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 古詩詞賞析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時間是公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也是干支歷亥月的結束以及子月的起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大雪 · 古詩詞賞析

本期賞析作者:

青谷、小傑、聖誕節、全浩、雨霽陽光、顏如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風雪夜歸人》

賞析:小傑

劉長卿這首小詩真叫人愛不釋手,也很適合在大雪節氣跟大家分享。劉長卿受人陷害,被貶為睦州司馬,在這樣的背景下寫下了這首詩。

該詩寫詩人投宿芙蓉山時的所見所感。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一個嚴冬山村的形象。嚴冬的傍晚,夕陽西沉,青山重巒疊嶂,沒有盡頭,顯得遙遠,天氣寒冷,又長途跋涉了一天,非常疲憊;大山深處一間白屋,雖然看起來破舊,但是今晚可以投宿於此了。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深夜中門口傳來狗的叫聲,一個身披大氅落滿雪花的人推門進來,他就是芙蓉山的主人了。

詩句的意思很好理解,但是翻譯成白話就不怎麼美。一般認為該詩寫詩人為客,投宿芙蓉山,夜裡遇到白屋主人歸來。

但是啊,還有一種更有意味的解讀,詩題中的芙蓉山主人,指的不是白屋的主人,而是詩人自己。這種反客為主的寫法,顯得更加耐人尋味,也使得這小詩不那麼小。這種感覺就像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尺寸不大,但是作者用了別人不曾用過的技巧,再小的作品也能成為經典。我個人是更加傾向反客為主這種解讀。首先,詩題寫「逢雪宿芙蓉山」六字足以概括全詩,但是作者卻加了「主人」二字。有人認為「主人」二字刪去正好,加了反而累贅。但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如果解讀為:雪宿芙蓉山,逢主人,也解釋得通。其次,「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在寫自己投宿時的主觀感受,聽到犬吠,知道屋子的主人歸來,但是作者並沒有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寄居旅客,而是讓自己從一個被貶之人化身也成為這座山的主人,這樣更顯得作者的樂觀洒脫。

劉長卿這首小詩中「風雪夜歸人」最為出名,其中有勞動的辛苦,但是更多的是勞作歸來後有暖暖的被窩的這種家的溫暖。冬天說來就來,希望看到這篇文字的都能在忙碌一天之後有個溫暖的歸屬。

《蟾宮曲·雪》

元 薛昂夫

天仙碧玉瓊瑤,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訪戴歸來,尋梅懶去,獨釣無聊。

一個飲羊羔紅爐暖閣,一個凍騎驢野店溪橋,你自評跋,那個清高,那個粗豪?

《飄雪》

賞析:雨霽陽光

忙在電腦前,窗外紛紛的雪卻誘著你去稍歇。索性停下來,看她妖嬈,看她多嬌,看她洋洋洒洒的自在,看她鋪天蓋地的凈潔,時間也不再促著你向前。

她誘著你去,去在這飄飄浪漫里穿行,去在這沙沙呼喚中肅然,去在這白色絨毯上翻滾,去抓起這柔軟再團成團丟遠

或許你在想著長白山山腰的「紅泥小火爐」邊,摯友相對,新酒溫熱,溫情滿懷;

或許你在想著九寨溝山巔的「美麗五彩池」岸,雲冷風輕,雪花肆意,獨立清寒;

你立在這曼妙里,清涼的雪吻在唇邊,方覺這唇的火熱;

你吟著古賢佳句,潔白的雪落滿青絲,便似融進這淡然;

你記起子猷雪夜泛舟,你記起浩然踏雪尋梅,你記起東坡飛雪揚花,你記起樂天鵝毛片片,你記起盧綸雪滿弓刀,你記起沈復大雪中飄零,這時間與歲月忽然地凝在一起,那漫長便不再漫長,一幕幕在眼前的雪幕上演。

