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22種自我防禦機制 (三)

七、總結

每個人心裏面都會有一道心理防禦牆,這道牆非常非常的堅固。利是:能保護好自己的自尊心,不讓自己的心理崩潰;弊是:讓人無法理性的對待問題,無法做出最好的決定,更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激烈衝突。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種「觀念」,這個觀念有時後早已伴隨了自己10多年甚至20幾年,簡單地說:人會認為這樣應對是對的,自己覺得舒服的,自己能承受的。就算是重客觀理性的利害分析後,事實告訴自己這樣應對不正確時,甚至是弊大於利時,人們都不會對此動搖,還會為自己的行為,圍繞「自己的觀念」來進行辯護,弗洛伊德把其稱為心理防禦。

前面講過,心理防禦機制是自我(ego)的功能,所以,我們採用的標題叫「自我防禦」機制。當自我覺察到來自本我的衝動時,就會以預期的方式體驗到一定的焦慮,並嘗試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這個過程就是防禦,或稱為自我的防禦(defense

ofego)。防禦是自我用來驅趕意識到的衝動、內驅力、慾望和想法,它們主要是針對能引起個體焦慮的慾望和攻擊性。一般來說,防禦是在潛意識裡進行的,因此個體並不會意識到它在發揮作用。

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論,心理防禦機制是人因為有些個跟社會規則衝突的想法,於是心裡著慌,科學說法叫做心裡有焦慮。那你的「自我」就玩了些小花樣,為的是讓你不焦慮。這些小花樣就叫心理防禦機制。人非草木,總不免有些本我慾望是社會不容的。這「社會」在你腦子裡有個代理人,就是弗洛伊德說的超我。超我整天板著臉檢查你的思想是否健康,自我壓力很大,所以就把很多本我慾念逼得藏身潛意識不見天日。但是藏起來不等於消失了,它們憋著一肚子氣總在潛意識裡涌動鼓噪,雖然沒能明目張胆的跳出來表演,但它能讓你隱隱覺得自個有點心事藏那兒呢要給人知道了咱就混不下去了,這就不免讓您有點惶惶不安,學名叫做焦慮。那咋辦,您的自我就給採取了一些措施,就是我們說的心理防禦機制。心理防禦機制雖然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但至少形式上它能掩蓋癥狀讓你不焦慮啊。所以這個心理防禦機制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了。

其實通俗地說,所有的人都用「防禦機制」將痛苦的感情和記憶排斥於意識之外,那些正在進行心理諮詢的求助者也不例外。可以說,防禦機制是用來使自己適應來自心理內部(內驅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的應激(stress)狀態的。在我們的實際諮詢過程中,求助者的防禦機制是造成阻抗的一種重要原因。所以作為心理諮詢師來講,對防禦機制有一個清楚的了解顯得尤為重要。

防禦機制和個人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說防禦機制是人格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人們會在無意識中以習慣化了的某種防禦機制來應對心理危機和焦慮情景。因此如果我們能夠了解自己和別人的習慣化的心理防禦機制,那麼消極的防禦機制對人際關係的消極影響就會減少,如果我們自己能夠有意識地多使用積極的防禦機制,無疑會促進個人的健康發展。

本我的衝動與自我之間存在著內在衝突,就神經症或心身疾病而言,衝突並未得到良好地處理以適應衝動和自我,如果衝突過強或自我無力應對,衝突就會被以「潛抑」(repression)的方式成為潛意識的成分。儘管潛抑將不可承受的衝動從意識的層面驅逐出去,但它不能保證確保其無害,被潛抑的衝動總會找到返回意識的表達之路,此即為神經症及心身疾病的偽裝形式,這個偽裝就是防禦機制。這樣的偽裝或癥狀,可以保護他們免於強烈的不快樂的情緒情感,如無法忍受的焦慮、抑鬱或負疚感、羞恥感。

