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哲理詩怎樣教

哲理詩怎樣教

——評陸海霞老師執教《觀書有感》

楊文華

在我國古詩中,哲理詩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一類古詩怎樣教學,陸海霞老師的這節課能帶給我們很多啟發。

首先,哲理詩的教學價值在哪裡?陸老師的定位很明確,哲理詩教學重點在於「品詩明理」。 哲理詩是詩人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敏銳體察和深刻思索的結果,它往往把深刻的哲理寓於寫景狀物的淺近詩句之中,讀來發人深省、耐人尋味。哲理詩區別於一般寫景、狀物詩的地方,就是它以揭示某種道理為目的,寫景狀物往往是為闡述道理作鋪墊的。朱熹的這首《觀書有感》最為典型,前面「半畝方塘」「天光雲影」的景色描寫是一種鋪墊、是一種起興,最終是要闡明「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道理。既然哲理詩的價值重在於明理,那麼我們教學價值所要追求的就應該是一種理趣。理趣是一種抓住詩中的意象,經歷深入思考而產生頓悟、豁然開朗的心理過程,從而獲得心靈敞亮、智慧開啟的審美樂趣。

其次,這節課教給了學生品詩悟理的方法。哲理詩往往言近而意遠。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意思上,就不能得到其中的真意。需要我們從詩的表層意思中發現深藏的寓意。教給學生品詩悟理的方法是這節課的又一亮點。

一是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古人說:「讀書須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當學生讀通讀順了這首詩後,陸老師向學生提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我覺得這首詩有點文不對題。你看,詩中明明寫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詩的題目卻是《觀書有感》,這不是很矛盾嗎?」就像一顆石子投進了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都陷入了沉思。陸老師這裡的設疑不僅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善於質疑。讓學生知道,讀古詩不能僅僅讀懂字面意思,還要思考文字背後的意思;多一些疑問,往往能把我們帶到一個「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二是教會學生悟理。當學生處在憤悱狀態的時候,陸老師作了很好的啟發:「那麼,你們想,這池塘里的水和讀書究竟有怎麼樣的聯繫呢?」這實際上就是教給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揭示事物之間的聯繫。經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的思考慢慢深入下去,越說越好。一位學生最後說:「只有多讀書,我們知識的池塘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來。」可見,學生經過一番思考後,已經由字面的意思明白了作者的寓意,悟出了詩中的道理,思想上受到了啟迪。

第三、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習古典詩詞,最終的目的是要為當下的生活服務,是為了豐富提升我們的精神服務。學習了《觀書有感》後,學生初步掌握了品詩悟理的基本方法。陸老師沒有就此止步,又引導學生拓展學習了十句哲理詩。這一環節,一方面,進一步強化了前面學到的品詩明理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讓學生積累了一些哲理詩句。接下來,陸老師創設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情境,讓學生將剛才學到的哲理詩句製作成賀卡,併當場贈送給老師同學。學生興趣盎然,在音樂聲中非常認真地製作賀卡。贈送賀卡的場面很溫馨,真正達到了到了活學活用、讀書明理的效果。

縱觀整堂課的教學,從古詩的表面意思,到領悟哲理,到拓展視野,到學以致用,稱得上從容不迫,氣韻流暢。

《觀書有感》教學實錄

浙江省慈溪市第三實驗小學 陸海霞

一、交流詩句

師: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文人輩出,留下了許多千古流傳的經典詩文。說到詩,我們總會聯想到詩人豐富的情感,眼前總會浮現出如畫般的情境。不管是送別詩也好,寫景詩也罷,無不寄託著詩人真摯的情感,你能吟誦幾句嗎?

(學生吟誦交流)

二、學習《觀書有感》

師:看得出來,你們對古詩詞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今天我們要學習這一首詩《觀書有感》。(板書課題)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這首詩,要求讀通讀順。

(學生自由朗誦)

師:哪位來讀?

生:(有感情地讀)觀書有感,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師:(糾正字音)注意,「為(wèi)」在這裡是因為的意思,讀第四聲。這行詩,你再來讀一遍。

生:為(wèi)有源頭活水來。

師:好的。再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首詩。請你!

生:觀書有感,宋,朱熹(讀成第三聲xǐ)。

師:(糾正字音)朱熹(xī)。

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wéi)有源頭活水來。

師:為(wèi)是因為的意思,一起讀。

生:(全體)為(wèi)有源頭活水來。

師:不錯!同學們,這首詩詩意淺顯。請大家結合注釋,自己試著說說這首詩的大意。你們可以自己對自己說一說,也可以和同桌交流。開始吧!

