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昭老師講授 太極拳道-無極樁功

無極樁功(1)

我們的學習方法很簡單,每個人都會做,都能做---無極樁功。有人理解樁功就是站,不完全,樁跟站不完全劃等號,站是樁的一種形式。還有兩種形式:坐樁,卧樁,也就是躺著。所以很多人一聽說樁以為就是站,不完全。

站是樁功的最基本的形式,我們要從站樁開始。為什麼說站是最基本的形式?因為站是我們成為人的一個本,我們和動物的區別,就是因為我們能直立行走,能站起來了。我們人類最早的祖先沒有成為人之前還是不分手和腳的,正因為我們直立行走,能站起來以後,手腳分開了,才能夠有了分工,才能創造勞動,我們才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個人字站起來了,本來這人都是躺著,站起來了。因為他分了,分了一左一右,一撇一捺,一上一下,一個手一個腳,分開了,這才成了人。因此說站是最基本的生命體征。這人病了躺在床上,坐在輪椅上,他站不起來了。一個健康的人肯定他能站,因為走必須得先站,不站起來你走不了,所以站這種形式是我們人的一個很根本的一種形式,所以很簡單。

很多朋友說李老師教了半天站,誰不會站呢。確實形式很簡單,但是一會兒學習的過程大家會發現,原來我們活了幾十年了還真的不會站,還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站,其實我們凈站了。有的時候孩子說從小不聽話就罰站,凈站了,但是你會發現你還真的站得不對,還真的沒有認真地想想我到底應該怎麼才能站對。所以把這種簡單的修為方法告訴大家,其效果非常顯著,不是要經過很長時間的修為以後才能夠在我身上有反應,不是的,可以告訴大家,當堂就有反應,當堂就會體驗和展示你自己的變化。當然我的變化指的是循序漸進的,是兩種變化:一個是思維,一個是行為。如果你頑固不化,思維習慣不改變的話,你的行為就很難改變。

在我們今後的學習,大家要注意掌握兩個方面:

一要明理,明白道理,什麼是明理呢?就是大家一定要問一個為什麼。就像剛才我給大家講的就是在講這個理,為什麼要站?為什麼從樁功開始?首先你要明理,我們今後每一堂課,每一步每一個小的台階,都離不開它的理,所以請大家一定跟著我一起明理,也請你們不斷的去問自己和問我為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明理就是解決為什麼。

第二,知法,明白為什麼了,還要知道怎麼做,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做出來。我們下一步的學習,牢牢地會圍繞著這兩個方面:明理和知法。

我和大家每堂課都要進行四種形式的交流,哪四種形式?一,聽,大家像現在一樣聽我給大家講,因為我要講這個理,大家就要認真地聽。二看,我要做給大家看,我告訴大家什麼樣的方法怎麼做,大家要認真地去看。三非常重要了,摸。通過和我摸,我們去掌握拳中之道,拳中之理,特別是拳中之道。因為這個道很難用語言說清楚,我們老祖宗非常聰明地用了拳的方式,我不是說不清嗎?我可以讓你摸得到,讓你感覺出來,從而你才能真正地知這個道,這是我們的一個特殊的方法。不是在那念金剛經,也不是在那打坐,而是要摸,互相之間的摸,你們和我之間的摸。通過摸把說不清的東西傳達給你,讓你真的明白,你會感覺到雖然說不清,但是我明白了。應該這樣,這是這個感覺,你一定會心知肚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騙不了你,你也騙不了別人,有沒有,你明白了沒有,用身體的語言完全可以說明白它,所以摸很重要。

第四悟,就是在聽、看、摸的基礎上,要入心,要真能改變自己,通過悟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的心,從而才能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我們是由拳而道,以道修拳,那麼在修為的方法上,最大特點是遵道而修。什麼是遵道而修?我們的修為方法是損之又損,以至無為。為什麼損之又損?就是大家不要期望著從我這能得到什麼功夫,得到什麼秘笈,得到什麼神奇的招法。可以坦白地告訴大家我沒有,給不了你,但是我可以告訴你,神奇的功法那奇妙的感覺不在我這,就在你自己那。只是你自己多年來錯誤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阻礙著你本來就有的那個東西的展示和應用。怎麼辦呢?損,改變它,去掉它,在去掉的過程當中,那個真的東西,那個最有用的東西就會不斷的一點一點地在你身上顯露出來了。所以有很多人練武術、練太極拳,期望通過老師告訴一個功法就練出一個什麼神奇的功法,起碼我沒有。我告訴大家就像佛一樣,你就是佛,佛就在你心裡,不要去迷信廟裡的和尚。天天去拜和尚拜廟,拜菩薩,離開自己心的修為沒用,捨近求遠,其實就在你這裡。我們現在一樣,從自己做起,改造我們自己,才能夠找到我們本原的、合道的那個真我,這是我們修為的主旨。

所以今天在正式講課之前,大家以聽為主,我以說為主,尤其今天咱們第一次課。第一次課有好多新的朋友,新的學員。所以我很希望比較全面一點地跟大家做一些介紹,讓大家對我們的學習,我們太極拳道的特點,了解怎麼去學,為什麼去學。任何事情都有個理,先要明白,你只有明白了以後,你才能夠做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好的習慣是不合道的,這種不合道的習慣比比皆是,只是你自己沒有意識到。首先要認識到不合道的習慣,要認識它,除了聽我講理以外,我們還要切實感受到,這樣你才能承認。所以說我們從理開始,我們大家一起不斷的在學習過程當中去體會,每一層每一層都離不開這個理。

我們從無極樁功開始,重新認識自己的哪些行為習慣、思維習慣是背道的。剛才有個同志跟我聊,說這個太極拳軟綿綿的,就能把力很大的人打出去很遠,這很神奇,在很多人看來很神奇,實際上你了解了其中之道和理以後,你就不覺得神奇了,我先給大家展示一下一會兒咱們再講為什麼。

咱們請一個小夥子,剛才他給我提了好多問題,我發現他對太極拳還是很感興趣的。你這樣,你攥著我的兩個手,一邊攥一個。他力氣很大,你來推我。好,他力氣很大,我如果用力跟他抗這個力的話,我抗不了他,你35了,我大他30歲了,我怎麼跟他頂。你現在頂住別動頂,你們再看,本來他大力頂得很好,你看他出去了。他如果來得很猛的話,很容易一下子就把他打出去,不是很難的事。你使勁攥著我,你看還攥得住嗎?

