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這些掃墓祭祖的習俗,你都知道嗎?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的「主打」風俗習慣,古今亦然,崇明亦是,從明代到解放後編纂的多部縣誌中均有記載,只不過崇明人俗稱「上墳」,1989年版《崇明縣誌·風俗》:「清明,祭掃祖墳,名為『上墳』。」

上墳,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舊時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差異,規模與方式有所區別。屬多數的平民百姓,去祖墳除草、添土、祭祀、禮拜,表崇敬並祈求保佑,過程簡單易行。若是新去世的先人,則由婦女哭泣哀悼。

小康之家及大戶人家的上墳,則顯得繁複了些。

先一天,一應準備停當。清明那天,一家老少攜帶鋤頭鐮刀、桌子杯筷,以及祭品,諸如菜肴、老酒、青團、糖果、線香、紙錢各物出發。

來到墓地後,先剷除雜草,清掃垃圾,往墳包上添土,使成面目一新。這是為什麼呢?一年中難得上墳,崇明氣候溫和,墓地難免雜草叢生,加之經歷了無數次雨水沖刷,墳頭變得低矮,如不除草加土,長此下去,有朝一日恐怕認不出祖宗的墳塋了。而除草添土,堆高墳頭,猶如為祖宗打掃衛生,修葺住所,讓他們生活得更加舒適、愉快,體現了生者的孝敬之心。

繼而在墓前安放好桌子,點燃清香,擺設祭品,斟上美酒,供逝者享用。

估計祖宗酒足飯飽了時,按大小輩份,逐一作揖叩拜。再是焚燒紙錢,意念里供祖宗帶回冥府消費。然後取酒一杯,繞紙錢灰環灑一圈,名為「奠酒」。一種說法,這一圈酒具有神力,保護子孫給先祖的錢不被野鬼劫奪。

人之常情,掃墓過程中,很自然的回顧、緬懷逝者生前種種功績,當話及新近過世的親人時,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昨日朝夕相處,如今陰陽兩隔,情不自禁悲從中來,喉頭鯁噎,多悲善感的女眷們,更是號啕大哭。此種情景,近年鄉下上墳時仍屢見不鮮。

崇明掃墓還有二個舊俗,一是在墳包上插白幡,1989年版《崇明縣誌·風俗》有記載:「清明節這天,多數人家插幡化紙,祭掃祖墳」。二是「貼太平」,將紙剪紅字「太平」貼在墳頭,祈求天上人間一式的平平安安。這在清人吳澄的《瀛洲竹枝詞·清明祭祖》中有載:新蓬圓子祭先塋,冢上添泥貼太平。《瀛洲竹枝詞》成書的時間在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可知250多年前,這一風俗就已流行在崇明島。

星移斗轉,時代變遷,清明上墳習俗代代傳承,行孝義、敬親長的人本精神未變,只是原先的繁文縟節有所改革。回顧崇明解放以後,黨和政府不懈教育,人們覺悟不斷提升,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起,隨著火葬的提倡推廣,漸至普及全縣,清明上墳不再全盤照搬舊俗而有所革新。

曾經留意,自己也曾如此這般,近年上墳,不論是入土為安在自家田地里的,還是入穴為安在陵園裡的,祭品大體上青團幾個,水果數只,鮮花一束,鄉下則奉行傳統的紙錢一堆。形式簡樸,重在表悼念之情,思念之心。過程中剷除雜草,添上新泥,假如在公墓墳里祭掃的話,則拂去墓碑上的灰塵,末了鞠躬行禮,默默祈禱。

一年清明節,原準備上半天回鄉下上墳,不料天氣聚變,雷鳴電閃大雨如注,左等右等,總不見停。那時交通不便,公交車至二條豎河後,還得步行好幾里,又習慣掃墓在清明當天上午進行,無奈之下,只好在城裡住所設祭了,雙手合一恭請父母在天之靈原諒。這種形式,叫做「遙祭」,縣城居民區里多有所見,因天氣、客居遠方等原因,不能親臨祖宗墓地祭掃,便在居所戶外進行,朝著先人墓地方向舉香遙拜,追思先人,寄託哀思,恭請享祭。

崇明民間流行「前三後四」的說法,是謂清明節的前三天後四天里都可上墳,這是唐宋以來的規矩,算是古為今用,一直沿習至今,著實方便了後人。解放以後很長時間裡,清明節是不放假的,好在有這「前三後四」,使上班一族得以在這7天里調劑。

2008年起,清明節成了法定假日,執守於清明當天上墳者而言,再也用不著想方設法調班或請假,即能如願以償。體現了政府親民、為民的宗旨,便於各界人士各式人等祭奠祖先、緬懷先人,認祖歸宗。

推薦閱讀:

清明掃墓禁忌
清明掃墓的淵源
清明掃墓應該注意些什麼?
VR掃墓時代來臨,這樣的直播祭祖意義何在?
清明節掃墓,這些禁忌老禮你都知道嗎?

TAG:習俗 | 掃墓 | 祭祖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