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論》白話譯解
《往生論 往生論注》白話譯解
印光大師:序(語譯)
一
生死是人的第一大事。凈土法門是了生脫死的至高無上的微妙法門。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浩瀚如深廣的大海,其中最能體現佛普度眾生本懷的,唯有凈土這法門而已。就是下根器的凡夫,只要信願念佛,都可以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根聖人,如果肯迴向極樂,即可迅速圓滿成就成佛的覺道。依仗佛的慈力與只依靠自力修行,其難易用一天與一劫相比更長。天親(世親)菩薩,廣泛造作各種論議,宏揚闡發佛乘,又根據《無量壽經》作《願生偈論》,開示五門修行的方法,令一切眾生畢竟得生極樂國土,充分展示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五念門。在觀察門、詳細展示凈土的莊嚴,如來的法力和菩薩的功德。讓一切見聞者,都願意往生。曇鸞法師撰寫《注》,詳細解釋《往生論》,直捷地把彌陀的誓願,天親的衷懷,徹底圓滿的彰顯和盤托出,如果不是深得佛法心髓,具足無礙辯才,怎麼能如此完善呢?凈土法門是一切法門的歸宿和趣向。所以《華嚴經》中與諸佛所證一樣的等覺菩薩,還必須以普賢十大願王,迴向往生極樂。至於文殊、普賢、馬鳴、龍樹、智者、慈恩、清涼、永明等,自行化他,同歸極樂凈土,都是有來由的大菩薩。知道這一事實,那麼只依靠自力,不依仗佛力的修行者,可以猛然警覺,幡然悔悟了,應該發願,現生即得出離此娑婆世界而往生彌陀的極樂世界,與觀音、勢至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經常親近阿彌陀佛,以求證得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究竟圓滿成佛。我的話如果不足以讓你信服,那就請問普賢菩薩,自然就會沒有懷疑了。
民國十一年(1922年)壬戌五月望日常慚愧僧 釋印光謹撰
二
蕅益大師所選編的《凈土十要》,實在是凈土宗最重要的微妙經典。成時大師為了廣泛流傳,特意節選簡略,致使文義隱晦,稍嫌有違背蕅益大師的初衷。因此特收羅原本再排版印刷為四冊。由於有的卷稍薄,所以就選取古德宏揚凈土的重要文章,附錄在後面。有如帝王網路上的寶珠,互相輝映,實在是凈宗的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認為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是凈宗的重要典籍,世上不大流通。曇鸞法師的《往生論注》,文詞流暢完美而義理深邃,足以開啟人們的正確智慧,發起人們的正信,確實是凈業學人的大導師。可惜中國國內,此書久已失傳。清末楊仁山居士,將它從日本請回,刻印流通。因為《論》與《注》是相聯在一起的,初機很難分辯判別,所以逐段標出,請徐蔚如居士在北京刻印出來。現在準備將此書與蓮華世界詩合為一冊,作為《凈土十要》的附錄,希望它與《十要》一同流傳於世,就可以讓在三界火宅經常被焚燒的同志,知道此宅之外,原來還有最極清凈的最極安隱的家鄉。從而當仁不讓,奮起爭先,一同出離五濁惡世,一同登上九品金蓮,共同參加蓮池海會,共同侍候親近無量壽佛,從而漸次證得無生法忍及無上菩提。這樣對上不辜負佛的教化,對下不辜負自己的佛性,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啊。
民國二十一年(1922年)壬申季春釋印光識
《往生論.往生論注》白話譯解
隆盎居士譯編第一 概論凈土法門是未法眾生的對症良藥,是斷煩惱、了生死、出輪迴、成佛道的無上妙法。佛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最能暢佛本懷,最易普度眾生的,只有凈土法門。因為凈土法門是易行道,其它法門皆為難行道。修學佛法,必須以戒律為基礎,以般若為先導,以凈土為歸宿。無論修什麼法門,最終都必須信願念佛,求生凈土,方可今生成就。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純全收,是最極圓頓,最極應機的法門,無論怎麼讚歎,怎麼弘揚都不過分。凈土法門所依經典為五經一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及《往生論》。《往生論》的全名是《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是印度論師婆藪槃頭菩薩造的論,由菩提流支譯為中文,此論文義深妙難解,曇鸞大師著有《往生論注》,詳細講解《往生論》。因此,我們學習《往生論》,一般都和《往生論注》一起學習。由於《往生論注》也是古文,也很難懂,所以我們參閱有關大德的講述,試著自話譯解。這些譯解,只是語意和編輯而已。本書中【論】指《往生論》原文;〖注〗,指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譯},指自話語譯,[解],指對論注的解釋。一、釋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又稱為《往生凈土論》、簡稱《往生論》或《凈士論》。(一)、無量壽經:這是釋迦世尊在王舍城宣說的一部了義大經。《無量壽經》以人法為題。阿彌陀即是無量,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福報、無量功德、無量光、無量壽,一切無量,現在以無量光、無量壽來總攝一切無量。無量光即一切智慧的光芒,無量光橫遍十方:無量壽即如如不動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本體,無量壽堅窮三際。無量光、無量壽,一切無量的阿彌陀,就是一真法界的本體,也是諸法的真實相。阿彌陀就是真心,本性、佛性,就是諸法真實境相。不可思議的一心二門,無量壽即是心真如門,無量光就是心生滅門。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阿彌陀是不可思議的真理實相,是法界根本體相。法藏比丘證得阿彌陀的無量光壽體相,而成佛,故名阿彌陀佛。我們念佛發願往生,目的在於「華開見佛悟無生」,就是為了悟證無量光壽的體相,而後完成上求下化的最高理想而成佛。無量壽就是常,常則樂,樂則自在,終得解脫、清凈。所以證得無量壽、無量光,是我們學佛的唯一目標。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讓自己的心證得無量光壽的佛果,不但自己與阿彌陀佛一樣同等成佛,而且度盡一切眾生,人人達到無量光壽的佛境佛果。《無量壽經》在《往生論注》中曇鸞大師引用的是魏·康僧鎧本。本書也引自康本,請讀者注意。(二)、優婆提舍:梵語優婆提舍譯為論議,是佛弟子解釋經義的著作,是十二分教之一。優婆提舍有問答、抉擇、分析、討論的意思。論議有二類,一是宗經論,依一種或多種經義為宗要,本論即屬於宗經論。二是釋經論,是把某部經文,逐句解釋文義,相當於中國的註疏。本《往生論》分二部分,一是總說分:即五言偈頌,二是解義分,即後面長行文。本論的特點是論主根據凈土的三經,尤其是《無量壽經》,提出修行的綱要與方法,即是五念法門。論主明確告訴我們要如何念佛(禮拜、稱名、觀察),如何迴向。使凈土行人真真能依教奉行,保證萬修萬人去。本論與凈土三經、五經一樣,是苦海的慈航,救世的寶船。為什麼不少念佛人沒有當生成就,往生凈土,就是因為沒有老實念佛,沒有依教奉行,沒有按本論提出的五念法門,老實修行。因此一切凈宗蓮友,都要學習《往生論》及《往生論注》,弘揚凈土也應依此論教法為依據。(三)、願生偈願就是意願、志願、發願也是發心,發誓,矢志不移,堅定不退。願就是「至心信樂」,是在信的基礎上發出的意願,不信不可能發願。願有恭敬、無間斷、長遠,無餘等心理因素。生指舍此報身,生彼極樂凈土。偈是古印度的一種文體,相當於中國古詩,有四字、五字乃至八字不等,每四句為一偈,又稱為一頌。本《願生偈》共有二十四偈。初二偈為論主表白自己歸敬三寶及造論的本意,其次的二十一偈,是總說極樂世界依正功德莊嚴的事相。最後一偈是迴向發願往生極樂國。後有長行解釋偈頌的文義。全文都是說明如何念佛觀想彌陀極樂的依正莊嚴,使之歷歷如在目前,最後成就念佛的一心三昧,親見彌陀凈土,則可使凈宗行人信心堅定,志願度盡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得不退轉,一生圓滿成佛。二、辨體佛所說的三藏教典,皆以實相為體。世間一切諸法皆由法性生起,佛所知所見的法性,即是諸法實相。各部經論的實相名稱,也不一樣,是佛隨緣立名的。比如《華嚴經》以一真法界為實相,《法華經》以一心二門為實相,凈土三經則以無量光壽為實相,也就是以阿彌陀佛的名號為三經一論的正體。曇鸞大師在本論注中明確提出,《往生論》是「釋尊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即以此佛名號為經體」。但是也是與其他論議經的本體是一致的。本論的實相正體是一佛(阿彌陀佛)二名(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也就是一心二門。心真如門,離一切相,離故無相就是法身理體,常樂我凈,就是無量壽佛。心生滅門,即一切法,即是無不相,就是報化身佛,光明遍照十方,就是無量光佛。本論說:「此觀察佛土、佛、菩薩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凈句。清凈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一法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一法句,就是清凈句,就是真實智慧,就是遍一切處的佛的法身理體。三、明宗知道了本論的正體、就應明了本論的綱宗旨趣。本論長行說:「此願偈明何義,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願生彼國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由此可知本論的宗旨就是依易行道以清凈三業,修五念法門,成就往生凈土。五念門是一禮拜門(身業),二讚歎門(口業),三作願門,四觀察門(此二門是意業),五迴向門。凈土行者修五念門所積功德,迴向一切眾生,拔一切苦,攝取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四、明力用本論以凈土諸經,依大乘佛法,總持修行五念法門,其成就是現生得見彌陀及極樂凈土。願與一切眾生,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往生即不退轉,究竟成佛,這就是本論的大力用。本論偈頌說:「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又說:「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此論注中所說,菩薩得無退轉有難行道和易行道。此論是易行之極致,不退的風航,成佛的捷徑。五、判教相以天台宗四教法說,本論是別教大乘兼圓。因藏教不要求發菩提心,不說十方凈土。通教通小通大,本論是純屬大乘法要,必須發大菩提心。五念門中四門成就是自利,一門成就是利他。所觀的佛身佛土依正莊嚴。神通、智慧、六度、四攝、四無量等。一一都是無量、無盡、無疑、與華嚴類似,所以是兼有圓教,華嚴經最後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與本論同一意趣。本論按天台化儀四教說,屬於顯要說,決定說,漸中兼頓,究竟圓頓。本論注中說:「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佛力往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跋致。」可知修五念法門是漸,而乘佛願力加持,即入大乘正定,致不退轉,就是兼有頓教利益。龍樹菩薩說:「菩薩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本論屬於易行道。總之,本論是人法為題,光壽實相為體,五念法門為宗,往生極樂為用,圓頓易行為教相。六、論主、譯註者簡介(一)、論主:婆藪槃頭舊譯為天親,現譯為世親,是佛滅度後九百年左右(距今一千六百多年)的一位聖人,稱為世親菩薩,出生在印度的西北方。兄長名無著,弟弟叫師子覺,均出家為比丘,都很有成就。世親著有小乘論著五百部,如《俱舍論》等。無著希望他回小向大,託病召回來相見,為他說大乘教義。世親覺悟,表示要割舌悔過。無著勸他弘揚大乘,將功贖罪。世親即跟隨無著學大乘佛法,並著大乘論五百部,通贊宏揚大乘經典,當時即稱讚他是「千部論師」。《往生論》是他弘揚凈土法門的論著,對大乘凈土法門的修持,有極其契機契理的指導性的見解。他是證得大乘四加行位(暖、頂、忍、世第一)的聖者,所以人稱天親菩薩。(二)、譯者:菩提流支菩提流支是元魏時期北印度天竺(古印度)來中國的三藏大法師,所以稱為元魏天竺三藏法師。元魏是南北朝的拓跋魏,不是三國時期的曹魏。古代印度稱為天竺。三藏是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菩提譯為覺或道,流支譯為含求愛好的意思菩提流支有愛好覺道的意思。此法師不是唐朝武則天時期翻譯《大寶積經》的菩提流志。菩提流支來中土後翻譯了不少重要經論,比如《金剛經》、《法華論》《十地經論》等。尤其是《十地經論》,由菩提流支譯出後,風行一時,最後形成中國的地論宗,以後發展成為華嚴宗,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佛教的發展。他譯出《往生論》成為凈宗根本經典,對於中國凈土宗的建立和弘傳都有極大功德。(三)、注者:曇鸞大師曇鸞大師(476—542年)山西雁門人,十四歲出家,精研佛學,很有造詣。梁武帝稱他「北方鸞法師」為「肉身菩薩」。他在洛陽與菩提流支相遇,菩提流支贈送他《觀經》和《往生論》,從此曇鸞大師專修凈業,自行化他,著作有《往生論注》(二卷)、《略論安樂凈土義》(一卷)、《贊阿彌陀佛偈》等。曇鸞大師將《往生論》詳細注釋,把彌陀誓願,世親本懷,和盤托出,既契機契理,又文暢義豐,實在是可以開人正智,起人正信,示人正行,助人往生的指南。曇鸞大師發展了從印度傳來的彌陀凈土信仰,創立了中國凈土宗的理論基礎。因此太虛大師稱曇鸞大師是中國凈土宗理論的奠基人。(請參見本人拙作:《中國凈土宗理論的奠基人——曇鸞大師》)。曇鸞大師晚年移往山西汾陽縣石壁谷玄中寺。一天晚上在定中見一梵僧來對他說:「我是龍樹,久居極樂凈土,與你同志,所以來相見。」並說偈:「已落葉不可更附枝,未來粟不可倉中求,白駒過隙不可暫駐。已去者不可返,未來者不不追,在今何在?白駒難可回。」說完就不見了。曇公自己知道時至,就叫子弟前來教誡道:「勞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苦,不可不懼。九品凈業,不可不修。」即令弟子高唱阿彌陀佛,向西禮拜而終。寺中大眾都見幡華寶幢,自西而來,天樂滿空,久久回蕩。曇鸞大師不僅註解本論,奠定了中國凈土宗的基礎理論,利益眾生,而且身心歸命彌陀極樂,力修五念法門,成就凈業,得生凈土,確實是凈宗行人的楷模。我們一定要學習曇鸞大師的教導,同發無上菩提心,依此修學五念門,專修易行菩薩道,同成佛道度眾生。第二 序分一、歸敬序〖注〗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鞞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譯}龍樹菩薩著的《十住毗婆沙》上說:菩薩要求取永不退轉的地位,有兩條道路:一是難行道,二是易行道。[解]1、佛教的經論,一般分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部分。序分如頭部,正宗分如身體,流通分如腳。本書也按此例講解。現在起講序分。序分又分為歸敬序和發起序。2、先講論文前,曇鸞大師根據龍樹菩薩的判教將大乘教法分為難行道和易行道,明確將凈土教判為易行道,其他教法判為難行道。3、龍樹:生於釋迦佛滅度後七百年左右(約公元二、三世紀)的南印度。出家後,九十天內即能背誦佛教大部分三藏經典,完全懂得佛教甚深義理。後來龍王邀請他進入龍宮,打開七寶書函,他又專心讀誦大乘妙法,九十日後,深入無生法忍。龍王送他出海後,便在南印度大弘佛法,廣宣大乘。後來龍樹菩薩入閑室,蟬蛻而滅度。去世後,印度各地為他建廟,敬奉如佛。因為他因龍王而成道業,他母親是在樹下生下他的,因此人稱龍樹。他是禪宗第十三祖。住世壽命二百餘年。4、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譯為覺有情,發大道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都稱為菩薩。菩薩有五十二個皆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和妙覺。十住、十行、十迴向及四加行位稱為三賢菩薩,十地是聖位菩薩。龍樹是聖位菩薩。5、十住毗婆沙:毗婆沙譯為廣說、廣解。十住在天台宗與別教十地相當。《十住毗婆沙》是龍樹菩薩著的一部論,又稱為十住論,由姚秦鳩摩羅什大師譯為中文,全論共十五卷三十五品,第八品為阿鞞跋致相品,第九品為易行品。〖注〗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鞞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譯}難行道就是在五濁惡世,在佛不應世時,要求得不退轉是難的。其難處很多,簡單說有五種:現在略述如下:一是外道表面上行善法,但實質上是擾亂歪曲菩薩法;二是聲聞自利不利他,障疑大慈悲;三是無賴惡人,破壞他人行善積德;四是顛倒善果,能夠破壞梵行;五是修行只有自力,沒有他力護特。如上所述的這些事,觸目皆是。比如在陸路上行走,步行是很苦的。[解]1、難行道:指難行的菩薩道。菩薩從初發心,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等位次,須經一大阿僧祗劫,然後登地。從初地到七地又要經歷一大阿僧祗劫。從八地至十地再經一大阿僧祗劫。所謂三祗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始得成佛。在未成佛前難免有進有退,一直到登地後才能保證真正的不退轉。這是一條很艱難的、很長的菩薩道,是豎出三界的難行道。2、五濁之世:就是阿彌陀經中的「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五種。