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看看皇帝瞎指揮而被坑死的三大名將
兵聖孫武
兵聖孫武早就說過: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古代信息通訊技術很不發達,傳遞消息基本靠馬,前方與後方掌握的情況有很大的時間差。而勝敗難料,往往很快戰鬥就結束了。因此,必須保證將領的臨機決斷權力,相時而動,隨機應變,有的時候可以不遵守君王的命令。但是,歷史上有很多君王,往往違背這一原則,好大喜功,自以為是,很多名將因此受到掣肘,難以有效施展才幹。下面,我們看看最典型的,因為皇帝瞎指揮被坑死的三位名將。
大唐名將哥舒翰
哥舒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說起哥舒翰,一定會想起這首詩。哥舒翰是大唐對抗吐蕃的一員名將,建立了宛秀軍、神策軍,多次取得勝利,威震塞外。但是,哥舒翰的領導是一位很強勢的皇帝:唐玄宗。唐玄宗多次干預具體的戰事,曾經不顧實際,讓哥舒翰不惜代價拿下吐蕃要塞石頭堡。後來安史之亂,派哥舒翰替代高仙芝,於潼關拒敵。當時,哥舒翰已經抱病在家,無奈唐玄宗強令出征。而安祿山這時派精兵攻打潼關。如果固守潼關,長安無虞。同期,郭子儀等人捷報頻傳,唐玄宗腦子喜暈了,命令哥舒翰出潼關征討叛軍。結果哥舒翰戰敗被俘,被安慶緒殺害。
周德威:五代非常強的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先保李克用,後輔李存勖。為人沉穩,富有謀略。李存勖領兵於胡柳陂對戰後梁朱溫的部隊。周德威認為,我軍兵臨城下,敵人家眷都在城中,必然死戰。趁著他們還沒有紮營,派小股人馬騷擾,待其疲憊不堪時,再一舉進攻,必勝無疑。但李存勖心急火燎,意圖速戰,強令出兵。可惜周德威一代名將,父子雙雙戰死沙場。李存勖雖然悲痛不已,但是悔之晚矣。
傳庭死,大明亡
孫傳庭:明末著名將領,史稱:傳庭死,大明亡。孫傳庭主要功績是創建秦軍,鎮壓高迎祥、李自成。生俘高迎祥,幾次差點兒活捉李自成。但是,由於大明朝已是內憂外患,千瘡百孔,孫傳庭一會兒鎮壓起義軍,一會兒北上拱衛京師。後來自己的嫡系部隊都被搞沒了。在潼關收拾人馬,防止李自成長驅而入。兵部報告說:孫傳庭帶領的都是新兵,而且後援供應不上,這也是大明朝唯一的家底了,打沒了就完了。但崇禎皇帝認為孫傳庭怠戰,堅持命令出兵。孫傳庭無奈之下出兵,最終戰死。而崇禎皇帝竟然還認為孫傳庭是戰敗潛逃詐死。只能說,大明朝就亡在自己的手裡。
李牧
反過來講,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將,敢于堅持原則。再看看以下三位名將,如何成功應對皇帝的瞎指揮。
李牧:李牧,趙之北邊良將也。一直駐守北疆,抵禦匈奴。但是,李牧只是固守,一次也不出戰。趙王和眾人都認為李牧怯戰,要求李牧出兵,李牧就是不去。趙王一生氣,把李牧調了回來。不聽話換人。結果,趙軍出擊大敗,損失很大。無奈,趙王只好再次啟用李牧。這時,李牧就說了:大王你要不信任,我就不去。趙王說:當然信任啦。李牧又說了:我要是去,還跟以前一樣。趙王只好同意。李牧再次到邊關,仍舊不出戰,還經常漫山遍野灑牛羊給匈奴搶。匈奴都嘲笑李牧,膽子越來越大。終於,把匈奴的主力吸引過來搶東西了。這時,李牧見士氣高漲,時機成熟,暗中排兵布陣,一舉殲滅匈奴主力。自此,匈奴十多年不敢南下。
司馬懿
司馬懿:諸葛亮六出祁山,來到五丈原。魏國派司馬懿出征抵抗。但是,司馬懿固守城池,拒不出戰,恨得將士咬牙切齒。諸葛亮為了引誘司馬懿出戰,送女人衣服給司馬懿穿,司馬懿卻欣然穿上,不為所動。這時,手下將士受不了了,紛紛請戰,皇帝也幾次派人催戰。司馬懿知道,出營打容易,可是,要回來可就難了。諸葛亮是什麼人?他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與他速戰速決,不能上當。但是,為了緩解朝廷和手下的情緒,就說大家別急,我給皇上寫封信請示一下。這一請示,就是一個多月。而諸葛亮已經病死軍中。
李繼隆
李繼隆:大宋名將李繼隆,從基層士兵做起,累功至昭勛閣僅有的5位武將之一,超過了大宋朝很多開國名將,這絕不是輕輕鬆鬆的。宋太宗趙光義統一南北以後,躊躇滿志,意圖北征遼國,兩次都因失誤被耶律休哥擊敗,只有李繼隆的人馬安然無恙。後來,耶律休哥率兵南征,趙光義又責令固守唐河,不得出戰。而前方部隊力戰不敵,城中重兵卻固守觀望。李繼隆意欲出兵,監軍卻拿出趙光義的手諭:不得出戰。李繼隆大怒,慷慨陳詞,親自率兵衝鋒,終於打退遼兵,俘獲甚多。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上的例子告訴我們:作為領導者,要善於把控大局,對於具體的計劃和執行情況,要敢於放權,不要事無巨細,橫加干涉。作為實際執行者,要善於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有時對上級的命令,也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辦,不能一味機械執行。只有上下各司其職,才能合理應對一切重大問題。
推薦閱讀:
※揭秘:萬曆皇帝為何採用北斗七星的葬式
※世上有沒有神仙?
※為什麼開國皇帝普遍性無能?
※兩個輪庄皇帝,一對窩囊兄弟 ——唐中宗李顯與唐睿宗李旦
※皇帝賭氣罷工了,一罷就是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