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遙遠:擒住「官場惡質文化」八角獸
日前,江蘇雙規了一位財政廳女副廳長。涉貪官員被雙規,在中國不算新聞,幾乎每天都有。女貪官也不算新聞,侵貪幾個億的雌碩鼠,東西南北都有。女副廳長一進「招待所」,立功心切,當日即爽快招供,竹筒子倒豆,什麼都說。這也充分體現「坦白從寬」政策的一貫感召力和威懾力。 讓我倍感關注的是,報載「案情波及面不僅牽涉到財政廳內部官員,還牽出江蘇省內多個其它廳官。不少相關官員已終日惶惶。」不難想像,做賊心虛的官員們,此時已蕩然無存平日的耀武揚威,或許聽到路過警車呼嘯就驚恐萬分,以為來雙規來抓捕,心臟病、高血壓、腦梗塞就難免突發,更有意志薄弱者,或許沒等紀委、反貪局敲門,就跳樓、上吊、服毒、飲彈,「非正常死亡」了。曾經一個月6起、一年19起 「官員非正常死亡事件」,恐怕大多就是被夜半警聲,惶惶然走上不歸路的;或者接到內線通報,想想自已貪污金額天文數字,槍斃一百回也不過分,既然走投無路,就乾脆一咬牙一跺腳,早見閻王爺,一了百了。這樣也好保護一些領導和同黨,死後可以庇護家人。官員自殺事件頻繁見報,不見報的恐怕還不會少。 由此深思,觸官場之類,旁官場之通,不難看出,中國官場惡質文化已經毒化了不少官員的靈魂,惡化了一些部門的行政風氣,引起廣泛民憤。貪污腐敗、官場鬥爭、權錢交易的陰影,似乎總是遊盪於宦海,如嚶嗡之蒼蠅,揮之不去。
中國官場惡質文化,細究之,主要有八大表徵: 之一,是腐敗官員的「靈魂厚黑化」。 在中國數千年封建社會,官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搞定皇帝和上司」是官場第一潛規則,是爬得更高、坐得更穩、升官發財的官場不二法門。當曲意迎奉、媚事君上成為官場秘訣,當出賣靈魂與人格的人在官場如魚得水,官場就徹底被染黑熏臭了。而被染黑熏臭的官場,反過來又會以其巨大的力量,無情地撕毀官員的道德感和羞恥心,扯下官員的遮羞布,最終使官員變成鮮廉寡恥的怪物。而一個良心尚存的好官,往往不是被排擠被毀滅,便是被同化成貪官污吏,靠加入權力圈子來換取功名富貴。封建官場權力至上,腐爛醜惡,其結果是導致「廉恥丟盡,方可做官。」 鄧小平曾坦言:「我們進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義主義革命,推翻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徹底的。但是,肅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義殘餘影響這個任務,因為我們對它的重要性估計不足,以後很快會轉入社會主義革命,所以沒有能夠完成。」
尚未肅清的現代專制集權遺毒,導致和加劇了中國官場腐敗,腐敗官員難以擺脫封建官場潛規則,從而出現官位貨幣化、市場化,賣官規模化、期權化,貪腐常態化、團體化,自然也就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了。 之二,是腐敗官員的「人格分裂化」。 如果「權力為天」成為官場規則,那不殫精竭慮去揣摩討好領導,豈不是傻瓜一個?有此心態,必無廉恥,更不會把黨紀國法放在眼裡,而只會唯上是從。但是,中國憲法規定,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每一個官員都是人民公僕,黨和政府要求每一個官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黨紀國法的白紙黑字和眾目睽睽之下,腐敗官員只能像白骨精一樣,戴上正直廉潔的好看臉譜,從而騙取組織信任和群眾擁護,成為官場兩面人。台上道貌岸然,台下男盜女娼。牌坊豎得仰之彌高,勾當幹得不亦樂乎。一方面不學無術,一方面「博士官員」成為一道風景線。故此,中國貪官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那就是落馬時不但被搜出巨額賄賂,還常常被搜出一大串的榮譽光環和廉政名言。貪官們歷經官場惡質文化的熏陶洗禮,千錘百鍊,不知不覺都已達到「厚而無形、黑而發亮」的九重天境界。 之三,是腐敗官員的「權力私有化」。 公權力經法律賦予,本應為公共利益、公民利益服務。但是當公權力一旦被腐敗官員「改制」,完成了私有化,實際上就成了個人手中的「寶葫蘆」,只要把它祭出來,就可以要什麼來什麼。當掌控和行使公共權力的腐敗官員,視公權為任意驅使的玩物,大小官員就自然想去尋找最為厚實的「靠山」,黑社會自然想去尋找最為有力的「保護傘」。權力私有化的結果,是中國社會出現了眾多的「分利集團」,像惡性腫瘤那樣寄生在國家和社會健康的肌體上,依靠社會生存但又極大地損害著社會。
