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滅除想念呢?

如何滅除想念呢?

如何滅除想念呢?(觀照想的生滅) 法增比丘,澳洲藍山佛寶寺我們平常淺顯的觀察,應該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即是身體是我,心也是我。若觀察的更深一點,除了確定色體是我之外,還有我的感受、想念、造作、和意識活動。佛陀將它們歸納為色、受、想、行、識。若是不同意,我們可以繼續觀察下去,看看除了五蘊,能再找到什麼?因為佛法是要靠自己來探究,自己思考,自己行道,自己證果的;沒人會替我們做,也沒有神或佛菩薩會替我們做的。在佛法上,佛陀說五蘊都無我,但在同意之前,我們先得對五蘊有正確的認識,因為篇幅所限,這裡我只是對『想』進行討論。想的重要性想(sa??ā)是五蘊之一,它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我們的六個根門由於觸而生想,想的生起是當根門觸境後,意門所起的認識與思,想是識別的作用,由想而生思。想的特相是體會目標的質量,作用是對它作個印記,那麼將來再體會同一目標時知道它是同類的目標,現起是通過以前已領會過的特徵來分析目標,近因是所出現的目標。一切的想念都是想蘊,它有善、不善、及無記三種。想與識是相應的。與善識相應的想是善,與不善識相應的想為不善,與無記識相應的想為無記,沒有一識是不與想相應的,故識的區別即是想的區別。想與識雖同,但是就相來看,一切想有想念的特相。有再起想念之緣的相如木匠想起木料,這是想的作用。有依以往所起的相,如盲人想起象,這是想的現起,有以現前之境為近因,如小鹿見草人而起「人想」,這是想的近因。想是十三心所之一,其餘的心所有觸、受、思、三摩地、命、作意、尋、伺、勝解、精進、喜、欲。對想的執取是想取蘊。從阿毗達磨論的分析,想的過去因也是無明、愛、取、業與行。它的現在因是觸、目標、依處與相應名法。想也同樣與受、行、識互為因果。比如想蘊是因,則受、行、識蘊是果;或受、想、行蘊是因,識蘊是果。佛經通常把身心的現象分為色、受、想、行、識五蘊。在阿毘達摩(Abhidhamma)中通常用色法、心法及心所法三種來把它們分類。色法屬於色蘊,心法屬於識蘊,心所法則包括受、想、行三蘊。想也即是意思食(manosancetanahara),意為對境,塵的思想愛取等的造作。它是四食之一。想蘊的解析諸想可分別為三:(1)善(kusala)。(2)不善(akusala)。(3)無記(abyākata)。諸想也可分別為六:(1)色想。(2)聲想。(3)香想。(4)味想。(5)觸想。(6)法想。在《雜阿含109經》中舍利弗對六十位比丘的開示如下:「云何見想即是我?謂六想身。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此六想身一一見是我,是名想即是我。(把六想身當做我。)云何見想異我?謂見色是我,想是我所。識是我,想是我所,是名想異我 。(把色、受、行、識當做我,想是我所有。)云何見我中想?謂色是我,想在中住。受、行、識是我,想在中住。(想在色、受、行、識中。)云何見想中我?謂色是我,於想中住,周遍其四體,是名想中我 。(色、受、行、識在想中。)」這執取的範圍根據上經與《相應部》,蘊相應里佛陀的開示指出各有十一種。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遠、近十一種想是想取蘊。在《增支部IV.189經》里佛言:「比丘 ! 此世間為 " 想 " 所引導,此世間為" 想 " 所牽。" 想 " 生之後,此世間為" 想 " 所支配而行。」由此可見 「見漏」 的嚴重性,這世間的一切都被" 想 " 所支配控制著。想的滅是當境消失時或轉去新的境時,想就滅了。當阿羅漢入涅槃時五蘊滅盡,想也滅盡。在修行上,因想所起之邪見有十四無記: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常無常,世間非常非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有邊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是命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後死,如來無後死,如來有無後死,如來非有非無後死。因想所起之邪見也有六十二邪見。它們有:十八種本劫本見---常論四,亦常亦無常論四,邊無邊論四,種種論四,無因而有論二。四十四種末劫末見---有想論十六,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八,斷滅論七,現在涅槃論五。(《梵網經Brahmajala Sutta》)所有這些,無論如何,都不是正見,只是沒有正見的邪思惟,邪想念,浪費時間,但是若不把它們矯正,就不能生起正見。此外我們還要思惟佛對迦羅摩人開示的道理:(《迦羅摩經Kalama Sutta》《增支部》卷一): (1) 不可聽信他人多次口傳的。 (2) 不要盲從傳統。 (3) 不要妄聽謠言。 (4) 不要肯定經書所記載的。 (5) 不可相信符合羅輯的。 (6) 不要依賴哲理。 (7) 不可單憑常理或外相。 (8) 不可執持你喜愛的任何見解和意見。 (9) 不可因某事物似有可能而信以為真。 (10) 不可考慮因為這沙門是我們的導。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都能生起邪想。想的作用我們的心念念生滅,它的生滅實在是太快了,『想』在阿毗達摩論里是一種心所(名法cetasika), 心所是與心同生同滅,與心緣取同一目標,並且有同一依處。受、想、行都是心所。在《增支部IV.189經》里佛陀說::「比丘 ! 此世間為 『 想 』 所引導,此世間為『想 』所牽。『想 』 生之後,此世間為『想 』所支配而行。」由此可見『想』的嚴重性,這世間的一切都被「想 " 所支配控制著。這想帶來各種各樣的見解,所以人間才會議論紛紛,各持所見,這即是『見漏』,它是四漏之一。『想』 的生是在六根遇到六境時生起(眼觸色相,耳觸聲響,鼻觸香,舌觸味,身觸觸覺,意觸法),在十二緣起里它是『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是一種想。在《雜阿含42經》里佛陀說:「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想』的壞滅是當境消失時或轉去新的境時,舊的想就壞滅。在這部經里佛陀說:「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故知想蘊是無常。它是因緣生,故因緣滅。當阿羅漢入涅槃時五蘊滅盡,這就是因緣滅。觀照『想』的剎那滅可以觀心裡的各種想念的過去為例。如何斷除想呢?佛陀在《濟歷曼南達經Girimananda Sutta》(《增支部10.60》)里說:「阿難!如何觀修捨棄想呢?於此,阿難!比丘不容一毫慾念生起於心,但求放下,排除,竭止,斷滅它。他不容一毫嗔念生起於心,但求放下,排除,竭止,斷滅它。他不容一毫害念生起於心,但求放下,排除,竭止,斷滅它。他不容任何時候之惡念,不利之念生起於心,但求放下,排除,竭止,斷滅它。阿難!如是觀修捨棄。阿難!如何觀修遠離想呢?於此,阿難!比丘前往林中,樹下,閑房空地,如是觀修:此是寂靜,此是殊勝,即是寂止諸行法,放下一切執取,滅絕貪愛,無執,涅槃。阿難!如是觀修遠離。阿難!如何觀修滅想呢?於此,阿難!比丘前往林中,樹下,閑房空地,如是觀修:此是寂靜,此是殊勝,即是寂止諸行法,放下一切執取,滅絕貪愛,滅盡,涅槃。阿難!如是觀修滅。阿難!如何觀修對世間的厭倦想呢?於此,阿難!比丘捨棄對這世間的執著,捨棄我慢,邪信念,以及對這世間的潛在煩惱,不執取它們,放下,不參與。阿難!如是觀修對世間的厭倦。阿難!如何觀修諸行無常想呢?於此,阿難!比丘對諸行生憂患,羞辱,厭噁心。阿難!如是觀修諸行無常。」我們必須學會善巧觀照『想』,在《雜阿含42經》(七處善三種觀義)里佛陀說:「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前面已經解釋過想,想的生(集),想的滅。想的味(作用)即是我們的心會因緣生喜樂,看到喜歡的,愛的,會想個不停,就像戀人思念所愛的人似的。想的過患也就是想的缺點,它是無常、苦、變易之法,我們被想所引導而不停的造業。如何是遠離想呢?那要修八支聖道才能離棄它,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我們從早到晚所做的事,無不跟慾念有關,但這慾念卻是無常的,我們要花上許許多多的時間、金錢、與精力去得到它。我們內心中的慾火卻在燒個不停,日以繼夜,常常瘋狂地在攫取外界的事物。是故佛說:「緣『愛』有『取』,緣『取』有『有(業有)』,緣『有(業有)』有『生』。」佛在《雜阿含64經》中解釋:「佛告比丘,愚痴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痴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攀於色、受、想、行)。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受想行識)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愛樂)增進,廣大生長。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愛樂)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問了沒有去思維,所以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所以者何?比丘離色界(遠離對色相)貪已,於色意生縛(對於色相生的結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愛樂)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愛樂)增進,廣大生長。