學員:好像很難。

不要說打他,攥你都攥不住了,這麼大力氣攥一個老頭攥不了。其中之理是什麼呢?告訴大家,太極拳為什麼說軟綿綿的,就是他剛我柔。兩個東西合在一塊了,陰和陽,黑和白。如果他黑我也黑,他白我也白,比誰力氣大,我也比不了他。但是一旦黑與白這兩個能夠合在一起以後,那就比什麼了,你黑我白,我白中還有黑,合在一起我白中還有黑,現在為止他沒有這能力在他黑邊裡頭還有白。所以我們就是要把兩個對立的東西分得很清楚,同時還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才是太極。作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做不到這一點的原因,不是你缺什麼外在的功夫,而是你自己阻礙著自己。為什麼呢?咱們再展示一下,我經常跟大家演示的,就是我們錯誤的用力習慣。你來用力攥著我的手,有多大勁使多大勁,你看看大家注意,他攥的過程當中,我讓他手使力,他把力使到上臂和肩,你自己摸摸,你使大勁,你自己看看,我讓你手使力,你上臂和肩用力幹嗎?上臂和肩不許使力,肩和上臂一不使力,手沒力了,說明什麼,不通。這種錯誤的習慣是因為不通,我們要求什麼,手使力就手使力,上臂和肩不能使力,就是手使力,正因為上臂和肩結住了,所以反而到手沒勁了。你再攥住我,這次你頂住我,你也結這兒,我也結這,誰也過不去,我這過去了,為什麼能過去呢?就是當我手使力的時候,我整個上肢是通的,而你手使不上了,這裡全結死了。記住,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因為人的壽命的能量是有限的,過多的消耗掉,無謂的消耗掉等於在損害生命。

可是我們生活當中,這樣的無謂的消耗比比皆是。一個計程車天天在馬路上跑,因為車子的壽命是有限的,跑多少公里就要報廢了,他提前報廢就是因為他無謂地天天那麼跑,因為計程車使用三年報廢,你私人的車十年還好好,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都把我們自己有限的生命的本能過多地無謂地去消耗掉,因為這種消耗你已經不覺得是錯誤了,你覺得是很正常,你已經形成了這種習慣了,把錯誤的習慣變成了你的行為習慣,不改變很可怕。我們沒辦法讓我們生命不走到盡頭,但是我們能不能合理的延長,不過早地去消耗它,在生命的軌跡運行過程當中,每一點生命的能量都能夠用在刀刃上,發揮出他的最高的效率來,這應該是我們人類的一個要追求的一個目標。怎麼辦?我認為太極拳的修為是最好的一個身心雙修的辦法。

這就需要重新認識我們自己,在此之前恐怕你也不覺得我這是錯誤的。我們就管他叫不通,因為這個地方全都緊以後他怎麼能通呢?那麼這種不通就造成了中醫所說的不通則痛,痛則不通,肩肘病、頸椎病、脊椎病等都屬於不通造成的,都是你幾十年來長期的不良習慣造成的。

所以我說道很深,理很淺。這道理多簡單,方法也很簡單,效果很明顯。咱們那位老姐姐,上堂課聽我講課後,說李老師,我最大的體會和收穫是,過去我買菜回來以後,這個胳膊肩膀那兒都疼,現在不疼了,起碼好多了,為什麼?當你提一個重物的時候,你總是與他相抗衡。你說我不抗衡怎麼能把他提起來呢?你的習慣總是去抗著,我們說錯誤就在這個當中。我告訴大家從今天開始,把思維習慣改一下,當你提重物的時候,不是你在提這個重物,你這樣理解它,是它在拽你。這麼理解為什麼就不一樣呢?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重物,只要是有質量的物體,在地球上他都會公平地受到一個自然的力,地球的引力、重力,我非要跟著引力相抗衡,與道相悖,不符合規律。我不如我順勢而為,順其勢,你再提他,他在拽著我呢,整個通了,不一樣了。你來體會一下,就這麼簡單的東西,你說你要提他,你試,你再順勢。

學員:搭拉著,有的時候就是這樣較著勁,這時候就這麼搭拉著。

這個很簡單了,可是生活當中這麼簡單的,應該這麼做,可是誰也不這樣做,都是較著勁。久而久之,你這種習慣能不造成肩周炎?頸椎病、腰痛、腿疼全來了,都是因為不通,所以我們要打通自己,打通自己就是一層一層地把阻礙著你的那些錯誤的習慣損之又損。你也不要指望這一天能損掉,因為幾十年形成的習慣要一層一層的剝,一步一步的損。我相信每損去一點,那效果就出來了。。看咱們馬上很顯著就有效果,開車的朋友待會兒回去的時候把兩手放在車的方向盤上,不要跟他較勁,不要端著他,那麼這兩個的感覺不一樣。

咱們一會兒還要講,中間大家休息一下。

無極樁功(2)

上堂課主要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咱們學習的主要內容,還有它的一些特點。那麼重要的是什麼呢?重新認識自我,重新認識自己。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進入這個階段---重新認識自己。不是我非說你們的不對,是我們要用道,用太極這把尺子,一陰一陽,這個標尺來衡量一下我們自己,會發現我們身上的那些不符合道的東西,我們就是要把他損掉。剛才講了改變習慣,我們已經把不正常的習慣以為正常了,因為習慣成自然了,本來不自然的那個不是自己本來的樣子,自然是自己的本來的那個樣子,本來沒有這麼多毛病,是後天我們形成的。

我老舉例子,曾經有個報道,一個嬰兒從幾層樓上摔下來都沒事,可是大人就受不了了。大人不要幾層樓,二層樓不死也得半殘,為什麼呢?因為嬰兒是非常自然的狀況,他沒有自我那些雜念的想法。本來我們應該是自然的,後天由於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產生了恐懼,使得我們身和心都不那麼自然了。怎麼辦呢?改變這種習慣,回到自然的那種狀態去,所以太極拳的最高的目標就是回歸自然。今後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都是在尋求著怎麼自然。

怎麼才能自然呢?改變我們的習慣,首先從思維習慣開始。剛才給大家大家演示的用力的習慣,拽東西的習慣,像這樣的習慣很多很多。那麼這麼多的習慣怎樣一個一個去改變?我們要抓住一個根本的改變,就能夠改變這些習慣了。哪個是根本的思維習慣呢?兩個字,顛倒一下,把「我要」改為「要我」。因為我們的習慣都是我要怎麼樣,這個好像很正常。我要吃飯,我要提東西,我要頂住你,我要把你給打出去,我要我的孩子將來成為鋼琴家,都是你要,一天都是你要,殊不知你要的合不合道。怎麼辦呢?掉過來,要我怎麼樣,客觀需要我怎麼做?不是我要怎麼做。我在多次場合下講這個,「我練拳」跟「拳練我」。我的一個學生練了好多年的太極拳找到我以後,我說,你打打拳架我看看。他一盤拳架,我說你練反了。他疑惑:我練了這麼多年了,我的老師在北京很有名的,我怎麼會練反了呢?我說你把「拳練我」理解成「我練拳」了,「我練拳」是我在練這個拳,以我為主要練這個拳;「拳練我」不一樣了,是用那個拳來練我,用拳中之道和理來改變我自己,這兩個的境界完全的不一樣。「我練拳」,我很主動的練,練得也很好,但是這是我在練拳,我不管這個拳什麼樣,我來練他。「拳練我」不一樣了,同樣的動作,用拳來練我自己,把我放在拳當中,用拳衡量一下我自己,我是被動的。

這個拳在哪呢?拳是主動的,我是次要的,看似是我動,其實是拳要我這麼動。很多練過太極拳的人都知道,說做一個動作,我要拉單鞭,實際上不是我要拉單鞭,而是這個單鞭要我拉,他要我拉他,和我要拉單鞭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概念,兩種意境。

所以從現在開始,大家要跟我在一起改變思維習慣。我別的班學員被我開除,辦班的人說人家也交錢,李老師怎麼把人開除了。我說他練不了,他給多少錢他練不了,他頑固地不改變自己的習慣,這怎麼練?不把自己放在拳當中去,他總想我應該練出一個,你應該有一個什麼妙招,什麼口訣告訴我以後,我就有一個什麼神奇的功法了。你不改變自己就什麼都沒有,所以我們把自己放在拳當中來,把「我要」變成「要我」。

