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元:重溫永明延壽大師的禪凈融通思想
重溫永明延壽大師的禪凈融通思想
黃公元
一、《神棲安養賦》與《萬善同歸集》的禪凈融通思想
二、關於《禪凈四料簡》
三、禪凈融通思想的現實意義
內容提要:禪凈本來不二,只是應機不同,故禪凈自然融通。但歷代不乏禪凈諍論,因此具眼宗師總是剴切闡說禪凈融合圓通,其中兼祧兩宗祖師的宋初永明延壽大師,是禪凈融通思想的集大成者,貢獻最著,影響最大。本文重溫大師《神棲安養賦》與《萬善同歸集》的禪凈融通思想,並就關於《禪凈四料簡》的有關爭論,結合大師的基本思想與行履,以及近現代禪凈兩宗泰斗虛雲與印光的分析,說明《禪凈四料簡》沒有所謂貶禪揚凈的問題,否定其是大師所述的質疑是不能成立的。永明延壽大師的禪凈融合圓通思想在今天仍有重大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永明延壽 禪凈融通 萬善同歸集 禪凈四料簡 神棲安養賦
佛法本是一味,禪凈皆是佛說。故禪凈本來不二,自然融通。只因眾生根機不同,時機因緣有別,佛由平等大圓智中,隨順方便,成各所作,說八萬四千法,殊途同歸,咸入覺海。佛滅度後,諸大祖師菩薩,續佛慧命,宏宗演教,契理應機,分宗立派,無非善巧導引無邊眾生背迷合覺,離苦得樂。事相有別,理體無二。中土大乘佛教,到隋唐時,教(天台、三論、法相、華嚴)禪律凈密八宗相繼並起,盛況空前絕後。雖然各宗化機不同,各有特色,但諸大宗師均深契佛之本懷,並無互相排斥的門戶之見,不乏相互讚歎吸納融通之例。五代之後的中土佛教,雖然八宗均有所延續,但以禪凈兩宗最盛,明清以降,則更以凈土法門為盛。故禪凈關係,可謂貫徹中土佛教發展過程始終的一個重大問題。禪凈本來不二,故禪凈自然融通,原無本質分歧。但未達禪凈的旨者,往往妄生異見,贊自貶他,而起爭論。因此唐代圭峰宗密、慧日慈愍、飛錫等大師均有闡述禪凈教融通的著述法語,頻申佛之本懷,摒斥妄見誤解。然而,唐末五代時,禪教凈之爭尤烈,一些空腹高心的末流,妄起爭執,甚至大興攻詰。於是,五代末北宋初,有「東南佛國」之稱的吳越大地上,有「古佛再來」之譽的禪門真獅子、教門大通家、凈門大聖賢應現於世,一身兼祧禪凈兩宗祖師的永明延壽大師出廣長舌,發獅子吼,言傳身教,著書述說,再申諸法平等一如,禪凈圓融無礙之旨,力倡諸宗融合,萬善同歸,禪凈合修,以進一步暢佛本懷,續佛慧命。永明延壽大師禪凈融合圓通的思想為宋以後中土佛教發展的主流方向奠定了基礎。然而,禪凈之諍一直未曾停息過,至今仍時有所聞,甚至還有互相攻詰撻伐之聲,硬把原本一味的佛法、本來不二的禪凈,弄成兩截。所以重溫一下永明延壽大師的禪凈融合圓通思想還是很有必要的。
永明延壽大師一生著作等身,《宗鏡錄》百卷既是法眼宗禪學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可以說是宋初中土佛教的百科全書。按清世宗雍正的說法 「五千教典入《宗鏡》而無餘,《宗鏡》百篇括教典而無剩。[1]」《宗鏡錄》中蘊含著禪凈融通的思想。而大師直接論述禪凈融合圓通思想的著作,主要有《萬善同歸集》[2]、《神棲安養賦》、《禪凈四料簡》等。
一、《神棲安養賦》與《萬善同歸集》的禪凈融通思想
《神棲安養賦》是最集中體現大師禪凈融合圓通思想和彌陀凈土趣向的,通篇僅四百餘字,言簡意賅,歸仰心切。先恭錄如下:
彌陀寶剎,安養嘉名。處報土而極樂,於十方而最清。二八觀門,修定意而冥住;四十大願,運散心而化生。爾乃畢生受持,一生歸命。仙人乘雲而聽法,空界作唄而贊詠。紫金台上,身登而本願非虛;白玉毫中,神化而一生自慶。詳夫廣長舌贊,十剎同宣。但標心而盡契,非率意而虛傳。地軸迴轉,天花散前。一念華開,見佛而皆登妙果;千重光照,證法而盡廁先賢。考古推今,往生非一。運來而天樂盈空,時至而異香滿室。一真境內,現相而雖仗佛威;七寶池中,睹境而皆從心出。故知聖旨難量,感應猶長。變凡成聖而頃刻,即迷為悟而昭彰。探出仙書,真是長生之術;指歸凈剎,永居不死之鄉。更有出世高人,處塵大士,焚身燃臂以發行,掛胃捧心而立軌,仙藥來迎而弗從,天童請命而不喜。或火烈山頂,光明境里,絕聞惡趣之名,永拋胎獄之鄙。眼開舌固而立驗,牛觸雞鵮而忽止。處鐵城而拒王敇,須徇丹心;坐蓮台而賴佛恩,難拋至理。其或誹謗三寶,破壞律儀,逼風刀解體之際,當業鏡照形之時,忽遇善知識,現不思議,劍林變七寶之行樹,火車化八德之蓮池;地域消沉,湛爾而怖心全息;天華飛引,俄然而化佛迎之。慧眼明心,香爐墮手,應讖而蓮花不萎,得記而寶林非久。奇哉,佛力難思,古今未有。
此可說是一代法眼宗大禪師禮拜西方極樂的讚美詩,歸向彌陀凈土的宣言書。「但標心而盡契,非率意而虛傳」,「一真境內,現相而雖仗佛威;七寶池中,睹境而皆從心出。」大師把自力與他力,唯心凈土與西方凈土圓融無礙地有機統一起來了。這也是把禪凈自然融合圓通起來了。「爾乃畢生受持,一生歸命」,這也是大師真信、切願、篤行的真實寫照。大師示寂,如賦所言「運來而天樂盈空,時至而異香滿室」,往生極樂,蓮位高登。大師不僅以宏豐著述、無礙辯才闡說倡導,而且以自己終生實際行持之誠篤精進與最後關鍵一著之奇妙現相,昭示禪凈融合雙修的殊勝圓滿。
《萬善同歸集》是大師融合禪凈的最重要的著述。大師在書中廣申經論,解疑析難,解粘去縛,糾偏入圓,明示諸法一如,禪凈不二,理事無閡,萬善同歸。
《萬善同歸集》篇首開宗明義的一段中,大師即以華嚴圓旨闡明禪凈融通不二的思想:華嚴經雲,解脫長者告善財言,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所見十方諸佛,皆由自心[3]。以說明自性彌陀與西方彌陀不二,華藏世界與極樂世界不二。
《萬善同歸集》卷一[4]中,大師針對有人認為,稱念佛號與「觀佛實相,一念不生」有違,會妨礙禪定的懷疑,明白開示「莊嚴門內,萬行無虧,真如海中,一毫不舍。且如課念尊號,教有明文。唱一聲而罪滅塵沙;具十念而形棲凈土……托此因緣,終投覺海。[5]」並廣引華嚴經、法華經、寶積經、文殊般若經、大品經、增一阿含經、業報差別經等經文,及念佛三昧寶王論、智度論、群疑論等的有關論述[6],不厭其煩,反覆說明凈土念佛法門與實相無相法門,非一不二,殊途同歸,圓通無礙。
卷二集中討論禪凈關係,大師進一步針對種種疑問詰難,反覆引經據典,懇切闡說禪凈相資而無礙之理。如坐禪昏昧,須起行道念佛,不可確執一門,以為究竟[7]。若睡眠覆障,即須策動念佛誦經等,迴向往生西方凈土,若能如是修習禪定者,是佛禪定,與聖教合。一切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皆雲念佛是菩提因,何得妄生邪見[8]。菩薩學法華,具足二種行,無相安樂行與有相安樂行無違不二[9]。或因念佛而證三昧,或從坐禪而發慧門,或專誦經而見法身,或但行道而入聖境,但以得道為意,終不取定一門,惟憑專志之誠,非信虛誕之說[10]。
針對唯心凈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質蓮台,寄形安養,而興取捨、厭欣分別的疑問,大師廣引經論,闡明唯心凈土,了心方生。而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重者,鬚生佛國,以仗勝緣。[11] 大師指出,對於初學怯弱者,念佛乃如來勝方便,以專意念佛因緣,得生佛國,常值諸佛,終無有退[12]。
針對業重凡夫,何能臨終十念頓遣之疑,先引那先經,大石置船,因船故不沒之喻,明「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不入泥犁中」。又引「智論」雲「是心雖時頃少,而心力猛利。」「是垂死時心,決定勇健,故勝百歲行力。[13]」