即時代惡劣,思想見解惡劣,煩惱極多,生命短促。3、無佛時:出生在沒有佛應世的時期,所以修行很難,要證得不退轉證果成佛更困難。在佛未出世前及滅度後,都是無佛時期。釋迦年尼佛出生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多年的古印度,八十歲滅度,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才有彌勒菩薩示生在我們這個世界成佛。4、阿鞞跋致:也譯為阿惟跋致,意為不退轉。不退轉有四種:(1)位不退:不退為六道凡夫,相當於別教七住,圓教七信,見思惑業斷盡,了脫分段生死,超出了三界,出離了六道輪迴。(2)行不退:不退失菩薩行。從別教八住至十迴向,破無明證法身,不退為小乘二聖。(3)念不退:從別教初地至八地,念念流入一切智海,稱為念不退。(4)究竟不退:從八地至十地,三祗行滿,名為等覺菩薩,得常樂我凈四真德,名究竟不退。5、外道相善,亂菩薩法:心外求法名外道,佛教以外的各種宗教也稱為外道。相指表相,外道表面上宣揚善法,勸人行善,一般人認為他們是菩薩。實際上菩薩是有大悲大智、無我無執、舍己利人的心行,是與一般世善相距很遠的。菩薩欣羨佛果的種種功德,因而上求佛道,發願成佛;要發起欲求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愿,要有普度眾生,皆令離苦得樂,同得成佛的精神,要在無限時空中去實行救世救人的事業,才是真正的菩薩。佛教內部的四眾中流傳的不合佛法的言行,也是亂菩薩法的。6、聲聞自利,障大慈悲:聲聞是親自聞聽佛的言教而求小乘四果的弟子,他們只求自己了脫生死,而沒有度化眾生的心,故稱為聲聞自利。菩薩必須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依大悲心為體的。若無慈悲心,則不能發菩提心,就不能叫菩薩。聲聞沒有慈悲心,所以說是障大慈悲。7、無賴惡人,破他勝法:不務正業,放逸懶惰的人,沒有善心,必然作惡,這類無賴惡人,在世間和佛門內部都有。他們違法亂紀,不守公德,破齋犯戒,妒忌賢善,甚至誣諂迫害他人,毀人名節,喪人性命,都是破他勝法。8、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一般世間善人,只能作些有漏善業,唯求人天福樂。這些人今世行善,下世富貴享樂,第三世難免墮入三塗受苦,這就叫「三世冤」。由行善得富貴,由富貴造惡業,再由惡業受惡極,叫「顛倒善果」。菩薩自利利他,如果不能破我執,三輪體空,而貪求世間福樂,最高只能作轉輪聖王,或皇帝國師,而不能出三界成三乘聖人,這叫「能破梵行」。梵行是三乘聖者所行的聖道。狹義講,斷五欲得世間禪是,能生梵天,也叫梵行。比如,唐朝永禪師轉世為房大尉,宋朝一誦法華經的尼師,轉世墮為宮妓,雁盪僧轉世為秦檜奸臣。青草堂的後身為曾魯公,喆禪師的後身為大貴人等等,都是修行未得成就,壞了本來志願,壞了梵行。9、唯是自力,無他力持:指難行道的菩薩從初發心直至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全靠自己起聞思修三慧,雖能受諸佛法身及三寶加持,但沒有明顯的佛力的攝受護持,故叫唯是自力,無他力持。沒有佛力的攝受護持,菩薩就會或進或退,亡失菩提心,就很難成就。〖注〗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譯}易行道就是以信佛為因緣,願意往生極樂凈土,憑籍不可思議的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便可以往生彌陀的極樂世界清凈國土。由於佛力的住持,即可證得正定之聚。正定就是永不退轉。比如走水路。乘船而行,就很快樂。[解]1、易行道:就是菩薩修行證果的容易快速成就道路。2、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與難行道反過來的是易行道。易行道就是簡易直接的很快即可證得永不退轉的聖果。凈土念佛法門,就是易行道。所謂易行就是只要求老實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隨緣行善積德、弘法利生即可依仗阿彌陀佛本願的不可思議的佛力,臨終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花開見佛即悟無生法忍,永不退轉,必定一生成佛。往生極樂凈土的前題是「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就是深信切願,念佛正行自在其中,具足信願行三資糧必定蒙佛接引,往生極樂。蕅益大師說:「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願行不足以證所信而滿所願。」又說:「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念佛之深淺」。信佛,就是深信釋迦世尊所說凈土聖言是真實不虛的,十方諸佛稱讚凈土是誠實無欺的,彌陀本願是願願具足成就的。相信彌陀攝受接引眾生往生極樂凈土是一個不舍的。還相信自己是佛心中心眾生,彌陀的法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凈土是萬修萬人去的特別法門,往生極樂的眾生是很多很多,並不是有的人說的,念佛的人多而往生的人少。念佛而未往生的人,一是對佛不真信,對凈土並未生起真正的信心,二是願心不切,留戀娑婆,三是念佛不老實,三心二意,三天打漁兩天晒網。總之,只要信願行具足,決定往生無疑。3、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跋致:《無量壽經》說:「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第十一願又說:「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說明憑籍彌陀本願力(他力)就可以往生極樂凈土的凈土法門,是容易證得永不退轉,一生圓成佛道的。永不退轉,就是正定聚,不會落入不相大乘的邪定與大小乘不確定的不定聚。因此,彌陀四十八願的不可思議的本願力,是苦海中的慈航,令眾生斷煩惱,離三界,出輪迴,了生死,究竟離苦得樂的大渡船。眾生只要相信,願上船就行。一旦登上彌陀本願大船,必定往生彌陀清凈莊嚴的極樂世界。這如像乘船航行是不費力氣很快樂的,很快就能到目的地。4、念佛法門是自他二力並重的法門,備辦三資糧,具足信願行,主要是自力,臨終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是他力即佛力,自他二力相融,感應道交的關鍵是信願。一信之後永不再疑,厭離婆婆,欣求極樂,切願往生而不願其他。在信願基礎上,老實念佛,清凈身口意三業,即身業常禮拜彌陀,口業常稱念彌陀名號,意業常觀想極樂依正莊嚴,隨緣行善積德,弘法利生,至心迴向,則必得了生脫死,得不退轉,廣度眾生,究竟成佛。5、世親菩薩造《往生論》以願生偈為名,特彆強調「願」。曇鸞大師注此論以易行道和難行道分判凈土教。這就很明確地告訴我們,要往生極樂凈土,有願則易,無願則難。本論就是教我們如何發啟深切的願心的。我們凈宗蓮友,時時刻刻必須真切發願:今生一定要往生,一定要上品往生,有佛力可乘,決定往心,必得往生。〖注〗此無量壽經優婆提舍,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無量壽,是安樂凈土如來別號,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衛國,於大眾中,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後聖者婆藪槃頭菩薩,服膺如來大悲之教,傍經作願生偈,復造長行重釋。{譯}本論《無量壽經優婆提舍》,向上即一超直入佛果境地,如永不退轉的順水急駛的順風大船。無量壽佛是安樂凈土如來的別號。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衛國,在大眾中,宣說無量壽佛的莊嚴功德的《無量壽經》就是以佛的名號作為此經的本體的。後聖者世親菩薩,信受奉行如來大悲大智的聖教,依據本經作願生偈,並撰寫長行再作解釋。[解]1、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蓋是文言發語詞。衍即衍生,延伸。上衍就是向上推延。極致就是頂點,終極的意思。風航就是順風中航行的船。2、無量壽是安樂凈土如來別號:無量壽指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安樂凈土就是極樂世界。如來,佛之去來,實無去來,是佛的十種別號之一,如如不動,不去不來,如過去諸佛的去來。十號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調御丈夫、佛世尊。3、服膺如來大悲之教:膺讀因,服膺就是信受奉行。如來,這包括釋迦牟尼佛,也可以總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佛所宣說的言教,皆出自大慈悲心,哀憫眾生沉溺生死,欲令一切聞法眾生都能離苦得樂,了脫生死,人人成佛。所以佛所說的三藏十二分教,都可稱為大悲之教。4、傍經作願生偈:傍是依靠、依據、根據的意思,傍經是以一切大乘經典為依據,這裡指世親菩薩主要依據凈土經典造作《願生偈》,說明發願往生極樂凈土的事理因果,此偈共二十四首,五言四句為一首。5、復造長行重釋:造是著述的意思,復是再、又的意思,世親菩薩寫了二十四首偈語後,又用長行這種體裁來詳細解釋偈頌含意。〖注〗梵言優婆提舍,此間無正名相譯。若舉一隅,可名為論。所以無正名譯者,以此間本無佛故,如此間書,就孔子而稱經,餘人製作皆名為子。國史國紀之徒,各別體例。然佛所說十二部經中,有論議經,名優婆提舍,若復佛諸弟子解佛經教,與佛義相應者,佛亦許名優婆提舍。經入佛法相故。此間雲論,直是論議而已,豈得正譯彼名耶?又如女人,於子稱母,於兄雲妹,如是等事,皆隨義各別。若但以女名,泛談母妹,乃不失女之大體,豈含尊卑之義乎!此所云論,亦復如是。是以行存梵音,曰優婆提舍。{譯}梵文優婆提舍,在漢文中沒有洽當的名詞相互翻譯。從某種角度而言,可譯為論。之所以無洽當的名詞可翻譯,是由於在中國本來沒有佛應世的緣故。比如,漢文的書,就孔子而言,稱為「經」;其他人寫作的都稱為「子」。國史國紀的作品,各有各的體裁規矩。佛所說的十二部經中,有一類叫論議經,稱為優婆提舍。如果有佛的弟子解釋佛的經教,與佛的意思相應的,佛也許可稱為優婆提舍。因為與佛所說的法一致的緣故。在中國說到「論」,就是議論而已,怎麼能正確地譯出古印度梵語名相呢?又比如,女人一詞,兒子稱為母親,兄長稱為妹妹,這些都隨其意義而有分別的。如果都稱女人,而不分母妹,仍然不失女人的大體,但沒有表達出尊卑長幼的意思。此處所說的論,也是如此。所以仍然保留梵文的音,叫優婆提舍。[解]1、中國古書,比如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類。孔子的言教由弟子記錄的論語等書稱為「經」。孔子的弟子、門人如孟子等的著作稱為「子」。歷代的國史國紀,如《史記》、《資治通鍳》等書通稱為「史」,其餘的書,一律稱為集。這四類書都是依不同的體裁例別,編輯分類的,不致混亂。2、十二部經:指佛所說經分為十二大類,其中有一類叫論議經,名優婆提舍。這十二類是:(1)修多羅(經)(2)應頌(3)諷頌,(4)因緣,(5)本事,(6)本生,(7)阿毗達磨(未曾有),(8)譬喻,(9)優婆提舍(論議),(10)自說,(11)方廣,(12)授記。〖注〗此論始終凡有二重,一是總說分,二是解義分。總說分者,前五言偈儘是。解義分者,論曰已下,長行儘是。所以為二重者,有二義:偈以頌經,為總攝故,論以釋偈,為解義故。{譯}本論自始至終分為兩部分,一是總說部分,二是解義部分。前面的五言偈語都是總說部分,論曰以後的長行都屬於解義部分。之所以分為兩部分有兩層意思:偈語讚頌《無量壽經》為總攝,論議解釋偈語是解義。〖注〗無量壽者,言無量壽如來,壽命長遠不可思量也。經者,常也。言安樂國土,佛及菩薩清凈莊嚴功德,國土清凈莊嚴功德,能與眾生作大饒益,可常行於世,故名曰經。優婆提舍,是佛論議經名。{譯}無量壽指阿彌陀佛,壽命長遠,不可思量。經是長久不變的意思。講述極樂世界,佛及菩薩清凈莊嚴功德,國土清凈莊嚴功德,能夠給予眾生最大的利益,可以長久流傳於世間,所以名為經。優婆提舍是佛論議經的名稱。〖注〗願,是欲樂義。生者,天親菩薩願生彼安樂凈土,如來凈華中生,故曰願生。偈,是句數義,以五言句,略頌佛經,故名為偈。{譯}願是志願樂意的意思。生是世親菩薩願意往生在阿彌陀佛的極樂凈土,在佛的清凈蓮花中化生。偈是句數,以四句為一偈,此偈以五言為一句。略頌《無量壽經》,故稱為偈。〖注〗譯婆藪雲天,譯槃頭言親,此人字天親,事在付法藏經。菩薩者,若具存梵音,應言菩提薩埵。菩提者是佛道名。薩埵或雲眾生,或雲勇健。求佛道眾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薩埵。今但言菩薩,譯者略耳。造,亦作也。庶因人重法,故云某造。是故言《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婆藪槃頭菩薩造,解論名目竟。{譯}婆藪譯為天,磐頭譯為親,此人名字叫天親(或世親),他的事迹在《付法藏經》中有記載。菩薩,梵語音譯全稱應為菩提薩埵,菩提為佛道,薩埵為眾生,或稱為勇健,求佛道的眾生,有勇猛雄健的志向,所以叫菩提薩埵。現只稱為菩薩是譯者的略稱。造就是著作。讓人們因尊敬而重法,因而叫某人造。所以題目叫《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天親菩薩造。解釋論的名稱結束。〖注〗偈中分為五念門,如下長行所釋。第一行四句偈,舍有三念門。上三句是禮拜讚歎門,下一句是作願門。第二行論主自述,我依佛經造論,與佛教相應,所服有宗。何故云此,為成優婆提舍名故;亦是成上三門,起下二門,所以次之說。從第三行盡二十三行,是觀察門,來後一行,是迴向門。分偈章門竟。{譯}此偈分為五念門,如後面長行所解釋的,第一行的四句偈中含有三念門。上三句是禮拜門和讚歎門,下一句是作願門。第二行是論主的自述。我依據佛經所造的論,與佛的教法是相應的,說明是宗於佛經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取優婆提舍之名,也是承前三門,啟後二門,所以依次而說。從第三行直到二十三行,是觀察門,末後一行,是迴向門。將偈語分別章節及法門結束。[解]1、曇鸞大師將本論的二十四個偈頌(一個偈頌為一行共四句),歸納分為五念門: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2、與佛教相應:本論所述的種種真實功德,都是與佛的《無量壽經》及其他大乘經典中的教法相契合的。3、所服有宗:本論不只是宗於一經或依一章一段的經文來作論的,而是信受奉行佛所說的一切大乘經典的。
【論】 願生偈[解]這裡論主先立偈頌的總名,是論主自己發誓勉勵督促自己,作為自己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憑證,也是自己修持最終成就往生凈土的原動力。論主切願往生,說到做到,有堅定的信心,自己必定往生,也希望一切眾生同登極樂國。【論】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凝光如來,願生極樂國。{譯}釋迦如來世尊我以至誠一心盡我形壽生命皈依十方諸佛〖注〗「世尊」者,諸佛通號。論智,則義無不達。語斷,則習氣無餘。智斷具足,能利世間,為世尊重,故曰世尊。此言意歸譯迦如來。何以得知?下句言,我依修多羅,天親菩薩在釋迦如來像法之中,順釋迦如來經教,所以願生,願生有宗,故知此言歸於釋迦。若謂此意遍告諸佛,亦復無嫌。夫菩薩歸佛,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後。動靜非已,出沒必由,知恩報德,理宜先啟。又所願不輕,若如來不加威神,將何以達?乞加神力,所以仰告。{譯}世尊是諸佛都有的名號。從智慧上講,一切義理沒有不通達了知的,斷見思惑,連習氣的種子也沒有了。智慧及見思惑業習氣種子斷盡,兩者具足,故能利益世間,為世間所尊重,故稱為世尊。稱世尊就是歸依釋迦牟尼佛。怎麼知道呢?下句「我依修多羅」,就是世親菩薩在釋迦如來像法時期,依教奉行釋迦如業的聖教,所以發願往生極樂。願意往生是有依據的,所以說此言是歸依於釋迦牟尼佛,如果說這句也是遍告諸佛,也是可以的。因為菩薩歸依佛,有如孝子歸順父母,忠臣歸順帝王。一舉一動不是自己自作主張,出入做事,必有緣由,知恩報德,理應先作稟報。此願不是輕願小願,如果不是如來威神加佑,如何能夠滿願?乞求佛的神力護持,所以仰告世尊。[解]1、世尊:含有尊貴、吉祥、熾盛、為世尊重,是佛的通號之一。佛智具足,入心真如門,能了知諸法的總相(即性空,諸法空相),入心生滅門,有如量智,能了知諸法的別相(緣起,性空緣起),所以「無義不達」。說到斷惑,則斷盡了見思惑、塵沙惑和無明惑,即煩惱斷盡,連習氣種子,也徹底沒有了,叫「習氣無餘」。佛自覺,則惑盡智圓。覺他,則度生無量,覺行圓滿,利益一切世間,為世間所尊重,所以名為世尊。2、我一心歸命:論主首先致敬歸命釋迦佛,歸命即梵語的「南無」、一心是一心一意,專心致志,論主說:我一心一意歸依佛,依佛為師。既是歸依釋迦佛,也是歸依三世十方一切諸佛。〖注〗我一心者,天親菩薩自督之詞。言念無凝光如來,願生安樂,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問曰:佛法中無我,此中何以稱我?答曰:言我有三根本。一是邪見語,二是自大語,三是流布語,今言我者,天親菩薩自指之言,用流布語,非邪見自大也。{譯}「我一心」是世親菩薩自我督促之詞。稱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心心連續想念,沒有其他念想間斷夾雜。問:佛法中講「無我」,這裡為何稱我呢?答:說到「我」有三種根本性的不同,一是邪見語,二是自大語,三是流布語。這裡所說的「我」,是世親菩薩對自己的指稱,使用的是流布語,並不是邪見語或者自大語。[解]1、怎麼才叫做「一心」呢?那就是口專稱阿彌陀佛,心專想(繫念)阿彌陀佛,並切願往生極樂凈土。這種念頭要連續不斷,叫無後心,沒有其他想念夾雜,叫無間心。並不是說二十四小時不斷稱念阿彌陀佛,其他事都不能想,不能幹。而是,稱念阿彌陀佛的歸敬心永遠不變,切願往生的心永遠不變。如果中途不想再學凈土法門了,想去學禪、學密、學教,那就是間斷了,有後心了。如果不是切願往生極樂,想永留世間,留戀娑婆或者希望往生彌勒凈土等都叫有夾雜間斷。只要專弘專修凈土,矢志不移,努力備辦信願行往生三資糧,平時隨緣行善積德,隨緣弘法利生,研學經教乃至了解世間其他知識,都不是間斷夾雜。