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穴名解-----高式國著(膀胱經)
膀胱,足大陽之脈
《靈樞經◎經脈篇》:「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角原作循誤);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髀外下原有「從」字,刪。)後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出其端(三字原闕)。」
晴明
本穴在目內眥,粘膜組織上,近於睛,能治風熱目疾,以復其明,故曰「睛明」。本穴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陽蹺五脈之會,故治一切目病,對鬱熱之症最宜。他如暴赤腫痛、眥癢、翳障亦效。
攢竹
眉猶竹葉,穴在眉內側端,喻如新篁攢生,本穴猶竹葉之蒂柄,故名「攢竹」。治瘈瘲、戴眼、頭目風熱諸疾。五十年前,余見小兒天吊,一韓姓老醫以毫針刺攢竹及眉上,其取三穴,稍微捻轉,其睛立正,病家嘆為神奇。
眉沖
沖,和也。取本穴時必使患者眉目舒展,現出沖和氣勢,由眉少上止髮際是穴,故名「眉沖」。治癲癇、頭痛、鼻塞。
曲差
本穴由眉沖旁開稍下,距神庭一寸五分,以其不平,故名之以「曲」;又以其橫列不與髮際諸穴相齊,故名之以「差」(差,音池,參差不齊也)。本穴與曲池字音相近,差字之音,可稍變。
五處
本穴前為曲差,後為承光,兩旁為上星、目窗。加以本穴在其正中,適為五處穴位。其所治症,均以目病為主。其通關竅,解鬱熱,則小異而大同,似有五處同功之意,而本穴居四者之中,故名為「五處」。「五」為數之中,「處」居也,止也。本穴居中,功兼其四。
承光
諸陽之精,彙集於目,而目乃有光明。目之神,內合於腦。《道藏經》曰:「腦得目之陽神而能思」。故人在思考時,多閉目內視,凝神注腦,俾得目神之助。故名本穴為「承光」。又以其能通竅安神,治青盲、目翳,在功效上亦有承光之意也。
通天
人之全體;以頭為天。在軀幹。則以胸廓為天。本穴主要功能,在於通徹上竅。故其主治頭項痛、鼻塞、口喎、衄血、頭重、耳鳴、狂走,以及瘈瘲、恍惚、目盲、青光、內障等等上竅不靈之症。《針灸大成◎百症賦》:「通天去鼻內無聞之苦」。鼻司呼吸,亦通天也,故名為通天 。
絡卻
郤,音隙,同郄。從邑、從谷,義孔隙也,骨肉之交也。《莊子》:「批大郤,道大竅。」謂通至上之隙穴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行至額抵頂,由本穴,左之右、右之左,斜行交百會,即所謂「上額交巔」也。凡脈之橫行者為絡,隙之大者為郄。本穴在經絡為橫行,在孔竅為大隙,故名「絡郤」。「郤」有誤為「(各阝)」者。當知「郤」從「邑」,「卻」從「部」也。有取別名「絡(各阝)」者,乃因誤所致。
竊以針灸之道,荒蕪已久,音訛字誤,不知凡幾。欲糾斯偏,著要正誤。但中醫文獻之誤,何只針灸為然。內、難、金、傷諸經,莫不如是。每念及此,感慨叢生,每思加以校正,奈年矢躦催,歲不我待,空作玄想耳。試觀《金匱》首章,仲景以俞穴募穴,區別人身前後,故曰風中於俞(俞穴在脊背)。寒中子募,(募穴在胸腹),而後世抄傳竟誤「俞」為「前」,誤「募」為「暮」。而注音又依「前」、「暮」立注,豈不謬之益謬乎?