腐敗官員往往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將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以致一些地方出現「黑頭」(國家法律文件)不如「紅頭」(地方政策文件),「紅頭」不如「白頭」(領導批示意見),「白頭」不如「口頭」(領導指示)的怪現象,嚴格損害了法律的權威性。 之四,是腐敗官員的「組織圈子化」。 「拜門子」、「找靠山」、「拉圈子」、「站好隊」是中國古代封建官場的陋習,重罪者流放到「極邊」、「煙瘴」等地;其實質是一種依仗權勢而互相拉攏、互相利用的手段,據9連接敵出發的時間推算,以達到搶佔權力、分享權力、互惠互利之共贏團體。「拜門子」、「找靠山」,雪風傳說卻並未結束。為自己的仕途找到一把保護傘、一個護身符;「拉圈子」,就是鞏固自己的權力地盤,培植自己的勢力;「站好隊」,就是在權力鬥爭中,要擦亮眼睛,跟對政治大佬。第一個是要跟對人,學會見風使舵,投機鑽營。第二是要有人跟,講江湖義氣,有手段有霸氣。 之五,是腐敗官員的「鬥爭黑道化」。 早期中共領袖陳獨秀在《新青年》寫道:「充滿吾人之神經,填塞吾人之骨髓,雖屍解魂消,焚其骨,揚其灰,用顯微鏡點點驗之,皆各有『做官發財』四大字。做官以張其威,發財以逞其欲。一若做官發財為人生唯一之目的。人間種種善行,凡不利此目的者,一切犧牲之而無所顧惜;人間種種罪惡,凡有利此目的者,一切奉行之而無所忌憚。」
正因此,「官位」成了各路英雄的用武之地,成為學而優則仕的理想彼岸。中國官場鬥爭延續千年,理論實踐非常發達,至今仍然風生水起,波瀾壯闊,驚心動魄。市面上林林總總的「官場小說」,無一不是官場現實寫照。當代貪官把《官場現形記》發揚光大,還與時俱進創新了「網路戰」、「竊聽戰」、「偷錄戰」等,豐富發展了中國官場鬥爭術。 更讓老百姓觸目驚心的,是屢見報端的某些地方官場鬥爭黑道化,從智斗回歸到原始血腥。腐敗官員或保官位或保圈子或圖晉陞,或謀更大私利,排斥異己,打擊政敵,嫌官場「騰、挪、閃、躲」 那套太極拳功夫,太浪費時間,乾脆畢其功於一刀、一槍、一棍、一榔頭、一毒藥,把原本披著和諧面紗干著厚黑勾當的官場,演變成血肉橫飛的戰場。於是,「副縣長」槍擊「縣長」,「檢察官」殺「檢察官」,副局長殺局長,炸死人大主任等等,輪番上演,儼然是攝人眼球、撼人心房的「黑道火併」連續劇。 之六,是腐敗官員的「貪污窩案化」。 看此次江蘇財政廳的反腐新聞,頭腦里蹦出一個詞:腐敗窩案。隨著紀委、司法機關深入調查,縝密偵破,相信這位女財神在審判席上,一定會有一批大大小小官員相陪,不會寂寞。
腐敗窩案,是近年來中國官場腐敗的新趨勢,也是媒體輿論和社會公眾關注的新焦點。顧名思義,腐敗窩案是指一群以權謀私、結成利益共同體而後東窗事發的貪官污吏。究其特點:在內,則上下聯手,上行下效,結成一夥,使內部監督機制失效;對外,則與「利益攸關者」結成同盟,結構利益輸送鏈,導致外部監督梗阻,特權肆虐,腐敗滋生,有恃無恐。腐敗分子同利抱團,沆瀣一氣,締結成一個個根深蒂固、盤根錯節、或大或小的利益小集團。 集體腐敗,架空了原本就不夠嚴密有力的監督制度,勢如決堤洪水。百度一下「腐敗窩案」詞條,竟有二百萬條之多。腐敗窩案遍及全國各省市、各市縣、各個部門、各行各業,可謂凈土難覓。窩案具有官階高、金額大和關聯者眾等特點,主要有地方黨政一把手腐敗窩案,一手遮天,權傾一方,監督乏力,集體決策淪為集體腐敗,領導班子成「分贓會」,更有甚者在監獄裡都可開成「常委會」。政府部門腐敗窩案,公共資源的支配權掌握在少數官員手中,在監管不到位情況下,權力尋租空間廣闊。司法部門腐敗窩案,成為危害最大的腐敗,成為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劊子手。金融系統腐敗窩案,大案要案頻發,已成腐敗「高發區」。海關走私腐敗窩案,多方勾結,監督真空,涉案者大發橫財。國有企業腐敗窩案,紅頂商人腐敗,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並呈迅速蔓延趨勢。