針對心外無法,佛不去來,何有見佛及來迎之事的疑問,大師引經據典指出,唯心念佛,了境唯心,了心即佛,如是念佛,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無來去。空有無閡,即無去來,不妨普見,見即無見。如幻非實,則心佛兩亡,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14]。大師指出,如信心初具,忍力未圓,欲拯沉淪,實難俱濟。如卧沉痾而欲離良醫,處襁褓而擬拋慈母,則必死無疑。故初心菩薩,多願生凈土,親近諸佛,增長法身,方能繼佛家業。又引諸經雲,生安養者,緣強地勝,福備壽長,蓮花化生,佛親迎接,便登菩薩之位,頓生如來之家,永處跋致之門,盡受菩提之記[15]。大師警醒行者,生死海闊,業道難窮,聲聞尚昧隔胎,菩薩猶昏隔陰,況具縛凡夫,能不求生凈土[16]?又引大集月藏經等諄諄告誡(「慈旨叮嚀,須銘肌骨」),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凈土一門,可通入路。因自行難圓,他力易就[17]。
針對那種以《觀經》十六觀門,皆攝心修定,觀佛相好,諦了圓明,方階凈域,如何散心而能化生的疑問,指出九品經文,自有升降,不出定心(修定習觀)、專心(但念名號,眾善資熏,迴向發願)這二心。大師指出,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因實,果則不虛。因此,如臨終十念成就,得預辦津梁,合集功德,迴向此時,念念不虧,即無慮矣[18]。
卷四大師在論述行願之關係時,又引智論曰,菩薩亦爾,修凈土願,然後得之。以是故知,因願獲果[19]。再引大莊嚴論雲,凈佛國土,有願引成。以願力故,福德增長,不失不壞,常見佛故[20]。
從上面簡單的引述介紹,即可顯示出大師廣博精深的學養與徹透一切的證境。大師通宗通教,千經萬論融會貫通,盡在心中,故信手拈來,無不契合中道實相。大師禪定功深,般若智圓,凈業成就,故理事無閡,萬法通達,無有滯礙。真乃與諸佛心心相印的大善知識也。從理論到實踐,大師不僅禪凈融合圓通,而且禪凈教律密皆融合圓通。佛法一味,諸法無礙,在大師身上,得到了最充分、最實在的展示。
大師有「永明古佛」之譽,善觀緣起,明察未來。故能如實而巧妙地契合中土特點,提倡並開創了宋代及以後中土佛教發展諸宗融合,禪凈合修的主潮流,使「凈土突興」、「禪宗不敗」[21]。他大弘凈土念佛法門,且身體力行,忠懿王聞而讚歎,為造西方香嚴殿,以成其志[22]。明朝蓮池大師弟子妙意廣貴所輯的《蓮花世界詩》,收有延壽的《臨終生西偈》:「彌陀口口稱,白毫念念想。持此不退心,決定生安養。[23]」足見永明延壽大師是深體禪凈不二、實踐禪凈合修的典範,它將一心為宗與念念彌陀,唯心凈土與往生西方是水乳交融般地結合滲透在一起了。根據大師的學養、行持、證境與最後的殊勝歸宿,對於學佛修行者而言,對禪凈不二、禪凈融通、禪凈合修更有何疑,依之而行即是,何必妄起爭議,唐喪光陰。當然對於佛學研究者而言,從學術的角度也許還有不少討論的話題,那又另當別論了。
二、關於《禪凈四料簡》
談到這裡不能不提及流傳已久的著名的《禪凈四料簡》。正是《四料簡》指引鼓舞著無數學佛行人禪凈雙修,一心念佛,往生極樂,共入覺海,同證菩提。尤其是吳越一帶,大師之後凈土信仰於是而大盛。永明延壽因此而被後世尊為凈土宗六祖,其住持的凈慈寺則成為以禪凈雙修為特色而聞名遐邇的千年古道場。
《禪凈四料簡》如是說: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