如「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也子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索其大意,清濁、上下、浮急、表裡、濕邪、霧邪、關節、肉腠、極寒、極熱,傷絡、傷經,全是對偶。所云風寒俞募者,即以表示邪中人身前後。且對照下文傷經傷絡,原文本自明白。只是後世抄寫傳訛,誤「俞」為「前」,誤「募」為暮,以致講解者,舌東唇西,格格難通。若一復其原,作「風中於俞」,寒中於暮」,則教者學者,簡捷多矣。此言有似節外之枝,但因「俞、暮」二字,有關針灸穴位,不覺言長。
玉枕
玉,貴稱也,又堅也。腦為人體至貴,穴在枕骨堅節之旁,為人寢息著枕之處,故名「玉枕」。治頭眩與耳目之疾,及有關頭上諸病也。
天柱
人體以頭為天,頸項猶其支柱,穴在頸上,故名「天柱」。凡病頸項痛痿,不能支持頭腦者,謂為天柱骨折,絕症也。小兒有患之者,刺本穴或能得救。《針灸大成》云:「治頭風、目眩、鼻塞、項強諸病」。以穴位之所在也。
大杼
椎骨橫突,形秩整齊,有如織機之杼篦,古稱椎骨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大杼」。即歧伯所謂:「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馬元台謂:「大腧,大杼穴也」。古聖謂為穴在杼骨之端,為手足太陽及督脈三經之會。故先哲遵之稱為「大杼」。考風府傍近諸穴,其治多關於風。
按針灸穴位命名,當在《內經》成書以前。故有疑《內經》之書出自戰國雜家之手,追述軒歧之遺事耳。
風門
本穴與督脈之陶道相近,陶道喻其旋轉也,凡物體轉動,則必生風。風生則大氣清涼,正合本穴能治諸般熱症之義。本穴內應肺體,為呼吸氣息出納之道路,故名「風門」。如舊式風匣前後風門。養生家所稱之「橐籥」也。由此觀之,治氣管病當能有效。
肺俞
本穴能通徹肺氣,故名「肺俞」。俞為腧之簡,腧為輸之化。以下諸俞穴,俱同此意。本穴主治肺風、肺痿、咳喘、上氣,五癆、骨蒸,諸關肺臟之病。
厥陰俞
即手厥陰經心包絡之俞也。穴在肺俞之下,心俞之上,內應心包絡。心包絡為手厥陰經,故換言而稱"厥陰俞」。即內景膏、肓之間也。主治嘔逆、煩悶及有關心包之病。
心俞
本穴與督脈之神道平。心藏神,為心臟之俞,故名「心俞」。其治為有關心臟近旁諸症,以及食道氣道諸病。如心風、偏癱、狂癇、神亂、胸悶、吐衄、目瞤、健忘等等。
督俞
即督脈之俞也,故名「督俞」。凡膈肌有病,如格忒、心跳之類,均可取此穴。本穴穴意為血之會穴,因動脈血管貫膈下行,靜脈血管貫膈上行。全部膈肌與血液循環大有關係,故本穴治吐衄、血暈諸病。又食道下行,亦由膈肌穿過。故又治胃脘痛、反胃、積氣、食不下、脹滿、支腫、周痹。凡有關膈肌及血症者,俱可取此。以其有關瘀血,故亦治臟毒便血等症。但多宜灸法。
肝俞
肝在膈下,本穴內應肝臟而為之俞,故名「肝俞」。其治在肝,如諸風掉眩、滿悶多怒、咳引兩脅、目翳生淚、疝氣、攣筋、轉筋引腹、小兒驚風,以及黃疸,積氣等症,皆可取此。
