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寂寞的西方「普世價值」觀

  作者: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研究員 姜勝洪

  一直以來,有一些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 「普世價值」觀混為一談,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普世價值」觀,而絕不是中國特色。有人歪曲說: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了肯定普世價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普世價值列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範疇」。還有人「分析」:「中共十八大的一些新提法也值得關注,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將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普世價值列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誌著中共在理念上開始向現代社會靠攏。」在「普世價值」信奉者看來,黨的十八大倡導培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他們一貫所說的 「自由、民主、人權」等概念。

  而實際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以民主、自由、平等、博愛、人權等為代表的西方「普世價值」觀有著本質的不同。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普世價值」觀根本內涵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歷史性、具體性及現實性,我們講的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既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內涵的規定性,又有社會主義法律的規定性。而「普世價值」觀的內容具有抽象性、虛幻性甚至殖民性、侵略性,「普世價值」在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普世價值」觀的階級性不同。前者屬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後者屬於資本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第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普世價值」觀宣揚的價值內容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宣揚「社會本位」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所謂「社會本位」是指以國家、社會、集體的價值滿足為衡量價值和判斷道德的準繩。「普世價值」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價值觀,宣揚「個人本位」的個人主義價值觀,體現極端個人主義、專制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的思想。

  價值觀是一定思想理論體系的凝練,因而世界觀、歷史觀決定價值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從文明習俗、價值觀念、精神信仰以及理想道德上抽象地鼓吹自由、民主、人權等,然後對其進行符合自身「文化傳統」、「價值色彩」以及「道德韻味」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解釋,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傳統、價值信仰、精神憧憬以及經濟政治模式「轉換」成為人類共同的理性追求和價值嚮往,利用其經濟、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吸引其他國家和人民「效仿」甚至「複製」,進而使之積極、主動、自覺地成為西方的 「信仰者」、「依附者」以及「跟隨者」,從而分化、裂化、殖民化這些國家的民族性,並最終達到同化這些國家的民族文化、民族思想、民族理念的目的。其最終目標是推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民主體制以及文化、道德觀念和精神信仰,詆毀、否認民主的具體性和多樣性,企圖用「美式」、「歐式」、「西式」民主改造世界和駕馭全球。從意識形態的反滲透角度看,以核心價值觀為突破點,進而根本推倒馬克思主義、顛覆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是當前西方對我進行「西化」、「分化」戰略的新動向。

  核心價值觀之爭,就是思想主導權之爭。「普世價值」作為西方向社會主義國家推銷的思潮,是不會甘於寂寞的。我國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倡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西方敵對勢力必然會趁機扭轉提煉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方向。對此,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全社會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不斷增強人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決心。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當然,在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塑造民眾認同的問題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在青年群體中。這就要求各級黨政工團、新聞媒體要發揮傳播社會主流價值的主渠道作用,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日常形勢宣傳、成就宣傳、主題宣傳、典型宣傳、熱點引導和輿論監督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鞏固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輿論。

[責任編輯:康慧珍]
推薦閱讀:

相識滿天下,人為什麼還老覺得孤獨?
愛上隱身的你,走上寂寞的路
別因寂寞而錯愛
一人寂寞的時候,靜靜看、細細想
彼岸芬芳 寂寞流光

TAG:價值 | 寂寞 | 西方 | 普世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