2、佛法中無我:我,是能恆常不變可以自己作主的意思,我人是四大假合體,是無常的,也不能自己作主,所以說佛法中「無我」。一般說我,有三類:一種是邪見語,執著實在的我,不是正確的知見;二種是外道,比如有的稱我是真宰,有的稱我是上帝,都是自大語,三種是佛菩薩稱我,是依世俗常例,為使本意能流傳散布,假說為我,所以既不是邪見,也不是自大語。〖注〗「歸命盡十方無凝光如來」者,歸命,即是禮拜門。盡十方無凝光如來,即是讚歎門。何以知「歸命」是禮拜?龍樹菩薩造《阿彌陀如來贊中》,或言稽首禮,或言我歸命,或言歸命禮。此論長行中,亦言修五念門,五念門中,禮拜是一。天親菩薩既願往生,豈容不禮。故知歸命即是禮拜。然禮拜但是恭敬,不必歸命,歸命必是禮拜。若以此推,歸命為重。偈申已心,宜言歸命,論解偈義,凡談禮拜,彼此相成,於義彌顯。何以知「盡十方無凝光如來」是讚歎門?下長行中言:「云何讚歎門,謂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依舍衛國所說《無量壽經》(即小本《阿彌陀經》),佛解阿彌陀如來名號:「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又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故名阿彌陀。」{譯}「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中歸命就是禮拜門。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就是讚歎門。如何知道「歸命」是禮拜呢?龍樹菩薩造的《阿彌陀如來贊》中,有時說稽首禮,有時說我歸命,有時說禮拜。此論的長行部分中,也說到五念門,五念門中,禮拜是第一門,世親菩薩既願往生,豈有不禮拜的嗎?然而禮拜主要是皈敬,不必歸命,歸命必定要禮拜。如果以此推定,歸命比禮拜更重。此偈語申述自己的心意,適宜用歸命。論解釋偈語的意義,就談禮拜。彼此相成,使義理更明顯。如何知道「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讚歎門呢?下面長行中說:「云何讚歎門,謂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依據佛陀在舍衛國所說的《佛說阿彌陀經》中,解釋阿彌陀佛如來名號時說:「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又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故名阿彌陀」。[解]1、歸命有禮拜的意思,所以歸命為禮拜門。「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阿彌陀佛,是論主歸命禮拜之處。2、龍樹菩薩所作的《十住毗婆沙論》中有贊阿彌陀佛的偈語:「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應時為現身,是故我歸命。…是故我稽首。…我今歸命禮…是故禮佛足。3、如來:梵文叫多陀阿伽陀。如,就是真如實相,有相同、平等、不變、不更、不可分別的意思。即心真如門,來,就是緣起度眾生,有來去,行動,差別等意思,即心生滅門。證得一心二門,則成無上正等正覺,不違本願,來度眾生,故名如來。《大智度論》說:「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來度眾生,故名如來。」〖注〗問曰:若言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者,此間眾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豈非有礙耶?答曰:礙屬眾生,非光礙也,譬如日光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見,非日光不周也,亦如密雲洪zh霔,而頑石不潤,非雨不洽也。若言一佛主領三千大世界,是聲聞論中說。若言諸佛遍領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是大乘論中說。天親菩薩今言,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依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讚歎,故知此句是讚歎門。{譯}問:如果說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此間娑婆世界眾生,為什麼受不到光照呢?既然光不照此間眾生,那不是有障礙嗎?答:有障礙屬於眾生,不是光有所障礙。比如日光照遍四天下,然而瞎子看不到,並不是日光不照他。又有如密雲下的大雨,而頑石不受滲透,並不是雨不淋它。如果說一佛主領三千大千世界,是聲聞理論中所說。如果說諸佛遍領十方無量無邊世界,這是大乘理論中所說。世親菩薩現在說「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就是依據此如來的名號,對阿彌陀佛的光明智慧的讚歎,由此可知這句偈語是讚歎門。〖注〗 「願生安樂國」者,此一句是作願門。天親菩薩歸命之意也。其安樂義,具在下觀察門中。{譯} 「願生安樂國」,這—句是作願門。是世親菩薩歸命的本意。安樂的意義,都在下面觀察門中詳述。[解]安樂國又叫安樂世界,安樂又可譯為安樂、安養、清泰、極樂。安樂國就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注〗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親菩薩言願生耶?答曰:說眾生無生,如虛空;有二種:一者,如凡夫所謂實眾生,如凡夫所見實生死。此所見事,畢竟無所有,如龜毛,如虛空。二者,謂諸生因緣生故,即是不生,無所有,如虛空。天親菩薩所願生者,是因緣生義。因緣義故,假名生,非如凡夫謂有實眾生,實生死也。問曰:依何義說往生?答曰:依此間假名人中,修五念門,前念與後念作因,穢土假名人,凈土假名人,不得決定一,不得決定異,前心後心,亦復如是。何以故?若一則無因果。若異則非相續。是義觀一異門論中委曲釋,第一行三念門竟。{譯}問:大乘經論中,處處都說,眾生說到底畢竟無生,有如虛空。為什麼世親菩薩說「願生」呢?答:說眾生無生如虛空,有二種含義:一是凡夫認為有實在的眾生,比如凡夫所見到的有實在的生死。然而實際上並無此事,有如龜毛,有如虛空。二是諸法都是因緣所生,不是自己生,所以沒有生,如虛空。世親菩薩所「願生」的是因緣所生。因為是因緣所生,故假名為生,並非凡夫所說的實有眾生,實有生死。問:根據什麼說往生呢?答:依據此間假名的人們中,修五念門,前念為後念的因。穢土的假名人,凈土的假名人,不能肯定是一致的,也不能肯定不是一樣的。前一心念與後一心念,也是這樣的。為什麼呢?如果是同一的,則無因果,如果是不一樣的,則不能相續,根據這種意思在《觀一異門論》中有詳細解釋。第一行的三念門講完了。〖注〗 次成優婆提舍名,又成上啟下偈。{譯}下面一行說明形成論的名稱,又為承上啟下的偈語。二、發起序【論】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譯} 我今謹遵依照,佛陀金口經教宇宙人生真相,無量功德智慧。我說往生大願,偈語宣講總持,密合佛陀教誡,句句字字相應。[解]這一首偈語,是本論序分中的發啟序。〖注〗此一行,云何成優婆提舍名?云何成上三門,起下二門?偈言:我以修多羅,與佛教相應。修多羅,是佛經名,我論佛經義,與經相應,以入佛法相故,得名優婆提舍,名成竟。{譯}這一行,為什麼是成就論的名字呢?為什麼說成就上面的三門,引起下面的二門呢?因為偈語說:「我以修多羅……與佛教相應」。修多羅是佛經的名字,我的論文,與佛經相應,能深入解說佛法的真實功德的種種相狀,所以也可以稱為優婆提舍,名字成就講完了。〖注〗成上三門,起下二門,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何所依者,依修多羅。何故依者,以如來真實功德相故。云何依者,修五念門相應故。成上啟下竟。{譯}成就上三門,引起下二門,依據是什麼?為什麼要依據它呢?依據哪些呢?依據是什麼?佛經。為什麼要依據佛經呢?因為要依據如來即佛經的各種真實功德相狀。依據哪些呢?修五念門與佛教相應。成上啟下就講完了。[解]論主作此論,能依的是五念行門,所依的是大乘契經,能所契合所作的本論,是如來真實功德相,不是論主個人的妄想臆見。所以能成就前面的禮拜、讚歎、發願三念門,能發啟後面的觀察、迴向二念門。〖注〗修多羅者,十二部經中直說者,名修多羅,謂四阿含三藏等。三藏外大乘諸經,亦名修多羅。此中言依修多羅者,是三藏外大乘修多羅,非阿含等經也。{譯}修多羅是十二部經中的直說部分,名稱為修多羅,主要指小乘四阿含三藏等。小乘三藏以外的大乘諸經,也名叫修多羅。此論中所說的修多羅,是小乘三藏外的大乘修多羅,不是阿含等佛經。[解]1、修多羅:廣義講修多羅只對律而說,不是把經律論三藏都包括在其中的。狹義講是指十二分教中的長行散說部分。本論所說:「我依修多羅」,應該是指廣義說的修多羅。2、十二部經:《大智度論》列出的十二部經為:(1)修多羅:即契經,簡稱經,是直說,狹義講是長行經文。契經:是上契佛理,下契眾生根機的真理。(2)祗夜:即應頌,重頌,在前面長行經文之後,作重再宣說其義理,一般以四至八個字為一句,四句為一首,即偈頌。(3)伽陀:即諷頌,又叫孤起頌。不依長行經文,直接作偈頌文句,如《法句經》等。(4)尼陀那:即因緣。說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的因緣,如諸經的序分。(5)伊帝目多:即本事。佛說佛弟子過去世因緣的事,如《法華經》中藥王菩薩本事品。(6)闍多伽:即本生:佛說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7)阿浮達摩:亦名阿毗達摩,即未曾有。說佛現種種神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8)阿波陀伽:即譬喻,經中說的比喻。(9)優婆提舍:即議論。以法理問答的經文。(10)優陀那:即自說。無問自說的經文,如《阿彌陀經》。(11)毗佛略:即方廣。說方正廣大真理的經文。(12)和伽羅:譯為授記。佛授弟子菩薩成佛之記的經文。〖注〗真實功德相者,有二種功德:一者從有漏心生,不順法性,所謂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二者從菩薩智慧清凈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凈相,是法不顛倒,不虛偽,名為真實功德。云何不顛倒?依法性,順二諦故。云何不虛偽,攝眾生入畢竟凈故。{譯}真實功德,有兩種功德:一是從有漏心生起,是不順應法性的。凡夫人天的種種善業,得人天果報,無論是因還是果,都是顛倒的,都是虛偽的,所以叫不實功德。二是從菩薩智慧清凈之業生起的莊嚴佛事,由於是依法性入清凈相的緣故,這種法是不顛倒的,不虛偽的,所以稱為真實功德。為什麼說不顛倒呢?因為是依法性生起的。順應真俗二諦的,為什麼說不虛偽呢?因為可以攝受眾生進入畢竟清凈的緣故。解]智慧清凈業:以般若智慧,不夾雜貪嗔痴等煩惱,沒有我執我見及斷常等法執,以大悲心為基礎的善業,就是自己成佛,一切眾生也共同成佛的一切佛事,就是無漏的功德,無漏功德可以保證菩薩修行達到不退轉的地位,以福智兩種莊嚴的功德,是不顛倒,不虛偽,不唐損的功德,所以是真實功德。依法性:法性即諸法本性,即中道法性。法性也就是佛與眾生同是一心之性。中道法性就是一心二門。心真如門是空,心生滅門是有。空不礙有,有不礙空,有而當體即空,雖空即有。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就是中道法性,就是心性,諸法實相,就是如此。如果能依此法性修種種福慧善法,所得的功德必然是真的,不顛倒的,因果相符的。順二諦:真諦就是心真如門,性空門。俗諦就是心生滅門,緣起門。一心的心性,具足二諦,性空緣起,圓融無礙。能順此心性修一切善法,就是順二諦。攝眾生入畢竟凈:菩薩所修功德由於依法順,順二諦,都能攝化一切眾生同證畢竟清諍的法性,心性。清凈的中道法性,是離一切煩惱妄想執著,所以是畢竟清凈,是不顛倒相。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的種種清凈莊嚴功德,是阿彌陀佛與諸菩薩的究竟,圓滿、無漏的、是與中道法性互相契合的,與真俗二諦圓融無礙的真實功德,所以佛菩薩可以接引眾生往生極樂,攝一切眾生入最極清凈的極樂國土,往生的眾生,也必然究竟清凈。〖注〗「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者,持,名不散不失。總,名以少攝多,偈,言五言句數。願,名欲樂往生,說,謂說諸偈論。總而言之,所說願生偈,總持佛經,與佛教相應。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譯}「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持就是保持不散。總是以少攝多,偈,指五言句數。願是志願欣樂往生,說是造此偈論。總而言之,所說的願生偈,是總持佛經,與佛的教誡相應的,相應有如盒子與其蓋子是相吻合的。[解]論主將大乘經中阿彌陀佛諸菩薩及極樂世界的真實功德相,總攝於二十一個偈語中。論主大慈大悲,所造論的目的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一切佛弟子只要依經依此論修行五念法門,都能橫超三界,得不退轉,眾生即能獲得了生脫死,一生圓滿成佛的大利益。千經萬論所說的彌陀極樂的種種清凈莊嚴,真實功德,都是修五念法門的不思議境。歸依禮拜佛是禮拜門,稱念佛名就是讚歎佛的不可思議的功德是讚歎門,在此深信的基礎上,切願往生不可思議功德成就的極樂國土就是發願門。觀察極樂世界十七種莊嚴真實功德,阿彌陀佛的八種莊嚴真實功德和極樂世界諸菩薩四種莊嚴真實功德,就是觀察門,把前四門所修的真實功德迴向極樂世界,迴向佛果菩提,迴向一切眾生,迴向極樂世界,就是迴向門。這五念門是成就大乘的境行果,成就往生成佛的大利益。應當知道如果沒有彌陀極樂的真實功德相,就不能成就五念門,不依五念門,就不能往生成佛。為什麼說往生極樂成就佛果,必須修五念門呢?一般愚婦,不懂經教,只知「至心信樂、老實念佛」,臨終都可以蒙佛接引,他們並不知道五念法門啊。實際上一切凈土行人念佛能得往生,是不能離此五念法門的。因為至誠稱名念佛的人,必然歸依禮拜佛,念佛就是讚歎佛,因為諸佛都是以功德來取名的。能得往生,必然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必定發願往生,無願決不能得生彼國。一般凈土行人既然能信願念佛,必然是遇到善知識開示凈土法門,或讀誦凈土經典,必然深信十方諸佛所稱讚的彌陀極樂的種種不可思議的莊嚴功德。只有如此,才會一心歸命彌陀極樂,志誠信願念佛求生極樂。這就成就了觀察門。迴向門就是成佛度眾生,就是發菩提心。佛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凈宗蓮友能專修凈土法門,就說明這是前生或多生前必定發過菩提心。凡已發菩提心的人,即使多劫也永不失去。「一歷識田,永為道種。」更何況不少凈宗行人,天天念佛修行後都在念迴向偈,都在發心度眾生。所以可以肯定地說,一切凈宗行人都必須精進專修五念法門,才能今生成就。
第三 正 宗 分1、依報莊嚴清凈(觀察器世間清凈功德)清凈功德【論】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譯}觀察極樂世界,清凈莊嚴境相。遠勝欲色無色,三界六道惡趣。〖注〗此以下,是第四觀察門。此門中分為二別;一者觀察器世間莊嚴成就,二者觀察眾生世間莊嚴成就。此句以下,至願生彼阿彌陀佛國,是觀器世間莊嚴成就。觀器世間中,象徵分為十七別,至文當目。此二句,即是第一事,名為觀察莊嚴清凈功德成就,此清凈是總相。{譯}至此以下,是第四觀察門。此門中又分兩類:一是觀察器世間莊嚴成就,二是觀察眾生世間莊嚴成就。此句以下,至願生彼阿彌陀佛國,是觀器世間莊嚴成就。觀器世間中,又分為十七種,下文即可看到。這兩句偈即說的第一件事,名為觀察莊嚴清凈功德成就,這裡的清凈是極樂凈土總的相狀。[解]1、句起進入正宗分。從第三首偈到第二十三首偈為正宗分。正宗分主要講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依報即器世間國土清凈,2、其中分為十七種莊嚴。正報即眾生世界清凈,3、又分為佛的八種功德和菩薩的四種功德。4、兩句偈頌是觀察器世間清凈功德中的第一件事,5、叫清凈功德,6、是極樂國土清凈的總相。都是彌陀及彼土眾生所修的無漏真實功德所成就的。「凈業為因,7、凈土為果」,8、故得圓滿「成就,9、如是功德莊嚴」。〖注〗佛本所以起此莊嚴清凈功德者,見三界是虛偽相,是輪轉相,是無窮相,如蚇蠖循環,如蠶繭自縛。哀哉眾生,締此三界,顛倒不凈。欲置眾生於不虛偽處,於不輪轉處,於不無窮處,得畢竟安樂大清凈處,是故起此清凈莊嚴功德也。{譯}佛之所以成就這些莊嚴清凈功德,是由於他看見三界是虛偽不實的,是六道輪轉的,是生死無窮盡的。有如屈伸蟲蚇蠖(音尺或)一伸一縮循環不止,又如蠶繭自縛。佛衷憫眾生,束縛在三界中顛倒不清凈,要救度眾生到不虛偽處,無輪轉處,不是生死無窮之處,得到畢竟安樂清凈之處,所以才成就此清凈莊嚴的功德。[解]1、蚇蠖蟲是一種一伸一縮的軟體蟲,一屈一伸,始終在原處循環不息。春蠶吐絲作繭,把自己捆縛在蠶繭中,不得出來。六道三界的眾生也和蚇蠖蟲和蠶子類似,長久不能出離。凡夫眾生單憑自己是很難出輪迴的。2、阿彌陀佛為了救度苦難可憐的眾生,安置在沒有虛妄(即沒有煩惱妄想),沒有輪迴(即沒有生死苦報),不再在生死無窮三界中,要令眾生到畢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處去,所以才發四十八大願,依願修諸功德,成就無漏清凈莊嚴的極樂世界,接引眾生往生成佛,這是多麼偉大的胸懷,多麼偉大的恩德啊。曇鸞大師把它開示出來,我們豈能執迷不悟嗎?豈能不知恩報恩,一心歸命彌陀極樂嗎?我們一定要依此「五念門」精修不間斷,必得往生極樂,親聆彌陀教誨,畢竟成佛度生。3、極樂世間是具足四緣所成就的果極土。佛的大悲心是親因緣,緣苦眾生,是所緣緣,發願修行成佛,是增上緣,修諸功德相續,增上至成佛果,是無間緣。極樂世界的十七種莊嚴功德,都是依此四緣而成就的。〖注〗 成就者,言此清凈不可破壞,不可污染,非如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壞相也。{譯}所謂成就,就是說極樂世間的清凈是不可破壞的,不可污染的,並不像三界,是污染的,可以破壞的。[解]1、成就的含義就是不可破壞,不可污染。凡是無常生滅的有為法的法相,都是可破壞的,可變異的。