膽俞
膽附於肝,本穴內應於膽,而為之俞,故名「膽俞」。其所治症,多與肝俞合。兼取陽綱,可治目黃,兼取膈俞,可治勞噎,但俱以膽俞為主。其他各症,如頭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腫脹、口苦、舌咽干而痛、嘔吐、骨蒸、目黃、食不下等等均可治之。
脾俞
本穴與脾相應,而為之俞,故名「脾俞」。治脹滿、吐逆、痃癖、積聚、痎瘧、黃疸、食不化、羸瘦、泄痢等症。凡關於脾臟者,以本穴治之。兼取膀胱俞治脾虛、食不消。因脾陽虛則不健運,不健運則陽虛,陽愈虛,則水不化氣,水不化氣,則多濕,多濕故食不消。兩穴並用,有助於滲濕也。譬如用藥,君白朮,須佐以茯苓也。
胃俞
本穴與胃相應,而為之俞,故名「胃俞」。治胃寒,吐逆、脹滿、腸鳴、腹痛、霍亂、轉筋,小兒羸瘦,下痢脫肛,兼取魂門治胃冷、食不化。疾之虛寒者,宜用灸。本穴司胃之運輸,功用多在胃經,若痛在胃府,則宜酌取三脘矣。
三焦俞
本穴對人體上中下各部脂膜相應,而為之俞,故名「三焦俞」。治脹滿、膈塞不通、嘔逆、飲食不化、肩背急、腰脊強、少腹堅硬、注瀉下痢、目眩、頭痛、婦人癥聚。凡痛之有關脂膜者,俱應取此,以舒三焦郁滯之氣也。
余於三焦另有別論,應以橫膈以上連及頭及胸腔上肢,為上焦。橫膈以下,連及腹腔及下肢,為下焦。以由口至肛旁連肝、膽、脾、胰為中焦,乃各有部屬,非橫斷三截也。
腎俞
本穴與腎臟相應,而為之俞,故名「腎俞」。凡病之涉於腎者,如虛癆、羸瘦、腰痛、夢遺、胸脅脹滿、耳聾、目黃、溺血、濁淫,以及女子帶下,月經等病,均可取此。
氣海俞
氣海為臍下納氣之處,上合於肺,與後天呼吸之氣,息息相關。
本穴與任脈之氣海穴相應,而為之俞。故名「氣海俞」。俗稱男子以氣為主,因男子腹呼吸,依氣海主持吐納也。故本穴所治各症與氣海穴略同。多合於腎俞、命門,即以其有助於腎之納氣也。郁者舒之,虛者補之。
大腸俞
本穴與大腸相應,而為之俞。治腸鳴瀉痢、繞臍切痛、腰痛、腹脹、食不化、大小便難。諸症之關於大腸者,皆可取此以舒之,故名「大腸俞」。凡取用大、小腸俞穴,可與足陽明之太乙門互參。
按本穴既為大腸之俞,其於大腸定有通感。至如陽明府證,大腸有燥糞,甚則狂躁神亂,治法取本穴及陽關。以醫理揆之,刺陽關者瀉督脈也,刺本穴者瀉大腸也。若究之病理,大腸熱邪所以出升頭腦者,應有導致而然也。其或本穴與陽關之間,有微細橫絡,可以通督上腦也。由此觀點,再再揆之,則本經背部諸俞,俱可橫通督脈。若於採用本經背部俞穴時,兼取兩俞中間之督脈穴,則療效或能更大。余常聞某針醫慣用背部俞穴取效臟腑諸症,其或先得此意矣。
關元俞
本穴與任脈之關元相應,而為之俞,故名「關元俞」。凡病之關於元氣者,如男子陽萎、泄遺,女子癥瘕、白帶及便難,泄痢虛脹等證,皆可取之。元穴之所謂俞者,猶運輸也。輸入輸出,即補瀉也。
小腸俞
本穴與小腸相應,而為之俞。故名「小腸俞」。治三焦、膀胱津少、淋漓遺尿、小腹脹滿、心煩、血痢、五痔、淋濁、帶下,凡病有關小腸者,皆可取此。按小腸外圍為水,與三焦膀胱均有連繫,故本穴所應之症,常有選三焦、膀胱兩經之穴,協助取效者。
膀胱俞
