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的教義|第五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專題演講

摘要:為東南亞、斯里蘭卡等地區所秉持的南傳佛教,是最古老的佛陀法脈。它的主要經典用巴利語表述;教義歸結為四聖諦——苦集滅道;修持則歸結為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遵循如是法教,行者在精神完善的旅途中盤旋上升,最終達到證悟的頂峰。

演講嘉賓:帕庫·孫通桑卡毗尼長老(摩訶朱拉隆功大學清邁校區教務處主任)

地點:泰國·清邁 第五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時間:2015年8月1日

.

.

.

最古老的佛教

在泰國,人們以信奉南傳佛教為主。什麼是南傳佛教呢?

南傳佛教的巴利語發音是fei li wo da,字面意思是「上座或長老的觀點或學說」,所以南傳佛教也叫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傳襲巴利語佛典,學術界普遍認為,巴利語佛典記載著佛陀最早期的法教。

多個世紀以來,南傳佛教一直是東南亞地區和斯里蘭卡的主要宗教。這些東南亞國家包括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等。目前全世界有超過2.47億的南傳佛教徒。近幾十年來,南傳佛教也開始在西方生根發芽。

一脈十八宗

佛教宗派很多,但佛法只有一種。佛陀,也就是覺者,把他所創立的宗教稱為佛法和戒律,經與戒簡稱為法。為了給佛法修行提供社會架構的支持,以及為後世保存法教,佛陀建立了比丘和比丘尼的僧伽制度。僧伽制度延續至今,為後代僧俗傳遞著這些古老的教授。

佛陀滅度後,佛法在印度的傳揚過程中,出現了對原始教義的不同解釋。這導致了僧伽內部的分裂,出現多達十八個不同的宗派。這些教派中的一支後來發起了一場改革運動,該宗派自稱為Mahayana,而把其他的宗派稱為Melayana。我們今天稱之為上座部的宗派,是早期非大乘的派別中唯一的倖存者。

如是我聞

南傳佛教經文用的巴利語,是佛陀時代印度中部雅利安人的一種方言。作為佛陀的常隨侍者和表兄,阿難無誤謹記了佛陀的一言一語,成為佛陀教法的活寶庫。佛陀圓寂後不久,包括阿難在內的五百個上座部比丘結集,背誦並勘校他們在佛陀45年的弘法生涯中所聽受的所有法教。這些經文多數是以「如是我聞」開頭的。

佛滅度後,佛陀的法教,繼續在僧團中以口傳的方式延續。這種口傳是印度的一貫傳統,在佛陀出世很久以前就存在。

結集三藏

公元前250年,僧眾對這些佛陀教示,進行系統地整理和編撰,並將其分為三部分:律藏——關於僧伽制度和規則的經文;經藏——佛陀及其清凈弟子的教言;論藏——對教法在精神和哲學層面的詳細分析。這三部統稱為三藏。

公元前三世紀,斯里蘭卡的僧侶們著手對三藏的詳細註解進行結集。五世紀初,又對這些註解進行校對,並翻譯成巴利文。三藏及其後的注釋,和編年史一起構成了南傳佛教經典文獻的完整體系。

巴利語的加持

巴利語原來是一種口頭語言,並沒有自己的文字。直到公元前一百年,三藏才由斯里蘭卡負責謄抄的僧侶們,以早期婆羅門文本的形式,按發音書寫固定下來。從那以後,三藏就被翻譯成很多不同的文本。

雖然三藏中最為流行的經文,有著很多英文譯本,但南傳佛教的後學者仍然認為,學習巴利語,哪怕只有一星半點,也可以極大加深他們對佛陀法教的理解。

親自去發現

佛教徒對三藏,並不像世界上其他宗教那樣,把經文看做信條、先知揭示的神聖真理、牢不可破的宣言,只能不加懷疑、單純依靠信心全盤接受;相反,正如佛陀的教誡那樣,對於他的法教,應該首先去審查,在生活中實踐,從而自己發現它們是否確實能產生其所承諾的結果。

文字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記錄於三藏的文字所指明的真理。而那些積年累月為某些章節的作者身份等問題爭論不休的學者們,會徹底錯過法教的要點。

幾百年來,三藏的法教一直靜靜發揮著作用,並將持續下去,成為數以百萬計的追隨者,在通向覺醒的求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引導。

四個真理

關於佛陀教法的概要,需要談到四聖諦。

佛陀證悟後不久,進行了第一次傳法。在這些開示中,佛陀給出了一個基本架構,為今後的教法奠定了基礎。這個架構就是四聖諦——四個基本的法則。這是佛陀對生命實相如實而敏銳的解析。這些真理,並不是形而上的理論或關於信仰的文章,而是規範實際的修行,從而引導我們獲得證悟。

這四聖諦是:

1. 苦諦:痛苦,不如意、不滿足、壓力等;

