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山海經注》中的怪誕事物(一)

(一)

郭璞出自搜奇獵怪之癖,從西晉太康六年(285)十歲,到東晉太興四年(321)四十六歲,共用三十七年時間,對史前三千餘年的神怪神話傳說,進行了反覆研討,在其一生四十九本一百五十五卷著述中,才把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來,對書中描述的離奇光怪的人、禽、獸、植物等或許是千秋萬代世界萬物演化中的一個橫斷面,或許是基因組合中的個例、變態,或許是人們對某些動物功能形像化的描述,如「如虎添翼」,或許是民間傳說故事的傳承,如有個「長耳朵國」人的耳朵有多長?在腰裡纏三匝,地上拖丈八,或許是古時存在而今已滅絕的等等。

正如漢光武帝劉秀在《山海經敘錄》說:「……文學大儒皆讀學《山海經》,以為奇可以考禎祥變怪之物,見遠國異人之謠俗。」郭璞《注山海經敘》中說世上許多事情,如陽火出於冰水,陰鼠生於炎山,莫之為怪,所謂怪是因為你沒見過,你不知道,就說怪,你見過或者你知道了,就不怪了,其實為世間百態。

《山海經》是一部地理志、方物志、民俗志於一體的上古奇書。全書共十八卷三萬一千字,記載了四十多個邦國,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條水道、一百多個歷史人物,內容涉及的有關神話、宗教、歷史、民族、天文、地理、動物、植物、醫藥等學科。在古人的自然崇拜觀念中,每座山、每條水都是由山神、水仙來掌管的。這些神仙神態各異,有的人面蛇身,有的龍身鳥首,有的人面龍身,有的馬面人身……不同的山神、河仙有不同的祭祀方式,或用太牢,或用少牢,或用雄雞,或用玉壁,或用美女,或用稻米,或用稷米,皆與當地民眾禮儀相關。

自郭璞以來,諸家舊注書目,僅從宋國到民國年間,名注就有二十三個刻校本之多,每本都有書前之序,近代專家袁柯先生的《山海經校注》,清代郝懿行《山海經箋疏敘》以及這些名家專家在注釋解讀《山海經》時引用的書目多達201部歷代名著,為《山海經》的前世今生描繪出清晰的圖本,成為今人再創作的源府。

2015年國慶節假期中,由陸川導演、趙又廷、姚晨等主演的《九層妖塔》電影,頗受青睞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其中的異獸皆取材於郭璞注本《山海經》。陸川在《鬼吹燈》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保留了昆崙山探險的故事,捨棄了盜墓元素,放大了探險和打怪元素,使影片中的怪獸成為「主角」,影片中出鏡率最高的是三種鬼族獨屬的火蝠、紅犼、崑崙水怪。火蝠是達普鬼蟲和豬臉大蝙蝠兩種生物的融合,外形更接近於《山海經·西山經》中的異鳥當扈。電影《九層妖塔》中的紅犼,它身形龐大、兇猛、食人,毛疏,面似人類,後肢發達,擅長跳躍,吼聲如雷,爪子尖銳,似狼豺,善攀爬,是理想的「陸行軍種」,《山海經》有記載:東海有獸名吼,能食龍腦,騰空如雲,勢猛異常,每與龍斗,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勝,形似馬,長一二丈,有麟片,渾身有火纏繞,會飛,極其兇猛。相傳是麒麟的祖宗。影片中的「兩棲巨獸」崑崙水怪,是精絕女王的坐騎,是霸王蠑螈和《山海經》中英招的混合體。《山海經˙西山經》中道:「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如音如榴。」英招在看管天帝花園的同時,還負責看守神獸「土縷」、神鳥「欽原」等各類怪魯,也是天神的坐騎。電影《九層妖塔》給觀眾一個異彩斑斕、瑰麗而充滿科幻異想的世界。

為給更多的電影、電視劇編者、導者和喜歡演義神怪故事的作家同志,提供素材,郭璞研究會特為各位專家提供《山海經》、《穆天子傳》中更多更詳盡的與人類活動相關聯的故事和各種怪動物、怪植物以及祭祀山神、水神的方式等。期盼更多的如《九層妖塔》影視作品或文學作品呈現在觀眾面前,在科幻故事中,享受周遊宇宙,與外星人交往的樂趣。

(二)

《南山首經》記載了今廣、廣西、福建境內的九座大山和九條大河,山神形狀鳥身龍頭,祭祀山神儀式,是把畜禽和璋(玉器)塊及稻米一起埋入地下,白茅根做神的座席,舉行朝聘、祭祀、喪葬禮儀。

