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三藏簡史
佛教與三藏簡史
目錄
一、佛教與三藏
二、第一次聖典結集
三、上座部
四、第二次結集
五、第三次結集
六、上座部佛教向南傳播
七、巴利語的來源
八、印度佛教一千五百年
九、北傳佛教
十、正法五千年
十一、《律藏》
十二、《經藏》
十三、《論藏》
十四、論藏的來源
附錄:相關文件下載
附錄:佛教歷史上的六次結集
一、佛教與三藏
什麼是佛教呢?佛教,巴利語Buddha sasana。Buddha古音譯為「佛陀」,有時也翻成浮屠或勃陀,今天的讀音近似為「布特」。Sasana的意思是教導、教誡、教法。所以,Buddha sasana就是佛陀的教法、教導,簡稱「佛教」。
不過,在巴利聖典里多數是用「世尊的正法、律」或「如來的正法、律」來指稱「佛教」。也就是說,佛陀的教法包含了兩個部分,一部分稱為法(dhamma),另一部分稱為律(vinaya)。「法」在後世被結集為《經藏》和《論藏》,「律」被結集為《律藏》。法跟律的關係是:法是指佛陀教導的法義、法理、義理以及修行的方法。律是行為軌範、規則,也就是出家人的生活規範,哪些應當做,哪些不能做。因此,法跟律就是理論指導和生活規則,這就構成了佛陀的教法。在經典里經常可以看到:於此法、律中出家。它的意思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和律制來過出家的梵行生活。
佛陀在世的時候,法與律並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在佛陀入滅大概五百年之後才開始書寫成文。第一次書寫成文是在斯里蘭卡。我們現在所接觸到的佛陀正法、律,是通過歷代的長老們口口相傳,再經過結集、整理成為文字經典,這些都是在佛陀入滅之後才進行的。1956年,在緬甸舉行了第六次三藏聖典結集。結集就是大長老們聚集在一起,背誦三藏。現在所有的經典都是經過結集而來的。我們現在就來談一談結集。
二、第一次聖典結集
我們先講第一次聖典結集。第一次結集的時間是在佛陀入滅三個月之後。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說法,佛陀入滅那一年是公元前544年,佛歷即以佛陀入滅那一年開始推算。今年(2008年)是佛歷2552年,也就是佛陀入滅到現在已經2552年。根據南傳上座部的說法,佛陀入滅那天是陽曆5月的月圓日,約相當於中國農曆的四月十五日,也就是現在的韋薩節(Vesakha day)。兩個月之後,即7月月圓日的第二天,僧團開始入雨安居。在雨安居的第一個月時間,僧眾對房子進行修理,準備結集的工作。從雨安居的第二個月開始,就在馬嘎塔國(Magadha,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Rajagaha)進行了聖典的結集。當時的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馬哈咖沙巴尊者(Mahakassapa, 摩訶迦葉),一共有五百位大阿拉漢參加。這些參加者都已經斷盡煩惱,佛陀在世的時候,他們都親聞過佛陀的教法,都具足四無礙解智: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辭無礙解、辯無礙解,也就是他們通達佛陀的教法,具有很高深的智慧,對佛陀所教導的法,無論是從辭、從字、從意義上都精通了解。而且這五百位大阿拉漢是經過精選的,並不是說只要你是出家人就可以來參加。當時,先由伍巴離(Upali,優婆離)尊者誦出《律藏》,然後再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
為什麼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先誦出《律藏》呢?因為在佛陀入滅的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並不在場,當時他正趕往古西那喇城(Kusinara)想見佛陀,結果在半途中得知佛陀已經入滅的消息。那些還沒有離欲的比庫很傷心,但有一個老年出家人名叫蘇跋達,他聽到佛陀入滅的消息,感到很高興,說道:「賢友們,你們不要憂愁、不要悲傷,我們已擺脫那個大沙門了,他常使我們起煩惱:『允許你們這樣,不允許這樣。』現在我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馬哈咖沙巴尊者聽了之後,決定在非法、非律尚未強大之前,舉行法、律的結集。
到了結集的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先徵詢大家的意見:「賢友們,我們首先結集什麼?是法還是律呢?」那些大阿拉漢說:「尊者,律是佛陀教法的壽命,唯有律住世時,教法才能夠住世!」因此大家推舉持律第一的伍巴離尊者先誦出《律藏》,然後才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
三、上座部
在這一次結集將要結束時,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阿難尊者說:「尊者們,世尊在臨般涅盤前曾對我說:『阿難,假如僧團願意的話,在我去世之後可以捨棄微細又微細的學處(khuddanukhuddakani sikkhapadani,小小戒)。』」於是長老們問阿難尊者說:「賢友,當時你有沒有問世尊說:『尊者,哪些是微細又微細的學處呢?』」阿難尊者回答說:「尊者們,我沒有問世尊說:『尊者,哪些是微細又微細的學處呢?』」於是與會者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長老說:「除了四巴拉基咖(parajika,波羅夷)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細又微細的學處。」有些長老說:「除了四巴拉基咖,還有十三僧始終(僧殘)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細又微細的學處。」有些長老說:「除了四巴拉基咖、十三僧始終、二不定之外,其它的都是微細又微細的學處。」有人說也應包括捨墮,有人說也應包括巴吉帝亞(pacittiya,波逸提)。大家的意見不一。
這個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團中說:「賢友們,請僧眾聽我說:我們的學處跟在家人有關,在家人也知道:『這個對你們沙門釋迦子是允許的,這個對你們是不允許的。』假如我們廢除了微細又微細的學處,他們將會說:『沙門苟答馬(Gotama,喬答摩)為弟子們制定的學處好像煙一樣,當他們的導師在世時就學習這些學處,他們的導師一去世,就不再學習這些學處了。』」
當時馬哈咖沙巴尊者就在僧團中作甘馬(kamma,僧團表決會議,古音譯作羯磨),強調說:
"appannattam nappannapeyya, pannattam na samucchindeyya, yatha pannattesu sikkhapadesu samadaya vatteyya."