娑婆世界的六道眾生的正報,有生老病死,依報有成化住壞空,都是無常的,可生滅的可破壞相。極樂世界的眾生的正極是無量壽,依極國土建成後不會破滅,是不可破壞的。《無是壽經》中說:「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2、《無量壽經》說:「彼佛國土,清凈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極樂世界近於無為,又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所以不可破壞,無有污染。既是近於泥洹(即大涅磐槃),當然成就常樂我凈四德,是不可破壞,不可污染的。〖注〗 觀者,觀察也。彼者,彼安樂國也。世界相者,彼安樂世界清凈相也。其相別在下。{譯}觀,就是觀察。彼就是指極樂國。世界相,就是極樂世界的清凈相狀。各種相狀的分別,如下所述。〖注〗「勝過三界道」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此果,酬如此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為道。三界者:一是欲界,所謂六欲天,四天下人,畜生、餓鬼,地獄等是也。二是色界,所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天是也。三是無色界,所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天等是也。此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的暗宅,雖復苦樂小殊,修短暫異,統而觀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環無際,雜生觸受,四倒長拘,且因且果,虛偽相襲。{譯}「勝過三界道」。道就是通道。從如此的因得到如此的果,以如此的果,回應如此的因。通過因,而達到果,通過果,可以知道是什麼因,所以叫做道。三界一是欲界,色括六欲天,四天下人,畜生、餓鬼、地獄等。二是色界,包括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等。三是無色界,包括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及非想非非想處天等。這三界,都是生死凡夫,六道流轉的黑暗居室。各界的苦樂,雖然有小的差別,生命長短,時間不同。總的說起來,都是有漏的。因因果果,相依相成,無頭無尾,循環無盡,雜染八識,產生觸受,十二因緣,生死流轉,四種顛倒,長期束縛,不得解脫,有漏因果,虛偽和合。[解]1、倚伏相乘:因出現時,其中伏藏有果;果成熟時其中伏藏有因,這叫相伏。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叫相乘。乘是運載的意思,不是數學中的乘法。由因運轉至果,又由果運轉交化為因,如此循環不斷叫倚伏相乘,所以循環無際。2、雜生觸受:六道眾生,由雜染的八識,引起六根接觸六塵而生起六受,叫雜生觸受。順受則起貪,逆受則生嗔,貪嗔即是痴,引起一切煩惱,造出一切有漏業,從而感得三界六道的苦果。這也就是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的生死流轉相。3、四倒長拘:六道眾生的果報體是無明煩惱所成,所以是顛倒的。不凈為凈,不樂為樂,無常為常,無我為我,稱為四種顛倒簡稱四倒。因為四倒,所以輪迴不息。長期拘縛眾生,不得解脫。故叫四倒長拘。4、虛偽相襲:眾生生死輪迴的因果都是空性的,沒有實在性,不變性,沒有獨立性,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如果沒有因緣則沒有生死。所以生死只是虛偽不實的有漏的因緣和合,稱為相襲,故稱為虛偽相襲。〖注〗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胎卵濕生,緣茲高揖。業系長維,從此永斷。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譯}極樂世界,是從菩薩慈悲正觀而發啟的,如來果地的神力,因地的本願所建立的。胎卵濕化生的因緣,全部不存在。系縛眾生長期在生死牢獄的繩索,從此永遠斷裂。搭著箭的彎弓,不等他人勸說,也會把它拉彎。精進勤勞、謙遜忍讓,不自滿地修一切功德,具有與普賢菩薩一樣的德行。說勝過三界,還只是從淺近來說的啊。[解]曇鸞大師指出極樂世界是由菩薩以大慈悲心修福,以止觀正行修慧,二種莊嚴而成就,也是同阿彌陀佛果地的不可思議的神力和因地所發的本願,兩種因緣所建立的。極樂世界一切眾生都是蓮華化生,因為沒有胎卵濕化的因緣,叫做「緣茲高揖」。緣指胎卵濕化產生的因緣,茲可作全部,統統理解,高揖是古時人們謝絕的動作,就是把雙手高拱,合拳作揖,向人告別,說:「請了,請了」。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決心要想把箭射出去,命中目標,就要將箭搭在箭弓上,拉彎弓,射出去。這是彎弓射箭的權巧方便,叫續括之權。決心已下,目標已定,箭在弦上,就不需要他人來勸說了,叫不待勸而彎弓。這是比喻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是無量壽,得不退轉,有如「續括之權」,所以任定自然,不需要別人勸,就會自覺精進修福修慧,行菩薩道,必定一生成就,同成佛道。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極樂世界的眾生,精進地修諸功德,決不把功德據為已有,而是功推他人,迴向眾生,《無量壽經》說:「摧滅嫉心,不忌勝故。」又說:「生彼佛國諸菩薩等……放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系,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竟無訟……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說極樂世界勝過三界,那隻不過是從淺近的方面的說的,極樂世界對於一切眾生來說,還勝過了一切佛國。曇鸞大師在他著的《略論安樂凈土義》中指了:「問曰:安樂國土於三界中何界所攝?答曰:釋論(指龍樹菩薩所著的《釋摩訶衍論》)言:如斯凈土,非三界所攝。何以故?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無色界。經曰(指《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本行菩薩道時……發弘誓大願,取諸佛,於無量劫,如所發願,行諸波羅密,萬善圓滿,成無上道,別業所得,非三界也。」2、量功德【論】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譯}極樂究竟殊勝,有如虛空遼闊。彌陀無量功德,廣大無邊無際。〖注〗此二句,名莊嚴量功德成就。佛本所以起此莊嚴量功德者,見三界狹小,墮徑陪暏,或宮觀迫窄,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國界分部,有如此等種種拘局事,是故菩薩興此莊嚴量功德願,願我國土,如虛空廣大無際。{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量功德莊嚴成就。佛之所以發起這個莊嚴量功德願,是他看見三界太狹小,城池敗壞,山巒嶇崎,崇山峻岭,河流滿谷遍布,想求寬廣大道,而只有彎曲小路,或者山河阻隔障礙,或各國分立國界等等,有如此多的阻礙局限的事,所以法藏菩薩興起這種量功德莊嚴大願,「願我國土,如虛空廣大無際。」[解]墮徑陪堵:墮指城市敗壞,破爛不湛,徑指山崖絕壁,坑坎崎嶇。陪指泥土高矗,到處是崇山峻巔,堵即河渚,河流及河灘溝壑,到處遍布。宮觀迫窄:宮殿樓閣逼迫狹窄,民居就更狹小了。土田逼隘:田土小叫逼,高低不平雜草叢生叫隘。志求路促:促指彎曲短小,志求是想要求得的意思。想要求得平坦廣闊的大道,而只有彎曲短小的道路。國界分部:各國分界而治,不能世界大同,各國之間還常起戰火。拘局:拘作圈定,限制講。局是局限的意思。〖注〗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眾,猶若無也。廣大無邊際者,成上如虛空義。何故如虛空,以廣大無際故,成就者,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廣大無際,終無滿時,是故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譯}如虛空,也就是說來極樂世界往生的人雖然很多,好像沒有人來一樣。廣大無邊際就是說明虛空的意義。為什麼如虛空呢?因為廣大無邊際呵。成就是指十方眾生中,往生的人,已經往生的,現在往生的,今後應當往生的,雖然無量地無邊,由於極樂世界永遠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永遠沒有充滿的時候,所以說: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注〗問曰:如維摩方丈,包容有餘,何必國界無此貲,乃稱廣大,非必以畦畹為喻,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又方丈之所包容,在狹而廣,覈論果報,豈若在廣而廣耶。{譯}}問:有如維摩詰居士的方丈,也可以包容一切而有空餘,何必一定要國界無涯才算廣大呢?答:所說的廣大,不必以世間的畝頃來比喻,而只說如虛空,也不必與世間的方丈所包容的是在狹窄中變廣大,以真實意義論果報,極樂世界是永恆的不思議廣大的世界。[解]1、維摩方丈:維摩,即維摩詰居土,是佛陀在世時,他方世界來助佛教化的等覺菩薩,他住的房間只有一丈的長寬,所以叫方丈。他在此方丈之室中,接見文殊菩薩及諸大弟子,可容納一萬多個寬大的寶座。所以說方丈之中可以容納大千世界而有餘。其事理見《維摩結經》,亦稱《凈名經》。2、包容:容納。此為不可數的意思。畦:五十畝為一畦,畹:三十畝為一畹。覈(音合he):真實意義。3、極樂世界的廣大是真現量,不是對待的假名,所以不能拿世間畦畹的比量來比喻極樂世界的現量。維摩方丈的大也是比量,不是現量,所以說「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即是說極樂世界現量的大,怎麼可以與方丈的比量的大相同看待呢?從真實意義講,極樂世界是常往的廣大,永恆的廣大,是稱法性的廣大,是理事圓融的廣大,這叫「在廣而廣」。極樂世界是精微的報土,不是化土。窺基大師在《西方決疑通規》中說:「彼方精微,欲往實難,佛力加特,去之容易。」眾生帶業往生,全由佛力加持攝受,故易同生極樂。3、 性功德【論】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譯} 清凈平等正道,無緣廣大慈悲。出世永離三界,成就善根增長。〖注〗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希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凈土,出於三界。{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性功德成就。佛為什麼發啟此莊嚴呢?看見有的佛國,有情愛貪慾,則有欲界。因厭世而修禪定,則有色無色界。這三界都是有漏的邪道所生,眾生長眠不起,大夢不醒,不知道發願求出離。所以佛興起大慈悲心,發願,願我成佛,以至高無上的正確的道路,成就清凈國土,讓一切眾生出離三界。[解]1、邪道和正道:指眾生因有漏不善染污的業力,違背清凈法性及八正道,稱為邪道。不懂佛法的眾生,包括各國領袖、將軍、達官、貴人,都是在走邪道。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所作所為是無漏無染污的無漏善業,是順清凈法性的,合於八正道的,方為正道。2、極樂世界是法性世界,一真法界。極樂世界成就就是以法性為因的。所以這兩句偈頌,稱為莊嚴性功德成就。〖注〗性是本義。言此凈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事同華嚴經寶王如來性起義。又言積習成性。指法藏菩薩集諸波羅密積習所成。亦言性者,是聖種性。序法藏菩薩,於世自在王佛所,悟無生法忍,爾時位名聖種性。於是性中,發四十八願,修起此土,即曰安樂凈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說因,故名為性。又言性者,是必然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眾流入者必為一味,海味不隨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凈故,種種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為不凈。安樂凈土諸往生者,無不凈色,無不凈心,畢竟皆得清凈平等無為法身。以安樂國土清凈性成就故。{譯}性是本來具足的。極樂凈土,順於法性,不違背本來具有的本具法性,這與《華嚴經》中「寶王如來,性起品」所說的一樣。性是積習成性。法藏菩薩彙集諸波羅密,積習所成。性是聖種性。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前,悟無生法忍,當時的地位叫聖種性。在此性中,發四十八大願,修成極樂國土又叫安樂凈土,是由這個因所得到的果,果中說因,即叫做性。再說性,是必然的,不改變的。有如海性是同一種鹹味,眾多流入海中的水也是同一海味,海味不隨流入的水而改變。又如人身本性就是不凈。各種各樣的奇妙精緻的色香美味,進入人的身體,都成為不凈的東西了。極樂國土往生的眾生,沒有一個不是凈色凈心的,最終都是清凈平等的無為法身。這是由極樂國土清凈性成就的。[解]1、性是本義:極樂凈土是由法性中本來具有的無漏清凈種子所生起的,是順於清凈法性的,不會違背乖離的,這是本具性。2、積習成性:即熏習成性,法藏菩薩修集六度萬行諸波羅密,積累了很多由大悲大智所熏的新生種子,積習以成性。3、聖種性:由發心菩提,證入明心菩提即圓教初住位,名為聖種性菩薩。已證聖種性的法藏,菩薩稱性發四十八大願,再依願從性起修出到菩提,久經長劫,識功累德,修行圓滿,成就極樂世界。極樂國土的成就因,就是聖種性,故叫性功德成就。4、必然義不改義:往生凈土必然與凈土同一法性,同一清凈性,這是必然的,不改的。凈土的法性,不隨九品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這就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必然性,不改性,成就極樂凈土的本性(因素)就是如此。經中說:「一清凈,一切清凈」。即使帶業往生的九品眾生,帶有不清凈的業種子,到了清凈的極樂世界,一切都清凈,眾生底徹底清凈了,極樂世界也不因有帶業眾生而改變其清凈性。5、極樂世界的常寂光土,是由本具性成就的。實極莊嚴土是由熏習成性與聖種性所成就的。凡聖同居土是由必然性和不改性成就的。如此四種性即四種因素,才能成就如是果的四種凈土。所以稱為性功德莊嚴。〖注〗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為正道者。平等是諸法體相。以諸法平等,故發心等。發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樂凈土,從此大悲生故。故謂此大悲為凈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譯}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就是平等大道。平等道之所以就是正道,因為平等是諸法的本體實相。因為諸法平等,所以發心的心體就平等;因為發心平等,所以道平等;道平等,所以大慈悲平等,大慈悲是成佛道的正因。所以說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種緣:一是眾生緣慈,是小慈悲,二是法緣慈,是中等慈悲,三是無緣慈,是大慈悲。大悲即是出世大善。極樂凈土,從此大悲心所成就,大悲是凈土的根,:出世善根生。[解]1、平等是成佛的菩提正道,大乘佛法就是平等法,《金剛經》上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華嚴經》上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法華經》上說:「自證天上道,大乘平等法。」因為平等是諸法實體實相,是菩提正道。2、有大悲的就能發起菩提心,有了大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業。都是出世的善根,能生起諸佛菩薩依正二報的花果。《普賢行願品》說:「依大悲心,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覺。」大悲是極樂凈土生起的根,所以說:「出世善根生。」3、慈悲有三種:(1)眾生緣慈悲,是心緣受苦眾生,所起的悲心,欲拔眾生苦難,叫小悲,如一般慈善家。(2)法緣慈悲:知道眾生苦是善惡業力所感得的。要拔眾生苦果,必須說法教化眾生,知因識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以佛法為緣,所起的慈悲心,稱為中悲。(3)無緣大慈悲:知道眾生苦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實性,雖終日度眾生,但三輪體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者相。這是佛菩薩所有,名為大悲。只有大悲,才是真正出世善根。4、形相功德【論】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譯}清凈無礙光明,圓滿照澈十方。有如無量明鏡,萬千日月通明。〖注〗此二句,名莊嚴形相功德成就。佛本所以起此莊嚴功德,見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滿十仞。以是故起滿凈光明願,如日月光輪,滿足自體。彼安樂凈土,雖復廣大無邊,清凈光明,無不充塞,故曰:「凈光明滿足,如鏡明月輪。」{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形相功德莊嚴成就。佛之所以生起這一莊嚴功德,是法藏菩薩看到太陽運行四天下,光明照不到其他三方。室內的燈光,光明照不到八丈遠。