招瑤山在今廣東、廣西境內,盛產黃金、美玉、桂樹,形似韭菜的祝余草,人食之不知飢餓。名叫迷谷的樹,樹身有黑色紋理,其花光華耀四方,人佩之不會迷失方向,野獸牲牲,今名猩猩白耳、直立、爬行,人食之可飛快行走。注入大海的麗麂(ji)水中有名叫育沛的東西,人佩帶不會生鼓脹病。堂庭山上有白色的猿猴。紐陽山盛產黃金白銀,山上的鹿蜀像馬、白頭、紅尾、虎紋,聲音如歌,人佩其毛可子孫滿堂。怪水中有玄龜形似龜、鳥頭蛇尾,人佩之使人耳不聾。柢山上有種魚叫鯥(lu),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羽在魼(qu)下,音如留牛,冬死夏生,食之無腫疾。基山上有猼訑(bo shi)獸,狀如羊,九尾,四耳,目在背,人佩其皮毛,勇氣倍增無所畏懼。青丘山上有九尾狐,音如嬰兒啼,食人。灌灌鳥,像斑鳩,叫聲如人相互斥罵。英水中有赤鱬(ru),狀似魚,人面音如鴛,食其肉不生疥瘡。

《南次二經》這裡的神是龍首鳥身,在今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福建境內。櫃山中有獸名理力,形如豬,有一雙雞爪,音如狗吠,見則此地多水土工程。鴸(zhu)鳥,狀如鷂鷹,爪似人手,頭如人面,聲如痺鳴,見則此地多被流放人士。長右山有似猴的獸名叫長右,四耳,音如同人呻吟,見則此處會發大水。堯山上有種野獸叫猾褢(huai),像人,有豬鬃毛,冬蟄夏出,音如斫木,見則此地徭役繁重。浮玉山有獸名彘,狀如虎、牛尾、食人,音如吠犬。鹿吳山下澤更水中,有一猛獸名叫盅雕,狀如雕頭上長角,食人,音如嬰啼。《南次三經》在今雲貴高原廣東、廣西延至緬甸南嶺諸山。禱過山上多金玉,山下多犀、兕、象,山上有禽鳥叫瞿如,狀如鵁,人臉白頭,三隻腳。浪水中有虎蛟,身如魚,蛇尾,音如鴛鴦,食其肉不生瘡,可治痔瘡。丹穴山中有鳥名叫鳳凰,狀如雞,舉止自然從容,自歌自舞,五彩羽毛,首紋曰義,背紋曰禮,胸紋曰仁,腹紋曰信,是人們共識的吉祥太平鳥。發爽山上多自猿,令丘峪中有鳥名顒(yu),像貓頭鷹,人面、四目、兩耳,見則天下大旱。侖者山上有種樹,似構樹,紅紋理,枝幹汁液如漆,味甜,食之不飢,名叫白咎,其汁可染玉。

稟愛山上有獸名類,狀如狸,有鬢,自為牝牡(pin mu)。食者不妒。

祭祀龍身人面山神用一條白色的狗和稻米做貢品。

(三)

