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中西校園暴力犯罪處罰力度比較近況資料
06-04
蘭州中學生偷拿家裡1.6萬 被逼進貢還是講義氣教育新聞中國甘肅網[微博]唐學仁 雷亞徽2016-03-07 10:23[摘要]家住七里河區的市民馬先生反映,他的孩子兵兵在七里河區某中學讀書上學期一共偷偷拿了家裡的1.6萬元用來向同級的6名同學「進貢」,孩子聲稱如果不給錢,有可能遭到6名同學的毆打。是被逼「進貢」還是講「義氣」?校方調查結果與孩子自述不符,目前家長已向七里河警方報案3月2日下午5時許,家住七里河區的市民馬先生撥打《西部商報》新聞熱線8119000反映,他的孩子兵兵在七里河區某中學讀書上學期一共偷偷拿了家裡的1.6萬元用來向同級的6名同學「進貢」,孩子聲稱如果不給錢,有可能遭到6名同學的毆打。據兵兵說,是幾名同學威逼勒索要錢,而這幾名同學卻說是兵兵為講哥們義氣自願花費。目前,馬先生已向警方報案。偷拿萬元孩子稱「孝敬」同學據馬先生介紹,他以前經營著一家牛肉麵館,自己有收藏錢幣的習慣,每次做生意碰到尾數相連的錢幣,他都會收藏下來。在喬遷新居後,他把自己收藏了10年之久的2.1萬元收藏幣放在衣櫃里。臘月二十八那天晚11時許,馬先生拿出自己收藏的錢幣欣賞時,意外發生了:「咦,怎麼一下子少了1.6萬元,誰把錢拿走了?」收藏很久的錢幣竟然一下子少了這麼多,馬先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屋子裡大聲吼叫。這時,正在小卧室里熟睡的兒子兵兵一下子驚醒了,撲通跪在馬先生的面前。「爸爸,是我偷了你的錢。」兵兵用顫抖的聲音說。當時,馬先生內心非常複雜,但更多的還是疑惑,他平日里對兒子兵兵管教還是比較嚴格的,從來都沒有給他超過10元錢的零花錢。而且據馬先生平時的觀察,他做生意期間,曾把裝有幾萬元錢的錢包丟在茶几上數日,兒子兵兵從來都沒動過,這次是咋了,突然就有膽量偷走家裡1.6萬元。經過馬先生詢問,兵兵這才道出其中的原委。原來兵兵之所以拿走父親的收藏幣,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同學的威脅下,為了不挨打「孝敬」了同學。害怕被打不願返校3月3日下午,西部商報記者來到馬先生的家中,見到了當事家長馬先生和他的兒子兵兵,馬先生從卧室里拿出了剩下的收藏幣5000元。記者注意到,這些收藏幣的號碼都是尾數為「77777」「8888」之類的,幣值有100元、50元、20元不等。在馬先生向記者介紹情況的同時,兵兵一直低著頭,時不時用手背蹭一下鼻子。兵兵告訴記者,他在七里河區某中學上初二。按照兵兵的說法,他和班裡的兩個同學關係很好,之後,這兩個同學介紹他認識了另一個班的四名同學。有一次,這幾名同學打同校一名高一學生時,兵兵恰好在場。那名帶頭的同學小騰當場告訴兵兵,如果以後不給錢,兵兵也會是這樣的下場。兵兵說自己膽子小,在班裡是外來者,家不在本地,害怕被打,於是在小騰的威脅下,第一次從爸爸收藏的錢里拿了350元,給了小騰。兵兵告訴記者,在他第一次偷錢後,小騰班裡的四名同學以及和他關係好的兩名同班同學就隔三差五地向他要錢。他是迫不得已,才一次次地將爸爸放在衣櫃里的錢拿走。兵兵清楚地記得,第一次拿錢是去年考完期中考試之後。但1.6萬元現金他到底拿了多少次,兵兵說自己也記不清了。但他向記者肯定地說,這些錢除了自己充Q幣花掉了900多元,自己吃零食、買飲料花了幾百元,剩下的錢全部「孝敬」了那6名同學。兵兵還告訴記者,期間有兩次因為自己沒有拿錢,小騰就朝他胸部、背部打了兩拳,還威脅說:「再不拿錢來就弄死你。」拿錢事情被家長發現後,兵兵再也不敢去上學了。他說,以後那幾個同學肯定會饒不了他。學校調查只有883元兵兵父親告訴記者,臘月二十八那天他得知兵兵偷錢後,本想打電話找學校,但當時學校已經放假,只等開學後,他才找到了學校。1.6萬元現金被學生威逼拿走,這不是個小數目,在家長反映當天,學校就開始調查。3月3日,記者跟隨馬先生來到學校。兵兵所在學校的教導處路主任說,接到家長的反映後,學校很重視。經過對兵兵所說的6名同學挨個多次調查詢問後,這幾名學生承認拿了兵兵的錢,兵兵買的飲料、零食,也都吃、喝了,但沒有兵兵說的那麼多。在學校的調查記錄上,記者看到6名學生中,小騰花費的最多,其中黑蘭州香煙4盒,其餘的都是喝飲料吃零食,總共544元,另一名叫小偉的同學花費了151元,其餘4名學生花費都是幾十元。「這883元還是學校多次調查,並叫來了學生家長配合的結果。」路主任說,兵兵沒有列出到底誰拿了多少,也無法一一對質。路主任說,學校在調查中,被兵兵指認威脅他的幾名同學一一表示,這些錢都是兵兵講「哥們」義氣,自願拿出來給他們花的,並非是威脅勒索。學校也只能按照《蘭州市中小學生處分條例》對幾名涉事學生進行處理。說法不一家長報警6名學生只承認一共花了兵兵883元,且表示都是兵兵自願為他們買東西的,這個結果讓馬先生難以接受。3月3日晚9時30分許先生帶著兒子兵兵前往七里河公安分局刑警隊報案。在報案時,剛開始兵兵稱事發的詳細過程他記不清楚,具體給那6名同學「進貢」了多少錢,都是在哪裡給的,每次給多少,他都記得不是很清楚了,經過警察的耐心開導和詢問之後又換了說法。兵兵後來承認,他拿父親收藏的1.6萬元,其中一半分二十多次以現金的方式給了這6名學生,剩下的一半他自己花了些,其餘部分是自己為了講「哥們」義氣,給這6個學生買了早餐、飲料、煙等物品。當記者問兵兵:「你覺得你和那6個同學是不是好朋友」時,兵兵連連搖頭表示否定。報案結束已是3月4日凌晨1時許,走出刑警隊,兵兵一直沉默著。兵兵的父親馬先生對記者說:「娃娃不上學也不行,我們會把孩子帶到老家去,安排兵兵在老家讀書。」到底是威脅勒索還是講了哥們義氣,目前,警方就兵兵所說的情節正在進一步核實。按照警方的說法,無論是威脅勒索還是自願花費講義氣,這一現象存在於中學生之間,暴露出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監管責任的缺失。【編後】不管是被逼「進貢」還是講「義氣」,這一事件都讓我們的視線聚集在校園安全問題上,校園本應是孩子們努力學習、健康成長的地方,但現在一些學生在校園裡卻感到「害怕」。他們究竟在害怕什麼?其實,只要關注一下媒體報道,大家都可以發現,現在在校園裡或周邊,侵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已經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影響了學生和家長的身心安全。人們不無憂慮地發現,原本應該用美好、純真等詞來形容的孩子,卻越來越多地與一些校園安全事件聯繫在一起。如何減少和避免此類事件的產生,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希望家長、學校、社會各方面都能一起想辦法,加強監管、各司其職,還校園一方凈土,給學生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及讀書環境。 (西部商報 首席記者 唐學仁 記者 雷亞徽)校園暴力頻發 政協委員建議適當提前刑責年齡教育新聞京華時報[微博]2016-03-05 07:59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提案關注校園暴力。 視覺中國 圖全國「兩會」開始前,3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因為綁架同學、施虐等行為被判刑責的消息將校園暴力事件再次推向公眾視野。昨天,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小組討論中,教育界別、文藝界別的政協委員,均在熱議校園暴力問題。去年一年,校園暴力傷害事件頻發。據媒體報道,有些校園暴力事件情節惡劣,令人震驚,還有一些施暴者為了炫耀或其他原因,還將視頻傳到網路上。違法者為什麼這麼囂張?校園暴力傷害為什麼頻繁發生?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表示,目前校園暴力事件頻發,主要是因為我們在法律方面的缺失,沒有針對校園暴力事件的具體措施,並且,我們的社會有暴力文化的氛圍,動輒拳腳相加,有的甚至以暴力為榮。「出了問題,很多家長也覺得不以為然,覺得不就是跟同學打架嘛!道歉,或者拿錢就能解決了。