有一個國學堂在正月十六、十七、十八三天組織了一次活動,這三天我給孩子們去講這個東西,我第一次給孩子們講,當然有好多家長一塊跟著聽。我們錯誤的習慣是我要孩子怎麼樣,你不把你自己融到孩子當中去,而是我要孩子怎麼樣。你要孩子怎麼樣,孩子憑什麼非要按照你要的去做呢?你永遠不可能和孩子相容相合,不是孩子的問題,是我們大人的問題。我們要把我要變成要我,孩子們需要我怎麼做,孩子們需要我做些什麼事情他們才能夠高興,才能夠聽話。暑假的時候我在北師大給全國的中學校長講課,我說教育失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這裡,總是我要我要,我們當官的要看一看老百姓要我們怎麼樣,要掉過來,不要老沉浸在我要當中去,不合道,必失敗。

思維習慣把我要,改變成要我,行為習慣呢?改變了思維習慣還要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改變行為習慣只是我要還不行,還得變成兩個字:我能,要我做的時候我就能做到,要知行合一。我的身體能夠服從我的思維新的習慣,要能做到這一點。剛才我給這個小夥子說的時候,你要我的時候,我給你,我得能給你。思維習慣改了,行為習慣不變,知行不合一不行,要我的時候我要能,我的身體能夠跟上我的心的需要去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下一步的功法的學習就是要做要我怎麼樣,我就能怎麼樣,這就是我們太極拳道修為的核心內容。

下邊咱們書歸正傳,兩個月的時間八堂課,多半堂已經過去了,剩下的時間我要和大家一起把無極樁功要點告訴大家,要讓大家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兩個月以後,大家都能夠按照無極樁功的要求能夠進行自我的修為,這是我這兩個月的課程要達到的目的,所以時間還是很緊張的。這個需要我們密切的配合起來,凡是想要繼續學的,一定要認真地共同的修為。第二盡量保證時間,第三完成我每次留的家庭作業。我希望咱們配合起來,兩個月以後咱們看效果。是不是無極樁功兩個月就完了?不是,這點我還要說明一下,只是無極樁功基本的要求,告訴大家自己能做了。無極樁我到現在已經站了小50年了,我依然還繼續在站,不是一陣子的事,是一輩子的事。學習有階段,修為無止境。我今天依然認為我站得還不夠,還沒有真正把那個道的東西站得那麼明白,所以我們分段學,但是要長期的修為。

咱們開始無極樁功的學習,在正式講無極樁功之前,兩分鐘時間大家有什麼想要問的。根據剛才我講的,還有什麼疑問的提出來咱們交流一下,下邊我在講的過程當中,有問題就提出來,有沒有?

學員提問:您剛才提到,我們平常思維習慣是我要,從太極講,從生活角度來說,如果別人提出一個很無理的要求,那我怎麼辦?他要我,我該怎麼辦呢?

就他這個問題,咱們簡單回答一下。首先他的無理的要求,你解決他的無理的要求,不是你要,是因為他出現了無理要求需要你來幫助他,這是第一。思維習慣依然是要我,他需要我幫他做,第二,如何去做他才能夠把他無理的要求轉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依然你要根據他的情況去做,而不是你想當然的我要改變你這個習慣,我就得讓你怎麼怎麼樣,依然是不成的,所以依然永遠離不開把我要改變要我,這就是我的回答。

開始無極樁功,下邊用幾分鐘的時間大家起立,先不管太極拳道對無極樁功的要求是什麼樣,你就按照你自己的理解和習慣,你先站他兩分鐘,按照你自己的習慣該怎麼站你就怎麼站。

時間一長的話,腿腰都會有酸的這種感覺,剛才我說了,先按照你自己的習慣站,然後你再對比,先不評論剛才咱們的站。開始我和大家進入無極樁功的學習,在這過程當中,我們就會對照著太極拳道無極樁功的基本要求來衡量和檢查自己。

首先說太極,剛才我講了,什麼是太極呢?分陰陽,一個黑,一個白,一個陰一個陽。那麼作為我們人體來說,一個完整的人體,一定要分清一左一右,一長一短,一高一矮,這才是完整的一個人,我們無極樁功也是。太極拳要由分開始,也就是說拳論上第一句話: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之則分,靜之則合。要分,要分清楚哪個黑哪個白,哪個陰哪個陽。我們平時很少去分他,現在我們就要分。首先我們人從大致上說分了兩部分:一撇一捺,哪個是這撇呢?我們把人的有形的身體看作是這個撇,他是很明顯的顯露出來的一撇。我們再一分還有一捺,一捺藏在這撇的下邊,我們把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在的神意氣那一部分看作是這一捺。人首先是要分一外一內,一身一心,一形一意,所以有的拳叫形意拳,就是兩個東西。形是有形的身體,意看不見的摸不著的那一部分,我們管它叫內,所以分了一外一內。我們第一階段無極樁功,包括第二階段的渾元樁功,都是要由外而修內,通過有形的身體要求得無形的意。這兩個是分的,但是是互相相求的,這是我要給大家講的第一分,分一個有形,一個無形,一個外,一個內。

既然我們第一階段的無極樁功是由有形之身求無形之意,我們先把有形之身繼續分,還要分。分什麼?我們把有形的身體分為三塊,也叫三盤:上、中、下。下盤是人體的下肢,胯一下我們叫做人體的下盤。胯到肩是中段,吃魚的時候中段,我們叫做中盤。肩以上,頭部,我們叫做上盤。所以有形的身體我們先分了上、中、下。

把有形身體分了三盤以後,是不是就分到完了呢?不是,繼續還要分。分這三盤有什麼用,現在我不講,最後大家就會回答了為什麼要分成三盤。我們先繼續分,分什麼?在三盤的基礎上,我們分九節。哪九節呢?是構成我們人身體的九個大的關節。這九大樞紐直接關係到我們人的身體能否通順,能否運轉靈活,運轉自如。這九大關節是九大樞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先從上盤開始說。

第一個,頸。大家知道頸椎,頸關節,這是第一大關節。再往下說頸下邊,脊,脊椎。再往下說腰,腰椎。上盤到中盤這三大關節,頸、脊、腰。頸、脊、腰是人的中線,是我們九大關節的主,其他關節都跟這九大關節是以他們為主並發生聯繫。

如果這個主幹,頸、脊、腰一出問題以後,這人就癱瘓了,所以我們要正確地理解和掌握這三大關節的作用。

然後上肢還有三個主要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上肢又分了三個關節。

下盤,三個關節,胯、膝(膝蓋)、腳脖子(踝)。在三盤的基礎上我們把人體又分成了九個關節,這九大關節在太極拳當中,拳論上,他的重要性被比做什麼呢?被比做九顆珠子,叫九曲珠。拳論上講行氣如九曲珠,九顆珠子,太極拳當中把這九大關節稱之為人體的九顆珠子。

