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靜有益生命健康

一 清靜有益生命健康 作者:張繼禹

「清靜」既是道教重要的教義思想,也是道教重要的養生方法,還是生髮智慧的源泉。《道德經》中說:「清靜為天下正。」宇宙萬物雖然複雜萬端,但終會復歸於寂靜虛無的本初。《道德經》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人雖然會有喜怒哀樂,但也會歸於寂靜圓明的自然本性。因此,《道德經》提出要「致虛極,守靜篤」。道教還有一部專門論述清靜的經典,就是《清靜經》。該經中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如果能保持清靜的心態對待周遭一切,就能體悟天地之道。一切生命,都是從「靜」態中生長、從「靜」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粒種子、一個胚芽,會靜悄悄地開成花朵、長成樹苗;人的生命和生命活力的保持,也需要通過靜養得到生息,所以道教倡導要以自然為本,清靜為基。人生若能努力致虛守靜,即努力達到虛無寂寥的極致,堅守那種清靜無為的層次,拋卻世事的紛繁蕪雜,讓心靈歸於寧靜,自然也就擁有了快樂而安寧的生活,也擁有了生命健康的基本要素。

   一、清靜才能契合至道。《南華經》中記載:黃帝曾經在崆峒山向廣成子問至道,也就是求教如何修身與長生的妙道。廣成子教之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也就是說,不要求去看,不要求去聽,專一精神歸於清靜,形體自然會走向正道,必定要靜寂,必定要清心,不要勞動你的形體,不要動搖你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長生。眼睛不看,耳朵不聽,心裡就不會思慮,精神自會與形體冥合,形體也就長生了。不要動搖心志,不要因外物動心。多用心智,是產生禍害的根源。在這裡,廣成子告訴黃帝至道的目的是要長生,而要達到長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抱神以靜」,也就是要讓精神歸於清靜。怎樣做才能歸於清靜呢?就是要做到「目無所見,耳無所聽,心無所知」。太上老子曾告誡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因此,太上老子說:只有保持「清靜」,才能「為天下正」。清靜境界才是眾人所應追求的目標,才是大道之圓滿的體現,如此去立身處世養生,才會得到成功。

   二、靜則有益心身健康。生命的健康,首先取決於個人的心態情緒,在道教的修養來說就是個人的心性。通過修持修鍊以達到心和、神安,則有益於心身健康。靜則可以使人心和,靜則可以使人神安,靜則可以使人恬淡虛明。道書《七部語要》說:神靜而心和,心和而神全。一個人若能做到恬淡、虛靜,在道德水準上就達到了一種高度,生活得自然平和,不會被外因所擾,不論生活環境如何,都不會憂思困苦。要想生活自由自在,首先要有一顆自在的心,要想心靈從容淡定,首先要有一種從容淡定的生活態度。即使處於一個功利的環境,不得不為生存逐利,也不能為了名利拋棄自身品德。要加深修為,讓內在的寧靜抵禦外在的誘惑,一個內心淡定的人,往往可以看穿表面的浮華,直接看到本質,因而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莊子也曾說過,恬淡,寂靜,無為,虛靜,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質,聖人安靜無為則平易,平易而後能恬靜淡泊,憂患邪氣便不會入侵,也因此才能道德完備而不會神虧氣損。惟其如此,他才沒有災害,沒有物累。生時無心,浮游於世,死時像休息般靜寂,沒有思慮,沒有預謀,光亮而不顯耀,誠信而不必事先約定,睡時不會做夢,醒時沒有憂愁,終日神清氣爽,靈魂從不疲憊,純凈而不混雜,專一而不變動,淡泊無為以順應自然,才是養神護氣的至道。達於至道,必須有一顆清靜之心,也就是我們常引以為鑒的一句話:「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守住心靈的寧靜,等於守住內心的真善美、積極樂觀的陣地。《道德經》第三十一章說,「恬淡為上」,在煩亂的時代我們不妨多倡導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