學校為了自己的面子,也會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樣一來,很可能他就會再次施暴,因為施暴沒有成本。」鞏漢林說,對於校園暴力事件,尤其是那些有炫耀心理,以施暴為榮傳播暴力視頻的孩子,必須加大懲罰力度,不能以「尚未成年」就不予追責,進行強制性教育,學校負監管責任,家長負連帶責任。同時,也要加強法律教育,「從娃娃抓起」,從價值取向上引導他們追求真善美。【提案】建議適當提前刑事責任年齡民進中央今年專門提交了《關於遏制校園暴力傷害事件的提案》,認為法制不健全,青少年校園暴力犯罪成本低是首要原因。同時,網路、影視、書籍中的暴力手段被包裝和美化,很多學生欣賞暴力並沉溺於暴力遊戲,模仿影視作品中的幫派行為,在校園內為非作歹。提案中指出,校園暴力事件頻發與學校教育過度重視智育,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很多學校忽視德育、情感教育和法制教育,導致學生法制觀念淡薄。加之沉重的課業負擔使得學生壓力巨大,一些學業上存在困難的學生容易在壓力下產生對校園和同學的對立情緒,在行為上更易出現攻擊性。因此,民進中央建議,加強法制建設、凈化社會風氣和改進學校教育三管齊下,有效遏制校園暴力傷害事件發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校園暴力猖獗,各州通過修法對參與校園暴力的青少年加強了刑事懲罰,特別是為打擊群體犯罪,所有參與者都要『連坐』判罪。即使涉及校園暴力案件的青少年未滿十八歲,如果後果嚴重並且有前科,也可以當作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按成人犯罪定案、量刑,從而有效遏制了校園暴力。建議參考這一做法,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等相關法律,對校園安全的內容予以明確具體化,把遏制校園暴力納入校園安全範疇;對校園侵害情節惡劣者依法判處嚴刑,對於輕微的違法犯罪行為,法律也要做出更細化的規定,便於各地司法機關在懲治該類行為時有統一標準;適當提前刑事責任年齡。」防治校園欺凌需構築協同治理防線教育新聞人民網[微博]2016-10-20 09:43原標題:防治校園欺凌需構築協同治理防線校園欺凌直指當前的司法短板、社會缺席、學校矛盾、家庭疏遠等深層問題,因此客觀上需要不同監管主體系統參與,嚴守「關卡」。短短三天內,就有4起惡性校園欺凌事件見諸網路:揚州新東方學校17歲學生因與同學口角被殺,湖南寧鄉高中生發生鬥毆致1人死亡,北京航空旅遊專修學院兩女生寢室遭暴力毆打,上海戲劇學院某女生被打視頻登上微博熱搜……頻頻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考問著校園安全,也考問著整個社會的制度防線。校園欺凌到底有多嚴重?一份針對山東省9205名城鄉中小學生的專項調查顯示,近五分之一的被調查者有欺凌或被欺凌問題,自認為是受欺凌者的中小學生比例高達14.9%。挪威著名心理學家丹·奧維斯的研究發現,校園欺凌對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均帶來負面影響。一方面,欺凌者成年後與其他青少年相比,更具有暴力傾向、缺乏同情心,且成年後的犯罪率高於普通人約37%;另一方面,被欺凌者長期處於恐懼、抑鬱、痛苦、焦慮、沮喪的精神狀態,嚴重的可導致終身性的精神疾病。日本文部省針對該國2014年校園欺凌事件的調查發現,11.1%的被欺凌者最後選擇了自殺。面對頻頻發生的校園欺凌悲劇,據媒體報道,教育部正在會同中央綜治辦等八個部門,研究制定《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擬於11月底出台。「新政」的主體理念就是強化問責機制。在校園欺凌悲劇的責任鏈條上,責任主體又是何其之多?而家庭往往成為校園安全的「責任盲區」。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寇彧教授的研究發現,孩子的暴力傾向很大程度上源自父母相對專斷的教養方式。如果父母武斷行事,孩子很容易習得父母的攻擊行為。不少西方國家積極構築治理校園欺凌的家庭防線,比如英國法庭強制家長接受法治教育、養育教育方面的課程,那些不服從這項法規的家長將被處以1000英鎊的罰款。具體到校園欺凌問題的司法治理,眾多國家的普遍思路就是制定專門的反校園欺凌法案,強調通過法律途徑給校園安全一種根本性的制度承諾。相比於我國相關專門法律存在空白,英國的《反欺凌行動草案》、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學校框架》、韓國的《校園暴力預防及對策法》、日本的《防止欺凌對策推進法》紛紛「出場」,將校園欺凌直接定性為一種違法犯罪行為。對欺凌者的縱容就是對被欺凌者的直接傷害,因此「嚴懲」幾乎是各國反欺凌法的主導思想。美國設有相對獨立的未成年人司法系統和成年人司法系統。如果未成年人的犯罪情節嚴重,將會按照處置成年人的方式直接進入成年人司法系統。青少年法庭則旨在對未成年人的校園欺凌行為進行懲罰性的干預和糾偏。構築校園欺凌的治理防線,學校毋庸置疑是「主戰場」。校園安全建設應該同時包含預警和處置兩大主題,西方國家的諸多舉措值得我們借鑒。挪威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奧維斯校園暴力預防計劃」,強調在學校、班級、個人三個層面構築校園安全的預警和處置機制。該計劃的具體內容包括:第一,成立專門的校園暴力預防委員會,以行政方式對校園欺凌進行干預和管理;第二,對教師和家長進行系統培訓,成立「應欺團隊」,對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進行科學教育和心理疏導;第三,不定期組織學生填寫「奧維斯欺負問卷」,動態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建立防範校園欺凌的預警機制;第四,堅持法治教育,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欺凌他人是一種違法行為」。綜合其他國家在校園欺凌問題上的大膽探索,遏制校園欺凌,還校園一片凈土,我們需要構築一條「協同治理防線」,即司法、社會、學校、家庭「多管齊下」。校園欺凌直指當前的司法短板、社會缺席、學校矛盾、家庭疏遠等深層問題,因此客觀上需要不同監管主體系統參與,嚴守「關卡」。協同治理的前提是創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協調互動平台,從而明確不同社會主體的參與方式、渠道及協同機制。協同治理不僅包括司法、社會、學校、家庭的主體協同,還包括不同社會機制之間的協同。韓國警察署與社會機構及社團成立「青少年綜合支援團」,一旦發生校園欺凌,支援團將派出警察和專家對受害學生進行安全保護、心理檢查和性格測試,同時協同學校和家長全面介入,讓受害者儘快恢復正常學習生活。(劉濤 系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評論:阻止未成年人暴力升級需法律有效介入教育新聞人民網[微博]2016-03-01 08:41原標題:阻止未成年人暴力升級需法律有效介入對校園欺凌事件的法治化處置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事件的發案比率。管小、管早,才不致因放縱或過度的寬容,把小惡養成了大罪。多起未成年人暴力事件近日扎堆曝光。山東棗莊薛城區發生一起15歲少女被輪姦案,警方證實,5名犯罪嫌疑人中有4名是未成年人。而從甘肅嘉峪關市傳出的一段視頻則顯示,一著校服的女生遭戴口罩男子毆打,且有人圍觀。嘉峪關警方昨天披露,11名涉案人員已全部被依法傳喚至派出所接受調查,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在中國現行法律框架下,這兩宗案件很可能進入兩種不同處置渠道。刑法將不滿14周歲列為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後者只對故意殺人、強姦、搶劫、放火等罪行負刑事責任。輪姦屬強姦的從重情節,刑期設計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毆打他人則不一定構成犯罪。