(學生嘗試著說詩的大意)

師:好,同學們,我們來交流一下。誰來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生:「半畝方塘一鑒開,就是有半畝的魚塘,就像一面鏡子一樣。

師:(提示)是方方的魚塘。接著說。

生:「天光雲影共徘徊」,就是水面倒映著天空的雲彩,天空的雲彩在來回移動。

師:天空的光彩和雲的影子倒映其中。

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思是:我問這個方塘為什麼會這樣清澈呢?因為它的源頭是長流不斷的。

師:因為有長流不息的水從源頭流出來。這位同學是逐句逐句來解釋的。哪位同學能夠連起來說一遍?

生:大約半畝方方的池塘,就像一面銅鏡一樣清澈。

師:(提示)打開。

生:就像一面打開的銅鏡一樣清澈。

師:好的。

生:天空的光彩和雲的倒影在水中來回移動,為什麼這水池裡的水如此清澈呢?因為它的源頭有長流不息的水流來。

師:好的,這位同學基本上能夠了解了這首詩的大意。讀一讀詩的一二兩句,體會一下:作者看到了什麼景象?

(學生自由讀詩的前兩句)

生:作者看到了天上的光和雲的影子在水裡來回蕩漾。

師:天空的光彩和雲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好的!

生:作者還看到了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清澈地打開。

師:半畝像鏡子般的方塘。好的!

生:作者看到了像鏡子一樣的方塘被打開。

師:孩子們,你們看,半畝方方的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哪一個字寫的是鏡子的意思?

生:鑒。

師:是的,古時候鏡子是用銅做的,難怪這個「鑒」下面是一個「金」字你看,不用的時候用布遮蓋著,用的時候打開,所以「開」在這裡是打開的意思。同學們,半畝方方的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天空的光彩和雲的影子倒映其中,可見,這池中的水是那麼……

生:清澈。

師:是的,可見這池中的水是那麼……

生:明亮。

師:透亮,明亮。可見這池中的水是那麼得……

生:乾淨。

師:是的。同學們,這池水是如此乾淨,如此清澈,如此透亮。作者朱熹是怎麼說的?你趕快讀讀後面兩句。

(學生自由朗讀後面兩句詩)

師:誰來讀?

生:(朗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師:讀得真好,我們一起讀。

生:(齊聲)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師:你們看,這方方的池塘里的水,為什麼會這樣乾淨?因為……你說。

生:因為它的源頭有長流不息的水。

師:是的,這方塘里的水為什麼這樣清澈?因為……請你說。

生:因為它有不斷的乾淨的水在流動。

師:(補充)從源頭流出來。這方塘的水,為什麼這樣透亮?是因為……你來。

生:是因為它的源頭總會有乾淨的水流出來。

師:說得真好!詩人說這是活水,這源源不斷的活水,為池塘帶來的不僅僅是清澈透亮的水流,而且是無窮無盡的活力。同學們,我們基本上了解了這首詩,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吧!

(學生齊聲朗讀整首詩)

師:我覺得這首詩有點文不對題。你看,詩中明明寫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詩的題目卻是《觀書有感》,那麼,你們想,這池塘里的水和讀書究竟有怎麼樣的聯繫呢?

生:勸導人們要源源不斷地輸入新的知識,填補自己知識的空缺。

師:也就是說要不斷學習,不斷汲取知識。(指名另一學生)你覺得呢?

生:我覺得,讀書不要只讀表面,要對內容理解透徹。

師:這是你更深的感悟。孩子們,這句話告訴我們水長流不息,讀書也要永不停歇,對嗎?還有嗎?它們之間還有怎樣的聯繫?

生:我認為,詩中所說的「池塘」就好比我們已經知道的知識,詩中所說的「源頭」就是知識的源頭,詩中所說的活水就是指「讀書」。只有多讀書,我們知識的池塘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來。

師:說得真好!你把詩的意思和自己的感悟結合起來說了。同學們,現在我們弄明白了作者朱熹寫這首詩的目的,他寫池塘和活水是為了說明讀書的道理,對不對?讓我們來記住這首詩的後兩句

生:(齊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三、拓展學習其他哲理詩句

師:其實像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你們看(多媒體出示哲理詩句),這些詩句,你們平時看到過嗎?好,請你們自由地讀一讀這些詩句,想一想,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道理?

(學生自由朗讀詩句)

師:好,我們來交流交流,哪位同學先說?