本穴與膀胱相應,而為之俞,故名「膀胱俞」。治小便赤澀、遺尿、泄痢、腰背腹痛、女子癥瘕。凡病之有關膀胱者,皆可取此。
中膂俞
膂,傍脊肉也。本穴當人體全長之折中,故名之以「中」,內應脊膂之肉,故名之以「膂」,因名「中膂俞」。腎臟藏於膂肉之內,故本穴治腎虛、消渴、腰脊強痛、腸泄、赤白痢,以及腎病連及脅腹者,均可取此。以其有關於膂,而兼通於腎,由腎而及小腸也。小腸外圍為水,水有關於腎,故能通之。
白環俞
白者,潔也;環者,旋也。凡此等穴名,均出於養生家靜坐有得乃名之。古人張紫陽謂:「心下,腎上,脾左,肝右,生門在前,密戶在後,其連如環,其白如棉,方圓徑寸,包裹周身之精萃。此即玉環也」其處與臍相應,為人之命脈根蒂,本穴雖與白環不正對,而氣機相通,正應其處,因名為「白環俞」,又名「玉房俞」。揣「房」字之義,當為男子之精室或女子之胞宮也。本穴作用可以想見、當不止方書所載也。
凡諸養生之道,均須清心寡欲,以求神志湛然,則身心得以靜養,而可卻病延年,非枯坐偷閑己也。
所清心下、腎上、脾左、肝右者,即心居其下,腎居其上,脾居其左,肝居其右也。此之所謂心者,乃七節旁之小心。非膈上肺下之排血器也。故又曰,生門在前,密戶在後。如此者,上下左右前後,六合之內,指定不移矣。但非靜中有得,不能知之。
所謂密戶者,養生家藏精處也。所謂精者,不僅有形之精液,凡諸神志意識,皆是精華,均宜嚴守密藏也。馬融《廣成賦》云:「納僬僥之珍羽,受王母之白環。」即人身最貴最密處也。「僬僥」喻小體,王母喻受生也。
八髎(上、次,中,下)
即薦骨左右八孔排序次第,而命名也。《針灸大成》謂:「八髎總治腰痛,兼治腸,胱,疝氣、淋濁、帶下、月經病,二便不利等局部之病。」
愚曾玩索八髎之穴,關係頗廣。故治症不限局部,上髎平於關元俞,次髎平於小腸俞,中髎平於膀胱俞、下髎平於中膂俞;故各髎所治之症,均與其所平之俞功能略同。以其穴位形成,由於五節薦骨粘連而成,其連合縫隙,痕迹顯然,其精氣,或有所橫通也。故余又以為中膂、白環二俞,及八髎共十二穴,應屬於督脈一系,以其應症而然也。無文獻可考,心會而已。希同道參測,以療效證之。
會陽
陽經之會也。左右足太陽經線與督脈交會,故名「會陽」。與任脈之會陰意同。下摩薦骨諸穴,腹腔全熱,點刺此穴,可治小兒泄痢,以其補諸陽之虛,故可治陰濕之症。能愈腸癖、下血及久痔諸痛。
附分
本經之氣由大杼分布旁枝,而附分合於本經,分道並列,而直下行也。觀下文各穴名義自明,故名為「附分」。
治肩背拘急、肘臂不仁、頭項痛、不得回顧。
魄戶
本穴與肺俞平,肺藏魄也,故名「魄戶」。即附於肺而分行也。治虛癆、肺痿、喘滿、嘔逆、肩膊胸背相連而痛。
膏肓俞
本穴平厥陰俞。春秋晉景公病,請醫緩診治。景公夜夢二豎子議避醫緩之治,逃避於膏肓之間,即心、肺之間也。上有肺之魄戶,下有心之神堂,本穴居二者之間,即醫緩所謂肓之上,膏之下也,故名「膏肓俞」。
治症頗多,以虛損、夢遺、上氣、咳逆、痰火、健忘為主。
神堂
本穴與心俞平,心藏神也,因名「神堂」。治腰背強痛、時惡寒、胸腹滿逆、有時噎等症。
譩譆