與之關聯最緊密的一個罪名——故意傷害罪,也以構成輕傷為重要的要件。如經司法鑒定,受害人未滿足輕傷的條件,這起欺凌事件很可能被降格為「治安管理處罰案件」甚至是「一般治安糾紛」。翻查最近幾年曾引發網路熱議的校園欺凌事件,多以治安處罰結案,其中更有相當一部分,僅為教育機構處置。我國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處理,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表面上看,這些原則既合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徵,又契合現代刑事司法的發展方向。但「教育為主,懲罰為輔」並不代表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就只能「教育教育」了事,而把「懲罰」置於樓閣任其空轉。教育是多方位、多層次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罰也是教育,而且還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沒有責任意識教育,如何能讓未成年人在錯誤面前望而卻步?未成年人正處於人生的成長階段,心理狀態不夠穩定,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道德和理智相對模糊,易受外界的影響。也正是因為未成年人的這些身心特點,特別需要對他們進行責任意識教育——有責必追、有錯必究,才能讓未成年人領悟規則,學會尊重,產生敬畏。對校園欺凌事件的法治化處置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事件的發案比率。管小、管早,才不致因放縱或過度的寬容,把小惡養成了大罪。今年1月5日,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中國小留學(課程)生綁架、虐待同學案落判。三名主犯翟芸瑤、楊玉菡和章鑫磊分別獲刑13年、10年、6年。這起校園欺凌事件判罰如此之重,讓很多國內的父母大跌眼鏡。舊案重提,意在提醒。在國內法上,「教育為主」也不能異化為「放縱為主」,切斷未成年人暴力升級需要法律的有效介入。本報特約評論員王灝軍(京華時報)評論:低齡留學,家長如何盡責教育新聞人民網[微博]2016-02-29 09:01原標題:低齡留學(課程),家長如何盡責近日,美國加州的中國小留學生虐打同胞案被告之一章鑫磊的父親章帆接受了媒體採訪。在該案中,章鑫磊被判6年監禁。章帆對案件的看法,包括對法律的認識,以及他對兒子章鑫磊的評價,都讓人感到,這位父親和他的兒子一樣,在一些最基本的問題上認識都很糊塗。但如果這對父子對他人是一個提醒,一個警示,章鑫磊的「倒霉」多少還有點價值。章帆說:「中國的法律還是有中庸之道,吵完打完氣消了就好了……大人不計小人過。可美國法律是不給人犯錯,小孩打架、夫妻吵架和吐口水都會引來災難。」他對中國法律的評價讓人哭笑不得,對美國法律的評價倒還有點靠譜,但顯然他是不認可的。章鑫磊已經有參與虐打事件的行為,如幫忙開車、拿剪刀(用來剪受害者的頭髮)等,而章帆說他「在場沒有打,已經很不錯了」。判斷是非的標準之低,認識之糊塗,叫人不敢相信。說到兒子的違法行為,他倒沒有否認,但把責任推給了別人:「他們叫他到哪裡去,他肯定就去了……×××叫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不知道是因為缺乏法律意識造成了缺乏主見,還是相反?或許是互為因果吧?近年來,出國留學越來越趨於低齡化,出國留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其中盲目留學的為數不少。所謂盲目留學,就是不了解留學的學校、留學環境,甚至不了解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是否合適留學生活。章帆承認,章鑫磊的出國留學,是因為他同學去留學了,是因為中介說這所學校好,「我們就隨大流去了,沒有考慮那麼多」。這麼大的事,居然沒有考慮那麼多。但是,你要他考慮,確實也不可能考慮更多。從回答記者提問看,章鑫磊出事前後,作為父親章帆做得最多的事情是給錢。這是很多家長的「負責」方式。一些商業發達的地區,很多人因為自己忙於生意,東奔西跑,就把孩子托給一位老師,吃住、輔導都在老師家,付給老師不菲的報酬,就以為盡到家長的責任了。這種「盡責」方式很自然地延伸到留學中來。出國留學要了解美國的法律——這是章帆所吸取的教訓之一。了解一點美國法律當然好,但是,不能打人、欺侮人,這需要了解法律嗎?如果具備基本的是非觀,懂得尊重他人,有求知慾,懂得父母掙錢不容易,即使不懂美國法律,也不會出這種事的。缺乏基本是非觀的孩子,並不只有章鑫磊一個,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個孩子會重蹈章鑫磊的覆轍,但肯定還會有。這是現行教育最令人失望和痛心之處。現在,章鑫磊已經入獄服刑。章帆說兒子現在人緣處理得很好,和墨西哥人、黑人都關係很好,所以在裡面不大會受人欺負。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過分樂觀。獄友中什麼人都有,如果交友不慎,說不定又會跌進另一個陷阱。雖說吃一塹長一智,但是這麼短的時間裡變得有主見,有獨立判斷力,恐怕很難。何況「裡面」的環境跟外面區別很大。(錢江晚報)美國對待校園暴力有多嚴? 圍觀都要「連坐」留學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李秀江張崢王萌2016-02-19 09:10隻身飛赴南加州留學(課程)的時候,被告之一的章鑫磊還只有15歲。他住在一所私人寄宿學校,裡面都是像他一樣的「降落傘少年」。「降落傘少年」,特指父母還在中國,隻身赴美讀高中的孩子們。這些孩子在國內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好孩子:乖巧可人、學習上進。可到了美國,他們變了。17日,19歲的章鑫磊因參與震驚中美的「三名留學生施虐同胞案」被判6年監禁。施暴的另外兩人也是中國來的留學生,他們將受害者劉某的衣服扒光,穿著高跟鞋踹她,扇耳光並用煙頭燙傷她,並剪下她的頭髮強迫她吃下去。當他們和他們的家長以為可以用「他還是一個孩子」等言辭來「擺平」在國內看上去非常常見的校園糾紛時,等待這3個孩子的,是最短6年,最長13年的監禁。案件中最令人震驚的地方還在於,被告章鑫磊並未動手打人,僅僅是幫忙拿了一把剪刀並開車。那麼,美國法律為何會「連坐」校園暴力中的旁觀者呢?一起去看看。反思者說被告懺悔「太多的自由,讓我孤獨迷失」「這是對『降落傘少年現象』的警醒,」法庭上,被告之一的楊雨涵通過其律師在法庭上宣讀的聲明表達了這個意思。「中國的家長本是好意,將孩子送到千萬里之外的地方,沒有監護,又有太多自由,這是釀成災難的源頭。」她的律師發言時,19歲的楊雨涵在鏡頭前一直用自己長長的直發遮擋面部。楊雨涵被判10年有期徒刑,罪名是綁架、攻擊和導致嚴重人身傷害。他們在聲明中都向受害者表達歉意。地方副檢察官凱西·賈維斯說,他曾和受害者長談過,她表示願意原諒施暴者。「她很開朗,雖然多次被打擊。但她最後還是能夠原諒,」賈維斯告訴法官。律師宣讀聲明時,獲刑最重的翟雲瑤用紙擋在自己的臉前逃避鏡頭的追蹤。她被其他被告指認為施暴行為的元兇,被判13年有期徒刑。罪名是綁架、在兩起襲擊案中攻擊被害人,在其中一起中導致嚴重人身傷害。她在聲明中說,自己並不是壞人,但她意識自己的行徑給她帶來了世界級的惡名。翟雲瑤說道,「父母送我到美國來,是為了讓我過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時也給了我自由,或許就是給了我太多自由……我開始覺得孤獨,感到迷失。我沒有告訴父母,因為我不想讓他們擔心我。」被告父親孩子那麼小就出國,是個大問題在最後的宣判聽證之前,被告章鑫磊的父親在法庭接受了採訪。為了兒子的案件,他和妻子已數次從中國深圳飛到美國,儘管他們不會說英語(精品課),也完全不懂庭審過程。章父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在安徽長大,年輕時到深圳打工,後來自己做起了製造業的生意。