「尚未制定者,不應再制;已經制定者,不應廢除;只應繼續受持所制定的學處!」
這是對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與教法的基本原則。其實這項基本原則是佛陀在世時曾經反覆強調過的,只不過在第一次結集時再由馬哈咖沙巴尊者重新提出來,並且得到所有與會的大阿拉漢們的一致通過。因為所有參加第一次結集的比庫都是大長老,都是上座,所以他們的這一項決定就稱為Theravada。thera意思是長老、上座。vada是觀點、思想、學說;Theravada就稱為上座部、上座們的觀點、主張。上座長老們堅持以下三項原則:
1、佛陀沒有制定的戒律,沒有說過的法,我們不應當添加。
2、佛陀已經制定的戒律,已經說過的法,我們不應當廢除,不應當隨意竄改、刪改。
3、只應當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導的法。
也就是說,上座部佛教認為:只有佛陀才有資格制定戒律。因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還有大悲智。唯有同時具足一切知智與大悲智者,才有資格制定戒律。但是除了佛陀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這樣的資格,能同時具足這兩種智慧,因此我們就只有遵守的份。正因如此,堅持這三項原則的僧團就稱為「上座部」。
當你們看到上座部佛教的比庫,看到我們直到今天仍然穿著這一套衣服,會不會覺得怪怪的?在台灣,有一位尊者外出托缽,人家的小孩看到就說:「媽媽,媽媽你看,聖誕公公來了!」我們所穿的這套衣服稱為三衣,穿衣的方法都跟佛陀在世時一樣。我們所穿的衣服要根據《律藏》的規定來進行裁剪、縫製和染色,對它的尺寸、穿著方法都有規定。當比庫要進入俗人住區、村鎮的時候,就要像我現在一樣,包得嚴嚴密密的,只露出頭、兩隻手和兩隻腳。但是在寺院、野外和山林里,就可以偏袒右肩。同時,在禮佛、禮敬長老的時候,也要偏袒右肩,我想大家在讀經典的時候應該看過。當時的比庫們想要請法時,先偏袒右肩,再合掌向佛,這是依照佛制的。還有受持離非時食,即過了正午不再吃東西,不能夠接受金錢等等,都是按照佛陀在世時所制定的戒律來行持。作為一名忠實的佛弟子,我們只有遵守的份,而沒有改變的份。
因此,凡是堅持這些觀點、遵守這種傳統的,就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ada),即上座長老們的觀點。
四、第二次結集
第二次聖典結集是在佛滅一百年,即佛陀入般涅盤一百年,那時是公元前444年。地點在韋沙離城(Vesali,吠舍離),主持人是亞薩·咖甘嗒咖子(Yasa kakandakaputta),參加者是七百位阿拉漢。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次結集呢?因為當時住在韋沙離城的瓦基族(Vajjiputtaka)比庫們向在家人要錢。他們在每個月的齋戒日用銅缽裝滿水後,放在比庫僧眾中,開口向前來的在家人要錢:「朋友們,你們給僧眾錢吧!僧眾們需要資財。」那個時候,有一位從西方地區來的阿拉漢名叫亞薩·咖甘嗒咖子見到之後,對韋沙離的居士們說:「朋友們,請不要給僧眾們金錢,金銀對沙門釋迦子是不允許的,沙門釋迦子不能使用金銀,沙門釋迦子不能接受金銀,沙門釋迦子放棄珠寶黃金、遠離金銀。」但那些居士聽了之後,仍然將錢布施給僧眾。
當時,瓦基族的比庫們將所乞得的錢收齊後,再平分給所有的比庫,人人有份,但亞薩尊者不肯接受。那些比庫很氣憤,指責亞薩尊者罵詈、誹謗有信心的居士,使他們失去信心,要他向居士們道歉,並要舉他的罪。於是亞薩尊者就到其它的地方,邀請了許多長老、上座一起來到韋沙離城,共同裁決這件事情。據說當時前來參加裁決的一共有七百位比庫。
由於人數眾多,雙方各選了四位大長老作為代表,共同判斷瓦基族比庫們的行為到底符不符合佛陀的教導。當時,在僧團會議中一共討論了十件有關瓦基族比庫認為是允許的戒律問題。比如將鹽貯存在器皿中,無鹽時可以食用;太陽過了正午二指量還可以繼續進食等,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關於接受金錢這一件事。因為那個時候佛陀入般涅盤才一百年,還有一位受具足戒已經有120瓦薩(vassa,戒齡)的地上僧中長老名叫薩拔咖彌(Sabbakam?),他還是阿難尊者的弟子,於是請他作為僧中的長老。結果,大長老們一致認為瓦基族比庫所作的這十種行為是邪法、邪律,偏離導師的教導。當時,參加集會的長老們平息了此事後,決定再結集法與律,於是花了八個月時間重新結集了三藏。
然而,瓦基族的比庫們不肯接受上座僧團的如法決議,他們另外糾集了一萬個出家人,說:「他們既然把這些行為說成是邪法、邪律,但是我們人數更多,我們另行作表決。」於是他們另立僧團,另行編輯自己的三藏。
從那時開始,佛教僧團開始有了部派的分歧。當時,由於參加第二次結集的是以長老、上座為主,因此稱為「上座部」(Theravada);而瓦基族方面由於人多勢眾,因此稱為「大眾部」(Mahasanghika)。
佛教僧團在之前的一百年是和合的,在教理上是一味的,到佛滅一百年開始有了分歧。上座部堅持保守佛陀的教法,維持佛陀教導的傳統;大眾部則認為佛法可以因時因地作一些修改,大家在原則上開始產生分歧。上座部仍然說:「我們應當堅持佛陀的教導,不得隨意竄改!」而大眾部則說:「佛陀的教導可以因時因地做變通和發展。」這種原則性的分歧到了後來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大家不在一起共住,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井水不犯河水。
