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世間已無李光耀(上)

老沈一說

世事無常,短短几天之內,李光耀死而復生,又生而復死。

3月18日,老沈發了一篇《冷血外交論》(回復關鍵詞「外交」可重看),裡面以新加坡為例,列舉了一些李氏言論及外交之道,並用李光耀頭像作為文章封面。誰想發出去僅數小時之後,便聽聞「李光耀去世」。大駭之餘,立刻上網求證,只見各大網站首頁業已黑幡高豎,輓聯四垂,自然信之不疑。

正納悶怎麼如此巧合,突然又一條消息傳來,雲之前的訃告純屬謠言,乃黑客篡改!錯愕之餘,再一次上網求證,卻見各大網站早已雲淡風輕,陰霾盡去,彷彿剛才的頁面也是被別人篡改一般。

回顧此次「變臉」的烏龍事件,令人不禁好笑。事後與一些媒體的朋友談起,各人也對此則褒貶不一。某朋友供職的是一家老牌媒體,德高望重,此次沒有跟風烏龍,事後殊為得意,自雲某家沉穩老辣,從來不做新聞界的登徒子。

但那些爆料烏龍網站的朋友們對此卻嗤之以鼻,認為信息時代的新聞,效率才是第一位的。媒體嘛,吃的就是這口飯,搶發頭條乃是天職,並稱嘲諷之人自己天生反應慢一拍,此次只不過剛巧「因慢得福」而已。

對於這樣的爭論,或許各人理念不同,老沈無從置喙。只不過事後想想,也是感嘆。顯然,當李光耀沉痾之際,全球各大媒體便早已擬好各種訃告及生平事迹,甚至已將靈堂布置預設多時,只待時機一到,便摔杯為號,一擁而上。沒想到被一個16歲的小朋友誤墜琉璃盞,提前破了各路神通。

再聯想到前一陣子,歌手姚貝娜去世,甚至有媒體跑到太平間偷拍屍體,可見如今這個時代,名人的生死在記者筆下,也只不過是眼球消費的素材而已。有人甚至把媒體比作「禿鷲」,專門等著對象的死亡,倒也不無道理。

今天傳來消息,李光耀「又死了」,這次是真的死了。於是各大網站連忙把前幾天剛撤下的專題頁面再次掛上,冥冥之中,彷彿有一種神奇、所謂似曾相識的「既視感」。

以網易為例,3月18號和23號發布了「同樣的」專題

不過,既然偉人真的已經離世,老沈也不妨藉此機會,再來和大家談一談李光耀與他的新加坡,以及這幾十年來走過的道路。在眾多哀悼與紀念聲中,為即將徹底落幕的「李光耀時代」做一個小小的註解吧。

馬來亞和新加坡華人問題的由來

要說新加坡,我們必須先回顧一下馬來亞問題的歷史。

在1874年英國人干預馬來各邦之前,馬來亞是一個人口不過30萬,堪稱地廣人稀的地方。除了新加坡、檳榔嶼這樣的貿易港口城市有大量的華人和印度人,其他地方基本都是馬來人和土著。

但隨著英國殖民勢力的深入,大批華人開始到來。從1895年到1927年,據稱,有600萬中國人到達了新加坡。當然,新加坡僅是中國人向整個東南亞移民的中轉站而已,但饒是如此,越來越多留居於此的中國人,也讓英國殖民者有些吃不消。

據統計:1911年馬來亞有華人69. 3萬(佔總人口的29.5 % ), 1931年為128. 5萬(佔總人口的33.9% ),1947年已經增加到188. 4萬(佔總人口的38. 4%)。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僑人口佔馬來亞總人口的比率,卻從1931年的14%,下降到1947年的10. 5%。

於是,自1930年起,英國殖民當局開始禁止華人男子進入馬來亞,1938年,華人女子也被禁止移民馬來亞。

日本帶來的華人與馬來人之爭

1941年12月8日,幾乎就在「珍珠港事件」爆發的同時,日軍從中國的海南島三亞港出發,南下馬來亞,迅速打垮英軍,成為東南亞的新主人。而隨後建立的日本軍政府,給馬來人、印度人和華人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戰敗的英軍向日軍投降,

馬來亞戰役以英軍的慘敗告終

在這其中,華人對於中國感情最深,抗日情緒最濃。對此,日軍自然痛下狠手。二戰期間,日本屠殺的新加坡華僑約為2.5到5萬人,而在新馬地區屠殺的華僑人數共約15萬人。

至於印度人,日本殖民當局在對印度上層分子拉攏的同時,對下層印度人也並不友善。據估計,共有6萬名印度僑民被徵募去從事各種強迫勞動的工程,包括臭名昭著的「死亡鐵路」,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印度勞工倖存下來。

