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之「道」

道,是道教徒的最高信仰,道教哲學的最高範疇。立道、經、師三寶,作為道教徒歸依的對象,三寶以道為首為本。道教諸派的教旨不無歧異,但莫不以道為最高信仰和最高哲學範疇;道教教義隨歷史的進展而發展演變,但以道為最高信仰、最高哲學範疇,則始終未變。這大概是源流各異、名號不同的諸多教派所以能被統稱為「道教」的主要原因。

道教之「道」,淵源於先秦道家。道教徒從宗教立場出發,以老莊哲學的道論為本,在所編寫的大量道教經論中,對道進行了闡演發揮,從宗教哲學的角度發展了老莊道論。在與儒、佛等諸家之學交互影響中發展的道教道論。

道教經論中所宏闡力論的道,又稱「常道」、「真常之道」、「大道」、「無上正真之道」等,被視為萬事萬物的「本根」、「總系」、「導首」。原始道書《太平經》稱道為「萬物之元首」、「大化之根,大化之師長」。早期五斗米道的《老子想爾注》謂道乃「天下萬事之本」,初唐道士成玄英《老子義疏》說:「夫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金長荃子《洞淵集》說:「道者,天地之父母,萬物之靈樞,陰陽之綱紀,五行八卦之璇璣。」道教徒心目中的道,大略指天地萬物的本源,決定萬物存在的終極因及起總樞作用者,可謂一種根源性實在,終極實在。

道書中描述的道,大略有無、一、遍、常、有等性質。「無」,謂道無名、無形、無為,即不可用語言概念來表述,無形相可捉摸,無主觀意志。道的這些屬性,又被概括為「虛」、「空」、「無」。「虛」常被作為道的同義詞。「一」,謂道絕待無偶,為絕對之物。「遍」,謂道超越空間,無所不遍,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常」,謂道超越時間,永恆不變。「有」,謂道具有神奇功用,能生化天地萬物,為萬物存在的最終根據及主樞者。「道」被視為神聖不可違的絕對命令,順之則昌,逆之必敗。道的這些屬性,大體上都出自老莊,為道教諸家所公認,可謂道書中千篇一律之談。

道教徒一方面把道絕對化為不能以任何語言表述、意識分別的神秘東西;一方面又從其所處時代的哲學思維水平和各自的思想傾向出發,把絕對不可說的道實體化、具體化。綜觀道教諸派各時期的道論,對道的具體詮釋,從其觀察問題的角度和哲學傾向而言,大略有四種。

第一種對道的具體詮釋,是從有神論的角度,以道為最高教主神。這可謂本來具有無神論意義的道家之道的退化。早在道教教團創立之前,老子就被神化為道,如漢明帝時益州太守王阜撰《老子聖母碑》說:「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五斗米道創立之初,即承此說,以神化了的老子——太上老君為教主神。《老子想爾注》謂道即一,而「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道教諸派漸以「元始天尊」為最高神、為道。《太真科》說:元始天尊「居上境為萬天之元,居中境為萬化之根,居下境為萬帝之尊,無名可宗,強名日道。」上清、靈寶派稱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等,所說的道經,往往以「道言」開頭。《靈寶度人經》、《九天自然生神章經》等,稱由道生一氣,一氣分為玄元始三氣,遞生天寶(元始天尊)、靈寶(太上道君)、神寶(太上老君)三代天尊,分別居於玉清、上清、太清之境,為「三洞尊神」,實際上把道教至上神降格為道的派生物。隋唐時代所出《太玄真一本際妙經》、《道教義樞》等,則效法佛教的佛有三身說,謂三洞尊神各有三身或四身,而皆以道為體,名日「真身」、「法身」、「道身」。從體相、本跡的角度把道與教主神等同為一,又區分為二。以道為神的說法,一直到北宋,尚見於符篆派的道書中。專主煉養成仙的道書,對神的問題一般不大關心。北宋以後,道即至上神的調子,漸不為道教諸派所彈唱,即使仍承認三洞尊神,也多認為他們是修道所成。

