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峻《論語》導言 - wangxiuhuan1945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楊伯峻《論語》導言

《論語》學習 2010-08-17 09:10:44 閱讀0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導言(一)「論語」命名的意義和來由

《論語》是這樣一部書,它記載著孔子的言語行事,也記載著孔子的若干學生的言語行事。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說: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文選·辯命論》注引《傅子》也說:

「昔仲尼既歿,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

從這兩段話裹,我們得到兩點概念:(1)「論語」的「論」是「論纂」的意思,「論語」的「語」是「語言」的意思,「論語」就是把「接聞於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2)「論語」的名字是當時就有的,不是後來別人給它的。

關於「論語」命名的意義,後來還有些不同的說法,譬如劉熙在《釋名·釋典藝》中說:「《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敍也,敍己所欲說也。」那麽,「論語」的意義便是「有條理地敍述自己的話」。說到這裡,誰都不免會問一句:難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別人的説話都不是「有條理的敍述」嗎?如果不是這樣,那「論語」這樣命名有什麽意義呢?可見劉熙這一解釋是很牽強的。(《釋名》的訓詁名物,以音訓爲主,其中不少牽強傅會的地方。)還有把「論」解釋爲「討論」的,說「論語」是「討論文義」的書,何異孫的《十一經問對》便如是主張,更是後出的主觀的看法了。

關於《論語》命名的來由,也有不同的說法。王充在《論衡·正說篇》便說:「初,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似乎是《論語》之名要到漢武帝時才由孔安國、扶卿給它的。這一說法不但和劉歆、班固的說法不同,而且也未必與事實相合,《禮記·坊記》中有這樣一段話:

「子云:君子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論語》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坊記的著作年代我們目前雖然還不能確定,但不會在漢武帝以後,是可以斷言的①。因之,《論衡》的這一說法也未必可靠。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論語」這一書名是當日的編纂者給它命名的,意義是語言的論纂。

①吳騫《經說》因《坊記》有「論語」之稱,便認它是漢人所記,固屬武斷;而沈約卻說《坊記》是子思所作,也欠缺有力論證。

(二)「論語」的作者和編著年代

《論語》又是若干斷片的篇章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麽道理;就是前後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麽關連。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論語》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次的重複的章節。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一章,先見於學而篇第一,又重出於陽貨篇第十七:「博學於文」一章先見於雍也篇第六,又重出於顏淵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複只是詳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學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個字,子罕篇第九隻載「主忠信」以下的十四個字;「父在觀其志」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隻載「三年」以下的十二字。還有一個意思,卻有各種記載的,如里仁篇第四說:「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憲問篇第十四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篇第十五又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學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便是重複四次。這種現象只能作一個合理的推論:孔子的言論,當時弟子各有記載,後來才彙集成書。所以《論語》一書絕不能看成某一個人的著作。

那麽,《論語》的作者是一些什麽人呢?其中當然有孔子的學生。今天可以窺測得到的有兩章。一章在子罕篇第九: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牢」是人名,相傳他姓琴,字子開,又字子張(這一說法最初見於王肅的僞《孔子家語》,因此王引之的《經義述聞》和劉寶楠的《論語正義》都對它懷疑,認爲琴牢和琴張是不同的兩個人)。不論這一傳說是否可靠,但這裡不稱姓氏只稱名,這種記述方式和《論語》的一般體例是不相吻合的。因此,便可以作這樣的推論,這一章是琴牢的本人的記載,編輯《論語》的人,「直取其所記而載之耳」(日本學者安井息軒《論語集說》中語)。另一章就是憲問篇第十四的第一章: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

「憲」是原憲,字子思,也就是雍也篇第六的「原思爲之宰」的原思。這裡也去姓稱名,不稱字,顯然和《論語》的一般體例不合,因此也可以推論,這是原憲自己的筆墨。

《論語》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學生之手,而且還出自他不同的再傳弟子之手。這裡面不少是曾參的學生的記載。像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啓予足!啓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不能不說是曾參的門弟子的記載。又如子張篇第十九: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這一段又像子張或者子夏的學生的記載。又如先進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

孔子稱學生從來直呼其名,獨獨這裡對閔損稱字,不能不啓人疑竇。有人說,這是「孔子述時人之言」,從上下文意來看,這一解釋不可憑信,崔述在《論語餘說》中加以駁斥是正確的。我認爲這一章可能就是閔損的學生所追記的,因而有這一不經意的失實。至於閔子侍側一章,不但閔子騫稱「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貢三人之前,都是難以理解的。以年齡而論,子路最長;以仕宦而論,閔子更趕不上這三人。他憑什麽能在這一段記載上居於首位而且得著「子」的尊稱呢?合理的推論是,這也是閔子騫的學生把平日聞於老師之言追記下來而成的。

