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發現奇特史前巨型犀牛 頭部長有「雪鏟角」

正文西藏發現奇特史前巨型犀牛 頭部長有「雪鏟角」更新時間:2011-09-08 09:06 互動:米爾論壇 文字大小:大中小次- .Jxk551 { display:none; }

  核心提示: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道,中國西藏曾是史前巨型物種進化的搖籃,近日,古生物學家在西藏挖掘一種未知史前犀牛物種化石,這種奇特犀牛物種全身長著長毛髮,而且頭部的犀牛角猶如臉上長著一個「雪鏟」。

  奇特扁平、像船槳一樣的犀牛角可使它能剷除地面積雪,尋找被雪覆蓋的植物,這表明在冰河時代前1百萬年,這種多毛史前犀牛能夠較好地適應寒冷的喜馬拉雅山脈環境。它們的適宜性使得後期溫度直線下降時犀牛物種能夠遍布亞洲地區,並一直延續至冰河時期。

  本文摘自新華網 編譯:悠悠,原題:《西藏發現奇特史前犀牛 頭部長有「雪鏟角」》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道,中國西藏曾是史前巨型物種進化的搖籃,近日,古生物學家在西藏挖掘一種未知史前犀牛物種化石,這種奇特犀牛物種全身長著長毛髮,而且頭部的犀牛角猶如臉上長著一個「雪鏟」。

  奇特扁平、像船槳一樣的犀牛角可使它能剷除地面積雪,尋找被雪覆蓋的植物,這表明在冰河時代前1百萬年,這種多毛史前犀牛能夠較好地適應寒冷的喜馬拉雅山脈環境。它們的適宜性使得後期溫度直線下降時犀牛物種能夠遍布亞洲地區,並一直延續至冰河時期。

  美國洛杉磯國家歷史博物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館長王小明(音譯)是這項研究負責人,他說:「我們認為青藏高原可能是冰河時期巨型史前犀牛的進化搖籃,在260萬年前至1.2萬年前地球寒流到來期間,多毛哺乳動物佔據著地球的主導地位。從根本上當時的環境使得物種能夠自身適應冰河時代的寒冷氣候。」

  王小明和研究同事在西藏西南部挖掘發現完整的犀牛頭骨、下顎以及頸部椎骨,其中犀牛頭骨長度達到1米,其歷史可追溯至370萬年前。這種犀牛的體重可達到1200-1400公斤。這非常接近於現代犀牛的體重,比100萬年前之後冰河時代發現的多毛犀牛體重少10%。目前,科學家將這種史前多毛犀牛命名為「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

  雖然考古學家未發現明顯的毛髮跡象,但是基於保存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的犀牛毛髮,科學家認為西藏披毛犀身體上覆蓋著像現代耗牛一樣的長毛。

  西藏披毛犀最顯著的特徵是頭骨上長有一個較大的前角,它呈扁平狀,頗似船槳一樣。王小明說:「這個前角向前傾斜,從鼻部向前傾斜。這與當時所處嚴寒環境相符,它們應當是利用這種像雪鏟一樣的犀牛角來挖掘掩蓋在雪層之下的植物,因此這種動物並不會因儘可能鏟雪而扭傷脖頸。」

  西藏披毛犀的另一個特徵是能很好地適宜冬季嚴寒氣候,它們的牙齒長有較高的齒冠,從而更具持久耐用性,能夠吞食高海拔較堅硬的植物。

  王小明說:「這種冬季適宜性使得披毛犀後裔在冰河時代到來時逐漸走下坡路。」他強調稱,在冰河時代除了披毛犀生活在現今的西伯利亞地區,其它地區沒有發現披毛犀的化石記錄。」

  研究人員猜測許多冰河時代的巨型動物都擁有「青藏高原祖先」,例如:9月2日發表的《科學》雜誌上指出喜馬拉雅凍岩羊可能也具有披毛犀的進化路徑。王小明稱,當冰河時代到來,那些生活在高原地區的物種將走向全球各地。它們已提前適應了寒冷氣候環境。

推薦閱讀:

考古發現孫權墓,是否被盜存疑,旁邊曾有土墩,傳是其寵妃墓
糖尿病足發生時,腳部可能出現這幾個癥狀,發現了最好及時調理
研究發現可通過面相判斷男人智商
30年婚齡網友:要做個善於發現幸福的女人!
張愛玲《太太萬歲》手稿,是目前大陸發現的唯一一份

TAG:西藏 | 發現 | 犀牛 | 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