比起華人和印度人,馬來人所遭受的苦難卻相對較輕,甚至社會地位還有所提高。我在之前講緬北那篇文章中提到過,英國對於各殖民地的政策,實際上就是「分而治之,以夷制夷」。在緬甸,他們用克欽族和孟族來壓制緬族,而在馬來亞,他們則用華人和印度人來制衡馬來人。日軍到來之後,反其道而行之,大幅提高馬來人的地位,於是大量馬來文職官員及貴族精英都選擇了和日軍合作。戰後,許多人都被馬來亞抗日人民軍當做「馬奸」處決。

除了政治之外,在經濟方面,馬來人與華人之爭也愈演愈烈。原本華人多居住在城鎮,主營商業,而馬來人集中在農村,從事農業。兩族各有經濟領域,互不相擾。然而,在日據時代,大量城鎮華人被攆到鄉下開荒種糧,甚至強迫華人在有土地或荒蕪的馬來人保留地上開墾殖。單是沒有地券的「墾民」,便達40到50萬人,相當於當時馬來亞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這對馬來人的傳統經濟利益無疑構成了嚴重威脅。而後者對華人墾民的不滿,很快便擴展為對整個華人群體的敵意,隨之而來的猜忌和仇視更是與日俱增。

日軍佔領新加坡後,印刷的各種語言的報紙

英國人回來後的政治紛爭

二戰最後以盟國的勝利告終,英國人回來了。但他們很快就發現,老章程已經不行了,隨著風起雲湧的民族解放運動,緬甸尋求獨立,馬來亞也尋求獨立。但面對未來,英國人、馬來人、印度人和華人都各有想法。

意識到馬來亞的獨立終究無可避免,英國人開始考慮後路。1946年,工黨政府公布了所謂的「馬來亞聯邦」計劃,規划了馬來亞地區的政治格局。根據這份白皮書,馬來亞的9個土邦和檳榔嶼、馬六甲將組成馬來亞聯邦,而新加坡則分離出來,成為英國直屬殖民地。從此之後,新、馬被分割為兩個獨立的政治單元。

為什麼英國人要做這樣的分割呢?首先,這符合英國人一貫「分而治之」的殖民地管理理念。隨著馬來人和華人矛盾的加深,當地馬來人對新加坡的地位總是耿耿於懷。在過去的英殖民時期,馬來亞高級專員和海峽殖民地總督由一人擔當,且其官邸設於新加坡。這相當於是說,整個馬來亞地區的「中心」就是新加坡,這是馬來人無法接受的。

其次,從種族人口比例上來看,根據1940年的人口統計,馬來半島除新加坡之外,人口總數約500多萬。其中馬來人佔44.7%(約223.5萬),華人39%(約195萬),印度人14.7%(約73.5萬),歐洲人只有0.4%(約20萬)。而當時新加坡的總人口約有70萬,其中華人約佔75%,即50多萬。

因此,如果把新加坡與馬來半島包括在統一的聯邦里,華人就將成為這個聯邦的第一大種族,取得最多的話語權,馬來人對此肯定也不滿意。

所以,如果從一開始就把新加坡分離出去,把馬來亞聯邦的首都設在吉隆坡,這個計劃才比較容易實行。

當然,英國人自然還有更重的私心:考慮到新加坡獨一無二的重要地理位置,它希望從長遠來看,即使馬來亞最終獨立,自己也能夠繼續長期佔領新加坡這一戰略要地,作為在遠東的橋頭堡。

不過,即使是這樣一份計劃,也仍然遭到了馬來人的反對。他們認為該計劃削弱了傳統蘇丹的權力,且對非馬來人廣泛地授予公民權,觸犯了馬來人的利益。在他們看來,馬來亞必須是「馬來人說了算」的聯邦,馬來人必須佔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地位。為此,1946年3月,41個馬來民族主義組織在吉隆坡開會,成立了「全國巫人統一機構」,即「巫統」,堅決反對馬來聯邦計劃。

經過巫統和英政府的幾輪談判,各方出台了一個新計劃,即「馬來亞聯合邦計劃」,取代了原來的「馬來亞聯邦計劃」。

從「聯邦」到「聯合邦」,雖只一字之差,內容卻有天壤之別。新計劃擴大了馬來蘇丹的權力,並嚴格限制了馬來公民權的資格,出生於新加坡的人不再被接受為聯合邦的公民。根據新憲法,馬來亞基本被建立為一個屬於馬來族的國家,馬來族在許多重要領域裡都取得了特殊地位,獲得特權,而包括華人在內的非馬來裔則被排斥在外。