第二種對道的具體詮釋,是從宇宙論的角度,發揮《老子》、《淮南子》及漢代讖緯神學的天地萬物生成說,以道為萬物始原元氣或元氣之根,以道為氣、元氣、祖炁、混元一炁、真一之氣者,多見於講氣功修鍊的道書。如南北朝所出《太上養生胎息氣法》說:「夫道為萬氣之主,道者,氣也。」《元氣論》說:「道者元氣也。」晚唐道士杜光庭《清靜經注》以道為「虛無之炁」。金全真道士馬鈺《丹陽真人語錄》說:「道者何物也?祖炁便是根源。」明陸西星《陰符經注》說:「太始太素之前,渾淪一炁而已,是謂無極之真,無名之始,聖人不得已而名之日道。」《太上妙始經》則從元氣本體論的立場,謂道「以清微玄元之氣為本」,此氣散而為天地,合而為元氣。道書中的道即元氣及道以元氣為本論,大略與漢魏以來樸素唯物主義的氣一元論、元氣本體論同轍。有些道書中的道較元氣更具物質性,如《太上老君太素經》說天地生化的程序,乃從太易(皓皓白氣)化太初(氣之始),太初化太始(形之始),由太始有太素(質之始),「太素皓皓,命之日道」,為最初的物質形態。外丹書如《陶真人內丹賦》稱道為「自然之氣」,並具體指為煉丹藥物水銀。

從宇宙論角度對道的另一種詮釋,是以道為元氣本源。如《靈寶升玄經》謂道為「氣之祖宗」,梁陶弘景《真誥·甄命授》說:「道者混然,是生元炁,元炁成,然後有太極。」以道為產生元炁的混沌狀態。《靈寶度人經》卷二十所述道化生萬物的程序,為道化神,神化氣,氣化形。這一生成說,為內丹家所發揮,形成內丹學虛(道)化神、神化炁、炁化精、精生形的生成論模式。

晚唐以來,內丹學還有無極→太極→陰陽→五行→萬物的生成程序說,成為理學宇宙論的主要淵源。在這一生成模式中,無極一般被理解為道的同義語。陸西星《老子玄覽》即說:「無極則道也,太極則所生之一(指元氣)也。」

從宇宙論出發以道為世界本源,自然面臨天地萬物生成之後道的適從問題。隋唐道教理論家力圖從體用、本跡的角度統一道與萬物。如王玄覽《玄珠錄》謂「道能通物,即物是道」。《道體論》謂道與物相互為體,「就體實而言,物即是道,道即是物」。元初蕭廷芝《金丹大成集》援引理學道器的範疇,謂形而上的O為道之體,形而下之器為道之用。陳致虛《金丹大要·道本陰陽章》把道分為先後天二種,謂無名無形的先天之道生化出天地萬物之後,則「道也者,乃行乎其中者也」,表現為後天萬物中的一陰一陽之道。清代全真道士劉一明的《修真辨難》更進一步,從體用角度把先後天之道統一為一體:「一陰一陽之謂道,是就道之用言;無形無象,是就道之體言。太極未分之時,道包陰陽;太極既分之後,陰陽生道。道者陰陽之根本,陰陽者道之發揮。所謂太極分而為陰陽,陰陽合而成太極,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第三種對道的具體詮釋,是從道的字義訓詁出發,以道為理、通、導、由、道路等義。南朝道士陸修靜《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中,本韓非《解老》、王弼《老子注》釋道為理、萬物所由義。謂「道者至理之目,……道猶道路也。」至理,即最高的理則,為道字的本義道路的引申。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以道作為道路的本義,把中國道家的道理解為「理性」。理性大體相當於陸修靜所說的「至理」。隋至中唐,道書多從字義訓詁出發詮釋道。如《道教義樞·道德義》釋道為理、通、導三義。「理」,謂「理實虛無」,即虛無之理性;「通』,謂「通生萬法,變通無壅」,意謂道唯虛無故無所不通,生化一切而暢通無阻;「導」,謂「導執令忘,導凡令聖」,意謂引導人忘卻意識上的執著,從而由凡入聖。理、通、導三義,實際上皆指虛無之理性,乃道的虛無屬性的抽象。唐玄宗《道德經疏》亦先訓釋字義,謂道字「訓通訓經,……以此妙本通生萬物,是萬物之由徑,可稱為道」,「所以通生謂之道」。作為道的官方定義,見之於當時的多種道書。宋元以來,從字義訓詁解釋道者,尚不乏其例。如元李道純《清靜經注》說:「道者,通天下之萬變,歸天下之殊途,坦平驀直大路之謂也。」以道為總攝萬變殊途的大路,有點類似「總規律」的含義。《道樞·虛白問篇》引《龍虎經》說:「道猶馭也,銜轡準繩,隨機轍之處中以制乎外者也。」以道為掌握規律以駕馭事物的樞要,饒具唯物論的意味。