這些不快樂的情感體驗從嬰兒出生就開始形成和積累,嬰兒由於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維持他們對滿足的需求,他們需要成人的幫助才可解決殊如由飢餓、乾渴而產生的緊張,他們還存在著對親近、溫暖和愛的慾望加以滿足的需求。這些需求未能及時滿足時,他們常常會陷入無法控制的創傷性情景中。如果身體為興奮所充盈,嬰兒視這種體驗為「原始或自動性焦慮」。以後,他們在面臨即將發生的危險時,以往的這種自動性焦慮又會出現,這時,它以低強度的焦慮形式出現,作為一種信號,引發抵禦不可承受之緊張的防禦行為。

在兒童的早期存在著四種主要的焦慮形式:

1.害怕失去能滿足他們基本需求的客體,通常為母親,孩子害怕衝動(如飢餓)得不到處理,陷入不能滿足的無助感中;

2.害怕失去客體的愛:孩子雖然能夠確認他們的母親或其他重要的提供他們生理需求人就在身邊,仍存在著對這些人的愛的不確定感;

3.以後,男孩出現閹割焦慮,這也同樣出現在女孩身上,在男孩,它意味著害怕失去陰莖,或害怕陰莖受到傷害或被其他強大的男性所控制;對女孩則意味著害怕被剝奪女性的特徵,如女性器官或代表女性魅力的特徵被毀滅。

4.在所謂的「超我」或良知(3-5歲)被建立起來後,焦慮則為負疚感所取代,這是指向良知的自我焦慮的特殊形式。在這種情況下,良知的警示功能顯示出避免強烈負疚感引起的痛苦的傾向。這些痛苦包括特別的內在的不悅:害怕失去自尊或害怕失去內在的愉悅感、保護感以及安全感。在良知方面,這一焦慮被內化,危險因此被整合成為屬於人格的來自內部的成分。真實的外部懲罰雖以焦慮的方式被感受,但我們不將此稱為真實的負疚感,因為這一恐懼不能與其他傾向下發展出來的焦慮信號相鑒別。

這些在兒童時期非常常見的焦慮也同樣出現在以後的生活中。它們均可在心理神經症中出現。區別在於神經症性焦慮及現實性害怕的危險來源不同。真實的危險威脅來自於外部的客體,而神經症性危險則來自於本能的需求。焦慮與神經症之間的緊密關係來自於自我保護自身不受本能衝動威脅的事實,這與抵禦外界真實的危險是一樣的方式,即藉助於防禦機制而逃逸,但從此啟動了神經症的過程。

儘管存在著許多不同的防禦機制,每個個體實際上應用的卻並不多,它們只在內部危險出現的情景下自動開始工作。如果我們在面臨特殊的挑戰時啟用了這一特別情景下的防禦機制,我們可以推測,該防禦機制也將會為該個體在其他很多情景下所慣用。這就提供了治療師理解病人的重要途徑,如果在自由聯想中出現了阻抗,通過上述的觀點,我們就能了解病人採用的防禦機制的情況。如果我們的注意力被個體特別的防禦機制所吸引,我們就可以在所有的活動中對他們指出此點,使發揮著作用的潛意識自動地被呈現於病人面前,暴露無遺。一旦這些機制被確立,便可以按圖索驥,追溯到童年它們開始的時候。防禦機制及其它們的早期情形一旦被呈現於意識層面,就可能在該層面將個人對現實的判斷及推理與之聯繫起來,從而開始在主觀上的修正。

前面我們按防禦機制的性質分類,進主要防禦機制進行了描述。心理學更願意從人的心理成長或成熟水平來劃分各種機制:自戀性防禦機制、不成熟的防禦機制、神經症性防禦機制和成熟防禦機制四類。

第一、自戀性防禦機制:

這一防禦機制通常見於5歲以前的幼兒,在成人的夢境及幻想中也很常見。運用它們可以改變現實,但這將使運用者看上去與「瘋子」無異。一般而言,它們難因心理治療性的解釋而發生改變,但可因現實的改變(如藥物氯丙嗪或應急環境的解除)而改變。