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然而,對《四料簡》歷來有許多爭論,批評置疑者主要有兩個說法,一是有人從文獻考證的角度,說此非永明所作;二是有人指責《四料簡》貶禪揚凈,不符佛言祖語。其實,這兩種質疑都是不符合佛法真精神,站不住腳的,有必要予以分析鑒別。
文獻考證固然是一種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尤其對於歷史而言。但文獻考證法亦有其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漫長的歷史變動過程中,文獻的散失是不可避免的;其次,歷史上很多發生過的事情未必有文獻記載,歷史上沒有記載的事情遠比記載的事情多得多;再次文獻記載本身也有其天然的局限性,文獻記載往往不可能絕對無誤地把事實記錄下來,甚至會出現有意變動以至歪曲事情真像的文獻記載。故絕對迷信文獻記載,對文獻不加甄別的做法未必妥當;若因文獻沒有記載,就武斷地否認事實的存在,更不可取。文獻考證法對於宗教研究而言,其局限性可能更大。如迷執於這種方法,那麼將《大佛頂首楞嚴經》等經典視為「偽經」的說法就會謬種流傳,就有可能動搖整個宗教經典的根基。
有人之所以懷疑《禪凈四料簡》是後人偽托,而非永明所作,其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因現存的永明著述中無此料簡。固然,據有些人研究,《禪凈四料簡》的文字記載最初見於元釋天如維則的《凈土或問》[24],但維則亦未引用料簡全文,從維則的引述,可見當時此料簡已廣為流傳,非維則偽托。那麼,能否因為現存的永明著述中無此料簡,就能得出此料簡非永明所作呢?筆者以為不能就此簡單地得出這一結論。這裡關鍵要看料簡的思想與永明的思想是否一致。從上面對永明《萬善同歸集》、《神棲安養賦》有關思想的介紹,再結合永明一生的行履及示寂時的往生事迹,我們可以明確地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禪凈四料簡》的思想與永明延壽的實踐及其推崇、提倡凈土法門的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至少是不矛盾的。因此,說《禪凈四料簡》是永明所作,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永明可能未曾完整地寫下現在廣為流傳的四料簡,但在大師弘揚佛法,說法無數的過程中,類似的偈語在不同場合說過(或部分、或全部)是完全可能的,後人根據其講過的開示法語,記錄整理成這樣的偈語,通過文字(可能一度散失過)或口頭流傳下來,也是極有可能的(大凡大德高僧說法,聽聞佛法者用筆記錄或口頭傳述的現象是很常見、很普遍的)。由此,將他人記錄整理傳述的四料簡偈語(雖未輯入永明的著作中),說成是永明所作,也順理成章,未嘗不可,至少不能因此而說是他人偽托。因此,否定四料簡為永明著述的質疑是難以成立的,至少理由是不充分的。
《禪凈四料簡》引起後世某些禪者不滿的,主要是從表面上看,料簡似有抑禪揚凈之嫌。但這裡主要是針對「狂禪」之流的弊端而言的,故實質上並無抑禪貶禪的問題。讀讀《萬善同歸集》中大師對當時「狂禪」各種「邪見」(「略標」即有百二十多種)的剖析,即可明白為什麼說「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了。關於這一點,近現代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針對人們的疑問所作的分析是公正確當的:「惟我平常留心典章,從未見到《四料簡》載於永明何種著作中,但天下流傳已久,不敢說他是偽托的。他所呵責的『有禪無凈土』,難道禪凈是二嗎?念佛人心凈佛土凈,即見自性彌陀,則凈土與禪是不二的。