他之前認為把孩子送到美國可以讓下一代的起點更上一個台階,於是通過中介在美國為孩子找好了寄宿家庭——一個墨西哥裔美國家庭,每個月費用約1500美元。章鑫磊最開始是在一所教會高中就讀,後來轉學到牛津高中,而這所高中位於羅蘭崗商業街背後,只有幾間活動教室。該校的運動設施非常簡陋:三個破舊的籃球架、一個排球網和一小片足球場,可每年的學費卻高達1.3萬美元。章鑫磊和其他一些國際學生一起上課,但他們大多數都來自中國。章鑫磊的父親告訴記者,因為孩子的同學、朋友都是中國人,所以也沒學幾句英文。章父說,自己當初決定送孩子出國時,也抱著讓他鍛煉獨立的願望,「男孩子吃點苦沒關係」。但美國學校對學生監管相對寬鬆、寄宿家庭與留學生缺乏交流等,都是章父之前沒有完全料想到的情況。「總的來說,這麼小的孩子單獨送到國外讀書是個大問題。」章父說,他和妻子為這樁官司「已經傾家蕩產」。章父提醒中國的家長,不要輕易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國外讀書,「如果他呆在我身邊,一定不會變成現在這樣。」各界熱議成都留學生家長獨生子女出國留學,心理落差大三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凌虐同胞獲重刑的消息傳回國內後,不少家長都表示判得有點重。來自成都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15歲的孩子去年到美國舊金山留學,目前正在當地讀9年紀。對於這起案子,李女士感慨很深。她表示,留學生在國內時是乖孩子、好孩子,到了國外卻發生大反轉,和個人和社會都有關係。她說,對於個人來說,孩子在國內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全家圍著轉,去了國外之後,照顧的人少了,自身心理會發生很大逆轉;其次,社會的差異也導致了孩子的變化。比如,在國內,孩子們吸煙、打群架、喝酒,我們或許會用「他還是一個孩子」這樣的態度對待,最終會原諒,但美國卻是重罪。最後,她說,在國內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後,過去不少是用「民不告,官不究」這樣的態度去處理的,情面上說通了,也就不去追究了,但在美國是走不通的。她說,這件事充分可以看出,中美兩國在傳統文化,對待個人尊嚴方面的差異。機構支招中國思維和處事模式擺不平事對於這一事件,北京新東方前途出國諮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總經理趙敬東表示,中美兩國法律有很大區別,留學機構應該反思,我們對學生和學生家長在美國法律的普及究竟夠不夠。他說,美國對待校園暴力很嚴,打架一般沒有什麼記過,都是直接開除。這些我們一些家長不知道,低齡小留學生更不知道。赴美留學,應該先充分了解法律法規。對於該事件引發的「案中案」——家長「擺平」反被抓,青緹教育創辦人及首席顧問高樂林則表示,很可惜此案的家長送孩子到美國留學,孩子沒有學到和體驗到美國最重視的人權,家長也沒有先去進一步了解當地法律規範,還是用在中國的思維和處事模式來行動,讓原本不該發生的行賄事件發生,使得自己深陷泥淖。她說,家長送孩子出國留學,不是幫孩子付了昂貴的學費然後一切交給學校就沒了責任,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活,價值觀也要花時間去關心去了解去溝通,甚至家長也要隨時更新資訊,以掌握孩子的狀態。律師態度/校園暴力犯罪中國處罰太輕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四川大學法學副教授陳實認為,相對而言,在校園暴力虐待案件中,美國對施害者的懲罰要重得多。這與兩個國家的文化背景、關注的側重點不一樣有關。美國法律比較重視個人的安全、人身自由、隱私等個人價值方面的東西要多些,關注的層面也要比中國的要細緻的多。陳實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前段時間發生的「持槍照威脅教授事件」。陳實說,很多專家曾分析過,這個留學生可能更多的是一種開玩笑,類似的事情在中國,可能什麼處罰都沒有,但是在美國,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所以,這就是兩個國家法律的差別。制度保護的重點不一樣。近年來中國校園犯罪越來越多,越來越低齡化,在陳實看來,中國在對待校園暴力犯罪方面的處罰,確實太輕了。這跟中國的法律制定有一定的關係。在《刑法》上,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此屬於未成年,在量刑上應當減輕或從輕處罰;其次,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對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也因未滿18周歲,在量刑時應當減輕或從輕處罰。這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對校園暴力的處罰力度。案件啟示美國對校園犯罪零容忍給中國帶來哪些啟示?這些殘暴行為,發生在學生之間,對美國人而言,非常不可思議。但作為中國人,僅在去年,就發生了多起。根據媒體曾做過的一項統計,僅在去年3月至6月間,就發生了17起校園侮辱事件。而17起嚴重侮辱事件中,半數是在教育機構內部解決掉。不是根本沒有報警,就是鬧到了公安機關後,行政拘留、回校教育等方式解決掉了。對於兇猛的校園暴力事件,我們應該怎麼去應對?職業生涯中,華裔律師鄧洪曾代理過多起校園霸凌案件,包括引爆輿論的留美中國學生霸凌女同學案。在這起案件初審階段,鄧洪受雇於被告擔任辯護律師。對於這起案件帶來的影響和爭議,鄧洪表示,中國的相關部門必須從中國長遠發展的高度去重視學校霸凌事件,並尋求立法解決途徑。「在校受到不公對待,以後如何公平地對待他人?」記者:您曾代理的留美中國學生綁架虐待女同學案,幾位當事人和他們的中國父母對孩子被判重刑感到很意外。因為在國內,這種行為甚至談不上觸犯法律。您如何看待這一差異?鄧洪:上世紀八十年代,一般美國家庭對孩子教育比較開放,小孩在校園玩鬧甚至是惡作劇,家長也經常說「小孩終歸是孩子」,不會太介意。但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研究特別是心理學研究顯示,學校霸凌事件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是電腦時代來臨,孩子們喜歡玩暴力電腦遊戲,缺少社交及社交技能訓練。其間,美國社會更加多元化,一些孩子會對殘障、不同膚色、不同宗教的同學進行嘲笑、甚至暴力相向。由於美國憲法修正案中賦予民眾持槍的權利,就出現了學生持槍進校園的現象。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霸凌在美國校園日趨嚴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達到高峰。當時統計顯示,美國每三個學生就有一人受到過欺凌,引發了家長的普遍擔憂。今天的中國,面臨與那時的美國相似的困境,隨著城市化擴展,大量人口從農村遷入城市,年輕人特別是初高中生很多整天打網遊,沉浸在暴力的虛擬世界裡。國內校園霸凌問題日漸突出,但社會對校園霸凌的認識還處於和美國八十年代的水平。一旦出現霸凌,要麼家長忙於工作不知情,即便知情後也認為「這不算什麼,批評教育一下就行了」。如果事鬧大了,不少家長會親自出面要麼用錢、要麼靠關係擺平,法律概念淡薄。我要說的是,霸凌事件越演越烈,對中國社會的未來可能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如果在學校受到不公對待,他走向社會後如何公平地對待他人?「對校園霸凌立法,是各界反思努力的結果」記者:是什麼原因促使美國法律對校園霸凌問題的態度發生根本轉變?鄧洪:美國也曾面臨校園暴力愈演愈烈卻無法可依的困境。各種校園血案讓美國社會不僅反省槍支犯濫,更多的人開始注意校園霸凌問題,認識到這絕不是一個簡單問題:受到欺負的學生產生極大的自卑感,缺乏自信,有些人自殺,有些人採取同歸於盡的報復行動;而欺負別人的學生也養成目無法紀的習慣,長大成人後經常觸犯法律。