2. 集諦:痛苦和不滿足的因是愛欲、存在或不存在的二元狀態;

3. 滅諦:愛欲的息滅;

4. 道諦: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遊戲規則

因為對四聖諦一無所知,不懂得用四聖諦的法則規範這個世界,所以我們一直被束縛於輪迴,束縛於生老病死的痛苦循環。無始以來,我們的貪慾依照因果業力的法則,推動著輪迴的進程,從一個剎那到下一個剎那,生生世世不停地流轉。

根據這個永恆不變的法則,一個人當下身口意的任何行為,會根據其是否善妙產生相應的後果。不善妙和不良的行為必定伴隨著痛苦,而善妙的行為終將帶來安樂。對這一法則的無知,使得我們的生存註定漫無目的,前一瞬間快樂,後一時刻絕望。這一生是天堂,下一世是地獄。

領取任務

佛陀發現要從輪迴中解脫出來,必須給四聖諦分別指派一個具體的任務:第一個聖諦的任務是了知;第二個聖諦的任務是放下;第三個聖諦的任務是體悟;第四個聖諦的任務是培養。

徹底證悟第三個聖諦,就為覺醒鋪平了道路,終結了無明、貪慾、痛苦和業本身,讓我們直接獲得最超脫的自由和無上的幸福。這是佛教的終極目的——絕對、不滅、無欺的涅槃。

無價的饋贈

無明和我們的精神糾纏在一起盤根錯節,導致愚痴心靈對自我的欺騙。它詭計多端、令人窒息。解決的方法也不僅僅是用善良去愛、當下保持正念那麼簡單。修行者必須用專業技能把自己武裝起來,應用各種工具,以便在智力和時間上,打敗不善的習氣,並最終根除它。

例如,布施的修持可以削弱貪婪的習氣。這個珍貴的道理,教導我們什麼是善妙的行為、背後的動機、產生的結果;而實際修行使我們免於偏離航向,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其他如安忍的行持,使我們逐漸擺脫嗔恨心的誘人掌控;十念的修持,提供減輕疑慮的方法,還可以使我們在遭受身體疼痛時保持鎮靜、尊重自我的健康、克服懶惰和散亂,以及免於縱慾等等。

需要學習的技巧還有很多。從這些修持中發展和成熟的善妙品質,鋪平了通向涅槃的道路。不僅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世俗社會來說,行者也會逐漸成為一個更慷慨、友愛、富同情心的人,並且更加平和、頭腦清明。

這種個人對證悟的誠摯求索,對一個急需救助的世界來說,正是無價而及時的饋贈。

盤旋上升的旅程

佛陀的教法總結起來就是戒定慧。

戒行,是隨著與之相關的品質——正語、正業和正命的成長,正見和正思維也逐漸成熟。這些概括為一種非常實用的形式,就是五戒。五戒是每個佛教行者秉持的基本行為守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甚至比丘227條和尼眾311條複雜的戒律條款,也都以五戒為基礎和核心。

禪定,是通過戒律的修持,當外在行為得到凈化之後,行者的主要工作轉向修行,深入到最細微的轉化層面。禪定(三摩地)的開發,是八正道的最後三種品質——正精進、正念和正定的詳細闡述。正精進是學習怎樣長養善妙的品質,去除不善的品質;正念是學習怎樣使注意力持續專註於當下的覺受;正定是學習如何將自己的心徹底而堅定地沉浸在理想對境中,從而產生定,一種不斷深入身心的寧靜狀態。

正念和正定,需要經由四念處的修持,順序開發出來。四念處是禪修的一種系統方法,包括大量技巧。其中對身體尤其是呼吸保持分明的正念,是特別有效的修持,可以使寂止和勝觀的兩種品質達到平衡。通過不懈修持,行者越來越嫻熟地把寂止和勝觀的力量結合在一起,用於探索身體和心靈的本性。

對於八正道的最佳詮釋,是我們需要培養的個人品質的總集,而不是將其看成次第的修持步驟。

比如傳統上認為,正見和正思維等同智慧辨析,對二者的培養,有助於開發正語、正業和正命;而正語、正業和正命被認為與戒行相關;戒行培養起來了,與禪定相關的正精進、正念和正定也會發展起來。同樣,隨著禪定的成熟,智慧也將呈現出來並逐漸加深。隨著整個過程的展開,一個品質的發展又促進下一個品質的培養。行者在精神完善的旅途中盤旋上升,最終達到證悟的頂峰。


推薦閱讀:

站在現代生命科學的角度,如何理解《心經》中的「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男戴觀音女戴佛其實是誤區?
想要修習南傳佛教,該從何處入手呢?
和尚為什麼剃光頭?
自己陷入了一個怪圈。 因果既然是真實存在的,有人說佛家的第一因是如來藏,有人說不存在第一因。?

TAG:世界 | 佛教 | 佛學 | 青年 | 演講 | 教義 | 專題 | 研討會 | 南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