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那些最會賺錢的人,只是做到了這點...
想要成為一個有錢人,怎麼做?答案很簡單——學會花錢!
什麼?想要變有錢,不是應該先學怎麼賺錢嗎?道理沒錯,但相比賺錢而言,花錢更需要時間來練習!
01
為什麼花錢比賺錢難?
早些年前,我頻繁與投資人打交道,每每遇到路演,你猜最讓我難以回答的是什麼?
不是什麼產品定位、商業模式、用戶分析、運營策略等等,而是——拿到這筆融資後,你會怎麼花?
也許你會說,不就是花錢嗎,我閉著眼都會。牛皮先別吹太早!
如果別人給你錢單純是為了花出去,憑什麼找你?花錢人人都會,但很少有人能把錢最大價值化的花出去。
投資,就是這麼個邏輯。
曾經的世界首富、著名的美國股神巴菲特,在他26歲初創企業的時候,與他的好友在信中寫道:
「讓我憂慮的不是如何賺錢,而是如何花錢,我甚至找不到『一種符合邏輯的方法來處理這些錢』...」
無獨有偶,他的合伙人,偉大的投資家查理·芒格也曾在多次公開演講中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投資並不簡單。認為投資簡單的人都是傻瓜!」
言外之意,「花錢」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與此同時,他還將花錢之所以不簡單,總結為了3個主要原因:
1. 市場是不確定的、難以預測的
2. 人是非理性的,而且趨利避害
3. 正確估值不易,換言之,投資的回報要靠周期性來體現
綜上所述,花錢是一門學問。因此,會花錢的叫「投資」,亂花錢的叫「浪費」。
02
為什麼花錢的時候會有煩惱?
每每提到創投圈,大家都會想到「燒錢」二字。
這個時代的競爭,猶如一場資本的角逐。錢能夠買來時間,錢能夠換得空間。這正如劉強東所說:
「燒錢就一定要燒出核心競爭力!反之,建立不起門檻兒的燒錢毫無意義。」
掙錢體現的是「能力」,花錢體現的是「價值」,前者是結果,後者是手段。
換個角度而言,「一個人的財富=收入-支出」。企業的經營之道也是同理,只不過合理的開支叫「成本」,不合理的開支叫「浪費」。
掙錢了頂多開心一兩天,花錢時候往往糾結好長時間。我想凡是做企業的老闆都遇到過這種痛苦。
然而,花錢不應該很爽嗎?為何會痛苦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絕大多數人不知道怎樣花錢才有意義!
比如,早些年我供職於4A公司,幫企業做營銷投放。凡是找到我們的都是個頂個兒的大品牌、大老闆,換句話說,都是有錢的金主兒。
這些公司找到我們,多半都是有著清晰的營銷目標,並且捨得花錢。哦,具體地說,應該是自以為捨得花錢。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敢花錢」與「會花錢」完全是兩種概念。
前者知道我為什麼要花錢,以及我花錢為了達到什麼目的;而後者不僅僅包含以上兩點,他還能想清楚怎麼花錢才能「花得其所」!
舉個例子而言。做營銷,最看重的就是ROI,也就是投入產出比。
換言之,就是每花一分錢,你都要想清楚,這一分錢能給你帶來多少回報,包括但不限於銷量、用戶、知名度、口碑等等...
一般而言,絕大多數負責花錢的人,想的都是面面俱到,巴不得花一分錢帶來100塊的價值,用戶、品牌、銷量全面開開花。
然而,仔細想想,這現實嗎?現實!但可能性比較低,前提是你自己本身就是個商業奇才。
套用二八法則,這個世界上80%的產出都是由20%的投入產生的,剩下的80%投入,全都是被浪費掉的。
所以,我見過很多金主爸爸,在花錢這件事情上,他們往往只關注結局,而忽律了過程中花錢的要義!於是,有人會問:「為啥不早早把多餘的80%砍掉呢?」
原因很簡單,他們陷入了「機會成本」的僵局。
03
會花錢的人都在想什麼?
