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糖尿病良方選(一)

  第一章  名醫治療糖尿病良方  一、名醫專訪  祝諶予降糖方  組成:生黃芪、玄參、丹參各30克,蒼朮、葛根各15克  功效:益所養陰活血。用於氣陰兩虛型糖尿病。症見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弱,舌質暗淡,脈沉細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  加減:尿糖不降者,重用天花粉30克,或加烏梅10克;血糖不降者,加人蔘白虎湯,方中人蔘可用党參10克代替,知母用10克,生石膏用20~60克;血糖較高而又飢餓感明顯者,加玉竹10~15克,熟地黃30克;尿中出現酮體者,加黃芩10克,黃連5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皮膚瘙癢者,加白蒺藜10克;心悸者,加菖蒲10克,遠志10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大便溏蒲者,加薏苡仁20克,芡實10克;自學燥熱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腰痛、下肢萎軟無力者,加桑寄生20~30克,狗脊15~30克。  按語:降糖方的6味葯通過藥理研究證明,均為降糖藥物。生黃芪配生地黃降尿糖,是取生黃芪的補中、益氣、昇陽、固腠理與生地黃滋陰、固腎精的作用,防止飲食精微的漏泄,可使尿糖轉為陰性。據藥理研究,黃芪、生地黃有降血糖作用。蒼朮配玄參降血糖。許多人認為,治糖尿病不宜用性味燥烈的蒼朮,而施今墨先生云:用蒼朮治糖尿病以其有「斂脾精」的作用,蒼朮雖燥,但伍玄參之潤,可制其短而用其長。藥理研究證明,蒼朮和玄參都有延長降低血糖時間的作用。方中黃芪益氣,生地黃滋陰;黃芪、蒼朮補脾健脾,生地黃、玄參滋陰養腎。四葯合用,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確有卓效。自古以來,有關糖尿病諸文獻中,未見活血化瘀法治療糖尿病的報道,但在臨床中遇到糖尿病合併血管病變者不少。通過血液流變學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多有增高。氣陰兩虛型糖尿病患者常見舌質暗,舌上有瘀點或瘀斑,舌下靜脈怒張等瘀血徵象。故而加用葛根、丹參2味葯以活血通脈,加用活血葯後療效可增強。藥理研究也證明,葛根、丹參都有降血糖的作用。  祝諶予降糖活血方  組成:廣木香、川芎、當歸各10克,赤芍、葛根、蒼朮各15克,玄參、生地黃、生黃芪、丹參各30克。  功效:氣陰雙補,活血降糖。用於糖尿病瘀血證。症見肢體疼痛、麻木,皮膚髮紺,心前區疼痛,痛處固定不移,面色晦暗,半身不遂,婦女閉經或月經量稀少,經血黑紫,舌質淡暗,舌邊有瘀斑或瘀點,舌下靜脈怒張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驗案:王某,女,33歲。確診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6年),因反覆發生酮症酸中毒而注射胰島素。近查空腹血糖20.3毫摩/升。現「三多」癥狀明顯,視物模糊,乏力腿軟,大便乾結,二三日一解。月經量少,色黑,10日方凈。每日用胰島素總量48單位。舌紅,舌苔薄白,脈細弦。證屬氣陰兩傷,兼有燥熱瘀血。治以益氣養陰,清熱活血。方用降糖方加減。川續斷15克,菟絲子10,知母10黃柏10,杭菊花10,谷精草10,黃芩10,黃連5,天花粉20,]枸杞子10克。服藥48劑,「三多」癥狀減輕,體力增加,空腹血糖18毫摩/升,改用降糖活血方加菊花10克,谷精草10克,草決明30克,再服2個月。