因此他發起圓滿清凈的光明大願有如日月光輪,光明具足的本體。極樂世界雖然莊嚴廣大無邊,但是清凈光明,無處不有。所以說:「凈光明滿足,如鏡明月輪。」事功德【論】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譯}珍寶性德具足,綺麗自然光艷。事事功德圓滿,微妙清凈莊嚴。〖注〗此二句,名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泥土為宮飾,以木石為華觀。或雕金鏤玉,意願不充。或營備百千,具受幸苦。以此故興大悲心,願意我作佛,必使珍寶具足,嚴麗自然,相忘於有餘,自得於佛道。{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事功德成就。佛為什麼要發起這種莊嚴呢?他看見有的國土,以泥土作為宮庭的裝飾,以木材石料作華麗的樓閣,或者雕金或者鏤玉,並不能滿足人們的意願。有百千萬種資生用品,經營造作,因而受盡千般辛苦。所以由大悲心而發願:願我成佛,必定使珍寶具足,莊嚴綺麗自然,應有盡有,自然必成佛道。〖注〗此莊嚴事,縱使毗首羯磨,工稱妙絕,積思妙想,豈能取圓。性者,本義也,能出既凈,所出焉得不凈?故經言: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是故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譯}這些莊嚴事相,即使是帝釋天絕妙巧匠毗首羯磨,千般思維,竭盡想像,哪裡能如此圓滿,精妙絕倫呢?性是本性,本性能生清凈,所生的哪裡會不是清凈的呢?所以經上說: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所以說:「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解]1、極樂凈土,宮觀樓閣,各種建築物及用品,悲飾品,精妙絕倫,不是人天所能有的。毗首羯磨是帝釋天的大臣,他是天上最高明的能工巧匠,他的作品妙好絕頂,但極樂世界的為建築物和其他一切物品,比人天的東西更好億萬倍,是不可思議的。2、極樂世界是本性清凈的種子所生而成就的。清凈本性種子,生成清凈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所生的一切都是清凈的。「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本性的心性清凈了,則佛土自然清凈。這就是清凈種子生一切清凈事物。妙色功德【論】 無垢光焰熾,明凈曜世間。{譯} 無垢平等智慧,佛光火焰熾盛。清凈光明照耀,光芒普照世間。〖注〗此二句,名莊嚴妙色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優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長淪三有。是故興大悲心,起平等願,願我國土光焰熾盛,第一無比。{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妙色功德成就。佛為什麼發起這種莊嚴呢?他見到有的國土優劣不同,由於不同,就有高低不平等。由於有高低不平等,就會生起是非。是非一旦生起,就會長劫淪落三界。所以佛興起大悲心,發起平等願:願我國土光焰熾盛,第一殊勝,無可比較。〖注〗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奪者,若為相奪?如明鏡,在金邊則不現。今日時中金,比佛在時,金則不現。佛在時金,比閣浮那金則不現,閣浮那金,比大海中轉輪王道中金沙則不現,轉輪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則不現。金山,比須彌山金則不現。須彌山金,比三十三天瓔珞金則不現。三十三天瓔珞金,比焰摩天金則不現。焰摩天金,比兜率天金則不現。兜率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則不現。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則不現。他化自在天金,比安樂國中光明則不現,所以者何?彼土金光,從絕垢業生故。清凈無不成就故。安樂凈土,是無生忍菩薩凈業所生起,阿彌陀如來法王所領,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故。是故言:「無垢光焰熾,明凈曜世間。」曜世間者,曜二種世間也。{譯}不像人天的金子的光焰,能被其他的光焰所掩蓋。什麼是被掩蓋呢?如明鏡的光,在金子旁邊,就不顯現;現在世上的金子,佛在世時的金光,就不顯現;佛在世時的金光,在閻浮那金旁,就不顯現;閻浮那金,在大海中的轉輪王道中的金沙旁,就不顯現。轉輪王道中金沙的光,在金山旁,就不顯現;金山的光在須彌山金旁,就不顯現;須彌山金光,在三十三天瓔珞金旁就不顯現;三十三天瓔珞金光,在焰摩天金旁,則不顯現。焰摩天金光,在兜率陀天金旁,就不顯現;兜率陀天金光,在化自在天的金光旁,就不顯現;他化自在天金光,在他化自在天金旁,就不顯現;他化自在天金,在極樂世界的光明中,則不顯現。為什麼會如此呢?極樂世界的光明,是從無垢清凈業生起成就的。清凈則沒有什麼不能成就的。極界世界,是證無生法忍的聖位菩薩的凈業所成就,阿彌陀佛法王所總攝的。阿彌陀佛為增上緣。所以說:「無垢光焰熾,明曜照世間」照世間,指照徹二種世間。[解]閻浮那:又稱凈浮提,即娑婆世間。轉輪王:指世間最完美的帝王,又稱為轉輪聖王,他有三十相,乘輪椅飛行三千世界。須彌山:指大千世間中心最高大的山。三十三指大千世界四大天王各創八重天,加帝釋天共三十三重天。焰摩天是欲界第三天,兜率陀天即欲界的第四天。娑婆世界的後補佛彌勒菩薩就住在兜率天內院。化自在天和他化自在天是欲界的第五和第六天。絕垢業生:極樂世界光明熾盛的原因是菩薩的無垢穢無污染的清凈業種成就的.,一切清凈則無不成就。它就是法爾本具的無漏清凈業種子及般若智所薰而成無垢的新生的業種子成就的.絕垢即絕滅垢穢。無生忍菩薩凈業所起:證得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的聖位菩薩,依自性清凈心,稱性所修的無漏無量清凈功德所成就的。極樂世界的四土是果地彌陀如來法王的三身四智所依所領的。(1)同居土和方便有餘土:是應化身所依的變化土。由成所作智大慈悲力,順應登地前有情眾生的意願。(2)實報莊嚴土,是佛果的自受用報身所依的法性土,由大圓鏡智相應的無垢識所現,身土相好,皆是無量。由佛的他受用報身,所依的法性土,而是由平等性智大慈悲力,隨登地菩薩所宜而顯現的凈土。(3)常寂光凈土:即佛的法性土,只有真實的常樂我凈,眾善所依的無為功德,沒有色心身土等差別。前三土的莊嚴,不在寂光土之外,寂光土也不在三土之外,即不一不異即一即三,橫具四土,差而無差,無差而差。常寂光土是唯佛與佛所居的凈土。《仁王經》說:「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凈土」。(4)極樂四土及一切莊嚴都是阿彌陀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四智(成所作智,妙現察智,平等性智及大圓鏡智)所依所領的。觸功德【論】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譯}珍寶天然本性,功德猶如芳草。軟軟有如清風,隨意左右旋搖。觸摸奇妙珍寶,頓生無量信樂。勝過迦旃陀鄰,佛法喜樂極妙。〖注〗此四句,名莊嚴觸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雖寶重金玉,不得為衣服,珍玩明鏡,無議於敷具。斯緣悅於目,不便於身也。身眼二情,豈弗矛盾乎:是故願言:使我國土,人天六情,和於水乳,卒去楚越之勞。所以七寶柔軟,悅自便身。迦旃鄰陀者,天竺柔軟草名也,觸之能生樂受,故以為喻。{譯}這四句偈頌叫莊嚴觸功德成就。佛為什麼成就這一莊嚴?看見有的國土,雖有大量珍寶金玉,但不能做成衣服。珍寶只能當鏡子玩賞,珍寶不能做成卧具。珍寶可以飽眼福,但不能有利於身體。身體和眼睛二種不能同時都獲利益,豈不矛盾嗎?所以佛發願:使我國土,人天六根同對六塵,同時產生和樂的感受,不分彼此,有如水乳交融,不存在二者不能兼顧的事,所以七寶柔軟,既悅目又愉身。極樂眾寶,有如迦旃鄰陀一般的柔軟的草,觸摸它能使人心情快樂,所以用它來作比喻。{譯}1、珍寶金玉可以悅目,但很堅硬,不能作成衣服、卧具,有時還會碰傷身體。而極樂世界的珍寶,有如印度的一種軟草不但不會傷害你身體。觸摸它會令人十分快樂。2、卒去楚越之勞:卒去就是除去。古代楚國和越國相互敵對,要幫助那一國,都會引起另一國的不滿,同時援助二國,也是雙方不討好,叫楚越之勞。3、極樂世界眾生,能一根遍對一切塵,六根並用,一塵遍悅一切根。根根塵塵無不是稱性融通,自在無礙,但受諸樂,沒有眾苦,所以極樂國中,無量眾寶都具有柔軟的本性。4、迦旃鄰陀:是一種海鳥,觸摸它即心悅大樂,有轉輪聖王出世時,此鳥即現。〖注〗 注者言,此間土石草木,各有定體,譯者何緣目彼寶為草耶?當以其嵐,茸、榮、莎、故以草目之。余若參譯,當別有途。{譯}注者認為,娑婆世間的土石草木,各有一定的體相。譯者為什麼將極樂眾寶視為草呢?應當是草可以被風吹動,可以左右旋轉,草細長,所以譯為草。如果我曇鸞參與翻譯,就會另有譯文。[解]1、莧:風吹草的相貌;茸榮:草左右轉轉的相貌;莎:草長得細長的樣子。2、曇彎大師對這段譯文提出有不同意見。但未提出更好的譯文。有大德認為以水性比,喻極樂珍寶更好。〖注〗生勝樂者,觸迦旃鄰陀,生染著樂,觸彼軟寶,生法喜樂。二事相懸,非勝如何,是故言:「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譯}生勝樂是觸摸迦旃鄰陀般的珍寶,產生染著樂。觸摸這些軟軟的珍寶,產生法喜樂。兩件事相比,如天地懸殊,怎麼能不殊勝呢?所以說:「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解]1、染著樂:人們觸摸收藏寶物,心中生起的是佔有它的快樂,這是貪慾染污,以及執著之塵為實有的快樂,稱為染著樂。這種樂是從貪嗔痴三毒生起的親因緣,也是生死輪迴的增上緣。2、法喜樂:人們觸摸極樂世界草一樣柔軟的寶物令人生起的法喜的快樂。為什麼法喜充滿,不是為了個人的享受,而是能得到佛果菩提的法樂和涅槃寂靜的快樂。二事相懸:懸指懸殊。染著樂與法喜樂相比有天淵之差別,如天地懸殊。8、三種功德(1)、水功德【論】寶花千萬種,彌復池流泉,微風動花葉,交錯光亂轉。{譯}珍寶奇花無數, 何止千種萬種,覆蓋寶池清泉, 無不奼紫嫣紅。微風輕輕拂過, 奇花綠葉齊動,無量光芒閃耀, 交相輝映融融。〖注〗此四句,名莊嚴水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願?見有國土,或澐溺洪濤,或滓沫驚人,或凝澌浹渫,蹙枷懷岱。向無安悅之情,背有恐值之慮。菩薩見此,興大悲心。願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與宮殿相稱。種種寶華,布為水飾。微風徐扇,映發有序。開神悅體,無一不可。是故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譯}這四句偈頌,叫莊嚴水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要發起此莊嚴呢?因為看到有的國土,或者是有人死於江河大波之中,或者是有人葬身大海巨浪之下,洪水翻騰,十分驚人。冰塊橫流,撞擊成災,極其恐怖。面對如此洪水,絕無安然愉悅的心情,避開了洪水,也會恐懼憂慮。法藏菩薩看到這些,即發大慈悲心:願我成佛後,國中所有流泉池沼,均與地上的宮殿,相匹配得當,各種各樣的寶花,成為水的莊嚴飾品。微風徐徐扇動,眾寶光色,輝映水中。人人身心安樂,無絲毫過失。所以偈頌說:「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吹華葉,交錯光亂轉。」[解]澐(音雲)溺洪濤:澐溺就是被水淹死。澐溺洪濤即在江河大海的洪水中葬身而亡。(音宰)沫驚人:滓沫指水中的沉澱物。沫指水上的泡沫。洪水中夾雜的東西及泡沫翻滾,令人心驚膽寒。凝澌浹渫:凝音銀,澌音斯,浹音甲,渫音牒。凝澌指流水,浹渫指冰塊。凝澌浹諜指冰塊橫流。蹙枷懷岱:蹙音促,岱音代。蹙枷懷岱表示失常的驚恐。映發有序:水池上下內外,眾寶的光芒色彩,很有次序,有規別地映在水中。無—不可:沒有—絲—毫的缺陷。
(2)、地功德【論】宮殿諸樓閣 ,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譯}宮殿金碧輝煌,樓閣七寶裝飾,隨意遍觀十方,地平無垠遼闊。萬千花木寶樹,奇光異彩輝映,七寶嚴飾欄柵,周圍圍繞錯落。〖注〗此四句,名莊嚴地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嶕嶢峻岭,枯木橫谷。窄客峪嶙,筲茅盈壑。茫茫滄海,為絕目之川。嵐嵐廣澤,為無縱之所。菩薩見此,興大悲願:願我國土,地平如掌,宮殿樓閣,鏡納十方。的無所屬,亦非不屬。寶樹寶欄,互為映飾。是故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譯}這四句偈頌叫莊嚴地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要發起此莊嚴呢?因為看到有的國土,高山峻岭,枯木遍野,山石險峻,深谷懸岩,崎嶇蕘僻。茫茫滄誨,水天相連,波濤萬里,廣闊無垠,船泊稀少,人跡無蹤。法藏菩薩,看到這些,即發慈悲大願:願我國土,地平如掌,宮殿樓閣,有如明鏡,十方世界都可納入屋中。並非包函十方世界,也不是不包函十方世界,而是互相映照裝飾。所以說:「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解]嶕嶢(音焦堯):指高山。窄客崆嶙:窄客(音昨百),指山石險峻。崆嶙(音陘鄰),指深谷懸崖。3、筲茅盈壑:筲(音肖),筲茅指雜草荊棘。盈,是充滿的意思。壑指山谷荒野。(3)、虛空功德【論】無量寶交絡, 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 , 宣吐微妙音。{譯}無量無數奇寶, 交錯織成網路。珍寶羅網遍覆 , 虛空天涯海角。各種金鈴銀鈴 , 響徹每個角落。,代佛宣講佛法 , 如佛妙音親說。〖注〗此四句,名莊嚴虛空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煙雲塵霧,蔽障太虛。震烈霉霍,從上而墮。不祥災霓,每自空來,憂慮百端,為之毛豎。菩薩見此,興大悲心:願我國土,寶網交絡,羅遍虛空。鈴鐸宮商,嗚宣道法,視之無厭,懷道見德。是故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室日吐微妙音。 {譯}這四句偈頌,叫莊嚴虛空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發起此莊嚴呢?因為看到有的國土,黑煙烏雲塵土濃霧,蔽天蓋日,更有震烈的大雷,如注的大雨,從天而降,不吉祥的天災虹霓,常常在空中出現,令人憂慮萬端,為之毛骨聳然。法藏菩薩看到這些,即發起大慈大悲心。願我成就國土,珍寶網路交錯,羅網遍布虛空。鈴鐸發出樂音,音樂聲宣講妙法。讓人看到這些,心無厭倦,常懷念佛、修道證果的心。所以說:「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鈐發響,宣吐妙法音。」[解]1.太虛:無邊無涯的宇宙空間,2.又稱太空,3.虛空。4.霉(音真),5.霍6.(音獲)指7.雷鳴大雨。3、災霓:災指不祥的天災,霓即彩虹。9、雨功德【論】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譯}花雨衣雨柔軟,遍布國土莊嚴。無量無盡奇香,無處不受熏染。〖注〗此二句,名莊嚴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欲以服飾布地,延請所尊。或欲以香華名寶,用表恭敬。而業貧感薄,是事不果。是故興大悲願:願我國土,常雨此物,滿眾生意。何故以雨為言?恐取著雲。若常雨華衣,亦應填塞虛空,何緣不妨。是故以雨為喻,雨適時則無洪滔之患,安樂報豈有累情之物乎!經言:日夜六時,雨寶衣,雨寶華。寶質柔軟,履踐其上,則下四寸,隨舉足時,還復如故。用訖化入寶地,如水入坎。是故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薰。 {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雨功德成就。佛為什麼要發起此莊嚴呢?是因為他看到有的國土,想要以華麗的布匹鋪在地上,裝飾地面,來迎請三室及貴賓,有的還想用名貴的香花、珍寶來供養三寶,以表恭敬之心。然而貧苦無力滿願,常常懊喪悲嘆。因此法藏菩薩興起大慈悲心愿。願我國土,經常從空中落下寶花寶衣,及其它珍寶,以滿足眾生心愿。為什麼要稱為雨呢?雨作動詞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意思。因為恐怕眾生有所執著,雨不是雨水而是借作譬喻的詞。如果經常落下鮮花衣物,終究會填滿虛空,為什麼又填不滿呢?所以用雨作比喻。雨水落在適當的時候,就沒有洪水滔天的禍患。安樂國土哪裡會有累害眾生的東西呢?《無量壽經》上說:日夜六時,雨寶衣,雨寶花。寶質柔軟,踏在上面,降下四寸,隨著抬起腳來,又復還原。用後就化入寶地,有如雨水流入坎穴。所以說,「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10、光明功德【論】 佛慧明凈日,除世痴暗冥。[譯]如來智慧無邊,光明清凈日光,滌盡一切世間,愚痴冥昏黑暗。〖注〗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雖復頂背日光,而為愚痴所黯。是故願言:使我國土所有光明,能除痴黯,入佛智慧,不為無記之事。亦云安樂國土光明,從如來智慧報起,故能除世黯冥。經言,或有佛土,以光明為佛,即是此也。故言:「佛慧明凈日,除世痴黯冥。」[譯]這雨句偈頌,叫莊嚴光明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發起此莊嚴呢?他見到有的國土的眾生,雖然頂背上有日光照耀,但在心靈上都是愚痴無明所覆蓋。因此法藏菩薩發願,願我國土所有光明,都能除去愚痴無明黑暗。使一切人都能得到佛的智慧,一切光明不會空無利益。因為極樂國土的光明,是從如來的正報中的智慧生起的。有如明凈的日光,能除世間人心中的愚痴黑暗。經上說:或有佛土,以光明為佛事,就是指的這個。所以說:「佛慧明凈日,除世痴暗冥。」11、妙聲功德【論】 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譯] 清凈梵聲宣說,令人悟入真諦。