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經角度解讀心經(林清泉)

從易經角度解讀心經林清泉一、選用陰陽學說去解讀《心經》易學是破譯宇宙奧妙的天書,其中也包括探索神學、道學和佛學之謎。易學博大精深,本文將要應用到的易理(宇宙哲理),簡介如下:㈠物質有兩種,它們是太極圖中指出的陰儀和陽儀。他們有陰陽、虛實、隱顯、波態、粒子態之分。這將是不明事物能夠虛虛實實、隱形、神秘、變化無窮的理論根據。㈡太極八卦圖中暗示陰陽結合可以組成生命,而且生命質量有高低層次之分,不同時空對應這不同生命檔次。生命形式有陰陽虛實之分,不同層次的生命形式迥然各異,高級生命可以從顯形轉入隱形,這些就是佛學和它的主人佛陀和眾菩薩之所以能感應到宇宙頂級規律寫成經文的理論根據。㈢易理的陰陽學說,可以組成陰陽三定律,它是普遍適用於時空的基本規律。第一定律是不易律。即事物剛剛進入一分為二的初期處於相對穩定狀態階段,矛盾雙方保持對立後卻又相對穩定,相對平衡。一顆新星、一顆小苗、一個孩子……直到一般的新生事物都處在這「相對穩定」狀態中。這時節可稱為「色界」。第二定律是變易律。即事物內部對立雙方總不能長期穩定平衡,它們在不斷進行陰陽鬥爭中走向不穩定,進行量變。這時陰陽消長,此起彼伏,你強我弱,矛盾發展著。大量事物大都處在這一階段。這時也處在色空的對立矛盾變化中。第三定律是交易律。即從量變發展到質變的交變時刻。陰陽交替,「物極一變」舊的事物內部矛盾就此結束,從頭出現新的開始,這樣新事物又進入新的穩定期。這規律用《心經》的表達方式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出現陰陽交變的「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佛學和《心經》正好概括了「三定律」的法則,去處理眾生的人天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也正待選用這些哲理去探索心學和心術。陰陽學說號稱「放之宇宙而皆準」的哲學原理。它的關鍵詞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對立統一,陽旺陰虛,陽虛陰盛,陽生陰長,物極一變,太極開合,周而復始,陰陽轉化,永無止境」。如果我們把陰陽二字改成空色二字,讀之也十分流暢到位:「空中有色,色中有空,空色對峙,對立統一,色旺空虛,色虛空盛,色生空長,物極一變,天地開合,周而復始,色空轉化,永無止境」。在這裡,易經和心經幾乎是「異口同聲」,皆表述宇宙頂級規律。易經的陰陽學說已經在學術界科學界,尤其是中醫界普遍承認和應用。為什麼心經的色空學說就不那麼明顯公開地被接受和應用呢?我想可能是由於它與宗教太親近,佛教的神秘色彩太濃,加上它的語言「色」易被誤解為顏色,「空」易被錯解成「什麼也沒有」,何況「心經」本身強調「內修」,不好張揚,「真人不露相」、「真言不明傳」,誰有緣分誰來修悟。故幾千年來,沒怎麼登台亮相,而深藏於藏經閣中。更重要的還可能由於文明人重視科學技術,可獲得急功近利,極少數傻文人、憨和尚才去領悟它——當然也一時沒能吃透它的高檔品位。故長期處於自修自悟而不去宣揚傳播。最重要的是「時候未到花不開,時機未到雁不來」。大面積全球性弘揚佛理禪學的時機還未成熟!不管怎麼說,對《心經》的評價怎麼高也不算太高——人類的理解能力仍然太低太低。二、易經和心經對宇宙的認識對比當前人類所認識的所謂物質,指的是從光子開始,包括電子、介子、微中子……中子、質子一直到原子以及由它們組合而成的元素、分子物質。這些物質的共同特性是它們運動的極速是光速,那麼,它們之外有沒有另外一種物質,其速度可以超過光速呢?看看陰陽學說對宇宙物質是如何認識的吧。《易經》中的陰陽學說認為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有陰陽兩個矛盾對立的方面存在,從自然物到生命體,沒有一處不存在陰陽對立統一的現象。據此哲理,如果把我們熟悉的物質叫做陽性物質,那麼必然存在著與它對立的另一種陰性物質。這樣,陰陽兩類物質正好組成宇宙的物質總體。佛陀講學的年代沒有易經哲理,不能選用易學的名詞。只用它當時特有的只能心悟的佛學名詞。《心經》中講的「色」,就是陽性物質。「空」就是陰性物質。它們是一對陰陽:陰性時間能量世界和陽性空間物質世界。因此,可以理解,易經中講的宇宙陰陽物質,正好對應《心經》中的「色空」兩類宇宙事物。光子具有兩重性,半陰半陽的中性靈界事物。「色」通過光浸透入「空」,「空」的虛子通過光臨界聚合而成粒子物質,轉化成「色」(粒子世界)。這個「色空論」是佛學最早提出的,直到今天,人們還感到十分生疏難懂,包括科技界。然而,對於易學來說,不但好懂,其中對關鍵規律的認識是異曲同工的。它們述語有別,內涵一致。我們可以把它們的宇宙哲理綱要列表對比,一目了然。三、物質轉化與色空交變隨著物能宇宙概念的擴大,速度概念也必然要擴大。依陰陽學說的哲理,陰陽物質必然具有陰陽速度。陽性粒子速度的極限是光速,這一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經作了肯定的結論。那陰性的物質呢?它的運動速度應該是超光速的,而且光速成為它的極小值,一旦陰性物質的速度降低到光速以下,那它的信息波將聚合成粒子,從而轉化成為陽性物質。這裡的物能轉化與心經的色空交變是一致等效的。現在我們來排一下速度的梯階,以便探索轉化的靈界點。