因而,社會各界紛紛要求正視學校霸凌的問題。聯邦政府,各地州政府隨後也紛紛立法打擊校園的霸凌行為。「立法標準不斷細化,口頭威脅也屬霸凌」記者:美國法律如何定義青少年霸凌行為?從「鬧著玩」到「重罪」,其中的度如何把握?鄧洪:首先,美國法律對霸凌行為的最終認定是一個標準由高到低,不斷細化的過程。以往美國人對霸凌的認定也是寬泛的,認為霸凌行為只限於暴力案件。但在隨後法律施行過程中,聯邦政府以及各地州政府逐漸降低了霸凌行為認定的標準。一系列立法除將動手打人、吐口水、故意推搡、拍裸照等定性為霸凌外,還逐漸將精神上的貶低納入霸凌。如言語辱罵他人,以及在公眾場合故意因對方殘障,種族,膚色,性別,性取向、宗教等而嘲笑他人,甚至口頭威脅等也歸入霸凌行為。其次,針對校園暴力現象,相關的法律也被多次修正,加強了刑事懲罰,特別是為打擊群體犯罪,所有參與者都要「連坐」判重罪。「一旦發現校園暴力,學校必須舉報、調查」記者:國內多起青少年霸凌事件中,受害人一般對遭受的暴力保持沉默。反而是施害方將視頻上傳到網路才引發了關注。由於事件本身的隱蔽性,導致施害者很難被指證或懲罰,學校最多也是批評了事。美國法律如何應對這種困境?鄧洪:在這一點上,美國法律不但規定了法庭對其進行刑事處罰的責任,也規定了學校對學生行政處罰的權利。美國學校對校園霸凌行為採取零容忍政策,一旦學校發現霸凌事件,必須立刻行動,對嚴重行為可以直接開除。就在留美中國學生霸凌女同學案聽證會那一周,加州發生一位學生被霸凌事件,家長發現學校沒有報警,他們報警後並向警方指出這點,該校校長因此被開除。圍觀也是犯罪,「幫凶」可與殺人者同罪記者:遇到同學打架,可能只是出於一種義氣或者衝動參與其中,或者僅僅是圍觀。你能說他是壞小孩嗎?如何遏止這種參與霸凌的行為?鄧洪:美國的法律不會因為你是從犯而降低量刑,相反,夥同參與霸凌的行為也會面臨與主犯同樣的重罪。因為在犯罪心理學中,當一個人時,膽子沒有那麼大;兩個人,有人膽子就會大起來,因為有人壯膽;三個人就可能無法無天。因此,聯邦刑事法庭引入了「共謀殺人罪」「(即如果一起去犯案,一人殺人,但所有參與的人都要承擔謀殺罪。)這一」共犯連帶「的罪名不限於謀殺罪,所有參與霸凌事件的人都要承擔最嚴重的罪行。即使你沒有參與,但與動手的人定罪相同、判罰相同,因為你在場,起到了幫凶的作用,就應與動手者、殺人者同罪。正是這樣的一條法律,在過去的十多年中讓暴力犯罪減少。立即評怎樣理解「施虐案」的重判□蔣璟璟6到13年監禁,在好多人看來無疑是重判了。然而,依據具體作案情形,參照美國相關法律,這一判決似乎又顯得合情合理了。在我們的文化語境內,對學生之間的欺凌行為,往往還存在著一種「弱化定性」的傾向。也即,不總是將之視作「施虐」或「故意傷害」等刑事犯罪,而僅僅習慣於將之看作「治安案件」處以行政處罰了事;更有甚者,所謂「學生糾紛」根本不會進入公共職能部門的視野,而只是由學校管理者內部消化,採取「學校處分」等形式處置……這一做法,相較於美國動輒由檢方介入、啟動司法流程,當然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此案在另一方面,也警示我們關注「小留學生」群體的心理引導和現實的安全防護。撒手放養的狀態,總歸蘊含著顯而易見的風險。留美學生欺凌同學獲刑6-13年 刑滿後驅逐出境留學環球網2016-02-18 09:17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青少年暴力事件,以及相關的校園欺凌事件,在我國並不少見。在中國,無論是校方還是社會輿論,對於校園暴力雖然持批評態度,但似乎也都見怪不怪,通常是事件剛被披露時大家對施暴者一頓討伐,但過不了幾天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相對於國內的高舉輕打,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對於校園暴力的施暴者遠沒有我們這麼寬容。當一群來自中國的狂妄留學(課程)生干出了欺凌同學的勾當後,獲得的刑罰卻讓他們徹底傻眼了。這起案件發生在去年3月。當時,在美國加州讀高中的2名中國女留學生,因為男女「爭風吃醋」的瑣事,遭到同為中國留學生的10多名學生虐待,虐待的內容包括扒光衣服、用煙頭燙傷乳頭、強迫其吃沙子、逼他們吃被剃掉的頭髮等,折磨虐待的過程長達7個小時。隨後,受害者劉某在當地報警,經過警方調查之後,此案提起公訴。本月5號,涉嫌凌虐和綁架同學的三名中國留學生翟雲瑤、楊雨涵和章鑫磊和檢方達成認罪減刑協議,三人將分別獲刑13年、10年和6年,2月17日將正式宣判。三人服刑期滿之後將被驅逐出美國。中央電視台駐美國記者肖賀佳介紹說,這樣的判罰還算輕的,檢方撤銷了起訴當中的折磨罪。拿本次案件三名被告表示放棄上訴的權利,檢方同時也作為交換撤銷了起訴當中的折磨罪,也是最重的那項罪名。在加州這項罪名可以判25年,到終生監禁判刑的程度。在開庭審理的過程中,一個細節值得關注。被告人的律師鄧洪向媒體表示,翟芸瑤和章鑫磊被捕後第一次出庭時兩人完全懵掉了,他們沒想到自己竟然闖了一個美國法律有可能判決「終身監禁」的大禍。此案第一次正式開庭審理時的法院起訴書顯示,他們共受到6項綁架指控、2項折磨虐待指控和4項人身侵害指控,累計12項罪名,其中6項是重罪。中央電視台駐美國記者高琦介紹,三名未成年人被告人被安排在該法院,也就是波莫納高等法院四樓法庭審理。當天出庭的只有其中一名周姓的17歲留學生,檢辯雙方攻防的重點是圍繞在是否將涉案的三人由未成年轉為成年。男據報道,此案共有12名華人留學生被確認涉案,最小14歲,最大21歲。其中6人在押,4人逃回中國,另外兩人是受害者。如今,已經確定刑期的是此案中的三名過了18歲的成年學生,還有三名未成年人,依然在等待最後的判罰。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涉及該類案件的量刑上,中國和美國有哪些不同?美國聯邦法院出庭律師張軍介紹,中國和美國的文化,還有刑事和起訴的文化多少有些不一樣,比如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方面更多的會認為是校園內部的事情,同學之間發生了不愉快,打個架吵個嘴也許是應該受到嚴肅的處分,但是不至於上升到假如說酷刑罪可以成立的話,那幾乎是一個無期徒刑的判決。但是在美國這是非常嚴重的罪行,在光天化日之下對自己的同學進行了長時間的凌辱,還要打還要燙等等這些,這個在美國的社區尤其是在美國的司法界,包括檢察官和警方對這個事情是非常非常反感,最終雖然達成了協議,但在整個的辯訴交易的過程中,檢察官始終是堅持了自己的立場,最後也可以看到檢察官雖然放棄了對酷刑罪最終的要求,但事實上嚴重的身體傷害,攻擊這些還足以讓她們其中一個人的最高刑期達到了十多年,最輕的也要達到好幾年,而且由於她們都是外國學生,刑滿的那一天,也就是她們被驅逐出境的那一天,依照目前美國的司法的規定和程序,這些人以後再以任何的非移民簽證的形式或者是移民簽證的形式返回美國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張軍覺得這次檢方這樣的一個嚴肅的處分和提起的非常高的刑期的要求。他認為,第一,卻是他要維護法律的嚴肅性,第二,最近一段時間在美國有很多的留學生對留學生內部的犯罪確實也比較多,可能要讓這些留學生了解到,這些事情也許在自己的文化里是可以接受或者懲罰不那麼嚴重,到了美國這樣一個體系里你認為不嚴重的事情就有可能變成一個非常嚴重的。此外我們還了解到,這群留學生在施虐後擔心受害者報警,還想出了嫁禍他人的招數,威迫受害人向警察撒謊。這起留學生涉嫌綁架案還傳出案外案,6名被告留學生當中的一名學生家長當天傳出因涉嫌賄賂證人被抓,再次上演中國式家長試圖「花錢擺平」不成,反而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鬧劇。狂妄中國留學生自己「作死」,奇葩家長上演「神助攻」,美國法律對欺凌虐待行為的嚴刑懲戒,都不禁讓我們思考,同樣的主角同樣的劇情,如果案發地搬到了中國,家長的賄賂會不會奏效?這三名施暴學生是否可以逃脫法律的制裁呢?近年來,中國的校園暴力呈現低齡化、群體性等新特點,讓人感到震驚和恐懼。