無量善法微妙,遠播十方聞名。〖注〗此二句名莊嚴妙聲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雖有善法,而名聲不遠,有名聲雖遠,復不微妙。有名聲妙遠,復不能悟物,是故起此莊嚴。[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妙聲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發起此願呢?看見有的國土,雖然有善法,而名聲不遠播,有的名聲雖然遠播,卻又不微妙。有的名聲微妙遠播,卻又不能令人悟知宇宙人生真理,所以發起此莊嚴。〖注〗天竺國稱凈行為梵行。稱妙詞為梵言。彼國貴重梵天,多以梵為贊。亦言中國法與梵天通故也。聲音名也,名謂安樂土名。經言:若人但聞安樂凈土之名,欲願往生,亦得如願,此名悟物之證也。釋論言:如斯凈土,非三界所攝。何以言之,無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色故,非無色界。蓋菩薩別業所致耳。出而有曰微,名能開悟曰妙。是故言,「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譯}古印度稱出家修清凈行為梵行,稱古印度的語言文字最妙,叫梵言。該國最尊重梵天,所以多用「梵」字來讚頌。並且說自己是中土之國,與梵天的語言文字是相通的,故稱為梵聲。梵聲所稱讚的名聲,是指極樂國土和名聲。經上說:如果人們一旦聞得極樂世界的名聲,欲願往生,即可如願。這叫名聲可以悟物。悟物即往生必定花開見佛悟無生。龍樹菩薩在《釋摩訶衍論》中說:安樂凈土,不屬於三界的範圍。為什麼這麼說呢?往生者皆是蓮花化生,無有淫慾,所以不屬於欲界。黃金眾寶鋪地,屬於地居,色界四禪天都是空居。所以不屬於色界。往生者皆有三十二相,紫磨全身,有形色,所以不屬於無色界。極樂凈土是法藏菩薩所修六度萬行和別業感得的果報國土,所以有如此微妙殊特。出三界之有而入極樂凈土之有所以稱為微,聞佛名號和極樂凈土之名號,即能開悟,稱為妙。所以說:「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12、主功德【論】 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譯}無上正等正覺南無阿彌陀佛法王四十八願 願願成就極樂。〖注〗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羅剎為君,則率土相啖。寶輪駐殿,則四域無虞。譬之風靡。豈無本耶。{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主功德成就。佛原本什麼興起此願?看見有的國土,羅剎做國王,則全國民眾,都作惡業,彼此殺害,互相吞吃,成為羅剎鬼國。寶輪聖王安住宮殿為君,統理國家,則國內四方八面境內,必定安居樂業,風調雨順,無有憂慮。國中善惡隨國王住持而蔚然成風,所以國王是一個國家興衰治亂的根本。[解]:法王善住待:阿彌陀佛,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如來,是極樂世界的教主,於一切法得大自在,稱為法王。佛能住待世出世間一切善法,使人性佛性,不會迷失變異,就叫善住持。羅剎為君,則率土相啖:羅剎是惡鬼的總名,可在空中飛行或地上行走,喜歡食人的血肉。羅剎國是食人惡鬼的國家,處於大海之中。率士即整個國土,羅剎國中的眾生都作十惡業,彼此剎害,相互吞啖(音淡,即食吃)。寶輪駐殿,則四域無虞:寶輪指轉輪聖王,是世間第一有福報的人。轉輪王乘鐵、鋼、銀、金輪驕游巡天下。轉輪王出現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沒有天災人禍,人人行十善業。寶輪駐殿就是指轉輪王的金輪,停在帝王的宮殿中,轉輪王作國王統領天下。四域指全國,無虞指沒有災禍,憂患。〖注〗是故興願,願我國土,常有法王,法王善力之所住持,住持者,如黃鵠持子安,千齡更起。急母念持子,經澩不壞。安樂國為正覺善住持,其國豈有非正覺事耶?!是故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待。」{譯}所以法藏菩薩發願,願我成佛的國土,一直有法王統領大眾,法王的善法及十善業力,攝受教化眾生,住世不斷。比如黃鵠將人吞在腹中,人就能千年不死;魚母肚中的魚子,在枯水池中也能存活。極樂世界為佛的正覺善住持,國中哪裡有不是正覺的事呢?所以說:「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主持。[解]常有法王,法王善力住持:極樂世界成就之後,先是阿彌陀佛住持,佛即法王,法王以善法力量住持,則國內皆正覺純善。阿彌陀佛災度後,由觀世音菩薩繼法王位。極樂世界轉為名叫「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種種莊嚴超過極樂世界,佛名叫「遍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然後功德山王佛滅度,由大勢至菩薩繼位,佛名叫「善德珍寶山王如來。」如此相續不斷,都有佛住持。黃鵠持子安,千齡更起:中國古代傳說有:「西海之外有鵠國,男女皆七寸,壽三百歲,日行千里,唯畏海鵠,鵠吞之亦壽三百歲,人在鵠腹中不死。」說的是鵠國有黃鵠鳥,吞人入鳥腹中,數百年不死,這是由於黃鵠住持之故。魚母念持子,經學不壞,魚母腹中的魚子,在枯水期也不會死去,也是魚母的住待之功。澩(音學),是發滅有水,冬天則無水的干泉。極樂國土有阿彌陀佛住世,慈悲教化,又有觀音,勢至相繼成佛住持,一直有法王住持。佛以自己所證的正覺住持世間,其國土中不會有不合佛法,不是正覺的事。佛有善巧方便,不動道場,遍應十方,善度眾生。佛能善為十方眾生說微妙法,安立眾生於佛正道,這就是法王善住待。所以《法華經》說: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13、眷屬功德
【論】 如來凈華眾,正覺華化生{譯}如來世尊成佛,正覺清凈平等。往生眷屬無量,極樂蓮花化生。〖注〗此二句,名莊嚴眷屬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感以胞血為身器,或以糞尿為生元。或槐棘高圻,出猜狂之子。或豎子婢腹,出卓犖之才。譏誚由之懷火,恥辱緣以抱冰。所以願言:使我國土,悉於如來凈華中生,眷屬平等,與奪無路。故言:「如來凈華眾,正覺華化生。」{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眷屬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興起此願呢?他看見有的國土的眾生,在母腹胞胎中無非是以骨肉筋血發育的身體,以糞尿共處,作為他出生的根元。有的出身高貴,而生出的是痴狂的孩子,有的下踐婢女卻能生出才能出眾的孩子。有的人遭他人譏諷輕視,感到慚愧而痛苦,有的人由於受到羞辱卻能發憤圖強。所以法藏菩薩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來的眾生,都是從如來的清凈蓮花中化生的。所以眷屬一律平等,沒有因出生的不同,而有稱譽或毀辱的事。所以說:「如來凈華眾,正覺華化生。」[解]:槐棘高圻,出猜狂之子:槐樹和荊棘在古代周朝用來定官位,有三槐九棘用來定三公九卿。圻(音其),古代封地千里的公卿,稱為高圻。從三公九卿貴族家中常常出生精神錯亂,愚痴妒忌的惡人,稱為猜狂之子。豎子婢腹,出卓犖之才:豎子指愚弱無能,婢指奴婢下人,受人輕踐的女人。她們卻能生出才能超群的人才。犖(音洛)是顯著、顯赫、明顯和意思。懷火和抱冰,形容刻苦自勵。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冬常抱冰,夏還握火,悉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當之。」興奪無路:興指稱讚,頌揚。奪指詆毀、悔辱。興奪無路,就是說在極樂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什麼讚頌毀辱的事。法藏菩薩,興大悲心,不忍眾生苦,發大誓願,要使極樂國土所有的大眾及三乘聖賢,完全由如來的清凈心所感的蓮花中化生,而不是由父母交媾母腹懷胎而生,因此生佛平等,一律平等,毫無分別。
14、受用功德【論】 愛樂佛法味 禪三昧為食{譯}喜愛聽聞佛法,法樂法味無盡。禪定三昧為食 美味佳肴難爭。〖注〗此二句,名莊嚴受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大願?見有國土,或探巢破卵,為蒙饒之膳。或懸沙指貸,為相慰之方。鳴呼諸子,實可痛心。是故興大悲願:願我國土,以佛法,以禪定,以三昧為食,永絕他食之勞。愛樂佛法味者,如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謂如食頃。無有一若身若心而生懈倦。以禪定為食者,謂諸大菩薩常在三昧,無他食也。三昧者,彼諸人天若須食時,百味佳肴,羅列在前,眼見色,鼻聞香,身受適悅,自然飽是。訖已化去。若須復現,其事在經。是故言:「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受用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要發起這個大願呢?因他看到有的國土,或者有人探摸鳥巢,打破鳥蛋,作為山珍海味。窮苦人期望得到他人救助而自我安慰。如此苦樂懸殊,實在令人痛心。所以發起大慈悲願心:願我的國土,以佛法,以禪定,以三昧為食,永遠杜絕吃其他飲食的勞苦。愛樂佛法味,就有如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當時參加法會的聽眾,一直坐在同一地方,如如不動。六十小劫,有如一頓飯的時間,沒有一個人的身心感到懈怠厭倦。以禪定為食,主要指諸大菩薩常在三昧中,不吃其他食品。三昧,就是此國土中人,如果覺得需要東西了,則有百味佳肴,羅列在面前。眼睛看這些食物的顏色,鼻子聞其香味,身體享受舒適的愉悅,自然感到飽足。不想用這些食物,就自然化去,如果要,它們再出現。這些事實在《無量壽經》中講得很清楚。所以說:「愛樂佛法味,禪三時為食。」[解]本來衣食住行教育娛樂等都屬於受用,這是以飲食為代表。能維持生命的物品叫食品。「愛樂佛法味」叫法喜食,「禪三昧為食」,叫禪悅食。法喜屬慧,禪悅屬定,這兩種法食,都是長養極樂國土大眾法慧身命的食物。聞法歡喜,入定得輕安,內必有一種愛樂的感受,能支持慧命。虛雲老和尚,禪定四十九天,不進食,四川樂至極國寺離欲禪師,入定十餘天不進食,都是以「禪三昧為食」的。3、朦饒之膳:朦指山珍海味,膳指飯菜。懸沙指貸:懸沙即懸渴,懸望,期望。希望和意思。指貸,指親朋的資助。15、無諸難功德【論】 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譯}無有渴熱殺戮,永離身心煩惱,祥和喜悅安樂,恆長無盡美妙。〖注〗此二句,名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惡?見有國土,或朝預袞寵,夕惶斧鋮。或幼舍蓬黎,長列方丈。或鳴笳道出,歷經催還。有如是等種種違奪。是故願言:使我國土,安樂相續,畢竟無間。身惱者,饑渴寒熱殺害等也。心惱者,是非得失三毒等也。是故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要發起此願呢?他看見有的國土,有的人早上還受到權貴們的極大的寵愛,但到了晚上就成了階下囚;有的人幼年發憤圖強,由賤轉貴,捨去破茅屋,住進了仙人的華宅。有的人出遊鼓樂相伴,卻又被金牌催命回還。有這些種種不能順人心愿的事,所以發願:要讓我的國土,安祥快樂相續毫無間斷。身惱就是饑渴寒熱殺害等事;心惱就是是非得失,貧、嗔,痴三毒等事。所以說:「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解]袞(音滾)寵:袞為君王的禮服,袞寵就是受到君王朝廷的寵愛。夕惶斧鋮:夕即晚上。惶即驚恐耀怕。斧鋮都是古代的兵器,可以殺人的。蓬黎:蓬指草蓬,黎指小屋外圍牆用的竹籬巴。方丈:這裡的方丈不是維摩潔居土的方丈,也不是叢林寺院的方丈,而是指海中的仙島之一。海中三仙島為方丈、蓬萊和瀛州。三毒:貪婪、嗔恚,愚痴是三根本煩惱,又叫三毒。16.大義門功德【論】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三乘種不生。{譯}極樂大乘世界,長養一切善根,極樂平等慈悲,毫無譏嫌惡名。女人往生為男,根缺妙相莊嚴,聲聞緣覺往生, 頓生無上道心。〖注〗此四句,名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門者,通大義之門也。大義者,大乘所以也。如人造域,得門則入。若人得生安樂者,是則成就大乘之門也。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雖有佛如來賢聖等眾,由國濁故,分一說三,或以拓眉致誚或緣指語招譏。是故願言:使我國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敗種子,畢究不生。女人殘缺,名字亦斷。所以說:「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譯}這四句偈頌,叫莊嚴大門功德成就。門指通大義之門。大義就是大乘佛法。有如人們建了一座城市,找到城門了,就可以入城。如果人們能夠往生極樂,就是成就大乘佛法之門。佛原本為什麼要發起這個願呢?他看見有的國土,雖有佛如來賢聖等眾生,由於國土惡濁,將一乘佛法,分為三乘佛法,也許會受到責備,遭人譏嫌。所以發願說:我成佛的國土,都是一乘獨一味。二乘種姓的人畢竟不能往生。女人及六根殘缺的人,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沒有這些名詞。所以說:「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解]大義門:生極樂就是大乘的大義門。二乘種不生:極樂世界是大乘無漏善根所成就。所有往生的人都是發大菩提心的菩薩。聲聞緣覺到極樂都是回小向大的菩薩。「根敗種子」就是指聲聞、緣覺二乘人。佛把這些定性二乘人斥責為「根敗種子」,或「焦芽敗種」沒有成佛的正固。女人和六根不全的人,多為世人譏嫌的人。往生極樂後的眾生,都有三十二相,皆得六通,均為男身,無有美醜之分,完全平等一相。因為無有差別之名,畢竟無所譏嫌。〖注〗問曰: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中言: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取正覺。是有聲聞一證也。又十住|毗婆沙中,龍樹菩薩造阿彌陀贊云: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花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是有聲聞二證也。又摩河衍論中言:佛土種種不同,或有佛土,純是聲聞僧。或有佛土,純是菩薩僧。或有佛土,菩薩聲聞會為僧,如阿彌陀安樂國等是也。是有聲聞三證也。諸經中有說安樂國處,多言有聲聞,不言無聲聞。聲聞即是二乘之一。論言乃至無二乘名,此云何會?{譯}問:佛陀在王舍城所說的《無量壽經》,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中說:「設我得佛,有能計量知其數者,不取正覺。」這是有聲聞的一個證據。在《十住毗婆沙》中龍樹菩薩撰寫的《阿彌陀贊》中說:「超出三界獄,目如蓮花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這是有聲聞的第二個證據。還有在《釋摩河衍論》中說:「佛土有種種不同,有的佛土上,全是聲聞僧。有的佛土上,全是菩薩僧。有的佛土,是菩薩、聲聞聚會一處為僧的,如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等就是如此。」這是有聲聞的第三個證據。各種佛經中說到極樂世界的地方,多數都說有聲聞,不說沒有聲聞。聲聞即是二乘之一。本論文說:乃至無二乘名,這應如何會通?〖注〗答曰:以理推之,安樂凈土,不應有二乘。何以言之?夫有病則有葯,理數之常也。法華經言:釋迦牟尼如來,以出五濁世故,分一為三。凈土既非五濁,無三乘明矣。法華經又說,諸聲聞,是人於何而得解脫?但離虛妄,名為解脫。是人實末得一切解脫。以未得無上道故。覆推此理,阿羅漢既末得一切解脫,必應有生。此人更不出三界,三界外除凈土,更無生處,是以唯應於凈土生。如言聲聞者,是他方聲聞來生,仍本名故。稱為聲聞。如天帝釋生人中時,姓憍屍迦,後雖為天王,佛欲使人知其由來,與帝釋語時,猶稱憍屍迦。其此類也。又此論但言二乘種不生,謂安樂國不生二乘種子。亦何妨二乘來生耶?譬如桔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亦見有桔。又言鸚鵡不渡隴西,趙魏架桁亦有鸚鵡。此二物,但言其種不渡,彼有聲聞,亦如是。作如是解,經論則會。{譯}答:從理上推論,極樂凈土,不應該有二乘。為什麼這樣說呢?有病才會有葯,這是常識。《法華經》說:釋迦牟尼佛,因為示現在五濁惡世,所以將一乘佛法,分為三乘佛法。凈土既然不是五濁惡世,所以沒有三乘是顯而易見的。《法華經》又說,諸位聲聞怎樣才算得到解脫?只要離虛妄,了生死,就叫解脫。實際上聲聞並沒有得到一切解脫,這是由於沒有發無上菩提心的緣故。實際上阿羅漢既然沒有得到一切解脫,必應有出生的事。此人不會生在三界內,三界外,除了凈土,更是無處可生,所以只能在凈土中生。如此說來,聲聞,是他方聲聞來極樂世界出生,仍用其本有的名字,叫他為聲聞。比如天帝釋提垣因,在人中出生後,姓憍屍迦,後來雖然成為天主,佛陀為了讓人們知道他的來歷,他與帝釋說話時,還是稱呼他:「憍屍迦」。極樂世界與此類似。另外,此論文說:「二乘種不生」,還可解釋為極樂世界不會產生二乘種子。怎麼會防礙二乘來生呢?比如,桔子樹在長江以北地區就栽不活。洛陽一帶,江北地區,水果攤上,也可以見到桔子賣。又比如,鸚鵡,到了甘肅蘭州西的地方就不產鸚鵡。但是在趙魏時代,居民的房梁也可見到飼養的鸚鵡。此二物,從理上講上述地方是不產的。極樂國土有聲聞,也是這個理。如果作如此的解釋,則經論就會通了。