葯後「三多」癥狀消失,胰島素用量減至每日40單位,空腹血糖9.8毫摩/升。治療過程中血糖基本在11.1毫摩/升左右,未發生酮症酸中毒,病情穩定,並能參加一般勞動。  按語:本方用於糖尿病氣陰兩虛瘀血症。常見於糖尿病出現多種併發症。如瘀阻於心脈可致胸痹心痛;瘀阻於腦絡則成中風偏癱;瘀阻於肢體則麻木、刺痛,甚至脫疽;瘀阻於目絡,可致視瞻昏渺;瘀阻於腎絡則尿閉水腫。方用祝老治糖尿病經驗方加當歸、川芎、赤芍、益母草、廣木香活血行氣,逐瘀生新以治標。本方治療氣陰兩虛兼瘀血糖尿病,不僅能改善或消除臨床癥狀,降低血糖、尿糖,而且可糾正異常的血液流變學指標,預防和減少糖尿病合併症的發生。  任繼學生津止渴湯  組成:山藥、生地黃各50克,石斛、白蒺藜各25克,知母20克,玉竹15克,紅花10克,附子、肉桂各5克。  功效:滋陰清熱,生津解渴。用於糖尿病腎陰虛者。症見多飲,多尿,多食,形體消瘦,咽干舌燥,手足心熱,舌質紅絳,舌苔微黃,脈沉細等。  用法:水煎,每日2次,早飯前、晚飯後30分鐘溫服,豬胰切成小塊生吞。  驗案:韓某,女,48歲。近6個月來,多飲,多尿,多食,形體消瘦,腰酸膝軟,咽干舌燥,手足心熱,時有乏力氣短,畏寒肢冷,舌質紅降,舌苔黃干,脈沉弦而數。診斷為消渴病,氣陰兩虛證。查尿糖(+)~(+++),空腹血糖10.5毫摩/升。治以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益氣養陰。投生津止渴湯6劑,水煎服,並用豬胰一具,分3次生吞。共服20劑,癥狀、體重消失,查尿糖陰性,空腹血糖5.6毫摩/升,舌,脈均正常。囑其服用六味地黃丸1個月,以鞏固療效。追訪至今未見複發。  按語:方中生地黃、玉竹、石斛、山藥、知母滋陰清熱;紅花養血活血;白蒺藜滋陰平肝;豬胰以臟補臟;附子、肉桂微微生火,使「陰得陽助,而生化無窮」。諸葯合用,共奏滋腎生津之功。消渴病多責之腎陰虛,內熱灼津,治宗滋陰降火之法,有效、有不效。任氏之方一反常規,在大隊滋陰葯中伍以小量肉桂、附子,生髮腎氣,使陰精生化無窮,故收效顯著。  謝昌仁消渴方  組成: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沙參12克,麥門冬10克,石斛12克,生地黃12克,山藥12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天花粉15克,雞內金6克。  功效:清熱養陰,滋腎生津。用於糖尿病、乾燥綜合征、尿崩症,證屬陰虛燥熱型者。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驗案:張某,男,45歲,農民。初診:患者能食善飢已2年余。半個月來,頭昏乏力,嗜睡懶動,在當地縣醫院檢查,尿糖(++++),空腹血糖8.3,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132單位/升,就診時形體消瘦,能食善飢,每餐可進食稀飯20碗,口渴多飲,尿多,舌苔中根黃。證屬胃熱熾盛,傷灼陰津,夾肝經溫熱蘊結。治宜清熱滋陰為主,佐以清利溫熱。用方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黃12克,牡丹皮6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雞內金6克,天花粉15克,茵陳12克,薏苡仁12克,石打穿15克,用藥12劑。複診:葯後「三消」癥狀基本消失,複查餐後尿糖陰性,空腹血糖4.52。原方15劑。三診:「三多」癥狀已基本消失,舌紅少津,舌苔中根仍黃厚。原方去茵陳、薏苡仁、石打穿,加麥門冬10克,石斛12克,共用8劑。經治後,多次檢查血糖、尿糖正常。囑其續服六味地黃丸及消渴方,以鞏固療效。  