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愚見】於建嶸:革命與改革還是其它

愚見

革命與改革還是其它

作者丨於建嶸

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自古以來,革命與改革就是政治實踐和政治思想中的重要議題。從古漢語詞源的意義上來看,「革命」就是「改變天命」,往往是造反者、政變者爭奪最高統治權力的政治口號與政治依據。

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數公開爭奪統治權的政治行動,在成功之後,往往並未建立本質上更進步的制度,一般只是在前朝政治制度框架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性的調整、略有損益而已。而新建立的王朝一般在開國之後不久,就面臨著與前朝無本質差異的社會與政治矛盾,從而引發新一輪的政治危機與社會動蕩。

自秦朝至清朝,中國歷史大致就是在這樣的周而復始的循環之中演繹的,雖然政治制度呈現出精緻化的發展趨勢,但基本的制度框架和政治生態卻大致未變。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總是將自己裝扮成天命所歸的天子,對革命話語進行有利於自身的闡釋,警惕民間力量藉由革命口號發動奪取政權的行動。

在西方,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政體演變、政治變遷就成為政治學的重要議題。從古羅馬到18世紀中期,革命的基本含義是恢復受到僭主破壞的正當政治秩序。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對人類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理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的法國大革命時代。法國大革命催生了一種新的革命觀念,「從1789年起,『革命』的含義就不僅僅只代表對僭主制的反抗,它還意味著建立一種全新的社會組織。」 「革命」內涵的這一轉變影響了人們對政治變遷(包括改革在內)的認知。

近代以來,中國的政治發展與「革命」話語密切相關。從清代晚期開始,「革命觀念隨著對法國大革命和俄國革命的肯定而勃興,成為20世紀政治制度和社會行動正當性基礎,也是20世紀中國的新天道。」 在20世紀,革命在中國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和新道德。革命觀念既極大地促進了社會整合和現代化動員,也導致了諸多慘劇;革命具有相當大的破壞性,其結果往往是「建設不足、破壞有餘」。 經歷了20世紀一系列的革命,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之後,「告別革命」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普遍的共識。

中國共產黨自從1978年開啟的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推動了科技、體育、衛生等領域的現代化,使得絕大多數中國公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改善。改革及其帶來的執政績效與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成為中共維繫統治合法性的兩種重要來源。中國大陸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模式被一些國內外學者稱為「中國模式」。

所謂的「中國模式」大致包括以下內容:執政黨是改革的絕對主導力量,控制著改革的議程、進程、執行與方向;在政治權力的獲取與佔有方面,執政黨嚴密控制和壟斷了政治權力的分配權力,控制了幾乎所有政治職位,並通過各級黨組織控制了從上至下的整個官僚體系,人大制度和政協制度等相關制度只起輔助作用;在意識形態上,官方仍堅持受馬列影響的這個特色社會主義與集體主義價值觀念,敵視西方的普世價值與政治制度;在改革的次序上,經濟改革優先於政治改革,以經濟改革為先導推動社會與政治領域的改革,經濟發展優先於政治和社會發展,甚至為了經濟發展不惜犧牲生態環境和個人權利;在逐漸承認個人利益、私有財產合法化、基本確立保障私有財產制度的情況下,國有企業仍在諸多重要領域佔據壟斷地位,農村集體財產缺乏明晰的財產權利劃分與保障機制;執政黨防範和引導社會組織的發展,限制社會組織的自主性,打壓市民社會的發展空間;等等。

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也湧現了一系列棘手的政治與社會問題:貧富分化、城鄉二元格局、社會不公、官方腐敗、環境危機、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等等。正如許多人所認識到的那樣,當下中國面臨諸多政治、社會矛盾,既有的改革模式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社會的發展。實際上,中國當前的改革模式受到國內外不少人的質疑和批評。

當代著名政治學家福山在2010年曾對中國的發展模式表示了疑慮,「我認為目前中國發展模式面臨兩個挑戰。一是截至目前為止的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難以持續……二是政治方面的挑戰,即在缺乏一種對下負責的政治責任體制的情況下,中國是否能夠保持高質量的治理的問題……關鍵是,在缺乏對下負責的政治責任體制的情況下,中國是否能長期保持好的不腐敗的有效政府。在我看來,如果上述兩個問題同時發生,即一方面是中國經濟下滑,另一方面是中國無法保持高質量的整理,那麼問題會變得尤為嚴重,中國將同時面臨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中國當前的情況可能正如福山所疑慮的那樣。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明顯滯後,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各界的需求,相對過時、僵化的政治體制已經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乃至公民個人幸福的重要阻礙,改革實踐陷入泥潭。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本身是中性概念和中性現象,既可能往前走,也可能往後退;既可能帶來好的結果,也可能帶來壞的結果。在中國歷史上,許多政治改革也以失敗告終,而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統治階層中少數改革派觸動了在統治階層中占多數的既得利益集團,而且這種改革往往也難以取得底層民眾和下層士大夫(鄉紳)的認同和強烈支持。當下中國的改革陷入左右為難的僵局之中:既面臨著既得利益集團的頑強阻撓,也面臨著普通民眾對改革的冷漠、迷茫或質疑,甚至連執政黨內部對改革的方向與路徑缺乏共識。

簡而言之,1978年以後,中國社會各界普遍認識到應該「告別革命」,走改革之路一度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但是,經歷了三十餘年的改革之後,人們發現貧富差距、社會不公、腐敗等問題非常嚴重,現存的一些政治體制已經成為阻礙社會發展進步的癥結,現有的改革模式可能難以承載中國未來發展的重任。結合歷史與當下的經驗,我們應該在既往的革命與現有的改革之間尋找另外的出路。

推薦閱讀:

李鴻章到底是不是賣國賊?侮辱李鴻章洋務運動的偉大功績,就類似於污衊1982年以來的改革開放的偉大功績!
大江東去之宋運輝與程開顏
如何看待商鞅變法中的重農抑商?當今中國需要重農抑商嗎?
從10億到百億 產業化改革打造中國「電影大國」

TAG:改革 | 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