   三、靜則可以幫助療疾。陳攖寧先生在所著《靜功療養法問答》中總結說:凡一切本元虧損之病,如頭暈、腦脹、眼花、耳鳴、心跳、膽怯、失眠、惡夢、情緒紛亂、遇事善忘、上重下輕、肌肉瘦削、少食不夠營養、多食不能消化、工作不耐疲勞、生活不感興趣,這些癥狀,服藥難見功效,檢驗身體又不知病在何處,唯一的方法,只有靠病人自己用靜療養,可望痊癒。前不久我曾在報刊上讀到一篇介紹〈靜坐冥想的療效〉的文章,文章也認為,靜坐冥想,方便、容易、不花錢,對心身卻大有裨益。有益於增強免役力、調節心臟與血壓;能有效減緩慢性疼痛和幫助治療癌症。

   靜功何以能有益於一些疾病的治療呢?從理論和實踐中道教認為,心靜則神清,心定則神凝,心虛則神守,心滅則神活。要在一個「神」字,「神」在則形健,也就是人們形容一個人健康總是說真精神。所以在古代有一個叫郭伯康的人遇到一位仙翁傳授他保身衛生之術就告誡他說:「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對此,陳攖寧先生也說:人們身體上原有天然抗病的力量,但因身體衰弱或遇到其它障礙,致使抗病力量發揮不出來。靜功即是幫助他消除障礙、恢復自己本能,把原有的力量發揮出來,病就可望逐漸向愈。

   四、清靜可以生長智慧。《坐忘論》中說:「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所以道教教義中有「明心見性」的實踐原則,以清靜心地為初地法門,主張十二時中,念念清靜,不被各種虛幻世情蒙昧真源,常處如虛空,逍遙自在。《晉真人語錄》說:「只要無心,無念,不著一切物,澄澄湛湛,內外無事,乃是見性。」所謂無心、無念、不著,乃心不染著外境之義。不過,保持心地清靜還僅是修性的第一步,尚須進一步將清靜心地的念頭也加以泯滅,達到《清靜經》所說的「寂無所寂」,才算功夫精進。元尹志平說:「物慾凈盡,一性空虛,此禪家謂之空寂,吾教謂之清靜,此猶未也。至寂無所寂之地,則近矣。」善於養心的人,悲哀或快樂都不能改換他心靈的平靜,面對繁雜難解之事,處之泰然,是道德完美的表現。是以《道德經》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重能制約輕,靜能主宰躁,為人輕浮,就失去根本,被人鄙視,難以為尊;做事急躁,就喪失了主動,難以成事。只有象水一樣,靜之才能澄清。肖天石先生在其所著《道家養生學概要》一書中說:人貴能心靜神清,心靜則泰然自得,萬事不足以撓之;神清則燭照朗然,萬物不足以亂之。靜時察萬事,自然皆有把柄;清時觀萬物,自然皆有春意。清靜二字,一生受用不盡,非富貴中人所能得也。並說:唯修道習靜,非徒以養生為事,尤在其「靜能增慧,靜能開悟,靜能入聖,靜能證道」。 五、如何練習靜坐。靜坐之法,從理論上說要在一個靜字,靜之要訣則是心字,靜心是入門的要訣,若心不能清靜,則一切修行之法,皆無從落腳生根。故靜坐之要在靜心,靜心之要則在養心息心,或曰收心煉心。天玄子曾曰:養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廣、心正、心平、心定、心靜。從而去掉凡常之時的慾念之心,攀緣之心,忿恨之心,恐懼之心,好惡之心,浮競之心等。《玄關秘論》中則說:心牽於事,火動於中。心火既動,真精必搖。故當死心以養氣,息機以死心。因為種種念慮皆由心生,故當息心不動,讓思慮的心死而無生。只有思慮之心死而無生,才能顯見到我們真心,也就是我們的道心,如若父母未生前的本來之心,如此才能歸根於靜。呂祖曾說:無念方能靜,靜中氣自平;氣平息乃住,息住自歸根;歸根見本性,見性始為真。

