廣+開墾荒地、施肥+興修水利+開發邊疆;

模式3:手工業發展的表現:手工業部門的擴展+手工業內部的分工擴大+手工業製品的工藝水平提高;

模式4:商業:商品種類+集市和城市+貨幣+對外貿易;

模式5:文化特點:時代特徵+風格+影響+世界地位+是否兼收並蓄+是否全面發展;

模式6:分析革命運動的原因和背景:矛盾衝突+誰參加誰領導+以何手段發動+導火索;

模式7:分析戰爭勝敗原因:性質+領導因素+民眾因素+戰略戰術因素+內部關係+敵方的戰備+交戰國雙方綜合國力因素+國際因素;

模式8:決定改革成敗的主要因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改革派與反對派力量對比+政治地位與權力的高低強弱+最高統治者的態度+改革的方針、措施與用人是否得當+是否觸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負擔;

模式9:資本主義產生髮展基本條件:資本+僱傭勞動力+生產技術+原料+環境+市場;

模式10:政黨成立的歷史條件:客觀條件(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主觀條件(階級條件、思想條件、組織幹部條件);

模式11:文化發展的原因:政治+經濟+民族+對外+前代;

模式12: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重視水利的興修+改革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民族融合和民族間的交流+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六.生態史觀

生態史觀認為,歷史流變中人與自然、社會系統與自然系統的關係,是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總結人類處理與自然關係的歷史經驗和歷史教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協調發展是生態史研究的主旨。生態史觀是生態學和歷史學「雜交」的產物,20世紀60~70年代以來發展很快。生態史觀認為,史學研究應從關注歷史上的人轉換為關注歷史上的人與自然及其二者的關係。生產力是溝通人與自然關係的橋樑。生產力是人類利用、改造和保護自然的能力。生態史觀認為,評估歷史流變中人類的活動,應兼顧人類和自然(包括各物種乃至整個地球)、近期與遠期、局部和整體的利益。維護社會系統與自然系統的動態平衡,是能思維有意識的人類不可推御的責任

生態史題目出現於高考歷史試題之中,絕非偶然,下列因素使之必然出現:首先,生態惡化、環境污染已是人類面臨的一大問題,而且是一個難題,急待解決。在此背景下,人們更加關注現實生活中和歷史上的生態環境問題。其次,我國已將生態文明作為「小康社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而要建設生態文明,就必需總結和借鑒人類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經驗,總結和記取破壞生態環境的教訓。再次,生態史學已成為歷史學中的「顯學」,它的發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為生態史試題的命制創造了良好的學術條件。最後,歷史課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導年青一代從歷史的角度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培養和增強其生態環保意識,是歷史學科的責任。據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說,生態史試題的出現及其受到重視是必然的。

把握生態史觀有一定難度,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對於高三師生來說,可採用以下的便捷方法:藉助近年高考歷史試卷生態史題目(含「參考答案」)中的理論性陳述來了解和把握生態史觀的精髓。為便於大家利用這一資源,現將重要內容摘抄如下:

就人與自然的關係,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論斷:恩格斯說:「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於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馬克思說:「我們這個世界面臨的兩大變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轉引自2008年「文綜」四川卷I第39題)。

人地關係示意圖(采自2004年「文綜」天津卷第39題)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幾千年的文明史是人類不斷地認識、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歷史,也是人與自然資源的矛盾不斷加深的歷史。在傳統農業社會,存在著人口與土地等資源的矛盾。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數量的增加,人口與礦產等資源的矛盾又進一步凸顯出來。人口膨脹與自然資源短缺的矛盾,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要樹立人類資源危機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摘自2005年「文綜」北京卷第39題)

從長時段看,氣候變化影響人的活動,而人的生產與生活也影響了氣候和環境。(摘自2006年歷史上海卷第37題)