接下來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最近幾年幾期典型的校園暴力事件:2009年1月19日,一名13歲少年在其就讀的廣東省南海市鹽步第三中學的廁所內,被突然闖入的兩名男生狂砍致嚴重受傷,造成右手殘廢;2015年5月,安徽懷遠縣火星小學語文課代表小以查作業和背書為名索要財物並逼同學喝尿,目前已轉校,班主任顧某被撤銷教師資格處分並調離,校長被撤銷職務處分並調離該教學點;2015年11月,重慶多名初中女學生同學在住校期間因不注重個人衛生而引起「公憤」,5名女學生隨即一起打耳光,導致其十級傷殘,經過法庭調解,打人的女生及其家長對受害人進行了賠償。調查顯示,媒體報道的校園暴力事件中,有75.%發生在中學生之間。在校園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的比例居首。從對校園暴力處置結果來看,因惡性犯罪最終承擔刑事責任的案件佔比為27.5%,且以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強姦等罪名判罰居多。校園暴力事件,全球普遍存在,中國並非個案。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為「欺凌」,學校對「欺凌」十分重視,校方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在校園欺凌現象嚴重的日本,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進行有關校園欺凌的培訓,增加了合格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的數量,以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相比之下,中國校園暴力犯罪成本過低。遏制校園暴力,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人之初,性本善」,莫讓戾氣侵襲純凈的校園。【網友評論】為何中美對未成年犯罪有這麼大差異,其實這是民族秉性。有部美國電影叫,《伊甸湖》講的就是針對青少年犯罪懲處問題的反思。主要講的就是一個實施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在不給於嚴厲的法律懲處下,只靠訓斥,感化教育來使其改變的邏輯是不存在的。 當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變得肆無忌憚,對社會最起碼的一些律條,規矩熟視無睹。某種程度來講這是家庭教育的縱容,以及在特殊環境成長中形成的天性。在不加以法律嚴厲懲處的情況下使其改變的可能根本不存在。天性能輕易改變那就不叫天性。因此杜絕未成年犯罪的重點在於幼童時期儘可能的讓其避免處於不良的成長環境。學校教育主要傳授的事知識層面的,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意識形態,處事性格的關鍵,所以美國的幼童保護方面極其嚴厲,如父母有酗酒、吸毒、虐待等等行為,是要失去孩子的監護權的。一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了已知明顯被這個社會不可容忍的錯誤,那必須受到法律嚴懲。欺凌暴力毆打 幾乎在人剛記事起便可辨別對錯。不是說你在打人的時候不知道這是不對的。 就像工廠批量生產一款產品,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嚴格的管理,工人素質技能的提高,一流的設備來避免殘次品的出現,但不可能沒有殘次品,一旦出現一個殘次品只能將其丟進垃圾桶里。不能讓其一個殘次品流入市場,一旦流入那對這些合格的好產品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而我們恰恰相反當殘次品出現時,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避免殘次品的出現,而是主要精力放在發掘殘次品的潛在價值上,雖然殘次品有所貶值,但通過挖掘其潛在價值依然使其流入市場。從不考慮其帶來的衍生危害。從這點大家可以在生活各方面看到我們的民族秉性。中國留美學生綁架 罪犯父親稱打官司傾家蕩產教育新聞觀察者網2016-02-20 09:07罪犯章鑫磊據美國《僑報》2月17日報道,南加州3名中國留學生施虐同胞案於17日在洛杉磯波莫那(Pomona,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的一個城市。觀察者網注)高等法院宣判,三人被判6年到13年的監禁。宣判前,被告章鑫磊的父親在法庭外向華人媒體傾吐了一肚子的苦水,表示兒子的官司不僅讓他傾家蕩產,賠進200多萬人民幣,還要面對兩名受害人各自提出的50萬美元民事賠償。章鑫磊的父親表示,兒子入獄後非常後悔,開始積極面對人生,每天不僅做1000下俯卧撐,還在獄中學習英語(精品課)和法律,不想讓自己的青春在獄中荒廢。章父希望中國留學生家長能夠引以為戒,重新考慮一下過早地把孩子送到國外撒手不管,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章父說他現在每兩周和兒子通話一次,兒子現在非常後悔,變得成熟了很多,多次在電話中為自己的一時糊塗表示抱歉。章父說:「他知道爸爸賺錢不容易,不讓我借錢保釋,因為兒子知道我拿不出300萬美元的保釋金(相當於2000萬人民幣)。」3被告律師接受聯合採訪留學生綁架案3名被告翟芸瑤、章鑫磊、楊玉菡的辯護律師17日在法庭審判後分別接受了多家華人媒體的聯合採訪,表達了他們對此案結果的看法,並希望這一案件對中國家長能起到警鐘的作用。楊玉菡的辯護律師方廷(Rayford Fountain)認為這個案子不能打到陪審團,否則陪審團一旦認定有罪的話,那就是終身監禁:「這就是我們簽署認罪協議原因,儘管刑期還是很長,翟、楊、章分別是13、10、6年。」他希望這個案子能讓所有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問題,不能只是把孩子送到美國就撒手不管了,讓孩子獨自面對一個陌生的世界。「他們在中國可能都是個好孩子,為什麼到了美國就出事了呢?我覺得問題出在家長把孩子送到美國,讓他們放任自流。希望這個案子能提醒更多的中國家長不要讓類似的悲劇發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孩子們來到這裡不了解美國文化,不習慣西方的生活方式,所以就隨心所欲,跟著感覺走了,但問題是他們的感覺有時候與美國的法律格格不入。」翟芸瑤辯護律師弗瑞德(Evan P。 Freed)表示:「翟芸瑤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我想讓媒體和這個世界知道的是,她是一個好孩子,只是一時犯了錯。她在獄中的表現證明了她態度認真,遵守監規,在獄中還堅持學習,閱讀聖經。她的犯罪讓父母非常尷尬,為此她感到非常內疚。她認為錯在自己,和父母無關,所以希望媒體能夠尊重父母的個人隱私。章鑫磊新換的律師蓋瑞。米斯塔斯(Gary W。 Meastas)覺得6年的刑期對他的委託人而言算是上策,雖然只是拿了把剪子,但同樣是終身監禁的重罪能減到6年,章願意接受這個結果。米斯塔斯說:「他已經在獄中呆了324天,加上八五折的刑期折扣,估計章只要服刑4年的時間就可以出來了。雖然法官說出獄後還有3年的假釋,但估計在假釋前就被移民局遣返回中國了。」組圖:留美學生虐待同胞案宣判 被判6到13年教育新聞人民網[微博]2016-02-18 16:16在美中國留學生欺凌案經過近一年的審理於2月17日在加州波莫納最高法庭正式宣判,三名主要涉案成年人以綁架、毆打罪名分別獲刑6年、10年以及13年。三人刑期結束後將被驅逐出美國。面對大量媒體,翟雲瑤用紙遮住臉。根據與檢方達成的協議,檢察官撤銷了折磨罪,三人對所判綁架以及毆打罪行供認不諱。翟雲瑤獲刑13年,楊雨涵獲刑10年,張鑫磊獲刑6年。當地律師Ashley向記者表示,「他們不認罪判的會更重。」她解釋說,如果目前不認罪,當事人將會以更多罪名受審。案件檢察官CaseyJarvis也曾表示,如果不撤銷折磨罪,他們有可能被判終身監禁。根據加州法律,折磨罪可判25年至終身監禁。圖為楊雨涵用長發遮臉。2015年3月30日,在美國南加州私立高中讀書的中國留學生翟雲瑤帶領十數名女孩,將另一名留學生劉怡然引誘至一公園並進行長達5個小時的圍毆,包括扒光受害者的衣服、用煙頭燙傷她的乳頭、試圖用打火機燒她的頭髮、用高跟鞋踢她的頭部、強迫她趴在地上吃沙子及剃掉她的頭髮逼她吃掉等。