第四種對道的具體詮釋,是從唯心論的立場,以道為人的心,神或「元神」、「真心」、「真性」、「本心」。這種說法分來自佛教的響影。南北朝所出《九天自然生神章經》即說,道「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這種說法被以後重修心的道書奉為圭臬。隋唐時代,道教受天台、三論等宗唯心義的影響,注重探究人所察賦的道,並彷彿教「佛性」說,稱個人所稟賦的道為「道性」,《道教義樞·法身義》謂道性即眾生本來「澄清清凈」的神(心),唯被妄惑煩惱覆障而不顯,若惑累盡凈,即顯現「妙心」,此妙心非心非色而能心能色,為「妙無」、「妙有」的統一體,並高唱「一切含識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道門經法相承次序》也說道性即人的「清靜之心」,此心「能為一切萬法之根本,故名為本始」。司馬承禎《升玄消災護命經注》謂「心源是元始,更無無上道」。其《坐忘論》謂「道者心之體」。所謂「清凈心」、「心源」、氣體」的詞旨,皆取於佛教。北宋以來,在禪宗影響下,以道為人的真心、真性、本心、元神,漸成為道教道論的主流。北宋內丹大家張伯端《悟真篇序》說:「心者道之體也,道者心之用也」,以「明乎本心」為修道之要。邵若愚《道德真經直解》說:「夫大道者,人之真心也……夫真心本來虛靜,無生無滅。」第三十代正一天師張繼先的《心說》曰:「夫心者,萬法之宗,九竅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與天地而並生,為神明之主宰……此所謂我之本心,而空劫以前本來之自己也……強名日道,強名日神,強名日心。」並謂「真君」、「真宰」、「真常」、「真如」亦「本心」之別名。全真道更多以道、金丹為「本來真性」,以禪宗的中心口號「明心見性」為修鍊之首務。明葆真子《真詮》說:「性即道也。」《金華宗旨》說:「道無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己。」所謂「真性」、「性」、「元神」、「真心」、「本心」、「一點靈光」、「天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等,皆同義語,指心的本源或不變不動的本性。

宋代以來的道書雖和禪宗一樣唱「心即是道」,但其所依的哲學體系與禪宗並不同。道教徒一般持以道、神氣精及無極、太極、陰陽、五行為結構的宇宙觀,從「人身一小天地」的觀點出發,從「本始」的意義上理解「真心」,承認精氣及物質世界的實在性。如張伯端《悟真篇序》雖說「心者道之體也」,而其《悟真篇》論萬物生成說:「道自虛無生一炁,又從一炁產陰陽。」心、炁關係如何?其《青華秘文》論日:心為君、神為主、氣為用、精從氣,以心的宰製作用統率精炁,並謂元神亦「炁凝而靈耳」,不象佛教宗密的《原人論》那樣把元氣也說成是心識所變現。白玉蟾《玄關顯秘論》則以契合於虛無之理或炁的「無心之心」為道,而從根源的意義上理解虛無:「古者虛無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氣。一氣分陰陽,陰陽為天地,天地生萬物,則是造化之根也,此乃真一之氣,萬象之先,太虛太無,太空太玄,……聖人以心契之,不得已強名之日道。」元全真道士牛道淳《析疑指迷論》從生成論的角度,以「未始有物」為道,究之於人心,則「若五識不起、一念未萌前者,即與向之所謂未始有物之義同也,既未始有物,強名日道。」有的道書還以心、氣為一。如《道樞·眾氣篇》說:「氣者道也,道者虛無也,虛無者自然也,自然者無為也,無為者心也。」雖以氣為道,終歸從皆虛無無為的意義上,以心、氣為一。《清微丹訣》謂「先天一炁」亦稱「靈光」,而「靈光」在符籙派教義中為元神的別名。清初全真道士王常月《龍門心法》亦稱真心一名祖炁。

