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在美華人形象:只是勤勞簡樸還不夠,更要參與政治熱心公益
薛
海培是拖著行李箱,一臉疲憊走進我的房間的。這個時候,我飛了十幾個小時,剛到達位於華盛頓22街的酒店不久。
他剛剛從紐約回來,沒有回家,先來見我,其實,離上次我們見面還不到半年。
我知道,他是大忙人。他的忙,似乎和掙錢沒有關係,只是為了一件事情,把旅美華人最大限度地團結起來。
這不是一個容易活兒。
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榮譽主席薛海培
在薛海培最近一些年生活的字典里,「華人」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在這個詞下面,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如華人的參政,為受到委屈的華人說話,組織華人的公益活動,等等,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心裡想,千頭萬緒,從哪兒說起啊,綱舉目張,綱在哪裡?
看完了手頭的資料,我知道了,不用羅列所有的事情,以薛海培為代表的「在美華人活躍分子」乾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重塑華人形象。
在華人身上,有些事情是不用強調的,例如勤勞,例如智慧,例如追求財富,例如熱愛祖國,這些,在美華人都是出類拔萃的。但是,華人形象在美國到底怎麼樣?
肯定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好。
很多華人是不關心政治的。政治簡單說就是眾人之事,華人恰恰不關心眾人之事,關心的只是家裡的事情最多加上門口的事情。
很多華人也是不關心公益的,熱心公益和捐款支持公益,華人常常落在後面。
所以,在很多美國人甚至在很多移民到美國的拉丁裔印度裔中,他們對華人的評價並不高。
不是每一個在美華人都無動於衷,也不是沒有行動,只不過需要有一個過程。這也是正常的。
一個重點是華裔要努力告別政治冷淡。
值得一提的是推動國會就130年前的《排華法案》的道歉。
按說,130年前的法案,現在也沒有實際操作的可能性,為什麼要作這樣一件事情呢?
現在看來,這是一石三鳥。
首先是對歷史的一種重新審視,使現在的華人,無論是第一代還是第N代,都了解當年自己的前輩是怎麼在艱辛和屈辱中走過的;
其二,這是華人參與政治的一個契機;
其三,讓美國人和美國其它少數民族裔看到華人團結起來了,改變他們心目中華人一團散沙的觀念。
過去一百多年來,華裔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的聲音一直甚微,「排華法案」給華人造成長期的政治傷痕使重要原因,複雜的心理情結使華人在不知不覺中砌起一堵拒絕參政的牆。
所以,在2009年秋天,主要發起人薛海培開始動議推動這項議案時,隱約也有對華人參政熱情不高以及不團結的擔心。
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薛海培的顧慮就打消了,因為他發起的請願書竟很快得到了一百多個華人團體的積極響應,過去素無往來的團體竟全都團結起來了。當他把請願書送到華人國會議員趙美心的辦公室並請她出面推動國會通過道歉案時,趙美心說了兩句話:一是驚喜竟有這麼多華人團體踴躍捍衛自己的權益;二是對推動這個「道歉案」更有信心了。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為「排華法案」等歧視華人的法律表示歉意的議案後,美國華裔眾議員趙美心(左3)與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左2)等伸大拇指祝賀
這是美國歷史上華人最團結的一次,參與推動這項「道歉案」的華人團體達到165個之多,這些華人團體既有像「百人會」這樣的精英團體,也有歷史悠久的老僑團體,既有台灣的僑團,也有大陸的新僑。
可以這樣說,在美國歷史上,華人還從來沒有像這次一樣成功地推動過維護自己權益的法案,從這個意義上,這是華人參政的里程碑。
趙美心也這樣表達:「這是第一次所有的華裔團體能夠一起合作到這種程度……我為他們所做的感到驕傲。」趙美心表示,她將推動把「排華」歷史寫入美國教科書,讓全美各地的孩子們了解這段歷史,因為這樣的事情應該讓每個人都知道,才能從中吸取教訓。