   息心以靜的方法,在靜功實踐中,也可以通過數息或聽息的方法鍛煉。所謂聽息,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初下手時只用耳根聽不用意識,只要自然覺得一呼一吸就行,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淺深皆任其自然變化,不用意識去支配。所謂數息,用兩眼觀看自己的鼻尖,並同時用意數鼻中呼吸出入的次數,要訣貴在勿忘勿助,數到幾百次後,心中自然安靜。對起首做功夫的時候,不論是坐是卧,總要周身放鬆,不使它有局部的緊張,不讓它有絲毫的拘束,自己感覺非常的適意,做得恰到好處時,時間雖然經過長久,心中並不厭煩,身上也沒有酸疼、麻木各種難以忍受的情況,這樣就是肉體已經得到安靜了,但思想上的纏縛尚未解除。再進一步,做到心無雜念,萬緣放下,已往事情不回憶,眼前事情不牽掛,未來事情不預計,腦筋完全休息,這樣就是精神得到安靜了。其要在於輕鬆與自然。

  六、常應要保持常靜。《清靜經》說「真常應物」,要「常應常靜」,才能達到「常清靜」的境界。呂祖也說:「真常須應物,應物而不迷。」我們都知道,在無事時保持心靈的清靜是比較容易的,要在日常勞碌中始終保持心靈的清靜,可就太難了。而道教修行,就是要「常應常靜」,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如同明鏡,物來則照,物去則鏡中無影。而要做到這一點,其一,是要心有主宰,不為物轉。無論順境逆境,無論富貴貧賤,始終不放棄自己的人生目標,始終如一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心靜如水,恬淡自適。在處理紛繁複雜的世事過程中,要遵循《南華真經》所說的「去智與故,循天之理」的原則,即按事情當然之理去做,而不要逞小聰明,不要有私心雜念。這樣,才能不患得患失,才能保持心靈的寧靜。其二,是要澄心遣欲。《清靜經》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故常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一者是遣欲,二則是澄心,首須要的是攝念歸靜,行住坐卧,皆能存心於心而不外移,讓心返居在神室之中,少思少慮,少念少欲,以至無思無慮,無念無欲,寂然不動,方能常應常靜,達於真靜。

   靜與清相連,清與濁對應,彼此有著相生相化的關係。老子曾說過:有道之士,性體圓明,湛然清澈,處於萬物之中,與天地渾然一體,民之所樂則樂,民之所憂則憂,和光同塵,沒有什麼區別。那麼,誰能除盡後天的七情六慾,盪盡塵俗一切污濁,使其心寧靜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自然,不染不著,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清靜經》中進一步闡釋為:「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指出「清」和「濁」是「道」表現出來的兩個不同側面。所以,在人生觀中,就清與濁這兩個方面而言,後者必須服從於前者,因為老子是本著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來闡述大道的,所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必須與自然相協調,這樣才能以萬物養育群生。

   現代社會中,痛苦的主要來源是心理的失衡,浮躁的心境使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失衡與浮躁使我們的健康堪憂;雲淡風清後才能顯露風景之秀美,平心靜氣時才會與靈魂對話,恬淡與靜心才能使我們的健康得到基本保衛。有人曾說「越是寧靜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圍的景色和滿天的繁星」。我們的心也是如此,唯有擁有一顆沒有動亂、無有爭執、寧靜安詳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來面目,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種矛盾。我們都在追求人生的幸福快樂,而快樂就來自於一種空明的心境、一種內心的自由與安寧,歸根到底是健康的心身。

生活中如何靜心? 作者:史飛翔

早期禪宗有這樣一樁公案:達摩面壁。二祖立雪斷臂云:「弟子心未安,乞師安心。」摩云:「將心來,與汝安。」祖云:「覓心了不可得。」摩云:「為汝安心竟!」達摩安心意在告訴我們,煩惱本空,罪業本無自性,識心寂滅,沒有妄想動念處,就是正覺,就是佛道。一個人如果能夠保持一顆平靜不亂的真心,佛性當下就會開顯。

何謂「靜心」?靜心就是將心安靜下來。老子曰,「清靜為天下正」、「致虛極、守靜篤」、「清靜無為」、「致虛守靜」;莊子言,「恬以養志」;諸葛孔明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澹泊無以明志」。靜心,靜氣,靜觀、靜坐,靜思;「靜夜悟道」、「靜中觀心」、「靜顯本體」。靜者,思通千載,心游萬仞也。心靜則無欲,無欲則平和,平和則順達。

