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太極圖說》釋義:

[原文] 自無極而太極。[ 譯 ]宇宙之初,無極為天地之始,而太極為萬物生化之母。持涌按:無極與太極的關係,可用《道德經》首章雲:"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又雲:「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所以,無極與太極就是無和有的關係。"自無極而太極",含有"從無向有演化"一層意思。而朱子刪掉第一字"自",變成"無極而太極"後,抹殺了無→有的創生演化關係,是刻意彰顯儒家的"太極"本體論。至此,"無極"二字變成了形容詞,形容"太極"的無有極至。"無極而太極",就成了"無有極至的極至之理"。我們以為,無極是先於太極存在的,而且是時間上先於太極存在,理所當然這同時是邏輯上的先在性。其實,依《道德經》來釋"無極"和"太極"的關係,除了以"無"和"有"關係可釋二者關係外,還可以"道"和"德"關係來釋二者關係。"無極"就是"道","太極"就是"德",這完全符合周子的"太極一誠"本體論,這裡"德"就是"誠",德之性,為"朴""真",而真即誠,可見周子的"誠"實來源於《道德經》中的"朴""真"的啟示,只不過依道家,"道"仍是"體","德"之"朴""真"乃是"用"而已。當然以"道氣"學說來釋,"無極"仍然是"道","太極"則為"混元一氣耳"。因此,無極作道之"體",太極作道之"用"來解比較合理。淺作此疏解,只是從另角度釋解"無極"和"太極"關係而已。[原文]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 譯 ]宇宙之初是從「無極」之理的信息狀態內涵著「太極」混元一氣能量狀態。「太極」狀態運動起來就生出「陽氣」。而當運動致極點(速度達到極快,規模達到極大時),就會物極必反產生靜(運動中的平衡即相對靜止)的感覺。這種「靜」的狀態就生出「陰氣」。當這種「靜」的狀態達到極致(靜中蓄積了充足的能量,有能力打破動態平衡)的時候,就會重新運動(加速擴張)。動和靜,互相成為對方存在的根據;分出了陰陽以後,兩個儀態(對立統一的兩個能量形態)就確立起來。持涌按:若從宇宙化生具體過程言"動靜",太極因動的推助而生陽氣,因靜的止積而生陰氣,陰陽二氣是構成宇宙化生的基本條件。在宇宙演化過程中,動靜起到推力作用,動的過程發展到極至便轉而為靜,靜的狀態也不是永恆的,靜到極至,復轉化為動。其實,陰陽是太極一氣的兩種狀態,其動者稱陽,而靜者稱陰,靜非真靜,是動極之謂,所謂"大動若靜",是動極而有不動的假相。由是可知,動靜實乃互涵,靜是動的另一形態也。這裡的動靜是氣化流行的寫照,動與靜俱是動的狀態,故動靜互涵,互為其根,動由靜出,靜因動生。無極之道體"行"則太極之一氣"動",氣動之極則靜生,靜至於其極而顯動相。切要注意,這裡"動靜"和常識上的針對具體某物講的"動靜」不同,常識上某物的動靜是局部的動靜,是可以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短暫的動靜,常識動靜是有相對穩定性的,動便是動,靜便是靜,事物性質並不因此而發生變化。周子《通書》曰:"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周子在這裡進一步把"動"區分為"物之動」和"神之動"。物之動即經驗世界中的物理事實,其現象皆動靜分明,所謂"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而"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就是對形而上道的神之動的體認。其表達的是:道有動靜,而動靜非經驗世界的動靜,言動言靜,比擬而已。而"神也",是指這種"動靜"是無極道體"神用莫測"神動神靜的結果。道體的神用莫測,神動神靜,就是萬物生生造化的內因。所以,李道純曰:"知無極而太極,即是知虛化神,有神則有感。神感動而生氣,即動而生陽也…。"其實,道體這種神動神靜,神用莫測境界,不是直線思考所能把握的。所以,周子只好以"動而無動,靜而無靜"之類弔詭語詞來描述形而上的境界。"動而無動",是說道體之動,無有動相。動,是說道體不是抽象的死體,它混然一體而虛靜靈明,而這虛靜靈明混然一體之動,是無有動相的。"靜而無靜",是說虛寂靈明的道體之寂靜,亦無靜相。動而無動相,是為至動,至動不與靜相對,所以亦無所謂動(至動無動)。靜而無靜相,是謂至靜,至靜不與動相對,所以亦無所謂靜(至靜無靜)。這就是道體"即動即靜,非動非靜"之神用。台灣理學大家蔡仁厚先生認為,"動而無動"只是無動相,不是不動,若真是不動,便只是靜而已。"靜而無靜"只是無靜相,不是不靜,若真是不靜,便只是動而已。"非不動不靜",表示道體之神用有動義與靜義,亦實可以動靜去體會;只是其動是"動而無動」之動,其靜是"靜而無靜"之靜。而所謂"即動即靜,非動非靜"中的"非動",則只是遮動相,遮動相併非遮動,亦非即只是靜也,故靜而無靜矣;其中之"非靜",亦只是遮靜相,遮靜相併非遮靜,亦非即只是動也,故動而無動矣"。蔡先生對道體的神靜神動之用作了絕妙說明。關於太極動靜陰陽關係,實應把宇宙演化論攝於本體論的妙用中來合參體會。[原文]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譯]由於陰陽的變化與融合,就生出了水、火、木、金、土這五種能量形態。五氣運行天地間(五行),按照順序分布與排列,春夏秋冬四季就出現了。