五、第三次結集
佛滅二百多年,出現了一位聞名的大王,名字叫阿首咖(Asoka,阿育王)。他統一了整個印度,當時的版圖甚至比現在印度的版圖還要大,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地方。阿首咖王早年是個暴君,到處征戰,也殺害了自己的很多兄弟,最後奪得王位。但是後來他受到佛教出家人的感化,信了佛教。阿首咖王信仰佛教之後,投入很多財力跟精力弘揚佛法,於是成為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護法大王。
阿首咖王大力弘揚佛法、護持佛法,對比庫們非常恭敬,每天都供養大量食物給佛教出家人。很多外道苦於生計,連吃飯都成問題,於是他們也剃了光頭,穿上袈裟,冒充比庫來接受供養。這些外道冒充比庫之後,並不是想認真學習佛法,卻把自己的見解和修行方法也帶到佛陀的教法中來。他們用自己的觀點、方式來解釋佛法,仍然修行外道的那一套方法。由於佛陀的正法受到擾亂,當時比庫們就不願意跟這些假僧人在一起誦戒,一起共住。
阿首咖王知道這件事情後很生氣,想要從中進行調停,結果弄巧反拙。因為當時那些外道實在太多了,據說有六萬人之眾。由於涉及的人數很多,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沒有一位大威德、大神通的長老是無法鎮伏的。於是阿首咖王到阿厚崗嘎山(Ahoganga pabbata)中迎請了當時有名的摩嘎離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目犍連子帝須)大長老前來整頓僧團。Moggali是他母親的姓,putta是兒子的意思;古印度人常常會把父母親的姓名也放進名字里,即某某人的兒子。這位大阿拉漢名叫帝思(Tissa),因為他母親姓Moggal?,所以叫摩嘎離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
在淘汰外道、整頓僧團之後,摩嘎離之子帝思長老在當時的首都巴嗒厘子城(Pataliputta)主持舉行了第三次聖典結集,並以阿首咖王為外護。這次聖典結集一共有一千位阿拉漢參加。在這一次結集中,完整地誦出了《律藏》、《經藏》和《論藏》三藏。
六、上座部佛教向南傳播
第三次聖典結集之後,僧團做出決定,派了九個弘法使團到印度國內外各地去弘揚佛法。其中的第八個使團由索納(Sona)尊者、伍答拉(Uttara)尊者帶領到了金地(Suvannabhumi)。金地位於今天緬甸南部的達通(Thaton)至泰國中南部的佛統府一帶地區。佛統府的泰語叫Nakorn Pathan,是巴利語Nagara Pathama的泰語轉讀,意思是第一城或最初城。泰國人相信這是泰國最古老的城市。金地一帶地區自古至今都是孟族人(Mon)居住的地區,那裡的佛法非常古老,孟族人相信早在阿首咖王時代,佛法就已經傳到了那裡。這一地區的佛教後來又傳到了整個緬甸,成為緬甸佛教的發源地。其中第九個使團由阿拉漢馬興德尊者帶領,到了獅子洲(Sihaladipa),即現在的斯里蘭卡(Sri Lanka,錫蘭)。
這些弘法使團還到了北印度的迦濕彌羅(Kasmira)、犍陀羅(Gandhara)等地方,又到達印度西海岸的阿巴蘭答(Aparantaka)、南印度的馬興薩曼達喇(Mahimsamandala)、案達羅(Andhra)等地方。據阿首咖石刻記載,當時阿首咖王甚至還派使團到達波斯以及歐洲的地中海一帶地方。古代波斯也叫安息國,即現在的伊朗。古代有位叫安世高的僧人曾到中國漢地傳播佛教並翻譯經典,他就是安息國人。在古代那些地方都是佛教興盛的地區,可惜現在都已經成了伊斯蘭教的國家。
其中,由索納尊者、伍答拉尊者帶領的第八使團到了金地,由馬興德阿拉漢帶領的第九使團到了斯里蘭卡。由於緬甸、泰國、斯里蘭卡都位於印度的南方,因此這一系的佛教叫「南傳佛教」。當時阿首咖王所護持的佛教屬於上座部一系的佛教,因此傳到緬甸、斯里蘭卡等地,並一直流傳到現代的仍然還是上座部佛教。傳統上屬於上座部佛教的國家一共有五個,它們是: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流傳於這些國家的上座部佛教至少都有幾百年乃至上千年,在斯里蘭卡和緬甸更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除了這些國家以外,現在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國東部一帶地區,以及中國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德宏地區,越南南部等地區,在傳統上也都流傳著上座部佛教。
七、巴利語的來源
南傳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經典語言稱為巴利語。「巴利」原來並不是語言,而是聖典或佛語的意思。巴利語屬於古印度中國(Majjhima janapada,並非現在所說的中國)即中印度一帶地區的方言。這個地方的中心是馬嘎塔國。
佛陀在世時,馬嘎塔國的首都是王舍城。往北行是沙利子(Sariputta,舍利弗)出生的地方,叫那爛陀(Nalanda),後來在那裡建成了那爛陀大學,中國的玄奘大師就曾在那裡留學。再往北是阿首咖王時的首都巴嗒厘子城,渡過了恆河則是韋沙離。再往西北是我們菩薩出生的倫比尼,還有他的祖國咖畢喇瓦土(Kapilavatthu,迦毗羅衛)。佛陀一生主要行化於這一帶地區,包括王舍城、沙瓦提城、仙人落處、鹿野苑、菩提迦耶等,古代稱為「中國」。