……禪是最上一乘法,猶如純奶,賣奶的人,日日加了些水,以至全無奶性。學佛法的人,也如純奶摻了水,永明看到,便對摻了水的禪說『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並不是說純奶的禪『蹉路』[25]」。而且這裡講的是「蹉路」,而非有人所誤為的「錯路」,近現代凈宗大德印光大師曾特地指出此點,修禪怎麼會是「錯路」?「狂禪」才是錯路。只是說修禪者若不求生凈土,由於多生歷劫的業障,關鍵時刻,若陰境現前,被業力牽引,很可能身不由己而走「蹉路」也[26]。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此處「有禪」之禪主要指狂禪,非真禪,故墮入否定佛國凈土之斷滅見。而且,這裡說的是「十人九蹉路」,而非「十人十蹉路」,若是屬於真有把握的「十分之一」,深體徹證即心即佛之旨,直契唯心凈土的真禪者,則另當別論矣。但一般人皆是障重凡夫,誰敢保證自己是那「十分之一」?故兼修或專修凈土最為保險穩妥。
「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是許多經典都明示過的,永明大師不過是悲心切切地轉述佛說而已,有何可疑?此處「無禪」之禪亦指狂禪、野狐禪、葛藤禪之類,而非真禪;無狂禪、野狐禪、葛藤禪之弊,而深信西方彌陀凈土,為真有凈土,故「萬修萬人去」,非排斥真禪也,須知真禪的唯心凈土與彌陀凈土是不二的。而且此處的「有凈土」,乃是指心系彌陀的真有凈土,而非心不在焉、心不清凈的那種僅僅是口唱彌陀的「假凈土」。「假凈土」也是去不了西方,見不到彌陀的,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即是指此。
「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真禪與真凈土有機結合,自性凈土與西方凈土冥然契合,當下證得真如實相,自然是佛門龍象獅虎,成佛作祖有份也。此處「有禪」乃指真禪,決非狂禪,「有凈土」乃指與真心、凈心相應的真凈土,決非離心之外別有之凈土,凈心之外,何來凈土?
「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無禪無凈土」,當然只能在六道中輪迴,頭出頭沒,最終墮入惡趣,在阿鼻地獄中,長劫沉淪,永無出期。
佛教講緣起。因此,對《禪凈四料簡》,要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與當時及此後的因緣條件結合起來考察。要把握其精神實質,要看其實際效果,決不能執著在文字相上,望文生義,而無視詮下之旨,避免隨便以幾意揣測祖意,妄說是非,而造口業。
以慧眼觀察時機因緣,針對宗派紛爭,狂禪弊端,力主諸宗融合,萬善同歸,禪教凈合一,導歸凈土,不惜宗派法統不傳,惟求佛法慧命永續,沒有徹底無我、憐憫末法眾生的無上慈悲與廣如虛空的胸懷,何以能做到?(後世竟常有人因此而詬病大師,實是不識大師之廣大悲心也,真空無我的禪者難道還空不了所謂法統、法脈嗎?執著於法統、法脈而放不下的還是大徹大悟的一代禪門宗師嗎?)大師之後,雖然法眼宗的法統不傳了,但真法眼、正法眼得以在禪教結合、禪凈雙修中貫徹始終,綿延不息,正如師之名諱:永明――佛日永輝,延壽――慧命長續。這正好比,鹽溶於水,鹽雖不見了,但鹽的成分始終存在一樣。
三、禪凈融通思想的現實意義