我們先要認識這九大關節,今後在太極修為過程當中,要求節節貫穿。這九大關節一節一節的要分,分才能活。我們這些關節,每個關節都能各自為政,都能夠分開,他才能夠通順靈活。所以這九大關節在我們今後太極拳整個修為當中非常重要,實際上各種基礎功法都要圍繞著把這九大關節如何能像九顆珠子一樣,一顆一顆分得很清楚,又能夠一顆一顆地合得非常完整。所以太極拳為什麼說一分一合即為拳。把兩個對立的東西要分得很清楚,黑白很分明,還得要把他合在一起,實際上就是拳。我們首先從有形的身體上也一樣,上中下三盤要分得很清楚,同時要合得很完整。九顆珠子要一顆一顆每顆各自都是非常靈活,可是又能完整的互相配合到一個整體,就像一支軍隊,拉出哪一個連隊來都能夠作戰得非常好,但是又能夠在一個號令之下互相協調配合完整地出擊敵人的一樣。

因為我們這麼多年來,都是不知不覺的好像合在一起,實際上這種合是分不開的合,因此不是叫合,是僵死,各個關節都在僵死。我們要讓它能夠很靈活,要能分開,九大關節都要分開。現在你僵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麼呢?皮、肉、骨、筋都不分,那個皮死死地包在你的肉上,這肉死死地包在你的骨頭上,那麼骨肉之間那層筋毫無彈性,我們要讓它分才能分。關於骨和肉的分,下幾節課再講的時候,我還要專門給大家講。現在我們是分不開,

你比如說哪個朋友願意上來?你來,你先攥我,你頂住我,不讓我進去,你看,現在骨肉皮筋整個現在是一個抱死在一起的,跟汽車閘抱死在一起的,你才能攥住我,我也使大勁,我這死死地跟他一樣互相抱在一起了。看看現在你攥住我的皮和肉。(老師的手未受阻力似的進去了)

學員:就是,他從骨頭往外跑,攥不住,跑了,骨頭跑了。還在這兒。

為什麼你用大力攥住我,我還能進的去?我們這麼多年的習慣是各部位都不分,不通。我們說內氣的運行是在骨肉之間那個筋膜,現在有一句他們養生的話叫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當然這個話有點我不太知道它的真實性,但是總之我告訴大家,確確實實人的很多問題是出在這個筋上,骨肉之間這個筋上,人練了半天都是在這個皮和肌肉上做文章,總是不能夠深入到那個筋上。

我們首先一個重要的問題要能分,要把自己先解剖開,把自己本來應該分的地方,都先要讓他分清楚,分開了。從哪入手?我們先從這九大關節。怎麼分咱們再說,先告訴大家,現在要分,分成九大關節,你先要這麼去認識它。是不是九大關節分了就完了呢?不是,還得要分,為什麼呢?分得還不細,越細越清楚,就像高清電視,由原來的多少格,越分越細。我們這兒也一樣,越分越細,大卸八塊還不行,細到某一個點上。怎麼分呢?在三盤九節的基礎上,我們又給他細分成了18個部位,我們人體是由18個部位組成的一個完整體。

哪18個部位?咱們從上往下說,上盤,頭部,分有四個部位,哪四個部位呢?首先人的最高點,百會穴,我們稱之為頂,頭頂,人的最高點,這是第一個。

第二剛才說了脖子,頸,這是第二個部位。

第三個部位下巴,我們也叫下巴頦。第四個部位是牙齒。所以我們頭部又分了四個部位:頂、頸、頦、齒。

上肢咱們剛才說有三大關節了,除了三大關節以後,還要需要有一個部位,肩、肘、腕有了,還有指,說手也不錯,上肢四個部位了,肩、肘、腕、指,大家別小看這個指,這個部位是人的梢節,很重要的一個位置。在我們太極拳裡面有一句行話,功夫在指上,有沒有就在這指上就顯露出來了。就像什麼?像你們中醫,為什麼現在的中醫不會號脈,指上沒功夫,他不能透過手指感覺出人的內在的那種細微的變化,所以指非常重要。

我們在三大關節外加了這個指,因為太極拳中要求要氣貫四梢,氣遍周身。所謂氣貫四梢,其中四梢很重要指的是兩個手指,兩個腳趾,氣貫四梢就一直能到指上。到指上以後我給大家很多朋友展示過,到了手指氣一貫過來以後,完全就不一樣了,所以指這個關節有很重要的作用。

分了上肢,開始往下分,中盤,也是四個部位。哪四個部位呢?從前面說胸,有陰就要有陽,前有胸就一定後有背,這兩個是陰陽,一前一後,前有胸後有背,這是兩個部位了。再往下說,前有腹後有腰,中盤我們分了四個部位,胸、背、腹(肚子)、腰四個部位,三四十二,還有六個部位,18個部位嘛。

繼續往下分,下肢我們說有四個部位。剛才咱們說三個關節,九節裡面下肢有三節,胯、膝、踝,那麼依然像手一樣,足,加上了腳了,這樣下肢像上肢一樣分了四個部位,胯、膝、踝、足。四四十六,還差兩個,這兩個部位至關重要,哪兩個部位?告訴大家,一個是襠,這個部位不是身體的某一個具體的位置,他是組合以後,在這個地方出現的這麼一個空檔,這個位置對人體來說非常的重要。除了襠以外還有一個位置往往被我們忽視的,確是身體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臀。一共是九大關節18個部位。

那麼為什麼要把有形的身體先分成了三盤九節18個部位?不分行不行?不行,不分就沒有往一塊配合而言。大家記住,太極拳的一個特點是分而合。一說到合,往一塊合必須得有兩個東西才能合,一個東西有什麼合,要分開了兩個東西才有合而言,所以我們先要分,把我們自己有形的身體分成了18個部位。今天咱們重要的一個問題,把身體分成了三盤九節18個部位後,下邊我們要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去按照要求檢查我們自己,改變我們自己原來在這些部位上的那些錯誤的習慣。

咱們就開始,對於18個部位的要一個一個部位的去雕刻它。咱們先從哪開始?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既然我們是站樁,首先開始於腳,腳我們說足。我們人站著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在和誰發生著關係,我站著的時候,我和地發生著關係。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恐怕很少有人思考,咱們站了好幾十年了,也沒想一想,我老站著到底我跟地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問題就來了,如果這個關係不符合道的話,違背道的那種關係就錯了。因此我們很多錯誤的習慣的根源也就源於此。你站錯了,你跟他的關係沒有正確的認識和處理好,正確的關係是什麼?我告訴大家,我們管他叫「落」,落足。