佛陀在世的時候,佛陀所說的就是馬嘎塔這一帶的方言。佛陀是反對講梵語的。在《律藏·小品·小事篇》中記載,有兩個婆羅門出身的兄弟比庫向佛陀建議:「尊者,那些比庫由不同名、不同姓、不同出身、不同家庭而出家,他們用各自的語言污損佛語。尊者,請讓我們用梵語來統一佛語。」梵語是高等種姓所說的話,比較高貴優雅,不像低種姓的人所說的方言那般粗俗。那時佛陀呵斥了這兩兄弟,並制定一條學處:
「諸比庫,不得用梵語來統一佛語。若這樣做者,犯惡作。諸比庫,我允許用自己的語言來學習佛語。」
從那時開始,比庫們都用方言來傳誦佛語。佛陀當時所說的方言是哪種呢?是馬嘎塔一帶的方言,亦即現在所說的巴利語(Palibhasa)或根本語(Mulabhasa)。
我們再來看看,第一次結集是在王舍城,是當時馬嘎塔國的首都;第二次結集是在恆河北岸的韋沙離城,是當時瓦基國的首都;第三次結集也是在馬嘎塔國的首都巴嗒厘子城。在阿首咖王的時候,首都雖然已經遷到了恆河南岸,但還是在馬嘎塔國。當時這一帶地區所使用的語言都叫馬嘎底語(Magadhi),即馬嘎塔的方言。
第三次結集之後,以馬嘎底語為載體的佛教經典傳到了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方。雖然這些地區原來都有自己的語言,但是為了表示對聖典的尊重,那些長老們不敢隨意改變佛陀的語言,於是直接用馬嘎底語來傳誦經典。乃至到現在,當比庫們在誦經的時候,並不用自己的語言,而是用巴利語。
「巴利語」是佛滅一千年左右才開始使用的名稱,古代一直都叫「馬嘎底語」(Magadha bhasa)或根本語(Mula bhasa),也叫Buddhavacana,即佛陀的語言。因為語言經常會改變,馬嘎底語後來在印度失傳了,但是這種語言至今仍然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被保留和使用著。現在上座部國家的比庫們平時並不是講巴利語,這種語言只是用來誦經,用來記載聖典,所以叫做「聖典語」。聖典叫巴利(pa?i),於是記載聖典的語言就叫巴利語。巴利語的名稱是這樣來的。我們看一看佛陀在世時的弘法地域,以及第一次結集、第二次結集和第三次結集都在這一帶地區,當時所使用的語言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巴利語。
不過,到了佛滅五百至八百年,婆羅門教開始復興,特別是到了笈多王朝,當時的國王信仰婆羅門教,他把梵語當成國家統一的規範語言。那個時候,佛教既要與婆羅門教對抗,又受到國家王權的壓力,於是,印度的僧人們開始將流傳在各地的各種語言版本的佛教經典逐漸改寫成梵文,也就是用婆羅門的雅語來統一佛經用語。
大家若是學過梵文,又學過巴利語的話,就可以看出這兩種語言很相似,但它們還是有區別的。巴利語是一種比較簡單的語言,因為它是民眾語,發音簡單,語法不難,而且變化也很靈活。但是梵文就不同,特別講究發音、文法、音韻和格律等,比巴利語複雜得多,讀起來也比較好聽,有很多連讀音。
八、印度佛教一千五百年
學過佛教的人都應該知道佛教在印度的大致發展過程吧!有人將佛陀的教法分為三種:1. 正法,2. 像法,3. 末法。在座有很多人都相信現在是末法時期吧?在這裡我們先不講現在是什麼時期,先來探討一下印度的佛教。
佛教在中印度一帶地區大概存在了1500年,但就整個印度來說,則存在了1600年到1700年,因為最後的一二百年只是在東印度一帶地方苟延殘喘了。
依照印度佛教大致的發展時期,佛教可分為三期:
1. 第一期是正法時期。正法(Saddhamma),即純正的佛法。這一時期大概是500年。
2. 第二期是像法時期。像法(Saddhammapatirupaka),即相像的、相似的佛法。這個時期,佛教中已陸續出現許多似是而非的佛法。這個時期大概有500年。
3. 第三期是末法時期。末法,即末流的佛法、枝末的佛法。這個時期大概也是500年。
這是依照三期教法來劃分印度佛教的大致發展過程。
印順法師將一切佛法分為「佛法」、「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三類。其中的正法相當於「佛法」,像法相當於「大乘佛法」,末法相當於「秘密大乘佛法」(見《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從歷史學來說,正法時期相當於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像法時期相當於大乘佛教時期,末法時期相當於大乘密教時期。
九、北傳佛教
大概在佛滅500年到1500年期間,佛教逐漸從印度往北,經過北印度的迦濕彌羅、犍陀羅一帶地區,傳到中亞細亞,即現在的阿富汗、哈薩克一帶,然後經中國的新疆,再沿著絲綢之路一直到達當時的長安,即現在的西安。長安是當時中國的文化與政治中心。因為這條路線是佛教由印度往北傳播,所以稱為「北傳佛教」。由於大乘佛教在中國漢地發揚光大,所以又稱為「漢傳佛教」。由於漢傳佛教所使用的語言是以漢語為主,故也稱為「漢語系佛教」。後來,漢傳佛教又往東傳到了韓國、日本,往南傳到了越南。因此,現在漢傳佛教包括了中國內地、韓國、日本、越南等國。