《論語》一書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筆墨,那麽,著作年代便有先有後了。這一點,從詞義的運用上也適當地反映了出來。譬如「夫子」一詞,在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當於「他老人家」,直到戰國,才普遍用爲第二人稱的表敬代詞,相當於「你老人家」。《論語》的一般用法都是相當於「他老人家」的,孔子學生當面稱孔子爲「子」,背面才稱「夫子」,別人對孔子也是背面才稱「夫子」,孔子稱別人也是背面才稱「夫子」。只是在陽貨篇第十七中有兩處例外,言偃對孔子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子路對孔子也說,「昔者由也聞諸夫子」,都是當面稱「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開戰國時運用「夫子」一詞的詞義之端。崔述在《洙泗考信録》據此來斷定《論語》的少數篇章的「駁雜」,固然未免武斷;但《論語》的著筆有先有後,其間相距或者不止於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窺測得到。

《論語》一書,既然成於很多人之手,而且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於三、五十年,那麽,這最後編定者是誰呢?自唐人柳宗元以來,很多學者都疑心是由曾參的學生所編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論語》不但對曾參無一處不稱「子」,而且記載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較起來爲最多。除開和孔子問答之詞以外,單獨記載曾參言行的,還有學而篇兩章,泰伯篇五章,顏淵篇一章,憲問篇和孔子的話合併的一章,子張篇四章,總共十三章。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參最年輕,而且有一章還記載著曾參將死之前對孟敬子的一段話。孟敬子是魯大夫孟武伯的兒子仲孫捷的諡號①。假定曾參死在魯元公元年(周考王五年,紀元前四三六年。這是依《闕里文獻考》「曾子年七十而卒」一語而推定的),則孟敬子之死更在其後,那麽,這一事的記述者一定是在孟敬子死後才著筆的。孟敬子的年歲我們已難考定,但《檀弓》記載著當魯悼公死時,孟敬子對答季昭子的一番話,可見當曾子年近七十之時,孟敬子已是魯國執政大臣之一了。則這一段記載之爲曾子弟子所記,毫無可疑。《論語》所敍的人物和事蹟,再沒有比這更晚的,那麽,《論語》的編定者或者就是這班曾參的學生。因此,我們說《論語》的著筆當開始於春秋末期,而編輯成書則在戰國初期,大概是接近於歷史事實的②。

①諡法在什麽時候才興起的,古今說法不同。歷代學者相信《逸周書·諡法解》的說法,說起於周初。自王國維發表了〈遹敦跋〉(《觀堂集林》卷十八)以後,這一說法才告動搖。王氏的結論說:「周初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號而非諡也。」又說:「則諡法之作其在宗周共、懿諸王以後乎?」這一說法較可信賴。郭沫若先生則說「當在春秋中葉以後」(《金文叢考·諡法之起源》,又《兩周金文辭大系·初序》),這結論則尚待研究。至於疑心「諡法之興當在戰國時代」(〈諡法之起源〉),甚至說「起於戰國中葉以後」(《文學遺產》一一七期〈讀了關於《周頌·噫嘻篇》的解釋)〉,那未免更使人懷疑了。郭先生的後一種結論,不但在其文中缺乏堅強的論證,而且太與古代的文獻材料相矛盾。即從《論語》看(如「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從《左傳》看(如文公元年、宣公十一年、襄公十三年死後議諡的記載),這些史料,都不能以「托古作僞」四字輕輕了之。因而我對舊說仍作適當保留。唐人陸淳說:「《史記》、《世本》,厲王以前,諸人有諡者少,其後乃皆有諡。」似亦可屬余說之佐証。

②日本學者山下寅次有《論語編纂年代考》(附於其所著《史記編述年代考》內)。謂《論語》編纂年代爲紀元前479年(孔子卒年)至400年(子思卒年)之間。雖然其論證與我不同。但結論卻基本一致。