包括,妄想性投射(Delusionalprojection)、精神病性否認(Psychoticdenial)、歪曲(distortion)和分裂(splitting)。

第二、不成熟性防禦機制:

這一防禦機制通常見於3-16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也常見於人格和情感性障礙的病人中。常由於受到來自人際間過於親密關係的威脅或害怕體驗這種關係的喪失而作出的對應急狀況的改變。其表現形式常為不受社會接納的錯誤行為。一般說來,通過交談,可以達到改變的目的,但這種改變需要反覆強化的長程心理治療性解釋以及人際關係的改善(即需要治療師以更成熟的直覺的方式去發展關係)。

包括,非精神病性投射 (non-psychoticprojection)、作為防禦的認同(identification)、分裂樣幻想(schizoidfantasy)、疑病症(hypochondriasis)、被動攻擊行為(passive-aggressivebehaviour)及見諸行動(acting-out)。

第三、神經症性防禦機制:

這一類防禦機制通常見於神經症患者中,但也可在應對急性的成人性應急狀態下出現。使用該機制的目的在於能改變自身的感覺或本能的表達,故常以個性怪異的方式顯現出來。心理治療性解釋常能促使這類防禦發生戲劇性的改變。

包括,潛抑(repression)、置換(displacement)、反向形成(formation

reaction)及各種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的防禦機制,如隔離(isolation)、合理化(文飾,

rationlization)、抵消(undoing)及奇特思維(magical thinking)。

第四、成熟的防禦機制:

這些防禦機制見於10歲以後的正常個體,通常在青春期作為認同的副產品產生,為原始良知在發展自我理想化形象的取代產物。它們反映了皮亞傑所提出的與青少年認知相關的逐漸增強的精神整合複雜性,整合了良知、現實、人際關係及個人情感,出現於恰當的場合,在一定情況下,它們有著不同社會群體、社會階層的差別,在應激性增加的情況下,這些機制可變為成熟程度較低的防禦。

包括,升華(sublimation)、壓制(suppression)、參與(anticipation)、利他(altuism)及幽默(humor)。

防禦機制無所謂好壞、只有成熟和不成熟之分。不成熟的防禦機制不是不好,是經不起風吹雨打,容易形成心理障礙;越成熟的防禦機制能被越多地意識到。成熟的防禦機制有利於合理化、把否定變成肯定、把消極變成為積極的,升華可以把消極的轉移成積極而理性的,利他行為本身是社會所倡導的,幽默可以使人在談笑間搞定不愉快。防禦機制的成熟程度、強度,代表著人格的成熟度和強度,能區分開自己和他人的關係;而不成熟的防禦機制在潛意識層次不能區分自己與他人,現實感比較差——自己想害別人,就會認為別人想害我(想讓別人來害我)。心理健康的人是用成熟的防禦機制來代替不成熟的防禦機制,是去增加防禦機制的成熟度,而不是去掉防禦機制。

另外在心理諮詢過程中,這些防禦機制是不需要放在心中的,也不需要就是把某行為歸結為某防禦形式,背下來100多種心理防禦機制的,也是一種不合理的防禦機制。當然,有一些經驗性的認識也可以了解,如一般最人最常使用的防禦機制是壓抑、合理化、投射與認同,這些是正常的防身機制;使用不成熟的防禦機制,多為神經症;使用否定的多為人格障礙;神經症的病人的防禦機制多、複雜,從經驗來看,這類來訪者經常讓諮詢陷入迷失,需要慢慢理清的;強迫症的病人也是運用防禦機制最複雜的、最難以理解的;抑鬱症,是最少的防禦機制的,追求完美的、理想化、像水一樣透明的人格特徵,崔永元說,得抑鬱症的都是好人;厭食症是最多變、最靈活的來運用防禦機制:厭食症小女孩子,她變什麼我們就跟隨變什麼、以不變應萬變,厭食症,還沒有形成成熟、穩定的防禦機制,沒有邊界的、沒有穩定的行為模式,經常與媽媽打游擊戰形成的;父母的防禦機制是否成熟、穩定將能影響孩子的防禦機制;精神分裂症與人格障礙,採用否認、原始化、投射認同等運用混亂的防禦機制。