國有公共服務機構基建部門腐敗窩案,學校、醫院、文體、社保及其他事業單位無一倖免,一幢幢大樓建成,一批批官員倒下。 腐敗窩案,此起彼伏。一挖一大窩,一掃一大片。這一方面,彰顯黨和國家把反腐倡廉提升到執政黨生死存亡的高度,中紀委查案力度空前增強,司法部門勇猛出擊,戰績累累;另一方面,可見中國官場腐敗之廣、之深、之劇和無孔不入,也可見權力監督之弱化、淡化和邊緣化。 之七,是腐敗官員的「套路多樣化」。 俗話說:「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牆法」。反腐敗鬥爭越加霹靂有力,腐敗分子也在窮於應變。「情婦腐敗」,貪腐導火索、加速器和中轉站;「秘書腐敗」,隱蔽二傳手;「家族腐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借用腐敗」,名為借用,實為索賄;「雅緻腐敗」,古玩字畫,受之體面;「娛樂腐敗」,吃喝玩樂;「題字腐敗」,一字萬金;「精神腐敗」,樹碑立傳;「出場腐敗」,紅包大大;「司機腐敗」,牽線搭橋;「期權腐敗」,春播秋收。貪官智慧,在此發揮得酣暢淋漓。 之八,是腐敗官員的「腐敗日常化」。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用人腐敗、經濟腐敗、生活腐敗、作風腐敗、道德腐敗,可謂是五毒俱全。腐敗官場導致社會腐敗。社會腐敗,又反過來加劇官場腐敗。腐敗,已經成為了一種人人遵守的社會認知,成為腐敗官員心安理得的生活方式。 中國官場惡質文化的始作俑者,實則就是封建專制遺毒。正如陳獨秀指出:「此等卑劣思維,乃遠祖以來歷世遺傳之缺點(孔門即有干祿之學),與夫社會之惡習,相演而日深。」他還一針見血點破:「惟中國式之發財方法,不出於生產殖業,而出於苟得妄取,甚至以做官為發財之捷徑,獵官摸金,鑄為國民之常識,為害國家,莫此為甚。發財固非惡事,即做官亦非惡事,幸福更非惡事;惟吾人合做官發財享幸福三者以一貫之精神,遂至大盜遍於國中。人間種種至可恐怖之罪惡,多由此造成。」 官場里的朝野角色沾此習性,已見多不怪。就連官場邊上的商賈金主,也不逞多讓。一些官員對自己退職下台後,備受昔日金主冷落的情景,常發不平的感慨,雖說是官場人情冷暖,可往深一層想,這何嘗不是腐敗社會的必然寫照?老闆們對官員的相挺、相求,多半都在他如日中天,當紅得令時。一俟權勢打烊,下台鞠躬,老闆們自然要蟬過別枝,另覓新貴去巴結了。大凡以斂財自肥為出發的當權政客,最感憂心的莫過於倉促下台。由於權勢打烊的倉促,不少尚在落實階段的「油水」,自然就此戛然而止,還常常留下把柄。在退休後被人背後捅一刀,致使貪官晚節不保,鋃鐺入獄苦度餘生,不也很多嗎?由此觀之,「官場惡質文化」處處吃人,處處陷阱。既禍國殃民,到頭來也害人害己。 美國學者阿密泰說:「清除腐敗,不僅僅是挑出一個爛蘋果,而更應該檢查放置蘋果的筐子。」要使「官場惡質文化」不再發酵、發爛、發臭、發毒,必須從源頭上根除「病灶」,不僅要建立「不願為」的自律機制,「不敢為」的懲戒機制,「不能為」的防範機制,還要建立「不必為」的保障機制。 想起香港的廉政公署制度,也是誕生於貪婪的歲月,東方之珠也曾一度泛濫殖民地惡質官場文化和無所不在的貪瀆行為。但是,香港實行了真正意義的法治,成立直屬於特首的廉政公署,擁有絕對的監察權,即使特首本身犯下了貪污罪行,也一樣要被查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廉政公署的獨立辦案和監督權力產生了強大的威懾力和震撼力,有力整肅和矯正了香港惡質官場文化。在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廉政制度下,整個社會廉潔文化漸漸養成。制度防貪和輿論監督使香港廉政公署制度得以延續至今,未曾因九七回歸而黯然失色。 貪污腐敗之未能有效遏止或消除,原因就在於缺失民主的制度和獨立的司法。要擒住「官場惡質文化」這隻吃人的八角獸,必須先把權力放進強力監督的籠子,建立現代社會所不可缺少的權力制衡防範體系,從根本上改變自上而下負責的官僚體系,真正還政於民,踐行憲政、民主和法治。廉潔,公正,高效,透明度,香港可行,大陸可行否? |
推薦閱讀:
※百態掃描 186:官場腐敗「五步曲」
※微服私訪──網上流行官場段子
※11個詞揭開官場新疾舊患
※官奕經全文---官場五經
※原創 | 中國人再勤奮,也養不起這麼多吃皇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