「落」這個字大家去理解他,揣摩它,什麼是「落」?首先我告訴大家,我們18個部位,實際上都是在通過有形的身體在尋求無形的意,18個部位我們都是如此。一個行,一個意,什麼是形?足是形,看得見的就在腳下。什麼是意呢?落為意,一行一意,通過有形的足要尋求那個無形的意,那種感覺,那種滋味,揣摩落之意。這樣我們和腳下大地的關係,才能夠正常了。什麼是落之意呢?這樹葉落下來,落在地上,落就不是我非要踩這個地了,是自然的平松地落在他這兒。落下來了,你看那個風一吹那個樹葉很不情願的起飄呢,落在地下了,那麼我們和大地的關係就是要平松而落。而絕非我們用力去踩它,用力去跟他去抗衡。用力去踩他,我可以告訴大家錯了。在我的博客當中,太極心法很關鍵的一條就是假借。因為本身這些東西說不清,如果有人問落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很難說清,就像一會兒我要講無極樁功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叫中正安舒,中正還好講,這安舒不好講,說現在我很舒服,你給我說說這舒服,你只可意會不好言傳,你的舒服跟他的舒服也不一定一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覺得非常舒服,你感覺得到可說不出來,這落也一樣。那麼怎麼辦呢?我們要求得這意,要用太極的心法,用假借法。怎麼就能夠叫落了?落到底是什麼感覺?我告訴大家,當然大家還可以去發揮,我講的不是絕對的,我把我的體會告訴大家,然後你們自己去體會他。我怎麼體會這落呢?我把他比做如履薄冰,就是我們現在腳下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地,是我站在了一層薄冰上,我一用力一踩這個薄冰,冰就碎了,我就會掉在冰窟窿里。我現在是在薄冰上站著呢,落在這薄冰上,因此我不敢踩他,不能用力去踩他,我只能夠平松地落在他上面,那是一種什麼滋味和感覺,這需要我們去自己來體會他,找這種如履薄冰的感覺。

下面大傢伙起立,先用我的這個心法,你自己可以體會一下,跟你剛才站比較一下。現在你用足下來找這個落之意,假借腳下是一層薄冰,千萬別用力踩,很危險,踩碎以後就要入墜深淵了,以此來尋求那個落之意感覺。在腳下,切記不要用力去踩它,用如履薄冰去尋求那種似踩非踩,絲毫不用力,平松而落的那個感覺。

剛才大家體會了一下,用這種假借的方式,體會一下落足這種如履薄冰的感覺。我相信大家都會有了不同的那種感覺了,但是到底是不是如履薄冰,我也負責的告訴大家,還不會是,但是一定會。因為你原來從來沒有想過,站了這麼多年,沒想一想我腳下應該跟我站著的這個地是什麼樣的關係。可是今天你開始想了,想了就會有感覺,我絕對相信。但是也還不是如履薄冰,因為我可以負責的告訴大家,如履薄冰這個結果雖然是腳下和大地的關係,光靠足是不行的,要18個部位綜合起來,最後才能夠產生如履薄冰的感覺。但是我們如果不從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去找,就沒有18個部位的最後的整合的效果。

我們要一個部位一個部位認真地去體會,雖然還不是,但是他像是一個一個部位積澱去累積出來。

我把樁功對有形的足的要求再給大家講一下,我們要求兩個腳與肩同寬,既不要太寬,也不要太窄,與自己的肩同寬,這是一個要求。第二個要求,大拇指在兩個腳平行的基礎上,拇指要稍許有一點內合,拇指有一點向內合,但是不要做大了。一做大了成了內八字了,基本上是平行的,但是拇指稍許有點內合,這是我們對腳形的要求。

我們重點的是要體會落之意,由形而求意,我們18個部位在無極樁功當中每一個部位都是這樣,由形去求這個意。

今天不再講更多的東西,下邊我先給大家留作業,回去以後,先不管別的部位,先按照自然而站,主要規範自己的雙腳,通過規範過程當中要尋找那種平松而落的感覺。所以很多人說,李老師你跟別的不一樣,別的要求拇指抓地,要雙腳紮根,我們正好相反,我們絕對不要用力去紮根,我們是平松而落。大家要尋找這種落的感覺,這種滋味,回去以後半個小時。我說這半個小時不是非要你一次站半個小時,是這一天你要完成半個小時。根據你的情況,你可以每次站十分鐘,就站三次,每次站五分鐘,你就要站六次,次數不限。可是我有總量要求,你一定要完成半個小時的尋找足下的這種落足的感覺。次數你自己安排,時間自己安排,不分早中晚,什麼時候都可以,早晨起來,吃完中午飯,睡覺之前都沒有問題。你放心什麼都不會影響,既不會影響你的胃口,更不會影響你的睡眠。你就大膽地去做。次數不限,時間不限,地點不限。室外沒有問題,找一個空氣非常好的院落,樹下、河邊都行。如果都沒有,辦公室、走道,再不行就電腦前,忙了半天電腦,站一會兒,站幾分鐘。所以說三不限,不限時間,不限地點,不限次數,可是我要限的要完成這個總量,要限的是一定要認真地用心的去感受和體會我所說的落之意。我們因為要尋求的是這個意,難點也在這兒,說不清,看不見。都在這站著,我這是如履薄冰,你就不是,所以不好區分,一定要用心去感悟他,去體會他。

這是家庭作業,下次上課來要檢查,每一位學員多長時間,幾次,他的感覺是什麼。我不希望兩個月以後,大家花費了時間,花費了這麼大精力,最後沒有這種感覺,我們雙方相互要負責。家庭作業留完了,還有幾分鐘的時間答疑,有什麼問題可以提。

提問:李老師你好,在如履薄冰站的時候你腦子裡想著白茫茫的冰,一直想這個?

回答:可以,沒問題,因為你想著冰,你就不會使勁去用力去踩他,沒有問題

提問:我覺得如果正常站,原來站的時候我腿就得是直的,好像自然而然就是直的,但是一如履薄冰,這個膝而好像得彎著點才行,是這個嗎?

回答:沒問題,也很正常。

提問:平松而落這個「松」?

回答:松就是不用力,平松而落,毫不用力,松而不懈,但是要松,不用力就是松。

提問:如何體會這個落?

回答:松而落。

提問:放鬆地落下來?

回答:對,我再告訴大家,今天這個足沒有講完,下節課上來還要講落足,因此現在如履薄冰的感覺是要第一步第一層,你要這麼感悟他,因為還有其他的一些要求和內容。

提問:像他說的曲著點好,還是直了好?

回答:這個問題我告訴大家,下節課上來我就要講。我們無極樁功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中正安舒。舒服就好,找到你認為最舒服的狀態,自然的狀態。我不要求必須45度或15度,你自己去體會那種舒服的、自然的感覺,找到了那種平松而落的感覺就好了。因為你彎覺得舒服,他也許不彎會感覺到很舒服,他的也對,你的也對,不要求一定是馬步樁。

提問:是,一彎腿就拱了?

回答:千萬大家記住,永遠是自然二字。為什麼我們不限呢,太極拳這個東西不是太極操,一萬人在奧運廣場上打,必須要整齊化一。實際上太極拳這個東西是個性化的,尋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那個感覺,這才是太極拳。太極操就是要求45度都得45度,選選手的時候甚至都得選用尺子量,因為太高了太低了就不一致了,那不行,那是表演。我們不是,不要求,你的姿勢跟他的姿勢可能不太一樣,像中醫一樣,一定是根據你的脈象開出適合你的葯來,他也照你的法吃,那絕對不是了。

提問:還有一個,我聽您說的過程當中,我感覺站不住,膝蓋就得綳一下,就那樣的,那就晃了。那怎麼辦?

回答:沒關係,不去控制它,現在你這晃是自然,因為你不是想要晃,站在那兒,沒想就自然就晃了。

提問:一晃膝蓋就得綳一下?