人最難得就是靜心。人一旦入了靜,即可無妄無欲,無怨無悔,跳出名韁利鎖,任憑一生淡泊。靜不僅是一種心理的狀態,更是一種精神的境界,是一種崇高,是一種理想,是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大徹大悟之後的一種清醒和智慧。

遺憾的是,今人對靜心大多置若罔聞。不是不知理,而是無暇顧。現代社會的最大特徵就是忙。——忙,盲,茫,成了今天的眾生相。但是憑心而論,每一個人在內心深處無不是嚮往寧靜。所謂幸福,無非是靈魂的安寧。生活的本質就是平靜。「心地平靜,青山綠水」。平靜即淡泊,淡泊即不妄,不妄就能幸福。

那麼,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靜心呢?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做起。

一、要有形而上的思考

《易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要靜心首先要從思想層面上解決那些困擾人生的根本問題。如: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能為人生找到一個支點和方向。哲學家康德曾說,「有兩種東西,我們對它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所喚起的那種越來越大的驚奇和敬畏就會充溢我們的心靈,這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確如此,一個人只有做到驚宇宙之神奇,思蒼穹之奧妙,探人生之本真,感生世之哀樂,方能意識到自身的渺小,從而對世界保持一種敬畏之心。

二、要有哲學的眼光和頭腦

黑格爾說過,一個國家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宇沒有佛像。對於個人同樣如此,「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意義」。哲學是智慧的學問。哲學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人生的真諦。要靜心就要多少懂一點哲學。

三、要有宗教的情懷

宗教作為人類叩問世界的一種形式它對於人自身的存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愛因斯坦曾說過:「宇宙的宗教感是科學研究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科學沒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沒有科學就像瞎子。」在我看來,宗教是目前人類所能觸及到的最高智慧。人要認識世界僅靠理性與邏輯是遠遠不夠的。宗教的強大生命力源於它對世界和人生執著的探求。宗教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解釋世界、解釋人生。宗教的力量來自它對人自身的關懷,一種終極的關懷。宗教關注的是整個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宗教能夠給人以科學的眼光、哲學的頭腦以及一顆博大的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之心。宗教的本質就是教人如何在繽紛陸離、變幻莫測的塵世,在驚濤駭浪、漂泊不定的人生中,尋找一個信念的支撐,建立起一個「精神的家園」。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是大海上的一次航行的話,那麼宗教信仰就如同一座燈塔,指引著人衝破迷霧,饒過暗礁,安全的抵達人生的彼岸。

四、要接觸文學藝術

就本質而言,文學藝術與宗教一樣是一種壓根就不存在的「真實」。但它卻是人類的一種有意識的自我欺騙、是人類用以拯救自己的一種自救行為。文學藝術是逃避現實的一種理想場所。文學藝術可以軟化人的心靈。文學藝術可以喚起人的同情、悲憫與人道主義精神。文學藝術可以使人建立起一種崇高感、使命感。生命中有了文學藝術的感染熏陶,生活就不至於那麼枯燥無味,人就不至於無所事事、不知所從。