佛教傳入藏地的時間是在佛滅1100年到1600年之間,那個時候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經發展成「大乘密教」。所以藏傳佛教帶有濃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等等,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發展到末期階段的情形。當時的佛教越過喜馬拉雅山,傳到了西藏,故稱為「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接受的是從佛滅1100年到1600年這段時期的佛法,所以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有很大的區別,跟南傳佛教則有更大的不同。
由於南傳佛教接受的佛法是在阿首咖王時代的佛法,所以在教理、戒律方面都是以上座部佛教為主。他們堅持遵守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導的佛法,不輕易改變。因此,我們現在看到南傳的出家人,他們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都跟佛陀在世時差不多。佛陀偏袒右肩,佛陀也托缽,現在南傳比庫也是偏袒右肩,也要托缽。
漢傳佛教接受的是以「大乘」為主的佛教。大乘佛教主張行菩薩道,強調圓融、慈悲、方便,所以融合了大量的漢地文化和儒道思想,形成帶有濃厚中華色彩的漢地佛教。當大乘佛教傳到了韓國、日本,則又再多了一些當地的文化特色。
傳到了藏地的佛教也是這樣。藏地原來就有一種類似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大乘密教傳到西藏之後,大量吸收了當地信仰因素,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藏傳佛教。比如說:藏傳佛教非常注重供護法神;漢傳佛教雖然也有敬拜鬼神的儀式,但比起藏傳則要遜色多了;在南傳佛教,比庫們連鬼神都不崇拜、不合掌。又比如藏傳佛教有龐大的神佛體系,除了諸佛、菩薩以外,還有金剛、明王、度母、空行母、祖師、護法神等等,多不勝數;漢傳佛教雖然崇拜諸佛、菩薩、祖師等,但卻沒有那麼多金剛、度母、空行母之類。在南傳佛教,除了我們的釋迦牟尼佛以外,並沒有諸多的神佛信仰,連彌勒菩薩都沒有多少信徒。所以,三大傳承的佛教存在著這樣的區別。
漢傳大乘佛教基本上分布在中國、韓國、日本、越南。藏傳佛教主要流傳在中國西藏、尼泊爾、不丹跟蒙古一帶地區。
表1:三期佛法與當今三傳佛教
十、正法五千年
我們剛才講到了佛教在印度1500年期間的三種佛法形態,即正法、像法跟末法。然後又講到了現在流傳在世界上,特別是亞洲地區的三大語系,或者三大傳的佛教,即巴利語系佛教,也稱為南傳上座部佛教;漢語系佛教,也稱為漢傳佛教;藏語系佛教,也稱為藏傳的佛教。其中,漢傳佛教跟藏傳佛教合稱為北傳佛教,或大乘佛教。這是流傳至今的佛教三大語系、三大傳承。
印度佛教可以分為正法、像法跟末法三期。有許多人相信現在是末法時期,是不是?不過,上座部佛教認為現在不是末法時期,現在還是正法時期!因為上座部佛教提到:正法住世5000年。
這裡所說的住世正法與我們剛才所說的正法稍微有點不同。剛才所指的是印度佛教的正法。在那個時期,僧團是和合統一的,在教法、經典上也幾乎是一樣的,相差不會太大。正法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的。
但是南傳佛教所說的正法是從教法與修行的角度上來說的:
1. 南傳佛教相信三藏聖典還在,佛陀的言教還在;
2. 現在上座部佛教還有很系統、完整的禪修方法,也就是南傳的止觀禪修、戒定慧的傳承還在;
3. 在這個時期還可以證果,證得聖道聖果。
南傳上座部佛教講的正法是從這三個角度來說的。
這種說法跟北傳佛教所說的正像末三期佛法很相似。北傳佛教講到:正法時期是有教、有行、有證;像法時期是有教、有行、無證;末法時期是有教、無行、無證。例如唐代良賁的《仁王護國經疏》卷下說:「有教有行,有得果證,名為正法;有教有行,而無果證,名為像法;唯有其教,無行無證,名為末法。」(大正33, p0520)
隋代三論宗祖師嘉祥吉藏在《法華義疏》卷五中說:「佛雖去世,法儀未改,謂正法時。佛去世久,道化訛替,謂像法時。轉復微末,謂末法時。」(大正34, p0518a)
北宋釋道誠撰的《釋氏要覽》卷中也說:「若正法時,有教有行有證故。若像法時,像,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時,則證果者鮮矣。若末法時,空有教,無修行者。」(大正54, p0286a)
上座部佛教是從三藏經典仍然住世,以及修行乃至證果的角度來說的。目前流傳在緬甸、斯里蘭卡、泰國一帶地區的上座部佛教,三藏聖典仍然很完整。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阿首咖王是非常有名的護法國王,但在上座部傳承的三藏聖典里居然找不到他的名字。這就是證明現在上座部佛教傳承的三藏是在阿首咖王時代或更早就定型的,連阿首咖王的名字都沒有被加進去。也就是說,巴利三藏最遲是在第三次結集就定型了。所以,巴利三藏是到目前為至最古老、最原始的佛教經典。
根據上座部佛教,現在還可以修定證得禪那,可以修觀提升觀智,甚至在今生今世證得聖道聖果,證悟涅盤。一旦證悟聖道聖果,就已經不再是凡夫,而是聖人了。因此,上座部佛教的傳承說佛陀的正法能住世五千年。
在這正法五千年當中,第一個千年可以證悟四無礙解智,也就是在斷除一切煩惱的同時,也證得四無礙解智。當然,這並不是說在那個時期每個證果的人都能證得四無礙解智,而是說有這樣的可能。