識無所住故不增長,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就住於無欲的平靜心),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對諸世間色相無所執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執取無所取故無所黏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四個心意的路程(四識住):那就是『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五蘊的每一蘊都會發生識住,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認清它發生的過程,解除心對色相的愛縛,對受想行識的愛縛,那時識就無所住,無所攀緣,無可愛樂增進,無能廣大生長。精進觀照想觀照的巴利文是毘婆舍那(vipassana),它是唯一能引導修行者滅苦的修法。觀照時我們無時無刻,任何方所都是以《大念處經》中的四念處(身、受、心、法)為所緣。觀照的所緣是我們當下的身心,如果我們觀照身心以外的事物,就不能獲得智慧。觀照的目的是要斷除我們六根對六塵所起的煩惱,斷除想,斷除我們的四種顛倒之想,因此我們的修行必須在當下觀照六根,因為煩惱是由此而生的。我們要知道觀照即是為了滅除苦,所以我們必須掌握好觀照。任何思想或心念出現時,我們必須覺知。若在想,覺知是『想』。若在思惟,覺知是『思惟』。若在計劃,覺知是『計劃』。若在『檢討』,覺知是『檢討』。其他的心態如:若感到快樂,覺知是『快樂』。若感到苦惱,覺知是『苦惱』。若感到沮喪,覺知是『沮喪』。若感到失望,覺知是『失望』。總之,必須注意所有這些心識的活動,這在佛法上叫做『心念處』,或『心心觀念處』。在觀照時,名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覺知』。維持著覺知鼻尖的呼吸,從呼吸的開始到結束,就像你用眼睛一直注視著它。用我們自己的『意識』與『呼吸』合一的方式,來注意呼吸。呼吸和意識是一致的。這樣子就能慢慢的培養好定力。為觀照作好準備的工作。觀照是一種了知身心是無常、苦、無我的方法,以便我們對它們生起智慧(pa??a)。其他的智慧是無法了知三法印的,只有觀照所得的智慧才能了知三法印。 《清凈道論》說蘊品里說:「見想、行為無我者,則善知意思食,能於無我中而舍斷我的顛倒,超越於見流,解除見的軛,從見漏而成無漏,破除以此為真實住著的身系,不取於我語取。」善於修習的行者能在念念之中,見到『想』的因緣生,以及因緣滅的真相,若是因緣生滅的就是無我。就能舍斷執著於我的顛倒,超越於見流,滅除見漏而成無漏。在《相應部.正勤1經》的正勤相應里佛陀說:「如是比丘,對四正勤予修習,對四正勤予多修習者,則趣向涅槃,傾向涅槃,臨入涅槃。」在同經里佛陀說:「諸比丘!於此有比丘,為對未生之惡不善法不令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為對已生之惡不善法必當斷,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為對未生之善法令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為對已生之善法令住,不忘失,倍修習,廣修習,令圓滿,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這是心裡起欲想,它不是對欲樂起欲想,而是欲得四正勤的思念;重新起欲想,加強前生之欲得四正勤的思念,欲作,欲它生起,欲它顯出,欲它生起後能超越,欲得成功,欲要接觸法(看自己如何處理),欲要能證四正勤法。欲修惡法未生欲令不生的技巧,欲修對已生之惡不善法必當斷除的技巧,欲修對未生之善法令生的技巧,欲修對已生之善法令維持住的技巧。佛陀說:(諸比丘!猶如作諸力所作之事業,皆依於地,立於地,如是作力所作之事業。諸比丘!如是比丘,依於戒,立於戒,而修習四正勤,多修四正勤。((《相應部.正勤23經》)我們所作的一切事業皆依於地,立於地。如此我們所作的四正勤修行,皆依於戒,立於戒。我們必須謹慎的維持好我們的戒清凈,才能期望修行有進展。善巧於觀照想如何有效的斷除心裡的眾多的想呢?我們必須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覺察它,要是無法覺察想念的話,我們就無從去認知它,分辨想念的善與惡,捨棄惡的想,進行善的想。佛陀在《大念處經》里開示說:「眼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耳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鼻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舌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身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意觸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眼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耳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鼻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舌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身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意觸所生之受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