永明延壽大師的禪凈融合圓通的思想及禪凈合修的實際行持,不僅在歷史上有重大影響,而且在當代仍有巨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有人總以永明延壽大師之後禪宗法眼宗脈不傳而詬病大師,並將此歸咎於大師提倡凈土之過。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佛法原本無宗無派,佛陀說八萬四千法,乃是應機不同。佛教傳入中土,時機因緣不同,而有諸宗競起,各宗只是特色不同,化機有別而已,並無本質區別,故龍樹、馬鳴被尊為諸宗之祖。宗脈的傳承固然是佛法慧命延續的需要,但也帶有中土宗法制社會的影響。究實而言,續佛慧命比宗脈傳承更根本,更重要。慧命若失,只有形式上的宗脈傳承,那是徒有虛名,又有何用?只要慧命能續,宗脈暫時不傳,亦無大礙。永明延壽大師胸懷博大、眼界開闊,他著眼於整個佛法,而非一宗一派。只要能紹隆佛種,續佛慧命,使佛教正法眼、真法眼得以永明,法眼宗不傳又何妨[27]?這才是真正大徹大悟的大通家、大宗師、大善知識的本色,這要比斤斤執著於一宗法脈、一家私淑而貶低排斥他宗別派者,不知高明、偉大多少倍。前引大醒法師「凈土突興,禪宗不敗」的評價是確當的。永明延壽大師的禪凈融合圓通思想使佛教適應時代變化,得以在中土廣為流傳、深入民眾,使慧日永輝,佛光普照,其貢獻與影響是極為巨大而深遠的。袾宏蓮池大師在《往生集》卷第一「永明壽禪師」條後贊曰:「永明佩西來直指心印,而刻意凈土。自利利他廣大行願,光昭於萬世。其下生之慈氏歟,其再生之善導歟。」[28]而此後一些禪凈末流,往往贊自貶他,互詆互毀,妄起攻詰,實在有傷佛法慧命之延續,乃是末法衰象的一種表現。禪凈互融互彰,則佛法興,禪凈互詆互毀,則佛法衰。如何認識和處理禪凈兩者關係,在當代依然是佛教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記得十年前《凈土》雜誌上發表的一誠大和尚《禪宗與凈土》一文,就是針對當代有些人搞禪凈諍論的不良傾向而寫的。文章在回顧歷史上的禪凈之諍後明確指出:「宋永明延壽、天衣義懷出,始倡禪凈雙修,相即相融,事理無礙,禪凈之諍才告暫停。時至今日,或執禪毀凈,或執凈毀禪者,仍大有人在。」故大和尚先簡說兩家特色,再兩家合論,著重闡述了自力與他力,難行道與易行道,參禪與念佛的關係,剴切說明禪凈之一致。最後結論,禪凈是可以圓通的,也是應該圓通的,佛說無量法門,法法平等,法法圓通。執己毀他,談是論非,只能徒增業障,豈不悲乎。還悲心切切,說一偈曰:「佛說一切法,莫非顯真心。安得禪凈力,妄自定深淺。一句南無佛,心光自發明。了此話頭源,當下明本性。識此佛來去,參禪證無生。動靜皆自如,凈土即此間。」[29]當時一誠大和尚在住持當代禪宗模範叢林江西雲居山真如寺,作為禪門碩德,敏銳地發現禪凈互詬之弊端,發此獅子吼,融合禪與凈,這既是對包括永明延壽大師在內的禪凈宗師諸宗圓融無礙思想的繼承,又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重大的現實意義。一誠大和尚可說是當代倡導禪凈融合雙修的典範之一。
再看重興凈宗祖庭廬山東林寺的凈宗大德果一大和尚,他也是禪凈雙修的一個榜樣。他多年追隨虛雲老和尚,接續禪宗法脈。但他無門戶之見,既協助虛老護持雲居山禪宗道場,又發大誓願,歷盡艱辛,恢復重振凈宗祖庭廬山東林寺,創辦凈土宗研究會與《凈土》雜誌,承續慧遠大師道風,大弘凈土念佛法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30]。
可見,真為佛教整體發展著想者,真正的實修實證者,決不會局限於一宗一派,搞那麼多的葛藤與是非,妄起爭執。中國佛教發展中的一個優良傳統,恰恰是不同宗派的融合互贊。古代如此,這種例子多得不勝枚舉。近現代亦如此,虛雲、印光外,還有太虛、諦閑、圓瑛、弘一等等,也可以舉出許許多多例子來。當代亦無不如此,禪凈融通雙修者大有人在,上述一誠與果一僅是其中典型的兩例而已。