第二個千年是六通阿拉漢的時期。如果在那個時期證悟阿拉漢果的話,有可能同時擁有六神通。
第三個千年是可以證得三明阿拉漢的時期。現在是佛滅2500年,所以在我們現在這個時期,如果大家能夠很有系統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話,還有機會證悟阿拉漢果,甚至還可以成為三明阿拉漢。是哪三明呢?宿住隨念明、死生智證明和漏盡明,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宿命通、天眼通和漏盡通。在近代的緬甸甚至還出現過六通阿拉漢,人們普遍相信他們已經證果了。他們在證果的同時,呈現出很多神通變化,有人看到他們在天上飛,或者從水中出來等等。不過,因為經典里記載現代已經不是六通時代了,所以即使他們擁有六通,也被稱為三明阿拉漢。
到了第四個千年,就只能證悟純觀阿拉漢。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如果精進修行,還是可以斷除煩惱,但是已經不可能證得神通了。
到了第五個千年,想要斷盡煩惱都很難,只能夠證得比較低的三個果位,即初果、第二果、第三果。在我們苟答馬佛陀的教法中,可以證悟聖果的時期一共有五千年,我們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
在這個五千年當中,巴利三藏一直都存在。但是到了五千年之後,三藏就會慢慢地消失,乃至正法最終隱沒殆盡。到那個時候,出家人只是披著袈裟,既沒持戒,也不修行,更談不上證果了。
現在大家知道佛陀的正法住世五千年,就應該生起信心,現在還可以修行,還可以斷煩惱,還可以證聖果!
表2:正法住世5000年
十一、《律藏》
因為三藏住世,佛陀的教法才能夠住世。是哪三藏呢?《律藏》、《經藏》和《論藏》。我們現在來講《律藏》。《律藏》(Vinaya)是世尊為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誡和生活軌則。
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照緬甸的傳統分為五大冊。第一冊叫《巴拉基咖》(Parajika,波羅夷);第二冊叫《巴吉帝亞》(Pacittiya,波逸提)。這兩部分統稱為「經分別」(Suttavibhanga),主要是解釋比庫、比庫尼的戒本。這二冊偏重在「止持」,即佛陀制定不能做的事項,比如不能殺生,不能在非時吃食物,不能接受金錢等等。第三冊叫《大品》(Mahavagga),第四冊叫《小品》(Cullavagga),這兩冊一共有22個篇章。篇章,巴利語khandhaka,古代依梵語skandha音譯為犍度。偏重在應當作,比如有人來請求出家,應該怎樣讓他出家;袈裟應當怎樣裁剪,怎樣縫製,怎樣保護;對於缽食,哪些是允許,哪些是不允許的食物;住所應該怎樣建,哪些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僧團要怎樣進行誦戒。這些應當做的叫「作持」,收錄在《篇章》的《大品》與《小品》里。第五冊叫《附隨》(parivara),相當於附錄,一共分為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釋前面的戒律內容。《律藏》是包括一切比庫、比庫尼都應當詳細學習、詳細研究,並認真去遵守、遵行的。《律藏》是三藏中的第一藏。
十二、《經藏》
《經藏》是世尊以及聖弟子們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經藏》一共有五部,即《長部》(Dighanikaya)、《中部》(Majjhamanikaya)、《相應部》(Samyuttanikaya)、《增支部》(Anguttaranikaya)、《小部》(Khuddakanikaya)。
1、《長部》(Dighanikaya)。因為收錄的經文篇幅比較長,所以稱為《長部》。共收錄34部經。
2、《中部》(Majjhamanikaya)。因為收錄的經文篇幅不長不短,中等的,所以稱為《中部》。共收錄152部經。
3、《相應部》(Samyuttanikaya);相應的意思是按內容分門別類,比如把佛陀所說的「五蘊」編在一起,「六處」編在一起,「界」編在一起,「四聖諦」編在一起、「緣起」編在一起,所以稱為《相應部》。一共有56相應,7762部經。
4、《增支部》(Anguttaranikaya)。增(uttara),是增添、更上的意思。anga是部分,支。增支的編輯方法像法數。凡是佛陀所講的「一法」,將之編集在一起。又把「二法」編在一起,「三法」編在一起。比如說「二法」,有止、觀,名、色等等。「三法」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由一法一直編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有十一集。這是把佛陀所講的跟數目有關的經文彙編在一起,共收錄9557經。
5、《小部》(Khuddakanikaya)。這裡的「小」並不是指篇幅小,或者微不足道。其本意是內容比較龐雜,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經典都收編在這裡。比如說《法句》,如果要編在前面四部的話,不知道應該編在哪一部,於是就編在《小部》。《小部》一共有15部,它們是《小誦》、《法句》、《自說》、《如是語》、《經集》、《天宮事》、《餓鬼事》、《長老偈》、《長老尼偈》、《本生》、《義釋》、《無礙解道》、《譬喻》、《佛種姓》、《所行藏》。《小部》在《經藏》五部中份量最大,凡是不屬於前面四部的,全部都歸在《小部》裡面。在緬甸,則再加上《彌林達問經》、《導論》和《藏釋》,成為18部。