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聲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香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味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觸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法想於世間為可愛、可喜者,此愛即於此處捨棄、於此處止滅。」什麼地方生起愛,就在當地把愛捨棄,這實在是很難做得到的事,凡夫多世積習久遠,難分難捨,談何容易。正是如此,聖人才是寶,他們作得到人人所作不到的,他們才能達到涅槃。在《雜阿含282經》中,佛在迦微伽羅牟真鄰陀林中,談到修習諸根在接觸到境時應採取的態度; 「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1)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喜愛)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2)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不喜愛)故,修如來不厭離(不討厭)正念正智。(3)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4)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5)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不是喜愛的或不喜愛的),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舍(都捨棄) 心住正念正智。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所以根觸境時,喜歡的要遠離;討厭的不要逃避;中性的(不是喜愛的或不喜愛的) 要捨棄。聲聞弟子要慚恥厭惡對境所生的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的心,生起了就要用法滅盡它,捨棄它,天天我們要抓緊自己,不要縱容自己去追求好看的,好聽的,好聞的,好吃的,舒服快樂的,順意的,這些太多了,到處皆是,我們對它們要舍離。不要厭煩醜陋的,難聽的,難聞的,難吃的,不舒服的,不順意的,這些太多了,到處皆是,我們對它們不要逃避。這是聖人修根的方法。不逃避的話,那不是苦?所以在遇到苦時就觀照它,破除對它的厭惡,觀照它以見到無我的真相。我們還要學會習以七法排除想念:在《中阿含》 的《漏盡經》里佛陀教導七種斷煩惱的方法如下:(1)有漏從見斷:由於正知正見的緣故才能斷除煩惱。遇到善友善知識,聽聞聖法律等正法,思惟如何實踐正法,如實的知苦、苦之因、苦之滅、苦滅的方法。斷除我見、疑(佛法僧三寶)和對戒律與道法的戒禁取三結。並且斷除常見(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的見解)、與斷見(死了就沒有了的邪見),消除對三世的疑慮,如:我有過去世嗎?我無過去世嗎?我有來世嗎?我無來世嗎等?自疑我是誰呢?眾生那兒來呢?有靈魂嗎?無靈魂嗎等等的邪見?人的見是由心生,加上所受教育,生活所經歷的,因此才生起我見,而對人生生起各種邪見。這是要依正思維才能斷除煩惱,不要以為你想的是正確,因為肯聽善友善知識教解的人少,肯聽佛法的人也少,故此我們的心就為煩惱所長期纏住。(2)有漏從護斷:由於防護、收攝自己的六根來斷除煩惱。當我們的六個根門對著外頭的六境(色相、聲音、香氣、味道、身觸之境、法)時,能對心加以防護克制,修持不凈觀來斷除對六境所生的欲貪。(3)有漏從離斷:遠離險惡的環境來對付煩惱。遠離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毒蛇等;遠離惡道、深坑、溝澗、深泉、山岩等;這些是比喻遠離惡知識、惡友、惡外道、惡鄰居、惡居住處。若與惡伴黨相處,不壞也學壞,對聖道不疑也會生疑。它也指遠離能生煩惱之境,若對某某人已經起了糾纏,生起貪愛或嗔恨心,那就要儘快遠離。(4)有漏從用斷:當穿用衣服時,應當思惟我不是為了得到特別好處、不為此而生起驕傲之心、不是為了妝扮身體,只是為了防止蚊蟲、風雨、寒熱的緣故,及為了遮羞。當受用飲食時,應當思惟我不是為了得到特別利益、不為此而生起驕傲之心、不是為了使身體肥壯,只為身體能夠長期健康,去除煩惱憂愁,舊病痊癒,新病不生,只為了修習清凈梵行。當使用房舍、床褥、卧具時,應當思惟我不是為了得到特別好處、不為此而生起驕傲之心、不是為了裝飾身體,只是為了身體疲倦時,得以用它休息及靜坐。當服用湯藥時,應當思惟我不是為了得到特別利益、不為此而生起驕傲之心、不是為了使身體肥壯,只是為了去除病惱,而能保住命根。 (5)有漏從忍斷:由於忍受苦楚來斷除煩惱,常想精進修習斷除惡法,修習善法。遇到有惡境磨練時,如饑渴、寒熱、蚊蠅、蚤虱、風日所逼,惡人的惡聲、捶杖、拳頭所辱,乃至身體遇到諸病,極為苦痛,以及命根欲斷絕時,種種極苦不樂之事,皆能忍受。若不能忍受,煩惱憂愁就會生起,若能忍受苦惱,煩惱就不會生起。