回答:別著急,你一晃,一綳就不舒服了,你自己在晃當中去調整,慢慢將來我們所有的部位都學完了以後,你會發現我不晃了。因為你現在找的只是腳下,那麼18個部位只講了一個部位,我剛才也說了,最終無極樁功是18個部位合成一個,出來一個,我們尋求的最終是一,18而合一。那個感覺那個滋味,可以告訴大家非常美妙的,你會意想不到的,這站樁裡面會能站出比我蒸桑拿還舒服還美。我另外一個班的學生一站幾個小時,不讓站不行了,從來聽課的話,沒有一個坐著的,他因為這個站通了以後,那種循環起來的那種美妙的感覺,身心合一的那種感覺,無法用語言來說它。

現在你就按照現在你的理解去做,因為18個部位將來會講到有落還有提,真正的落是提而落,所以是要配合的將來講課內容,現在別著急。現在你所有的感覺都不是錯,都是一種很正常的反映,目前我要求的只是體會落之意,不要擔心我的那個感覺怎麼怎麼樣,是不是我錯了,沒有錯,都很正常,所以大家不要擔心,沒有問題。

提問:是不是穿高跟鞋不合適?

回答:其實我也不嚴格地要求,但是我建議,還是穿平底鞋,你也可以將來實際上你平底鞋體會一下,穿高跟鞋你再體會一下,最終你會將來功夫真有了以後,平底跟高跟是一樣的。

提問:是在我們院的土地上練好還是在我家的木地板上好呢,還是在瓷磚上好呢?

回答:無所謂,當然如果你家裡有這個條件,我建議你分別都體會一下,你最後站到瓷磚上以後,你會感覺到跟站在鬆軟上土地上似的。,當然一開始你可能不一樣,別著急慢慢的,最後我們站那兒都一樣的感覺的時候,感覺這個大地是非常有彈性的,跟我是那種感覺,不是硬梆梆的。但是剛開始,你先不要追求它,沒關係,您在哪站都行,還有什麼問題?

好,今天的課咱們就上到這兒。謝謝大家。

無極樁功(3)

有些東西,在上堂課基礎上我們要重複一下。我們現在進行的是太極拳道,這就需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太極拳加一個道字。有人問,李老師,是不是你獨出心裁,你要另樹一幟,你到底是拳還是道。我告訴大家,不是我要借太極拳的名另樹一幟,我所說的太極拳其實質就是太極拳,只是區別現代普及型的太極拳,現代的普及型的太極拳,離我們傳統的太極拳越來越遠。太極拳發展的歷史,由清朝中期,把太極拳帶到京城,使太極拳由家裡走向了社會,以前沒有人知道太極拳。所說內家拳,其中有一個含義就是家裡,過去是關著門在家裡練拳。那麼從清朝中期以後到民國初期這一段是太極拳由家裡走向社會,到了民國初期以後到現在,使太極拳由傳統到現代,由武場向商場這樣普及發展的一段歷史。

這麼一發展以後,太極拳確實得到了一個大眾的普及,對太極拳也起到了弘揚的作用。可是有陰就有陽,另一面,現代太極拳這樣的普及距離傳統太極拳的真意越來越遠,所以我就是為了要區別他們。

那麼李老師你區別他,到底你認為他有什麼區別?歸根到底的區別,不在於形式上的區別,不在於楊式、陳式、武式,什麼我的架子大,我的架子老,你的架子新,你這個快我這個慢,都不是,我們直追的太極拳裡面本質的東西,本質的東西是什麼?可以說是道,如果拳裡面沒有道的話,這個拳就沒有靈魂了,一個沒有靈魂的拳就像我們人沒有靈魂了,這個人成一個空殼了,所以我們直追的是道。

昨天我一邊喝茶一邊聊,有人問我,李老師,練太極拳您能不能向養生這方面更多的引導,因為現代的人越來越追養生的人多。就這個話題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聊了,就以這個茶舉例子,由茶咱們來說拳,我們說喝茶從我的小時候到現在,我的經歷三個層面,一就是咱們號稱現在大碗茶,老舍大碗茶,當然這個老舍茶館現在已經也不是真正的大碗茶了。過去這個大碗茶在馬路上擺一個桌子,解放前是一個子一個碗,解放後兩分錢一碗。拉車的,賣菜的,渴了走到跟前,咕咚咕咚喝一大碗,也就是說茶的功能解渴,這是一個層面。慢慢地,當人們隨著生活的發展,各個方面層面的轉變,發現茶具有很多有營養的成分,那麼為了把茶的這個營養的成份挖掘出來,出現了一大批茶的科技人員,他們動用現代的科技手段,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檢測出來茶當中也什麼茶多酚,有什麼素,什麼氨基酸,一大堆營養成份。因此就引導了現在一大批人為了吸收茶裡面的營養成份而喝茶,這是第二個層面。

我覺得這兩個層面沒有錯,不是對錯的問題,不是一個層面和境界的東西。我說的喝茶是不同的茶,由口入心以後,那個茶在你內心裡邊會起到了一種爆炸性的反應,基於心而散於體,會產生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你說不清,但是你感覺得到,使得你整個的身和心產生一種能夠通順,能夠使你的身心愉悅,這麼一種感覺。

所以說品茶品的是茶裡邊的這個內涵的東西,是品出了一個不同的人品,因此我們說茶的最大的本原的東西絕非只是解解渴,或者茶裡邊現在所測出來的那點有限的營養成份。實際上那個營養成份我估計在過若干年以後會測出來越來越多,就像現在測一個人蔘,人蔘的神奇的功效一測,測出18種氨基酸,那麼好,合成吧,合成以後沒有那個功效,為什麼呢?你只了解了他的皮毛,所以我們索性不追求他,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是他進入了我們的身和心之後,讓我們所產生的那種特殊的微妙的感覺。因此茶中有道。

我覺得這是喝茶的一個境界和層次,當然在這個層面裡邊,茶解渴的功效,茶裡邊的營養成份也會一點不流失地被你的身體吸收了。所以就看你追求什麼層面,定在哪一個境界上。我們說太極拳道,拳中有道,由拳而道是我們修為的主旨。在這個過程當中,養生健身,防身技擊,是太極拳道修為當中產生無數種作用當中的兩種。有人把這兩種提出來,太極拳能夠養生,有人說太極拳能打人技擊,這我都不反對,沒有問題,但是這只是其中的兩種。

最近我一個學生說范增把太極拳這個道用在他的畫畫上,他講這就是太極拳。我的一個學生學了太極拳,把追求太極拳道作為一個境界,他現在在古琴的修為和製作上取得非凡的成績。所以豈止是養生、技擊,我說這個問題不是否定那些作用,也不是說那些追求不對,沒有對和錯,我說的是我們的追求不停留在這個層面上。因此很多人把太極拳功能化以後,最後很可能追求養生健康的沒得到健康,追求技擊的一輩子沒有能體會到太極拳裡面真正技擊的奧妙,因為很多收穫不是求來的,它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個必然的結果,就看你把你的境界放在什麼個高度上。

今天因為有些新的朋友,剛才我給大家講,把我們太極拳道一些問題,我們要修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明理,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問一個為什麼,我們今後的學習上頭也是一個大家要跟著我一起問為什麼:為什麼要站?為什麼要這麼站?這是你要解決的問題,還有行的問題,怎麼站?明白了為什麼,我就要知道,我怎麼才能夠站才對。在我們修為過程當中抓住這兩個部分修為和解決他,一定要合道,合理,其次才是我們怎麼做,這個理任何事情都有理。