《素問◎骨空論》:「大風汗出,灸譩譆。譩譆在背下俠脊旁三寸所,壓之,令病人呼譩譆,譩譆應手」。蓋因此而得名也。「譩」通「噫」,傷痛聲;「譆」通「嘻」,悲恨聲。治大熱、汗不出,勞損、不得卧、溫瘧久不愈,及胸腹悶脹、肩背脅肋痛、鼻衄等症。本穴平督俞。
膈關
內應膈肌,與膈俞平。為胸腹交關之隔界,因名「膈關」。以其有關於膈也。故能治嘔逆格忒。按膈肌升降動力,根於下焦水火,水火交而助元氣,元氣為人身動力之源,故以促動膈肌升降,治症同於膈俞。
魂門
本穴平肝俞。肝藏魂,因名「魂門」。以上各穴曰戶、曰堂,曰關、曰門,即出入開闔之意也。本穴治腎連心痛,腹中雷鳴、大便不節、食不下,小便赤。
陽綱
本穴與膽俞平。膽為中正之官、中正為陽道之綱紀,因名「陽綱」。治身熱消渴、食不下、小便澀、腸鳴、目黃等症。r /> 意舍
本穴與脾俞平。脾藏意也,因名「意舍」。治腹脹、背痛、大便泄、小便黃、嘔吐,惡風寒、食不下等症。以其有關於脾也。
胃倉
本穴與胃俞平。胃為倉廩之官,因名「胃倉」。治腹滿、水腫,食不下、背痛、惡寒、難俯仰諸症,但以胃病為主。
肓門
本穴與三焦俞平、連及內府脂膜。又本穴上有膏肓下有胞肓,本穴由脊背透連臍腹,與腎經之肓俞相應,猶上下前後諸肓穴之門戶。故名「肓門」。意謂本穴連通廣泛也。《內經》:「肓之原,根於背上,生於肝系」。意本穴內應肓原,猶肓原外達之門也。又以本穴平「三焦俞」。三焦為陽氣之父,即全身脂膜之總綱也。故所治者極為廣泛,如心下痛、大便堅、婦人乳腫等症,均可取之。
志室
本穴與腎俞平。腎屬水,水之精為志。《內經》云:「腎藏志。」因名之為「志室」。能治陰腫失精,小便淋瀝,背脊腰脅痛,又治五臟熱。與五臟俞穴同功。
胞肓
本穴與膀胱俞平。胞,即胞宮。肓,即脂膜。胞宮位於小腸,直腸,膀胱各臟器之間。四圍脂膜包繞,故名「胞肓」。治腰脊痛、大小便閉、陰腫、小腹堅等症。本穴與膀胱、二腸、子宮、精室,俱有關連,則其治症,可想而知也。
秩邊
以上各穴秩序整齊。《詩》云:「左右秩秩。」本經諸穴,形勢秩秩。有與相同也。本穴當其邊際,因名「秩邊」。治腰痛,五痔,尿赤等有關於胞宮者。
承扶
即承受扶持之意也。提攜嬰兒,負之抱之,均以手承扶其臀,本穴在臀橫紋正中,適當扶持著手之處,故名「承扶」。本穴治腰背鬆弛、臀腫、胞塞、大小便難。
又因本經與足少陰經俱由委中至腎俞,此段經線,兩經並行,疊成一表一里,故淺取之則足太陽之經受之,深取之則足少陰之經受之。
殷門
殷,中也,厚也。言得地勢之中且厚也。《書經》禹貢:「九江孔殷。」
本穴在承扶之下,委中之上,兩穴直線折中之處,其處肌肉豐盈,故名之以「殷」。其治為腰痛不可俯仰,難以伸舉,因惡血泄注而股腫等症。其功用在於通瀉,故名之以「門」。其體則殷,其用猶門,故名「殷門」。亦即於豐腴之處,宜瀉瘀滯之氣也。濕痹之症,多生於肌肉豐盈之處,本穴與焉。
浮郄
浮,溢也,又漂游於水上曰浮。即輕而浮淺之意。《詩經》云:「雨雪浮浮。」謂飄飄浮蕩也。又順流曰浮,《論語》:「乘桴浮於海」。皆謂飄浮淺漫之意,郄,大隙也。本穴之名「浮郄」者,即穴位擴,而功用浮泛也。本經之氣,由臀部下行,達於委陽之上。順流而下,情勢顯然也。其所治症,為霍亂轉筋、小腸熱、大腸結、小便熱、大便堅、脛外筋急、髀樞不仁,其所為用,在順通也。