(三)「論語」的版本和真僞

《論語》傳到漢朝,有三種不同的本子:(1)《魯論語》二十篇;(2)《齊論語》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魯論語》相同,但是多出問王和知道兩篇;(3)《古文論語》二十一篇,也沒有問王和知道兩篇,但是把堯曰篇的「子張問」另分爲一篇,於是有了兩個子張篇。篇次也和《齊論》、《魯論》不一樣,文字不同的計四百多字。《魯論》和《齊論》最初各有師傳,到西漢末年,安昌侯張禹先學習了《魯論》,後來又講習《齊論》,於是把兩個本子融合爲一,但是篇目以《魯論》爲根據,「採獲所安」,號爲張侯論。張禹是漢成帝的師傅,其時極爲尊貴,所以他的這一個本子便爲當時一般儒生所尊奉,後漢靈帝時所刻的《熹平石經》就是用的張侯論。《古文論語》是在漢景帝時由魯恭王劉餘在孔子舊宅壁中發現的,當時並沒有傳授。何晏《論語集解》序說:「《古論》,唯博士孔安國爲之訓解,而世不傳。」《論語集解》並經常引用了孔安國的注。但孔安國是否曾爲《論語》作訓解,集解中的孔安國說是否僞作,陳鱣的《論語古訓》自序已有懷疑,沈濤的《論語孔注辨僞》認爲就是何晏自己的僞造品,丁晏的《論語孔注證僞》則認爲出於王肅之手。這一官司我們且不去管它。直到東漢末年,大學者鄭玄以張侯論爲依據,參照《齊論》、《古論》,作了《論語注》。在殘存的鄭玄《論語注》中我們還可以略略窺見魯、齊、古三種《論語》本子的異同。然而,我們今天所用的《論語》本子,基本上就是張侯論。於是懷疑《論語》的人便在這裡抓住它作話柄。張禹這個人實際上夠不上說是一位「經師」,只是一個無恥的政客,附會王氏,保全富貴,當時便被斥爲「佞臣」,所以崔述在《論語源流附考》中竟說:「公山、佛肸兩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魯論》爲己解嘲地(也)乎?」但是,崔述的話縱然不爲無理,而《論語》的篇章仍然不能說有後人所杜撰的東西在內,頂多只是說摻雜著孔門弟子以及再傳弟子之中的不同傳說而已。如果我們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論語》爲最可信賴的材料。無論如何,《論語》的成書要在《左傳》之前,我很同意劉寶楠在《論語正義》(公山章)的主張,我們應該相信《論語》來補充《左傳》,不應該根據《左傳》來懷疑《論語》。至於崔述用後代的封建道德作爲標準,以此來範圍孔子,來測量《論語》的真僞、純駁,更是不公平和不客觀的。

(四)略談古今「論語」注釋書籍

《論語》自漢代以來,便有不少人註解它,《論語》和孝經是漢朝初學者必讀書,一定要先讀這兩部書,才進而學習「五經」,「五經」就是今天的《詩經》、《尚書》(除去僞古文)、《易經》、《儀禮》和春秋。看來,《論語》是漢人啓蒙書的一種。漢朝人所注釋的《論語》,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殘存的,以鄭玄(127—200,《後漢書》有傳)注爲較多,因爲敦煌和日本發現了一些唐寫本殘卷,估計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190—249)《論語集解》以後,就多半只存於《論語集解》中。現在十三經註疏《論語註疏》就用何晏《集解》,宋人邢昺(932—1010,《宋史》有傳)的疏。至於何晏、邢昺前後還有不少專注《論語》的書,可以參看清人朱彝尊(1629—1709,清史稿有傳)《經義考》,紀昀(1724—1805)等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及唐陸德明(550左右—630左右。新、舊《唐書》對他的生卒年並沒有明確記載,此由《冊府元龜》卷九十七推而估計之)《經典釋文·序録》和吳檢齋(承仕)師的疏證。

我曾經說過,關於《論語》的書,真是汗牛充棟,舉不勝舉。讀者如果認爲看了《論語譯注》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幾種書:

(1)《論語註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經註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襲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記,可以參考。其本文文字出現於校勘記的,便在那文字句右側用小圈作標幟,便於查考。

(2)《論語集註》——宋朱熹(1130—1200)從《禮記》中抽出《大學》和《中庸》,合《論語》、《孟子》爲四書,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註。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論,朱熹本人也是個客觀唯心主義者。但一則自明朝以至清末,科舉考試,題目都從《四書》中出;所做文章的義理,也不能違背朱熹的見解,這叫做「代聖人立言」,影響很大。二則朱熹對於《論語》,不但講「義理」,也注意訓詁。所以這書無妨參看。

(3)劉寶楠(1791—1855)《論語正義》——清代儒生大多不滿意於唐、宋人的註疏,所以陳奐(1786—1863)作毛詩傳疏,焦循(1763一1820)作《孟子正義》。劉寶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義》之法,作《論語正義》,因病而停筆,由他的兒子劉恭冕(1821—1880)繼續寫定。所以這書實是劉寶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徵引廣博,折中大體恰當。只因學問日益進展,當日的好書,今天便可以指出不少缺點,但參考價值仍然不小。

(4)程樹德《論語集釋》。此書在例言中已有論述,不再重複。

(5)楊樹達(1885—1956)《論語疏證》。這書把三國以前所有徵引《論語》或者和《論語》的有關資料都依《論語》原文疏列,有時出己意,加案語。值得參考。


推薦閱讀:

男人把女人弄的很服了! - Qzone日誌
來看看吧 太現實了 - Qzone日誌
鋼鐵雄心4開發日誌 | 3/15 1.5.1 版本號測試補丁更新(新增內容)
難得糊塗與難得明白 - Qzone日誌
「菩提道燈論」開示日誌 第二堂課

TAG:網易 | 博客 | 論語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