《西山經》主要敘述位於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內蒙古的七十七座山脈河流。《西山首經》說的是華山山系,華山神、羭(yu)山神是諸山神的宗主,祭祀華山山神要用豬、牛、羊齊全的三牲做祭品。錢來山有羬(xian)羊,狀如羊,馬尾巴其油脂可治皮膚乾裂。太華山上有種蛇叫肥遺,狀如蛇,六腳四個翅膀,現則天下大早。小華山有赤驚(bie)鳥和鴖(min)鳥,養殖它們可以辟火災。小華山上的柞(zuo)牛,千斤體重長在石頭上或攀樹而長的萆荔草,人食之會治療心膠痛。符禺山上文莖樹,實如棗,治耳聾。山中的條草狀如蔡,紅花黃實如嬰兒舌頭,食之不迷惑。山中的蔥聾似羊而紅宗毛。石脆山上的條草,似韭白花果實,人食可治疥瘡,山下的灌水裡多硫黃、赭黃,牛馬浴之健壯不生病。英山上有鳥叫肥遺,狀如鵪鶉鳥,黃身紅咀,其肉能治麻瘋病,能殺體內寄生蟲。竹山上有黃雚(guan)草,白花紅實,可治疥瘡和浮腫病。山中有豪彘長相像豬,白毛尖端黑色,毛粗如簪子。羭次山上有野獸名叫嚻(xiao),像長臂猿猴,擅長投擲攀爬,山中有種鳥叫橐芭(tuo fei),長像貓頭鷹,頭像人面,一隻腳,夏蟄冬出,服之或身插其毛可避雷。南山中的野獸是猛豹。嶓冢(bo zhong)山上有一種蓇(gu)蓉草,人若誤食就不會生孩子,山中到處是桃枝竹和鉤端竹。漢水和嚻水源於此,山中多犀牛、兕、熊、羆(pi)和白翰、赤鱉鳥最多。天帝山上有叫谿邊的獸,狀似狗,人坐卧在其皮毛上不會中妖邪毒氣。櫟鳥長相似鵪鶉,黑絞紅頸毛,其肉可治痔瘡。杜衡草,插在馬上馬飛奔,人食杜衡草和數斯鳥治脖贅瘤病。高塗山上多桂樹,山中叫礜(yu)的白石頭與無條草可毒死老鼠。山中有叫貜(jue)如的獸,似鹿,白尾馬蹄,腳如人手,四隻角。黃山沒花草樹木,到處是鬱郁叢叢的竹林,有種獸叫慜(min),相似牛,黑皮毛,大眼睛。山中有鸚鵡鳥,相似貓頭鷹,有美麗的羽毛,紅咀巴能學人說話。翠山上到處是楠木和叢竹,其間有旄(mao)牛、羚羊和麝,有鳥叫畾(lei)狀似喜鵲,羽紅黑,四隻腳兩個頭,養它以避火。羭(yu)山神是神奇威靈的,祭祀羭山神是用火炬,齋戒一百天,用一百隻毛色純正的牲畜,隨一百塊美玉一起埋入地下,再獻上一百樽美酒,一百塊玉硅和一百塊玉壁,祭祀其它的山神,都是用一隻全羊做祭品,燭是用百草灰做成的火把,神席是用各色草做邊中間用白茅草編製成的席。

《西次二經》的區域是今黃土高原,大概是從青海省西寧到延安銅川間的一線。首山古稱鈐(qian)山今之稷山。女床山上有鳥叫鸞鳥狀如野雞,全身有五彩斑斕的羽毛,見則天下安寧太平。鹿台山上有鳥叫鳧徯(fu xi)狀如雄雞,頭如人面,見則天下會有戰爭。小次山上有種獸,像猿猴,白頭紅腳叫朱厭見則會起戰爭。大次山中有麢(ling)羊。《西次三經》中有十四座山山神都是人面馬身,祭祀時用一隻雄雞,有七座山的山神人面牛身,四隻腳,一條臂,扶捌仗行走。祭祀時用豬、羊為祭品。置於白茅草席上。《西次三經》記敘的地域在今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境內,掌管這些山神為人面羊身神,祭祀時用一塊吉玉埋入地下,祭米用稷米。崇吾山上有種樹,園葉、白花萼,紅花有黑絞,實如枳,人食之可多子多孫,山上有獸叫舉父,相如猿,臂有紋,豹尾,直立善投擲。有種奇特的鳥叫蠻蠻,只有一隻翅膀,一隻眼睛,一個頭,兩隻鳥合起來才能飛飛翔,見則當地會發生水災。不周山上有種樹,果似桃,葉似棗葉,黃花紅萼,人食之可解除煩惱。峚(mi)山有種樹叫丹木,莖紅葉園黃花結果如糖,食之不感飢餓。丹水中玉膏,黃帝常服之,並採擷峚山玉石精華投種於鐘山之陽,便出生五彩同輝、堅密潤厚的世間最美的美玉瑾和瑜,天神和地鬼都樂於享用。從峚山到鐘山四百六十里水澤,其中生長著許多神奇的禽鳥、怪獸和怪魚,山中多產黃耆(qi)、沙參、甘草、人蔘等珍貴藥材。鼓是鐘山山神之子,人面龍身,因與欽鴄(qin pi)神聯手在昆崙山殺死山神葆江,天神將他倆處於瑤崖。欽鴄化為大鶚,似雕鷹,黑紋白腦紅咀,虎爪,鼓化做鵕(jun)鳥,似鷂鷹,直咀紅腳白頭,身披黃紋,它倆出現不是戰爭就是旱災。泰器山下的觀水中有文鰩(yao)魚像鯉,兩翅膀,白頭紅咀,身披蒼色斑紋,常在西海、東海中行走暢遊,夜間飛翔,其肉治狂癲病,見則當地會五穀豐登。