(6)有漏從除斷:由除去、斷除、舍離來斷煩惱。當煩惱生起時,思惟該如何舍離或除去這煩惱,觀察它生起的原因和緣,斷除了煩惱之因與緣,它就不會再來困擾我們的心了。並且思惟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攀取外緣外境;因此靠思惟無常、苦、無我三法印的法則,來斷除根本的攀緣和執取(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除去心中對外境所生的貪慾、瞋恚、愚痴等煩惱,使憂惱不生。欲漏起時觀照不凈來斷除,嗔漏起時修慈愛來斷除,痴漏起時修緣起來斷除,我慢生起時觀照無我來斷除,嫉妒心起時修隨喜來斷除等等。(7)有漏從思惟斷:由修習培養七種覺悟的因素來斷除煩惱。依遠離、依無欲、依趨向於寂滅為主要的原則修習七覺支。修習四念處來培養念覺支、修習決擇善惡法來培養擇法覺支、修習精進斷惡修善來培養精進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喜悅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輕安覺支、修習四禪定來培養定覺支、修習觀照來培養舍覺支,依遠離、依無欲、依趨向於寂滅,滅盡諸煩惱結使,而達到涅盤解脫的境界。一位聖者不會因為學會斷除想而變成白痴,像患了老人痴呆病似的,他們的正念非常的強大,他們以強大的正念,時時刻刻的觀照,不造惡業。因此他們的業得以滅盡,在死後就不再回來輪迴了。要對想正確的破除,在《雜阿含80經》里佛陀開示:「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凈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凈。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痴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復有思惟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複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凈。」明白這一點,就能放下想和我見。《佛說法印經》里提到:「住三摩地觀諸色境,皆悉滅盡,離諸有想。如是,聲……香……味……觸……法亦皆滅盡,離諸有想。如是觀察,名為無想解脫門,入是解脫門已,即得知見清凈;由是清凈故,即貪、瞋、痴皆悉滅盡;彼滅盡已,住平等見。 住是見者,即離我見及我所見,即了諸見,無所生起,無所依止。」 如是觀照,把『想』和『我見』徹底滅盡。它的破除的層次是:(1)善觀無常,磨滅離欲之法。---無常想。(2)斷色相、聲、香、味、觸、法相。---放下六塵。(3)斷貪、瞋恚、痴。---放下心裡的貪、瞋、痴想。(4)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觸。(5)觀察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想)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想)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觀照無常的,因為緣起而生者,是有過患之法,是滅法,是要離欲之法,是要斷的『想』。防礙開悟的原因佛陀解釋一切現象,一切依著因緣而生起者,不論它會留在世上多久的時間,最終還是要消失的。因此凡是會變遷的現象,都不具有永遠存在的能力。我們身心的現象,色受想行識五蘊,也是不停在生滅的。身體長大,衰老,死去,這是不可懷疑的事實,受想行識蘊也是不停在生滅的,現在的壞滅了,就成為過去,而未來的,就進入現在。身心只是一組不停地在生滅的物理與心理現象。這些現象的無常、苦、無我的三種特性在佛法上叫做三法印。但是我們常被身心現象的連續性所迷惑,不能覺察到身心現象的生滅,不過因為這個過程發生得太快,以致我們無法體會到心理與身體狀態的生起與消滅,因此我們誤以為心理與身體的狀態是不變的,連續的。是什麼障礙住我們的心念去認識苦呢?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注意身體姿勢的變化,若是我們冷靜的去觀察身體,我們將會察覺身體里的地水火風的變化,變化就是苦。我們也沒有冷靜的去觀察心理狀態的變化,心態的生滅快得我們誤以為它是恆常的。這些身心變化的苦是不停地在壓迫我們,但我們沒有體會到這個事實,錯誤的見解立即生起,因此我們才會以為這身體,生命、心理狀態是美好的,會帶來快樂的,我們對快樂的境界的貪求立即隨之生起,而去造業,輪迴再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苦。是什麼原因障礙我們無法證取無我呢?我們的身體與心理狀態是一個緊密結合的綜合體,因為不能觀察它們的無常,我們常誤以為身體與心理狀態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而對五蘊(色、受、想、行、識)生起是美好的觀念,五蘊的生滅非常的迅速,因此佛陀才教導我們有次第的去觀照五蘊,經過長期的觀照,我們才能體會五蘊的無常,苦和無我。

在《相應部2.2》佛陀說:「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此滅了整堆苦。」當我們不再對觸六境時生想,生起貪愛,就不會去執取,無執取就不造業,沒有業就不會輪迴,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就滅了。法增比丘,澳洲佛寶寺5/9/2008 修訂於台北4/11/2008願眾生安樂!歡迎翻印,請先聯絡作者。請勿刪改。dhammavaro@qq.com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esebuddhists/

上座部華人佛教協會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

學習南傳佛法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學習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寶

http://buddha-middle-path.blogspot.com/

佛陀中道

http://buddhist-practice.blogspot.com

修習佛法

http://w0.5ilog.com/cgi-bin/bbs/sys2/mybbs.aspx?id=0x43737400

學習南傳佛法

推薦閱讀:

願你想念時可以擁抱,深愛時親吻
為什麼想念一個人心裡會難受?
我踏月隨風,研想念入墨,執筆落花,填半卷清詞

TAG:想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