所謂機會成本,就是當你面臨多種方案決策時,為了得到某樣東西而放棄另一樣東西的最大價值。
好比說,當你選擇了有趣靈魂的高曉松,往往就意味著需要放棄好看皮囊的吳彥祖。簡單而言,就是一句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回到前面的話題,為什麼我們開始不能把錢只花在20%最重要的事情上呢?因為花錢是門學問,它同樣需要你時間與經驗上的積累。
這個世界到處都是長著翅膀的投資人,為什麼賺錢的只有那幾個?因為真正賺大錢的人都懂得「取捨」。
換言之,我將他們稱之為真正的「價值投資者」。
所謂價值投資者,就是懂得選擇那些有增長潛力的事情,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入,然後長期持有,等到高於價值的價格時賣出。
這其中有三個關鍵詞,分別是:潛力、低價、長期持有。
先來看潛力。通俗解釋,就是別人扎堆在做的事情你不要做,別人忽略了或不願意做的事情你要多去做。這點很多人是背道而馳。
再來看低價。底價不意味便宜、廉價。具體而言,我指的是被市場低估了的價值,叫做低價。比如有人說讀書無用,因為讀書未必能賺大錢,倘若你聽信了你就是個傻子。
再次是長期持有。絕大多數人花錢都是衝動消費,比如買件衣服、賣個奢侈品,其結果都是指向及時享樂。但真正有價值的花費應該是長期行為,短期套利的投機一般都沒好結果。
總結而言,會花錢考驗的不只是能力,還有你的判斷力。
04
如何成為一個會花錢的人?
愛因斯坦曾說,「有時候一個為不花錢得到的東西付出的代價更高。」
這句話我深以為然。不僅僅是企業,之於個人而言,我們身處在一個有關時間與空間的搶奪戰之中。
關於用錢買時間的話題,我不多說了。比如互聯網外賣、出行叫車、家政服務、快遞閃送等等...以上這些,都是典型花錢買時間,用別人的服務來節省自己時間的有效行為。
我所要提出的,是另外一個不同的角度。即,沒錢的人,如何提升自己的花錢的單位價值?
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問題呢?因為對於富人而言,錢只不過是一個流入流出的數字;而對於窮人而言,每花一分錢都顯得格外謹慎,畢竟,花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錢啊~
因此,窮人花錢更要追求投入產出比!
那怎樣才能提高花錢的投入產出比呢?用句通俗地話說,就是把錢花在刀刃上。不如先來舉個例子。
一般而言,我們與異性外出就餐,都是男人掏錢。很少有女性會在第一次聚會時主動埋單。
然而,我身邊就有一位女性,家境一般、收入也不高,但凡是第一次與陌生朋友聚會,甭管男女,她都會默默的在飯局結束前提前把單買了。
要注意,我說的是第一次、不分性別、以及默默埋單。
結果不用說也知道,凡是與她吃過飯的人,都對她讚不絕口,心想這是何等的格局啊!所以,凡得此「便宜」的人,後面無論再吃多少次飯,都會提前約定好不許她來埋單,而由對方請客。
很顯然,上述這個故事不在於誰請客、誰多花錢。關鍵在於我的這位女性朋友,通過吃飯這一細微的舉動,贏得了眾人對她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時,也間接為她的事業帶來了幫助。
由此可見,錢不是花的越多越好,而是越巧妙越好。
05
結語
綜上所述,花錢的學問要遠遠大於賺錢。
不信你可以回想一下,最近2年,讓你覺得花的最有意義的錢是哪筆?沒錯,也許你會想到買房置業、買車、買奢侈品等等...
然而,靜下來捫心自問,也許你會覺得真正有意義的花銷是來自於「旅行、進修或是某次冒險的經歷」等等。
說白了,很多支出你未必內心認同,只不過你是在為世俗的評價而「埋單」。換言之,那些你認為有價值的花費,多半是那些能為你自己帶來真正提升的。
有人說,要拿長遠的眼光去看待賺錢這件事;而在我看來,至於花錢這件事,同樣更需要具備長遠的目標。
所以,若想把錢花的「適得其所」,你就需要做出更持久的規劃,看看自己花出去的「大錢」,是否在3、5年後想起來仍然值得。
除此之外,我還有以下三點建議,供您參考:
1)關注自己的潛力,敢於投資自己
2)要有耐心長期投入,不要只看短期回報
3)少即是多,花錢不要人云亦云
推薦閱讀:
※應對港「限奶令」有新招 隨手帶奶粉過關即賺錢(2013-04-07)
※賺錢多,不缺錢花的手相
※哪些手相的男人最能賺錢
※馬吉英:奧迪如何在中國市場更賺錢?
※誰是最賺錢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