槐江山是天帝懸在半空中的園圃,由天神英招主管,英招馬身人面虎紋鳥翅,聲如轆轤抽水,巡行四海傳布天帝指令,在圃可南望崑崙,西望后稷葬地大澤,北望諸毗,槐鬼離侖神住處及神鷹鸇(zhan)飛禽居所,東望四重高的恆山,裡面住著窮鬼,恆山的天神像牛、八腳、兩個牛頭、一條馬尾,見則有戰爭發生。昆崙山是天帝下界的都邑,由天神陸吾主管。陸吾虎身九尾,人面虎爪,主管天上九部和天帝苑圃的節令。山中有土螻(lou),長相似羊、四角、食人。欽原鳥如蜂,能將山中動植物蟄死枯萎,鶉鳥是主管天帝器物、服飾的神鳥。山中有沙棠樹,黃花紅實,味李無核,食之能漂浮於水上。蕢草味如蔥,食之忘優。樂游山下的桃水中有?(hua)魚,相似蛇,四隻腳,食魚。蠃(luo)母山由天神長乘主管,長乘像人卻有狗尾。玉山是西王母居所,西王母像人、豹尾、虎齒,善嘯叫,頭戴玉勝,主管天上災役五刑殘殺。山中的狡獸,狀如牛、豹紋、牛角、音如吠犬,現則地方五穀豐收。山中有鳥叫勝迂,似雞,身紅色,音如鹿,食魚,現則地方發生火災。天神白帝少吳(hao)居住在長留山,山中的獸、禽鳥全是花尾巴,花腦袋,是員神磈(wei)氏的宮殿,主管太陽落山時光線射向東方的反影。章莪山上有獸叫猙,狀如豹,一角五尾聲如擊石,鳥畢方相如鶴,一隻腳,白咀紅紋身青色,現則此地發生怪水。陰山中有獸叫天狗,相似貓、白頭、叫聲「榴榴」,飼養可辟邪。符惕山是山神江疑居處,這裡風雲異常,多下怪雨。三危山是三青鳥棲息地,山中有獸名獓秵,像牛、白身,四隻腳,毛硬如披蓑衣,食人。山中鴟鳥,一頭三身狀似鵅(luo)鳥。騩(gui)山是天神耆童居住地,其音如擊磬,山下蛇成堆。天山是天神帝江居所,它像黃色口袋,紅得如火,六隻腳,四個翅膀,混沌沒有面目,卻能歌善舞。泑(you)山是天神蓐收居處,西望日落情景,由天神紅光掌管。翼望山上有獸叫讙(huan),狀似貓,一隻眼,三尾巴,音能奪百聲,食其肉能治黃疸病。有鳥名叫鴺鸆(yi yu)狀似鴉,三頭六尾喜歡笑,食之能辟邪,不做惡夢。

《西次四經》記敘的是八百里秦川渭河平原以北的黃土高原,祭祀山神用一隻白色雞,稻米和白茅草席。上申山上有白色的鹿,當扈鳥長相像雉卻用鬢毛當翅來飛翔,食其肉使人不眨眼。孟山上有白狼、白虎、其鳥也是白雉和白翟。剛山上有神聭,人面獸身,一隻腳,聲像人呻吟。蠻蠻獸、鼠身、甲魚頭、音如狗叫,今名水獺。英山下涴水中,有冉遺魚,魚身蛇頭六隻腳,眼睛像馬耳,食之可避邪不做噩夢。中曲山中有獸名駮(bo),狀似馬,白身黑尾巴,一隻角,虎牙虎爪,音如擊鼓以虎豹為食,人養之以御兵。山中有木,園葉紅果似木瓜,食之增氣力。邽(gui)山上有獸名窮奇,相如牛,全身刺蝟毛,聲如嗥狗,食人。蒙水中有種贏魚,魚身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鳥鼠同穴山上有白虎,白玉,渭水中有鰠魚如鱣魚,見則此邑有大戰,漢水中有鱬魮魚狀如覆銚,鳥首,魚翼魚尾,音如擊磬石,能吐珠玉。崦嵫山上有丹樹,葉如構樹葉,實像瓜,紅花萼有黑斑紋,人食治黃疸病。山中有孰胡獸,馬身,蛇尾,鳥翼,人面,喜歡抱人舉起。有鳥名叫人面鴞人面鴞(xiao),狀如貓頭鷹、人面、蜼身狗尾,現則當地大旱。


推薦閱讀:

1、龜甲蓍草鬼神不足以用來推斷事物
一眼看清事物的本質是一種什麼體驗?會不會缺少美的感覺了?
保留一些"童真",是不是更有利於人去感受和把握事物的本質?
哪些事物是帶有明顯「德國標籤」特色的?
MFC周末推薦:如何成為一眼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深度好文)

TAG:山海經 | 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