生:我選的是《登鸛雀樓》中的兩句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從這兩句詩中,我感悟到,做任何事,要想做得更好,就必須提高自己。

師:說得真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生:我對《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一點感悟。一個人在困境中要抱有希望,過了這個困境,面對你的將是一個美好的春天。

師:是的。度過困境,希望就在眼前。

生:我從「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兩句詩中感悟到,很多事情不能僅僅靠讀書,還需要親自實踐過才會真正懂得。

師:是的,這首詩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不僅僅要會讀書,而且要善於實踐。

生:我對《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自己的理解,從詩句中,我知道了在困境中不要放棄,只要你努力,終究可以看到光明。

師:說得多好!儘管前途迷漫,只要不放棄,終究可以看到光明。

生:我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有感悟。只要我們站在山的最高峰,俯視下面所有的山都會一覽無餘。

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生:我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有感悟。我明白了,做事情要考慮全面,不能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錯誤。

師:你看,她概括的多簡潔,多深刻呀!

生:我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有感悟。這裡的「落紅」是指落葉和落花,當它們從樹上掉落下來以後,還不忘記護衛新開的花朵。我覺得,老師也有這種精神,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培育祖國的花朵。

師:是呀!這句詩是對無私奉獻精神的一種最好寫照。同學們,詩歌不僅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而且還讓我們感悟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讓我們和老師、同學、朋友、家人一起來分享這些詩句吧!比如,當一位同學遇到困難,一蹶不振,自暴自棄的時候,我們不妨送上……

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師:鼓勵別人要看到希望,不妨送上……

生: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師:是的,還可以送上……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師:這句詩,老師覺得用在這裡不是特別合適。你還能找一句更合適的詩句嗎?

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師:好的!用這樣的詩句來鼓勵他重塑信心。又比如當一個同學學習不努力,成天得過且過,我們可以送上……

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師:也可以送上……

生: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為讀書遲。

師:真好!以此來勉勵他。再如,在送給老師的賀卡上,我們不妨寫下這樣的詩行。

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師:真好!也可以寫上。

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師:是啊!這是對老師默默奉獻精神的最真實寫照。同學們,也有很多時候,我們會在新買的書籍或者新買的日記本的扉頁上寫下自己最喜歡的詩行,勉勵自己,你可能會寫……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師:你可能會寫……

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師:好的,你會上……

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四、做詩詞賀卡、贈送賀卡

師:是呀!把這些詩句寫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它所蘊含的哲理也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裡。同學們,剛才我們選用了要和同學、老師、朋友們分享的詩句。我有一個建議,待會我們把這些詩句寫在老師提前發下的卡片上,並且給它配上合適的插圖,製作成詩詞賀卡。我想這不僅是一份精美的小製作,而且更能傳遞你對同學、老師、朋友、家人,以及身邊所有人的一份濃濃的情誼。好,開始吧!(播放古典音樂)

(學生製作詩詞卡片)

師:同學們,你們製作的詩詞賀卡真漂亮,現在來交流一下吧!(指名一位同學)你打算把這張賀卡送給誰呀?

生:我想把賀卡送給我的同學潘安東。

師:說說看,寫了什麼詩句?

生:我寫的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祝他下個學期,取得更大的進步!

師:好的,你現在就把賀卡送給他。潘安東,你有什麼感覺?

生:我好開心!謝謝!

師:(指名一女生)你打算把這張賀卡送給誰?

生:送給自己的。我寫的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學期又匆匆地過去了,我要勉勵自己像詩中的梅花一樣,能夠吃苦,才能取得好成績。

師:真好!老師也祝願你實現自己的夢想!(指名一男生)你打算把賀卡送給誰?

生:在廣濟中心學校,我們最親的人莫過於我們的鐘老師了。她不但輔導我們的學習,而且幫助我們克服困難,我想把這張賀卡送給她。

師:你賀卡上寫的是什麼?

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祝鍾老師天天快樂!

師:那就送給鍾老師吧!(男同學走到後排給鍾老師送賀卡,掌聲熱烈地響起。)同學們,讓我們在音樂聲中把你的賀卡互贈送給你想送的人吧!

(學生們在音樂聲中贈送賀卡,場面溫馨。)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在學習詩詞過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經常用這些經典詩句勉勵自己。今天的課就到這裡。祝願同學們「更上一層樓」!(掌聲)


推薦閱讀:

怎樣理解慧極必傷和慧極避傷
2011愛情哲理語錄精選
84條人生哲理名言
邯鄲學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6.3】多少大師是行為的複製粘貼?

TAG: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