這漫漫朔雪,掩了艷陽雲朵,掩了樹木高山,覆了道路建築,覆了草木綿延,好一個醉心場景,且待雪中遊走一番。

如今懶散,且拾八年前舊詞應和:

相見歡 飄雪

嬌柔自在翩躚,漫無邊。

寥落西風無意竟纏綿。

花飛絮,清消瘦,影自憐。

但見一襲舊夢宛如煙。

《村居苦寒》

唐代: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餘溫。

倖免飢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關愛蒼生的人》

賞析:聖誕節

場景回放:

元和八年十二月份,連續五天的大雪,天氣變得異常寒冷,連竹柏似乎也被凍死。何況那些無衣禦寒的老農民,回到村裡的養病的那些日子裡,我看到十戶人家就有八九戶生活在饑寒交迫的生存線以下,在數九寒天,他們穿著破衣爛衫、舊棉絮的衣服有時都衣不遮體,只好在屋子裡燒起蒿草和灌木,在愁苦中等待一個個黎明的到來,或許明天會更好呢!現在我才知道在低溫寒潮來臨的時候,農民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了,他們的生活更加辛苦,更加艱難。

所思所想:

我因母親過世,回鄉守孝,多年飄零在京城和外放為官的道路上,覺得吃了不少苦頭,但是現在自己在草屋裡邊,穿著皮袍,蓋著棉被,無論坐著還是躺著總可以保持著正常的體溫,而不覺得寒冷,可以不受饑寒之苦,也沒有辛勤勞動的艱辛,想一想啊,想一想,想著他們的境況,我就覺得很慚愧,問問自己是究竟是屬於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能夠過著這樣的生活,而老百姓卻過著那樣的生活。

所感所悟:

在中國,對農民的關心就是對社會最底層人的人文關懷。一個官僚士大夫,拿自己的生活和農民相比,捫心自問,讓人讀來不禁潸然淚下。白居易內心的慚愧,其實就是整體國人的反思,一個富有同情心的民族是必然復興的民族,這種人文的關懷,會成為一個國家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指引著國家走向復興之路的明燈。

中國角度:

我看中國史書,一個最大的啟示就是中國歷史的人文主義情懷,關注弱勢群體,關注每一個生命的個體的生存狀態,就是從野蠻走向文明的過程,西周末年,禮崩樂壞,戰爭頻發,一場戰爭下來動輒死傷過萬,最大的殺戮就是秦國大將白起的殺降卒事件,後來白起在被迫自殺前,反思說我一生征戰無數,為秦國開疆拓土,我最大的罪過是殺死趙國降卒四十萬,所以我該死,罪大莫過於殺降卒啊!文明與進步是為了讓後輩子孫過上更好的生活,更富有同情心、正義感,生活的更加有尊嚴。

全球視野:

二十世紀,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二戰的發起戰爭國的德國,日本,義大利都是當時現代化的國家,日本軍國主義者蹂躪殘害東亞各國,而且至今得不到東亞各國人民的諒解。德國法西斯迫害波蘭人,猶太人,給人類造成了永遠無法彌合的傷痛,這兩個國家是當時的強國,國家和國民卻沒有任何對弱國,普通老百姓有一點的同情心,戰後德國進行了系統的反思,對納粹思想徹底的清算,然而日本卻不知反省,對待歷史沒有正確的認識,反而一再修改教科書,不承認侵略他國的歷史,並且每年開展獵鯨行動,殘害海洋生命,這如何能夠信服世人,不論科技多麼發達,文明如何進步,關愛他人,關愛生命依然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恃強凌弱,蹂躪生命,都最終會成為一種不人道的行為。

聖誕節曰:

清風夢一場,松間月已涼。

獨居暖屋中,心憂蒼生苦。

扣問心中我,為何無飢餒。

自醒感古今,落淚是何人。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代:呂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與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賞析:顏如