按語:《臨證指南》曰:「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虛陽亢,津涸熱鴟而已。」由此闡明了該病之主要減速機為「陰虛陽亢」。從而形成「陰虛燥熱」的病理基礎。本方以寒制熱,育陰潤燥,滋腎生津,達清熱滋陰之目的。其中石膏、知母、甘草乃白虎湯之意,清陽明胃熱。生地黃、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為六味地黃湯去茱萸肉,舍其偏溫之性,可滋腎育陰,即所謂「治消之法,以治腎為主」;沙參、麥門冬、天花粉,養肺胃之陰而生津,滋上源以生水是也;雞內金為治糖尿病之單驗方,臨床證明有降血糖作用。全方共13味,清熱與滋陰並用,補中有瀉,清而兼潤,各司其職,又配合默契。本方功擅清熱養陰,生津止渴,對陰虛內熱者頗有卓效。脾腎氣虛者則不宜之。  汪履秋二地降糖飲  組成:地錦草15克,地骨皮15克,南沙參12克,麥門冬10克,石膏(先煎)30克,知母10克,生地黃15克,白僵蠶10克,青黛(包煎)5克,澤瀉30克,苦參15克。  功效:養陰清熱,降糖除消。用於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症見口渴欲飲,消谷善飢,小便頻多,疲乏無力,形體消瘦,舌質偏紅,舌苔薄黃,脈細數。  用法:先將上藥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葯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均勻,分2次服用。  加減:上消口渴欲飲明顯者,加蘆根、天花粉、石斛、等清肺潤燥k消消谷飢顯著者,加黃連、玉竹等清胃瀉火;下消尿頻量多者,加熟地黃、山萸肉、淮山藥等滋補腎陰。氣陰兩虛,神疲氣短,納差便溏者,加白朮、薏苡仁、山藥、扁豆be虛及陽者,每見小便混濁,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舌淡白,脈沉細等症,加熟附子、肉桂、補骨脂、仙靈脾等。若見舌下靜脈怒張,舌有瘀斑、瘀點,肢體麻木疼痛,婦女月經不調等血瘀徵象者,則伍以桃仁、紅花、鬼箭羽、赤芍、丹參等。  驗案:吳某,女,44歲。患者起病年余,口渴欲飲,飲不解渴,日飲水量達3000毫升以上,消谷善飢,日主食量近1000克,小便頻多,體日漸消瘦,舌苔黃燥,脈象弦數。查空腹血糖為15.4毫摩、升,尿糖(+++)~(++++)。證屬肺腎陰傷,胃火內熾。治擬清胃潤肺為先,佐以養陰增液,再參驗方降糖之品。處方:石膏(先煎)30克,知母10,黃連3,天花粉20,生地黃15,地錦草15,地骨皮15,南沙參12,麥門冬10,白僵蠶10,青黛(包煎)5,澤瀉30,苦參15。葯進30劑,諸症有減,日飲水量降為1000毫升,進主食量控制在300~500克,小便量亦明顯減少,疲乏無力,舌苔花剝,血糖降為10.82,尿糖(+)~(++)。轉以養肺益腎為主。原方去黃連、石膏,天花粉,加玉竹10,枸杞子10克,淮山藥10克。再進50劑,三消症基本消失,尿糖轉陰,空腹血糖控制在7.21左右。原方再進,以資鞏固。1年後隨訪,患者已停葯半年余,病情穩定,未見反覆。  按語:糖尿病以多飲、多食、多尿及身體逐漸消瘦為主症,當屬消渴病範疇。其病理變化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治療以養陰增液、潤燥清熱為大法。汪氏認為,養陰增液以滋養肺腎為主,潤燥清熱主要是潤肺清胃。故方中以南沙參、麥門冬、生地黃滋養肺腎虛地骨皮、石膏、知母清肺熱瀉胃火箭而地錦草、白僵蠶、澤瀉、苦參、青黛等葯乃結合辨病用藥。據藥理研究及臨床觀察,這類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糖作用。