每次我都給大家行這個拱手禮,有的朋友看到後問,李老師你這個是老禮,這是傳統的中國禮,為什麼我們傳統的中國禮是這樣行呢?有的朋友看過,中央五台有一個武林大會,武術擂台,我一看那就是假的。我們不去評論他,我們就先說他行這個禮就不合理。一上來以後,選手是這樣,裁判也是這樣,他們以為這是武林界的禮節,什麼道理?為什麼武林界什麼時候形成了這樣的禮節,都這樣我就這樣了,我說都這樣你就這樣了?有點就不合理了,都這樣你就這樣,我們問問為什麼呀?一追問以後說不出來了,就認為都這樣他就這樣,我說你都這樣我就不這樣,我就一定要這樣,因為我這樣是有禮的,是合道合禮的,我們中國人老祖宗見面,從來是拱手禮,兩手相合,他合什麼禮?因為我們是人,人需要有左有右,左右要相合相抱,才能夠陰陽相合才是太極。

同時陰陽相合以後左右相抱,抱二守一,一抱兩個對立的,相合以後成了一個了,守一,以一才能御萬。我們老祖宗一直告訴我們要找一,抓一,守一,抱一,混元而守一,陰陽相濟相合而為一,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我們這個禮就從這兒來的,西方人不是,西方人見面原來要擁抱,我們中國的老祖宗身體授受不親,不能夠隨便和別人身體相碰,那麼只好互相之間行這個禮,而且這個禮也是一種磕頭禮,過去見著皇帝要三叩九拜行大禮,不能夠隨便在哪都磕頭。

今天在座的十多位朋友,我往這兒一站,大傢伙一鼓掌,我給大家在座每一個朋友我都還禮了,而不需要我一個一個握手,以一御萬了,這要是幾十個幾百個,一個一個握手去,握得今天不用講了。

任何事情大家要由道而追求這個禮,要明禮,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呢?反過回頭來我還要問,知道這個禮為什麼他會出現這個呢?這麼來敬禮呢?實際上他這也有禮,只是他不知道,這個禮不是我們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行禮,這是少林拳在反青復明的時候少林派之間的一個拳中的起式,而且告訴你們日月合而明,表示了反清復明的決心。今天不管打太極,打形意,怎麼一見面全都這樣,少林拳有情可原,怎麼都規定成這樣呢?我們不管他。我還是給大家抱手禮。

我們今天接著上堂課,上次課我們講了無極樁功,首先我們回顧一下,正好有些新的朋友。太極拳的核心內容,一分一合,一左一右,分開以後要合在一起,也就是那個太極陰陽圖。要分清陰和陽,黑和白,還要把他們給統一合在一起,合太極,合在一起就是太極,分開是陰陽,是黑和白,陰陽一合就是太極,所以我們就是要牢牢地遵循著一分一合來修為我們。分是合的基礎,沒有分哪有合,左手右手不分沒有合,只有左和右分開了才能合在一起,所以首先是先要分開,先要分清才能有合。

無極樁功的第一堂課由分開始,分了什麼?首先說分了內外,何為內,何為外?外有形的身體,四肢,胸背,看得見,摸得著的這一部分是外,有形的。同時我們人有兩部分組成,一個人字,一個是有形的,還有一部分是無形的,無形的是什麼?是內里的神、意、氣,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太極拳首先要告訴你,我們人是有這樣兩部分,要分清,一個有形之體,一個無形之神意氣,我們是內外兼修,內外最後要合一,才合成一個完整的人。我們要把我們有形的身體和無形的神意氣這兩個非常協調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怎麼才能夠把他們結合在一起?我們要一部分一部分地繼續分,先從有形的身體這部分開始。如何分?大家隨著我再複習上堂課講的,把我們的身體分成了三盤,上盤,中盤,下盤,上盤,肩以上;中盤,肩到胯;下盤,胯到足。分了三盤以後繼續還要分,又分了九大節,哪九大節?頸,脊,腰,肩,肘、腕,胯,膝,踝,九大關節,九大關節在太極拳裡面我們上次說了像九個珠子一樣,九大樞紐.分得還不夠,還要繼續分,我們又分了18個部位,頂,頸,頦,齒,上盤分了四個部位;中盤,胸,背,腹,腰,四個部位;下盤:胯、膝、踝、足,上肢:肩、肘、腕、指四個部位,還有兩個部位,一個是襠,一個是臀。

我們把有形的身體分成了三盤九節18個部位,我們要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從形而找意,形意,一內一外。行在外看得見的,要尋求的是什麼?是那裡面的那個滋味,那個意,每個部位都有他所相應的那個意。這個階段大家要清楚,由無極樁功把自己的18個部位的意都要體會真切,從而使自己有形的身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通道,整個全通了,這是無極樁功修為的主旨。

上節課我們開始了第一個部位,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腳下開始。我們說人為什麼要站,很多其他一些功法也都從站開始練。因為我們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我們從原來站不起來到站起來了,人能夠直立行走了才進化成了人,所以能否站是區別於人與其他非人類的一個重要的標誌。一個人的生命他只有能站起來,他這個生命力就旺盛,坐在輪椅上起不來了,躺在床上坐不起來站不起來了,生命快完結了,所以站是基礎的基礎。那麼會有人說,站這個東西太簡單了,上節課以後,會有些朋友開始發現,站的這種感覺,過去這二三十年沒有這麼體會過站還需要有這種滋味?因為熟視無睹,誰不會站?但是誰也不去認真地想想我站對了沒有?我到底會不會站?我應該怎麼站?我們無極樁功站樁就是要求你認真地想一想,人類最簡單的行為方式你到底會不會/到底對了沒有?這個都不對,你別說走和跑了,站都站不對,你走肯定不對,你跑也肯定不對,更不要說跟別人推手技擊。站你都站不對,你還怎麼能交手呢?站不對就不通,不通身體就不健康,所以從站樁開始。

上節課我講了,首先站為什麼從腳下開始,因為我們會發現,我們往這一站的話,跟我發生關係的首先是腳下的大地。這裡有三個方面:一,是腳下的大地,二是我,三周圍的氣。除此之外你還跟誰發生關係?沒有了,離不開這三者的關係:腳下的地、周圍的氣,還有我。我在隨時隨刻在站的過程中都和他倆發生著密不可分的作用和關係,這三者就是天、地、人。腳下的大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是我們說的地;我們周圍的氣,氣為天,天氣天氣,就是天,天、地、人,三者到底是什麼關係?最近有朋友跟我拿一本書大成拳,我們說有的時候不同拳種有不同的方式,那麼我們有的時候看一看,你們也會有一個區分,什麼區分呢?不同的站,這個站和我們的站不一樣,不一樣在哪?我的一個學生叫阿龍練大成拳的,站了幾十年,他最後發現自己站錯了,為什麼站錯了?我往這兒一站(擺了一個姿勢),我跟天跟地什麼關係?是跟他們相抗爭的關係,什麼天和地,老子天下第一,用我父親的話說,這不是打人的架式,這是捱打的架式,往這兒一擺告訴你我的拳在這兒呢,你們來打吧,正好相反。太極拳道要求我們要上合天,下合地,要把我們融到天地之間去,我自己有多麼渺小。我往這一站我再了不起,充其量你有幾百斤,用阿龍的話,在三大中,人充其量200多斤,你有多大的分量,與天地一比我們渺小極了,那麼我們如何為大呢?把我們和地和天融化在一起,到那個境界的時候你說我有多大,那個時候如果我遇上一個小夥子跟我搭手的話,你什麼都沒有,要哪哪沒有,都在天和地呢,融在一起了,所以說境界的不同會得出不同的路徑和結果,就看你追求什麼。反回頭來說,我們不去評價別人,我們說我們自己,我們不要這樣站,我們站樁,記住,自然二字,一切要自然,這就是說上次我跟大家講了。