在毆打過程中,還有人用手機拍照留念。案發後,有六人被逮捕,其中三人滿18周歲。張鑫磊與翟雲瑤是男女朋友關係,張並沒有直接參与毆打。章鑫磊被判6年。這起留學生涉嫌綁架案還傳出案外案,6名被告留學生當中的一名學生家長當天傳出因涉嫌賄賂證人被抓,再次上演中國式家長試圖「花錢擺平」不成,反而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鬧劇。在開庭審理的過程中,一個細節值得關注。被告人的律師鄧洪向媒體表示,翟芸瑤和張鑫磊被捕後第一次出庭時兩人完全懵掉了,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闖了一個美國法律有可能判決為「終身監禁」的大禍。此案第一次正式開庭審理的時候法院起訴書顯示,他們共受到6項綁架指控、2項折磨虐待指控和4項人身侵害指控,累計12項罪名,其中6項是重罪。根據報道,此案共有12名華人留學生被確認涉案,最小的14歲,最大的21歲。其中6人在押,4人逃回中國,另外兩人是受害者。如今,已經確定刑期的是此案中的三名過了18歲的成年學生,還有三名未成年人,依然在等待最後的判罰。中國留學生施虐同胞終獲刑 他們在美國讀的是啥學校?教育新聞人民網[微博]2016-02-22 09:20原標題:他們在美國讀的是啥學校?美國牛津中學中國留學(課程)生翟雲瑤出庭受審。中國留學生施虐同胞終獲刑2月17日,洛杉磯波莫那高等法院宣判,涉嫌凌虐和綁架同學的3名中國留學生翟雲瑤、楊雨涵和章鑫磊分別獲刑13年、10年和6年。服刑期滿後,3人將被驅逐出境,幾乎沒有再返美的可能性。涉案的12名中國小留學生都是洛杉磯羅蘭崗私立學校牛津中學的學生。據多份庭審報告稱,受審學生甚至聽不懂英文,也無法在庭上用英文認罪,這難道是以中文教學為特色的美國學校嗎? (綜合)跟英國牛津沒關係簡單說,這是一所跟英國牛津沒有任何關係、目標直指東亞市場,尤其是中國的加州私立學校,位於亞裔人口超過50%的羅蘭崗。在中國的各類留學網站和洛杉磯當地華人網站上,這所學校的廣告打得很積極。學校的主要賣點一是周圍商家眾多,二是有通曉中文的老師,可以直接與家長溝通。但翻查幾家獨立的學校評論網站,這所學校的風評極差。有評論稱,自己永遠不會再選擇這所學校,因為既不安全,而且學校總體水準差得可憐。學校里全是中國和韓國學生,不會熟練地說英語(精品課);幾乎沒有課外班,也沒有多少大學先修課程。更嚴重的是,校方任由一位老師用「廢物亞洲人」這類詞語貶低亞裔學生,甚至對亞裔學生做出性侵犯舉動。另一家網站的用戶則對該校統一給出了一星評價(滿分為五星),教師質量、校長領導力、家長參與度三個維度的評價都為一星。建在商業街後聽到牛津中學這個名字,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古老肅穆的校舍。但據《洛杉磯時報》報道稱,這家牛津中學位於商場後面,校舍是活動板房,很容易就會錯過——這真是……非常含蓄的描述。學校光禿禿的草坪上只有三個破舊的籃球架、一張排球網和一個足球球門。大多數時候,體育課要去附近的公園上。師資力量堪虞很多歐美私立學校管理十分嚴格,校紀嚴明,擁有大批優秀老師,師生比例相對公立學校較為合理,確保孩子們能得到個性化的教育與照顧。可是,這一套照搬到洛杉磯私立牛津中學完全不適用。兩個數字可以看出,這家學校有那麼一點不對勁,其一是達到了100%的亞裔學生比例。美國正常的私立學校都會招收15%~30%左右的國際生,這樣可以在實現學校多元化的同時,又能確保外籍學生受到充足的美國語言文化浸潤。高於這個比例,就可能出現某些國家的留學生結成小圈子、依賴母語交流的情況。學校現有86名學生,所有學生均系亞裔。其二是1比15的師生比例。這裡1位老師管著15位學生,比美國全國平均水平的1位老師對13名學生還要高。而美國知名私立學校,師生比只有1比4。這所學校一共只有100名不到的學生,而且全部來自亞洲,而負責教育和管理他們的是僅僅6名老師。這意味著學校幾乎無法實現純英文的語言環境,學生在自己的母語小圈子裡就可以順暢交流,校方本應該拿出大量師資進行ESL(「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培訓,確保學生語言過關,為融入美國生活、順利升入大學打好基礎。此外,由於這所學校只招收7至12年級(相當於初一至高三)學生,而且以高二高三學生為主,學校還需要有專門的大學申請導師,幫助學生應付緊迫的文書寫作、SAT備考等工作。再加上一群少男少女猛然間遠離習慣的生活和文化,遠離家人,完全由寄宿家庭負責照顧兼管,校方還應聘請全職或兼職輔導員和心理顧問。然而,這所學校竟然只有區區6名老師?這怎麼夠?加州教育局(CDE)對私立學校開展7年級至12年級教學的基本規定,在這些年級里需要開設英語、社會科學、外語(課程)、體育、數學、科學、視覺和表演藝術、應用藝術、職業技術教育、汽車駕駛這至少10項領域的教學,所以可以想見,牛津中學的這6名老師里,至少有幾位得身兼多科目教學,此種窘境恐怕連中國的很多村或縣一級學校都比不上。一群迷失的「降落傘少年」本案事發,是因為被害人的傷情被寄宿家庭看到並立即報案。也就是說,被害女生在第一時間,沒有報警,沒有報告學校,沒有報告家長。她不相信本應作為最直接保護者的家長、老師、社會,可想而知,這個被欺凌、被群毆的女孩內心是多麼孤獨無依。而被告翟雲瑤在2月17日也委託其律師宣讀悔過書,當中提到「到了美國,我變得孤獨、迷失,但我不想告訴父母我真實的感受,不想讓他們為我擔心。」事件爆發後,美國很多媒體提到「降落傘少年」。上世紀八十年代,韓國很多富裕家庭送子女來美國讀書,沒有父母陪伴後,一些孩子漸漸走上歧途,加入犯罪幫派。從2009年起,赴美讀高中的中國留學生人數直線上升,2011年超過韓國成為美國高中留學生第一大生源國。過去10年里,在美國中學裡持學生簽證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增長了近60倍,從2003至2004學年的433人,增長到2012至2013學年的2.6919萬人。這些學生絕大多數持中國護照,因此只能入讀美國私立學校,家長們最多只有一方陪讀,更主流的情形則是在當地找一處寄宿家庭,由其暫時充任法定監護人。但學生和家長們也許不知道,美國私立中小學並不受各地政府教育部門監管,大多不接受各類學校排名評比,只要滿足教職員工無犯罪,尤其是性犯罪記錄的條件,教學大綱和課時符合義務教育框架規定,支付一定的審核費用(加州標準是100人以下的學校一般收1000美元),私立學校就可以開辦起來。本地生源居多的私立學校,固然會受到家長和教師聯合會(PTA)的嚴格監管,像是牛津中學這種生源100%屬國際生、家長鞭長莫及的學校,就幾乎處於放羊狀態。這不免讓人擔心:美國像這種專門迎合國際生源的私立學校還有多少?有多少來自中國的孩子被家長盲目地送進了沒有優良資質的學校?沒有家長的陪伴,一頭扎進完全陌生的環境、經歷著文化休克的青少年們,一切全由學校和寄宿家庭負責,他們將遭遇多少困惑、惶恐與壓力?作為家長,怎麼可以在把孩子送出國前,不好好審查學校的資質?在不看學校師生比、國際學生比例、既往升學率的情況下,你們是怎麼做出的決定?做出這麼不負責任的決定,你們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為人父母,不是平時疏於對孩子的管教,任由他們成長為自私、殘忍、目無法紀的年輕人禍害社會,到了子女東窗事發時才忙著花錢撈人。不是掙點錢,隨便把孩子推進大洋彼岸一所冠以「牛津」之名、聽起來倍兒有面子的學校,使命就算是完成了。小貼士美國私立中學有近3萬所,挑選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指標:國際生比例:超過30%以上的學校要避免,如果像牛津中學這樣達到100%,絕對是雷啊;師生比例:名校達到1:4左右,較好的學校在1:7左右;學生畢業去向:家長需要仔細留意學生被常春藤、本州公立大學、精英文理學院錄取的比例;提供的AP課程和課外班數量:好學校提供多姿多彩的各類興趣班;有無國際生錄取程序:精英私校會對學生進行嚴苛的筆試(通常是寫一篇不命題作文)和面試(現在以skype遠程面試為主),並需要提供既往成績;爛校什麼學生都收,只要能一次交清第一年的學費。施虐者出庭需要翻譯(記者 趙海建)據參與這一案件的鄧洪律師介紹,涉案留學生就讀的「牛津中學」,其中學生大多數是中國人。