雪景梅花,暗香浮動,此情此景本應賞心悅目,可詩人卻說「惱人」。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美景惱人,這是為什麼?詩人不直接回答,只說「請君問取南樓月。」有心事,觸景傷情是也。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說。」此句和「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一樣,表達著風物依舊,卻物是人非的傷感。為何傷感?只因「輕離別」。年少時的那些故作洒脫的揮別,與開不了口的思念伴隨著詩人的一生,昔日情懷總難忘。

金庸在《碧血劍》中,借金蛇郎君夏雪宜之口表達了他的愛情觀:「此時縱聚天下珍寶,亦焉得以易半日聚首?重財寶而輕別離,愚之極矣,悔甚恨甚!」

《雪山飛狐》中胡斐和苗若蘭定情之際,也曾說起其父母胡一刀伉儷成婚的經過。胡夫人自幼受表哥杜希孟撫養,若是讓胡一刀取去藏寶,那是對錶哥不起,於是問胡一刀要她還是要寶藏,兩者只能得一。胡斐說道:「我爹哈哈大笑,說道就是十萬個寶藏,也及不上我媽。他提筆寫了一篇文字,記述此事,封在洞內,好令後人發現寶藏之時,知道世上最寶貴之物,乃是兩心相悅的真正情愛,決非價值連城的寶藏。」財寶和愛情,是道兩難的選擇題,胡一刀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愛情。愛,除了熊熊燃燒,還有一種極致的存在方式,便是默默思念。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幾次細思量,情願相思苦。

呂本中的詞不知為何讓我想到張三丰老爺爺。

《倚天屠龍記》當中他出場的時候已經是個白鬍子老爺爺了,武功卓絕,瀟洒沉穩,豁達開朗,似乎沒有他辦不成的事情。也因此會忘記了他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

《倚天屠龍記》的結尾有句很容易被讀者忽略的話:「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痴情如此,百年修為,為之奈何。張三丰對郭襄,註定滄海桑田,百年一夢。

  「便是刻鑿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後也須磨滅,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卻是時日越久反而越加清晰?」郭襄對楊過的單戀是如此,而張三丰對郭襄又何嘗不是?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讀來讓人唏噓不已。張三丰知道郭二小姐痴戀楊過,而待自己卻像弟弟一樣,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默默守候,不如歸去。書中他們只見過兩次面,少室山下分手之後,再也沒有過交集。

當年的少年張君寶,如今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張三丰掌門,一生未曾娶妻,一百年來將郭襄贈送的一對鐵羅漢隨身收藏。我讀到這裡才意識到,我把他當作爺爺的這位老頭兒,在少年時也曾喜歡過一位機靈可愛的姑娘,他在襄陽邊上自尊自強自立門戶,多少有著守護她的心情,或許也曾想過表白,也曾想過結婚生子,快活一生。

可是現在,他拿著她落滿灰塵的遺書,獨自回首沒有她在的百年孤寂。

看到這裡,真是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於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清)納蘭性德