今天在繼續講18個部位的時候,首先我先要告訴大家,無極樁功的基本的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處處不離這個中心,這是原則,什麼原則?四個字,也是太極拳論上所說的,立身須---中正安舒。

我們站樁就要達到中正安舒,中正是有形之體,立身要中正,安舒是我們的內心和我們的身體,非常的安和,舒適。那種滋味和感覺很難用語言說得清,中正好說,安舒有時候就不好說了,它是意,有時候只可意會,但是你一定會感覺到,你到底舒服不舒服你自己肯定知道。喝一口茶,吃一個美味的東西,感覺很舒服,勞累一天往床上一躺很舒服,那是你的感覺,感覺出這個舒服來。中正有標準,安舒可是沒有統一的標準了,你的安舒跟他的安舒體不會一樣的,冷暖自知,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種感覺。一個原則,中正安舒,為了要達到中正安舒,我們要做到三個方面,就是三個基本點:一,靜心凝神,心要靜,心無雜念,要能夠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平和安靜下來。二,呼吸自然,有很多朋友問,到底是腹式呼吸,還是順呼吸,還是逆呼吸,我說你都不要管他,不管他的時候,這時候你呼吸很自然,你沒有想過你該呼了還是該吸了,你管他倒不自然了。我們現在先要順其自然,呼吸要自然。三,周身鬆通,從頭到腳,三盤九節18個部位,不管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意的要求,基本的要素,一定是松而通,毫無僵滯之力。無極樁功,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是站好無極樁的一個重要的要求和三個重要的內容。

今後我們的樁功以及太極拳的其他功法的修為,都離不開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在這個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的要求下,我們上堂課18個部位由腳開始,腳和大地的關係是相容相合,是假借如履薄冰,像踩在一塊薄冰上,用力踩冰碎了,我們掉下去了,要平松而落,如履薄冰,似站非站,似踩非踩,這種感覺才是太極拳所要求我們和大地的感覺,腳下應該是如履薄冰,平松而落的滋味。

接著上堂課咱們繼續說腳,因為在18個部位里,第一個重要的部位就是腳。很多武術都講全憑腳打人,腳非常的重要,太極拳講起根於腳,這是我們的根。說到根,很多包括練太極拳的人就會產生一種誤解,一說到根就是要牢牢的紮下去才叫根,因此就產生了五趾抓地,使勁要抓住這個地,你抓得住嗎?抓不住,你練了半天,能抓出來一百斤的分量,99斤分量的人就推不動你了,這是沒問題的。可是如果用101斤就把你的根給拔掉了,實際上太極拳所說的起根於腳之根是無而有,無根而根方為根。什麼是無根而有呢?就是我和大地合在一起了,地球就是我的根,你說我的根你挖地球去吧,挖多深,挖到地心再繼續挖,再繼續挖到那邊就到紐約了,所以說我們的根是無根而根。因此我們要找和大地相容相合的那個感覺,我們用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一樣的這種滋味來尋求他,這是我們上堂課講的重要的內容,我又匯總了一下。

往下繼續講之前,請大家起立,按照上節課和你回家以後我留的家庭作業的要求,體會足下,足的那個滋味。新的朋友也沒有關係,剛才我講了腳下平松而落,不許用力去踩地,如履薄冰,腳下是一塊薄冰,你用力去踩這塊薄冰,你就掉下去了,找這個感覺。中正安舒,靜心凝神,呼吸自然,周身鬆通,足下平松而落,如履薄冰,與我們腳下的大地相容相合。

要做到心靜,神才凝,呼吸要順其自然,周身不用僵力,處處鬆通,尋求中正安舒的那種感覺,那種滋味,從而腳下一定是平松而落。

中正安舒,靜心凝神,呼吸自然,周身鬆通,放鬆,深吸一口氣,歸原,大家還繼續請坐。

大家剛才站了一下,我們18個部位先不管其他部位,重點的就是你先體會一下腳下的感覺,腳下如果真的能夠做到我說的如履薄冰了,實際上光是腳下還不行,還要靠18個部位都要能夠達到了要求,腳下真正的這種滋味就出來了。

我們要分而合之,要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慢慢的揣摩,腳下如履薄冰的這種感覺有了以後,腳下是輕盈的。太極拳要求邁步如貓行,腳下是非常輕盈的,人老先老腿,人老了以後有的時候腳底下邁不開了。我父親最後的一個師弟,我的一個師叔今年84多歲了,他住廣播學院那邊,住六層頂樓,沒有電梯,我跟他一塊到超市買完東西,噔噔上去了,我在後面追不上他。

我們要知道腳的重要性,當有這種感覺以後你會感到和以前的不同。咱們演示一下,還你來吧,你來推我,我來用錯誤的力來頂著他,你來推,你來推我,我來頂著你,你那個腳感覺如何?

學員:不太穩。

不只是不太穩,你再使勁踩地,你來推,使勁再踩。我們要求腳下如履薄冰,你早掉下去了,你的腳別說冰了,我看是塊磚頭你也能把他踩碎了。我們要的不是那個功夫,你記住你推我的時候那是一塊冰,那不許踩,再推我的時候不許踩,不許踩壞了,不許踩推不了了吧。你看看你來推我,我用力頂著你,你上勁推,看我的腳底下是輕盈的,腳底下是不用力的,而這個腳下決不是那個,你來推,是不是冰早掉下去了。我這蹬地的力量越大,出來越大,可是你腳底下沒有根了,不要理解為根,我們要求什麼,我們要求是我這腳底下是輕的,你確實沒根了。無而有了根,你那根哪去了,沒有了,因為你的根就是這個根,這個沒有全沒了。我們為什麼要站呢?就是把你原來的這種錯誤的習慣改掉,要站出來真正太極拳無極樁功的鬆通而虛無的感覺,我說這個能理解嗎?

學員:我能理解但是做不出來。

你要是做得出來,我就坐在這裡聽你講了,所以不奇怪,別著急,你放心,憑你的這種追求很快你就會做出來,但是不要著急,一步一步的來。這是一層一層積澱出來的,意思是告訴大家什麼?為什麼我們腳下要如履薄冰,為什麼要找這種無根而根的這種感覺?也就是區別決不是踩地抓地來找腳下的,這正好跟我們說的相反,所以說我們要把腳下要解放自己,真正解放了自己,那個根就真的有了。當然腳下要想生真的根,除了如履薄冰的這種假借方法,我們還有進一步的方法來讓你修為,休息一會兒,下面咱們再說。


推薦閱讀:

馬老師講解《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十五)
語文老師直言不諱:作文里有這樣的100個句子,滿分我給定了
飛支神煞--摘自宋奇鴻老師奇門鳴法懸解
黃老師的擇日

TAG:太極拳 | 太極 | 樁功 | 無極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