〖注〗問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樂國既無二乘,女人。根缺之事。亦何須復言無此三名耶?答曰:如軟心菩薩,不甚勇猛,譏言聲聞。如人諂曲,或復儜弱,譏言女人。又如眼雖明,而不識事,譏言盲人。又如耳雖聰,而聽義不解,譏言聾人。又如舌雖言,而納口蹇吃,譏言啞人。有如是等根雖具足,而有譏嫌之名,是故,須言乃至無名。明凈土無如是等與奪之名。{譯}問:名字可以說明事物,有事物才有名字。極樂國土上既然沒有二乘,沒有女人,沒有六根不全的人。又何必說沒有這三種事的名字呢?答:比如軟心(亦名輕毛)菩薩,修行不太勇猛,就譏笑他是聲聞敗種。比如有人諂媚,歪曲事情真象。有的人懦弱,就被他人譏嫌,稱為女人。又比如,眼睛亦會很明亮,但不識時務,就被人譏嫌,稱為睜眼瞎。又比如耳朵很好,但聽不懂道理,就被人譏嫌,稱為聾子。又比如,舌頭雖然可以說話,但語言遲鈍,說話口吃,就被人譏嫌為啞巴。又有如六根具足,仍可以受人譏嫌。因此,應該說凈土沒有譏嫌這個名詞。要明白凈土中沒有這類分別好壞的名字。〖注〗問曰:尋法藏菩薩本願,及龍樹菩薩所贊,皆似以彼國聲聞眾多為奇。此有何義?答曰:「聲聞以實際為證,計不應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披,必當復以神力生其無上道心。譬如鴆鳥入水,魚蚌咸死。犀牛觸之,死者皆活。如此不應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佛能使聲聞生無上道心,直不可思議至也。{譯}問:依據法藏菩薩的本願,及龍樹菩薩的《阿彌陀贊》,都認為極樂世界聲聞眾多是件奇事。這有什麼意義呢?答:聲聞證得五蘊皆空,應該不能生出成佛的根芽花果。而彌陀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受眾生令生極樂,必然以不可思議神力令其生起無上道心。比如鴆鳥進入水中,魚蝦蚌類都會死亡,而與犀牛接觸後,死了又都會復活轉來。如此不應該生的可以生,所以很奇怪。然而在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佛能使聲聞發菩提心,即發無上道心,真是不可思議之至啊。[解]計不應更生佛道根芽:計是本來的意思,更生即再生起的意思。佛道根芽即成佛的根芽花果。聲聞證得我空,便以為所作已究竟,可以入涅槃安息了。所以不應該生起,而又生起了成佛的願行。鴆鳥入水,魚蚌咸死:鴆音振,傳說為毒鳥,其羽毛泡酒喝了可以毒死人。它潛入河中,可使整條河水有毒,可以毒死魚蝦蚌類生物。咸是全部,都會的意思。犀牛觸之,死者活:犀音西,傳說犀牛可以解鴆毒,所以凡有鴆鳥的地方就有犀牛。被鴆鳥毒死的魚蝦蚌類,與犀牛角接觸就能復活過來。五不思議:出自《大智度論》:(1)眾生多少,(2)業因果極,(3)禪定力(4)龍力(5)佛力。本論中說佛的神力,佛法的威力,能使不定性聲聞回小向大,發起無上菩提心,修菩薩行,皆當作佛,是不可思議到極點的了。說西方凈土是大乘善根界,沒有女人,根缺及二乘人,並不是說彌陀本願不度這些人,否則就有違佛普度一切眾生的本願了。西方凈土,最極清凈。女人往生後蓮花化生即為男身,根缺的人往生後即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二乘聲聞、緣覺往生後,即發無上菩提心,成為菩薩。這些聲聞眾只是按娑婆世界原來的名字去叫他們,實際上他們都是已經回小向大的菩薩。比如舍利弗等大弟子,佛陀早已授記他們必定成佛,也就是說他們早已是助佛教化的大菩薩,但我們通常仍稱他們是大阿羅漢。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為誰安立的呢?佛的本意是真正發大乘菩提心的人安立的。本論中說「大乘善根生「,明確指出西方凈土是大乘善根界。發菩提心是往生極樂的前提,不發菩提的就不能往生。不少人認識了人生是苦,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不少人因為有惡極現前,怖畏驚恐而願意求生極樂。有的人因饑寒困苦,生活所迫而求生凈土。有的人因老病等苦,無力苦修行而求生凈土,這些都都是避苦趨樂的心理。不少人是貪圖極樂衣食豐美,來去自由。正報依報的莊嚴,無有眾苦但有諸樂,求到極樂世界去享樂,去享受阿彌陀早已備好的珍果才發願的。要知道,要有信願行,才能蒙佛臨終接引往生極樂。但這些人往生凈土的動機與彌陀本願是有距離的。為自己求解脫,而不發願普度眾生,這是小乘,是不能往生極樂凈土的。但這些人只要能老實念佛,在佛力攝受護念下,在花開見佛時必然會發無上菩提心,這就是佛力的不可思議。所以說諸佛安立凈土,釋迦宣說凈土法門,不是為了二乘,而是為有大乘根性的凡夫眾生。任何違背發菩提心的言說都是違背佛的本願,都是悖離凈土真義的邪說。17.一切所求滿足功德【論】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譯}九法界諸眾生, 只要信願喜樂,皆憑信願持名, 一切大願滿足。。〖注〗此二句,名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或名高位重,潛處無由。或人凡姓鄙,希出靡路。或修短系業,制不在已,如阿私陀仙人類也。有如是等為業風所吹,不得自在。是故願言:使我國土,各稱所求,滿足情願。是故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要發起此願呢?因為看到有的國土,或者有的人名望高地位重,要想隱居獨處都不能。或者有的人很平凡,出生低微,沒有頭出施展才能的道路。或者有的人的生命長短完全由默造善惡業力控制,自己作不得主。阿私陀仙人很有名望地位,也難免流轉六道,生死輪迴,為業風所吹,不得自主。所以發願說:在我成佛的國土中,任何人的任何要求,都能滿足其意願。因此說:「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解]名高位重,潛處無由:名望很高,遠近聞名,地位很重,當國君、總理、部長等大官,地位很重要,為人敬重。潛處就是隱居,不管世間的事。無由,指沒有辦法,沒有理由去辦成此事。人凡姓鄙,希出靡路:人凡指平常老百姓,姓鄙指出生在窮家小戶,希出指希望出入頭地,施展自己才能,靡路,指沒有這樣的道路。修短系業,制不在已:生命的長短,是由善惡業力決定的,不控制在自己手中。阿私陀仙人類:阿私陀是釋迦佛出世之初,他的父親飯凈王請來白了很有道行的仙人叫白私陀,他預言悉達多太子會成佛。各稱所求,滿足情願:稱指心如意。各稱所求,即每個人的要求願望都能稱心如意,得到滿足。以上偈頌講的是依極的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
【論】是故願生彼, 阿彌陀佛國。{譯}因此深信切願,發願往生極樂。是人臨命終時,必生彌陀佛國。〖注〗 此二句,結成上觀察十七種莊嚴國土成就,所以願生。釋器世界清凈,訖之於上。{譯}這兩句偈頌,總結了上述觀察十七種莊嚴國土成就,所以願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中去。至此,解釋器世界的清凈,到此為止了,就圓滿了。
二.正報莊嚴清凈(觀察眾生世間清凈功德)〖注〗次觀眾生世間清凈,此門中分為二別。一者觀察阿彌陀如來莊嚴功德。二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問曰:有論師泛解眾生名義,以其輪轉三有,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今名佛菩薩為眾生,是義云何?答曰:經言,一法有無量名,一名有無量義。如以受眾多生死故名為眾生者,此是小乘家釋三界中眾生名義。非大乘家眾生名義也。大乘家所言眾生者,如不增不減經言:言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義。何以故?若有生,生已復生,有無窮過故,有不生而生過故,是故無生。若有生,可有滅。既無生,何得有滅。是故無生無滅是眾生義。如經中言:五受陰通達空無所有,是苦義,斯其類也。{譯}下面再觀眾生世間清凈,這部分又分為二類,一是觀察阿彌陀如來的莊嚴功德。二是觀察西方凈土諸菩薩的莊嚴功德。觀察如來的莊嚴功德有八種,學到時自然會看到。問:有的論師泛泛解釋眾生這個名詞的意思認為,輪轉三有,受眾多生死所以叫眾生。現在將佛菩薩也稱為眾生,是什麼意思呢?答:經上說,一法有無量的名字,一名有無量的意義。如果以受眾多的生死所以叫眾生,這是小乘解釋三界中眾生這個名詞的意義。並不是大乘對眾生的定義。大乘所說的眾生在《不增不減經》上說,眾生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為什麼呢?如果說有生,就有生了又生,以至無窮的過錯,又有不生而生的過錯,所以應該是無生。如果有生,就一定有滅。既然無生,哪裡有滅呢?所以無生無滅才是眾生的本意。如經中所說,五受陰通達空無所有,正是苦的意思。眾生與此類似。[解]三有:三有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別名。就是三界的生死。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色界的生死。三無色有,即無色界的生死。三有也解釋為:本有、當有、中有。本有指現世的身心,當有指未來世的身心,中有指本有和當有之間所受的中陰身心。不生不滅才是眾生的實相。若有生有滅這是假名是世俗諦,《金剛經》上說:「眾生即非眾生,假名眾生。」有生有滅是心生滅門,無生無滅是心真如門。一心二門是諸法真實相。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這是眾生的真實意義。五受陰(色、受、想、行、識)產生個人的苦樂感受,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實在的苦樂的體性。這樣就能通達苦聖諦真實的意義了。
(一).觀察阿陀佛莊嚴功德1.座功德【論】 無量大寶王,微妙凈花台。{譯}無量七寶閃光, 蓮花寶王嚴飾,清凈微妙佛光, 輝映群花王座。〖注〗此二句,名莊嚴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莊嚴此座?見有菩薩,於末後身敷草而坐,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人天見者,不生增上信,增上恭敬,增上愛樂,增上修行。是故願言:我成佛時,使無量大寶王,微妙凈華台以為佛座。{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要莊嚴佛座呢?因為他看見有的菩薩,在最後身成佛時是鋪草為座而成無上正等正覺。人和天人看到,不能產增上的信心,增上的恭敬,增上的喜愛快樂,增上的修行。因此發願:我成佛時,要使用無量的大寶王做成的微妙清凈的花台為佛座。[解]從這首偈語起,是觀察極樂世界的正極莊嚴。正報中先觀佛的八種莊嚴。在小乘法中,成佛時的佛座只是吉祥草,佛身為丈六身,老比立相。大乘法中,佛座是七寶,乃至無量珍寶莊嚴,佛身為千丈,乃至無量高大,諸根相好,一一無量。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見到有的一生補處菩薩,在最後—身,是坐在吉祥草上成佛的,如釋迦牟尼佛,就是如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譯為「無」耨(音nou)多羅譯為「上」,三藐譯為「正等」三菩提譯為「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如不能讓眾上的信心增上,恭敬增上,就是信門缺失。不能讓眾生產生更多的歡喜快樂,就是願門的缺失。不能讓眾生更加精進修行,就是行門和念門的缺失。這四門都不圓滿,對眾生來說,是最大的損失,也是成佛的最大障礙。因此阿彌陀佛依眾生的需要,而發菩提心愿,依菩提八心而成佛。凈花台就是蓮花台。《觀佛三昧經》說:「佛座是大紅寶蓮華王」。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蓮花花果同時,譬喻佛是修一乘因,證一乘果,所證的果,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即所修的因包涵必證的果,所證的果,充分體現了所修的因。因果同在一心,佛法就是如此不即不離。不即就是無相,不離就是無不相。無相無不相,就是諸法實相。究竟證得諸法實相,就叫成佛了。〖注〗無量者,如《觀無量壽經》言:「七寶地上,有大寶蓮華王座。蓮華一一葉,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台。此蓮華台,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於其台上,自然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安樂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台,或作真珠綱,或作雜華雲。放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如是等事,出過數量。是故言:無量大寶王,微妙凈華台。{譯}無量的意思,有如《觀無量壽觀》上說的:「七寶地上,有巨大的蓮花王座。蓮花的每一個葉片,都有上百種珍寶的色彩。有八萬四千個葉脈,有如一張天然的畫圖。每一葉脈有八萬四千道光芒。花葉小的,也有二百五十由旬那麼大。這種蓮花有八萬四千張花瓣,每一張花瓣之間,都裝飾有百億顆摩尼寶珠王。每一個摩尼寶珠都放射出千道光芒,其光芒有如七寶合成的寶蓋,覆滿大地。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台。此蓮花台,有八萬顆。金剛石,甄叔迦寶,梵摩尼寶,美妙的珍珠網作為裝飾。寶台上有很協調自然的四根柱形的寶幢,每一寶幢,有如百千萬億須彌山那麼高大。幢上的寶幔,有如夜摩天宮,配有五百億微妙的寶珠作為裝飾。每顆寶珠,有八萬四千種光芒發射。每一光芒會變幻出八萬四千種不同的金色。每一種金色,遍布極樂寶土,不同的地方,作不同的變化,或者顯示為金剛台,或者化作珍珠網,或者升起各種鮮花式的雲彩。在各方面隨意變觀,作為弘法的佛事。」這些事情,比所述的數量更大,所以說:「無量大寶王,微妙凈華台。」[解]釋迦毗楞伽:譯為能勝寶。甄叔迦:譯為赤色寶。華葉:即荷花的花瓣。脈即花瓣上的筋。由旬:四十華里為一由旬。二百五十由旬便有一萬華里。須彌山:又叫妙高山 ,四寶合成為妙,超過七座金山為高。幔:即布幕。
2、身業功德【論】 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譯}卅二相隨形好,彌陀圓光交錯一一色相莊嚴,群生心生仰慕〖注〗此二句,名莊嚴身業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莊嚴如此身業?見有佛身,受一丈光明,於人身光,不甚超絕。如轉輪王相好亦大同。提婆達多所減唯二,致令阿闍世王以茲惑亂。刪闍耶等敢如螳螂,或如此類也。是故莊嚴此身業。案此間詁訓,六尺曰尋。如《觀無量壽經》所說:「阿彌陀佛如來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譯者以尋而言,何其晦乎!里舍間人,不簡縱橫長短,咸謂橫舒兩手臂為尋。若譯者或取此類,用准阿彌陀如來舒臂為言,故稱一尋者,圓光亦應徑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句。是故言:「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譯}這二句偈頌叫莊嚴身功德成就。佛原本何故莊嚴如此的身業呢?因為他看到有的佛身,只放射一丈的光芒,與一般世人相比,這種身光不是很殊勝稀有。例如:與世間的轉輪聖王的相好也大同小異,差不太多。提婆達多的相好比此佛身只少二種相好。致使阿闍世王心神迷惑錯亂,敬奉他如佛一樣。刪闍耶等不敬佛陀,自不量力如螳螂擋車,這等見佛不敬佛的愚痴的人還大有人在。因此佛要莊嚴如此的身業。以中國的語言來說,一般以六尺為一尋。比如在《觀無量壽經》上說:「阿彌陀身高有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譯此論的譯者,用尋字,相當隱晦難懂。一般老百姓,不管什麼縱橫長短,都以橫伸兩手臂為一尋。如果譯者採取這種說法,來量阿彌陀佛,彌陀平伸兩手臂定為一尋,那麼,圓光也應該有直徑為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所以說:「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解]三十二相之一的身光叫圓光或常光。轉輪聖王:統領四天下的賢王,也有三十二相,但沒有佛明顯。提婆達多:譯為天然,釋迦牟尼佛的堂弟,也有三十相,只比佛少肉髻頂相及眉間白毫相二種。他使當時摩竭陀國的阿闍世王,誤認提婆達多是真正的佛。刪闍耶:譯為等勝,是六師外道中的自然外道。認為人們不需任何修為,不必苦苦修行,八萬劫滿,自然得道。詁訓:詁音古。用現在的語言去解釋古代的語言,稱為詁訓。何其晦乎:晦音誨,每月(農曆)的三十日,黑夜無月光,稱為晦。里舍聞人:指在農村中的一般沒有知識的人。不簡:簡是簡別即區別的意思。〖注〗問曰:觀無量壽經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義云何?{譯}問:《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的心想之中。所以你的心在想佛憶佛時,這個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的正遍知海,都是從心想生起的。這是什麼意思呢?[解]法界身:佛是以法界為其身體的,又名法身,是遍一切處的,又名法性。此心就是生佛同體的清凈心,如如不動的真心。這個真心具造六凡四聖十法界依報正報一切法。心具是體,為真如門,心造是用,為生滅門。一心二門,體用不離,體就是總體,是恆一不變的,叫法,心性就叫法性。用是分別相,各不相同,是隨緣變化的。法法都有總相和別相,但又不一不異,常國常別,所以叫法界。眾生與佛是同體的,不一不異的,所以生佛是互遍互融的。佛的法身在眾生心中,眾生的法性心也在佛的法性心中。所以《華嚴經》說:「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是心作佛:眾生的清凈心觀想憶念佛時,就是是心作佛。作是指念佛憶佛觀像觀想念佛,心心在佛,念念在佛。心生則法生。這個心當下就有佛身的相好顯現,就令顯現三十二相和八十種隨形好。(佛的三十二相及隨形好內容太多,請自查佛學詞典或相關資料。)是心是佛:眾生心中憶佛念佛,是心作佛時,心中所現的佛是法身佛的化現,所以是真佛,所以念佛的心就成了真正的佛心。就是是心是佛。觀想念佛,心中才有佛,不想不念,心中就沒有佛。十界的諸法,也是一心所現的,離心絕無諸法。這就是是心是佛,是心是一切法。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這也是《觀天量壽經》的譯文。