委陽
穴在膝腘橫紋外側端,平於委中。因穴在外側,故名「委陽」。其所治症,為胸滿、腋下腫、身熱、筋急、痿厥、小便淋漓,以其有關膀、腎兩經事也。
委中
委,委頓也,又委屈也。猝觸此穴,令人下肢委頓,立即跪倒。《靈樞經》謂:「委而取之」。更以本穴在膝腘窩正中,委曲之處,故名「委中」。治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風痹、遺尿、轉筋等症,諸證之近於痿痹者。又治頭痛,以本經起於頭也。本穴主要功能,為治腰痛。所以然者,以其有關於腎也,足少陰之氣,由內踝上行至陰谷,折向腘中央,於本穴處相與疊並(太陽下行,少陰上行),故本穴洽腰痛極效。以其有協於腎經也。本穴義名「血郄」,以其多以放血為治也。但虛人不宜放血,應以補瀉手法調之。
合陽
《靈樞》云:「膀胱足太陽之脈……其支者,從腰中下夾脊貫臀入腘中。其支者,循髀外後廉下合腘中」。本穴在膝腘下,為足太陽兩支線相合之處,故名「合陽」。治腰脊強、牽引腹痛、寒疝、偏墜、女子崩帶等症有效。
本經自委中行來,出腘窩之凹,而達腨腸肌之凸。凡物體以凹陷為陰,凸突為陽。本經之氣至此,即出於凹陷之陰,而抵於凸突之陽也。其所治症,多為腰脊腿腹寒熱偏滯之症。取本穴生熱之陽,藉以抵禦沉滯之陰,亦宣通瘀澀之意也。
承筋
承,迎也,又佐也。本穴在腨腸肌之凸,為足太陽之經筋。其別者,結於腨外。兩者相合,故名「承筋」,又名「腨腸」。腨腸主治筋,故本穴治症多在於筋。如霍亂轉筋及轉筋痛之牽及胃腸,因致吐瀉者。在治療上,均屬承筋治療範圍之內。
承山
穴在比目魚肌合縫處。以承筋之凸,喻山嶺之巔,本穴猶在山麓之夾谷,承山巔氣勢之下行也,故名「承山」。質言之,本穴亦承於筋也。故亦治筋病。如腨腸肌轉筋,掐之則愈,足可證也。《針經》謂:取此穴須兩手高托,按壁上,兩足趾離地。用足大指豎起,目上視。《銅人》:針七分,灸五壯,得氣即瀉,速出針。治頭熱、鼻衄、疝氣、腹痛、痔腫、便血、霍亂轉筋、痞痛等疾。
飛揚
揚,舉也;飛,超翔也。本經之氣,由承山橫過腿外側,亦由陰分轉陽分也,按本經之氣,自委陽而下,所過委中穴位,深如淵澗,合陽、承筋如由巔至麓,承山則山下之夾谷也。委中、承山俱為陰象,迨至本穴則猶出潛飛躍之勢,故名「飛揚」。又人當捷步急行時,或跳躍蹲踞時,則此穴處綳起肉棱,以備發動彈力,亦飛揚之意也。
本穴為足太陽經之絡,與足少陰經構通。其所治症,除腿之疾患外,又治目疾、氣逆,以及神不守舍,亦神志之飛揚也。目腫氣逆、亦陽氣之上越也,均有意于飛揚。
附陽
本穴在足三陽交近處,位於足陽明、足少陽之後,相與附麗而行,故名「附陽」。治霍亂轉筋、腰痛不能立,髀股(骨行)痛、痿厥、風痹、頭重、四肢不舉、屈伸不能。以上數穴,俱有關於筋,以其俱近於腨腸也。此肌名曰腨腸,則其既關於腨,又關於腸,其治療可知其有關於筋也。
崑崙
考足外踝突,較其他踝突為高。古人眼界未寬,以昆崙山為最高山峰,故取之以喻本穴為「崑崙」。