全方主辯證結合辨病,熔潤肺、清胃、滋腎於一爐,實為上、中、下三消的通治方。    馬志加減白茯苓丸  組成:黃連5,石斛15,熟地黃15,玄參15,覆盆子15,蛇床子15,人蔘10,天花粉10,茯苓10,萆薢10,雞內金15,磁石20。  功效:滋陰潤燥,清熱生津。用於糖尿病證屬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者。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加減:渴甚者,加葛根、花粉;消瘦者,加蒼朮、雞內金;腰酸乏力者,加何首烏、菟絲子、枸杞子;咽痛者,加桔梗、玄參、金銀花、連翹。如消渴病並發水腫,可用古方甘露飲加減治療,偏於腎陽虛者,可加用附子、肉桂、乾薑之品。並發癤腫者原方加五味消毒飲。  驗案:李某,女,60歲,幹部。患者於2年前發覺口渴,尿多,消瘦,當時未介意,後癥狀逐漸加重。經檢查,血糖15毫摩、升,尿糖(++++)。診斷為糖尿病。曾服用甲苯磺丁脲、降糖靈治療,病好轉。近1個月來,無明顯誘因病情反覆。現口渴,喜飲,乏力,腰背酸痛,食納可,大便干,小便頻,失眠多夢,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治以活血,滋陰,潤燥,清熱生津。處方:蒼朮15、菟絲子20,茯苓10,天花粉10,黃連5,萆薢10,玄參15,生地黃15,熟地黃15,覆盆子15,石斛15,雞內金20,蛇床子15茅根30,蓮須20。連服30餘劑後諸症大減,精神轉佳,一般情況良好,空復血糖8,尿糖(++),病情已穩定,改服用六味地黃丸,做善後處理。  按語:方中黃連降心火,石斛平胃熱,熟地、玄參生腎水,腹盆子、蛇床子固腎經,人蔘補氣,天花粉生津,茯苓交心腎,萆薢利熱,雞內金治膈消,磁石色黑,屬水入腎,共奏益氣養陰,清熱瀉火之功。  關幼波糖尿病專方  組成:生黃芪30,仙靈脾15,杭白芍30,生甘草10,烏梅10,葛根10克。  功效:補腎益氣,生津斂陰。用於糖尿病證屬氣陰兩虛,脾腎不足者。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溫服。  加減:肺熱甚者,可選加生石膏、川黃連、石斛、天花粉、玉竹、麥門冬、沙參;夜尿頻數者,選加川續斷、補骨脂、五味子、菟絲子、芡實、鹿角霜;氣血虛者,選加党參、黃精、當歸、生地黃、熟地黃、白朮、山藥、首烏、阿膠等。  驗案:劉某,男,63歲。主訴:煩渴多飲,多尿,疲倦已1年余。患者自感口渴,飲水量增多,排尿頻數,尿量增多,體重下降,疲乏無力。飲食尚能控制,大便如常。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滑。辯證為腎虛陰虧,腸胃蘊熱,津液灼耗,發為消渴。治法:補腎育陰,清胃生津。處方:生黃芪15,北沙參15,五味子12,杭白芍30,生甘草12,生地黃12,熟地黃12,當歸10,烏梅10,仙靈脾15,葛根10,玉竹10,天花粉12,石斛30,麥門冬10克。治療以上方為主,偶有加減(口渴重時,加生石膏30~60在),連續服用130餘劑,並停用西藥,空腹血糖穩定在5.59~6.77,尿糖(—),臨床癥狀好轉。隨訪至1974年11月,自覺情況良好,空腹血糖6.10,尿糖(-),能堅持一般工作。  按語:糖尿病為中醫消渴病。關老認為,消渴病大多由於過食肥甘,七情鬱火,或因素體陰虧,內熱由生,腎精被耗,日久氣陰兩傷,腎氣不固,收攝無權,以致多飲而煩渴不解;多食反而消瘦;多尿而味甘,陰精外泄。所以,在治療時應當注意調補陰血精氣,從腎論治為本,生津、撤熱、止煩渴為標,並根據上、中、下消的不同特點而有所側重,隨症加減用藥,可獲良效。方中生黃芪益氣,白芍養血斂陰而益津液,並強五臟,補腎氣,是關老慣用之理據,而且必與甘草相伍,乃是由於白芍、烏梅、甘草合用,酸甘化陰,以達到機體陰液自生的目的。