陽性速度

低於光速

可見宇宙、屬於空間

粒子運動

實態、顯形、「色」

中性速度

等於光速

光速不變

電磁波靈界

色空之間

陰性速度

超越光速

不可見宇宙、只佔時間

信息波運動

虛狀、隱形、「空」

陰陽兩種物質的轉化,由光臨界上的光速決定。粒子的運動速度超越光速時,便虛化成虛子信息波物質(應叫做陰性能量)。對應心經的色空轉化是這樣的:「色」也是「空」。只要色(可見物質)運動超越光速,「色」就轉化成「空」了。反之,只要「空」(波狀能量)聚合減速,到達光速之下,將轉化生成「色」(陽性物質世界的紅塵可見物質現象)。看來「三界」里的事物大都屬於「色」物質。它是可能回歸「空」界——明凈世界的。如果能修心養性明心見性最後跳出三界外,那麼就可以說是「虹化」,「虛化」,「光化」而進入空界(明凈的陰性能量世界),從而獲得徹底超脫出「苦海」了。當然,太不容易啦。四、易經、心經的哲學語言對比易經、心經的哲學語言對比,有趣又有悟。A.無極——皆空易學認為宇宙本源是一個無窮大的混沌世界,叫做「無極」——它是空的,是空中有實的「能量海洋」。我在《太極之光》的陰性物理學中,起名為陰性能量——虛子信息波「海洋」。悟一悟《心經》中的「皆空」,其含義大體上也如「無極」意境。由於「空不異色」的哲理,我們可以理解成「皆空」也不空。它可以也可能會生出「色」的物質世界。相當於有生於無——色生於空。「無極」和「皆空」的概念如此相似,多麼有趣。B.太極——色空太極是由兩儀組成的。兩儀即陰陽,因此,可以對應為:陰儀即「空」,陽儀是「色」。列對應表如下:

陽儀

物質

低光速

可見

粒子

顯形

假象

色可轉空

陽可轉陰

陰儀

能量

超光速

不可見

虛子

隱形

真如

空可變色

陰可生陽

五、四象生八卦,八卦描眾生易學講太極生八卦。它可以通過八個方位去認識和操控生命(指地球人)的從生到死的一個太極周期中的生存旅程的活動曲線(運程)。因此,人生是可以用八卦理念去認識和測定的。(這屬於周易的預測學數理技術。)佛教對地球人有一美稱叫「眾生」。因此,易經對人的描述應該與佛學對眾生的描述有一致性。可惜《心經》對人生未作那麼具體的描述。倒是周文王等聖賢從易理出發,探索出一套術數(卦術),專門面對地球眾生的生命活動曲線,作專門的預測,描述生命太極周期的發展規律。俗話說道修今生,佛修來世。佛學尤其《心經》好像對「大道理,大規律」感興趣。在短短的260個字的《心經》中,沒有提及與生命秘碼對應方面的經文。也許當年佛陀「照見五蘊皆空」之後,注意力集中啟示眾生去「大悟」明凈世界,不必對苦海(「色」的世界)依依不捨,不必追求什麼物質和生命預測,相反的是,用般若大智慧去開示眾生,走出紅塵(修來世)。也許對眾生的「人生預測」並不是心經的任務。它追求的也許是「度一切苦厄」的大目的罷了。須知「預測術」是度不了眾生的一切苦厄的。《心經》的心法,倒是更能治療眾生的「心病」,——一切苦厄之源,一旦您「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無掛礙」將可以「遠離顛倒夢想」,達到「究竟涅槃」,而脫離苦海——那還要預測幹什麼呢?當然,這話說來容易,歷來有多少眾生能修成這一境界而進入佛國呢!真佛的層次越高,越不容易達到是正常的。《心經》不能因為眾生的愚昧而降低它的哲理層次。《易經》也如此,「真懂易者不測」。有多少人能讀懂易經的哲理呢?連東方人大都錯以為易經等於預測算卦。他們不知道易經首先是講宇宙哲學,描述時空大規律的「天書」,類似《心經》是一部描述般若大智慧的頂級宇宙規律的經書那樣。不魔不成佛。眾生讀不懂不要緊。慢慢來。「不魔不成佛」。佛本來就在心中。《心經》中去找「佛國」吧,這就是我們要解讀開悟《心經》的思路。我們可否感悟一下,通過易經哲理去感悟《心經》總會更好的走近《心經》的禪定世界。如果說「四象生八卦,八卦描眾生」的話,可否加一句「心經引人開心竅,心門洞開度眾生」呢。六、8×8=64卦,觀賞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一般可泛指地球人的生活群體社會。從佛學的角度看,似乎可以泛指「三界」,即色界,有色界和無色界。大概有如易學中講的「五行世界」範圍內的時空。皆屬於大千世界吧。故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說。可能《心經》就具有這個「跳出三界外」的指導水平——我理解成「超級修心養性」的開悟天書。僅有260個字的《心經》有如此高深又超凡的威力?其實,越是高層次的真理,越簡單簡樸,一字一層信息,一句一篇宇宙密碼。何況大量的頂級宇宙哲理根本就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如用原始的信息符合來講述,眾生又根本聽不懂,讀不來。如果說易經是破譯宇宙奧妙的天書,那麼,《心經》可否說是開示宇宙規律的般若大智慧的佛書。它們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宇宙本始的永恆規律。如果這樣,我們今天讀不懂它們也要試著讀,起碼爭取來一個「初悟」,也了不得啊。具體點說,用64卦觀賞大千世界是很有趣的。如果用《心經》的哲學觀來觀賞大千世界呢?那就更加有趣還有悟了。這本書的中篇講的大都是這類「觀賞」,願有緣人共同來解讀《心經》打開心扉去觀賞吧。我建議從「心外有物」出發去「照見」「心外無物」的「皆空」宇宙——明凈佛國的真相。說不定那時我們就會處在地面上的「極樂」之中了。七、靈性功能——《心經》的咒語從易學的陰陽中必然導出陰陽功能概念。凡屬於陽性粒子運動產生的功能,我們稱為陽性功能。現代物理學研究中的功和能,包括核能,都屬於陽性功能。現代陽性物理學未能認識陰性物質(總習慣地把它們當作抽象的、不存在的心理概念)。因此也必然不知道有陰性功能的存在。東方神秘文化中的道術佛法(如符咒)皆屬於陰性功能,是心經中講的「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凡屬陰性信息波虛子運動產生的功能,我們稱之為陰性功能。如思維波、意念力、志氣、愛心、祝願、激情、祈禱、咒語……一切虛態物質運動皆能產生陰性功能。當然這些功能尚未被粒子組成的科學儀器所接收到,可是卻可以被人腦接收,只要這個人腦內部的潛能被誘發出來,如修心養性之後,能進行心靈感應,就完全可以接收到的。我們執意把陰性功能稱之為靈性功能,是因為它可以穿透光靈界,進入陰性物質世界。可這一切我們凡人的五官皆不能感知到,儀器就更無能為力了。只有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在「照見五蘊皆空」時,方能出現第六感觀而出現陰性功能——這就是《心經》的開示。因此,心經指出「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而且「能除一切苦」。這就是說《心經》是一部帶有陰性功能的經書。是一部能激發凡人出潛能,獲得靈性功能的經書。切實是「真實不虛」。難怪歷代和近代修誦心經者,出現過大批人間奇蹟。其實那些都屬於陰性功能在陽間塵世顯示顯靈現象——現代科學界稱之為「不明事物」。八、易經和心經都有陰陽宇宙觀

站在陰陽界上觀察分析陰陽界事物

陰界

超五官感知

靈性思維

靈界

陽界

五官感知

邏輯思維

陰儀

太極

陽儀

宙:時間

宇宙

宇:空間

無形,虛態

形態

有形,實態

虛子(波)

物波

實子(粒子)

靈魂(程序)

生命

軀體(載體)

陰性功能

能量

陽性功能

人體特異功能

本能

人體陽性功能

四維靈性規律

哲理

三維物性規律

易理學

知識

物理學

禪學

道學

科學

整體而察

學問

分科而學(實驗)

靈感直覺

感知

五官感知

功態(糊塗)

生態(理性)

常態(清醒)

唯心論

唯易論

唯物論

空界

靈界

色界

推薦閱讀:

心經抉隱(二)
成剛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義筆錄(一)
學佛問答:早課誦無量壽經、晚課阿彌陀經、往生咒、心經,請問如法嗎?
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邀您一起念《心經》(附攻略)
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大愚鉛槧)

TAG:心經 | 易經 | 解讀 | 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