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僅靠嚴懲未必管用

校園暴力僅靠嚴懲未必管用 發布時間:2015-06-24 09:38:26 來源:新京報 分享

最新的「網曝四川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 警方已介入

近來校園暴力事件頻遭曝光,前兩天「浙江一男童遭多名少年暴打」的視頻引燃的輿論怒火未熄,昨日媒體又曝「四川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再聯想起「105中學女生被輪流掌摑」等,幾乎每起都讓人震驚:不論是肉體折磨還是精神侮辱,手段都那麼殘忍惡毒,令人難以將其和本應是「天真無邪」「花樣年華」的未成年人聯繫起來。

面對這些校園霸凌行為,有些人呼籲:對個案施暴者該加強法律懲戒,甚至動刑。對這類校園暴力加強治理確實很有必要,但施暴者多是僅十來歲的孩子,其性格、觀點還未成形,基於那些施暴者成長階段、心理發育特徵等還有霸凌社會成因,一出事就呼籲嚴懲乃至要求重刑,並不靠譜,更像是情緒化宣洩。

相較之下,跳出法律萬能思維和刑罰迷戀,從社會層面去反思這些校園暴力何以發生、怎麼杜絕,更有意義。

按照心理諮詢最新流派家庭治療的觀點,孩子是家庭的「信號燈」,孩子出問題,意味著是家庭教育生病了。當孩子以施暴於人為樂時,必須反思家庭教育問題。實質上,校園暴力事件頻發,指向的遠不止於此,更是社會、學校、家庭等複合因素聚合的結果。而要消減該難題,也亟須置於社會共治層面去著力解決。

心理學家班杜拉做過著名的「充氣娃娃實驗」,讓兩組兒童分別觀看成人攻打充氣娃娃的兩個視頻。前者成人受到獎賞,後者成人受到懲罰。結果顯示,觀看前者的兒童攻擊行為明顯的多於觀看後者的。本質上,校園霸凌也是對成人,尤其是父母、教師等處理衝突矛盾方式的異化式效仿。

就此看,無論學校、家庭還是社會,都要共同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在一些欺凌事件中,施暴孩子還沒意識到其行為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老師發現孩子在課間有劇烈推搡行為,就告訴孩子和家長這樣做有危險,可能會傷害到別人,孩子這才意識到問題。這就提醒學校,開展相應的「非暴力」教育,讓他們在觀察學習中明白欺凌的惡劣性質。另一方面,中小學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之外,也通過競技類體育課程設置等,將其負面情緒導向合理宣洩。

家庭也該擔起其責:在孩子剛剛表現出暴力行為的時候,父母要及時制止,也要引導孩子憤怒等情緒的把控,並避免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孩子不聽話問題。

而眼下,社會多方在這方面的教育經常是失效的:如學校對孩子評價體系和「分流」中只重成績,造成差生歧視;一些家庭對孩子暴力傾向的反應遲鈍等,包括社會組織介入的匱乏。對此補缺之外,學校、家長等還應建立協同式的霸凌預警—通報—心理干預機制,將反霸凌納入青少年常識教育系列。

要而言之,校園暴力是個複雜的社會現象,靠嚴懲甚至刑罰,未必管用,這更需社會、學校、家庭齊心協力,將非暴力灌注到教育過程中,並建立霸凌應急響應機制等,合力為孩子們創造安全、無暴力的教育環境。


推薦閱讀:

九年校園欺凌,一生痛苦回憶
湖北學生遭掌摑,教育局「好玩論」是下崗的節奏
我曾因為長相霸凌過別人
袁貴仁回應校園暴力欺凌頻發:近期將開展專項治理

TAG:校園 | 校園暴力 | 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