握手西風淚不幹,年來多在別離間。

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

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約重還。

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賞析:全浩

個人覺得李商隱像畢加索,納蘭的風格像誰呢?東山魁夷似乎接近,簡淡清晰又委婉浮動著月色的皎潔和神秘。納蘭應該很喜歡繪畫,這首詞即是以畫像引起的思緒,還有《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以及廣為流傳的《木蘭花》:「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這是一篇送別之作,送的是忘年之交顧貞觀。「握手西風淚不幹」可以浪漫想像為現在仍然沉浸在當時的悲傷里,時光過得不知不覺,淚水至今還未乾。淚、雨、雪、餐、花、香、畫……中國古人以目、耳、鼻、口、四肢為身也,本詞全方位地呈現了作者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加之最後「一片傷心」,作者是將全部身心撲下去、投入筆端,亦如鴻毛大雪鋪灑降臨。全詞共九段,頭句和尾句細看則有「心、手」、「分、別」、「獨、還」、「同、餐」字組,這些收尾相連的詞語非刻意所為,但冥冥註定連在一起,也將三百多年前的作者與現今讀者連在一起。雨雪霏霏里,含有著心理學角度的「共時效應」:納蘭遙想著顧貞觀獨自在遠方他鄉的夜裡,對著孤燈凄雨,也正在想著他。彷彿慢板之後,進入一些安慰可喜的樂章,轉念想到相處時候,共同經歷的如雪後山那樣的單純與美好。作者應是了解友人的生活方式吧,很直接樸素地勸他多吃飯,可能這種深度的關係,如此而已的寄語更勝過千言萬語。桂花帶來甜甜的香氣像一隻富有穿透力的小號或橫笛,從未來嘹亮地飄來,在加餐之後又加了力量感。這腦中幻想的香,激蕩著高音,然而又勾引作者注意到眼前實在的香——那由時間和木材的痛楚所疊加起來的「沉香」,如大提琴兀自沉穩又嘶啞的腔調,不容忽視。納蘭將顧貞觀《南鄉子》中句「無計與傳神,小像沉香只暗薰」融入給顧送別的詞中,更體現兩人的情感相惜。最後的一片傷心句,情真意切,乃廓然大公,乃肝膽相照。納蘭性德被王國維讚譽(「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是因為他這種真切非同於常規的中式文化性格吧?

《His Smile》這首著名電影《情書》中的曲子,是不是像納蘭的沉香縷呢?緩緩慢慢地浮現在畫像前,輕盈蒸騰又厚重滯留的靈魂之縷,阻隔著我們的凝望和念想。博子躺在雪地上仰望,心情是這樣的嗎?她對著空山呼喊:「你好嗎?我很好」,是一邊傷心,一邊勸加餐嗎?片中另一曲《Small Happiness》,是桂花的香味嗎?花如雪、雪如花,難以分辨;分離如同在、同在如分離,難以分辨。片片雪花,如古代書法拓片上白色的字,一個個,從遠古蘇醒站立起來,在我們心靜的時候,能看到它們飛升又落下,片片堆積。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折心之痛》

賞析: 青谷

千年只如一霎。寫雪的詩紛如雪片,而這一首獨特鮮明,至今耀於心。

短短四句二十字,以觸覺、視覺、知覺、聽覺寫夜雪,通俗明白、淺顯易懂,也符合他自己的主張:「言而發明之則為詩」。

明白易懂的詩並非真好懂,這就是魅力,也是許多西方詩人嘆賞並熱衷追慕中國詩審美的魔力。全詩句句說景、說物象,而處處「為事而作」,說這首詩清新淡雅則是誤讀。

「知雪重」,雪有多重?冬夜寂冷中,聽積雪壓折竹子的聲音不時傳來,詩人的滿腹心事我們聽見了嗎?折竹聲僅是一種意象?他想對我們說什麼?

理解這首詩,有個故事背景可供追索:40歲時,皇帝安排他做左贊善大夫陪太子讀書。4年後發生一起兇殺案,一位宰相當場身死,另一位受重傷。他上疏嚴緝兇手,以肅法紀,權貴者非但不褒獎,反說他議論朝政是僭越行為,逐其出京,貶為江州司馬。《夜雪》正寫於此際。

中國的賢人雅士,向來以竹喻君子之德。白居易就有《養竹記》明志:「竹性直,直以立身」。誰承想,我們眼中心中「貞節」礪行的竹子,在夜深積雪的重壓下,有多少已難保夷險一致的節操,折斷在年年風雪中(一竿竹子的承重也有限啊)。問雪幾多重?折竹更心痛!

2018國學日曆一本充滿中國智慧的日曆,最適合國人


推薦閱讀:

門人奇門實例賞析
雨霖鈴·寒蟬凄切原文、翻譯及賞析
古剎名勝|西園500羅漢賞析 (101--110尊)
《元日》賞析是什麼?
《阿q正傳》賞析

TAG:詩詞 | 古詩詞 | 詩詞賞析 | 古詩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