非但如此,趙美心更是把注意力投到華人投票權上。目前,在美華人有五百萬之多,其中很多人有投票權,這是美國的政客們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不少華人覺得與己無關,他們不但不去想做候選人,連投票也懶得去,這樣,華人手中的選票就沒有了分量。
其實,也使華人在美國政治中失去了分量。
很多華人越來越深刻認識到,只有華人積极參与到選舉中去,才能形成更強大的力量。
然而,從整體而言,目前華裔的參政積極性與其他族裔相比仍然很低。
薛海培、趙美心與奧巴馬夫婦在白宮聖誕晚會上的合影
趙美心參與美國政治比較早,她認為:「美國華人被剝奪投票權長達60年,實際上『排華法案』就是不允許他們獲得任何能夠影響政策的權利。」「投票權是非常非常寶貴的,我希望每個華人吸取教訓,並站出來投票。」
令人欣喜的是,除了趙小蘭、趙美心、孟昭文等老一代華人在美國政壇嶄露頭角,新一代華人已經勇敢地走上了參政之路。
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在摩根士丹利工作的24歲華裔女青年李林笛就是例子。
李林笛從小就夢想為民服務,她辭去高薪工作,決心挑戰賓州第七選區國會眾議員,在美國華人小區掀起一陣「李林笛精神」
李林笛的父親來自四川,她三歲隨父親至英國,六歲至美國,在賓州第七選區居住15年,長期為小區服務。李林笛說,她見證新移民的辛勞,主張移民改革、國家加強對中產階級支持、提供可負擔的大學教育、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增加工作機會、關注環保和氣候變化等。
李林笛在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時便挑戰參選學生會主席,她敲了1300多個宿舍門讓同學認識她,憑著這股毅力和勇氣,她高票當選學生會主席,並成為該校有史以來第一位女主席,更是首位連任四屆的主席,在畢業典禮上代表1萬名畢業生致詞。
在選舉前,許多人都認為她太年輕,但李林笛將劣勢化為優勢,她說,「年輕代表選民很容易接近我,我能傾聽並參與解決任何困擾」。
李林笛
雖然最後因為對於選舉制度和規則的不熟悉李林笛沒有成功,但是,她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例如募款這個重要指標,她是出類拔萃的,她也得到了普遍的支持。
參選國會議員必須滿25歲,李林笛即將符合資格。目前眾議院最年輕的議員是30歲,如果她不放棄能夠在最近幾年當選,又將改寫歷史紀錄。
在熟悉美國政治的華裔人士看來,華裔的政治熱情在一步步提高,也取得了很多成績,但距離融入主流,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去年,薛海培和他的夥伴們組織了第一次全美華人大會,有七百多人從美國各地趕來,會議開得非常成功,不少美國國會議員也趕來參加。現在,他們正在籌備第二次全美華人大會,據說,人數會超過千人。
對於華人來說,參與政治和重塑自身形象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而重塑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熱心公益。
這也是華人歷來的弱項。
2017年開春,美國華人的春節將寫下「慈善公益」的主題,第一次迎來一個非同尋常的「慈善春節」。
元旦之後,薛海培建立的UCA微信群就面向全美華人發起「春節計劃」倡導:過一個引以為豪、有意義的春節,傳承中華文化,融入西方文明,不僅讓在美華人共聚一堂歡慶佳節,也向更多美國民眾傳播春節文化,表達社會參與的公民責任,共同培育出一個博愛公益、更有凝聚力並令人尊重的華人大家庭。
薛海培在招待會上歡迎參加首屆「美國華人大會」的來賓
他們的「春節計劃」主要有這樣一些內容:
1. 北美華人最盛大的「餃子春宴」
餃子是最能代表春節文化的傳統美食。在春節期間,各地華人社區廣邀社會賢達人士和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穿上喜慶的傳統服裝,舉辦面向公眾開放、融入慈善公益的「餃子春宴」。
特別是以一起動手包餃子這樣一種形式,向華人下一代傳授包餃子的手藝,講述餃子的歷史故事,讓這一代表中華悠久文化的傳家寶在華人社區中代代相傳。
這不是簡單的吃一頓,更重要的是展示華人的凝聚力。
2. 發放春節「慈善紅包」:
這次華人「春節計劃」對於發紅包提出創新之舉:將發紅包拓展為社會公益的服務,作為慈善捐贈的特別禮物,送給身邊那些最需要幫助的困難民眾或最值得支持的社會公益事業。
紅包發放分為「線上、線下」的兩類:
對於「線下紅包」,一是聯繫當地類似無家可歸者服務站等組織的困難民眾發紅包,送去來自華人社區的溫暖;二是鼓勵參加「餃子春宴」或其他春節慶祝活動時,帶去罐頭食品作為特殊的「紅包」,專人收集後送到當地的Food Bank(食物銀行);三是鼓勵在春節期間隨身攜帶紅包,發給周圍需要幫助的人。
對於「線上紅包」,UCA將提供在官網上的慈善選項,大家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慈善團體或其他非營利組織,為之募捐資助。
通過「慈善紅包」的方式,讓華人的新春紅包更有社會價值和精神內涵。把慈善文明和中華民俗相結合,不斷彌補華人相對欠缺的社會參與意識,提升華人公民責任感和慈善精神。
3. 積極通過媒體傳播華人的新風貌:
提倡華人社區主動向社會公眾展現華人春節的新亮點。一方面「請進來」,積極邀請當地中英文媒體及各類自媒體,來到「餃子宴」或春節活動現場,采寫發布新聞;另一方面也要「走出去」,組織華人代表主動到當地媒體,特別是當地主流媒體(英文電視和日報等)中,講述和展示中華傳統文化。
通過與媒介的參與互動,向社會展現華人融入社區、回報社會的新形象,不斷提升華人的社會影響力。
4. 各地學習交流形成合力:
UCA將提供的一個Google Form,便於各地「餃子春宴」主辦者進行簡單登記,以此搜集信息、總結經驗,交流分享,合力提升社會公益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實際上,這是利用春節的機會把更多的華人組織整合起來。
這次美國華人「春節計劃」最大的突破性亮點就在於,在傳承中創新,將慈善公益活動與春節等節慶活動相結合,以此逐步改變和提高華人的社會形象和地位。
海培是這樣告訴我的:「今年只是一個開始,要形成風氣不是一朝一夕,需要若干年的堅持。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把中華傳統價值和美國文化特色相融合,就能在華人社區培育成良好的風氣。為整個社會,也為我們華人下一代,很值得我們去做長期的努力。」
2016年2月20日,美國紐約,美國華人對於華裔警員梁彼得被定罪群情激憤,40多座城市20日集會遊行,堪稱史上最大規模在美華人遊行
重塑華人形象,離不開組織者。海培就是一個重要的組織者。
我認識海培很多年了,說實話,沒想到他有今天的作為。之所以在這裡不用「成功」而用「作為」,是因為我認為他距離成功還很遠。
我認識他的時候,甚至可以用「窮困潦倒」四個字來形容我的感覺,他沒有錢,沒有人脈,也沒有其它值得誇耀的資源。
我不認為他能夠做成他想做的事情。
他那時候就想做這樣的事情,重塑華人形象。
但是,我沒有看到的是他的堅忍,他的執著和他的吃苦耐勞。
海培祖籍山東,南京出生,四川成長。一九七七年考入四川外語學院英語系。一九八七年去威斯康星大學攻讀社會學研究生。
九十年代後,薛海培在首都華盛頓長期從事社會、環保和政治活動。
進入2000年後,薛海培的興趣逐漸轉向華人和亞裔在美的未來,對華人是否能積極全面參與主流政治和美國社會生活尤為感興趣。他參與支持了許多地方選舉和國會的選舉,參與美國公共議題的大辯論,並於2008共同發起籌建了奧巴馬競選亞裔委員會,並隨後加入了奧巴馬競選團隊,在費城開辦了美國總統選舉史上第一個亞裔競選辦公室,並起草撰寫了2008年奧巴馬致亞裔和華人的春節賀詞。
兩年前ABC電視台Jimmy Kimmel節目的辱華事件發生後,薛海培也參與了抗議活動,並前往洛杉磯ABC電視台總部,和幾位主要亞裔領袖一起,與ABC電視台達成了三點改進措施的ABC道歉協議,使得該事件較為圓滿地畫上了句號。
不久前發生的美國政府錯誤起訴陳霞芬、郗小星等華裔科學家,單挑華人監視的事件後,薛海培再次挺身而出,發動國會議員、亞裔社區和人權社區積極投入聲援活動,要求司法部調查聯邦政府是否違反了有關法規,並幫助陳霞芬成立了「Sherry Chen Legal Defense Fund」, 幫助陳霞芬打贏官司,保住公職,度過難關。
波士頓地區20多位華人為陳霞芬舉辦歡迎餐會。陳霞芬(右二)、薛海培(右一)
這樣一些腳印,記錄了海培在這條路上的努力和艱辛。
也許,薛海培不是完美的人,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在重塑華人形象上,他的作用是很多完美的人起不到的。
美國的華人需要更多的薛海培。
推薦閱讀:
※若國家動蕩,華人將第一個遭殃:馬來西亞排華再起?
※當代華人文化大家-木心先生
※美國華人人口近430萬 文化較高英語偏差
※華人教育之優良傳統與新民之路
※(原創)華人偷渡美國,各顯神通,合法入美,轉身分在美居留合法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