所以:五行,起始(統一)於陰陽;陰陽,起始(統一)於太極;太極,本就是無極。持涌按:這裡的水、火、木、金、土是先天五行次序,也是宇宙最初開闢的生長次序。太極動而生陽,由於這先天陽氣的發展,於是產生出水,即天一生水。靜而生陰,先天陰氣的發展,就產生火,即地二生火。同樣的道理,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先天的五行是倒轉的,即水的逆行,產生金;火的逆行,產生木。金木水火在運行時就混合成土。待五種氣產生了之後,它運行的次序就不是原來生長的次序,變成了由木開始,本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即木、火、土、金、水,這就是後天五行的次序。先天五行產生之後,就由先天到後天,於是五行的運行就離開了先天的範疇,到了後天範疇,於是改順序為木火土金水依次運行,這就是五氣順布。[原文]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譯]五行產生之後,它們各自就具有了其自身的特性。無極的真髓,陰陽、五行的精華,互相進行著巧妙的融合與凝聚。具有乾健之性一類生成陽男之氣,具有坤柔之性一類生成陰女之氣。這兩種形態的氣相互交感融合就造化衍生出萬物。[原文]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譯]萬物生生不息,所以宇宙也就變化無窮。只有人類 ,得到了太極中最優秀的真性 、陰陽五行的精粹 ,因此在萬物中它最靈慧 (最具神識能力)。人的形體一旦生成,精神、思想也就開始發出知覺了 。人身體里五行(氣)之性逐步與外界人事社會互相感應而影響,受外界的感染、變動,於是就產生了後天善惡觀念。從此,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就出現和發生了。[原文]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譯]聖人定下 「中正仁義 」的原則並提倡「主靜」(先天之靜,無極之本性)的修養方法。這就確立了做人的根本準則 。所以聖人的德性與天地相符,明智與日月相合,行事的次序與四時的推移相協調,趨吉避凶,與鬼神的功能相一致。持涌按:周子在此指出要以主靜的德性修養方法,來立人極,以此回歸天性,與天性合一。這裡的"靜"不是動靜相對待之靜,動靜相對之靜是後天之靜。這裡的"靜"專指作為形而上無極之道體的本性。《老子》曰:"歸根曰靜,靜曰復命"。道的本體就是先天虛靜。因此無極的本性也就是靜。而主靜就是要回歸到本源的無極狀態。《禮記》所言"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以儒家而言"天理""天性"就是這個"靜"。故劉宗周曰:"循理故靜,非動靜對待之謂"。"主靜立人極"的主靜,就是《老子》所說"靜曰復命"。通過回到先天之虛靜道體狀態,來歸根復天命,而"天命謂之性",也就是復性,回歸人的天性了。所以周子自注"無欲故靜",就不能簡單地指無慾念牽動而心境平和安靜,而是指無慾念牽動才進入"靜"的內容,進而體驗到作為無極道體的虛靜明通,從而回歸心體純一虛靜本體境界。如周子在《通書》中言:"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依儒家,這裡"靜虛"就是心之本體,"動直"就是心體之用。無欲則靜虛動直,動直是在靜虛之心體,明澈無滯,感而邃通,隨事感應而引發的必然行為。"動直則公,公則溥」,就是指動直則公正廉明,對己對人對物無私意偏失,能夠遍體萬物而不遺,這就達到聖人立人極而守中正仁義的境界了。依道家以靜立極修行,則如李道純所言:"所謂靜者,非不動,若以不動為靜,土石皆可聖也。《通書》雲:"動而無靜,物也"。是謂動中之靜,真靜也。…若復有人以靜立基,向平常踐履處攝動心,除妄情,息正氣,養元精,自然於寂然不動中,感通於萬物也。…恁么則靜亦靜,動亦靜;動而應物,其體常靜。是謂真靜。真靜而後心清靜,身清靜,而後一切清靜。一切清靜,天下將自正。"[原文]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譯]君子按照這個原則來修身 ,總是吉利,小人違背它行事,難免兇險。所以說:確立天道的準則,叫做陰和陽;確立地道的準則,叫做柔和剛;確立人道的準則叫做仁和義。 [原文]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譯]也可以說:開始到終結總是周而復始進行的。「開始」是前一過程的終結,「終結」是下一過程的開始。由此,我們也就可以悟出生與死的規律和道理了。持涌按:死生即是終始,推其始,則知生有自來,返其終,則知死有所歸。莊子曰:"通天下一氣耳。"由無極一太極一陰陽一五行一萬物"實乃"道氣"的演化。所以,生和死根本上是氣的聚散問題。人來自宇宙陰陽五氣聚合,待陰陽五氣分散,回歸宇宙,人就死亡,人自然回歸無極也。"未知生,焉知死?"今得生死之理矣!明此理,死有懼

乎?[原文]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譯]這就是偉大的《周易》向我們揭示的道理!這道理說出了世界的真正根源和本質!


推薦閱讀:

朱天才大師講太極
太極散手
太極八卦掌 | 南拳第三段
太極雜說 106
第二章拳鄉覓高師《我的太極之路》連載

TAG:太極 | 釋義 | 周敦頤 | 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