十三、《論藏》
《律藏》的律(vinaya),古代音譯為毗尼,意思是調伏,所以《律藏》也稱為《調伏藏》,意思就是為了調伏煩惱,使生活有軌範。《經藏》(Suttapitaka)的經,梵文為sutra,古代音譯為修多羅。《論藏》(Abhidhammapitaka)的論,古代音譯為阿毗達摩、阿毗曇。因此現在講的「阿毗達摩」屬於論的部分。
「阿毗達摩」是什麼意思呢?阿毗(abhi)的意思是上等的、殊勝的、卓越的。達摩(dhamma)的意思是法。法有很多種含義,有時候指一切,例如說一切諸法;有時候指有為法,例如說諸法由因生;有時指法所緣、法界、法處、善法、佛陀的教法等等。因此,法在不同的場合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在這裡,法是指究竟真實的教法,特指佛陀所教導的法。
《論藏》(Abhidhammapitaka)是對世尊教法、要義精確的、系統的分類以及詮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論藏》一共有七部,稱為上座部七論或者南傳七論,它們分別是《法集論》(Dhmmasangani)、《分別論》(Vidhanga)、《界論》(Dhatukatha)、《人施設論》(Puggalapannatti)、《論事》(Kathavatthu)、《雙論》(Yamaka)、《發趣論》(Patthana)
1.《法集論》(Dhammasangani),或作《法聚論》。dhmma是法,sangani是聚集、集合在一起的意思。此論是整個論藏的根源,極廣泛地探討了諸究竟法。
2.《分別論》(Vidhanga)。vidhanga的意思是分別、分析。在這部論里,把蘊、處、界、根、諦等法義分為經分別(Suttantabhajaniya)、論分別(Abhidhammabhajaniya)和問分(Panhapuccha)三種方式來討論。「經分別」是把經藏里的內容列出來討論,然後又以論的方式進行分析,再用問答來反覆抉擇。
3.《界論》(Dhatukatha)。以問答的方式編排,依蘊、處、界討論一切法。
4. 《人施設論》(Puggalapannatti)。puggala是人;pannatti是概念。這部論主要討論不同種類的人。
5.《論事》(Kathavatthu)。這一部論是在第三次結集的時候由摩嘎離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造的,目的是批駁當時流行於阿首咖王時期的邪見。當時有很多外道假裝為僧人,混進僧團中來,所以摩嘎離之子帝思大長老在結集的時候就造了這部論,破斥當時的各種邪見。
6.《雙論》(Yamaka)。《雙論》的目的是為了解除種種名相術語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釋它正確的用法。因為這部論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以一對一對的方式來討論,比如說:「是否一切善法都具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的都是善法?」以這種方式來提問,所以稱為《雙論》。
7. 《發趣論》(Patthana)。此論在《論藏》里是最重要的一部論。在傳統上稱它為《大論》(Mahapakarana)。此論跟前面的六部論稍微有點不同。前面的六部論側重在分析,分析諸法的名相,這一部論則用二十四緣的方法貫串一切諸法。緣的意思就是關係,把前面所講的諸法都貫串在一起。我們可以把前面這幾部論所講的諸法比喻為很多珠寶,而這部《發趣論》就是用二十四緣這一條金線把全部珠寶串在一起,所以它的價值和意義就可貴在這裡。上座部佛教的正統傳承把這部論視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證明。因為這部論非常複雜,必須先通透前面的那幾部論,才有可能通達這部論。它屬於組織法,把前面幾部論里所講到的諸法整理、統合起來。
十四、論藏的來源
上座部佛教傳承認為《阿毗達摩》是佛陀所說的。為什麼呢?因為佛音論師曾經說過,《阿毗達摩》並不是屬於弟子的範圍,而是屬於佛陀的範圍。在批註《法集論》的義注《殊勝義注》(Atthasalini)里提到佛陀在證悟無上全自覺後的第四個星期,坐在菩提樹附近的寶屋(Ratanaghara)省察「阿毗達摩」。這裡所說的寶屋,並非由寶石所建造的房子,而是當年佛陀省察「阿毗達摩」的地方。世尊在這裡從《法集論》開始省察、思惟「阿毗達摩」的內容。當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論的時候,身體並沒有發出光芒,但省思到第七部論《發趣論》的時候,他的身體發出了非常強烈的光芒,這些光芒一共有六種顏色,分別為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橙色,以及這六種顏色的混合色。因為這證明世尊當時在省思非常深奧的法,最能夠體現佛陀所擁有的一切知智是在《發趣論》。我們現在有時看到佛像的背光所發的這些顏色光,呈現出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橙色跟這六種顏色的混合色,以及現在佛教所使用的六色教旗,就是根據這個典故而設計。