正如《藥品化義》中所說:「白芍藥微苦能補陰,略酸能收斂,……生津斂陰止渴;葛根生津液除煩熱而止渴,且能鼓舞胃氣上行,一散一斂,使之津液輸布而不耗散,邪熱得清而陽氣升發。另選仙靈脾補命門益精氣,使生黃芪得命火之助而補氣力著,協白芍強五臟補腎氣作用顯增。」所以,補腎益氣,生津斂陰為本方的特點。  李孔定糖尿病方  組成:地骨皮30~60,白僵蠶15~30,枸杞子15~20,丹參15~30,赤芍15~30,蒼朮15~30克。  功效:活血化瘀,滋腎降糖。用於2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加減:陰虛熱甚,加知母、黃柏、山藥加重清熱滋陰;陰陽氣虛,加葫蘆巴、紅人蔘、淫羊藿、五味子溫陽益氣。  驗案:夏某,男,62歲。口渴喜飲,善食易飢,多尿消瘦2年,近1個月來口渴甚,食多喜飲,尿多混濁,倦怠乏力,氣短懶言,四肢不溫,酸痛麻木,舌淡紅,苔厚白潤,舌底脈絡暗紅,脈弦細。查空腹血糖14.6,尿糖(+++)。證屬陰陽氣虛兼瘀夾濕。處方:丹參30,赤芍30,蒼朮30,木瓜30,白僵蠶15,胡蘆巴15,淫羊藿15,紅人蔘10,五味子10,枸杞子20,地骨皮50克,10劑。水煎服,2日1劑。囑其節制飲食,調暢情志,注意活動。二診查空腹血糖5.5,諸症愈,惟輕微口乾,囑其原方常服。  按語:方中地骨皮,《本經》謂其「主五內邪熱,熱中消渴」。《本草新編》言其「涼血,涼骨,益腎,生髓,因此通治三消,實非他葯可及」。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地骨皮含有不飽和必需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具有抗脂肪肝作用,能抑制中性脂肪在肝臟內的生成,促進中性脂肪移向血流,因而保證了肝臟正常生理功能,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故為本方之君子;輔蒼朮燥濕化濁,枸杞子滋補陰精。由於本病多兼瘀滯之證,瘀阻經脈則津不上承而渴,故加丹參、赤芍、白僵蠶化瘀通絡為佐使。全方補中有消,補而不滯,使燥熱解,陰津生,氣復而消渴愈。  史方奇左歸麥門冬湯  組成:北沙參30,麥門冬15,法半夏12,甘草6,粳米15,熟地黃15,棗皮15,淮山藥15,茯苓15,枸杞子15,生麥芽15,黃連6克。  功效:益氣養陰,滋腎健脾。用於糖尿病氣陰兩虛證。症見口渴引飲,五心煩熱,嘈雜善飢,消瘦,舌紅少苔或舌淡紅中有裂紋,苔薄黃,脈細數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加減:氣短懶言、自汗、氣虛明顯者,党參易北沙參,加黃芪15;眩暈者,加天麻9,白芍20;失眠多夢者,加炒棗仁15,夜交藤30;口舌生瘡者,加蒲公英15,野菊花15;大便秘結者,加火麻仁30,酒軍3克。  驗案:羅某,男,66歲。口渴引飲3年,頭暈,耳鳴1年多,診斷火糖尿病。常服消渴丸、降糖丸效果不佳。現症如前,且五心煩熱,盜汗,舌紅中無苔,邊薄黃,脈細數。服上方3劑渴減半,服30劑諸症消失,尿糖(-),血糖降止正常。後服杞菊地黃丸,每次6克,每日3次,觀察半年,血糖正常。  按語:該方火麥門冬湯和左歸飲化合而成,其益氣生津,滋腎健脾運中。黃連折心火,肅肺金以生水;生麥芽消食運中而含少陽生升之氣;粳米尤妙,《本草求真》說:「常食之物,服之不甚有益,而一參以葯投,則其力甚巨。未可等火泛常而忽視也……凡五臟血脈,非不因此而灌溉;五臟積液,非不因此而充溢。」全方使肺胃潤,脾土健,腎津充,風燥熄,少火生,五臟氣調而渴飲得解。  王季儒降糖益陰湯  組成:川石斛15,麥門冬12,生地黃15~30,玄參15~30,天花粉15,生山藥30,黃芪30,蒼朮10,知母10,黃柏10克。  