對此明顯不公平的條文,華人團體進行了多次抗議,舉行了罷工、請願和遊行,但均未被英政府接受。見和平手段無效,受當時左派鬥爭方式的影響,1948年,馬共乾脆宣布放棄憲制手段,以武裝形式來進行抗爭,英殖民當局隨即宣布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一時鬧得滿城風雨。

武裝鬥爭更加劇了馬來人對華人的忌憚,各種抗議最終歸於失敗。1948年,馬來亞聯合邦成立,9年之後,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最終獨立。按照憲法規定,以馬來語為國語,伊斯蘭教為國教,馬來人享有無限期的各種特權,比如在獎學金和商業執照上擁有優先地位,大學為馬來人保留一定比例的學額,在政府職位中,華人與馬來人比例不得超過1:4,等等。

英屬馬來亞聯合邦旗

華人:政治思維的缺失

我們要問了,為什麼華人在馬來亞的經濟中佔有絕對優勢地位,當地納稅人中有高達70%為華人,最後卻在政治上如此失勢,淪為「二等民族」?這其中有多種原因,但最主要的,就是華人在政治上不投入,不熱情,又缺乏合理的鬥爭策略。

比方說,現在很多人津津樂道的「認祖歸宗」情節,其實正是造成東南亞華人政治冷漠的原因之一。許多人認同中國的祖籍,而缺乏融入當地政治的熱情,因此屢犯錯誤。在馬來亞獨立之時,在最重要的聯合邦公民權的爭取上,華人一敗塗地,大批華人未能獲得合法的馬來亞公民身份,自然也就無權利可言。

即使是那些獲得了合法身份的華人,參與政治的熱情也低得可憐。1954年馬來亞立法會普選,當時華人中雖然有許多未獲投票權,但有資格投票的仍有60萬之多,是相當可觀的政治力量。然而,最終實際登記投票的華人卻只有14萬3千人,僅佔全部選民總額的1/4,政治意識之薄弱令人驚訝。相比之下,馬來人投票的總數高達108萬,是華人的近8倍。可想而見,這樣一來的結果,必然是馬來亞的立法會、議會乃至政府內閣,最終被巫人全面控制(似乎華人參政意識以及思考學習政治的能力歷來如此,並無橘生南北之分)。

馬來亞首任首相,有「馬來西亞國父」之稱的東姑

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權利不會自動送上門來。政治上的麻木必然導致華人地位的缺失。馬來人從英國剛發布《馬來亞聯邦》計劃的那天起就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迅速組成巫統,去和英殖民政府談判,而華人一直等到新協議出台,發現對自己不利,才勉強起來抗議,這顯然已經為時過晚。

而在談判手段上,華人也缺乏經驗。要麼是以馬共為代表的激進路線,號召推翻帝國主義,直接搞武裝起義,從而招致英殖民政府的激烈鎮壓。受此影響,其餘的華人組織則又戰戰兢兢,過分小心,甚至華社商人多次向巫統表示,說我們華人無意接管這個國家,只是希望做生意而已,保證把國家政治留給馬來人管理。這種「拱手投降,搖尾乞憐」的做法最後也被證明,不可能真的給華人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最後,整個馬來亞的華人缺乏共同領導核心,各自為戰,一團散沙。甚至內部還因為各種利益糾葛,勾心鬥角,互相傾軋。這也給英國人充分利用,各個擊破,最終使「以馬制華」的計謀得逞。

所以正如我上次所說,政治就是一種現實主義的東西,它只講利益,而不是認祖宗、拼義氣、談感情。在馬來亞獨立的同時,新加坡也開始謀劃自己的未來。對於剛回國不久的李光耀來說,他也將面臨著種種考驗。在此彈丸之地,螺螄殼裡做道場,如何在未來的幾十年中縱橫捭闔,充分利用各種分與合的手段,最終把新加坡變成為一個奇蹟般的現代國家?

下一期我們繼續講李光耀和新加坡的獨立,看看一個真正的政治高手是如何進行謀劃的。

推薦閱讀:

李光耀是不是相對更無私、廉潔?
李光耀對中國到底是什麼態度?
如果李光耀在韓國,朴正熙在新加坡?
「新加坡模式」如何解決改革中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
如何看待據稱是李瑋玲和李顯揚給李顯龍的公開信?

TAG:李光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