上座部佛教的正統傳承認為《阿毗達摩》是佛陀所教導,同時也認為佛陀並不是在人間直接向弟子開示「阿毗達摩」,而是在三十三天向來自一萬個輪圍世界的諸天人以及梵天人開示的。根據這種傳承,佛陀在成道之後的第七個雨安居時,到了三十三天(Tavatimsa Devaloka,古譯忉利天),坐在晝度樹下的無垢白石座上,用三個月的時間向一萬輪圍個世界的諸天人開示「阿毗達摩」,當時最主要的聽眾是佛陀已經去世而投生到都西答天(Tusita,古譯兜率天)的母親馬哈馬亞(Mahamaya,摩訶摩耶夫人)。但她現在已經不是女人了,而是一位男性天子。佛陀之所以選擇在天界開示「阿毗達摩」,而不在人間開示的原因是:佛陀為了在一次的開示中能夠由頭到尾講完整部「阿毗達摩」,而講完「阿毗達摩」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唯有天人才有這種能耐,能夠一坐坐那麼久,因此佛陀選擇在天界。
我們看這張畫,是佛陀坐在三十三天的晝度樹下的無垢白石座上,當時來自一萬個輪圍世界的諸天都來聆聽佛陀說法。
當時佛陀在講「阿毗達摩」的時候,為了維持色身,佛陀也會到人間的北古盧洲(Uttara-kuru)去托缽乞食。在乞得食物後,他便到無熱惱池(Anotatta Lake)邊用餐;那個時候,沙利子尊者每次都會去那邊請佛陀為他開示,於是佛陀在用完齋食之後,就會簡要地跟沙利子尊者開示他在天界所講的法的概要。那個時候佛陀會說,今天我講的就是這些。如此,佛陀所教的法就傳給了擁有無礙解智的上首弟子沙利子。就好像佛陀站在岸邊,用手指著海洋,同樣的,對於世尊用非常多種方法所教導的話,沙利子長老也很能夠很清楚地了解。沙利子尊者從世尊處學到這些法之後,再傳給他的弟子們,就這樣建立了「阿毗達摩」的傳承。
有三種不同教法的「阿毗達摩」:佛陀在三十三天開示的稱為詳盡法,也就是最詳細的教法。世尊再跟沙利子講的是簡略法,因為沙利子尊者具有很高的智慧能夠了解。沙利子尊者再把它傳給他的弟子們,用的是中等的方法,也就是不詳不略的教法。
佛陀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阿毗達摩的論母(Matika)。我們在經典中常會看到,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幾種人是專門持誦聖典的,有的稱為「律藏持者」,是專門背誦《律藏》的,還有「經藏持者」,或者是只誦持一部的「長部誦者」、「中部誦者」、「相應部誦者」等。還有一種是專門持誦論母,也就是背誦阿毗達摩綱要的「持論母者」(Matikadhara)。在佛陀在世的時候,阿毗達摩主要是以論母的方式流傳。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將論母編在《小部》裡面。一直到阿首咖王時代的第三次結集時,七部論才最後定型,編集為《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和《發趣論》。阿拉漢馬興德等傳到獅子國的論藏,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阿毗達摩藏》。
註:本文摘錄於瑪欣德尊者所著《阿毗達摩講要(上篇)》。
漢傳佛教依梵語bhiksu音譯為比丘,即俗稱的和尚。
現在使用「比庫」指稱佛陀在世時的僧眾,以及南傳上座部僧眾;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稱中國、韓國等地的北傳大乘僧尼。]
[ 阿拉漢:巴利語arahant的音譯,是對佛陀的尊稱,也可指一切的漏盡者(khinasava,斷盡煩惱者),
包括諸佛、獨覺佛及阿拉漢弟子。
漢傳佛教依梵語arhant音譯為「阿羅漢」,謂為小乘極果。其音、用法皆與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
全文完
光明佛壇【gmfotan】
已有50餘萬關注讀者,是公益的悲智佛學平台,主界面試運行主題鏈接閱覽,敬請體驗,衷心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幫助。
本刊所有文章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下是近期讀者閱讀或轉發最多文章:
【1256】《金光明經》概述
【1255】本周讀經 |《涅槃》三經
【1254】宣化上人:魔王的子孫(中英文)
【1253】普賢菩薩聖誕 祈禱眾生皆能滿願
【1252】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 眾生都能自在得度
【1250】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日
【1249】涅槃學派
【1248】讀經 |《涅盤經》
【1247】佛陀涅槃日
【1246】明天恭迎佛陀涅槃日
【1245】南懷瑾:《神通妙用》
【1244】虛雲大師:但盡凡心,別無聖解
【1243】藏傳修心法門秘訣《佛子行》
【1242】宣化上人:凡是邪師,皆犯以下毛病
【2241】妙華法師講《壇經法要》
【1240】光明佛壇改版告讀者
推薦閱讀:
※有師父的孩子像塊寶
※道士下山背後有什麼意義?
※假設有一天佛法大光,全世界的人都出家修行了,從而導致人類滅絕。世尊會怎樣看待這樣的種群滅絕現象?
※佛教徒怎麼看經書的不確定性?
※有一張寫有姓名的六字大明咒,有什麼處理的儀軌?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