這所學校「雖然借了牛津的名,但與那所英國名校毫無關係」。本報記者曾就這一案件兩次致電牛津中學,工作人員均表示將在請示校長後回復記者,但記者遲遲沒有得到回應。如今,類似針對外國留學生的學校很多,但留學生在這些學校收穫並不大。鄧洪說,以涉案的幾名學生為例,他們多數「在美已待了三四年,英文交流仍有困難,在法庭上需要翻譯」。警鐘:給留學生提供教訓(記者 趙海建)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孫雁教授對記者表示,這次事件是按照美國的法律來判的,它給中國留學生及其父母、未來的留學生及其父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訓。她認為,中國小留學生近年來涉入各種案件,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要怪學生的父母,他們很不負責任,覺得花了錢將孩子送到美國就完成任務了。實際上,學校主要管你的學習,而學生的行為主要由家長來管。一些中國父母將孩子「空降」到這樣一個語言文化完全陌生的地方,就什麼都不管了。不少孩子在國內就沒被管好,也就不能指望他們在美國表現好。第二,現在小留學生越來越多,他們有自己的圈子,也因此失去和美國人接觸的機會。實際上,除身體在美國之外,這些孩子在語言文化方面還留在中國。對於學校的大多數規定,他們都不懂。在行為方面,如老師進行管束,他們不但不聽還認為是一種歧視。比如,布置一些回家完成的測試,但不允許抄襲,但很多中國留學生沒有遵從規定而相互抄襲,結果被老師給了零分,他們又感到很奇怪。其實,抄襲在美國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第三,一些中介也非常不負責任,他們只管收錢將孩子弄到美國學校,並不關心學校的質量。很多孩子因此進到一些宗教學校或者排名靠後的學校裡面,其實這些學校就是閉著眼睛也能進來。如果需要找中介,就根本不值得到美國來讀書,因為如果連申請學校的語言能力都沒有,這些孩子到美國根本就聽不懂老師講課。第四,美國學校在開學的時候都會發一些手冊,裡面會介紹學校的校規。但是,中國留學生一般都不會去看,因為他們在國內已經習慣了老師和父母告訴他們一切。防範:對欺凌「零容忍」(記者 趙海建)孫雁教授長期關注校園欺凌事件,在她看來,美國社會對校園欺凌案件的態度是「零容忍」。孫雁教授認為,在防範校園欺凌問題上,美國社會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美國家長特別是中產階級家長對校園欺凌事件的態度非常堅決,他們認為如果包庇孩子從小的暴力行為,將來會發生更嚴重罪行。美國家長對小孩行為的重視程度遠遠大於對學習的重視,普遍要求孩子尊重別人,有同情心。美國家長鼓勵孩子積极參与學校組織的活動,也熱心於公益事業。在申請大學的時候,孩子的這些經歷都會被考慮,學校會認為這些學生更有領導能力也懂得回饋社會。而中國的家長一般喜歡將孩子扔給學校,放學後又將孩子送進各種補習班,很少注重孩子行為的培養。關於這一點,孫雁教授講了一個自己親歷的事例。有一個中國留學生學習比較好,老師就在實驗課上將他和另一個學習比較差的學生分在一組,但兩個人的最後成績是一樣的。然而,這個中國學生就非常氣憤,認為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自己做的,而那個學生佔了自己的便宜。家長也介入其中,給孫雁教授寫信表達不滿。其實,這是美國學校的通用做法,讓學習好的同學幫助學習差的同學,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習好的同學來說,如果幫助同學成效明顯,這一經歷在申請大學時也可以被考慮。但很多中國學生就顯得非常自私,覺得自己虧了。正是這種狹隘,使得很多留學生極易與他人發生衝突。其次,從學校方面來說,美國學校在開學的時候都會發一些小冊子,裡面對學生行為規範講得很清楚。如果因為不看這些規範導致違規,就是學生的錯,學校就有理由將學生開除。不像在中國,往往是家長跑過來求求情就可以了。如帶刀上學、威脅老師或同學的行為,即使沒有人受傷,學校也要對施暴學生採取措施,通常會選擇開除學生。孫雁教授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一些中國留學生都被叫到辦公室去開除了,他們還覺得很奇怪,感覺自己沒做什麼事情。最後,作為老師,每年都必須通過一些考試,裡面就有關於校園暴力的內容,涉及到「什麼情況屬於暴力」、「什麼情況下需要彙報」以及「什麼情況下需要做什麼」等方面,一般以選擇題的方式呈現,每個人都必須在網路上回答,分數合格了才能提交上去。此外,還有關於「性騷擾」方面的考試。在美國,老師對學生的「性騷擾」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任何老師有這種行為都必須被開除,如果有身體上的侵犯還會被報警和判刑。當然,媒體上也常常有關於美國女學生抱怨校園裡強姦很多的報道。但實際情況是,那些所謂的強姦事件往往發生在參加聚會以後,女生在酒後失去判斷能力的情況下自願發生關係,但事後又反悔了。對於此類事件,美國社會常常會小事化大,所以大家都很重視。(趙海建)(廣州日報 趙海建)留學生綁架案警示:勿將孩子送進野雞中學教育新聞人民網[微博]2016-02-26 15:17原標題:「留學(課程)生綁架案」警示:家長勿懵懂將孩子送進「野雞中學」據美國《僑報》報道,洛杉磯留學生綁架案於本月17日宣判,而宣判結果以及主犯們在宣判過程中的表現成為華人網友熱議的話題,眾多網友紛紛對翟芸瑤的悔過書、章鑫磊父親後悔的感嘆、美國律師的提示進行諷刺和吐槽。而此前有文章《關進美國監獄英語(精品課)進步特快》特別點出了幾位留學生來美三四年還不會說英文,但卻在入獄後英文進步神速的荒謬現象,文章一發又再次引髮網友的嘩然和關注。宣判當天,翟芸瑤的律師正在宣讀她的懺悔信。(僑報記者高睿攝)那為什麼幾位留學生綁架案的主犯們在美國上學多年,竟連英文都講不好呢?有報道指出,翟芸瑤所就讀的牛津中學跟牛津大學一點兒關係都沒有,這是一所目標直指東亞市場,尤其是中國的加州私立學校。教室在購物中心裡,校園小到連體育課都沒法上。學校只有6名教師,全部來自亞洲;學生差不多100名,也全來自亞洲,這樣的語言環境,難怪翟芸瑤、章鑫磊上庭還要帶翻譯了。而且,學校對學生缺乏約束。從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問題,原來一年前,受害者劉怡然就曾被翟芸瑤打過,劉的老師羅賓遜曾向學校高管做過彙報,但學校選擇了放任。不難發現,從名稱、校舍、師資、管理等各方面來說,牛津中學都算得上是一所「野雞中學」。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留學生大量湧入美國,「野雞中學」不在少數。因為在美國開學校,就像開公司一樣容易,一些想從中國人身上「撈金」的商人,找個地方、雇幾個老師,就把隊伍建起來了,至於教學質量如何、學生教育問題,則很少有人去關心。不妨做個假設,假如翟雲瑤他們沒有選擇這所「野雞中學」,其不端行為可能早就被約束住了,命運說不定就會改寫。就在不久前,美國私立寄宿中學招生報告公布了2015-2016學年中國學生申請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的情況。數據表明,大部分學校(184所)的在讀中國學生比例都在10%以下,在讀中國學生佔到50%以上的學校只有3所。排名越靠前,中國學生比例越小。而看看牛津中學,其水平如何也就不難猜度了。此案主審法官曾說,此案件讓他想起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筆下的《蠅王》,這本小說講述一群孩子流落荒島而變壞的故事。可孩子變壞責任並不僅僅在孩子本身,此案也提醒諸位家長,在送孩子留學之前要認真考察市場、考察學校資質,別懵懵懂懂把孩子送進「野雞學校」,把孩子的「美國夢」變成「美國噩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11 校園裡半生不熟的戀情
※加強安全管理 構建平安校園
※惠園瑣記
※校園頻頻遭遇暴力,該怎麼保護你的孩子! | 特別關注
※?我喜歡你,和你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