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豎一:全球羲黃子孫皆當重視龍鳳文化
文/羅豎一據2016年4月25日《東方今報》官網報道, 4月23日下午兩點半,一場別開生面、與眾不同的文化盛宴「中華龍鳳文化節暨心司南啟航大會」在北京行宮國際酒店隆重舉行。啟動儀式由著名傳統文化學者、作家、出版人馮承平主持,與會者有全國政協委員岳崇、中國安全與發展研究會會長皇甫圓周、中央黨校學習中國講師團首席講師巴湘先生、中國書畫家協會主席愛新覺羅·燾健(雍正十世孫、啟功侄子)、龍鳳國際聯合會主席龐進、中華鳳凰文化研究院院長和美鳳凰、司南解密者朱哲靈以及各界文化名人、專家學者、網路大V等近百人。據悉,內容豐富的龍鳳文化節系列活動將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展。由此可見,龍鳳文化正逐步走熱,而有望成為世人,尤其是全球羲黃子孫的「心司南」。正如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網路核心評論員、中國鐵路作協會員解筱文所講,龍,作為中國文化中最具有圖騰意義的象徵物。在十二生肖中,是唯一一個我們沒有見到的神物。但是,古往今來的無數羲黃子孫對龍充滿無限遐想,而且格外敬重龍、崇拜龍、親近龍,並普遍認為其是龍之傳人。中國學術界,對龍及龍文化的研究也是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有成果。譬如,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東就認為中國龍文化具有三重內涵:第一層,龍的觀念: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四大觀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主體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第二層,龍的理念:在中國龍的形象、龍的觀念後面,包含著中國人處理四大主體關係時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追求天人關係的和諧,人際關係的和諧,陰陽矛盾關係的和諧,多元文化關係的和諧。第三層,龍的精神:多元一體、綜合創新的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這是中國龍形象、龍文化的最深層文化底蘊。正像中華鳳凰文化研究院院長和美鳳凰所言,一直以來我們都說自己是「龍的傳人」,其實應該是「龍鳳傳人」才對。鳳凰作為古代圖讖文化中的「祥瑞」,其內涵之豐富不亞於「龍」的象徵意義,這主要體現在:鳳凰文化強調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強調和諧共贏而不是弱肉強食,強調平等開放而不是專制封閉,強調自我完善而不是強加於人。同時,神話中的鳳凰身上「五色備舉」,美麗之極。而這五色又是德、義、禮、智、信五條倫理的象徵。《山海經·南山經》云:「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者天下安寧。」從這個意義上說,鳳凰的美是外美與內美的統一,是至德、至慧、至情的統一性,是祥和、幸福、恩愛的像征。而且,「龍鳳文化研究第一人」龐進早就明確指出:「龍是中國古人對自然界中的蛇、鱷、蜥、魚、鯢、豬、鹿、熊、牛、馬等動物,和雷電、雲、虹、龍捲風等天象經過多元容合而創造的神物;鳳是鳳凰的簡稱,是中國古人對雞、鷹、燕、烏、鶴、孔雀、鴕鳥等鳥禽,和太陽、風、火等天象經過多元容合而創造的一種神物。二者相合,龍鳳就是中國古人對自然界中的多種動物和天象經過多元容合而創造的兩種神物;其實質,是先民對自然力的神化和升華。經過至少八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演進和升華,龍鳳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廣義圖騰、精神象徵、文化標誌、信仰載體和情感紐帶。海內外華人大都認同自己是人文意義上的『龍的傳人』或『龍鳳傳人』」。「龍鳳是中華民族的廣義圖騰、精神象徵、文化標誌和情感紐帶。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中華兒女都可謂人文意義上的龍鳳傳人。龍鳳文化既是根源文化,也是標誌文化;既是民間文化,也是官方文化;既是傳統文化,也是時尚文化;既是精神文化,也是物質文化;既是微觀文化,也是宏觀文化;既是中華文化,也是世界文化。龍鳳文化本源於中國,適合於全球;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財富。對國人,它可以致和美,對世界,它可以開太平」。龍鳳文化精神的內涵是,「容合、福生、諧天、奮進、和美」。有關新聞報道和其它信源還表明,在龐進等有關專家、學者的學術支持,甚至是親自起草有關草案的前提下,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雷珍民提議將龍頭節作為國家法定節日,而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胡振民,解放軍軍樂團音樂總監于海,陝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西京等76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後,提呈「全國兩會」。另外,《關於糾正龍與dragon翻譯錯誤的提案》也相繼由民進陝西省委副主委岳崇帶到全國政協會,經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蔡秀軍、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姚愛興、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上海市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趙麗宏、內蒙古大學副校長鄭福田等12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全國兩會」。還有,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王軍等將《關於改變龍的英文翻譯的建議》予以上呈。包括莫言、朱軍、賈平凹等在內的其他不少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紛紛就「兩龍案」簽名、建言或吶喊。另外,著名文化學者馮承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重啟龍鳳文化節旨在弘揚中國精神,融合古今智慧,體現中國人文狀態,推進中華文明,讓吉祥和美伴隨著中國的新時代勇往直前,讓中國的龍鳳和善影響世界。我們的祖先尊崇陰陽和合、圓融共享的信念,同時對自然界的多種生物形態進行多元的融合、創造,盡而升華出了龍鳳精神。龍鳳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廣義圖騰、精神象徵、文化標誌、信仰載體和情感紐帶」。龍鳳文化以追求自然社會生態和諧為目標,人倫和美為宗旨,福生為使命,從這個意義上講,具有中華民族精神實質與「血統」符號,以此來表達中國人的「血脈」傳承,我們都是龍鳳傳人。實際上,更多認可龍鳳文化者,則有意無意地選擇了高度肯定、低調踐行。譬如,畢業於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能嫻熟運用5國語言進行演出的女高音歌唱家、海口經濟學院副教授賴月娟,就是一個相當低調的「金鳳凰」。尤為值得點贊的是,像賴月娟這樣的「金鳳凰」,不但對龍鳳文化具有高度的認同感,而且一針見血地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世價值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其實在很多層面上沒有本質的區別。換言之,東西文化交流早就有;並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世價值等實際上也是深深地根植於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然其可惜被誤讀或標籤化了。中國官方層面,對包括龍鳳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日益肯定和力推,特別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五代中央領導集體,更是在繼續高舉「文化強國」大旗的前提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地位提升至百年來的至高點。譬如,其一再明確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然而,時至今日,盲目否定或肆意歪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者,而過於迷信西方文化的羲黃子孫還不少。小而言之,這是短視或自卑;大而言之,這是民族的自我矮化或阻礙人類文明進程。綜上所述,筆者羅豎一認為,龍鳳文化,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有相當重大而現實的積極意義,其對整個人類的深遠影響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的。所以,全球羲黃子孫皆當重視龍鳳文化。此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實現的要求,也是人類文明進步之要求。(文/羅豎一)
推薦閱讀:
※如何消滅直男癌不知道哪裡來的傲慢自負?
※30歲的我,卻活了40年
※鬼谷子22句語錄表達的是什麼?
※新加坡到底哪裡好?
※你對一些名家的楷書有什麼看法?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