自然界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並受自然條件和自然規律的制約。人能夠認識自然界的規律,並以這種認識為指導改造自然界來滿足人類的需要,人類的認識、活動對自然界產生直接與間接、積極與消極的多方面的影響,人們在改造自然的同時應更注意保護自然,以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只有合理地解決了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摘自2008年「文綜」四川卷I第39題「參考答案」)

人與自然的關係處於普遍的聯繫之中,因此,我們對自然進行開發利用不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後果,也要看到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不僅要看到短期後果,也應看到長期後果;不僅要看到局部後果,也應看到整體或更大範圍的影響。(摘自2005年「文綜」全國卷III第39題「參考答案」)

簡略梳理人與自然關係史

(1)縱向梳理

在漁獵時代,人類數量有限,生產生活方式原始,對自然的影響(保護和破壞)都十分有限。

在農業時代,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從事農業生產,同時局部地破壞了生態環境。

在工業時代,人類更大規模更廣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範圍內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

在未來時代(後工業時代或知識經濟時代或信息時代),我們應充滿信心地相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時代」一定會到來。

(2)橫向梳理

從人口與環境的關係、人與氣候的關係、人與土地資源的關係、人與水資源(江河湖海等)的關係、人與生物資源的關係、人與礦產資源的關係等方面,更具體地分析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上的得與失。

七.綜合應用

近年來的高考歷史試題在考查新史學範式時大多突出把幾種史學範式結合、比較進行考查,突出歷史研究的視角和歷史研究方法。

再如,對近代西方列強強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問題:

①從革命史範式看,它是西方列強對華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的基地,使中國經濟主權受到嚴重損害,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是列強殖民侵略的重要標誌。

②從現代化範式角度看,它促進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是中國近代工業的誕生地和相對集中的地區,推動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③從整體史觀角度看,它加強了中國和世界的聯繫(儘管是被動的,但是是客觀事實),使中國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從文明史範式角度看,它是中國了解和學習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國傳統農業文明最早開始向近代工業文明的地方。

⑤從社會史範式角度看,它是傳統農業文明與近代工業文明最早交匯的地方,在思想觀念、禮儀交往、生活習俗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產生出相應的社會問題。這一考查趨向值得廣大師生關注。

了解幾種重要新史觀的精髓

近年來,現代化史觀、整體史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社會史觀和生態史觀明顯地影響著高考歷史試題的命制,對新史觀我們應有初步的了解。這五種史觀的要義,可概述如下:

現代化史觀認為,人類社會近現代的歷史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演進的歷史,即現代化的歷史。現代化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現代化。經濟現代代主要是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政治現代化的主要內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

整體史觀(全球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是從分散發展到整體發展演進的歷史。新航路開闢以後,世界進入整體發展階段。19世紀中後期,世界初步成為一個整體。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當代世界整體化全球化趨勢加強。人類的交往加強了世界的橫向聯繫,促進了整體化的發展。

文明史觀認為,從本質上說,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就是人類創造、積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過程。人類文明史可分解為物質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會文明史。各國各地區的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

社會史觀認為,和歷史上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問題一樣,社會問題也是史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歷史,不僅要「眼光向上」,關注「大人物」和「大事件」,還要「眼光向下」,關注「小人物」,關注與平民百姓芸芸眾生息息相關的「小事」。

生態史觀認為,歷史流變中人與自然、社會系統與自然系統的關係,是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總結人類處理與自然關係的歷史經驗和歷史教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協調發展是生態史研究的主旨。

史觀問題首先是認識歷史的視角問題,新史觀為我們認識歷史提供了新的視角。史觀問題也是歷史闡釋體系問題,新史觀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歷史闡釋體系。我們應運用新史觀去引領歷史知識的複習,讓歷史學習具有時代活力,適應高考歷史試題的變化。


推薦閱讀:

道教神聖介紹
[轉載]原型翻模材料介紹
名茶介紹
碧螺春明前明後區分介紹
釣魚大全之二:漁具介紹

TAG: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