五、要學會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做人的養分

儒釋道三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也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和精髓。儒釋道作為一種文化命脈和精神基因,早已深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和血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寶庫。儒家剛健有為,積極入世,以天下為己任,提倡「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佛家萬事看空,消極出世,慈悲為懷,普渡眾生;道家清靜無為,返璞歸真,以柔克剛,安時處順。「以佛修心,以道養身,以儒治世」是中國古代士人的修行處世之道;而「入於儒,出於道,逃於佛」則是中國古代士人的精神生活藝術。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有這樣一個基本的認識:「以易生智,以道養命,以佛開悟,以儒修身」,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世用,以老子思想來謀身,以庄禪思想來修心(娛樂)。對此,南懷瑾先生有一個精彩的比喻,說:「儒家是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沒有精神食糧;佛家是百貨店,像大都市的百貨公司,各式各樣的日用品俱備,隨時可以去逛逛,有錢就選購一些回來,沒有錢則觀光一番,無人阻攔,但裡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東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這裡,我想強調一下佛教。佛教雖說產至印度,屬外來文化,但佛教從它踏上東土的第一天起,無時不在尋求著「中國化」、「本土化」。禪宗的創立即是最好的證明。佛教的傳入對儒家和道家影響很大,它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沒有佛教,中國的傳統文化就不會保留的如此完整。然而,世人對佛教多有誤解,認為佛教是迷信。豈不知,佛教本身是無神教,對宇宙人生有著獨到的解釋。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稱讚佛教徒處在人類辯證思維的較高發展階段。愛因斯坦認為佛教的「知覺了知」是「一切真正科學的原動力」——「如果說有哪一個宗教可以應對於現代科學要求的話,那一定是佛教了。」孫中山先生也說:「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

六、要學會使生活藝術化

現代作家周作人在文章中這樣說:「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 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鍊愈好。」同樣,林語堂先生一生都在倡導一種「人生的藝術」。他說,中國人最懂得生活的藝術。他們常常是白天工作、晚上看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朱光潛先生說:「我有兩種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種方法里,我把自己擺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塊玩把戲;在第二種方法里,我把自己擺在後台,袖手旁觀在那兒裝腔作勢。」有道是:「上場應念下場白;看戲無非做戲人」。既然天下事無非是戲,世上人又何須認真?我們姑且「白天工作、晚上看戲」,靜靜享受那人生的盛宴。

七、要學會樂天知命

同樣是人,有人既蠢且愚卻官居王侯,有人才大如海卻終生落魄;有人碌碌無為卻飛黃騰達,有人孜孜以求卻窮困潦倒。你可以不信命,但卻無法否認命的客觀存在。《論語》里有一句話:「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孔子也說,「五十而知天命」。作家賈平凹說:「如果上帝註定你是一隻勺的的話,無論你多麼勤快,都是舀不過桶的。」的確是這樣,任憑我們多麼努力,人生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無法企及、無法超越的。所以,在一些時候,特別是當我們求而不得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樂天知命。「知命」是要我們對宇宙自然抱有一種敬畏之心;要面對現實,識事務;要學會「順生」。「強漢不能與天爭。」知道命,就不會怨命,知道限制,就不會逞能。

八、要學會練習死亡

中國人向來是忌諱死。這從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就能看出。但是事實上,一個人在任何年齡、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死去。對於個體人而言,生命都充滿著變數。生固然可貴,死也並非完全沒有意義。如果沒有死,生便徹底失去了意義。生之所以珍貴就在於死與它永遠是形影相隨。假如沒有死的催促、提示,我們定會活的疲疲沓沓、沒有胃口、沒有興趣。生與死是一對孿生姐妹。生是死的結束,死是生的開始。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將自己想像成是「一個行將離去的人」,並能以「一個行將離去的人」的心態去理解和對待人生,我們還會深陷於爭名奪利、爾虞我詐而執迷不悟嗎?「天下事無非是戲,世上人何須認真」。倘若我們把每一天都當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傾宇宙之全力活於當下一瞬,那樣我們就能體會到「春有鮮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自然之趣、就能擁有「閑愛孤雲凈愛僧」的悠閑從容,就能夠在此生,活的既智慧又洒脫。」

九、要學會反省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一個人的認識體系通常是由三部分組成:對以往知識的傳承、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以及對自我心靈的深刻反省。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反省。為此,我們要儘可能養成獨處和散步的習慣。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記日記、寫博客等方式來促使自己反省自己。

十、要有自己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哲學

「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到中庸」,一個人要想在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自己的人生觀,要形成自己對人生的根本看法,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哲學。

靜心的方法遠不止以上這些,但無論是哪種歸根到底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定力、靠自己的悟性。


推薦閱讀:

"延長壽命之術":人類因衰老得的病真的能阻止嗎?
光明之旅·慈成加參仁波切《生命無常》
土登翁修堪布:用生命演繹無我利他的壯美
雜記三則
又一樹生命花開 ?

TAG:健康 | 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