心起用叫心作,生萬法,心起用又叫:「一切唯心造」,但最後歸在佛性、法性上心起用叫全性起修。萬法歸一,萬法不離一心,即全修在性。心作心是非一非異,泯滅了分別,即不存外道斷常,生滅、來去等二邊的錯誤,盡顯中道實相,就是佛的正等正覺,又叫佛正遍知海。〖注〗答曰:身名集成,界名事別。如眼界,緣根、色、空、明、作意五因緣生,名為眼界。是眼但自行已緣,不行他像。以事別故。耳鼻等界亦如是。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者,法界是眾生心法也。以心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故名心為法界。法界能生諸如來相好身,亦如色等能生眼識。是故佛身名法界身。是身不行他緣,是故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者,當眾生心想佛時,佛身相好,顯現眾生心中也。譬如水清則色像現,水之與像;不一不異,故言,佛相好身即是心想也。是心作佛者,言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無佛也。譬如火從木出,火不能離木也。以不離木故,則能燒木,木為火燒,木即為火也。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者。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無相,故諸佛無知也。以無知,故無不知也。無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廣不可測也量。故譬海也。{譯}答:身是彙集諸緣和合而成的,界是區別事物的界線。比如眼界是緣根、色、空、明、作意五因緣而生起,名為眼界。眼只與自己相應的緣相結合,不受與它無關的緣的影響,所以與其它的事就了有差別。耳、鼻等界也是這樣的。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就是指法身,是眾生心中生起的法。由於心能生起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所以將心叫法界。法界能生出如來的相好莊嚴的身體,也如色等因素能生出眼識。所以說佛身吳法界身。這個法界身,不受它緣的影響,所以說「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就是當眾生心想佛時,佛的佛身相好就顯現在眾生心中。比如水清沏了,則眾生的色像就會在水中顯現。水和像是不一不二的。所以說佛相好身,就是心想。是心作佛,就是說:心能作佛。是心是佛就是心外無佛。比如火從木材中燒起來了,火不能離開木材。因為火不能離開木柴,所以能逐漸把木材燒光。木材被火燒著後,木材就變成火了。「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者」,正遍知,就是真正有如法界那樣的事全都知道認識了。法界沒有相,所以諸佛也就無知,由於無知,所以無不知。無知而又全知,就是正遍知。其所知的是深廣不可測量的,所以用海來比喻。[解]正遍知:梵語音譯是三藐三佛陀。譯為正遍覺,正遍知。《大智度論》第二卷說:「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言正遍知一切法。」法無差錯叫正,智無不周為遍,出生死夢叫覺。這是以佛教經論解釋正遍知。就是正確地遍知一切法。曇鸞大師在《注》中解釋正遍知說:佛無知故無不知,無知而知是正遍知。這是按老莊哲學的「無知而無所不知,無為而無所不為」的說法來比擬佛的正遍知,這只是比量的說法。正遍知就是諸佛清凈心真如門,有如理智,證真智,沒有顛倒偏邪的過失,所以叫正知。諸佛的清凈心生滅門,有如量智,證俗諦,盡知一切法,一切因果,所謂百界千如,叫遍知。正遍知就是諸佛一心二門二智,二諦圓融的中道智,即一切種智,總攝佛果所有智慧。以靈覺凈智圓妙的本覺為體。與道家的混沌無知是不同的。四明知禮大師在《觀經妙宗妙》中指出:「三(觀)智融妙,名正遍知。無量甚深,故喻如海。」
3、口業功德〖注〗 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譯}彌陀如來世尊,如來阿宣法音,眾生隨類得解,梵音十方普聞。〖注〗此二句,名莊嚴口業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如來,名似不尊。如外道駙人,稱瞿曇姓。成道日聲,唯徹梵天。是故願言:使我成佛,妙聲遐布,聞者悟忍。是故言: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口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要興起這一莊嚴呢?因為他看到有的如來的名字不很尊貴。有如本師釋迦牟尼佛成佛後,有一推車外道,仍直呼其姓「瞿曇」,很不尊重。釋迦佛成佛後名聲只傳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發願說:我成佛時,妙聲遍布十方,聞我名號的人,都能悟證無生法忍。所以說:「如來微妙名聲,梵響聞十方。」[解]瞿曇:是釋迦牟尼佛俗家的姓,名叫喬達摩·悉達多。2.駙人:就是推車的人。3.妙聲遐布:遐音峽,遠的意思。一指彌陀成佛後,名字傳播得很遠很遠,十方普聞,二是彌陀說法的微妙梵音響徹十方。如來有八種梵音:極好音、柔軟音,和適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誤音、深遠音、不竭音。聞者不論遠近,分明近在耳邊,能使眾生隨類得解,皆能證悟無生法忍,微妙不可思議。
4、心業功德【論】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譯}萬事萬物平等 地水火風物成,心業有如虛空 關閉分別之門。〖注〗此二句,名莊嚴心業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起的莊嚴?見有如來說法云:此黑此白,此不黑白不白,不法、中法、上法、上上法。有如是等無量差別品,似有分別。是故願言;使我成佛,如地荷負,無輕重之殊。如水潤長,無//之異。如火成熟,無芳臭之別。如風起發,無眠/之差。如空白受,無開塞之念。得之於內,物安於外。虛往實歸,於是乎息。是故言: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心業功德成就。佛願本為什麼要興起這一莊嚴呢?他看到有的如來說法時說:這是惡業黑業,那是善業白業,那是無記性業的不黑不白業。這些是聲聞乘下法,那些是緣覺乘中法,那些是菩薩乘上法,那些是一佛乘上上法等。有這麼些無量的差別品類,似乎有如世人的分別心。所以他發願:我成佛後,心地有如大地荷載一切,不分輕重。有如雨水,浸潤萬物,不分惡草瑞草。有如火能煮熟各種食物,不分香臭。風吹拂人身,讓人感到舒適,不分醒睡。如虛空包受萬物,沒有開闊或擁塞的念頭。凡是起心動念,皆不起分別心念。使一切有情無情,同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佛心不執著虛妄名相,一一會歸諸法平等自性,真實本際。佛心起用而不用,如如不動,平息一切念慮分別。所以說:「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解]業就是身口意的造作活動。業分為黑業即惡業,白業即善業,和無記業,即不黑不白的業。佛法中,下法指聲聞乘法,中法指緣覺乘法,上法指菩薩乘法,上上法指如來乘即一佛乘法。佛心無分別,如地水火風,只是比喻,四大是無心的,佛心慈悲,普度眾生,是虛往實歸之心,止息一切念意分別的心,與眾生心一體的心。
5.大眾功德【論】天人不動眾,清凈智海生。
{譯}人天無量眾生, 大乘根性不動 ,如來智慧如海, 智海生出大眾。
〖注〗此二句,名莊嚴大眾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如來說法輪下,所以有大眾,諸根性慾種種不同。於佛智慧,若退若沒,以不等故,眾不純凈。所以興願,願我成佛,所有天人,皆從如來智慧清凈海生。海者,言佛一切種智深廣無涯,不宿二乘雜善中下死屍喻之如海。是故言:「天人不動眾,清凈智海生。」不動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傾動也。{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大眾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要興起這一莊嚴呢?他看到有的如來說法轉法輪時,座下所有大眾的根性願欲有種種不同。對於佛所具有的智慧,有的人沒有,有的人退失。由於參差不齊,就不是純凈如一的。所以發願,願我成佛時,所有人天大眾,都是從如來智慧清凈海出生的。所謂海,是說佛的一切種智深廣無涯,不存在二乘及人天雜善,這些中下根凡夫的死屍身影。所以說:「天上不動眾,清凈智海生。」不動就是說往生到極樂國土的人天大眾,都是大乘根器,不可動搖的。[解]法輪;佛說法叫轉法輪。佛法的寶輪,可以碾碎一切外道邪魔的謬論,讓佛法永久運轉傳播。諸根性種種不同欲:各人的根器不是一樣的,有上中下根之分。性指種性,有的是大乘根性,有的是二乘根性,他們的發願也就不是一樣的。佛智慧:佛正遍知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無量具足的。佛有無師智,自然智,一切種、權智、實智等,不可勝數。若退若沒:有一些人,佛的大智慧不能保持叫退,如舍利弗等聲聞人的智慧就會遇緣退墮。而提婆達多之類的人,未證說證,未得說得,成為大妄語。應墮無間地獄,他們就沒有佛的智慧。所有天人:天人指人及天界的人。佛教化的對象,主要是人天眾。這裡也包括在人界天界修行的二乘聖人及菩薩。五乘佛弟子都包括在人天眾中,都是佛的菩提眷屬。彌陀在因地發願,他成佛後的菩提眷屬,都是純一無雜,神通洞達,智慧清凈的菩薩眾。他們都是從如來智慧清凈海中生出的。天人不動眾,清凈智海生:極樂世界的天人,這是順此娑婆世界的名稱,其實都是大乘菩薩。《無量壽經》說:「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自性清凈心,人人本具,生佛同體,全真成妄,假名天人凡夫,全妄即真、名為諸佛菩薩。天人不動眾,清凈智海生,就是全妄即真,即迷即覺。天人往生到極樂世界,蓮花化生,當然就是從清凈智海生的。6.上首功德【論】 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譯}彌陀如來功德,有如須彌山王。勝妙上首弟子,無人超越其上。〖注〗此二句,名莊嚴上首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願?見有如來眾中,或有強梁者,如提婆達多流比。或有國王與佛並治,不知甚推佛。或有請佛,以他緣廢忘。有如是等,似上首力不成就。是故願言:我為佛時,願一切大眾,無能生心敢與我等。唯一法王,更無俗王。是故言:「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上首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會興起這一願呢?他看見有的如來在人群大眾中,有剛強不調的背叛佛陀的人,比如提婆達多之流。有以國王與佛共同治理其國,不知道謁誠恭敬推重於佛。或者有的國王請佛供養佛,由於其他的事而忘記佛。有這麼一些好像是上首的弟子,卻沒有上首弟子應有的德行。因此發願說:我成佛時,願一切大眾,不可能生起與佛等同的心思。唯有法王,沒有世俗國王天王。所以說:「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解]上首即大眾中德高望眾的領袖人物,如世俗的國王。釋迦牟尼佛座下的舍利弗,大迦葉,阿彌陀座下的觀音,勢至都是上首。強梁:不守道德,不信因果,崇尚勢力,剛強不調的人叫強梁,世俗叫強盜,惡棍。佛教內部如提婆達多之流即是強梁。不知甚推佛:即不知道更加推重佛。如頻婆娑羅王,雖然佛陀在他國內教化,但他不特別敬重佛陀,而是與佛陀一起共治其國。以他慮忘廢:如阿耆達婆羅門國王,請佛陀到其國境內結夏安居,本來應當日日送飲食供養,因為他有其他的事,竟忘記了。沒有供養佛陀,使得佛陀及五百弟子,三個月中只能吃喂馬的麥子度日。似上首力不成就:雖然居於大眾首席的地位,但沒有上首弟子應有的德行,不能助佛教化眾生,所以叫似上首力不成就。主功德【論】天人丈夫眾, 恭敬繞瞻仰。{譯}往生人天丈夫,善男善女大眾。恭敬歡喜圍繞,瞻仰如來主公。〖注〗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佛如來,雖有大眾,眾中亦有不甚恭敬。如一比丘語釋迦牟尼佛,若不與我解十四難,我當更學余道。亦如居迦離謗舍利弗,佛三語而三不受。又如諸外道輩,假入佛眾,而常伺求佛短。又如第六天魔,常於佛所,作諸留難。有如此等種種不恭敬相。是故願言:使我成佛,天人大眾,恭敬無倦。所以但言天人者,凈土無女人及八部鬼神故也。是故言:「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譯}這兩句偈頌,叫莊嚴主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興起這一莊嚴呢?他看見有的佛如來,雖然有很多受教化的大眾,但是大眾中也有對佛不很恭敬的人。比如有一從外道剛入佛門的比丘,對釋迦牟尼佛說,如果不給我解答「十四難題」,我就要去學其他的教門。又比如居迦離毀謗舍利弗時,佛陀三次呵責,三次不接受。又比如一些外道門徙,假意混入佛弟子眾中,目的在於尋求佛的短處。又比如第六天魔,經常在佛的面前,作出各種為難的事。因為有如此等等種種的不恭敬的事,所以發願:我成佛時,天人大眾,恭敬圍繞歡喜無厭倦。之所以只說天人,是因為極樂凈土中沒有女人以及天龍八部鬼神。因此論中說:「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解]主指阿彌陀佛,佛為教主。十四難:指外道邪知邪見的十四個問題,比如問世界及我是常是無常,是非有常非無常呢?這些問題都是身見、邊見。佛法講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說它是常住不變是不對的,說它斷滅空無,也不合理。所以佛不給他回答。欲界六天叫他化自在天,也叫魔王天。釋迦佛成道時,天魔派魔女作難,又率魔兵魔將作難,皆被佛降服。8.不虛作住持功德【論】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譯} 觀察如來世尊,神威本願大力,遇佛定能解脫,沒有退轉空過。能令眾生滿足,佛力不可思議。如來功德無量,大寶為海難及。〖注〗此四句,名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如來,但以聲聞為僧,無求佛道者。或有值佛而不免三途,善星,提婆達多,居迦離等是也。又人聞佛名號,發無上道心,遇惡因緣,退入聲聞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過者,退沒者。是故願言:使我成佛時,值遇我者,皆速疾滿足無上大寶。是故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速令滿足,功德大寶海。」住持義如上。觀佛莊嚴八種功德,訖之於上。{譯}這四句偈語,叫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佛原本為什麼興起這一莊嚴呢?佛看到有的佛如來,只以聲聞組成僧團,沒有求成佛的人。或者有的遇到佛出世間,然而仍有不免墮入三惡道的。善星,提婆達多、居迦離等人就是如此。還有的人,聞聽佛的名號,雖然能發無上菩提心,遇到惡因緣,又退轉入聲聞辟支佛地。有這些空過的人,退失道心的人。所以發願:我成佛時,遇到我的人,都能迅速滿足無上的成佛的大寶宏願。因此說:「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速令滿足,功德大寶海。」住持的意思前面已講過。觀佛莊嚴的八種功德,如上所述,已講圓滿。[解]住持:住就是安住不動。持就是執持正法而不變。佛陀的應化身滅度後,留在人間的舍利、佛像、經書都能令佛法久住世間,屬於住持三寶的佛寶。<<百丈清規>>說:「非崇其位,則師法不嚴,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禪苑清規>>又說:「各處一方,續佛慧命,斯曰住持。」本論所說的住持,如<<圓覺經>>說:」一切如來,光嚴住持.」又如<<十住日毗婆沙論>>說:「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光嚴住持,是指佛的極身住持世間。佛力住持,即指佛的本願力住持。這才是本論住持的含意。不虛作住持:極樂世界是彌陀極身住持的極土,又有四十八願功德本願大力攝受眾生,能使眾生聞名稱念,往生極樂,聞法受記,皆能得到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成佛作祖的大利益,這就叫不虛作住持。遇無空過者:十方眾生,只要聞到彌陀名號,欲生彼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阿彌陀佛,都可蒙受彌陀在臨終時,垂手接引,住生極樂。不論修行念佛功夫的深淺,不問是否斷惑帶業,也不論自己念佛是否已得一心不亂,更不分男女老幼,出家在家,貧富貴賤,都可蒙彌陀本願攝受,慈悲按引,得生凈土。絕對沒有一個人空過,不能得到往生的。能加持的佛力是無量(阿彌陀),所加持眾生的利益也是無量的,必定往生成佛,絕無空過的人。善星:釋迦佛末出家為太子時,有三個兒子:一個叫善星,二是優婆摩耶,三名羅睺羅。善星隨佛出家證得四禪,因親近惡友,退失四禪,起邪見,對佛起噁心,後墮無間地獄。提婆達多,譯為天然,斛飯王之子,阿難的胞兄,佛的堂弟。身有三十相好,出家能背誦六萬法藏,但他貪圖聞名利養,並造五逆大罪而墮地獄。舍利弗曾發菩提心修行六十劫,苦行菩薩道。後來遇一婆羅門向他乞求眼睛,他挖出給他,他又嫌臭拋在地上,又用腳踏。因此,退失菩提心,回大向小成聲聞人,只求自了生死。皆速疾滿足無上大寶:這句明確說明凈土法門是易行道,這完全是彌陀本願能攝受一切罪惡凡夫,帶業往生,不須要三大阿僧祗劫修行,即可蒙佛按引往生極樂,橫超三界,了生脫死,一生圓滿菩提,成就佛果的一切功德大寶。這也就是不虛作拄持的意思。到這首謁語,就將觀察佛的八種功德,講圓滿了。阿彌佛的八種功德成就是自利利他的功德莊嚴成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