本穴在外踝後下方。治頭痛如破最效,即上病下取之意也。按養生家稱百會穴為崑崙,以其位於上也,又以其為治頭病之總綱也。竊唯百會之稱崑崙,喻山之巔。本穴之稱崑崙,喻山之麓也。更以本穴之氣貫於巔頂,順勢下行猶崑崙之披瀝百川也。故能治頭痛,喘滿及胎衣不下諸症也。揣本穴名義,及所治各病,則對本經經氣下貫,有瀑然之勢矣。
仆參
仆,給事也,又卑稱也,又副也,又御者曰仆。凡御者自處於偏旁之位,古時以君為主,為其臣者,雖太僕、僕射,之官,亦僅一名從事耳。又古仕於公者為臣,仕於家者曰仆。本穴在足後偏旁,猶僕從也。行住轉側,由踵趾作主。本穴在處、僅參與勞力耳。猶僕役參與從事者也。清初名儒史震林《西青筆記》云:「足莫捷於名仆。」本穴治足病為主,故名「仆參」。
申脈
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則開,為足關節屈伸著力之處,故名「申脈」。為陽蹺脈之起始,為蹺捷屈伸之主力。「申」與「伸」通,為整束自持之貌。《論語》:「申申如也」。即舒展自如之意也。
《甲乙經》謂:申脈為陽蹺所生,按蹺字之義,即蹺健也。申脈之意,即上下開展,無所不申也。故能治頭目頸項轉筋及癇病等症。
金門
金,禁也,又兵象也。本穴在申脈前方。木陽經至此,臨於垂末,將與少陰之氣交接,猶時屆九秋,金風肅起,遏化陽和之氣也。一變而為蕭瑟之陰,故曰「金門」。其所治症,為霍亂轉筋、癲癇、屍厥、膝(骨行)痠,兼取申脈可治頭風、頭痛,均取金之肅令之力也。所治與太白略同。太白亦金氣也。
京骨
京,巨也。此骨弓形而上凸,古稱京骨。因本穴在京骨處,故名本穴為「京骨」。如腕骨處穴名腕骨,束骨處穴名束骨意同。治症與申脈、金門略同。
束骨
束,聚也,又縛也,即約束也。足小指本節,曰束骨。其骨並排疏散,可受拘束。因本穴位於束骨之側,故名本穴為「束骨」。
通谷
通,洞達也;谷,陰象也。本穴以下為「至陰」。張隱菴謂本穴「通於足少陰之然谷,故名通谷」。更以本經至此接近陰經,亦符谷為陰象之義。
至陰
本經自申脈以下,有陽極反陰、動極生靜之意,故以「至陰」二字名其末穴。即謂本經之氣,由此復行於陰分也。即《素問◎陰陽離合篇》所謂「太陽根於至陰」之義也。
《莊子》云:「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出乎地。」本經之氣,由巔頂下行,達於足末,猶肅肅出乎天也。復由本穴轉足少陰、由湧泉穴上行,經然谷之然及照海之照,迨其入腹而有大赫之赫,即赫赫出乎地也。養生家喻頭為天,喻腹為地。且本經含意,頭宜清涼,即肅肅也,腹宜溫熱,即赫赫也。命門之火,即人身熱能之源也。古人於穴位命名,本有深意在也。又考人之能否力強長壽,即根於命門火力盛衰,及腎宮水源盈虧,二者是否平秘。故古人有年垂百歲而能生子者。史載武王崩年九十三,而成王八歲,是武王八十六歲生子也。
推薦閱讀:
※揭開針灸的神秘面紗,想學和初識針灸的轉走看看
※針灸三通法在腦中風不同階段的應用
※針灸「特定穴」歌訣(1)五輸穴、原穴、絡穴【資料轉載】
※急症針灸_針灸大全
※【針灸講壇】灸法補瀉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