道教諸家對道的具體注釋雖然不同,但皆本之於道無名無形又有情有信的性質而發揮。在一般道教徒看來,看不見摸不著而有奇妙不測的作用者,所謂虛而靈的東西便是道,先天地而生的神,作為萬物根源的虛無或元炁,虛無之理性及人的「真心」,都是虛而靈的神妙之物,皆可名為道。對道的四種不同詮釋,往往會被一個道教徒兼容並蓄。而從天地萬物本源的意義上理解道,可謂道教諸家共同的基本立場。無論是神、元氣或元氣之根、虛無之理及人的真心,都是從本源的意義上被認識。這可謂道教道論的突出特點。

綜觀道教道論的發展,大略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漢魏至南北朝,道教道論著重從生成論角度奉立至上神,其所詮釋的道主要是一個神學命題,論述相當粗糙。隋至北宋中期,道教道論的重心轉而為建立哲理化的教義體系,其作為理、通、導意義的道及人所察賦的道性,主要屬哲學命題。這一時期,道書中融攝佛教之說,從本跡、體用、有無、動寂等方面論述道,力圖通過玄學論證把道拉回現實世界與眾生身心中,其學說較前一階段大為精緻化。北宋中期以後,道教道論以探究人身心察賦的道——性命為中心,與禪宗、理學交參影響,從實踐原則方面具體闡明了所謂明心見性、性命雙修之道。其所詮釋的作為真心的道,是一個心性論的、宗教實踐論的命題。從高高在上的神學的道,發展為哲學的道,最終指向個人內心的道,道的這種從外至內逐層下落、由粗至精不斷發展的趨勢,大體和其餘各種宗教神學的發展軌跡有一致性。

道教徒探究道,其目的不僅在解釋世界,而在於為其長生成仙、主宰自然與自身生命的宗教信仰建立理論根據,發現「得道」之道。在道教徒看來,天地間只有道這個東西,永恆不變,而又虛通無礙,能生化、宰制一切。欲期長生不死、自主生命與自然,唯有以道為師,絕對遵循道,保守自身所察賦的道(守道)。早期五斗米道以絕對遵守託名老君降授的「道誡」為宗教實踐之要。《老子想爾注》說:「人不行誡守道,道去則死。」在重氣派的道士看來,保守自身的道氣,修鍊氣功,為長生升仙之要。在重心派的道士看來,修心以合道,為得道成真的捷徑。司馬承禎《坐忘論》說:「神與道合,謂之得道。」道為虛極之理性,心為一身之君主。故無論修氣修心,皆以令心契合於虛極之道為訣要,這可謂道教諸家修鍊之道的共論。從道教宇宙生成論而言,道為最終本原,根據《老子》歸根返本之說,晚唐以來集道教煉養學大成的內丹學,以依虛無之理煉化精氣神,煉神還虛而復歸於道或無極,「與道合真真」,為得道成仙、超出生死的道要。

道教所言常道,還是術法之道、養生之道、人道、治政之道、用兵之道等技術之道、具體之道的總根據和基本原則。如以符籙咒訣祈請、役使鬼神而期治病、降雨、驅邪等的各種法術,即以道為所以靈驗的最終根據,稱為「道法」,宋代以來哲理化的道法,多以作法者用契合於道的「靈光」書符念咒為成功的訣要,以內煉得道為本,外用符籙為末,謂之「內道外法」。又如治政之道,道書中多以效法道的無為,而行無為之治、「道治」,為理想的政道。至於道教提倡的無己、謙下、柔和、忍辱、慈、儉等修身之道,都認為取法於道的理性。真常之道,可謂統攝道教教理各方面的最高原理,道教徒宗教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

道教作為信仰主義理論基礎的道固極玄虛,道教道論就其本身的邏輯展開而言,也不無漏洞可尋,但它作為中國古代一大家學說的核心,作為人類探索宇宙人生奧秘的一段思維軌跡,不無正反兩方面的貢獻。道教道論所提出和探討的天地萬物及人類生命的本原間題,對天體物理學、人體生命科學饒具啟發性。道教徒不僅通過哲學思辨探究道。更在以長生成仙為皆的修心、氣功的實踐中覓求道,所請祖系、真心,實際上都是依氣功實踐中的主觀休驗而建立。從氣功學角度而言,道教道論在氣功理論和氣功實踐方面,頗具參考價值,值得認真研究。

作者:陳兵


推薦閱讀:

道教諸仙神列表下
楊華道長書法藝術
為什麼道教經典多用隱喻,而不把具體實修直白描述出來?
為什麼佛教不像道教那樣把意識視作三魂七魄的一合相,而是認為那只是念頭?
道教秘本《血湖科》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