對於禪凈關係而言,融合互贊,則禪興凈興,佛法弘開,佛門幸甚;排斥互詆,則禪衰凈衰,佛法難張,佛門不幸。其實,真禪不排凈,真凈不排禪,真禪即是凈,真凈即是禪,禪凈本不二,禪凈實一味。若禪凈變兩蹶,非禪亦非凈,禪凈互諍論,毀禪亦毀凈。因此,重溫永明延壽大師禪凈融合圓通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是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的。
永明延壽大師作為禪門宗匠、法眼祖師的圓解圓行圓修,他關於禪凈融合圓通的思想,對於行道念佛,導歸凈土的修行門徑,成為後世行人學佛入佛的徑路與通途,有極為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永明延壽大師關於禪凈圓通、禪凈合修的思想,猶如末法時期滔滔苦海中的一葉飛舟,沉沉暗夜中的一盞明燈,引導著芸芸眾生度脫茫茫苦海,走向光明世界。這既是極其寶貴的佛教文化寶藏,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份珍貴遺產。在此壽祖誕生1100周年之際,重溫壽祖的禪凈融通思想,如飲甘露,似灌醍醐,獲益無窮。結合當代的時機因緣,繼承和發揚永明延壽大師禪凈融通的圓融思想和禪凈合修的優良傳統,是對大師最好的紀念。
注釋:
[1]清世宗雍正《御制宗鏡錄大綱》序。
[2]《萬善同歸集》有分上中下三卷的,如《大正藏》等所錄;亦有分六卷的,佛陀教育基金會刊行之單行本等。
[3]《大正藏》48卷第958頁,佛陀教育基金會單行本(以下簡稱單行本)第3頁。
[4]按《萬善同歸集》六卷本分法,下同。
[5]《大正藏》48卷第962頁,單行本第31-32頁。
[6]《大正藏》48卷第962頁,單行本第32-36頁。
[7]《大正藏》48卷第963頁,單行本第46頁。
[8]引慈愍語,同上。
[9]引南嶽法華懺,《大正藏》48卷第963頁,單行本第48頁。
[10]引智者修法華懺語,《大正藏》48卷第964頁,單行本第48-49頁。
[11]引如來不思議境界經,《大正藏》48卷第966頁,單行本第69頁。
[12]引起信論,《大正藏》48卷第966頁,單行本第70頁。
[13]《大正藏》48卷第967頁,單行本第74頁。
[14]引般舟三昧經,《大正藏》48卷第967頁,單行本第74-75頁。
[15]《大正藏》48卷第967頁,單行本第76頁。
[16]《大正藏》48卷第968頁,單行本第81-82頁。
[17]《大正藏》48卷第967頁,單行本第82-83頁。
[18]《大正藏》48卷第968頁,單行本第86-87頁。
[19]《大正藏》48卷第979頁,單行本第177頁。
[20]《大正藏》48卷第979頁,單行本第178頁。
[21]引自1936年大醒法師為永明塔院重興所作楹聯「凈土突興禪宗不敗打破門庭獨樹家風賴角虎四偈,玄奘以後蕅益之前融通性相支維慧命得大師一人」。
[22]見《樂邦文類》卷三,《大正藏》47卷第195頁。
[23]台中市佛教蓮社印行《凈土十要》第822頁。
[24]見《大正藏》47卷第292頁。
[25]見虛雲老和尚《禪宗與凈土》。
[26]印光法師在世界佛教居士林開示法語,見《印光法師文鈔·三》。
[27]其實法眼宗脈也並未絕傳,韓國就一直綿延至今,而且法眼宗的真精神在中土諸宗融合的過程中也一直延續至今,虛雲老和尚更已把法眼宗法脈承接起來延續下去。
[28]雲棲袾宏《往生集》卷第一,《大正藏》51卷第133頁。
[29]一誠:《禪宗與凈土》,《凈土》1994年第1期。
[30]《果公上人往生十周年紀念冊》,廬山東林寺2004年正月編印。
(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學院)
推薦閱讀:
※史上最潔癖的人是怎麼喝茶的丨大師
※星雲大師《圖利他人》
※印光大師:念佛百問(四)
※那些年忽悠人的「氣功大師」【網易另一面】
※2017春 | 西方大師掠影