功效:滋陰益氣清熱。用於糖尿病證屬陰虛內熱,兼氣虛者。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加減:本方服10劑後,如尿糖不減者,加山萸肉12~20克;如血糖不降者,加丹參15克,桃仁12,以活血化瘀;能食善飢,時覺中空者,加熟地30,黃連6;腰腿疼痛者,加桑寄生30,續斷12,牛膝10,木瓜10;大便溏泄者,去生地、麥門冬、玄參,加炒芡實30,党參15,白朮10克;瀉甚者再加罌粟花6,訶子肉10克;血壓高者,加石決明30,白蒺藜10克;心悸失眠者,加生牡蠣20,生龍骨15,柏子仁10,茯神10,首烏藤30克;尿頻有脂膏者,加桑螵蛸15,山萸肉15,菟絲子12,白蒺藜12,益智仁12克;疲乏無力,腰酸腿軟,尿頻有脂膏,脈細弱,舌質淡胖者,系陰損及陽而成陰陽兩虛之象,改用八味地黃湯加黃芪、蒼朮、玄參、菟絲子、白蒺藜、補骨脂、益智仁。  驗案:某患者近2個月來,感覺口渴,多飲多尿,周身乏力,明顯消瘦,1個月內體重減輕9千克。在本單位檢查血、尿,確認為糖尿病,治療未見效果,遂來我院門診。其脈沉滑,舌質紅,舌苔薄白。實驗室檢查:尿糖(+++),空腹血糖15.54。降糖益陰湯加減,川石斛15,玄參15,蒼朮9,麥門冬15,生山藥30,黃芪30,丹參15,桃仁10,知母9,黃柏9,天花粉15克。複診:前方服7劑,口渴輕,身體亦較有力,檢查尿糖微量。效不更方,繼服原方7劑。三診:查體重增加2千克,精神頗佳,口尚微干。檢查血糖11.76,尿糖(-)。原方加北沙參12克。四診:飲食正常,口仍覺干,脈緩。檢查尿糖(-)。原方加糯稻根須30克,葛根9克。五診:經1個月治療,體重增加4千克,已無明顯不適,檢查尿糖(-),脈弦滑。調整處方,川石斛15,玄參15,蒼朮9,山藥30,天花粉12,葛根6,麥門冬12,丹參12,桃仁10,黃芪30克。六診:檢查:血糖6.2,尿糖(-),無不適,脈衝弦略數。再服下方7劑收功:川石斛15,短線9,黃芪9,山藥30,玄參12,蒼朮9,天花粉15,麥門冬12,生地15克。  按語:糖尿病既為燥熱傷陰,治法自應補陰以生津,清熱以瀉火。方中石斛、麥門冬、生地、玄參、山藥填陰潤燥,填陰即能補腎,天花粉生津瀉火,瀉火即能補陰,黃芪補氣以敷布津液。惟蒼朮性燥,用於燥熱傷陰之消渴,似非所宜,應知蒼朮芳香猛烈,開郁散結,流通氣機,使脾氣健運,可以宣行水液,水液得以浸潤於腸胃之外,小便減而肌肉得養,況蒼朮入於大隊柔潤劑中,亦不致燥烈傷陰,去其短而取其長,知母、黃柏瀉火,專治消渴熱中。  趙錫武治消渴中晚期方  組成:生地30,熟地30,天門冬12,麥門冬12,党參30,當歸9,山萸肉12,菟絲子30,玄參12,黃芪30,茯苓12,澤瀉12克。  功效:滋陰益氣,補脾益腎。用於糖尿病中、晚期證屬氣陰兩虛、脾腎不足者。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驗案:張某,男,40歲,軍人。查尿糖(++++),血糖12.88,有多食多尿,口乾口渴等癥狀,診其脈數,舌苔薄白,辯證屬消渴病。治以滋陰清熱,益氣生津之法。方用:生石膏18,熟地45,當歸15,菟絲子30,党參30,玄參12,枸杞子15,天門冬9,麥門冬9,黃連6,烏梅12,澤瀉12,天花粉12,紅人蔘9克。共服30餘劑,上述癥狀消失,血糖下降為8.66。連用藥4個月無任何自覺癥狀,再查血糖下降為7.54,為鞏固療效,按原方製成片劑繼服。
推薦閱讀:

老中醫23招教你治常見病
中醫穴位定位口訣
【保命視頻教程】(中醫)全集系列 6
中醫面診的全部資料
寒熱兼雜、上熱下寒的根源,中焦通路受阻是關鍵!

TAG:中醫 | 糖尿病 | 中醫治療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