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格局的由來

一、子平法由來我們知道,最早的子平法其實是沒有格局的概念的。最早流傳的命書,如:李虛中命書蘭台妙選玉照神應真經。都沒有格局的概念。因為徐子平評註的《玉照神應真經論》的是干支組合,《蘭台妙選》一書講的是納音組合,李虛中命書則主要注重神煞貴人。後來一直發展到宋代徐子平的《明通賦》一文,格局之法才開始走向命學的大雅之堂。根據古籍記載,徐子平評註和流傳下來的文章主要有以下幾篇:《元理消息賦》、《明通賦》、《玉照神影真經評註》等書。記得《三命通會》的《子平說辯》一文這樣記載:「今之談命者,動以子平為名,但子平系徐居易之字,今之談命者遠宗其法,故稱子平。考《翟纓筆記》,子平姓徐,名居易,子平其字也。東海人,別號沙滌先生,又稱蓬萊叟,隱於太華西棠峰洞。子平之法,以人所生年月日時,推其祿命,無不中。」 據《三命通會》一書記載,後來編製《淵海子平》一書的作者徐大升,其實是徐子平的粉絲罷了。三命通會這樣論述到:「至大升之時,上距子平已三百餘年,其法不知經幾變矣。或為大升得子平真傳,觀《繼善》等篇,不外《明通賦》,但更易其辭」。這句話從側面證實《明通賦》一文卻系徐子平本人所撰寫,非後人偽造也。那些號稱或者宗法子平命學者,不能不研究明通賦一文及淵海子平一書。因為淵海子平的確是徐子平一脈的傳承。二、格局演變我們知道,根據八字的結構,就其組合形式來看,八字組合共有50多萬種。在如此多的結構形式中,如何能找到帶有規律性的特徵,予以歸納分類,這是分析和研究的前提。因此,在徐子平在明通賦提出了:「凡看命以日干為主,統三元而配合八字干支;論運以月支為主,分四時而提起五行消長。向官旺以成功,常格局以致貴;官印財食為吉,平定遂良;煞傷梟敗為凶,轉用為福」的理論之後。格局便作為一種具體意義的特定組合模式,正式進入了古典命學的研究領域。在淵海子平一書,首次嘗試格局分類時,是將格局分為內外十八格的,他們是:內十八格1、正官格;2、月上偏官格;3、時上偏財格;4、時上一位貴格;5、飛天祿馬格;6、倒沖格;7、六乙鼠貴格;8、合祿格;9、子遙巳格;10、丑遙巳格;11、壬騎龍背格;12、井欄叉格;13、歸祿格;14、六陰朝陽格;15、刑合格;16、拱貴格;17、拱祿格;18、印綬格。外十八格1、六壬趨艮格;2、六甲趨乾格;3、勾陳得位格;4、玄武當權格;5、朱雀乘風格(炎上);6、潤下格;7、白虎格(從革);8、稼檣格;9、曲直格;10、日德秀氣格;11、歲德格;12、棄命格;13、傷官格;14、兩干不雜格;15、夾丘格;16、五行俱足格;17、支辰一字格;18、天元一氣格。以上這些格局應該流行很廣泛的,因為在後來的《喜忌篇》、《金玉賦》中皆有記載的。但這些歸類分析,相對來講還是太繁瑣了些,因此傳承到宋代的西山易鑒先生,也就是儒學大家蔡元定先生時,他又對這些格局進行了簡化。《淵海子平》記載:「子平一法專以日干為主,而取提綱所用之物為令,次及年月日時以表其端,凡格用月令提綱,勿於旁求年時日為格,今人多不知其法於此,百法百失。西山易鑒先生得其變通,將其十格分為六格為重:曰官、曰印、曰財、曰煞、曰傷、曰食而消息之,無不驗之」「西山易鑒參透玄機,十八格吉凶取六格為重,用相生定格局,仍用年日時下以推輕重,萬無一失。六格法:逢官看財,逢財看殺,逢殺看印,逢印看官」。以上這短短几句話,卻記載了格局法的傳承脈絡,他指出:1、格局法不可以以年取格;而是以日元對月令生克不同,格局分焉;2、明確提出以十神為取格局的內容,由此建立格局法基本系統,這裡將八字基本分為六格:曰官、曰印、曰財、曰煞、曰傷、曰食。3、取格的標準:先以提綱為重,勿旁求年日時為格;4、格局確定後,論用以順生為基本法則,因此逢官看財,逢財看殺,逢殺看印,逢印看官。至此,格局的演變基本定型了。至於子平真全、三命通會等古典命書裡面的取格,基本相似,只是有些許差別,下次再論。按:子平法的確定最早的資料應該是徐子平註解的《珞琭子消息賦》,《珞琭子消息賦》原文本來是年柱論命法,早期有王廷光等註解是以年為主的祿命法,之後徐子平的注釋脫離了原文,自成一文確立論日為主的子平法;其次就是徐子平本人寫的《明通賦》,進一步系統的闡述子平法理論。至於《元理賦》是徐大升寫的,三命後三卷的賦文中,註明了《元理賦》的作者為徐大升,其次,《子平說辯》一文中也明確寫道,《元理賦》乃徐大升獨得。而《淵海子平》是徐大升將《淵海》和《淵源》的一次匯總整理,其中包含了很多從徐子平到徐大升之間的各時期子平法研究者的心得賦文。
推薦閱讀:

揭千年子平之秘,泄八字格局真機(上)
人生七大基本格局定命運,你是哪一種?
格局章-七殺格
《三命之路》系列★ 格局章(三)
第八節、用神格局關 命理過三關

TAG: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