研究一個人的心理防禦機制,需要觀察一個人的應對方式然後推斷;防禦機制可能涉及到許多未完成的心理衝突,日漸成為應對方式。但應對方式與防禦機制是不同的概念:

第一、應對方式一般是指行動上的,而心理防禦機制是心理上的。

第二、應對方式一般是理智上的、理性的;而心理防禦機制是無意識的、不經過思考而得出的;

第三、應對方式是心理防禦機制的外在表現,心理防禦機制是應對方式的內在動力。

諮詢過程中,該如何來處理防禦機制呢?以下幾條提示供參考:

第一、要了解病人的防禦機制是處於何種水平:成熟與不成熟、或介於中間狀態。

觀察防禦機制可據此作為對來訪者進行心理動力學診斷的參考;用癥狀做診斷是精神科的表現,用防禦機製做診斷是心理動力學的表現;神經症與強迫症採取了複雜的防禦方式來表現癥狀,防禦機制很透明是抑鬱,多變的是厭食症的表現。正常人、成熟的人的防禦機制是成熟的或伴隨不成熟的防禦機制,而神經症的防禦機制,則完全是不成熟的、並且採用複雜的防禦機制。

第二、尊重病人的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代表著一個人的尊嚴,心理諮詢不是打跨病人的防禦機制。不要直擊其防禦機制,缺德。新的防禦機制尚未建立,只能讓人深受傷害。

當病人第三次出現某心理潛意識,我們可以和其討論其背後的原因。個案:三次感冒、三次退行,就可以和其討論。這是趁熱打鐵,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第三、用高級的防禦機制來代替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新的防禦機制形成後,可以解釋其原本的不成熟的防禦機制。解釋時,來訪者就不會用低級的防禦機制來防禦。不要太快把來訪者治好就是這個意思,繼發性獲益過大時,是不能在短期內治好的。

第四、對防禦機制的解釋需要以人格的基本穩定、成熟為前提。

防禦機制的強度約等於人格的強度,防禦機制的深度約等於人格的深度。

  不成熟的防禦機制可能會失敗,成熟的防禦機制失效的可能性較小。

  防禦機制的解釋時機:來訪者的人格相對穩定和成熟時。不成熟時是不可以解釋的。

第五、讓病人優雅的改變,不遺餘力的尊重和維護來訪者。

  不要太快把病人治好,或不把來訪者治好,是讓來訪者自己治好、自己幫助自己,形成優雅的、輕鬆的防禦機制。

  道德沉底,讓病人在墮落中成長——自己愛自己吧。

  對父親有性幻想的來訪者容易在第一次性關係、婚姻中「讓鮮花插在牛糞上」,讓一個不好的男人來打破自己,然後將其拋棄——這是因為其害怕自己的性幻想。

  一般的來說,時間不成熟,我們對來訪者的防禦機制解釋了,來訪者也不會承認。

  學習精神分析就是加強防禦,用理論作為自己的防禦。任何新的心理治療理論,都必須有加強自我功能的作用,具有防禦的功能,使自我功能更加強大。防禦之後,要有助人之心,使人性光輝更加明亮。越幫越亂、越幫越糟,只能是投射性認同。


推薦閱讀:

你還真以為人生是自己的選擇啊
你會因為哪些小事開心一整天,甚至高興好幾天?
更好的自己丨劉茂
懂得自我風格的女人永遠不會做的五件事情
獲得真正的平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TAG:自我 | 防禦 | 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